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课件(17张)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课件(共25张PPT)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课件(共25张PPT)

殖民地人民 的反抗斗争
性质 时间 原因
印度民族大起义
导火索 标志
过程 意义
及杰出作用,体会殖民地国家和 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正义性。
重点:
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 章西女王、玻利瓦尔。
难点: 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
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完成下列知识点
1.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____
和____的殖民统治之下。
2.1 9世纪初,在____和__ 法国大革命__的影响下,
1857年,密拉特城士兵起义 随后席卷了北部和中部 英军反攻 占领章西 起义失败
时间持续:1857————1859年 参与者:农民 手工业者 印度的封建王公
英雄人物 :章西女王
中印度北部章西土邦的女王, 亦称章西女王。她是1857~ 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领导 者。在战斗中,她独自一人还 击包围她的敌人。女王用尽最 后一点力气把前面那个敌人砍 翻在地,牺牲时年仅23岁。
拉丁美洲地区掀起了一场____、__争取 __的运动。
3.在南美洲北部地区, 宣布解放黑人奴隶____解
放了____、____和__等地,成立了“大 哥伦比亚共和
国”;在南美洲南部地区,____领导了____、 、
____的独立运动。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
“ __”。
4.19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当时,
地球上最火爆的足球的比赛是
巴塞罗那VS皇家马德里 曼联VS曼城
“南美的解放者杯”
第一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学习目标:
1.认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 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历史原因。
2.对比分析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异同,理解 二者结果不同的根源。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课件(共17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课件(共17张PPT)

பைடு நூலகம்
19世纪初 1857
1.西葡的殖民 2.美国独立战 争和法国大革 命的影响
英国的殖民
玻利瓦尔 圣马丁
章西女王
胜利 失败
反对殖民统 治、争取民 族独立/民 族解放运动
1、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疯狂扩张,进一步激化了与殖民地半殖
民地国家的矛盾,反侵略斗争此起彼伏。以下斗争以反对西班牙殖
民统治为目标的是
印度民族大起义---意义
1)沉重地打击了英国 殖民者,反映了印度 民族意识的觉醒 2)是19世纪中期亚 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
印度
1857~1859年 印度民族大起义
1851年 中国 太平天国运动
拉美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异同点
事件
时间
背景
领袖 结果 性质
拉美 独立运动
印度 民族大起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复习--殖民扩张
什么事件拉开了西方殖民掠夺的序幕?早期殖民扩张的国家 有哪些?早期殖民扩张的目的是什么?
新航路的开辟;西葡荷法英;资本原始积累
殖民扩张分为3个阶段
时间 早期 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 中期 工业革命---二次工业革命
C.圣马丁
D.查马塔
材料3:独立前的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原因
材料1:美国建国前,曾长期遭到英国的殖民统治。1775年,美 国独立战争爆发,美国人凭借一万多临时拼凑的民兵打败了横行四 海的英国人,经过北美人民的艰苦抗争,终于在1783年9月3日英国 承认美国独立。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 的独立,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到了推动作用。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共17张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共17张PPT)课件
2.1801~1858年印度土地税总额由420万英
镑至1530万英镑领; 导者: 3.19世纪上半期,封印建度连王续公发生七次大饥
荒,约有150万人死亡;
4.1848~1856年间殖民总督推行兼并土邦 的“绝嗣丧失权利原则”,将一些死后 无子嗣的封建王公的领地收归东印度公 司所有,废除若干土邦统治者的称号和 年金。
失败
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 意识的觉醒。
这次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 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①英国殖民者的分化政策 ②起义力量分散 ③缺乏统一指挥
事件 时间
背景
著名 人物
结果
印度 民族 大起

1857 -
1859 年
残酷的殖民统治 和经济掠夺
章西 女王
拉美 独立 运动
18世 纪末 19世 纪初
1.残酷的殖民统治 和经济掠夺 2.美国独立战争和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玻利 瓦尔
失败 胜利
(1)19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2)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了对 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 (3)印度人民的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根本原因是:英国殖民者残酷的殖民统治和 经济掠夺
英国的殖民统治
民矛 族盾
印度社会各阶层
导火线: 涂油子弹事件
印度民族大起义
密拉特 德里 章西 章西女王
美国独立 战争和法 国大革命 的影响
拉美独立运动
玻利瓦尔
胜利 巴西
1822年独立
“南美解放者”——玻利瓦

出生于委内瑞拉的加拉加斯,
是拉丁美洲著名的革命家、
思想家和军事家,由于他的
努力,委内瑞拉、秘鲁、哥
伦比亚、厄瓜多尔、玻利维

2018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第16课-冷战(共17张PPT)

2018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第16课-冷战(共17张PPT)

33.5 万 1230 万
12亿美 元 90多亿 美元
数百个军 占资 事基地, 本主 最强大的 义世 海、空军,界 垄断原子 3/4 弹 占资 本主 义世 界 2/3 占资 本主 义世 界 1/3
二战期间美国实力增长情况简表
在二战中,苏联大大 扩展了疆土,解放了大 片东欧领土。战后初期 ,苏联总兵力接近美国 ,有近1200万人的武装 力量。1949年9月25日, 正式宣布第一颗原子弹 制造成功。进一步增强 了国际威望和对世界事 务的影响。苏联成为
冷战表现——军事方面
北约的成立
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在华盛 顿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 称“北约”。
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北大西洋公约》宣称:“各缔约 国同意对欧洲或北美之一或整个缔约 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 之攻击。”各缔约国可采取必要之行 动,包括武力。
北约标志
集体防御
北约是美国遏制苏联,称 霸全球的军事政治集团。
温斯顿· 丘吉尔
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16课冷战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 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 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冷战的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
时间
总兵 力
军费开 支
军事基地 黄金 工业 外贸 及其他 储备 产值 出口
1939 年 二战 后初 期
华约是为苏联所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冰岛 中立国 北约成员国 华约成员国
挪 威
丹 麦
英 国 法 国 瑞士
联 民 邦 德 德 国
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建立,标志着以 西班牙 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形成。 土 耳 其
阿 尔 巴 尼 亚
冷战局面形成后,引发的危机

人教部编版初三历史下册书知识点

人教部编版初三历史下册书知识点

人教部编版初三历史下册书知识点单元一:近代中国的变革与挑战第一章近代中国的背景•19世纪,中国面临了严峻的内外挑战,而惨痛的历史教训让我们认识到:文化的滞后与科技的沉寂,才是导致国家在全球竞争中处于弱势的根源。

•1840年,鸦片战争的发生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近代以来,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开始了其漫长的现代化进程。

第二章外来列强入侵和中国反抗•种种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和外资的大量注入,导致了中国社会政经的极度动荡,形成了中国内地在帝国主义列强的瓜分下苟且生存的局面。

•在外族的侵略面前,中国人民曾经进行过多次的反抗,其中最为著名的东方虎创立的洪门组织促进了中国反抗外族的形成。

第三章清廷内部改革和民间变革的探索•清廷内部改革总体上被视为无效,而民间变革的探索却逐渐展现出其实效。

民间会馆的兴起奠定了中国民间社会组织的基础;而思想的启蒙、女性的解放、新农村运动等民间倡导,逐渐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文化。

第四章新帝国主义扩张和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进入20世纪,新帝国主义列强从东大西洋向太平洋进行扩张,中国成为他们扩张的必经之路。

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加剧社会的分裂。

•西方列强与日本在中国开始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文化的侵略和压迫。

同时,反对帝国主义的声音也日益响亮。

单元二:民族危机与中国近代史上的改革第一章计时百年的民族危机•19世纪末期,清政府任由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侵略下分蛋糕、肆意掠夺,中国人民深受其害,民族危机愈加突显。

•辛亥革命的爆发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道奇迹,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第二章民主革命与建立共和国•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这次起义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民主革命时期。

•由中华民国成立而结束的清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第三章革命与建国•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是中国百年变革的两个里程碑,为中国解决了由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难题。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及共产党的诞生,共摇篮了 20世纪中国历史的发展。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凡尔赛条约》 和《九国公约》课件(共17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凡尔赛条约》 和《九国公约》课件(共17张PPT)

巴黎和会各国的矛盾
(1)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原因: 和约对战败国的宰割、掠夺极为苛刻
⑵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主要矛盾: 英美矛盾 英法矛盾 美日矛盾
原因: 分赃不均,各国的目的未能满足
⑶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原因: “委任统治”实质是维护殖民统 ⑷欧洲新治兴国家诞生出现新的民族矛盾
法国总理克里孟 梭
老虎总理
中国代表顾维钧
日本代表牧野
意大利首相奥兰多
词条卡片
威尔逊著名的“十四点原则”
(1)杜绝秘密外交,签订公开的合约。 (2)确保海上航行的绝对自由。 (3)取消一切经济壁垒,建立贸易平等条件。 (4)裁减军备。 (5)公正地处理殖民地问题时,既要顾及到殖民地人民的利益,也应考虑殖民政府的正当要求。 (6)外国军队撤出俄国,并保证俄国独立决定其政治发展和国家政策,欢迎它在自己选择的制度下, 进入自由国家的社会。
二、《九国公约》
华盛顿会议的召开:阅读教材,从中找出华盛顿会议的相关信息
时间
背景 目的 主导国 与会国
1921年11月—1922年2月
地点
华盛顿
①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但它们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仍然矛盾重重 ②日本实力增强,几乎独霸中国,英、美对此极度不安,力图遏制日本的扩张,三国之间 展开了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
5. 主要操纵国
美国总统 - 威尔逊 英国首相 - 劳合•乔治 法国总理 - 克里孟梭 并称三巨头
6. 焦点问题 如何处理德国
7. 重点问题 中国山东问题
会议目的 在美丽的地方召开的肮脏会议
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依靠变化的实力重新分割 世界,建立新的国际秩序。
美国总统威尔逊 人称百灵鸟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思维导图】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课程标准】知道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殖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史实,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

1.拉美独立运动 (1)背景: 葡萄牙和西班牙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剥削;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2)英雄人物①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②圣马丁:在南美洲南部地区,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

玻利瓦尔与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2.印度民族大起义(1)原因:英国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加强。

(2)时间: 1857 —1859年。

(3)英雄人物:章西女王。

(4)结果:失败。

(5)意义: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这次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课程标准】知道彼得一世改革的知识,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

1.彼得一世改革(1)背景: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

(2)时间:18世纪初。

(3)人物:彼得一世。

(4)目标: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5)内容: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创建新式常备军;鼓励兴办手工工场;推行文化教育,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6)影响:俄国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农奴制进一步强化,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2.废除农奴制(1)原因: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农奴暴动频繁。

(2)时间: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3)内容: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份土地,但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4)性质: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共17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共17张PPT
3.力量悬殊,起义军武器落后。
• 1、“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官吏把自己居 留殖民地的时期看作他们一生永远不会再 有的幸福时代。如果在这些年代不置下财 产,就会成为笑柄。”这句话反映的实质 问题是( C )
• A.拉美地区物产丰饶
• B.西班牙、葡萄牙在拉美经营有方
• C.拉美人民深受殖民者的残酷剥削
• D.殖民官吏贪污受贿
• 2、“南美解放者杯”和正在俄罗斯举行的 第21届世界杯,都属于世界足球的重大赛 事,而“南美解放者杯”的创立是为了纪 念( )C
• A.华盛顿 B.章西女王 C.玻利瓦尔 D.圣马 丁
• 3、电影《起义》再现了印度1857—1859 年反英大起义。这部影片中可能出现的场 景是( C )
背景知识
据统计:1818—1836年英国输入印度的棉纱 增长5200倍;1801—1858年印度土地税总额 由420万英镑增至1530万英镑;号称“印度的 曼彻斯特”的达卡城,1824—1837年人口从 15万减至3万。
1770年孟加拉一次饥荒,死亡人数占当地人 口的三分之一。
地图中反映出怎样的形势?
• A.打死洋枪队头目华尔B.康华利率英军投降
• C.章西女王在瓜廖尔战斗D.起义军攻占巴 士底狱
1757—1775年英国侵占地区 1775—1858年英国侵占地区
1858年英国控制的地区
印度三分之二的土地被英国侵占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背景 ①19世纪中期,印度 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②英国完成。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2.导火索:涂油子弹事件。
一、拉丁美洲独立革命
2.性质: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 动。
一、拉丁美洲独立革命
3.结果 ①北部:玻利瓦尔打败西班牙军队,解放了 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成立大哥 伦比亚共和国。 ②南部: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 的独立战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标志是(),三次突袭事件是()()(), 二战中召开的重要会议是(),其三巨头是()()()。
1、三国同盟包括(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三国协约包括(英国) (法国)(俄国),战争开始后为了自身利益发生改变的是(意大利)。 2、一战的导火索是(萨拉热窝事件),开始标志是(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 战),转折事件是(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一战性质是(帝国主义战争)。 3、战后建立的国际新秩序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的中心问 题( 对德和约问题)、三大巨头(英国劳合乔治)(法国克里孟梭)(美国 威尔逊),签订的条约是( 《凡尔赛条约》 )。巴黎和会引发了中国的 ( 五四运动)。 4、协约国与其他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这些条约与《凡尔赛条约》一起 构成了( 凡尔赛体系 ),其作用是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非洲) 的国际新秩序。 5、华盛顿会议的主要矛盾是(美日)矛盾,主导会议的是(美国),核心问 题是(中国问题)。 6、华盛顿会议签署了(《九国公约》)等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其影响 是: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 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7、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向德宣战),扩 大的事件是(苏德战争爆发)和(太平洋战争爆发),转折点是(斯大林格 勒保卫战),反攻事件是(诺曼底登陆)其影响是(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夹击之中),二战的性质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 争)。 8、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标志是(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三次突 袭事件是(德国突袭波兰)(德国突袭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二战中 召开的重要会议是(雅尔塔会议),其三巨头是(英国丘吉尔)(美国罗斯 福)(苏联斯大林)。
2、一战的导火索是(),开始标志是(),转折事件是(),一战性 质是()。
3、战后建立的国际新秩序被称为( )。巴黎和会的中心问题

)、三大巨头()()(),签订的条约是( )。巴黎和会
引发了中国的( )。
4、协约国与其他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这些条约与《凡尔赛条约》 一起构成了( ),其作用是确立了战胜国在()()()的国际新 秩序。
中国参战 加入协约国一方,取得战争胜利 中国抗日战场,是二战的东方主战场,胜利
性质 影响
胜利原因
帝国主义战争
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1、削弱了…动摇了⒉两个大国开 P71 始崛起⒊削弱了…促进了(P38)
------
根本原因: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是反法 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重要知识点
1、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是()和()。 印度民族大起义的领导者是()。
类别 时间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全面爆发 军事集团
主要战役
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14--1918
1939--1945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萨拉热窝事件(导火线)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1916年凡尔登战役---转折点 (绞肉机、地狱、屠场)
4、斯大林对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 集体化),成立了(苏联模式),其标志是(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 主要特征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5、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是1862年联邦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 宣言》),对林肯的评价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 杰出贡献,得到美国人民衷心的爱戴和敬仰,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 总统)。
1918年德国投降,同盟国失败
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轴心国集团---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日本偷袭珍珠港—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转折点 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投降书,欧洲战事 结束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内容 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 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进入的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领先国家 英国
德国、美国
主要发明
珍妮机、蒸汽机 电灯、汽车、飞机 火车、汽船
能源 煤
石油、电力
动力
蒸汽机
Hale Waihona Puke 电动机、内燃机6、美国应对经济大危机的措施是(罗斯福新政),其特点是(国家干 预经济),中心措施是(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国家工业复 兴法》)。
7、日本历史是两次改变社会性质的变革是(大化改新)和(明治维 新),明治维新的中心措施是(置产兴业,发展近代经济)
1、三国同盟包括()()(),三国协约包括()()(),战争开 始后为了自身利益发生改变的是()。
5、华盛顿会议的目的是为了调整帝国主义在()()的矛盾,其主要 矛盾是()矛盾,主导会议的是(),核心问题是()。
6、华盛顿会议签署了()等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其影响是:华
盛顿会议是()的继续,它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和()的 关系。
7、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扩大的事件是()和(),转折点是 (),反攻事件是()其影响是()。
2、使俄国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的是(), 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是()。
3、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的事件是(),列宁使苏联经济恢 复和发展的措施是()。
4、斯大林对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实行(),建立了(), 其标志是(),主要特征是()。
5、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是1862年联邦政府颁布了(),对林 肯的评价是()。
6、美国应对经济大危机的措施是(),其特点是(),中心措 施是()。
7、日本历史是两次改变社会性质的变革是()和(),明治维 新的中心措施是()
重要知识点
1、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是(玻利瓦尔)和(圣马丁)。 印度民族大起义的领导者是(章西女王)。
2、使俄国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的是(彼得一世改 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是(1861年改革)。 3、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的事件是(十月革命),列宁使苏联经济 恢复和发展的措施是(新经济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