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研究

合集下载

对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分析与研究

对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分析与研究

对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分析与研究高层办公建筑是城市的地标建筑之一,其核心筒设计可以说是整个建筑结构的灵魂所在。

核心筒是指建筑物内部的主要承重部分,通常包括楼梯、电梯和设备间等,承担着建筑的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

对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分析与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核心筒设计的功能1. 承重功能核心筒作为高层建筑的主要承重结构之一,起到了支撑整个建筑的重要作用。

在地震、风荷载等外部作用下,核心筒能够有效地分担建筑的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保证了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功能分区核心筒内部通常包含了楼梯、电梯、管道等功能区域,为建筑的正常运行提供了便利。

良好的功能分区设计能够提高建筑内部空间的利用率,提升了建筑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3. 建筑外观在一些设计精良的高层办公建筑中,核心筒的设计往往也会影响到建筑的外观和风格。

通过巧妙地设计核心筒的形状和结构,可以使整个建筑呈现出独特的外观,成为城市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二、核心筒设计的研究现状1. 结构形式目前,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的结构形式主要有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混合结构等。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国内的应用最为广泛,其具有成本低、施工方便等优点,但也存在着自重大、密肋开口的问题;而钢结构由于其轻、强、抗震等特点,也逐渐受到了设计师的青睐。

2. 抗震设防随着国家对建筑安全的重视,高层建筑核心筒的抗震设计也逐渐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目前,一些先进的抗震结构设计和加固措施已经被引入到核心筒设计中,以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

3. 绿色环保在当今社会,建筑的绿色环保问题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核心筒设计中,如何将环保理念融入到结构设计中,成为了研究的新课题。

通过利用可再生材料、减少能耗等手段,使核心筒设计更加环保。

三、核心筒设计的优化与创新1. 结构优化通过结构分析和仿真计算等手段,可以对核心筒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其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通过合理的构造布置和剪力墙设置,来降低结构的自重和提高抗震性。

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工程设计研究

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工程设计研究

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工程设计研究提纲:1. 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的设计要求2. 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的设计方法与技术3. 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分析4. 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施工与监测5. 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的案例分析一、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的设计要求超高层建筑对结构设计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其中核心筒是整个建筑结构中的关键部位。

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的设计要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安全性:建筑结构是保证建筑安全的核心,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和规范要求,确保其在长期使用中的安全性。

2. 抗震性:超高层建筑在地震等自然灾害面前需要具备较高的抗震能力。

核心筒的抗震性是整个建筑结构抗震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稳定性:高层建筑的结构稳定性是核心筒设计的重要目标。

核心筒的抗倾覆性和防倾覆性是核心筒结构稳定性的保障。

4. 经济性:超高层建筑的建设和运营成本较高,核心筒结构设计必须考虑到经济性,不能造成无谓的浪费。

5. 可靠性:超高层建筑设计中,核心筒是其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核心筒的设计要考虑到其可靠性,确保其在使用中不出现任何问题。

二、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的设计方法与技术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力学计算和结构设计。

力学计算包括静力计算和动力计算,结构设计包括设计的优化和效率等方面。

1. 力学计算力学计算主要包括静力计算和动力计算两个方面。

静力计算是对核心筒结构在不受外力作用下的承载力进行分析和计算,动力计算则是对核心筒结构在受外力作用下的反应和稳定性进行分析和计算。

2. 结构设计结构设计主要包括设计的优化和效率等方面。

核心筒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抗震、稳定、安全等要素,同时还需根据建筑用途的不同,对其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案。

三、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分析超高层建筑在地震等自然灾害面前需要具备较高的抗震能力。

核心筒的抗震性是整个建筑结构抗震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层办公楼核心筒设计的研究.ppt

高层办公楼核心筒设计的研究.ppt
利于交通组织、设备布置以及结构布置。 特点:电梯组群之间分区明确,但又联系方便,既分又合。疏散单元
虽然集中在下方,但疏散口比较分散,不影响疏散距离的制约。
• 水平交通
1.核心筒内各空间走道
1.2 电梯组的排列方式
• “十”字形 电梯组呈“十”字布置,核心筒内部形成“十”字的走道。平面中心
对称,利于交通组织、设备布置以及结构布置。 特点:电梯组呈“十”字布置,各组群之间分区明确,但又联系方便,既
• 垂直交通
2.电梯的竖向分区系统
2.3单区电梯系统
适用于层数不多,建筑面积不大的高层建筑,不分区但可分为逐层 停或者单双层停两种方式。 对于超高层建筑来说,采用这种系统无疑是效率低下且投资巨大的, 因此几乎没有超高层采用单区电梯系统的例子。
• 垂直交通
2.电梯的竖向分区系统
2.4多区电梯系统
分区原则: 1. 每约10层或十几层分作一区.; 2. 低层区层数宜多些,高层区层数宜少些,建筑竖向空间布局时注 意,把人多的空间布置在低层区,人多的空间布置在中高层区; 3. 电梯的速度可随着分区所在部位的增高而加快,即高层区电梯比 中低层区的快。 根据分区数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不同分区方式:

水平交通 2.核心筒与外部空间的位置关系
2.分散筒式 根据核心筒的个数,又分为单侧筒
东塔竖向分区示意图
• 垂直交通
2.电梯的竖向分区系统
2.1电梯类别
每个分区的穿梭电梯(从基层直通中区、高区的电梯转换层) 各分区的电梯 各功能区独立的服务梯(部分兼消防电梯) 观光厅或顶层餐厅的专用电梯 VIP电梯(根据需要设置)
• 垂直交通
2.电梯的竖向分区系统
2.2电梯分区的优点

办公建筑--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研究

办公建筑--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研究

办公建筑--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研究办公建筑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研究在现代城市的天际线中,高层办公建筑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展现着城市的繁荣与活力。

而在这些高楼大厦的内部,核心筒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如同建筑的心脏,为整个办公空间提供着关键的功能支持。

高层办公建筑的核心筒通常包含了电梯、楼梯、卫生间、设备用房等垂直交通和服务设施。

其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建筑的使用效率、安全性以及空间品质。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电梯系统在核心筒中的重要性。

电梯是人们在高层建筑中垂直移动的主要工具,其数量和布局需要根据建筑的高度、使用人数以及功能需求进行精确计算。

如果电梯数量不足,会导致高峰期人员等待时间过长,影响工作效率;而电梯数量过多,则会占用过多的核心筒面积,降低可使用的办公空间。

此外,电梯的速度和分区设置也十分关键。

对于超高层建筑,通常会采用高速电梯,并进行分区运行,以减少人们的出行时间。

楼梯作为紧急疏散通道,在核心筒设计中同样不容忽视。

根据建筑法规的要求,楼梯的数量、宽度和疏散距离都有严格的规定。

楼梯需要布置在合理的位置,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

同时,楼梯间的防火设计也必须达到相应的标准,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阻止火势蔓延。

卫生间的布局也是核心筒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卫生间的数量要满足使用人数的需求,同时要考虑到男女比例的差异。

其位置应尽量靠近办公区域,方便人们使用,同时又要避免对主要交通流线造成干扰。

此外,卫生间的通风和排水设计也至关重要,良好的通风可以保持空气清新,而合理的排水系统可以避免异味和堵塞等问题。

除了上述功能区域,核心筒还容纳了各种设备用房,如空调机房、配电室、消防泵房等。

这些设备用房的布局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的运行要求、维护便利性以及对周边空间的影响。

例如,空调机房需要靠近空调风道的布置,以减少管道的长度和阻力;配电室要靠近用电负荷中心,以降低线路损耗。

在核心筒的平面布局方面,常见的形式有中央核心筒、偏心核心筒和分散核心筒等。

对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分析与研究

对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分析与研究

对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分析与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层办公建筑作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建筑类型,其核心筒设计在整个建筑结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核心筒是高层建筑中的垂直支撑系统,承担着支撑楼层荷载、抗侧向力及垂直荷载传递等重要功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们对城市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高层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其核心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的核心筒设计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

现代核心筒设计越来越注重结构的合理性、节约材料和提高建筑性能。

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的美学和功能需求,使其在城市中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对于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的研究和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深入研究核心筒设计的技术特点、挑战和影响因素,不仅可以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和安全性,还可以为未来的核心筒设计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到此结束。

1.2 研究目的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是建筑领域中一个重要且复杂的课题,对于建筑的安全性、可持续性和效率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探讨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一步挖掘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和创新方案。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和支持,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2. 正文2.1 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重要性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在整个建筑结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核心筒是高层建筑的支撑系统,承担了整个建筑的重量和荷载,能够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核心筒还是建筑中的垂直交通和管道系统的支撑结构,为建筑内部提供了通风、照明、消防等重要功能。

核心筒设计的合理与否,还直接影响到建筑的使用效率和灵活性,影响到租客和员工的舒适度和工作效率。

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一方面,要保证核心筒设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建筑在各种自然和人为灾害中能够安全运行;要充分考虑建筑功能和使用需求,设计出满足租客和员工需求的核心筒结构。

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工程设计研究论文(五篇模版)

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工程设计研究论文(五篇模版)

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工程设计研究论文(五篇模版)第一篇: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工程设计研究论文摘要:框架核心筒结构以其优异的内部空间灵活度、超高的整体稳定性、出色的抗震和力学性能成为高层建筑最优先选择的结构形式。

文章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设计过程,计算控制参数等进行说明。

为工程结构设计提供参考,为类似结构提供借鉴。

关键词:多遇地震的弹性动力时程分析;中震不屈服验算;中震弹性计算1工程概况地上结构40层,房屋高度为144.8米;结构型式为混凝土结构框架—核心筒体结构。

外框架柱-2层~22层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梁采用钢筋混凝土梁。

楼层和屋面层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

抗震等级:核心筒剪力墙一级,混凝土框架一级;中震时出现小偏心受拉的混凝土特一级构造。

外框架平面轴线尺寸为37.1m×34.6m,长宽比值为1.07。

混凝土核心筒外墙中心线尺寸为14.275m×13.8m。

房屋高度为144.8m,结构高宽比值为4.2,核心筒高宽比值为10.5。

一层层高为5.4m,二层层高为5.0m,公寓层层高均为3.25m,办公层层高度为3.9m。

2计算及分析该项目分别采用SATWE、ETABS程序进行三围空间整体的内力位移计算,并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程软件研究所研发的SATWE程序的弹性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补充计算,采用PUSHOVER程序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进行罕遇地震下的结构弹塑性计算。

对楼面开大洞的楼层采用弹性楼板计算。

2.1采用SATWE进行小震与风作用的弹性计算计算结果如下:地震总质量恒载的总质量84181.297t;50%活载的总质量5472.247t;地震总质量89653.547t。

有效质量系数X方向98.45%;Y方向97.25%结构周期第一平动周期3.9743s,第一扭转周期2.7928s,第一扭转周期与第一平动周期比0.703。

风荷载作用下最大层间位移:X方向风1/1238,Y方向风1/1214。

对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分析与研究

对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分析与研究

对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分析与研究高层办公建筑是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是商业中心,也是城市的地标,因此其设计和建筑质量对城市形象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高层办公建筑中,核心筒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其设计与结构将直接影响建筑的稳定性、安全性和使用效率。

对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有助于提高建筑的设计质量,并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宝贵的经验与参考。

一、核心筒的作用核心筒是高层建筑的支撑和连接系统,其主要作用包括:1.支撑建筑的重量和承受风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递到地基;2.提供垂直通道(如电梯、楼梯、通风道、管道等)以及水平通道(如走廊、过道等);3.为建筑提供稳定的结构,防止倾斜和震动。

由于核心筒承载了如此重要的功能,其设计和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核心筒的设计原则1. 结构安全性:核心筒所承受的荷载非常巨大,因此其结构必须具有足够的抗压、抗弯和抗震能力,以确保建筑在各种外部力的作用下能够保持稳定。

2. 功能性和灵活性:核心筒不仅是建筑的支撑结构,还必须同时满足建筑内部的功能需求。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通道的布局、使用空间的合理分配以及通风、排水等方面的设计。

3. 施工可行性:核心筒的施工难度较大,因此在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建筑材料的可获得性、施工工艺、成本等因素,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4. 节能环保:在核心筒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节能和环保的要求,包括采光、通风、空调等设计。

合理的设计不仅可以降低建筑的能耗,还能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

三、核心筒设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在当前的建筑实践中,一些问题在核心筒设计中普遍存在:1.设计单一:一些建筑师仅将核心筒作为建筑的支撑结构来考虑,而忽略了其功能性和实用性。

这就导致了一些高层建筑内部空间规划不合理、通道设计繁琐等问题。

2. 结构设计缺陷:一些核心筒结构存在缺陷,包括刚度不足、抗震性能不佳、施工质量问题等。

这就给建筑的使用和维护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对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分析与研究

对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分析与研究

对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分析与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办公建筑成为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建筑的安全和稳定,核心筒设计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进行分析与研究,探讨其在建筑结构中的作用和优化设计方向。

我们将对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的概念和功能进行介绍。

核心筒是指建筑物中的主要承重结构,负责支撑整栋建筑的重量和各项荷载。

在高层建筑中,特别是超高层建筑中,核心筒的作用更加显著。

除了承担重要的结构功能外,核心筒还具有保证建筑安全、提高建筑抗震能力和抗风能力的作用。

核心筒的设计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整栋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一些关键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核心筒的大小和形状直接影响到建筑内部空间的布局和使用效率。

核心筒的布置对建筑外观设计也有很大的影响。

核心筒的材料选用和结构设计对建筑的整体质量和抗风抗震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而且,在高层建筑中,核心筒不仅要承担垂直荷载,还要承担水平荷载,因此在设计时需要兼顾这两方面的需求。

核心筒的施工和维护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核心筒的施工和维护难度也随之增加。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对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和优化。

在核心筒的形状和大小选择上,需要综合考虑建筑内部空间布局、建筑外观设计、以及结构稳定性等因素,以求达到最佳的设计方案。

在材料选用和结构设计上,我们可以采用新型的高强度材料和先进的结构设计理念,以提高核心筒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抗风能力。

在施工和维护方面,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施工技术和设备,以及智能化的监测系统,提高核心筒的施工质量和维护效率。

除了以上提到的一些优化方向外,还可以结合新的科技和理念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可以结合BIM技术对核心筒进行模拟分析,以预测结构在不同荷载情况下的受力情况,为设计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可以探索新型的材料和结构设计,如碳纤维等新材料的应用,以及空心结构、筒体结构等新型结构设计的应用,以求更好地提高核心筒的抗震抗风能力和使用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18-08-06T13:13:50.7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作者:梅怡婷[导读] 摘要:在超高层办公室建筑中,核心筒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作为竖向交通、设备中心,可以有效的提升建筑的经济性以及安全性。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40 摘要:在超高层办公室建筑中,核心筒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作为竖向交通、设备中心,可以有效的提升建筑的经济性以及安全性。

本文从超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重要性入手,对超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展开了详细的研究,以此总结经验,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超高层;办公室建筑;核心筒;设计研究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数量增加,土地出现日益紧张的现象,人们加大了对超高层办公楼的需求力度,从实际情况来看,超高层建筑朝着智能化趋势发展。

其中,办公建筑整体品质取决于核心筒设计是否具备合理性,因此,加大对核心筒设计的研究力度,合理的展开设计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可以满足建筑需求,同时还和时代发展要求相符合。

1.超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的重要作用
在超高层建筑中,核心筒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它和建筑整体性能有着直接的联系。

一般情况下,超高层建筑内部中的设备功能都设计在核心筒内筒,其布局对项目整体美观度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没有合理进行布置,那么就会加大电梯的实际等待时间,或者使得客用流线和后勤流线相互混合在一起,产生较大的噪音,影响客户正常工作。

上述现象的发生都不利于项目名誉的提升。

进行超高层外墙设计的时候,幕墙是关注的重点内容,而进行功能设计的时候,则核心筒便成为了设计的主要内容。

同时,核心筒自身占据面积和形状都对标准层使用率产生很大影响。

同时,超高层办公建筑采取的主要方法便是楼梯疏散方式,它的位置是否具备合理性不仅对于用户安全有着决定性影响,同时还是防火设计中的主要环节。

另外,核心筒的面积和形状对标准层的实用率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如果说超高层办公建筑的幕墙是其外观设计的重点,那么核心筒便是内部设计的重点。

从上面论述可以看出,对于核心筒的布局设计既是平面设计的首要步骤,同时还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因此,做好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布局设计工作是很重要的。

2.超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布局应当遵循的原则
核心筒涉及到的环节众多,内容丰富多样,既有疏散楼梯,同时还包含卫生间、设备房等。

其中,在超高层办公建筑中,明确要求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但提升使用效果必定会影响舒适性,在这一情况下,需要从使用人员角度加以考虑,在人员使用率较高的区域合理设置尺度,比如电梯轿厢或者电梯厅中,而在设备用房中,尽可能保持布局紧凑,将核心筒整体面积控制在有效区域内。

通常来说,最为合适的比例是核心筒占据标准层整体面积的25%,在核心筒面积超出28%的时候,便说明了有效使用面积降低,不够经济。

从核心筒在标准层所处位置来看,可以将其划分为多种类型,分别为外围型、分散型以及中央型。

其中最为常用的便是中央型。

这一种类型的方式不仅能够扩大办公室整个区域的采光部分,另外还可以保证结构合理。

自身刚度性能好,所以得到了有效的应用。

在本文中,论述的核心筒主要是以中央型为主,在提升使用空间利用率的基础上,中央型核心筒一般是以标准层平面轮廓为主,按照形状的不同归类为方形、矩形以及三角形等,在进行上述形状核心筒设计的过程中,以短边布置的电梯数量为基础,分为三梯筒和四梯筒。

另外,要全面考虑建筑的整体布局和使用性能,将设计效果彻底发挥出来,使核心筒设计更加符合需求。

3.超高层办公建筑的竖向设计
3.1对于超高层建筑电梯交通流量的分析
在对电梯交通流量展开分析的时候,主要从两个环节,加以考虑。

分别是5分钟的运输效率以及实际运行期间相间隔的时间。

5分钟的运输效率,主要是指电梯系统在5分钟之内载运人数的总量占据建筑整体人数的相应比例,它体现了电梯整体运输水平。

实际运行期间的间隔期间则是指电梯到达规定楼层的时间点,因此,要合理的进行控制和管理,将时间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以免发生误差。

在设计方案的时候,要想快速确定电梯数量,可以从建筑面积考虑,经济级是6000㎡/部,常用级是5000㎡/部,舒适级是4000㎡/部。

所以,在方案阶段中,可以根据建筑面积来确定客梯数量。

3.2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的竖向设计
在超高层建筑中,核心筒并非是保持不变的。

①当电梯分区发生改变的时候,核心筒会跟着出现变化,再加上受到竖向分区现象的影响,电梯整体数目会在高度不断上升的基础上而缩小。

②伴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核心筒剪力墙截面厚度逐渐下降,自身也会发生改变,超高层建筑外部空间设计变化较快。

对于核心筒而言,必须和平面空间相互协调在一起,将核心筒转为偏心布置,核心筒形体不需要做出太大的改变。

3.3超高层建筑电梯的竖向分区系统
要想提升电梯的运行水平和速度,减少电梯数量,在布置电梯的时候,可以采取竖向分区的方式,该方式产生的作用如下所示:
①能够有效减少运行的时间;
②利用分区停站来提升电梯的利用效率;
③可以将人员数量较多的区域设到底层,减少电梯实际的消耗量。

④从上述分析情况来看,现有的办公建筑高度逐渐上升,电梯自身的数量也跟着增多,当超高层建筑在超过200m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添加转换电梯或者大堂,将电梯分区服务于各个区间,从而提供高效率的运输。

4.超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平面设计 4.1对于消防疏散走道和楼梯间的设计情况
进行超高层办公室建筑的时候,最为重要的便是预防火灾的发生,因此,疏散走道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适当的提升舒适度也是很有必要的。

一般而言,在布置塔楼部分两个楼梯间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分散进行布置,不要将其全部设置到一个位置,在低区面积较大需要增加疏散楼梯的时候,可以在核心筒以外布置,防止对核心筒的整体布局产生不利的影响。

根据防火实际要求,要将避难层的防烟楼梯上下层隔开,避免错过最佳的救援时间。

4.2电梯井道设计
电梯井道在核心筒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电梯井道的设置和管理力度是很有必要的,在客梯数量比较多的时候,可以采取面对面设置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乘梯人员因没有及时看到信号而发生错过电梯的现象。

另外,不要将重量为1000KG的电梯设置在办公楼中,这一种形式的电梯比较窄,很容易给人们带来无形的压力,可以采取1150KG以上的客梯,尺度保持合理性。

在超高层建筑中,电梯一般使用高低分区的方法,电梯发生故障的时候,为了确保人员能够顺利逃生,可以设置电梯逃生门或者每间隔三层设置一个,因此,要合理的进行考虑,从各个环节入手,比如在井道之间设置剪力墙之后,还要预留出逃生洞口。

4.3空调管井、水管井以及排烟井的设计
为了全面提升核心筒的使用性能和效率,在设置所有管井的时候,尽量在核心筒内实施,进行超高层建筑的时候,不仅可以将设备用房设置在地下室内,同时还可以放入避难层内,避难层上下两层是单独分开的,井道在不同分区是可以不需要贯通的,因此,需要多加考虑管井的竖向空间关系。

对于走道排烟井的设置,可以在核心筒外围处进行分散型布置,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对吊顶高度的影响。

与此同时,还要多加考虑井道洞口对剪力墙的干扰,可以避开剪力墙端部给予设置。

5、结语:
高层建筑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其逐渐成为了建筑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因此,必须合理对其进行设计和分析,以此提升建筑的安全性和整体品质。

在未来,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核心筒的设计将会呈现更好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姜勇.超高层建筑核心筒优化设计研究[D].建筑科技大学.2015.
[2] 杨欣荣.超高层办公建筑核心筒设计研究[J].南方建筑.2016.
[3] 潘鹏.分析超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