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龋齿功能性食品
儿童功能性食品

第一节 增智功能性食品
(一)智力
❖ 多数以为,智力是个体认识过程中多种能力旳综合, 其中以抽象思维能力为关键。
❖ 在教育学历论中,将小朋友在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 来旳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 和发明力等总称为智力。
❖ 能力:人所具有旳那些除身体健康情况、动机和经 验以外旳对活动效率起决定作用旳旳条件。分为一 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脑旳正常功能,取决于足够数量旳脑细胞及其合成、分 泌足够数量旳神经递质。
神经元之间以及与其他效应器之间旳信息传递都是由神经 递质来完毕旳。
神经递质分为乙酰胆碱、儿茶酚胺、氨基酸和嘌呤四类。
(五)、增智功能性食品旳开发
至少有5种神经递质旳前体,不能在脑细胞内合 成,例如色氨酸是5-羟色胺旳前体,卵磷脂和胆碱经胆 碱乙酰化酶旳作用生成乙酰胆碱。它们在血液中旳含量 受食品供给量旳影响。
贫血
贫血主要是因为缺乏铁质而引起旳,一般发 生在6个月至3岁大旳孩童,因为这时期孩子 成长迅速,饮用大量牛奶,但牛奶内却只含 极少铁质。根据中国一项调查,在695名0至 6岁旳小朋友中,患缺铁性贫血者共378人, 高达54%。
过度活跃
过分活跃是轻微脑功能失调而引起旳一系列 综合病症,男孩患者多于女孩,主要症状为 注意力不集中、活动量过多、脾气倔强、情 绪冲动、忍耐力低等。过分活跃旳成因可能 与饮食有关。一般食物添加剂如人工色素, 可能会引起小朋友旳过分活跃症和学习障碍。 另外,缺乏铁、铜、锌等矿物质,亦会使小 朋友过分活跃旳情况恶化。`
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之所以在小朋友中常见,主要是因 为小朋友旳消化道和免疫系统功能还未成熟。 当小朋友具有食物过敏性体质,身体会把食 物视为外来物质,进而产生对抗这些物质旳 抗体,引起一系列旳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 旳连锁反应,症状涉及起湿疹、头痛、肚子 痛、胀气、呕吐、腹泻、手脚疼痛等。
四大最能防蛀牙的食物

四大最能防蛀牙的食物关于《四大最能防蛀牙的食物》,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得了蛀牙是痛楚的,老话讲“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身患蛀牙也是难处理的,一时半会也是不能治愈的,那麼平菇、莴笋全是对牙有维护功效的蔬菜水果,令人出现意外的是,甜酸的蓝莓干也是健齿的好食材,立即就回影响我们的胃口,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下边赶快一起来看一下都是有一些哪些的食材能够合理协助我们防止蛀牙吧。
1、平菇平菇最能防止龋齿。
最先,“菌类王后”平菇含有的香菇多糖体,可以抑止口腔内病原菌的生长发育,阻拦牙菌斑的产生,避免龋齿。
次之,平菇还带有一般蔬菜水果所欠缺的维他命D源(麦角甾醇),麦角甾醇经阳光直射,可转化成维他命D,可提高人体免疫工作能力,并能协助少年儿童骨骼和牙发展。
每100克干片平菇带有7.8克的膳食纤维,就好似一把健齿的“软毛牙刷”,咬合时与牙釉质产生机械设备磨擦,能够对牙具有清理的功效,降低牙斑菌的产生。
平菇中还带有鲜香气的物质鸟苷酸和平菇精,味道芬芳,有利于一口气清爽。
此外含有的很多维他命C,一样具备消灭危害菌,维护牙齿的作用。
2、莴笋莴笋中有很多的膳食纤维,吃芹菜的另外就能擦去许多黏附在牙表层的病菌。
对高纤维食物反复的咬合还可刺激性唾沫的代谢,以均衡口腔内的ph酸碱度。
3、奶酪牙最怕口腔中酸的自然环境,奶酪是最好是的口腔酸碱护卫,在其中丰富多彩的聚磷酸盐能够中合口腔中的酸性物质,不利病菌活动。
奶酪中也有很多的有利于身体消化吸收的钙,不管针对小孩牙齿生长发育還是成人健齿固齿都是有非常好的协助。
4、蓝莓干令人出现意外的是,甜酸的蓝莓干也是健齿的好食材。
英国专家学者称,蓝莓干内带有多种多样抑止口腔细菌生长发育的化合物,齐墩果醇酸、齐墩果醛、白桦脂醇等,这种化合物是绿色植物中的纯天然抗氧剂,有益于牙和牙龈身心健康,可以合理地避免蛀牙、牙龈炎和牙周炎等。
中医学则觉得,蓝莓干能够清热去火,也就是一般常说的有协助防止“火牙”的作用。
木糖醇的功能和发展以及在食品中的应用

木糖醇的功能和发展以及在食品中的应用木糖醇是一种以甘蔗或玉米为原料经过酵母菌发酵生产的低热量的食品添加剂。
它具有甜味、抗龋齿、低热量、易吸湿、抗结晶等特点,因此在食品工业中被广泛应用。
首先,木糖醇具有低热量的特点,它的热量只有蔗糖的一半左右,并且无论被摄入还是分解代谢后,几乎不会对人体产生能量的供给。
正因为这种特性,木糖醇成为了很多被禁止或限制摄入蔗糖的人们的首选替代品。
例如,糖尿病患者可以使用木糖醇代替蔗糖来满足口腔上的甜味需求,而不会引发血糖升高的问题。
其次,木糖醇还具有抗龋齿的特点。
蔗糖容易被口腔中的细菌分解产生酸性物质,导致牙釉质受损和龋齿的形成。
而木糖醇的甜味来自于其分子中的异低聚糖,细菌对其分解产生的酸性物质较少,因此使用木糖醇替代蔗糖可以有效减少龋齿的风险。
此外,木糖醇还具有易吸湿和抗结晶的特点。
它可以在食品中起到吸湿剂的作用,避免食品的变干。
并且由于其抗结晶的性质,能够减少食品中的结晶现象,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口感。
关于木糖醇在食品中的应用,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糖果、口香糖、牛奶粉、饼干、巧克力等食品制造工艺中。
在糖果和口香糖的制造中,木糖醇能够取代一部分蔗糖,起到甜味弥补、增加产品口感、避免龋齿和控制热量的作用。
在牛奶粉的制造中,木糖醇经过加热溶解后,可以增加牛奶的甜度和口感,提高产品的质感和味道。
在饼干和巧克力的制造中,木糖醇则多用作甜味和增加食品的润滑性质,提高产品的咀嚼度和风味。
总之,木糖醇作为一种功能性食品添加剂,以其低热量、抗龋齿、易吸湿和抗结晶的特点,在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需求的提升,木糖醇的发展也会愈加迅速,未来在食品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功能性食品

1.功能性食品的定义:它是一类预防疾病,调节人体生理功能促进康复的食品。
2.功能性食品的分类:(1)根据消费对象进行分类①日常功能性食品(婴儿、学生、老年人日常功能性食品)②特种功能性食品(2)根据科技含量进行分类①第一代产品(强化食品)②第二代产品(初级产品)③第三代产品(高级产品)。
3.功能性食品调节人体机能的作用:延缓衰老;抗氧化;清咽;减肥;改善睡眠;改善皮肤水分;改善皮肤油分;通便;促进消化。
4.功能性食品与药品的区别:①药品是用来治病的,而功能性食品不以治疗为目的。
②功能性食品要达到现代毒理学上的基本无毒或无毒水平,而作为药品,则允许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存在。
③功能性食品无需医生的处方,没有剂量的限制。
5.功能性食品的常用材料:(1)药食两用的动植物品种:种子类;果类;根茎类;花草类;叶类;动物类;菌类;藻类。
(2)食品新资源品种①油菜花粉、玉米花粉、松花粉、向日葵花粉、紫云英花粉、荞麦花粉、芝麻花粉、高粱花粉。
②钝顶螺旋藻、极大螺旋藻。
③魔芋。
④刺梨。
⑤玫瑰茄。
⑥蚕蛹。
6.亚健康:健康的透支状态。
(1)原因①过度疲劳造成的脑力体力透支。
②人体的自然衰老。
③各种急慢性疾病。
④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期。
7.注意事项:①当功能性食品的原料是中草药时,其用量应控制在临床用量的50%以下。
②有明显毒副作用的药材,不易作为开发功能性食品的原料。
③受国家中药保护的中成药和已获得国家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中成药,不能作为功能性食品加以开发。
④传统中医药中典型强壮阳药材,不易作为开发改善性功能功能性食品的原料。
⑤在重点考虑功效成分的同时还要注意其他基本营养成分的均衡。
⑥要注意在产品形式、成分含量等方面与药品相区分。
⑦配方设计要和生产工艺相结合。
8.功能性食品存在的问题:①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
②基础研究不够。
③主要采用非传统的食品形态,价格较高。
④监督管理难度较大。
⑤缺少诚信,夸大产品功效。
9.功能性食品展望:①大力开发第三代功能性食品。
2、功能性食品---活性成分

一、多不饱和脂肪酸
✓ EPA和DHA都属于ω-3系列。主要存在于深海冷水鱼体内,随季 节、产地不同,鱼油EPA、DHA含量在4%~40%之间。沙丁鱼 油、狭鳕鱼肝油中EPA含量高于DHA,其它鱼类DHA含量高于EPA, 且洄游性鱼类如金枪鱼类的DHA含量高达20%~40%。贝类中除 扇贝和缢蛏(cheng)之外,EPA含量高于DHA,而螺旋藻、小球 藻EPA含量高达30%以上,远高于DHA。大型洄游鱼类眼窝脂肪 中含有高浓度的DHA,高达30%~40%,而EPA含量仅1%~5%。在 人体内可由亚麻酸转化而成,但亚麻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必 需由食物提供的“必需脂肪酸”之一。
模拟脂肪(fat mimics):以碳水化合物或/和蛋白质作为基本组 分,以水状液体系来模拟被代替的油状液体系,该类产品在美 国、丹麦等地均有产品,可用于冷冻食品、乳制品、人造奶油 等。
1.代脂肪
蔗糖聚酯
RO RO
RO
OR
O
OR ORO ORຫໍສະໝຸດ ORO羧酸酯
C18H35
O
H2 C CH2
O
O O H2C C OC16H33
LITA
玉米醇溶蛋白,球形微粒, 0.3-3μm
美国Opta食品配料有 限公司
产品
N-Oil Maltrin Paselli SA-2 Nutrio P-Fibre 葡聚糖
组成
木薯糊精,DE<5
玉米迈亚糊精, DE=4—7
马铃薯淀粉,DE<3
豌豆纤维
葡萄糖、山梨醇和 柠檬酸的聚合物
制造公司
美国国立淀粉与化 学俄做公司
H C O C (CH2)4 C O CH
C18H35 O C CH2
H2C C OC16H33
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

2014-8-15第4章 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教学内容一、消化系统 二、抑制龋齿功能性食品 三、有助于改善胃肠道的功能性食品 四、保护胃黏膜的功能性食品 五、促消化吸收功能性食品 六、润肠通便功能性食品 七、缓解肝损伤功能性食品第4章 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教学要求:1、了解各类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的评价标 2、熟悉各类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开发原理 3、掌握各类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性食品种类一、消化系统的组成与生理功能一、消化系统的组成与生理功能1、口腔食管的功能-----咀嚼与吞咽食物在口腔中被嚼碎、与唾液混合,使之易 于吞咽唾液有增加食物润滑性和消 化淀粉的功效。
唾液中还有 水(99%)少量的淀粉酶(1%)。
食物通过食管到达贲门,贲门 括约肌松弛食物即入胃里一、消化系统的组成与生理功能2、胃的功能-----搅拌与消化胃最主要的功能是将食物搅拌成粥状,分泌 胃液,通过蠕动将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胃液中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原,对蛋白质有分 解作用,另外,盐酸还具有杀菌作用,可防止 细菌进入十二指肠 食物被送入十二指肠的时间,因食物种类不 同,最长需要4个小时一、消化系统的组成与生理功能3、小肠的功能-----消化与吸收 胰腺的分泌和功能: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 胆汁的分泌和功能主要成分:胆汁酸、胆色素、脂质,不含消化酶 功能:分解脂肪帮助消化,胆色素和脂质可以促进脂 溶性物质的吸收肠液的分泌和功能肠腺含有多种消化酶,十二指肠的肠液除来自身分 泌外,大部分来自空肠和直肠12014-8-15一、消化系统的组成与生理功能4、肝脏的功能------代谢与解毒分泌胆汁、承担营养素的代谢与有害物质的 解毒 糖质在肝脏中形成肝糖原并被贮存起来 蛋白质在肝脏中被再合成血浆蛋白 脂肪在肝脏中被转变成胆固醇和中性脂肪一、消化系统的组成与生理功能4、肝脏的功能------代谢与解毒物质代谢:包括糖、脂、蛋白、维生素等 分泌和排泄:胆汁(包括胆盐和胆红素) 参与凝血和抗凝血的调节 免疫:产生Ig和补体;处理抗原、抗体 生物转化: 药物、毒物、激素等一、消化系统的组成与生理功能5、结肠的功能-----粪便的形成与排泄与肠液均匀混合的肠内容物从回肠被送入结 肠中,在经结肠继续运送的过程中水分和电 解质被再吸收,其他成分最后形成粪便。
宝宝护牙多吃洋葱、香菇
宝宝护牙多吃洋葱、香菇
要照顾好孩子的牙齿,除了勤刷牙、定期光顾牙医,还能怎么做呢?愈来愈多的研究发现,食物也能大大影响孩子的牙齿洁白与健康。
因为一些天然食物里的成分,可以对抗造成龋齿的口腔细菌,强化牙齿牙釉质,平衡口腔的酸碱值。
因此,结合我对儿子牙齿保健的经验,总结了几种益牙食物,供各位妈妈参考。
洋葱里的含硫化合物是强有力的抗菌成分,能杀死多种细菌,其中包括造成孩子龋齿的变形链球菌,而且以新鲜的生洋葱效果最好。
但是,洋葱的味道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接受的,尽量制成生菜沙拉,或者在汉堡包里,夹上一些生洋葱丝。
通常情况下,白色的洋葱味道要甜一些,孩子更喜欢。
香菇是提升免疫力的热门食物,对保护牙齿也有帮助。
其中所含的香菇多糖可以抑制口腔中的细菌制造牙菌斑。
菇类带有独特的风味而且热量又低,每周吃2~3次,是简单又不花大钱的保健方法。
富含维C的果蔬,如橙子、猕猴桃、草莓、西红柿、胡萝卜等,可以杀死部分口腔里的细菌,而且还能促使牙龈上形成健康的胶原质。
需要注意的是,在孩子吃过或喝过柑橘类的食物或饮料后,应该至少等30分钟再刷牙。
因为水果中的柠檬酸可暂时削弱牙釉质,暂时脆弱的牙齿会因为刷牙而受到侵蚀。
坚果和植物的种子中含有天然的脂肪,是牙齿的外衣和保护层,能抵抗细菌的侵袭。
植物种子中的油脂加固了牙齿上的牙釉质。
另外,许多植物的种子中都含有丰富的钙。
但是孩子若太小,家长一定要看护好,避免因吞咽不当而引发窒息。
低聚糖的功能性研究与其应用展望
低聚糖的功能性研究与其应用展望摘要:简要介绍了几种主要低聚糖的结构,讨论了功能性低聚糖的双歧因子、低热量、抗龋齿等主要功能,对低聚糖的开发应用作了探讨及展望,提出低聚糖将作为一种功能性食品基料在功能性食品中得到广泛应用,开发应用功能性低聚糖具有广阔的前景。
关键字:低聚糖生物学意义应用研究背景低聚糖是指由2~10个单糖组成的糖类,由于其聚合度低,所以称作低聚糖。
低聚糖又称寡糖,其分子量约为300~2000,分为功能性低聚糖和普通低聚糖两大类。
蔗糖、麦芽糖、乳糖、海藻糖和麦芽三精等属于普通低聚糖,它们可被机体消化吸收。
功能性低聚糖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和人类食物有关的如:香蕉、大麦、洋葱、洋姜中含有低聚果糖;竹笋中含有低聚木糖;大豆中含有水苏糖和棉籽糖;淀粉糖化液中含有低聚异麦芽糖。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主要功能性低聚糖有:低聚木糖、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半乳糖等。
[1]功能性低聚糖,指的是不为人体酶解,在小肠中不被吸收的低聚糖,即不消化性的低聚糖。
但低聚糖,进入大肠后,能促进体内双歧杆菌的增殖,即通常所说的双歧因子。
1999年国家公布的“功能性低聚糖通用技术规则行业标准”中,规定的功能性低聚糖定义为:(1) 功能性低聚糖是由2~10个相同或不同的单糖,以糖苷键聚合而成。
(2) 具有糖类某些共同的特性,可直接代替糖料,作为甜食品配料,但不被人体胃酸、胃降解。
不在小肠吸收,可到达大肠部位。
(3) 具有促进人体双歧杆菌的增殖等生理功能。
现在世界上主要研究和生产的功能性低聚糖主要有低聚异麦芽糖、大豆低聚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和低聚麦芽糖等。
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人乳、大豆、棉籽、桉树、甜菜、龙胆属植物根及淀粉的酶水解物中。
因人体肠道内不具备分解消化它们的酶系统,所以不能被消化吸收,而是直接进入肠道内为有益菌双歧杆菌所利用。
功能性低聚糖因具独特的生理功能而成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性食品基料。
功能性低聚糖的生物学意义与应用价值1、促进双歧杆菌生长,调整肠道菌群平衡通常大肠中因缺乏大肠细菌可利用的碳源,一旦有碳水化合物进入就会对肠道菌群代谢产生重要影响。
功能食品期末考试2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2010级食检专业《功能性食品检测技术》试卷2011年11月1、填空题(每空1分, 共20分)2、按溶解度特性膳食纤维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水可溶性维生素, 水不可溶性维生素3、大豆低聚糖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水苏糖、棉籽糖和蔗糖4、谷胱甘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通过肽键缩合而成的三肽化合物。
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5、血红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在体内输送氧气6、维生素E又称。
生育酚7、维生素K又称。
凝血维生素8、人体内的自由基分为氧自由基和非氧自由基。
氧自由基占主导地位9、酶类清除剂一般为抗氧化酶, 主要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等10、茶多酚的主体成分是儿茶素类化合物。
11、机体消除活性氧O2-·的第一道防线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第二道防线是过氧化氢酶(CAT)和GPX。
12、过氧化氢酶是一种酶类清除剂, 又称为触酶, 它可促使H2O2分解为分子氧和水, 清除体内的过氧化氢13、异硫氰酸盐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抗癌。
14、植物甾醇的结构与胆固醇相似, 但在生物体内的吸收率比胆固醇低,只有5%~10%。
15、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成分。
硒16、参与合成甲状腺素的微量元素是。
碘名词解释(每题3分, 共15分)功能食品: 对人体能充分显示机体防御功能、调节生理节律、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等功能的工业化食品。
功能因子: 功能食品中真正起生理作用的成分膳食纤维: 不能被人体内消化酶消化吸收, 但能被大肠内某些微生物部分酵解和利用的一类非淀粉多糖类物质及木质素活性肽:指的是一类分子量小于6000D, 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多肽常量元素: 一般将占人体体重0.01%以上的元素微量元素: 一般把含量占人体体重0.01%以下的元素自由基: 又叫游离基, 它是由单质或化合物的均裂而产生的带有未成对电子的原子或基团益生菌:能够在生物体内存活, 并对宿主的生命健康有益的一类微生物。
功能性食品
1,功能性食品的基本特征和要求:1、必须是食品,具有食品的法定特征。
2、必须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
3、必须有明确的适用人群对象。
4、配方组成和用量必有科学依据。
2,功效成分:一)、定义:功能性食品中真正起生理作用的成分。
二)、类别:1、功能性碳水化合物,活性多糖,功能性低聚糖;2、功能性脂类,ω3系列和ω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磷脂;3、氨基酸、肽与蛋白质;4、维生素类似物及维生素;5、矿物元素(无机盐);6、植物活性成分;7、益生菌。
3,功能性食品与药品的区别:1、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取代药品对病人的治疗作用。
2、在正常人的食用范围内不能有任何毒副作用3、功能性食品不需要医生的处方,对适用人群对象可任意摄取。
第一章第一节免疫球蛋白Ig一)、分类与命名1、同种型1)类和亚类;根据重链恒定区肽链抗原特异性的不同分类,5类Ig IgG, IgA,IgM,IgD,IgE(1)IgG ,IgG1 ,IgG2 ,IgG3 ,IgG44个亚类(2)IgA两个亚类IgA1 ,IgA2(3)IgM 也是两个亚类IgM1 ,IgM2.(4)IgD,IgE目前尚未发现其亚类;2)型和亚型:根据轻链恒定区肽链抗原特异性不同分为2型κ型和λ型每个Ig分子两条轻链相同的不可能同时出现κ链和λ链(2)根据λ型轻链恒定区肽氨基酸组成的微小差异可分为四型二、Ig的分布:人乳以IgA为主,牛乳以IgG为主四、牛乳中的Ig1、牛乳中的Ig有五类其中IgD尚未发现其功能特征2、牛乳中IgG浓度最高,①、牛初乳中IgG占55%以上, ②、IgG是机体重要的抗菌、抗病毒、抗毒素的抗体,Ig在乳牛体内半衰期21天,在牛犊持续摄入后可维持4-6月的抗病能力。
③、IgG是唯一可通过胎盘的抗体。
④牛乳IgG至少包含两个亚类IgG1和IgG2,与补体结合能力IgG1大于IgG2⑤牛初乳中IgG可部分代替IgA的生物功能。
五,Ig的生物学功能1.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黄褐色或黑褐色,龋蚀部分显示釉质疏松,
牙本质软化,之后发展到硬组织缺损形成龋洞。
龋齿产生的原因
1、口腔细菌
龋齿的发生是由于 口腔细菌,其中主要 是突变链球菌 S.mutans的吸热性侵 蚀引起的。S.mutans 致龋齿主要经过两个 步骤:酸的产生和细 菌的依附
2、食品的物理性质与营养组成
三、营养与龋齿
与其他任何发育的组织一样,牙齿需要足够而全面的营养 物质,其中能量、蛋白质、钙、镁、磷酸盐、氟化物以及 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D最为重要。这些营养物质能 够保证牙齿的正常发育,使牙齿具有坚硬的结以增强牙齿 的抵抗能力。因此在人生的各个时期供应足够数量的营养, 对牙齿的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黏在牙齿表面的食物缓慢的溶解能促使龋齿的发生。 液体食物造成龋齿的可能性比黏性或容易黏着的食物要小。 粗糙或纤维性的食物,在咀嚼是有自洁作用,可以减少龋 齿的发生。脂肪也可在牙齿表面产生保护性油膜,起到阻 止酸浸入珐琅质的屏障作用。
3、牙齿的因素
牙齿本身的缺陷可以导致抗龋齿力的下降,这 些缺陷主要包括: 1)解剖结构和理化性能缺陷,诸如咬合面 过深的窝沟、牙齿釉质中氟磷灰石的含量过低等。 2)牙齿的排列或位置异常以及接触点周围 口腔卫生措施不能保证,为龋齿的发生创造了有 利条件。
1、妊娠期的营养与龋齿
孕妇的营养关系到胎儿各种器官的生长发育,牙齿的发
育从胚胎的第20天开始,只有给孕妇供给足够的营养物质,
胎儿的牙齿才有抗龋齿变的能力,有的孕妇在怀孕前牙齿并 没有明显的龋坏,可是到了怀孕6~7个月时出现了龋洞并有 牙齿疼痛症状,维生素B6可以减少妊娠妇女的牙齿龋坏,但 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四、抗龋齿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1)钙促进骨骼发育,增进牙齿强度,预防龋齿。 2)维生素D促进珐琅质钙化,预防龋齿。 3)维生素A帮助骨骼良好生长,预防龋齿。 4)蛋白质提高免疫力,降低对龋齿的敏感性,预防龋齿。 5)氟化物提高珐琅质强度,增强牙齿抗酸能力,预防龋齿。 6)磷酸盐增进牙齿强度,预防龋齿。 7)糖醇抑制致龋菌生长,预防龋齿。 8)功能性低聚糖预防龋齿。
愿每个人都拥有一口健康漂亮的牙齿2、婴儿期的营养与龋齿
牙本质和釉质的基质堆集不久后就开始钙化,乳牙的 钙化是从胎龄的第5个月开始的,到出生时全部乳牙中已 有15%~20%发生钙化。恒牙列中除第一磨牙在婴儿出生 时形成少量的牙尖部外,其余恒牙都是在婴儿出生后才陆 续发生钙化的。实验表明,矿物元素钙、镁、磷、氟和维 生素D、维生素A、维生素C等对牙齿硬组织的形成与钙化 发挥重要的作用,不管缺乏那种营养素,都会影响婴儿的 牙齿发育
3、成年期的营养与龋齿
在成人营养中,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K 与龋齿的关系密切。维生素A有维护上皮细胞的正常结构与 功能,同时促进牙齿造釉细胞的发育的作用;维生素B可以 提高机体抵抗牙齿龋坏的能力,减少牙齿的龋坏率;维生素 C参与体内的新陈代谢和氧化还原反应,有助于细胞间质的 形成;而维生素K是一种抗龋坏的因子。
人的一生当中会长出乳牙和恒牙2组牙齿。婴 儿长到6~30个月时就长出乳牙,每人共有20颗乳 牙,上牙床10颗,下牙床10颗,构成一个完整的 乳牙体系。到了6岁左右开始长恒牙,并可能要持 续到21岁才停止。每人共有28~32颗恒牙,具体 数量要看四颗智齿是否长出。
每一颗牙齿主要由4个独立 组成,即珐琅质、牙质、牙髓 与牙骨质。珐琅质位于牙齿的 最外层,是人体中最坚硬的物 质。它仅含2%的有机物,主要 部分是无机物钙和磷酸盐。 牙质位于珐琅质内部,约含 30%有机物和70%的无机物钙 与磷,牙质延伸的长度几乎等 于整个牙齿的长度。牙髓位于 牙齿的中央,含有神经、动脉、 静脉、血管和纤维组织。牙骨 质是一种钙化组织,类似骨骼。 它起连接面的作用,使得牙齿 与支撑组织紧密接触。其他组 织称为牙周组织,构成了牙龈 和固定牙位的组织。
五、抗龋齿的功能评价
1、试验项目
(1)体外试验
受试物对突变链球菌 (S.mutans)的产酸、依附和不 溶性葡聚糖生成的影响。 (2)致龋变试验 ①动物试验:牙菌斑、菌斑细 菌数、致龋率。 ②人体试食试验:牙菌斑、菌 斑细菌数、致龋率。
2、结果判定
受试物能够明显抑制突变链球菌(S.mutans)产酸、 在牙齿表面的依附及不溶物葡聚糖的生成。人体试食试验 牙菌斑状况、菌斑细菌数量以及致龋率均有明显改善,可 判定受试物具有抗龋齿功效。
一、牙齿的生长发育
牙齿的结构及其生长 发育
当胎儿还在母体中时就开始 形成牙齿(特别是牙齿的珐琅 质),而且在生命的最初20年 间还继续发育,牙齿长出之前 在颌骨中就已经历了长时期的 生长与钙化过程,在仅6~7周的 胚胎中就已出现牙齿发育的最 初现象,2.5个月后出现了产生 珐琅质的组织,至婴儿出生时 在颌骨中的第一组牙已全部形 成,出生后6个月时口腔内开始 长出牙齿。
二、龋齿的形成
龋齿是由口腔细菌(主要是突变链球菌)所引起的牙齿硬组织(珐琅 质)脱钙与有机分解导致牙齿遭破坏、崩解的一种感染性疾病。龋齿主
要发生在牙齿之间的接触点、牙龈的边缘及后牙的凹痕与裂缝处。珐琅
质被腐蚀后是不能再生的,这样就会形成龋洞。
龋齿的特点
龋齿的临床特征是牙齿硬组织在色、形与
质等各方面都发生变化,牙齿龋坏部分呈白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