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210228计一飞-随机信号处理实验

1004210228计一飞-随机信号处理实验
1004210228计一飞-随机信号处理实验

雷达线性调频信号

的脉冲压缩处理实验报告

作者: 计一飞学号:1004210228

学院(系):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题目: 雷达线性调频信号的脉冲压缩处理

指导老师:顾红

线性调频脉冲信号,时宽10us ,带宽228MHz ,对该信号进行匹配滤波后,即脉压处理,脉压后的脉冲宽度为多少?用图说明脉压后的脉冲宽度,内差点看4dB 带宽,以该带宽说明距离分辨率与带宽的对应关系。

分析过程:

1、线性调频信号(LFM )

LFM 信号(也称Chirp 信号)的数学表达式为: )2(22)()(t k

t f j c e T t rect t s +=π 式中fc 为载波频率,()t rect T

为矩形信号,

11()0,t t rect T T elsewise ? , ≤?=?? ? 上式中的up-chirp 信号可写为:

2()()c j f t s t S t e π=

当TB>1时,LFM 信号特征表达式如下:

)(2)(B f f rect k S c f LFM -= 4

)()(πμπφ+-=c f LFM f f 2()()j Kt t S t rect e T π=

对于一个理想的脉冲压缩系统,要求发射信号具有非线性的相位谱,并使其包络接近矩形;

其中S(t)就是信号s(t)的复包络。由傅立叶变换性质,S(t)与s(t)具有相同的幅频特性,只是中心频率不同而已。因此,Matlab仿真时,只需考虑S(t)。以下Matlab程序产生S(t),并作出其时域波形和幅频特性,程序如下:

T=10e-6; %脉冲时宽 10us

B=228e6; %带宽 228MHz

K=B/T;

Fs=2*B;Ts=1/Fs;

N=T/Ts;

t=linspace(-T/2,T/2,N);

St=exp(j*pi*K*t.^2);

subplot(211)

plot(t*1e6,St);

xlabel('t/s');

title('线性调频信号');

grid on;axis tight;

subplot(212)

freq=linspace(-Fs/2,Fs/2,N);

plot(freq*1e-6,fftshift(abs(fft(St))));

xlabel('f/ MHz');

title('线性调频信号的幅频特性');

grid on;axis tight;

仿真波形如下:

LFM 信号的时域波形和幅频特性

2、匹配滤波器:

在输入为确知加白噪声的情况下,所得输出信噪比最大的线性滤波器就是匹配滤波器,设一线性滤波器的输入信号为x(t): )()()(t n t s t x +=

其中:s(t)为确知信号,n(t)为均值为零的平稳白噪声,其功率谱密度为N0/2。

设线性滤波器系统的冲击响应为h(t),其频率响应为H(w),其输出响应:

)()()(t n t s t y o o +=

白噪声条件下,匹配滤波器的脉冲响应:

)()(*t t ks t h o -=

如果输入信号为实函数,则与是s(t)匹配的匹配滤波器的脉冲

响应为:

)()(t t cs t h o -=

c 为滤波器的相对放大量,一般c=1。

匹配滤波器的输出信号:

)()(*)()(o o o t t kR t h t s t s -==

匹配滤波器的输出波形是输入信号的自相关函数的c 倍,因此匹配滤波器可以看成是一个计算输入信号自相关函数的相关器,通常c =1。

3、LFM 信号的脉冲压缩

窄脉冲具有宽频谱带宽,如果对宽脉冲进行频率、相位调制,它就可以具有和窄脉冲相同的带宽,假设LFM 信号的脉冲宽度为T ,由匹配滤波器的压缩后,带宽就变为τ,且1≥=D T τ,这个过程就是脉冲压缩。

信号)(t s 的匹配滤波器的时域脉冲响应为:

)()(*t t s t h o -= 3.1 0t 是使滤波器物理可实现所附加的时延。理论分析时,可令0t =0,重写3.1式,

)()(*t s t h -= 将3.1式代入2.1式得: 22()()c j f t j Kt t h t rect e e T ππ-=?

图3 LFM信号的匹配滤波

下各图为经过脉冲压缩输出的线性调频信号(模拟雷达回波

信号)的matlab仿真结果:波形参数脉冲宽度T=10us,载频

频率fc=0hz,脉冲宽度B=400Mhz

匹配滤波器程序如下:

T=10e-6;

B=228e6;

Rmin=7000;Rmax=13000;

R=[9000,10000,10200];

RCS=[1 1 1 ];

C=3e8;

K=B/T;

Rwid=Rmax-Rmin;

Twid=2*Rwid/C;

Fs=5*B;Ts=1/Fs;

Nwid=ceil(Twid/Ts);

t=linspace(2*Rmin/C,2*Rmax/C,Nwid); M=length(R); td=ones(M,1)*t-2*R'/C*ones(1,Nwid);

Srt1=RCS*(exp(1i*pi*K*td.^2).*(abs(td)

Srt=Srt1;

Nchirp=ceil(T/Ts);

Nfft=2^nextpow2(Nwid+Nwid-1); Srw=fft(Srt,Nfft);

Srw1=fft(Srt1,Nfft);

t0=linspace(-T/2,T/2,Nchirp);

St=exp(1i*pi*K*t0.^2); Sw=fft(St,Nfft); Sot=fftshift(ifft(Srw.*conj(Sw)));

Sot1=fftshift(ifft(Srw1.*conj(Sw)));

N0=Nfft/2-Nchirp/2;

Z=abs(Sot(N0:N0+Nwid-1));

figure

subplot(211)

plot(t*1e6,real(Srt));

axis tight;

xlabel('us');ylabel('幅度')

title(['线性调频信号压缩前']);

subplot(212)

plot(t*C/2,Z)

xlabel('Range in meters');ylabel('幅度 ')

title(['线性调频信号压缩后']);

仿真波形如下:

仿真表明,线性调频信号经匹配滤波器后脉冲宽度被大大压缩

4、分辨率(Resolution)仿真

改变两目标的相对位置,可以分析线性调频脉冲压缩雷达的分辨率。仿真程序默认参数的距离分辨率为:

68

104021032???==B C R σ=3.75

下图为分辨率仿真结果,可做如下解释:

图为单点目标压缩候的波形;

(a)图中,两目标相距2m,小于Rσ,因而不能分辨;

(c)图中,两目标相距3.75m,等于Rσ,实际上是两目标的输出sinc包络叠加,可以看到他们的副瓣相互抵消;

(d)图中,两目标距离大于雷达的距离分辨率,主瓣变宽,直至能分辨出两目标。

污水水质检测实验报告

污水水质检测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测定水中溶解氧、pH、浊度、氟化物、铁、氨氮、六价铬、硫化物、钙、亚硝酸盐氮、有效氯(总氯)COD和

总磷的方法。 (2)校园内湖塘是校园生活污水和雨水的接纳水体。本实验旨在了解各湖塘接纳污水水质情况,掌握铬法测定污水COD的方法及原理,同时了解其他水质指标,如SS、NH3-N、PO43-。 二、实验原理: (1)重铬酸钾法测定污水COD 实验原理:化学需氧量是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用氧量(mg/L)表示。化学需氧量愈高,也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愈多。常用的氧化剂主要是重铬酸钾和高锰酸钾。以高锰酸钾作氧化剂时,测得的值称CODMn。以重铬酸钾作氧化剂时,测得的值称CODCr,或简称COD。重铬酸钾法测COD的原理是在水样中加如一定量的重铬酸钾和催化剂硫酸银,在强酸性介质中加热回流一段时间,部分重铬酸钾被水样中可氧化物质还原,用硫酸亚铁铵滴定剩余的重铬酸钾,根据消耗重铬酸钾的量计算COD的值。 (2)、氨氮的测定 氨+碘化汞钾→黄色络合物 ↑ 氨与碘化汞钾在碱性溶液中(KOH)生成黄色络合物,其色度与氨氮含量成正比,在0~2.0 mg/L的氨氮范围内近于直线性。 (3)、亚硝酸盐的测定——重氮化比色法 亚硝酸盐+氨基苯磺酸(重氮作用)+ -萘胺→紫

红色染料 亚硝酸盐和对氨基苯磺酸起重氮化作用,再与 -萘胺起偶合反应,生成紫红色染料,与标准液进行比色。 三、实验装置: (1)、器材 GDYS-101M多参数水质分析仪

(2)、药品 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各种相关试剂 (3)、样品 信息楼前池塘水 四、注意事项: (1)树叶、木棒、水草等杂质应从水样中除去。(2)废水粘度高时,可加2-4倍蒸馏水稀释,摇均匀待沉淀物下降后再过滤。五、实验步骤: 样品(ml)试剂(一)试剂(二)显色时间 (min) 氨氮10 0.2 1支10 10 0.2 1支— 蒸馏水(对 照) 亚硝酸盐10 0.2 1支20 蒸馏水(对 10 0.2 1支— 照)

《随机信号处理》课程设计

《随机信号处理》课程设计

————————————————————————————————作者:————————————————————————————————日期: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随机信号处理上机实验报告 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姓名:孙志攀 学号:201216511 指导老师:蒋礼 日期:2015年10月20日

实验一 1、熟悉并练习使用下列Matlab 的函数,给出各个函数的功能说明和内部参数的意义,并给出至少一个使用例子和运行结果 1.rand() (1)Y = rand(n) 生成n×n 随机矩阵,其元素在(0,1)内 (2)Y = rand(m,n) 生成m×n 随机矩阵 (3)Y = rand([m n]) 生成m×n 随机矩阵 (4)Y = rand(m,n,p,…) 生成m×n×p×…随机矩阵或数组 (5)Y = rand([m n p…]) 生成m×n×p×…随机矩阵或数组 (6)Y = rand(size(A)) 生成与矩阵A 相同大小的随机矩阵 选择(3)作为例子,运行结果如下: 2.randn() 产生随机数数组或矩阵,其元素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1的正态分布 (1)Y = randn 产生一个伪随机数 (2)Y = randn(n) 产生n×n的矩阵,其元素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1的正态分布(3)Y = randn(m,n) 产生m×n的矩阵,其元素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1的正态分布(4)Y= randn([m n]) 产生m×n的矩阵,其元素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1的正态分布选择(3)作为例子,运行结果如下: 3.normrnd() 产生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数 (1)R = normrnd(mu,sigma) 产生服从均值为mu,标准差为sigma的随机数,mu和sigma 可以为向量、矩阵、或多维数组。 (2)R = normrnd(mu,sigma,v) 产生服从均值为mu 标准差为sigma的随机数,v是一个行向量。如果v是一个1×2的向量,则R为一个1行2列的矩阵。如果v是1×n的,那么R 是一个n维数组 (3)R = normrnd(mu,sigma,m,n) 产生服从均值为mu 标准差为sigma的随机数,标量m和n是R的行数和列数。

易飞ERP系统作业操作手册

易飞系统作业操作手册目录 第一章基本作业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第一节主画面基本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第二节录入作业基本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第三节打印凭证基本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第四节报表基本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 第二章品号与BOM 信息的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 第一节品号资料的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第二节BOM 资料的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 第三节相关报表的查询及列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 第三章客户订单至生成批次需求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 第一节设置订单单据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 第二节客户信息资料的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 第三节报价单的录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 第四节客户商品价格的录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 第五节客户订单资料的录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 第六节订单变更单的录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 第七节生成批次需求计划维护及锁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 第八节发放LRP采购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7 第九节发放LRP工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8 第十节相关报表的查询及列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9 第四章请购单至采购进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0 第一节设置采购单单据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0 第二节供应商信息资料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 第三节采购核价单的录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 第四节供应商料件价格的录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3 第五节请购单资料的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4 第六节维护请购信息作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5 第七节从请购单生成采购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6 第八节采购单资料的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7 第九节采购变更单的录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8 第十节采购进货单的录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9 第十一节采购退货单的录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1 第十二节相关报表的查询及列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 第五章工单至入库及委外进、退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3

随机信号处理考试试题

《随机信号分析与处理》期末自我测评试题(一)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假设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函数为F(x),则F(-∞)=0,F(+∞)= 1。 2、如果一零均值随机过程的功率谱在整个频率轴上为一常数,则称该随机过程为白噪声,该过程的任意两个不同时刻的状态是不相关。 3、窄带正态噪声加正弦信号在信噪比远小于1的情况下的包络趋向瑞利分布,而相位则趋向均匀分布。 4、平稳随机信号通非线性系统的分析常用的方法是直接法和变换法与级数展开法。 5、对随机过程X(t),如果,则我们称X(t1)和X(t2)是不相关。如果,则我们称X(t1)和X(t2)是正交。如果 ,则称随机过程在和时刻的状态是独立。 6、平稳正态随机过程的任意维概率密度只由均值、协方差阵来确定。 7、典型的独立增量过程有泊松过程与维纳过程_。 8、对于随机参量,如果有效估计存在,则其有效估计就是最大后验概率估计。

9、对于无偏估计而言,均方误差总是大于等于某个量,这个量称为克拉美-罗(Cramer-Rao)下限,达到这个量的估计称为有效估计。 10、纽曼-皮尔逊准则是:约束虚警概率恒定的情况下使漏警概率最小。 二、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是均值为方差为的平稳随机过程,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有:(b、d) (A)(B) (C)(D) 2、白噪声通过理想低通线性系统,下列性质正确的是:(a、c) ?输出随机信号的相关时间与系统的带宽成反比 ?输出随机信号的相关时间与系统的带宽成正比 ?系统带宽越窄,输出随机过程随时间变化越缓慢 ?系统带宽越窄,输出随机过程随时间变化越剧烈 3、设平稳随机序列通过一个冲击响应为的线性系统,其输出用 表示,那么,下列正确的有:(a、d) (A)(B) (C)(D) 4、为的希尔伯特变换,下列表达正确的有:(a、c、d) (A)与的功率谱相等(B)

实验1-白盒测试实验报告

实验1-白盒测试实验报告

第一章白盒测试 实验1 语句覆盖 【实验目的】 1、掌握测试用例的设计要素和关键组成部 分。 2、掌握语句覆盖标准,应用语句覆盖设计测 试用例。 3、掌握语句覆盖测试的优点和缺点。 【实验原理】 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使得程序中的每个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实验内容】 根据下面提供的程序,设计满足语句覆盖的测试用例。 1、程序1源代码如下所示: #include void main()

{ int b; int c; int a; if(a*b*c!=0&&(a+b>c&&b+c>a&&a+c>b)) { if(a==b&&b==c) { cout<<"您输入的是等边三角形!"; } else if((a+b>c&&a==b)||(b+c>a&&b==c)||(a+c> b&&a==c)) { cout<<"您输入的是等腰三角形!"; } else if((a*a+b*b==c*c)||(b*b+c*c==a*a)||(a* a+c*c==b*b)) { cout<<您输入的是直角三角形"; }

else { cout <<”普通三角形”; } } else { cout<<"您输入的不能构成一个三角形!"; } } 输入数据预期输出 A=6,b=7,c=8普通三角形 A=3,b=4,c=5直角三角形 A=4,b=2,c=4等腰三角形 A=1,b=1,c=1等边三角形 A=20,b=10,c=1非三角形 2、程序2源代码如下所示: void DoWork(int x,int y,int z) {

随机信号处理实验

随机信号处理实验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钱楷

一、实验目的 1、熟悉GUI 格式的编程及使用。 2、掌握随机信号的简单分析方法 3、熟悉语音信号的播放、波形显示、均值等的分析方法及其编程 3、熟悉各种随机信号分析及处理方法。 4、掌握运用MATLAB 中的统计工具包和信号处理工具包绘制概率密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语音的录入与打开 在MATLAB 中,[y,fs,bits]=wavread('Blip',[N1 N2]);用于读取语音,采样值放在向量y 中,fs 表示采样频率(Hz),bits 表示采样位数。[N1 N2]表示读取从N1点到N2点的值。 2、高斯白噪声 白噪声信号是一个均值为零的随机过程,任一时刻是均值为零的随机变量,而服从高斯分布的白噪声即称为高斯白噪声。在matlab 中,有x=rand (a ,b )产生均匀白噪声序列的函数,通过与语言信号的叠加来分析其特性。 3、均值 随机变量X 的均值也称为数学期望,它定义为:,对于离散型随机变量,假定随机变量X 有N 个可能取值,各个取值的概率为,则均值定义为E(X)=,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等于随机变量的取值乘以取值的概率之和,如果取值是等概率的,那么均值就是取值的算术平均值,如果取值不是等概率的,那么均值就是概率加权和,所以,均值也称为统计平均值。 4、方差 定义为随机过程x(t)的方差。方差通常也记为 D[X (t )] ,随机过程的方差也是时间 t 的函数, 由方差的定义可以看出,方差是非负函数。 5、协方差 设两个随机变量X 和Y ,定义:为X 和Y 的协方差。其相关函数为: ?? +∞∞-+∞ ∞ -= =dxdy t t y x xyf t Y t X E t t R XY XY ),,,()}()({),(212121 由此可见协方差的相关性 与X 和Y 是密切相关的,表征两个函数变化的相似性。 5、协方差 设任意两个时刻1t , 2t ,定义: 为随机过程X (t )的自相关函数,简称为相关函数。自相关函数可正,可负,其绝对值越大表示相关性越强。 7、互相关 互相关函数定义为: 如果X (t )与Y (t )是相互独立的,则一定是不相关的。反之则不一定成立。它是两个随机过程联合统计特性中重要的数字特征。 8、平滑滤波 平滑滤波可以与中值滤波结合使用,对应的线性平滑器可以仅仅用低阶的低通滤波器(如果采用高阶的系统,则将抹掉信号中应该保存的不连续性)。 121212121212 (,)[()()](,,,)X R t t E X t X t x x f x x t t dx dx +∞+∞-∞ -∞ ==???? +∞∞-+∞ ∞ -==dxdy t t y x xyf t Y t X E t t R XY XY ),,,()}()({),(212121

随机信号处理论文分析

项目名称:基于信号循环平稳特性的信号 分离技术研究与实现 项目负责人: ***** 学号: ********** 年级专业: **级通信工程***班 所在学院:潇湘学院 联系电话: *********** E-m a i l: ***********@https://www.360docs.net/doc/69824545.html, 填写日期: 2016年4月28日

摘要 在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多个信号时频重叠的情况在通信、雷达以及其他信号处理领域中非常普遍,因而研究多个时频重叠信号的分离在系统抗干扰和提高通信频带利用率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利用信号的循环平稳特性进行信号分离的处理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参数选择与结构调整。针对基于信号循环平稳特性的信号分离技术,从循环平稳信号的定义出发,讨论了循环自相关性与循环谱相关性,给出了对谱重叠循环平稳信号进行分离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理论。鉴于在工程实现过程中,无限长时间观测的不可实现性,进一步研究了干扰和噪声在有限数据条件下的消失特性,并在前人平稳干扰消失特性研究的基础上,构造了循环平稳干扰模型,详细推导了循环平稳干扰经循环相关处理后,其均值和方差在有限数据条件下的变化趋势和过程。 关键词:循环平稳信号;信号分离;时频重叠;干扰消失特性;FRESH滤波;DSP;MATLAB

目录 1.1 循环平稳信号与循环平稳性 (4) 1.2 循环平稳信号的定义 (4) 1.3频移(FRESH)滤波基本原理 (5) 1.4实验仿真 (9) 1.5 MATLAB 端主要代码: (10)

1.1 循环平稳信号与循环平稳性 平稳随机过程一般具有时间遍历性特征,因此描述该过程的各阶数字统计量,如均值、相关函数等,均可用时间平均值来代替统计平均值。然而,非平稳信号的统计量是随时间变化的,时间平均不能直接使用。下面讨论一种特殊的非平稳信号–循环平稳信号,分析其均值和相关函数的时间统计特性。下文讨论中,我们不考究数学推导的严密性,而是更多地着重于工程概念的直观理解,主要从同平稳过程的类比中得到所需的结论。由于本论文讨论的方法和性能分析都是围绕着信号的二阶统计特性展开的,所以只讨论信号的二阶统计特性。 1.2 循环平稳信号的定义 定义1.2:所谓循环平稳信号是一种非平稳信号。其统计特性随时间周期性变化,即:如果[x(t)]为二阶的循环平稳信号是指其时变均值和自相关函数都为时间的 周期函数: E[x(t)] = E[x(t + T )] 其中( )?为共轭运算,T为周期。对于具有二阶周期特性的信我

随机信号处理实验报告讲解

随机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目录 一、实验要求: (3) 二、实验原理: (3) 2.1 随机信号的分析方法 (3) 2.2 随机过程的频谱 (3) 2.3 随机过程的相关函数和功率谱 (4) (1)随机信号的相关函数: (4) (2)随机信号的功率谱 (4) 三、实验步骤与分析 (5) 3.1实验方案 (5) 3.2实验步骤与分析 (5) 任务一:(s1 变量)求噪声下正弦信号的振幅和频率 (5) 任务二:(s1 变量)求噪声下正弦信号的相位 (8) 任务三:(s1 变量)求信号自相关函数和功率谱 (11) 任务四:(s变量)求噪声下信号的振幅和频率 (14) 任务五:(s变量)求信号的自相关函数和功率谱 (17) 3.3实验结果与误差分析 (19) (1)实验结果 (19) (2)结果验证 (19) (3)误差分析 (21) 四、实验总结和感悟 (22) 1、实验总结 (22) 2、实验感悟 (23) 五、附低通滤波器的Matlab程序 (23)

一、实验要求: (学号末尾3,7)两个数据文件,第一个文件数据中只包含一个正弦波,通过MA TLAB 仿真计算信号频谱和功率谱来估计该信号的幅度,功率,频率和相位?对第二个文件数据估计其中正弦波的幅度,功率和频率?写出报告,包含理论分析,仿真程序及说明,误差精度分析等。第一文件调用格式load FileDat01_1 s1,数据在变量s1中;第二文件调用格式load FileDat01_2 s ,数据在变量s 中。 二、实验原理: 2.1 随机信号的分析方法 在信号与系统中,我们把信号分为确知信号和随机信号。其中随机信号无确定的变化规律,需要用统计特新进行分析。这里我们引入随机过程的概念,所谓随机过程就是随机变量的集合,每个随机变量都是随机过程的一个取样序列。 随机过程的统计特性一般采用随机过程的分布函数和概率密度来描述,他们能够对随机过程作完整的描述。但由于在实践中难以求得,在工程技术中,一般采用描述随机过程的主要平均统计特性的几个函数,包括均值、方差、相关函数、频谱及功率谱密度等来描述它们。 2.2 随机过程的频谱 信号频谱分析是采用傅立叶变换将时域信号x(t)变换为频域信号X(f),从而帮助人们从另一个角度来了解信号的特征。时域信号x(t)的傅氏变换为: ()()2j ft X f x t e dt π+∞ --∞ =? 信号的时域描述只能反映信号的幅值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除只有一个频率分量的简谐波外,一般很难明确揭示信号的频率组成和各频率分量的大小。信号的频谱X(f)代表了信号在不同频率分量处信号成分的大小,它能够提供比时域信号波形更直观,丰富的信息。 在实际的控制系统中能够得到的是连续信号x(t)的离散采样值x(nT),因此需要利用离散信号x(nT)来计算信号x(t)的频谱。

动态缩比无人机的飞行试验方法(大作业)

动态缩比无人机的飞行试验方法 1,动态缩比验证机需要满足的相似准则、意义及主要比例参数。 (1).斯特劳哈尔数:,物理意义是非定常运动惯性力与惯性力之比,Sr是表征流动非定常性的相似准则。当研究涡街、旋翼、螺旋桨和颤振等时,空气动力现象与周期性运动的频率有关,应保证Sr数相等。 (2).弗劳德数:,物理意义是惯性力与重力之比的平方根,Fr是表征重力对流动影响的相似准则,Fr相等就是重力作用的相似。当研究运动轨迹时,应保证 Fr数相等。 (3).马赫数:,的物理意义是代表惯性力与弹性力之比,是气体的压缩性对流动影响的度量。当流速较高时(Ma≥0.4),不能忽略压缩性的影响时,马赫数是一个重要的相似准则。 (4).雷诺数:,物理意义是惯性力与黏性力之比,是表征流体黏性对流动影响的重要相似准则。但是雷诺数通常很难保证相等,往往需要修正。 (5).普朗特数:,是衡量气体黏性和热传导性相对大小程度的无量纲量。 (6).比热比:,是定压比热与定容比热的比值。 流场相似可以用以下几个比例参数来描述: 几何相似:两个物体对应长度成比例; 运动相似:两个流场对应点的速度方向相同,大小成固定比例; 动力相似:两个流场对应点上作用的各种力所组成的力多边形是几何相似的; 热力学相似:两个流场对应点上温度保持固定比例关系; 质量相似:两个流场对应点上密度保持固定比例关系。 2,失速速度的定义及测量方法。 失速的典型证据是:出现大的、不可控的机头下沉或滚转;或者,出现清晰可辨的丧失操纵、抖动或操纵特性的突然变化。失速速度即飞机刚刚发生失速时的速度。 空气动力学定义的失速速度是,当飞机达到最大胜利系数时对应的速度,但民用航空手册对失速速度的定义如下所述。 (1)当飞机以最小速度稳定飞行,并伴有以下条件时,用Vso表示真实显 示的飞行速度: ①发动机怠速,油门关闭零推力; ②螺旋桨处于起飞时状态; ③起落架放下;

风洞试验

什么是风洞 风洞一般称之为风洞试验。简单地讲,就是依据运动的相对性原理,将飞行器的模型或实物固定在地面人工环境中,人为制造气流流过,以此模拟空中各种复杂的飞行状态,获取试验数据。这是现代飞机、导弹、火箭等研制定型和生产的“绿色通道”。简单的说,风洞就是在地面上人为地创造一个“天空”。至于我们国家的风洞为什么会选择建在大山深处,那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发达国家如何发展空气动力学 空气动力学是目前世界科学领域里最为活跃、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学科之一。世界各发达国家对空气动力学的发展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不惜花费巨额资金建设空气动力试验设施并开展研究工作。 美国早在80年代中期出台的震撼全球的超级跨世纪工程——“星球大战”计划中,就曾把作为基础学科的空气动力学放在非常突出的重要位置上。的确,如果不先在空气动力学上获得重大突破,这个将耗资1万亿美元的超级工程,很多关键技术将无法解决。紧接着在1985年发表的“美国航空航天2000年”中,也把空气动力学列为需要解决的七个问题中的第一个。而剩下的六个问题中还有四个与空气动力学有关。这使美国花费巨额投资研制了每秒20亿次的超级计算机专门为空气动力学研究服务。 前苏联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第二年,列宁就下令组建了国家空气动力研究机构——中央流体动力研究院,并任命“俄罗斯航空之父”茹可夫斯基担任院长,这一决策为前苏联成为世界上另一个航天大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次大战之前,斯大林曾下令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可用于进行整架飞机试验的全尺寸风洞。与美国相比,前苏联在空气动力学的整体水平上毫不逊色,甚至在许多方面都领先于美国,它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英、法两国在二次大战前均为名列前茅的老牌航空先进国家,然而战后他们突然发现自己比美、苏等国落后了一截,于是两国重振旗鼓、奋起直追。在战后第二年,法国政府便决定把因战争和被占领分散到全国各地的研究机构组织到一起,组建了国家空气动力研究机构,并在阿尔卑斯山腹地开始创建莫当试验中心,堪称世界一流的大功率空气动力试验风洞设备。曾经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座风洞的英国人更是不甘落后,除了政府加强对空气动力学的领导规划之外,充分利用大学进行基础学科的研究。据有关资料透露,在英国的46所大学里,至少有30个以上高水平的空气动力研究试验室。 日本在战后受到限制的情况下,航空工业曾有过长达8年的空白。但在此期间,其基础研究——空气动力学则进展神速。仅60年代,就先后仿制出11种飞机,自行设计8种飞机。

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检测技术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第一次实验(一、三、五) 院(系):自动化专业:自动化 姓名:XXXXXX学号: XXXXXXXX 实验室:实验组别: 同组人员:实验时间:年月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实验仪器:应变传感器实验模块、托盘、砝码、数显电压表、±15V、±4V电源、万 用表、导线等。 三、实验原理: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 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ΔR/R=Kε,式中ΔR/R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K为应变灵敏系数,ε=Δl/l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组件,如图1-1所示,四个金属箔应变片分别贴在弹性体的上下两侧,弹性体受到压力发生形变,上面的应变片随弹性体形变被拉伸,对应为模块面板上的R1、R3,下面的应变片随弹性体形变被压缩,对应为模块面板上的R2、R4。 图2-1 应变式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图2-2 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接线示意图图2-3 单臂电桥工作原理

通过这些应变片转换被测部位受力状态变化、电桥的作用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如图1-2所示R5、R6、R7为固定电阻,与应变片一起构成一个单臂电桥,其输出电压 E为电桥电源电压,式1-1表明单臂电桥输出为非线性,非线性误差为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图1-1应变传感器上的各应变片已分别接到应变传感器模块左上方的R1、R 2、R 3、 R4上,可用万用表测量判别,R1=R2=R3=R4=350Ω。 2、从主控台接入±15V电源,检查无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入 端Ui短接,输出端Uo2接数显电压表(选择2V档),调节电位器Rw4,使电压表显示为0V。Rw4的位置确定后不能改动。关闭主控台电源。 3、将应变式传感器的其中一个应变电阻(如R1)接入电桥与R5、R6、R7构成一个单 臂直流电桥,见图1-2,接好电桥调零电位器Rw1,直流电源±4V(从主控台接入),电桥输出接到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端Ui,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调节Rw1,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4、在应变传感器托盘上放置一只砝码,调节Rw3,改变差动放大器的增益,使数显电 压表显示2mV,读取数显表数值,保持Rw3不变,依次增加砝码和读取相应的数显表值,直到200g砝码加完,计下实验结果,填入下表1-1,关闭电源。 五、实验数据处理: 利用matlab拟合出的曲线如下:

随机信号处理基础试题样题

南京理工大学课程考试试卷(学生考试用) 课程名称: 随机信号处理基础 学分: 2 教学大纲编号: 04036001-0 试卷编号: A 考试方式: 闭卷 满分分值: 100 考试时间: 120分钟 组卷日期: 2010年5月26日 组卷老师(签字): 审定人(签字): 学生班级: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一、填充题 (30分) 1.如果随机变量X1和X2统计独立,且Y=X1十X2,则Y的特征函数和X1、X2各自特征函数关系: ;则Y的概率密度和X1、X2各自概率密度关系: 。 X t的两个不同时刻取样值之间统计独立条件为: 2.随机过程() 相互正交条件为: 互不相关条件为: 。3.在满足什么条件下: ,保证随机信号采样时 样点间的统计独立性? 4.给出奈曼-皮尔逊准则的基本思想: 。5.在高斯噪声中检测常值信号的最佳检测器是 ,其中拿什么统计量 与某门限比较。 6.自相关接收机和互相关接收机性能在什么条件 下,它们性能差不多;而在什么条件 下,它们性能差别较大, 优于 7.小输入信噪比条件下相参接收机的性能要优于非相参接收机的原因: 8.维纳滤波器的基本思想是: ;给出其中维纳霍夫方程表达式: 9.贝叶斯的参数估计中代价函数有哪几种:,

9.给出基于白化滤波器的有色噪声中已知信号检测的框图。 10.有哪两种经典功率谱估计方法?并简述其中一种方法。并画出高斯概率分布的限带白噪声的功率谱形状。 三、随机变量X 与Y 满足线性关系Y=cX 十d,X 为高斯变量(0,1)N ,c,d 为常数,求Y 的概率密度,并求X 和Y 的相关系数。 四、设源周期发射一个二元信号,“4”-4V 脉冲,“0”-0V 脉冲,10:()4():()() H x t n t H x t n t =+??=?,() n t 为(0,1)N 高斯白噪声,错误判决代价为1,正确判决代价为0,先验概率未知,利用极小极大准则给出判决门限,极小极大风险是多少?相应的先验概率是多少?同时给出虚警、漏警和发现概率表达式并在图中标出,给出最小平均错误概率相应的表达式。 五、设信号为一个视频脉冲,脉内进行编码[ 1 1 0 -1 -0.5 0 1 0.5]?,求该信号的匹配滤波器冲激响应?画出该匹配滤波器输出波形? 六、设目标的加速度是通过测量位移来估计的。若时变观察方程为2 ,1,2,i i x i a n i =+="。已知i n 服从()0,1N ,且[]0i E an =。利用前两次观察样本来计算加速度的最大似然估计,分析是否无偏估计和有效估计?如果前两次测量值分别为17m 和34m,那么加速度的最大似然估计是多少? 七、()()()2x t s t n t =+,()()t n t s ,是互相正交的随机过程。采用线性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由()t x 估计()s t τ+,并给出最小的均方误差。当()s t 为白噪声时,还能否进行预测? 八、画出二相编码连续波雷达的回波波形,讨论该种雷达中目标检测及时延与多卜勒信号频率估计的方法,说明为什么该种雷达是多卜勒敏感的雷达。(注:本题方法不唯一,只要求给出方法思路)

随机信号处理

随机信号处理 大作业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

马尔可夫过程概述 摘要:叙述了随机过程中的某一种--马尔可夫过程的基本定义 ,特点,以及它的应用领域;通过对离散时间马尔可夫链进行仿真分析,掌握马尔可夫的特点。 1. 随机过程发展简述 在当代科学与社会的广阔天地里,人们都可以看到一种叫作随机过程的数学模型:从银河亮度的起伏到星系空间的物质分布、从分子的布朗运动到原子的蜕变过程,从化学反应动力学到电话通讯理论、从谣言的传播到传染病的流行、从市场预测到密码破译,随机过程理论及其应用几乎无所不在。 一些特殊的随机过程早已引起注意,例如1907年前后,Α.Α.马尔可夫研究过一列有特定相依性的随机变量,后人称之为马尔可夫链(见马尔可夫过程);又如1923年N.维纳给出了布朗运动的数学定义(后人也称数学上的布朗运动为维纳过程),这种过程至今仍是重要的研究对象。虽然如此,随机过程一般理论的研究通常认为开始于30年代。1931年,Α.Η.柯尔莫哥洛夫发表了《概率论的解析方法》;三年后,Α.Я.辛钦发表了《平稳过程的相关理论》。这两篇重要论文为马尔可夫过程与平稳过程奠定了理论基础。稍后,P.莱维出版了关于布朗运动与可加过程的两本书,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概率思想。1953年,J.L.杜布的名著《随机过程论》问世,它系统且严格地叙述了随机过程的基本理论。1951年伊藤清建立了关于布朗运动的随机微分方程的理论(见随机积分),为研究马尔可夫过程开辟了新的道路;近年来由于鞅论的进展,人们讨论了关于半鞅的随机微分方程;而流形上的随机微分方程的理论,正方兴未艾。60年代,法国学派基于马尔可夫过程和位势理论中的一些思想与结果,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发展了随机过程的一般理论,包括截口定理与过程的投影理论等,中国学者在平稳过程、马尔可夫过程、鞅论、极限定理、随机微分方程等方面也做出了较好的工作。 2. 马尔可夫过程发展 2.1 马尔可夫过程简介 马尔科夫过程(MarKov Process)是一个典型的随机过程。设X(t)是一随机过程,当过程在时刻t0所处的状态为已知时,时刻t(t>t0)所处的状态与过程在t0时刻之前的状态无关,这个特性成为无后效性。无后效的随机过程称为马尔科夫过程。马尔科夫过程中的时同和状态既可以是连续的,又可以是离散的。我们称时间离散、状态离散的马尔科夫过程为马尔科夫链。马尔科夫链中,各个时刻的状态的转变由一个状态转移的概率矩阵控制。 2.2 马尔可夫过程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以前,研究马尔可夫过程的主要工具是微分方程和半群理论(即分析方法);1936年前后就开始探讨马尔可夫过程的轨道性质,直到把微分方程和半群理论的分析方法同研究轨道性质的概率方法结合运用,才使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化,并形成了对轨道分析必不可少的强马尔可夫性概念。1942年,伊藤清用他创立的随机积分和随机微分方程理论来研究一类特殊而重要的马尔可夫过程──扩散过程,开辟了研究马尔可夫过程的又一重要途径。 出于扩大极限定理应用范围的目的,马尔科夫在20世纪初开始考虑相依随机变量序列的规律,并从中选出了最重要的一类加以研究。1906年他在《大数定律关于相依变量的扩展》一文中,第一次提到这种如同锁链般环环相扣的随机变量序列,其中某个变量各以多大

视觉检测实验报告1

视觉检测技术试验 题目:MV-BDP2000S视觉皮带传送试验台功能认识试验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测控技术与仪器1401 学号:14040110X 学生姓名:李二狗 指导教师:宋辉 设计时间:2017.11.06

目录 一、试验台介绍 (1) 1.1试验台主要构成 (1) 1.1.1机柜部分 (2) 1.1.2传送部分 (2) 1.1.3视觉检测部分 (2) 1.1.4分选机构部分 (2) 1.2主要器件的关键指标 (2) 1.2.1工业数字相机 (2) 1.2.2光源 (3) 二、仪器操作及配置流程 (4) 2.1视觉检测部分的调试 (4) 2.1.1调节相机前后位置的方法 (4) 2.1.2调节相机高度的方法 (5) 2.1.3调节光源高度的方法 (5) 2.2设备性能的调试 (6) 2.2.1运动性能调试的参数 (6) 2.2.1视觉检测性能调试的步骤 (6) 三、仪器主要测量指标分析 (7) 3.1OCR&OCV字符识别指标分析 (7) 3.3.1 OCR检测的参数 (7) 3.2 尺寸测量指标分析 (8) 3.2.1 尺寸测量的参数 (8) 四、仪器采集或测量的试样 (9) 4.1字符识别试验结果 (9) 4.2 尺寸测量试验结果 (10) 4.3 实验总结 (11)

一、试验台介绍 本次试验中以维视数字图像技术有限公司(MICROVISION)推出MV-BDP200S机器视觉皮带传送实验开发平台(高级型)作为主要的实验设备,主要针对小型电子产品的外形和外观检测等,应用于提供高效的产品质量控制系统。本设备采用MV-MVIPS机器视觉图像处理控制器软件,该软件具有强大的缺陷识别功能、测量功能、色差检测、OCR&OCV识别检测,主要针对检测各类小型机械或电子产品的外观和外形,对于OK和NG产品实施分类管理放置。同时硬件上设计了组合式的照明及控制系统,创造了一个最优的光照系统及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有效的解决了环境对检测精度的影响,同时满足了待检产品对光照条件的要求。运用强大的检测及分析软件工具对被测产品进行定位、测量、分析。 1.1试验台主要构成 从整体外观来看,设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机柜部分、传送部分、视觉检测部分、分选机构部分。设备的整体视图如图1所示: 图1整体设备部分视图

随机信号处理 题目整理

第一章 1、某离散时间因果LTI 系统,当输入) 1()3 1 (41)()31(x(n)1n -+=-n n n εε时,输出)()2 1()(y n n n ε= (1)确定系统的函数H(Z) (3分) (2)求系统单位序列相应h (n )(3分) (3)计算系统的频率特性H (e j θ )(3分) (4)写出系统的差分方程(3分) 解:(1))41)(21() 31 (3 141312 1 )()()(1+--=-+--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X Z Y Z H |Z|> 21 (2) 4 9 7292 )4)(2(3 1 )(++-=+-- =Z Z Z Z Z Z Z H |Z| > 2 1 )()4 1 (97)()21(92)(h n n n n n εε-+= (3)因为H (z )收敛域为 |Z| >2 1,包含单位圆 所以H (e j θ )存在 4 1972192|)()(+ + -===θθθθθθj j j j e Z j e e e e Z H e H j (4) 211 2128 1-41131-181-4131)()()(-----= --==Z Z Z Z Z Z Z Z X Z Y Z H ==>121)(3 1 )()(81)(41)(----=-- Z Z X Z X z z Y z z Y z Y )1(3 1 )()2(81)1(41)(--=---- n x n x n y n y n y

2、x(n)的z 变换为X(z)=1 (1-z -1)(1-2z -1) , ROC :1<│z │<2 ,z 的变换。(12分) 设 X(z)=A 1-z -1 +B 1-2z -1 =X 1(z)+X 2(z) %写出此形式2分 则由部分分式分解法,可得 A=(1-z -1 )X(z)│z=1=-1, B=(1-2z -1 )│z=2=2 %求出此结果6分 由ROC 的形式,可以判定x(n)是一个右边序列和一个左边序列之和。 x 1(n)=Z -1 {X 1(z)}=A{u(n)},x 2(n)=Z -1 {X 2(z)}=B{-2n u(n)} 所以,x 1(n)=-u(n); x 2(n)=-2 n+1 u(-n-1); %到此步骤结果10分 因此,x(n)=x 1(n)+x 2(n)=-u(n)-2n+1 u(-n-1) %最后一步得12分 3. 某离散时间因果LTI 系统,当输入) 1()3 1 (41)()31(x(n)1n -+=-n n n εε时,输出)()2 1()(y n n n ε= (5)确定系统的函数H(Z) (3分) (6)求系统单位序列相应h (n ) (3分) (7)计算系统的频率特性H (e j θ ) (3分) (8)写出系统的差分方程 (3分) 解:(1))41)(21() 31(3 141312 1 )()()(1+--=-+--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X Z Y Z H |Z|> 21 (2) 4 9 7292 )41)(21(3 1 ) (++-=+-- =Z Z Z Z Z Z Z H |Z| > 2 1 )()4 1 (97)()21(92)(h n n n n n εε-+= (4)因为H (z )收敛域为 |Z| > 2 1,包含单位圆 所以H (e j θ )存在 4 19 72192|)()(+ +-===θθθθθθj j j j e Z j e e e e Z H e H j

一般检查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一般检查实验报告 篇一: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检测技术实验》 实验名称:院(系):姓名:实验室:同组人员:评定成绩: 实验报告 第一次实验(一、三、五)自动化专业:自动化xxxxxx 学号:xxxxxxxx实验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审阅教师: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实验仪器:应变传感器实验模块、托盘、砝码、数显电压表、±15V、±4V电源、万 用表、导线等。 三、实验原理: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 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ΔR/R=Kε,

式中ΔR/R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K为应变灵敏系数,ε=Δl/l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组件,如图1-1所示,四个金属箔应变片分别贴在弹性体的上下两侧,弹性体受到压力发生形变,上面的应变片随弹性体形变被拉伸,对应为模块面板上的R1、R3,下面的应变片随弹性体形变被压缩,对应为模块面板上的R2、R4。 图2-1应变式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图2-2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接线示意图 图2-3单臂电桥工作原理 通过这些应变片转换被测部位受力状态变化、电桥的作用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如图1-2所示R5、R6、R7为固定电阻,与应变片一起构成一个单臂电桥,其输出电压e为电桥电源电压,式1-1表明单臂电桥输出为非线性,非线性误差为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图1-1应变传感器上的各应变片已分别接到应变传感器模块左上方的R1、R 2、R 3、 R4上,可用万用表测量判别,R1=R2=R3=R4=350Ω。 2、从主控台接入±15V电源,检查无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入 端ui短接,输出端uo2接数显电压表(选择2V档),

南京理工大学随机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题目:雷达线性调频信号的脉冲压缩处理 线性调频脉冲信号,时宽10us,带宽40MHz,对该信号进行匹配滤波后,即脉压处 理,处理增益为多少,脉压后的脉冲宽度为多少?用图说明脉压后的脉冲宽度,内 差点看4dB带宽,以该带宽说明距离分辨率与带宽的对应关系。 1.程序为: T=10e-6; B=112e6; Rmin=8500;Rmax=11500; R=[9000,10000,10020]; RCS=[1 1 1 ]; C=3e8; K=B/T; Rwid=Rmax-Rmin; Twid=2*Rwid/C; Fs=10*B;Ts=1/Fs; Nwid=ceil(Twid/Ts); t=linspace(2*Rmin/C,2*Rmax/C,Nwid); M=length(R); td=ones(M,1)*t-2*R'/C*ones(1,Nwid); Srt1=RCS*(exp(1i*pi*K*td.^2).*(abs(t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