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练习:分组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

合集下载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练习:第4章分组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练习:第4章分组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

分组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1.下列图像中,能正确描述小灯泡U-I关系的是(D)2.为完成“测定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的实验,小柯同学选取了相应器材,小灯泡上标有“2.5 V”字样。

(1)如图甲电路无法正常完成实验,有一处导线连接错误,错误导线是②(填“①”或“②”)。

(第2题)(2)改正电路后,小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5欧。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的阻值为10欧,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安,再闭合开关S2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45安,则R2的阻值为20欧。

(第3题)4.在“测定导体电阻”的实验中,电源使用两节新干电池,被测电阻的阻值约为5欧,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10 Ω 1.5 A”。

(1)图甲是没有连接完整的实物图,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

(第4题)(2)某次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1.5伏。

(3)电路连接正确,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其中一组数据有拼凑的嫌疑,请指出并说明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伏,图甲为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图乙为连接不完整的实物图。

(第5题)(1)对照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未连接部分连接起来。

【解】(第5题解)(2)如果实验操作中出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示数为0的现象,其故障可能是C。

A.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B.电压表的量程选小了C.电阻R x发生了短路D.把滑动变阻器下端两接线柱连入了电路(3)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若将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大(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测得的R x=4.6欧。

(5)此实验要多次测量电阻值,最后求电阻值的平均值,其目的是减小误差。

6.康康进行“测定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时,他已连接好了部分电路,如图甲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3伏且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伏,请你接着完成下列步骤:(第6题)(1)电路中只缺少一根导线,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右滑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强化突破10欧姆定律验证实验-八年级科学上册学练测(浙教版)(原卷版)

强化突破10欧姆定律验证实验-八年级科学上册学练测(浙教版)(原卷版)

强化突破10、欧姆定律验证实验一、实验探究题1.如图是某同学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设计的实物。

(1)实验时,将定值电阻R由2Ω换成4Ω,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Ρ应向(选填“左”或”右”)端移动,才能使电阻R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2)上表是他的实验记录,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他在实验时,将电阻R两端的电压控制在伏。

2.在测量导体电阻的实验中,电源使用二节新干电池,被测电阻的阻值约为5欧,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10Ω1.5A”。

(1)图甲是没有连接完整的实验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2)某次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伏。

(3)电路连接正确,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其中一组数据有拼凑的嫌疑,请指出并说明判断依据:。

3.如图是某同学在做电学实验时所连接电路的一部分。

请分析:(1)该同学不可能在做的实验是____。

A.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B.测小灯泡的电功率C.研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2)若要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除了图示器材外还需要电源(恒压)、开关导线和;同时应将小.灯泡换成定值电阻,理由是。

4.利用如图电路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3伏保持不变,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10Ω,1A”。

依次将阻值为5欧、10欧、20欧的定值电阻接入AB 之间完成实验,获得数据如下表。

请回答:(1)完成第一组实验,断开开关,拆下5欧的电阻,改接10欧的电阻。

继续操作有以下四步:①闭合开关;②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③记录电流表示数;④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适当位置。

从安全和规范角度考虑,正确的顺序是(2)上述操作④中判断滑片已处于适当位置的依据是(3)依据表中数据作出了下列图像,其中正确的有。

(4)为使结论更有说服力,该同学又用3002的电阻进行了第4次实验,发现实验无法进行下去,为完成第4次实验,同学们提出了下列解决方案,其中可行的有(可多选)B.将要实验的30Ω电阻换成20 C.将滑动变阻器换为“20Ω 1A”D.串联一个10Ω定值电阻5.小明用图甲所示电路来测定某定值电阻的阻值。

浙教版初二科学上学期电流电压电阻综合练习

浙教版初二科学上学期电流电压电阻综合练习

八年级科学上学期电路综合练习一:选择题1.一部录音机要求电源电压是9伏,如果用干电池作电源,则需要将:()A.6节干电池并联 B.6节干电池串联C.3节干电池并联 D.3节干电池串联2.某同学看到一条通电导线某处绝缘皮因损坏而裸露,为防止触电事故,他想临时将损坏处包起来,可是,他手边没有绝缘胶带,他可以选用下列材料中的()A.锡箔纸 B.塑料纸 C.湿布条 D.废铁片3. 在如图5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示数为6V;当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4V,则此时灯L1和L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A、6V 4VB、4V 6VC、2V 4VD、4V 2V4. 白炽灯丝断了,再搭接上接入原电路中,则 ( )A.电灯会变亮,因为电阻减小而电流增大B.电灯会变亮,因为电阻增大而热量增多C.电灯会变暗,因为电阻增大而电流减小D.电灯亮度不变,因为电源电压不变5. 击剑比赛中,当甲方运动员的剑(图中用“S甲”表示)击中乙方的导电服时,电路导通,乙方指示灯亮。

如图(6)所示能反映这种原理的电路是()6. 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A时,电阻为OΩB.导体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C.粗细相同的导线,长的导线电阻一定较大D.同种材料制成的长短一样的两条导线,细的电阻较大7. 某同学在装饮水机的热水时好像被“电”了一下,对此你认为可能原因是()A.饮水机正常,只是该同学太敏感了电性B.饮水机有漏电的可能C.不是电了而是被热水烫了一下的感觉D.以上都有可能8. 如图7所示,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时,小明同学用电流表测出A.B.C 三处的电流分别为IA=0.51A,IB=0.31A,IC=0.19A,发现B、C两点的电流并不等于A点的电流,原因可能的是())A.两灯泡的规格不同 B.实验时某一电流测量错误C.电流表的影响 D.电源的电压不稳定二:填空题9.如图1示,当开关S闭合后,要使电阻R1、R2并联,甲表是_________ 、乙表是_________。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习题课件:第4章 分组实验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22页PPT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习题课件:第4章 分组实验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22页PPT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习题课件:第4 章 分组实验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
的电阻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

精选-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练习:分组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

精选-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练习:分组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

分组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1.下列图像中,能正确描述小灯泡U-I关系的是(D)2.小英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测量电阻R x的阻值。

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后,观察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__2__伏,电流表的示数为__0.4__安,待测电阻R x的阻值为__5__欧。

,(第2题)) 3.为完成“测定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的实验,小柯同学选取了相应器材,小灯泡上标有“2.5 V”字样。

(1)如图甲电路无法正常完成实验,有一处导线连接错误,该导线是__②__(填“①”或“②”)。

,(第3题))(2)改正电路后,小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__5__欧。

4.在“测定导体电阻”的实验中,电源使用两节新干电池,被测电阻的阻值约为5欧,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10 Ω 1.5 A”。

(1)图甲是没有连接完整的实物图,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

(2)某次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_1.5__伏。

,(第4题))(3)电路连接正确,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其中一组数据有拼凑的嫌疑,请指出并说明判断依据:第1次实验的电压不可能低于1伏(或第1次实验的电流不可能低于0.2安)。

【实验器材】电压恒为3伏的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标有“20 Ω 2 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R x、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第5题))(1)小明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下一步的实验操作是:先断开开关,然后将电流表正、负接线柱交换连接。

(3)小明测出待测电阻的阻值后,向老师汇报,老师指出他实验设计中存在着不足,其不足是没有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4)改进后,小明继续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中,分析数据可知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10__欧;还可以初步得出: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正比__。

八年级科学上册 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课时练习 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 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课时练习 浙教版

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 学习目标 1.理解用伏安法测导体电阻的原理。

2.熟练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

3.初步学会实验研究的方法及数据处理。

课堂学习设计[科学探究][思路]电阻 。

2.本实验的原理是根据欧姆定律 I = R U ,可推导出 R = IU ,可用电压表测出导体两端的 电压 ,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导体的 电流 ,即可算出被测导体的 电阻 ,这种测量方法叫伏安法。

3.为了减少实验的误差,需测三组数据,可以通过接入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改变被测导体两端的 电压 和通过导体的 电流 。

根据实验测得的值求出几组导体的 电阻 ,求平均值R =3321R R R ++ 。

[实验操作步骤]1. 实验的电路图如图4—54所示。

2.实验前,开关处于 打开 状态,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P 处于阻值 最大 值位置。

3.检查电流表、电压表的 量程 和 正负接线柱是否正确。

4.闭合开关,得到一组电流、电压数据,填入表中。

5.改变滑片P,得到两组电流、电压数据,填入表中。

6.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实验次数电流(安) 电压(伏) 电阻(欧1 R1=2 R2=3 R3=7.实验结论:平均值R=。

[课时小结]重点: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

难点:规X实验操作及实验数据处理。

课外同步训练[基础过关]—55所示,在用伏安法测小灯泡发光时电阻的实验中。

(1)图甲电路中的圆圈a、b内各是什么表?a 电流表;b 电压表。

(2)把图丙的实物按图甲的要求连接好。

连接时,开关应始终处于 ( A )A.断开B. 闭合C. 断开或闭合(3)在闭合开关前,应先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移到 B 端。

(4)若测得电流表示数为0.40安,电压表的示数如乙,则灯泡的电阻值为 6 欧。

2.已知某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8伏,测得通过的电流为0.6安,则导体的电阻为 30欧。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6伏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 0.8 安,这时导体的电阻为 30 欧。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练习课件:4.6.3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练习课件:4.6.3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

第6节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拓展培优
某负温度系数(NTC)的热敏电阻R,其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如图A4 -6-20丙所示。现用该电阻测量环境的温度,实验电路如图甲 所示。 (1)根据图甲所示电路图将图乙所示实物图连接完整,且将滑片 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图略 (2)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降低而__增__大____。
图略
第6节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某次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_1_.5_____V。
(3)电路连接正确,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其中一组数据有拼
凑的嫌疑,请指出并说明判断依据:
第 1 次实验的电压不可能低至 0.6 V 或第 1 次实验的电流不可能低至 0.12 A; 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最小,电路中的电流为 I=UR=135VΩ=0.2
(1)如图A4-6-13甲电路无法正常完成实验,因为有一处导线连 接错误,错误导线是_____② ___(填“①”或“②”)。
第6节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改正电路后,小柯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 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
____5___ Ω。[解析 (1)由图甲知,滑动变阻器同时接了上面两个接线柱,应接一
D.改变待测电阻的阻值
[解析] 滑动变阻器只能改变其接入电路的电阻,从而影响整个电路
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在任何情况下滑动变阻器都有保
护电路这个作用。
第6节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在如图A4-6-11所示的电路中,R为待测 电阻,阻值约为5 Ω。给你的器材有:滑动 变阻器(2 A,0~10 Ω);电压表,有两个量程,分别为0~3 V、 0~15 V;电流表,有两个量程,分别为0~0.6 A、0~3 A;电池组 为新干电池3节串联。两只电表的量程可采用以下4种选法,但为使 测量时能较准确地读数,最后,两只电表的量程应采用( C ) A.0~0.6 A和0~15 V B.0~3 A和0~15 V C.0~0.6 A和0~3 V D.0~3 A和0~3 V

浙教版八级上册科学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特殊方法测电阻

浙教版八级上册科学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特殊方法测电阻

,待测电阻Rx的阻值为

(3)本实验中,定值电阻R0和电压表并联的共同作用就相当于一个

(3)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得出:Rx=
Ω。
一、只用一个电压表和一个已知电阻R0,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
闭合开关S,电流表示数为I1
小阳选择了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电流表,并连接了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二、只用一个电流表和一个已知电阻R0,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
二、只用一个电流表和一个已知电阻R0,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
在并联电路特殊方法测电阻(上)
二、只用一个电流表和一个已知电阻R0,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
方式(1)
特殊方法测电阻(上)
二、只用一个电流表和一个已知电阻R0,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
方式(2)
特殊方法测电阻(上)
一d.、最只后用,一断个开电开压关表S和,一整个理已器知材电。阻R0,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
小(杰3)同如学图想乙利电用阻所箱学的知示识数测为量一个阻Ω值,未则知Rx的=定值电阻Ω。Rx的阻值。
(四3、)只本用实一验个中电,压定表值和电一阻个R滑0和动电变压阻表器并,联测的量共未同知作电用阻就RX相的当阻于值一个
只用一个电流表和一个已知电阻R0,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
用此电路,经以下步骤可近似测得A的内阻RA:
1mA,内阻约为100Ω。
②保持R1阻值不变,再闭合S2,调节R2,使电流表读数等于 ,读出R2的值,则R2近似等于RA的大小。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
c.接着,将电压表并联在Rx两端,此时电压表的读数记为U2;
最大值为R
特殊方法测电阻(下)
三、只用一个电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组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
1.下列图像中,能正确描述小灯泡U-I关系的是(D)
2.小英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测量电阻R x的阻值。

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后,观察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__2__伏,电流表的示数为__0.4__安,待测电阻R x的阻值为__5__欧。

,(第2题)) 3.为完成“测定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的实验,小柯同学选取了相应器材,小灯泡上标有“2.5 V”字样。

(1)如图甲电路无法正常完成实验,有一处导线连接错误,该导线是__②__(填“①”或“②”)。

,(第3题))
(2)改正电路后,小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__5__欧。

4.在“测定导体电阻”的实验中,电源使用两节新干电池,被测电阻的阻值约为5欧,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10 Ω 1.5 A”。

(1)图甲是没有连接完整的实物图,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

(2)某次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_1.5__伏。

,(第4题))
(3)电路连接正确,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其中一组数据有拼凑的嫌疑,请指出并说明
判断依据:第1次实验的电压不可能低于1伏(或第1次实验的电流不可能低于0.2安)。

【实验器材】电压恒为3伏的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标有“20 Ω 2 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R x、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
,(第5题))
(1)小明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下一步的实验操作是:先断开开关,然后将电流表正、负接线柱交换连接。

(3)小明测出待测电阻的阻值后,向老师汇报,老师指出他实验设计中存在着不足,其不足是没有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4)改进后,小明继续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中,分析数据可知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10__欧;还可以初步得出: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正比__。

(5)实验过程中,若小明将滑片P移到了如图丙位置,闭合开关,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__0__。

6.在测量标有电压为2.5伏的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第一次测量时的电压等于2.5伏,小灯泡正常发光,以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让小灯泡两端的电压逐次减小,使灯丝温度不断降低,小灯泡变暗直至完全不发光,测量数据如表所示。

,(第6题))
(1)根据题目要求,请用笔画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接入电路中。

或,(第6题解))
(2)从数据可以看出,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逐渐向__b__(填“a”或“b”)端滑动。

(3)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为__8.9__欧,小灯泡不接入电路时,其电阻最接近__2__欧。

(4)对比不同电压下的小灯泡电阻值,我们得出结论:随着小灯泡灯丝温度不断降低,
小灯泡的电阻逐渐__减小__。

7.某兴趣小组用两节新干电池,规格为“10 Ω 1.5 A”的滑动变阻器等器材,来测导体电阻。

,(第7题))
(1)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当滑片移到C点时,发现两表才有示数,示数分别为2伏、0.2安。

根据以上信息思考该电路的连接方式,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该连接方式,将图甲电路连接完整。

(2)继续调节滑动变阻器进行测量,测得数据如表所示,第二次测量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据图把表中所缺数据填写完整。

(3)该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减小实验的误差。

(4)该小组同学用这套器材(所有器材不变)和阻值为5欧、10欧、20欧的三个定值电阻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中要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那么电阻两端电压最小能控制到__2.4__伏。

导学号:67744023
【解析】(1)当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到C点时两表才有示数,说明滑动变阻器C 点左侧有开路,变阻器应选择A接线柱与电源正极相连,如解图所示。

,(第7题解))
(2)图甲中电流表的量程为0~0.6安,故示数为0.24安。

(3)在用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
阻值时,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4)由题可知,当滑片移到C 点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 =3伏-2伏=1伏,根据欧姆定律,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 =U I =1伏0.2安=5欧;因为定值电阻的最大阻值为20欧,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欧,
根据串联电路分压规律可得U 定U 滑=R 定R 滑=20欧
5欧
=4∶1,故20欧的定值电阻分得的最小电压U
定=
4
5
×3伏=2.4伏,故实验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最小能控制到2.4伏。

8.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测量未知电阻。

,(第8题))
(1)连接电路时,应将开关__断开__。

(2)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始终无示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A __(填字母)。

A. R x 开路
B. R x 短路
C. 电流表开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改变电阻R x 两端的电压,进行了三次测量,第三次实验中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压表读数为__2.5__伏。

(4)将实验数据填入上表并进行处理,三次所测电阻R x 的平均值为__4.9__欧。

(5)将电阻R x 换成小灯泡,重复上述实验,发现几次实验测得小灯泡的电阻相差比较大,原因可能是灯丝的电阻与温度有关。

【解析】 (1)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应将开关断开。

(2)闭合开关后,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之间是通路;电流表无示数,表示与电压表并联部分开路或电流表短路。

(3)由图乙知,电压表的量程为0~3伏,最小刻度为0.1伏,示数为2.5伏。

(4)根据欧姆定律R 3=U 3I 3=2.5伏0.50安=5.0欧,所测电阻R x 的平均值为5.0欧+4.8欧+5.0欧3
≈4.9欧。

(5)
灯丝电阻大小跟温度有关,故几次实验测得小灯泡的电阻相差比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