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y医学实验动物学,实验动物与环境

合集下载

医学医学实验动物学

医学医学实验动物学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养素。
饮水管理
提供清洁、新鲜的饮水,确保实 验动物的水分摄入。
实验动物的健康管理
健康检查
定期对实验动物进行健康 检查,包括体重、体温、 呼吸、食欲等指标的监测 。
预防接种
根据需要为实验动物接种 疫苗,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
疾病治疗
一旦发现实验动物患病, 应及时进行治疗,以保障 其健康和实验结果的可靠 性。
01
02
03
相似性原则
选择与人类生理、疾病特 征相似的动物,以便更好 地模拟人类情况。
实用性原则
选择容易获得、繁殖快、 饲养成本低的动物,以提 高实验效率和降低成本。
法律与伦理原则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 实验动物的福利和伦理。
实验动物的福利与伦理
尊重动物生命
确保实验动物不受不必 要的痛苦和虐待。
合理使用
实验动物在诊断技术研究中的应用案例
影像诊断技术
实验动物用于影像诊断技术的研究,如X光、CT、MRI等 ,通过观察实验动物的影像表现,评估诊断技术的效果和 可行性。
生物标志物检测
利用实验动物研究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方法,为临床疾病的 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病理学诊断技术
通过实验动物对病理学诊断技术进行研究,提高病理学诊 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动物在治疗方法研究中的应用案例
手术治疗
利用实验动物进行手术 治疗的研究,探索新的 手术方法和技术,提高 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
药物治疗
通过实验动物对药物进 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估,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 参考。
基因治疗
利用实验动物进行基因 治疗的研究,探索基因 治疗的方法和技术,为 遗传性疾病和肿瘤的治 疗提供新的途径。

《医学实验动物学》重点汇总

《医学实验动物学》重点汇总

《医学实验动物学》重点汇总医学实验动物学是研究人类医学的基础科学,通过对动物进行实验研究,探索疾病的发病机制、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等问题。

以下是医学实验动物学的重点汇总:1.实验动物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对于实验的可靠性和科学性至关重要。

常用的实验动物包括小鼠、大鼠、豚鼠、家兔、猪等。

不同实验目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实验动物。

2.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实验动物饲养过程中需保证其健康状况和活力。

饲养环境包括饲料、饮水、温度、湿度等方面的管理,以确保实验动物的健康状态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实验动物的标记和识别:实验动物的标记和识别是为了确定每只实验动物的身份和追踪其参与的每个实验。

常用的标记方法包括耳标、鼻环、纹身和芯片等。

4.实验动物的性别和年龄:在实验研究中,实验动物的性别和年龄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性别差异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差异,年龄差异可以反映出不同阶段的生理特征。

5.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是通过模拟人类疾病的发病过程,来对其进行研究和药物治疗的模拟。

常用的实验动物模型包括突变动物、诱导模型和遗传工程动物等。

6.实验动物的实验方法:实验动物的实验方法包括体内实验、体外实验和动物行为学实验等。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实验方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重复性。

7.实验动物的病理学评估:病理学评估是对实验动物进行病理学解剖和组织学检测,以评估实验动物是否出现病理学变化。

病理学评估可以为实验结果提供病理学依据和解释。

8.实验动物的伦理和福利:在进行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时,要遵守伦理规范和动物福利原则,并采取措施保护实验动物的福利和权益。

这包括合理的实验设计、人道的实验操作和良好的实验动物饲养管理。

综上所述,医学实验动物学是医学研究不可缺少的一环。

通过对实验动物的选择、饲养管理、标记和识别、性别年龄、模型建立、实验方法、病理学评估等方面的重点研究,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为人类医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

医学实验动物学课件

医学实验动物学课件

SPF设施监控
二、环境控制
1. 人员管理 2. 物品控制 3. 环境设施监护 4. 设施运行与管理
第五章 实验动物遗传分类和
按基因分类 应用
1.不同基因类型:
(1)远交种
封闭群:
品种
(2)突变种
2.同基因类型
(1)普通近交系 (2)重组近交系 近交系 (3)同源突变近交系 (4) 同源导入近交系 (5) 同源分离近交系 (6)杂交F1代动物
二、内容和范畴
1、 实验动物学任务:实验动物学是研究实验 动物培育和应用的科学。它的任务是研究怎样 以优质的实验动物和精确的实验方法,使动物 经实验处理后,能获得良好的反应重复性。
2、 范畴:包括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两大部分。 (1) 实验动物遗传学 (2) 实验动物生物学 (3) 实验动物生态学 (4) 实验动物医学 (5) 实验动物比较医学 (6) 实验动物方法学 3.实验动物与医学研究.
二、我国实验动物政策法规及 管理条例
1、 1988年科委2号令《实验动物管理条 例》2002年修订。
2、 1989年卫生部55号令《医学实验动 物管理实施细则》
3、 1997年1月1日实施《北京市实验动 物管理条例》
第二章 实验动物标准化
一、标准化意义 保证动物实验结果具有好的敏感性、准确性和
大,小鼠,兔,豚鼠,犬
第一节 小鼠
一、生物学特性 分类:哺乳纲,嚙齿目,鼠科,鼠属,小
家鼠种。 齿式:1003/1003=16,门齿终身生长
小鼠
无汗腺,尾有散热、平衡、自卫等功能。胃容 量约1-1.5毫升。雄性脾脏大于雌性约50%。 淋巴系统发达。雌性为双子宫,乳腺发达,繁 殖力强,生长期短,成熟早,为全年多发情动 物。性情温駲,对环境敏感,喜黑暗安静环境。 染色体20对,寿命约2—3处,成年体长约110毫 米,体重18-40克。体温37-39℃。呼吸140— 210次/分,平均163次/分。心率310—840次/分。 雌性发情期4—5天、孕期19—21天。

实验动物学

实验动物学

实验动物学实验动物学是一门关于将动物作为实验对象进行研究的学科,它的研究范围包括动物的解剖、生理、行为、遗传等方面,它的应用领域涉及医学、农业、生物工程等。

在这门学科中,实验动物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做好实验动物的养护与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一、实验动物的饲养条件实验室动物的饲养环境需要依据动物种类和研究要求,制定合理的饲养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1.温度:保持恒温的环境对动物的生长、繁殖、行为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

在常规饲养中,一般依据动物的养护手册来设置合适的温度。

2.湿度:对动物来说,湿度是特别重要的影响因素。

过低或过高的湿度都会对动物产生影响,因此,实验室动物的饲养区域需要控制湿度。

3.光照:光照是调节动物的很重要的生物钟因素,对动物的生长、繁殖、行为等方面都有影响。

因此,在实验室饲养动物时,要考虑光照的控制。

4.通风:实验室动物饲养区域需要保持良好的通风,这是为了避免气味、湿气、粉尘等对实验室环境和实验误差的影响。

5.饲料:实验室动物的饲料要保证质量,满足动物需要的营养和生长的需要,不含污染物、细菌、病毒等。

二、实验动物的健康与管理1.动物的防疫疾病是影响实验动物健康、行为和实验结果的重要因素。

实验动物的防疫工作应从饲料、饮水和环境等方面进行。

定期做常规检查,及时发现和诊治疾病。

2.实验动物的标记与识别标记和识别是在实验动物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

正确的标记和识别方法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也减少了因动物调配或误识别带来的误差。

这些工作的具体方式包括使用纸牌、电子标签、荧光标记等方法。

3.动物的高效管理高效的动物管理可以更好地实现实验结果的准确和实验数据的可重复性。

在管理上,可采用条形码标号或电子数据收集方法。

另外,动物的信息数据库管理也可以让使用者更好地管理和保护实验对象。

三、实验动物的使用及注意事项实验动物是研究人类疾病、环境危害和基因研究的重要模型之一,但是使用动物进行实验也是存在争议的。

医学实验动物学第四章 实验动物环境(二) 第五章 实验动物营养

医学实验动物学第四章 实验动物环境(二) 第五章 实验动物营养
☆开放系统设施简便,对不同种类动物没
有固定的设计模式,投资低廉 。
☆可饲养普通级动物或进行普通级动物实
验。












进 气




方 向








空调
开开放放环系境统设设施施示示意意图图
空调
开放环境犬饲养区域
空调
排气扇
开放环境猴饲养区域
开放环境
开放环境实验室
屏 障 环 境(1)

屏障环境设施部件








滤恒

空温

气、

进高

风效

口过
屏障环境设施布局模式:
单走廊式
双走廊式
三走廊式
屏障系统设施布局模式——单走廊
动 物 实 验 区

1
部 区
2
3
工 作 走 廊
1. 高压灭菌器/传递仓 2.风淋 3. 机房
屏障系统设施布局模式——双走廊





染 走




1
层 流 架 结 构 图
(1)
层 流 架 结 构 图 (2)
1. 层流架的主要结构
层流架主要由送风机、空气过 滤系统、动物饲养层和控制指示 系统等部分组成。一般层流架设 有操作层,双体层流架还配有操 作台和物品储藏室。
2. 层流架的工作原理
以36型层流架为例:

实验动物学第四章 实验动物环境控制

实验动物学第四章  实验动物环境控制

---------------------------------------------------------------最新资料推荐------------------------------------------------------ 实验动物学第四章实验动物环境控制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2017/4/27实验动物的环境控制实验动物环境实验动物设施特殊动物实验设施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实验动物设施的环境监测11/ 351959年Russell和Bruch提出的动物遗传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说基因型发育环境表现型周围环境演出型1959-1962年孕妇服用反应停后出生的海豹儿在动物实验中。

为了使动物经过实验处理后的反应保持稳定,就必须要求每个动物的表现型和演出型都保持稳定;而要求每个动物的表现型和演出型保持稳定,就必须对动物的生存环境进行控制。

2017/4/27 2---------------------------------------------------------------最新资料推荐------------------------------------------------------ ? 环境对动物实验处理的影响R = (A + B + C)× D + E 式中:R: 实验动物的总反应 A: 实验动物种属的共同反应 B:动物品种及品系特有的反应 C: 动物的个体反应(个体差异) D: 环境的影响(包括实验处理) E: 实验误差2017/4/27 33/ 35第一节实验动物环境一、实验动物环境的概念 ?外环境国家标准: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大环境(GB14925-2010) 4.2 选址 4.2.1 应避开自然疫源地。

生产设施宜 ?内环境远离可能产生交叉感染的动物饲养场所。

4.2.2 宜选在环境空气质量即自然环境条件较好的区域。

小环境4.2.3 宜远离有严重空气污染、振动或噪声干扰的铁路、码头、飞机场、交通要道、工厂、储仓、堆场等区域。

医学实验动物学实验

医学实验动物学实验

用右手抓住兔颈背部皮肤,轻轻提起,然后 用左手托住兔臀部或后肢进行抓取。
实验动物编号与标记方法
01
02
03
04
染色法
使用化学药品涂染动物身体的 不同部位,根据颜色进行编号
与标记。
耳标法
在动物耳朵上打孔或挂上标签 ,根据不同位置或标签进行编
号与标记。
烙印法
使用烙印机在动物身体表面烙 印数字或字母,进行编号与标
环保要求
实验室应遵守国家和地方环保法规,确保废水、废气等排 放符合相关标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03
实验动物法规
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实验动物法规,对实验动物的饲养、使用和管理等 方面进行规范。例如,我国制定了《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等法规,以保 障实验动物的福利和权益。
实验动物伦理审查
在进行涉及实验动物的医学研究前,需要经过伦理审查委员会的审查和 批准。该委员会会对实验的必要性、合理性、动物福利等方面进行综合 考虑和评估。
04 医学实验动物模型建立与 应用
疾病模型建立方法举例
1 2
诱发性动物模型
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等致病因素作用于实验动 物,诱发其产生与人类疾病相似的症状或病理改 变。
感染性动物模型
选用人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感染实验动物,建立 与人类疾病相似的感染性动物模型。
3
转基因或基因敲除动物模型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实验动物基 因组或敲除某个特定基因,建立与人类遗传性疾 病相似的动物模型。
结果解释
对统计结果进行解释,评估实验结果 的统计学意义和生物学意义。
结果展示及论文撰写技巧
结果展示

《医学实验动物学》课程简介

《医学实验动物学》课程简介
2009年9月22日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医学实验动物学》是 80 年代初引入国内的一门综合性 新兴边缘学科,它是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部分,同 时,又具有自身完整独特的理论体系。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 研究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条件,因此,医学实验动物学在现代高 等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医学实验动物学》是暨南大学专门为医学、药学以及生 物学研究等相关学科在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开设的专业基 础课程。它是为培养适应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需要,使学生 掌握生命科学研究中有关实验动物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 《医学实验动物学》旨在把握生命科学研究有关动物实验全 过程,围绕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质量,全面介绍实验动物遗 传学、实验动物生态学、比较形态学、比较机能学、比较医 学、生物学。实验动物医学、动物实验方法学等。
表现型(Phenotype ↓ ←生存环境
(Living environment
演出型(Dramatype)
动物的性状表现决定于遗传和 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尽管遗传因
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物质基础,但 个体发育过程中,基因作用的表现
离不开环境的影响。
(内部资料)
例1.南方某省药检所:
测检“水解蛋白注射液”做过敏试验中, 发现对照组豚鼠也出现类过敏现象。邀请全 国 15个单位会检,并与其它地区的制品对比, 结果又发现了类过敏反应;最后又在四个地 区进行交叉试验,其它省区均为阴性,说明 实验动物有问题。此次事件造成直、间接损 失300余万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举例6XX市口岸药检所
92年,送检样品合格,抽检不合格→法律
上受指控→损失(600-800万/年).
举例7.化工部新农药研制:
实验动物不标准、实验条件不规范,使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级、清洁级、无特定病原体(SPF)级、 无菌级{悉生动物};
3.用科学实验的动物.
隔 离 系 统
自繁SD大自鼠繁2S0D05大年鼠112月00157年日1上1月海1中7日科于院上海中科院实 实验动物中心验引动入物中心引入
心脏病基因敲除小鼠
上海实验动物资源中心总平面 图
品系100个左右。
小鼠>2万个,打靶或基因捕获的小 近2000个(包括引进品系)。 Mice 鼠胚胎干细胞高达4万株。
2200多个品系,包括常规品系和突 近50种,其中常用品系包括SD、
Rat 变品系等约43种,基因工程动物 Wistar、SHR、裸大鼠和少量基
1.动物遗传育种学 2.研究影响实验动物生存的环境与条件 3.实验动物医学 4.比较医学 5.动物实验方法学
第二节 实验动物在生命科学研究 中的重要性和运用
一、实验动物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实验动物是医学、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和重要 支撑条件。在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内,进行 实验研究的基本条件可概括为“AEIR”4个基本要 素 “A”是指Animal(动物); “E”是指Equipment(设备); “I”是指Information(信息); “R”是指Reagent(试剂)。
医学实验动物学
温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朱加银
❖ 21世纪生命科学是当代科学发展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生命科学之所以在近年来得到飞速发展,其中一个主要 原因就是作为基础支撑学科的实验动物学有了长足的进 步与发展。实验动物学的发展为生命科学的高水平研究 奠定物质基础。
❖ 实验动物已成为各个相关学科交叉、渗透、综合的 最好工具,实验动物科学既是各个学科各自施展的技术 平台,又是众多 学科互相整合的技术平台。
➢·1792年,Jenner发现牛痘可保护人不生天花, 提出用牛痘免疫人以预防天花
·1813年,Bernard用动物研究疾病,创立了 “实验医学”一词
·1885年,Nuttall等培育了无菌豚鼠,解决了生 物在无菌条件下能否生存的问题
➢·1909年,美国杰克逊研究所所长Little培 育出第1株DBA近交系小鼠
清洁级、SPF级动物得到应用,如1994年小 鼠使用量约为340万只,其中清洁级为21万 只,SPF级为12万只;大鼠使用量为53万只, 其中清洁级11.6万只。
❖实验动物资源总体情况
品种
发达国家
中国
200多种,26,000多个品系,其中常 30种,近2000个品系,其中常规
Total 规实2600多个
❖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加快了实验动物新品系的培育 速度,建立各种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有了更好的手段和更 广阔的空间。 反过来,新的品系和动物模型的建立又 为医学、药学、遗传学等 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提供了 可靠而有用的手段和先进的工具。












动 物 学
动 物 实

的Hale Waihona Puke 规范化遗传学控制 微生物学控制
·1915年,美国圣母大学劳邦德实验室Reyniers 等人育成无菌大鼠并建立了繁殖种群。
➢·1944年,美国纽约科学院召开会议将实验动物 标准化提上议事日程,该会议的召开成为实验动 物医学的起点。
·1984年,美国有人将牛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 鼠,利用基因工程培育出巨鼠,开辟了基因工程 在实验动物研究开发中的新途径。
环境控制
营养控制
动物实验技术 动物模型 胚胎工程
转基因动物
奇娃娃
鸭嘴兽
黑长臂猿
第一章 绪 论
实验动物学是一门以生命科学为主 体的新崛起的独立的综合性基础学科, 是生命医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的基础和 重要支撑条件。
第一节 实验动物和实验动物学的 基本概念
一、实验动物和实验用动物
(一)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
1998年,医学实验动物
(Laboratory animal of medicine)
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 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 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 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1.按遗传学分类
近交系动物、封闭群动物、突变系动物、 杂交一代动物;
2.按照微生物控制程度分类
❖ 1989年欧洲全境实验动物使用数量1400万只。
❖ 美国1981年用了各种品系的小鼠共8000万只; 大鼠7000万只,豚鼠60~70万只,家兔60~ 70万只,非人灵长类3.4万只。
❖ 据统计,1994年北美、欧洲、日本大鼠和小鼠 的销售值分别为15亿、12亿、10亿美元。
❖ 在我国
据1995年不完全统计,全国生产大鼠、小 鼠、地鼠、豚鼠、兔、犬、猴、猪、SPF鸡 等实验动物约900万只。2005年实验动物约 1500-2000万只。
实验外准备间一角
实验外准备间一角
保种间
IVC系统间
机房
(二)实验用动物(experimental animal)
(能够用于科学实验的所有动物)
1.实验动物; 2.经济动物(家畜、家禽及观赏动物); 3.野生动物.
二、实验动物学的定义及研究范围
实验动物学是一门以生命科学为主体的、新 崛起的、独立的综合性基础学科,是研究实验动 物培育和应用的科学。包括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 两大部分。
二、实验动物在生命科学研 究中的运用
(一)生物医学方面
(二)制药工业和化学工业方面 (三)生物制品方面
(四)轻工业与食品工业方面 (五)畜牧科学和农业科学方面 (六)宇航和军事科学方面 (七)其他方面
第三节 国内外实验动物科学发 展概况(动物福利 )
一、国外实验动物科学发展概况、 动物福利
·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亚里士多德进行了 解剖学和胚胎学实验,观察各种动物脏器的差 异。
20世纪40~50年代,美国首先提出实验动物 标准化问题,加快实验动物协调管理。
20世纪70年代早期,由于实验动物使用量 骤增,动物保护者的反对和动物实验发展 的实际需要,“3R”研究的问题引起了社会 各界的极大关注。
使用数量逐年激增
❖ 据1990年调查,日本使用小鼠519万只,大鼠 218万只,豚鼠22万只,兔13万只,加上其它 动物合计为802万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