月工作日和月计薪天数

合集下载

计时工资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计时工资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计时⼯资的计算⽅法是什么
计时⼯资的计算⽅法是什么?店铺⼩编在下⽂就为⼤家带来问题的解答,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计时⼯资的计算⽅法是什么
⼯作⼩时数的计算:以⽉、季、年的⼯作⽇乘以每⽇的8⼩时。

⼩时⼯资:⽉⼯资收⼊÷(⽉计薪天数×8⼩时)。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全年⽉平均⼯作时间和⼯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制度⼯作时间的计算
年⼯作⽇:365天-104天(休息⽇)-11天(法定节假⽇)=250天
季⼯作⽇:250天÷4季=62.5天/季
⽉⼯作⽇:250天÷12⽉=20.83天/⽉
⼯作⼩时数的计算:以⽉、季、年的⼯作⽇乘以每⽇的8⼩时。

⼆、⽇⼯资、⼩时⼯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条的规定,法定节假⽇⽤⼈单位应当依法⽀付⼯资,即折算⽇⼯资、⼩时⼯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

据此,⽇⼯资、⼩时⼯资的折算为:
⽇⼯资:⽉⼯资收⼊÷⽉计薪天数
⼩时⼯资:⽉⼯资收⼊÷(⽉计薪天数×8⼩时)。

⽉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21.75天
读者如果需要法律⽅⾯的帮助,欢迎到店铺进⾏法律咨询。

月工资21.75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月工资21.75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月工资21.75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工资的核算中,21.75是指月平均工作天数,其计算方法为:(365天-104天)÷12月=21.75。

1、一年工作时间为365天;
2、按照我国家普遍实行每周工作5日(周一到周五)的规定,一年休息日为52周×2天=104天。

3、实际工作天数为365-104=262天;
4、平均月计薪天数为:262天÷12月=21.75天。

扩展资料:
标准工作日的有关规定:
标准工作日是指由法律规定的,在正常情况下,一般职工所实行的工作日。

我国长期以来,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实行职工每周工作6 天、48 小时工作周制度。

根据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自1995年1 月1 日至1995 年4 月30 日,实行职工平均每周工作5 天半、不超过44小时的工作周制度。

根据1995 年3 月25 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规定,自1995 年5 月1 日起实行职工每周工作5 天、40 小
时工作周制度。

1995 年5 月1 日施行有困难的企业、事业单位,可以适当延期;但是,企业单位最迟应当自1997 年5 月1 日起施行。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1月3日发布《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年工作日为250天。

标准工作日是我国工时制度立法的基础。

国家劳动法工资标准一月多少天计算.doc

国家劳动法工资标准一月多少天计算.doc

国家劳动法工资标准一月多少天计算国家劳动法工资标准一月多少天计算国家劳动法工资标准一个月一般按21.75天计算。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 12月=21.75天。

法律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 12月=21.75天国家劳动法关于试用期期间工资的规定(一)试用期是一个约定的条款,如果双方没有事先约定,用人单位就不能以试用期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就试用期条款充分协商,取得一致,试用期条款才能成立。

合同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是在互利互惠基础上充分表达各自意见,并就合同条款取得一致后达成的协议。

因此,任何一方都不得凌驾于另一方之上,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更不得以强迫命令、胁迫等手段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条款。

(二)同时劳动合同法限定了试用期的约定条件,劳动者在试用期间应当享有全部的劳动权利。

这些权利包括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还包括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者就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的权利。

不能因为试用期的身份而加以限制,与其他劳动者区别对等。

(三)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也就是说,不管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订立的是一年期限的劳动合同,还是三年、五年期限的劳动合同,如果约定了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的前一段期限(比如可能是三天、五天或者一个星期,可能是一个月或者两个月)是试用期,试用期是包括在整个劳动合同期限里。

劳动计算公式

劳动计算公式
1、按劳动法和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2、国家之规定标准工作时间,具体的作息时间安排没有规定,一般都由地方政府或企业自己规定,常见的有:
早8:00至12:00,午14:00至18:00
早8:30至12:00,午14:00至17:30
早9:00至12:00,午13:00至17:00
等等,但有一个共同点,午饭时间不计算为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又称劳动时间。是指法律规定的劳动者在一昼夜和一周内从事劳动的时间。工作时间的长度由法律直接规定,或由集体合同或劳动合同直接规定。劳动者或用人单位不遵守工作时间的规定或约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Hale Waihona Puke 展开

日工资计算的法律规定

日工资计算的法律规定

日工资计算的法律规定一、劳动法日工资计算标准是什么?劳动法日工资计算标准,是根据《全国节假日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

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为:1、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年工作日为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季工作日为250天÷4季=62.5天/季月工作日为250天÷12月=20.83天/月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2、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为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为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二、《劳动合同法》对于工资待遇的规定第二十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第二十一条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8]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

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如下: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三、2000年3月17日劳动保障部发布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0]8号)同时废止。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二○○八年一月三日加班工资基数=月薪÷21.75天劳动保障部昨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通知显示,今年法定节假日增加到11天后,加班费计算基数(日平均工资)=月薪÷21.75天,而不是此前所说的20.83天,日平均工资将比20.83天的算法减少约4.2%,比过去20.92天的算法也要减少3.8%。

这是因为节假日虽然不是制度工作日,劳动者也领取工资,依然是计薪日。

而在计算日平均工资时,应该用月薪除以计薪日,而不是像过去除以制度工作日。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工作小时数=月、季、年的工作日×8小时/日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每月工作时间21.75天是怎么来的

每月工作时间21.75天是怎么来的

每月工作时间21.75天是怎么来的?
21.75天是平均月计薪天数,计算加班费就应以此作为工作时间基数:日工资=月工资收入÷计劳动法没有每月21.75天的规定。

每月21.75天是指年平均月计薪天数,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
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第二条有明确规定,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薪天数21.75;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计薪天数21.75×8小时)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
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
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工资计算方法-每月工资怎么算-日工资计算方法

工资计算方法-每月工资怎么算-日工资计算方法

工资计算方法-每月工资怎么算-日工资计算方法.doc工资计算方法工资的计算可以采用正算法和反算法。

正算法为:工资=月薪÷21.75×月计薪天数×出勤天数比例;反算法为:工资=月薪-月薪÷21.75x缺勤天数×出勤天数比例。

月计薪天数为月出勤天数加法定节假日天数,而出勤天数比例为21.75÷(当月应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

举例来说,某员工月薪2175元,7月份有23个工作日,员工缺勤1天,出勤22天,那么本月月薪为2080.4元。

日工资计算方法日工资的计算可以采用每月按平均法定工作天数21.75天计算或每月按平均日历天数30天计算。

在前者的计算方法下,日工资=月标准工资÷21.75,而在后者的计算方法下,日工资=月标准工资÷30.需要注意的是,在前者的计算方法下,公休日、法定节假日缺勤不计算为缺勤天数,而在后者的计算方法下,公休日、法定节假日缺勤计算为缺勤天数。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企业不使用21.75计算月薪,而是直接用实际出勤天数进行计算。

法律法规并不强制要求企业一定按21.75来计算月薪。

最普遍的算法是“工资=月薪÷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但这种算法没有把“带薪法定节假日”天数算进去,正确的应该为“工资=月薪÷(应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实际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

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很简单,年工作日为250天,XXX为62.5天,月工作日为20.83天。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则是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根据《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因此,日工资的折算为月工资收入除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月工资收入除以(月计薪天数×8小时)。

2000年3月17日XXX发布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XXX发[2000]8号)同时废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工作日和月计薪天数
[2012-5-10 16:58:00 | By: liguangyang ] 2008年1月3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下发了《关于职
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该《通知》中提到了月工作日和月计薪天数这两个概念。

所谓的月工作日,是指平均每月应工作天数。

在计算平均每月工作天数时,每年按365天计算;每年有52周,每周休息2天,所以全
年的休息日是104天;根据国务院令第513号《全国年节及
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全体公民全年的节日假期为11 天;所以扣除休息日和节假日,全年实际工作天数为250天。

每年12个月,因此,平均每月实际应工作天数250天/12个月,即月工作日为20.83天。

月工作日属于制度工作天数,与考勤制度联系紧密,与
工资计算没有直接关系。

他的作用在于确定是否存在加班问题;是针对月综合计算工时而定立的一个参照基数,其意义在于从法律上界定月平均应出勤天数,所以月工作日是计算
“出勤天数”的基准。

所谓的月计薪天数,就是平均每月计算薪酬的天数。


据《劳动法》第五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
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的规定,法定休假日是带薪休假日,即虽然休假不工作,但照常领取工资。

所以年计算薪酬天数应当是年工作天数加
上法定休假日,即年计薪天数为:250天加上11天,等于
261天。

因此,平均每月计算薪酬天数为:261天/ 12个月,即月计薪天数为21.75天。

月计薪天数主要是用来计算日工资,以此作为计算加班
根据《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
通知》的规定: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
资=日工资/ 8小时。

【实例】
假如某员工与某公司约定每月工资为3000兀。

根据国
家2012年清明节放假串休的规定,公司3月31日和4月1 日上班(4月2日、3日、4日休息);4月2日和4月3日因公司临时有任务没让该员工休息;4月4日休息一天;4
月5日和4月6日正常上班;4月7日和4月8日照常休息;
4月9日该员工向公司提出辞职,且未再上班。

4月份工资
应如何计算?
【计算】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的规定,职工月计薪天数为21.75天,
所以:
该员工的日工资为: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3000/21.75
=137.93 兀
4月1日(休息日)是串休上班日,上班属于正常上班,
所以该日应得工资137.93元
4月2日(周一)是串休日,该员工没有休息属于加班,
公司事后未给他补休,所以该日应得加班费137.93 兀X =275.86 兀
(周二)你应得加班费275.86元(理由同上)
(清明节)是法定休假日,你虽然没上班,但
根据《劳动法》第五条的规定,公司应当正常支付工资,137.93 兀
(周四),正常上班,应得工资137.93元
(周五),正常上班,应得工资137.93元
(休息日),你没上班,没有工资;
(休息日),你没上班,没有工资;
4月9日及以后一直未上班,所以均没有工资。

因此,该员工4月份应得工资为:
1日工资+2日加班费+3日加班费+4日工资+5日工资+6
日工资=137.93 元+275.86 元+275.86 元+137.93 元+137.93 元
+137.93 兀=1103.44 兀。

【解释】
如果某月正常上班,正常休息;既没有加班,也没有缺如果某月有加班,则应按规定计算加班工资;计算加班工资时:首先根据月工资和月计薪天数计算出日工资,如需•计算小时工资,就按除以8计算。

如果某月有缺勤,应先根据日工资计算出缺勤工资,再从全月工资中扣除缺勤工资就是该月应得工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