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安全性因素探讨及对策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

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及对策中药作为我国特有的药物疗法,在临床上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与西药相比,中药在临床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性问题,这也是困扰中医药发展的一大难题。
如何在临床中合理应用中药并保证其安全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药在临床中合理应用的安全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中药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1. 药理作用不明确:中药是多种植物组合而成的复方药物,其药理作用往往比较复杂,且有些成分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2. 质量不稳定:由于中药的原材料来自于天然植物,其成分含量受到原材料的地域、生长环境、采收季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中药的质量往往不太稳定,存在一定的质量风险。
3. 用药指导不规范:中药在临床中常常需要根据病情和患者体质进行个体化的配伍使用,缺乏统一的用药指导和规范管理,容易导致不当的用药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二、安全合理使用中药的对策1. 加强药物研发与生产环节的质量管控:对中药的生产和加工过程进行严格监管和管理,保证中药的质量稳定性。
2. 临床应用中加强对中药药物的监测:建立健全的中药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及时发现中药不良反应,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3. 加强对中药的临床评价研究:通过临床研究探究中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规律,为中药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4. 明确中药的适宜人群和使用方法:根据中药的药理特点和临床应用规律,制定中药的适宜人群和使用方法指导,规范中药的临床应用。
5. 加强对中药药师和使用医生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中药药师和使用医生的专业水平,使其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合理开具中药处方。
三、结语中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然而其安全性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
为了确保中药在临床中的安全合理应用,需要加强对中药的质量管控与监测、加强对中药的临床评价研究、明确中药的适宜人群和使用方法、加强中药药师和使用医生的培训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中药行业的工作环境保护与安全

中药行业的工作环境保护与安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认可度提升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中药行业发展迅猛。
然而,与此同时,中药行业的工作环境保护与安全问题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就该话题进行探讨,以期提高中药行业从业者的工作环境保护与安全意识。
一、中药行业的工作环境保护问题中药行业的工作环境保护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有害物质排放中药制造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各种化学品,如溶剂、染料等。
在不合理操作或处理下,这些化学品可能会被排放到环境中,对周围的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风险。
2. 废气处理中药制造往往需要高温烘干、煮沸等工艺,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废气。
如果废气排放未经有效处理,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可能对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3. 废水处理中药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主要来自水溶液、草药渣等。
这些废水中可能存在大量悬浮固体、化学物质等,如果随意排放到水源中,不仅会造成水质污染,还会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二、中药行业的工作环境安全问题中药行业的工作环境安全问题与其特殊的生产工艺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药材储存中药行业常常需要储存大量的草药,其储存条件对草药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如果药材储存不当,容易导致虫害滋生、霉菌繁殖等问题,从而影响中药的质量和安全性。
2. 药材炮制药材炮制是中药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其中涉及到的高温、火源等因素也增加了工作环境的安全风险。
若操作不慎,可能引发火灾等严重事故。
3. 操作工具安全中药行业的从业者常常需要使用多种工具,如研磨机、搅拌机等。
若操作不当或设备维护不到位,可能导致设备故障、电触点起火等安全隐患。
三、工作环境保护与安全的改进措施为了改善中药行业的工作环境保护与安全状况,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改进措施。
1. 加强环保意识培训中药行业从业者需要加强对环保意识的培训和教育,了解有害物质的正确处置方法,掌握废气、废水处理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探讨影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院内因素

探讨影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院内因素【摘要】围绕中药注射剂的安全使用,从药房购进到应用于临床,找出影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医院内因素进行探讨,提出自己的看法,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院内因素据统计,目前中药注射剂约有120余种,占中药制剂的比例不足3%,而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却占中药不良反应的70%[1],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影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因素有很多。
除研发、生产等方面的因素外,医院作为中药注射剂的主要使用场所,其使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对其安全性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重视影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院内因素,将会有效地减少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作者以为,影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院内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购进把关购进是中药注射剂进入医院的第一个环节。
众所周知,我国生产中药注射剂的厂家众多,甚至一个品种的注射剂就有多个厂家生产,比如舒血宁注射液,就有神威药业有限公司、山西泰盛制药有限公司、黑龙江省珍宝岛制药有限公司等八九个生产厂家。
选择生产工艺先进、产品质量稳定可靠的厂家以及鲜有不良反应报道、安全性高的品种进货,将会从源头上减少院内不良反应的发生。
采购部门应时刻把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放在心上,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负起责任,以保证购进中药注射剂的质量。
2 储藏条件储藏条件也是影响中药注射剂质量的因素之一。
中药注射剂的成分通常都很复杂,为了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一般都要求一定的储藏条件,如密闭,遮光,置阴凉处等。
一些医院工作人员,尤其是一些小型医院无视产品说明书对储藏条件的要求,在储藏过程中,将中药注射剂随意搁置在常温、光照强烈处,这势必会影响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增大不良反应发生的机率,对中药注射剂的安全使用造成威胁。
因此,改善药库、药房的储藏条件,提高有关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利于保证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
3 处方因素处方因素也可以说是医师方面的因素,主要有超剂量用药、中西药配伍、溶媒的选择等几个方面。
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

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摘要】中药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化学降解与其结构密切相关,不同化学结构的有效成分,具有不同的稳定性。
本文探讨了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
【关键词】中药制剂;稳定因素;稳定方法1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中药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化学降解与其结构密切相关,不同化学结构的有效成分,具有不同的稳定性。
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包括处方因素和外界因素。
处方因素主要是指pH值、溶剂、离子强度、赋形剂与附加剂等;外界因素主要包括制剂工艺、水分、空气(氧)、温度、光线、金属离子、包装材料等。
这些因素对于中药制剂处方的设计、剂型的选择、生产工艺和贮存条件的确定,及其包装的设计等都是十分重要的。
现将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讨论如下:1.1制剂工艺的影响药物的不同剂型,具有不同的稳定性;同种药物即使制成相同的剂型,因制备工艺的差别亦可以引起药物稳定性的变化。
中药制剂的制备过程包括提取、分离、浓缩、干燥和成型等阶段,多数需经水、醇和热的处理,各阶段都可能发生一些重要阿物理、化学变化,导致制剂中有效成分的降解和损失。
1.2水分的影响水分对中药固体制剂稳定性的影响特别重要,水分是许多化学反应的媒介,固体制剂吸附了水分以后,在表面形成一层水膜,降解反应就在膜中进行。
微量的水分可加速许多药物成分的水解、氧化等降解反应。
1.3空气(氧)的影响氧化也是最常见的药物降解反应,药物分子失去电子称为氧化,有机化学中常把脱氢称为氧化。
制剂中药物的氧化分解,通常是在大气中氧的影响下进行的缓慢的氧化过程,称为自动氧化。
药物氧化的结果,不仅使含量降低,而且可能改变颜色或出现沉淀,甚至产生有害物质,严重影响制剂的质量。
空气中氧是引起中药制剂自氧化反应的根本原因。
1.4温度的影响一般来说,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
根据Van’t Hoff经验规则,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度约增加2—4倍。
由于不同反应增加的倍数可能不同,所以该规则只是粗略的估计。
中药安全性问题及对策探讨

中药安全性问题及对策探讨中药安全性问题及对策探讨中医药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在我国医药卫生保健事业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在人类“回归自然”的潮流中,中药由于疗效独特,毒副作用相对较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
全球性“中药热”正在升温,部分中药已经开始进入西方国家主流社会。
无论从国内还是从国际环境看,中药产业都保持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
但是伴随着机遇而来的是巨大的挑战,挑战之一就是如何正视中药产业发展进程中的瓶颈问题,即中药的安全性问题。
从2000年的“马兜铃酸事件”到2006年的“英国中药事件”,中药安全性问题事件在近年频频发生,这对“安全、有效”的中药带来极大的挑战。
加之一些媒体对有关中药安全性问题事件的过度宣传和误导,使得人们对中药安全性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世人并不怀疑中药的药效,但怀疑中药的安全性”的观点已制约着中医药向更高的台阶迈进,更难以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
为此,本文试从目前国内外对中药安全性方面的认识、中药不良反应的表现、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机制、试图找出影响中药安全性的因素、探讨提高中药安全性的对策,为解决中药安全性问题提供参考。
一.国内外对中药安全性的认识(一)传统中医药学对中药安全性的认识中药安全性不是进入到现代文明社会才出现的问题。
在对中药疗效发现和认识的同时,前人对中药的安全性也有了认识。
古人评价一个药物的安全性,往往将药物毒性作用决定性的指标。
如《淮南子·修务训》云:“神农乃教农播种五谷……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通过无数次人体的体验,逐步认识了哪些植物对人体有益,有治疗作用;哪些植物对身体有害,有毒副作用,进而有意识地加以应用,这就是早期药物的发现,所以毒性也是人们最早认识的药物性能之一。
对于中药安全性的研究,我国传统中医药学历来都很重视,也从来不回避中药不良反应的问题,自古就有“是药三分毒”之说,更有中药应用中的“十八反”和“十九畏”之论述。
中药行业中的药物安全与质量问题解决方案

中药行业中的药物安全与质量问题解决方案药物安全与质量问题一直是中药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中药的安全与质量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疗效的关键因素,亟需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探讨中药行业中的药物安全与质量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药材质量控制中药行业中,药材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成品药的质量和疗效。
因此,药材质量的控制是中药行业中的首要任务。
为了保证药材的安全与质量,应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 建立健全的药材品质标准:对于不同的药材,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包括种质认证标准以及药材的外观、纯度、含量等指标。
这样可以确保药材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2. 严格的采收和加工流程:在采收和加工过程中,要采取严格的标准和规范操作。
确保药材的采收时间、加工方法和贮存条件符合标准,避免药材受到污染或损失活性成分。
3. 严格的药材进货渠道管理:建立起严格的供应商准入和评审制度,选择有信誉的供应商。
及时跟踪供应商的资质和质量行为,确保药材的来源可靠。
二、药物生产质量控制药物生产是中药行业中的核心环节,对药物生产质量的严格控制是保证药物安全和疗效的重要保障。
以下是一些解决方案:1. 建立完善的生产管理制度:制定严格的药物生产管理制度,明确操作规范和工艺流程,并进行员工培训和考核,确保生产过程标准化和一致性。
2. 强化药物质量检测:建立实验室和质量检测中心,购置先进的检测设备,对药物原料和成品药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疗效。
3. 加大对制假售假行为的惩处力度: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
通过法律手段惩处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维护中药行业的良好秩序。
三、药物信息管理药物信息管理涉及到药物的研发、审批、注册、生产、销售等方方面面。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建立药物信息数据库:建立中药药物信息数据库,包括成分、性状、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等信息。
通过信息化管理,提高药物研发、生产和使用的效率和准确性。
2. 强化药物监测系统:建立全面的药物监测系统,对药物的使用情况、不良反应等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中药安全性评价

中药安全性评价作者:郑亚婧来源:《速读·下旬》2015年第09期摘要:通过查阅文献,对中药安全性问题进行分析,论述中药发展。
旨在加强民众对于中药安全性问题的重视度,让中药变的更加有效,安全。
本文对我国中药安全性问题的现状、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和解决措施做出了总结。
关键词:中药;安全性;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发展近年来国内外频繁发生的一系列中药安全性事件,使中药安全性问题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国内的一些媒体、学术刊物、科普杂志及科普学会在普及中药安全性知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相对而言,药品的安全性关注不是太够,研究工作相对落后,这方面的工还比较薄弱。
中药安全性问题必须成为我们现在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中药安全性问题评估1.合理用药难辨别中医诊治疾病因人因地因时而异,经常会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情况,且用药剂量范围较大,通常随症加减。
这种经验用法在进行中药临床使用中,很难辨别是否为合理用药。
2.中药质量难判断中药品种复杂,不同品种的质量很难做到标准统一,而且即使同一品种,不同的产地、采摘时间、有效部位、炮制工艺、贮存方法等也会影响药材质量。
3.中药的特殊性中药的毒副作用大多表现得比较缓和,临床不易察觉。
且由于其作用靶器官的不专一性,常会导致多个器官受损。
二、影响中药安全性的因素1.药物本身的性质药物中所含化学成分的不同可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习惯用药及同物异名、同名异物引起的误服;中药炮制过程中可能会混入有毒物质,如游离汞;环境污染、储存不善造成的药材污染变质等。
2.患者个体因素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均会影响中药的吸收及药效。
3.用药过程引起的安全性问题中药配伍不当,会使药物的治疗效果降低或毒性增加;服药时应注意饮食禁忌,否则除了降低药效外还会产生不良反应;超过限度的用药剂量往往是引起中毒反应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不合理的用药时间易引起浮肿、血压升高、钠滞留、四肢无力等不良反应,严重者会因中药在体内积蓄而产生中毒反应。
辩证认识中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辩证认识中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摘要:中药是我国医学上极为重要的药物,对维护人类身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中药应用的日益广泛,中药不良反应事件也逐渐增加。
为了规避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提高临床用药水平,本文就中药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中药;有效性;安全性中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它作为防治疾病的武器,对保障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劳动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
近年来,随着社会上“回归自然”热的兴起,研究、开发、利用天然药物已成为一个重要领域,中药以其优越的疗效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但随着中药应用越来越普遍,其应用过程中的毒副作用、药品不良反应(ADR)或药品不良事件(ADE)逐渐增加,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为了降低中药药品不良反应和药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减少或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在此就辩证认识中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1中药的有效性有效性是合理用药的首要目标。
有效性一般指人们在使用药物时在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同时要确保药品的有效质量。
中药包括中成药、中药材、中药饮片等,除此以外,还包括临床应用较多的中药注射剂。
中药长时间以来都是我国医学上极为重要的药物,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维护作用,其科学性和治疗效果已被现代科学研究所证实。
有些中草药的有效成分与分子结构等也已经全部或部分地研究清楚,如苦杏仁止咳平喘的有效成分为苦杏仁苷,白头翁止痢的有效成分为原白头翁素和白头翁素,天花粉消肿的有效成分为皂甙,三七止血的有效成分为总皂甙,石斛清热的有效成分为石斛碱等。
但在药物的采集、加工、炮制、贮存、保管等方面需严格管理、规范操作,在药物的使用上也必须遵循正确的方法,才能保证药物发挥应有的疗效。
2中药在应用中的安全隐患与对策中药临床应用中的安全隐患包括:不合理应用因素、药物本身因素及炮制、说明书等内容缺失或不规范等情况。
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包括:未实施辨证论治、用法用量不适宜、配伍失宜、中西药联用不当、煎服不当等,以上诸因素都可能引起药品的不良反应,甚至导致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前者为正 品无毒 , 古方中使用 的为前者 , 由于资 但 源 紧缺 ,大部 分 地 区使 用 的是 关 木 通 , 所 含 的 马 兜 其 铃 酸能损 害人体 的 肾脏 112 中药 炮 制 炮 制不 仅 能 使 中药 的理 化 性 质 、 . . 性 味、 经发 生一 定 的变 化 , 归 而且 能减 轻 药 物 的毒 副作 用。大部分 中药都要经过炮制方能应用 , 如果应 该炮 制的药材不经炮制而服用 , 引起 中药不 良反应 的原 是 因之 一 。如 生川 乌 、 生草 乌 中的双 酯 类 生物 碱 , 致死 有些 以地 区习用 药材充 药 典正 品药 材 , 是有 的地 区 其 或 量 为 3— , I服 0 2m 4mg人 : 1 . g即可 中毒 。经炮 制后 , 双 习用 药材 名称 与正 品药 材相 近 而造 成 误 用 , 以川 黄 如 酯 类 生物 碱水 解 成 毒 性 较 小 的苯 甲酰 乌 头 胺 , 进 一 芪 充 黄 芪 ;有 的 以 相 对 价 廉 的他 种 药 材 冒充 贵 重 药及 对 策
袁 瑞军
( 天津市 眼科 医院 , 天津 30 2 ) 0 0 0
摘
要
随着国际社会对天然药物 的需 求 E益扩大和我 国加入 WT t O及世界经济一体 化发展进程 的加快 , 国的 中 我
药 材及 中成药必然走 向国际市场与竞争 。因此 中药用药安全性 的问题 应引起 大家关注 。本 文对 中药 安全性 因素及对 策
1 1 药物 .
1 11中药 品种 复杂 性 中药 同名 异 物 、 .. 同物 异名 现
象很多, 同时还存在地 区性的用药习惯不 同, 如北方 习 用 的豆根 为北 豆根 , 防 己科植 物 蝙蝠 葛 的根茎 ; 方 是 南 习用 的是 广豆 根 , 豆科 植 物 柔 枝 槐 的根 。广 豆 根 的 是 毒 性 大于 北 豆根 , 中毒 原 因是 错 把 广 豆 根 调 入 北 方 当 北 豆根 入 药 , 而 导致 不 可逆 性 肌 肉坏 死 J 中药 混 从 。
中药是祖 国医药传统文化 的组成部分 , 其不仅要 为 祖 国 人 民 医疗 事 业 服 务 ,还 应 对 世 界 医学 做 出 贡 献 。近 年来 ,回归 大 自然 的世 界 性 潮 流 为 中药 的发 展 提供 了前所 未有 的机遇 与挑 战 。我 国是 中药 的发 源 地 和最 大 的生 产 和使用 国 。随着 国际社 会 对 天 然药 物 的 需求 日益扩大和我 国加入 WI 及世界经济一体化发 ' O 展进 程 的加 快 , 国的 中药 材 及 中成药 必然 走 向 国际 我 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因此中药用药安全性的问题应 J 引起我们 的关注 。以下对 中药安全性 因素及对策进行 综述 。
半夏等都要通过炮制降低毒性 , 达到安全有效 的 目的。 若药物生熟不分 , 该制 的不制, 或达不到炮 制标 准, 就 会危害到身体健康 1 1 3 中药 材 的质 量 中药 材是 生 产 中药 饮 片 的原 .. 料 , 用 于生 产 中成药 , 质 量 的优 劣 不 仅 会 影 响 到 也 其 中药饮 片 的质 量 , 而且 还 能直 接 影 响到 制剂 的质量 和 疗效 。高天兵 对位 于全 国 1 5个省 ( 市 )的毫州 、 区、 安 国 、 林等 1 中药材 市场 的 52个摊 位 ( 玉 7家 5 门店 ) 经 营 的 中药 材 进行 了抽 样 检 查 ,共 抽 检 丹 参 14批 次 、 0 连翘 10批 次 、 2 山茱萸 14批 次 、 2 五味子 4 3批 次 、 丝 菟 子9 6批次 、 延胡索 16批次 、 3 防己 2 批次 , 3 结果显示 , 此次抽 验 的 7个 品种 中药 材整 体 质量 较差 ,总 不合 格 率为 4 .% , 的 品种高 达 8 % 。因此 , 该把加 强 46 有 5 应 中药材购人和使用的管理作为中药材监管 的重点。 对 中成 药生 产 企 业 违 规 使 用 假 劣 中药 材 的行 为 依 法 惩 处 ,根 除假 劣 中药 材 的生存 空 间 。通 过这 种 方式 可 以 促 进 中药材 专业 市场 的规 范 经 营 ,加 强对 中药材 专 业 市 场制 售假 劣行 为 的处罚 震慑力 度 。 113 1 中药 材伪 劣 品和 混 淆 品 市 场 上 常 用 中药 .. . 材 出现 伪劣 品、 淆 品 的原 因很 多 ,有 些 商 贩 通 过 造 混 伪或掺伪牟利 , 如将马铃薯切 片加工后 冒充 白附片;
进 行 了综述 , 其中包括药物 因素 、 患者 因素及临床 使用 因素 , 并对 中药之 间 的配 伍禁 忌及 中西药 物的联合 应用 进行 了阐
述 , 中药 注射剂的不 良反应 因素加 以总结。 对 关键词 中药安 全性 , 对策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65 8 (0 2 0 -070 10 - 7 2 1 )20 5 -3 6 中 图 分 类 号 :9 9 3 R 6 .
1 影 响 因素
步水 解 成 乌 头 胺 , 毒 性 仅 为 双 酯 类 生 物 碱 的 其 1200 / 0 。因 此 , 川 乌 、 草 乌 必 须 炮 制 , 且 要 先 生 生 而 煎 、 煎 , 降 低 其 毒 性 【 。 马 钱 子 沙 炒 或 油 炸 至 久 以 4 J 20℃ 以上 时 , 7 其毒 性 成 分 士 的 宁 ( 木 鳖碱 ) 量 由 番 含 15 % 降至 1 1% ,9 .6 .5 20℃ 以上则 降至 04 % ; .9 草乌 用 甘草 、 黑豆 煮或蒸 后 , 毒性 就会减 低 ; 蝥 、 斑 乌头 、 子 、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