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夏商西周的历史发展
2.4+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②分封对象有哪几类?
宗亲、功臣、先代贵族等
③分封依据是什么?
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④分封的目的是什么?
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 巩固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 扩大统治范围。
任务二:阅读教材,了解周朝的分封制
周武王灭商后不久, 即封其弟周公旦于鲁,后 周武王去世,其子周成王 继位。由于周成王年幼, 于是周公旦便留在都城辅 佐周成王,而派嫡长子伯 禽代替他受封鲁国。周成 王则下令将奄国和“殷民 六族”赐给伯禽。伯禽担 任鲁国国君后,淮夷徐戎 等反,于是率师伐之于费, 作《费誓》,平息叛乱。
卜记事文字的甲骨。
青铜觥
扁足铜方鼎
任务一:阅读教材,补全商朝的大事纪年表
商王纣继位后,军事上连年征伐, 耗费国力,经济上横征暴敛,政治上 施行严刑峻法,导致民不聊生。
末年
以酒为池,悬肉为林。
——《史记·殷本纪》
任务一:阅读教材,了解周朝的建立
在夏商西周三个王朝中,为什么只有西 周的建立年份是准确的?
是血谓缘小关康系。世代继承。
——《礼记·礼运》
任务三:找寻夏朝的踪迹
夏朝的中心区域主要集中在今河南中西 部、山西南部一带。
二里头遗址
任务三:找寻夏朝的踪迹
【史料实证】依据下列考古发现你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随
葬
绿
松
考古
二里头一号宫殿复原想象图
石
发现 二里头遗址发掘出宫殿建筑群、
龙
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
商
假如你是 周朝的统 治者,面 对广袤的 领土,你 会采取什 么措施来 巩固自己 的统治?
250多万平方公里
西周
任务二:阅读教材,了解周朝的分封制
部编版(2024年新教材)初中历史七年级上(核心素养精品课件)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ppt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2024年 统编版 新教材
新课导入
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 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三字经》
思考:这段《三字经》出现的 朝代更替和人物分别有哪些?
主要在今河南中西 部、山西南部一带。
(3)考古印证:
“二里头遗址”
知识链接
夏朝历史的文物印证
二里头夏朝宫殿基址
二里头夏朝宫殿复原图
二里头,这个位于中国河南省 偃师市境内的村落,不仅是中国最 早的都城遗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名录上的璀璨明珠。其历史可追溯 至公元前1600年,是夏朝都城的所 在地。在这里,考古学家们发现了 大量精美的青铜器、陶器、玉器等 文物,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繁荣程度 和文明水平。二里头遗址的发掘, 对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具有极其重 要的意义,也为世界文明史的研究 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禹
启
《史记·夏本纪》:及禹崩,虽授益,益
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
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
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视频:从禅让制到世袭制
壹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3、统治概况
(1)国家机器:夏朝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还制定了历法,称为“夏历”。
(2)中心区城:
(3)巩固:增强军力,设置监狱,
制定刑法,加强对奴 隶和平民的控制。
视频:盘庚迁殷
知识链接
商朝历史的文物印证
河南安阳殷墟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 遗址,自1928年开始发掘以来,这里出土 了大量的甲骨文、青铜器、玉器等珍贵文 物,对研究商代历史、文化和科技发展具 有重要价值。尤其是甲骨文的发现,更是 填补了中国古代文明史的空白,成为世界 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章夏商西周概要

重要年代 约公元前2070年
重要事件 夏朝建立
重要人物 启
约公元前1600年 汤灭夏,商朝建立 商王汤
约公元前1300年 盘庚迁殷
商王盘庚
公元前1046年 牧野之战,西周建立 周武王
公元前771年
甲骨文是通过象形、形声等方式反映事物,尽管还没有脱 出图画的窠臼,但它作为较早基本成熟的文字,一方面自身不 断改进,由图画变成线条,再由线条变成粗、细不等的笔画, 另一方面又在社会文献记录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殷墟甲骨 文中,所占之事至少记录了祭祀,上告、田渔、征伐、年成、 疾病、出巡等十几类事情。
第二节 夏、商、西周的文化
一、青铜时代
商周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青铜 器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商周 青铜器纹饰与王权、神权的结合 尤为突出,其神秘、独特、璀璨 的艺术特征延续了十多个世纪并 营造了中国早期文明的极浓厚的 神秘氛围。从而使它不仅直接作 用并支配了那一时代,而且也对 后来的中国文化及艺术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西周灭亡
周幽王
朝 都城 开始
代
时间
结束 时间
公元前 公元前 夏 阳城 2070年 1600年
开国 君主
启
末代 君主
桀
商
殷
公元前 公元前 1600年 1046年
汤
纣
公元前 公元前 周 镐京 1046年 771年
武王
幽王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第二章 夏、商、西周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七年级上册历史单元知识总结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一、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二、夏商周时期的重要制度三、春秋诸侯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四、商鞅变法五、春秋战国时期活跃的思想文化【跟踪训练】1.西周时,周公曾对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
如果诸侯不贡天子,人民也不贡诸侯,政治就乱了。
周公旨在( )A.废除奴隶制B.强调分封制的重要性C.建立郡县制D.倡导“尊王攘夷”策略2.春秋时期,鲁国国君朝觐周王仅3次,而朝齐、晋、楚三国竟有33次之多。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周王室地位已经衰落B.鲁国到王都路途遥远C.鲁国国君是春秋霸主D.周王不是鲁国的宗亲3.《管子·地图》载:“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
”《孙子兵法·地形篇》载:“夫地形者,兵之助也。
”据此可知,当时地理知识的运用适应了( )A.水利兴修B.诸侯征战C.儒学兴起D.私学发展4.下图所示是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之一铜冰鉴,它的中间有夹层,可放冰块,是战国时期贵族使用的青铜冰酒器,是已考古发现的最早“冰箱”。
它可说明( )A.战国时期贵族沉迷享乐生活B.随州手工业领先世界C.战国时期礼制权威遭到挑战D.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5.夏商西周时期,水利工程兴修较少,少有山林开发;春秋战国时期,大量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兴修水利工程。
促使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B.诸侯国势力此消彼长C.铁制生产工具的使用D.新政治经济秩序确立6.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工程建成后,保证了大约300万亩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
这有利于( )A.齐桓公成为霸主B.商鞅推行新法C.秦完成统一大业D.夏朝巩固统治7.商鞅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韩非认为“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据此可知,二人都主张( )A.无为而治B.因势而变C.兼爱非攻D.尊卑有序8.殷墟出土了大量的贝,商朝时期的一些文字都含“贝”字(如下表)。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件)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

他继承父亲遗志,建立 了西周王朝,表现出卓越的 军事、政治才能,成为了中 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死后 谥号“武”,史称周武王。
周的首领周文王重视发展生产,任用贤人吕尚、周公等人,国力开始强大起 来,周文王死后,周武王姬发继位,开始准备讨伐商。
叁·西周的兴衰
2.牧野之战:
绿松石铜牌
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壹·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5、夏桀的暴政 观察漫画,阅读史料,简述夏朝后期的统治状况? :
夏桀把人当坐骑
夏桀,又名癸,商汤把
他谥号桀(凶猛的意思)。文武 双全,赤手可以把铁钩拉直, 但荒淫无度,暴虐无道。在 位52年(前1818—前1766), 国亡,被放逐而饿死。为历 史上著名的暴君。
贰·商朝的统治
3.盘庚迁殷:
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
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河 南 安 阳 殷 墟 博 物 馆
曾作过商都城的地点
殷
牧野
周
毫
躲避自然灾害 缓和阶级矛盾 发展经济
贰·商朝的统治
4.商朝的衰亡:
商朝后期如何加强统治?
设置监狱,制定酷刑,加强 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一座商王墓,殉葬的奴隶有400多个
第 一 部 分 单元导言篇
单元内容概述: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夏朝,所开创的王位世袭制为以
后历代王朝承袭。继夏朝而起的商朝,创造了以青铜器、甲骨文为显著标志的文明成 就。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成熟阶段,统治者实行分封制,通过各级贵族维系国家的 统治。进入春秋战国后,各诺侯国之间的争斗日益激烈,周天子的统治权威衰落,整 个社会处于剧烈动荡与变革中。诸侯争霸、大国兼并、经济发展、制度变革和思想学 术繁荣,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设计说明随着禹建立夏朝,我国王朝产生并开始发展。
为了维护统治,国家的统治者建立了统治人民的机构、军队,制定了法律和制度。
这些制度与世袭制、分封制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内容。
七年级的学生刚步入初中,缺乏系统的历史学科学习思维与方法,还不具备通过史料初步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
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而言,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和理解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价值观,让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借助史料等资源分析问题的方法。
学习目标1.了解夏、商、西周王朝更替的基本史实。
2.知道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3.了解夏、商、西周王朝灭亡的原因,初步认识人心所向是朝代兴衰和更替的关键。
重点难点重点: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西周的分封制。
难点:西周的分封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史料研读法等。
资源与工具(一)资源1.拓展阅读:《封神演义》(书目)。
2.影视作品:《中国通史》(纪录片)。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教师首先让学生通过他们看过的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如《封神演义》,说一说他们眼中的商周王朝,然后引导学生要从真实的史料实物当中去认识历史,同时提醒学生,本节课我们将从一些更为真实的史料来着手学习。
二、预习检查1.夏、商、西周王朝建立及灭亡的时间。
2.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任务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出示《三字经》中有关夏、商、西周王朝更替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夏、商、西周王朝是如何更替的。
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
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学生回答:商王汤灭夏朝,建立商朝。
周武王灭商朝,建立西周。
教师过渡: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夏、商、西周王朝的相关史事。
2.4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件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

项目
夏
商
西周
建立时间 约公元前2070 约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
建立者
禹
汤
周武王
重要史实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商汤灭夏 盘庚迁殷
暴君
夏王桀
商纣王
武王伐纣 分封制
周厉王 周幽王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A 1. (2024·黑龙江绥化·1)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 )
A.夏朝
B.商朝
(6)分封的实质:
被
统
确立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治
阶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级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西周分封制等级示意图
三、西周的兴亡
(二)西周的制度:分封制
◐结合所给材料分析分封制的影响
材料一:“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 其制度始矣……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 臣诸侯之制。”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4. (2023·山东菏泽·2)有学者指出:“周王和周公建国,立七十一,姬姓五十三,
以同姓为枝干,是家天下政治的再一步成长和扩大。”这说明分封制的主要作用是
A ( )
A.巩固了西周疆土
B.确立了等级制度
C.实现了富国强兵
D.促进了民族交融
5. (2023·湖北荆州·1)二里头遗址是一座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史无前例的王朝
◐宫殿建筑群和平民生活区的规格和豪 华程度差别很大。得出什么历史信息?
二里头1号宫殿复原图
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一、夏朝的兴亡
(三)夏朝的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 镶嵌绿松石的铜牌
二里头遗址 出土青铜爵
精美玉器和乐器,成套的青铜酒器, 镶嵌绿松石的精美铜牌饰,王室使用的 高贵礼器白陶鬻等,反映了夏朝时期的 文明进程。
2.4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可知,其目的是稳定政局,拱卫王室,故C正确。
能力 提升
7.(2024·武汉洪山期末)古文献记述了夏、商、周虽是三个继起的王朝,但有着共 同的文化根源。他们都自认为是黄帝族的后裔,都继承了华夏文明的主脉。这表 明( C ) A.夏、商、周均秉承“无为而治”理念 B.区域间的文化交流比较频繁 C.以华夏为核心的文化认同意识源远流长 D.推崇“君权神授”是先秦政治特点
趋势,B正确。
3.(2024·广州期末)史书上记载,商汤伐夏桀时,各地人民欢迎商军“若大旱之望云 霓”。这说明( B ) A.商军联合了周边各部落起兵 B.商军伐夏是正义之举,深得人心 C.商朝的制度比夏朝民主 D.夏朝的奴隶制远比商朝残酷 【解析】由“商汤伐夏桀时,各地人民欢迎商军‘若大旱之望云霓’”可以看出,商军 得到人民欢迎,说明商军伐夏是正义之举,深得人心。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 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核心 必备
1.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_禹___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2)制度变革: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直接继承了王位,_世__袭__制___取代了禅让制。 (3)后期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发展水平。 2.商朝的统治 (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商人的首领_汤___推翻夏朝(桀)的统治,建立起商朝,以亳为 都城。 (2)迁都:商朝多次迁都,商王_盘__庚___时迁徙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尧舜禹时期实行禅让制,禹死 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故①②处分别应填写的内容 是禅让和世袭。第(2)题,根据材料二“封建亲戚”和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西周为管理 国家实行的分封制度;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 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民众的权力,建立 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第(3)题,根据 材料三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社会等级制度中的统治阶层有周天子、诸 侯、卿大夫、士。第(4)题,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可知,统治者不断调 整政策产生的共同作用是巩固了统治,加强了对国家的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代的宗法制度
《礼记·大传》: 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
《礼记·丧服小记》: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
《诗经·大雅·板》: 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左传》襄14年: 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大夫有贰宗,士有朋 友……以相辅佐也。
周代的宗法制度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 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 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 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 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 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 婚之制。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 纪天下。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 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
京当型:以陕西扶风县壹家堡遗址和歧山县京当铜 器墓为代表,分布地域大抵在陕西省中偏西部。
二里岗型,以郑州二里岗遗址为代表,分布范围极 为广阔,包括了河南全省,山东省的大部,山西省的 南部、陕西中偏东部,河北省西南和安徽西北。
早商文化的考古学探索
二里岗文化
二里岗文化位于郑州东南郊, 1950年发现,1952年开始发掘。 遗址以郑州商城为中心。发现了大 面积的夯土版筑建筑遗迹,即成群 的宫殿基址和大规模的城墙,以及 大量的青铜礼器、兵器和工具等。 二里岗类型分布范围最广,所反映 的生产水平也最高,它可能代表早 商王朝直接控制区的文化。
安阳大司空村商代遗址出土的玉蚕
商代三联甗 殷墟妇好墓出土 商代玉人 殷墟妇好墓出土
商代佩饰——玉龙(殷墟妇好墓出土) 商代佩饰——玉凤(殷墟妇好墓出土)
商人周边地区的青铜文化
商代青铜牛尊(1977年湖南衡阳出土)
商代双立耳兽面纹三足青铜鼎 (1978年辽宁出土)
商人周边地区的青铜文化
商代双耳柱足人面纹方鼎(局部) (1959年湖南宁乡出土)
商朝的王权
商王对国家拥有行政、军队、司法等一切大权。 1、行政权:
商王在国家行政方面的权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职官的任免权
对行政事物的处决权: 如“王大令众人曰:协田,其受年。”(《合集》1)
“王令禽田于京”(《合集》33220),禽是人命,商的贵 族,“京”是地名,“田”即田猎、打猎。是商王直接干预田 猎活动。
——《殷本纪》
早商文化的考古学探索
商代历史之所以成为信史, 是由于甲骨文的发现。
殷墟甲骨图
新
出 殷墟甲骨分期:
花 园
武丁
东
祖庚、祖甲
地
甲
廪辛、康丁
骨
武乙、文丁
帝乙、帝辛
早商文化的考古学探索
大致可分为4个类型: 台西型:以河北藁城县台西遗址为典型代表,分布
地主要在河北境内。
盘龙城型:以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为主要代表,主 要分布在湖北中部和东部长江以北地区。
一、周人的起源
《诗经·大雅·生民》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 生民如何?克禋克祀, 以弗无子。履帝武敏 歆,攸介攸止,载震 载夙。载生载育,时 维后稷。
周原遗址图
周人起源的几种观点
1、武功说 2、泾水上游说 3、甘青说 4、山西说
西周世系表
(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
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 ---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厉王--宣 王--幽王。
夏代的考古学探索
疑古学派
顾颉刚先生提出 “层累地造成古史 说”。《说文》:禹, 虫也。顾先生以为禹 是蜥蜴之类,或是九 鼎上铸的一种动物, 从而否定了大禹的真 实性。
顾颉刚先生
夏代的考古学探索
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学者们在豫西和晋南进 行了夏墟的调查,60年代初期定名的二里头文化是 夏代考古的重大收获。二里头文化发现于河南登封, 偃师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内涵最丰富。二里头文化分为 东下冯类型和二里头类型。
《左传》隐公8年: 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
《左传》昭28年 :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 姓之国者40人,皆举亲也。
周代的分封和宗法
卫——康叔封国——都朝歌(河 南淇县北)。 齐——太公吕望封国,都营丘 (山东临淄)。 鲁——伯禽封国,都奄(曲阜)。 宋——微子启封国,都商丘。 晋——叔虞封国,都唐(山西翼 城西)。 燕——召公奭封国,都蓟。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王国维
共和行政 (公元前842——前828年)
厉王即位三十年,好利,近荣夷公。
王行暴虐侈傲,国人谤王。召公谏曰:“民不堪命矣。” 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其谤鲜矣,诸侯不 朝。三十四年,王益严,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厉王喜, 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之 也。防民之口,甚于防水。……”王不听。于是国莫敢出言。 三年,乃相与畔,袭厉王。厉王出奔于彘。
幽王以虢石父为卿,用事,国人皆怒。石父为人佞 巧善谀好利,王用之。又废申后,去太子也。申侯怒, 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 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于是诸侯 乃即申侯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为平王,以奉周祀。
——《史记.周本纪》
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共和十四年,厉 王死于彘。太子静长于召公家,二相乃共立之为王,是为 宣王。
——《史记.周本纪》
西周的灭亡 (公元前771年)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 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 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 亦不至。
商王常亲自统帅军队出征。卜辞云:今春王供人五千 征土方。(《合集》6409)于辛巳王征召方。(《合 集》33023)
祭祀狩猎涂朱 牛骨刻辞正面拓片
牛祭 骨祀 刻狩 辞猎 反涂 面朱 拓 片
商朝的王权
3、司法权。
商王对臣民握有最高的司法权。甲骨文中,常见有商王亲自 主持对臣民的用刑卜辞,如“乙酉卜,王,贞余辛朕老工。” 余、朕是商王的自称,辛是动词,郭沫若认为是黥面的黥刑。 老工应是商朝的工匠。
“贞翌庚辰王往屠首”(《合集》6033反)翌指次日以后未来 的日子,屠首即砍头,“王往屠首”是商王前往执行屠首的刑 罚。
“贞惟王自虎陷皿”(《合集》8207),虎是地名,陷是陷埋, 即活埋,皿是人名,意为商王从虎地赶往活埋皿之地。这是商 王握有对臣民生杀之权地明证。
西周的历史发展 (前11世纪——前771年)
对臣僚的监察权: 如“王其呼监”(《屯南》779)“呼监”是商王下令
进行监察之事。《尚书·盘庚》记载:盘庚对“邦伯师长百执 事之人”说:尚皆隐哉!予其懋简相尔,念敬我众。意为我将 要考察你们关心我的民众的情况。“简相”就是视察、考察。
商朝的王权
2、军权。
商王对军队拥有最高统帅权、指挥权。卜辞云:丁酉 贞,贞王作三师右、中、左。(《合集》33006)
周代的分封和宗法
《大盂鼎》:
王曰:而,令汝盂型乃嗣祖南公。……赐 汝邦司四伯,人鬲自驭至于庶人六百又五 十又九夫。赐夷司王臣十又三伯,人鬲千 又五十夫。亟毕迁自厥土。
周代的分封和宗法
宜侯夨簋 【铭文】隹亖(唯四)月,辰才(在)丁未,王眚珷(省武)王、成王伐商 土图,녬眚(诞省)东或(国)图,王立(涖)于갯(宜),入土(社), 南乡(向),王令(命)虞걿(侯)夨曰:(?)(侯)于갯(宜),易 (锡)봐(봎)鬯一卣,商뽶(瓒)一□、彤弓一、彤矢百、旅(玈)弓十、 旅(玈)矢千;易(锡)土:(厥)川三百□,氒(厥)□百又廿,氒(厥) 宅邑卅又五,氒(厥)□百又卌,易才갯(锡在宜)王人十又七生(姓), 易(锡奠、甸)七白(伯),氒(厥)卢□又五十夫,易갯(宜)庶人六百 又□六夫,갯걿(宜侯)夨륳(扬)王休,乍(作)虞公父丁(尊)彝。
二里岗遗址所发现的陶埙
乳钉纹方鼎
卜骨与青铜钻具(郑州二里岗出土)
殷墟
商代后期的都城,位于 河南省安阳市西北,以小屯 村为中心,总面积约24平 方公里。小屯村东北为宫殿 宗庙区,小屯村北为玉石器 作坊遗址,小屯村南有铸铜 遗址,北辛庄南为制骨作坊 遗址。殷墟西区为小型墓葬 区,侯家庄为王陵区,已发 现十三座大墓,有大量人殉、 人牲。
周人克商
利簋
周公平定三监之乱
《尚书大传》: 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 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
陕西岐山周公庙遗址挖掘现场
周代的分封和宗法
《左传》僖公24年 : 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周之有懿德也,犹曰:莫如兄弟,故封建之。其怀柔天下也, 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
商代双耳柱足人面方鼎 (湖南宁乡出土)
商人周边地区的青铜文化
三
星
堆
青
铜
址头戴
立
出像冠
人
土(粗
像
)四眉
Hale Waihona Puke 川大三耳星青堆铜
遗人
商人周边地区的青铜文化
青铜双面神人头像 (三星堆遗址出土)
大型青铜面具(三星堆遗址出土) 三星堆金面青铜人头像
商人周边地区的青铜文化
伏鸟双尾虎 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州 出土
河 南 偃 师 二 里 头 宫 殿 复 原 图
夏代的考古学探索
鸭形陶器
铜爵 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
陶鼎
商朝的历史发展(公元前16——前11世纪)
商为子姓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
——《诗经·商颂·玄鸟》
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 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 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 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封于商,赐姓子氏。
第二章 夏商西周的历史发展
夏代的考古学探索 商朝的历史发展 西周的社会与历史
夏代的考古学探索(约前21世纪——前17世纪)
我不可不鉴于有夏,亦不可不鉴于有殷。 ——《尚书·召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