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肺转移的多学科综合诊疗现状
结直肠癌肺转移多学科综合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

结直肠癌肺转移多学科综合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1 结直肠癌肺转移概论和流行病学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2015年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于所有恶性肿瘤的第5位[1]。
结直肠癌发病率升高的趋势在大城市尤为明显,已经上升为上海地区的第二高发肿瘤。
近年来,随着胸部CT的广泛应用,被诊断为肺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比例也越来越高。
法国1976—2005年的数据显示,肺转移占所有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的6.3%[2];意大利1994—2010年的数据显示,初发肺转移的mCRC诊断比例已上升至29.2%[3]。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1996—2017年的回顾性资料显示,肺转移病例占所有mCRC患者的32.9%,而初发肺转移患者达24.5%[4]。
目前,肺脏已成为仅次于肝脏的第二常见转移部位。
由于直肠癌患者更易发生肺转移[2,5],且我国直肠癌患者比例(近50%)明显高于欧美国家(约30%)[6-9],故结直肠癌肺转移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我国而言是一项更为重要的临床问题。
与其他远处转移不同,肺转移病变生长相对较慢、总体预后较好[10],因而不能完全参考其他部位(肝脏、腹膜等)转移的治疗模式;但目前无论国际或国内,均无针对结直肠癌肺转移的指南或专家共识。
因此,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多学科综合治疗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结合国内外研究报道以及专家的临床实践经验和认识,充分进行讨论,达成《结直肠癌肺转移多学科综合治疗专家共识(2018版)》(以下简称“本共识”),以便推荐结直肠癌肺转移的最佳多学科治疗(multidisciplinary therapy,MDT)。
按照肺转移和原发灶的出现时间,肺转移可分为“同时性肺转移”和“异时性肺转移”。
基于对肝转移预后的研究,通常将这一时间段界定为3~6个月,但这种界定在肺转移中颇具争议[2,5,11,12]。
结肠癌术后转移肺部的治疗方案

一、引言结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术后转移至肺部的结肠癌患者预后较差,治疗难度较大。
本文将对结肠癌术后转移肺部的治疗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治疗方案1. 个体化治疗针对结肠癌术后转移肺部的患者,治疗方案应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身体状况、肿瘤分期、转移灶数目等)制定。
以下为常见的治疗方案:(1)手术切除对于部分转移灶较少、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可行手术切除转移肺病灶。
手术切除后,患者需接受化疗、放疗等辅助治疗,以提高生存率。
(2)化疗化疗是治疗转移性结肠癌的主要手段,常用的化疗药物有奥沙利铂、伊立替康、5-氟尿嘧啶等。
化疗方案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如FOLFOX、FOLFIRI、FLOX等。
(3)靶向治疗针对部分转移性结肠癌患者,可使用靶向治疗。
目前常用的靶向药物有贝伐珠单抗、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等。
靶向治疗联合化疗可提高疗效。
(4)放疗放疗在治疗转移性结肠癌中具有重要意义,可减轻症状、控制病情。
放疗可分为外照射放疗和近距离放疗。
外照射放疗适用于转移灶较大的患者,近距离放疗适用于转移灶较小的患者。
2. 综合治疗对于转移性结肠癌患者,综合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以下为常见的综合治疗方案:(1)化疗+放疗化疗和放疗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减轻症状。
化疗可杀伤肿瘤细胞,放疗可缩小肿瘤体积,减轻肿瘤对周围组织的压迫。
(2)化疗+靶向治疗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可提高疗效,减轻化疗副作用。
靶向治疗可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性受体,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
(3)化疗+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
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可提高疗效,减轻化疗副作用。
3. 支持治疗(1)营养支持转移性结肠癌患者往往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营养支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营养支持包括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必要时可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
(2)对症治疗针对转移性结肠癌患者出现的症状,如疼痛、咳嗽、呼吸困难等,需给予对症治疗。
结直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诊疗模式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PPT课件【25页】

协作组的工作流程
患者评估
协作组首先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 评估,包括病情、身体状况、心 理状况等,以确定患者的具体需
求和治疗方案。
随访与评估
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协作组会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手 术、化疗、放疗等多种治疗手段
的综合运用。
方案制定
治疗方案确定后,协作组会按照 计划有序地进行治疗,确保患者 能够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业化水平。
0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临床实践的效果
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协作组诊疗模式在结直肠癌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
效果,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对未来结直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展望和建议
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
进一步推动多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形成更 加紧密、高效的协作机制。
完善诊疗规范和指南
治疗方法
结直肠癌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 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等。根据 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分期,医生会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早期诊断困难
结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明 显,容易被忽视,导致 早期诊断困难。因此, 提高公众对结直肠癌的 认知和警惕性至关重要 。
治疗手段有限
药物副作用管理
重视化疗药物和其他药物的副作用管理,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副作 用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保障患者安全。
康复和心理干预的重视和实施
康复评估与指导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康复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 康复计划,包括营养支持、运动锻炼、心理调适等方面。
心理干预与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干预和支持, 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增强治疗信心和生 活质量。
直肠癌转移到肺部后还有救吗

直肠癌是常见的多发于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它给患者带来危害是很严重的。
随着发病率的不断增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直肠癌的治疗。
肺转移的出现往往预示直肠癌进展至晚期,加上临床上不少死亡患者都伴有肺转移,因而一旦直肠癌转移到肺部,常有一些患者觉得没救了、活不久了,影响其治疗信心及积极性,甚至是治疗进程及效果。
那么,直肠癌转移到肺部后还有救吗?研究发现,直肠癌一旦发生,癌细胞就处于扩散、转移中。
由于肺部血流丰富,且为整个循环系统的中心环节,因而从原发灶脱落下的癌细胞很容易通过血液流经肺部,遇到合适的时机即可形成肺转移灶。
作为人体重要脏器,肺转移灶的出现往往会使直肠癌治疗难度增高,预后变差,但并不意味着出现肺转移就没救了。
近年来,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及完善,即使病属晚期患者亦能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甚至实现长期带瘤生存。
因而直肠癌肺转移患者应对治疗有信心,尽快配合正规合理的抗肿瘤治疗,以改善预后。
那么,直肠癌转移到肺部后如何治疗比较好呢?临床实践发现,一些发生肺转移的患者,可通过肺转移瘤切除获益。
因此,对于有条件采取肺转移瘤切除手术的患者,应积极争取手术切除机会,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延长患者生命。
然而,大部分直肠癌肺转移患者都伴有肺外转移,多失去手术切除机会,治疗多以全身性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通过化疗药物对机体内癌细胞的抑杀,亦有助于病情的控制,生存期的延长。
中医药治疗亦是直肠癌肺转移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多配合其他治疗对患者实施综合治疗,常能发挥独特优势。
如配合手术,往往有助于降低手术风险,防治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配合化疗,除了有助于防治治疗副作用外,还有助于增强化疗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此外,对于一些年老、体弱、广泛转移,无法或不愿意西医治疗患者,还可以通过中医药保守治疗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因此,建议直肠癌转移到肺部后,应尽早将中医药纳入治疗方案中,以控制瘤体,抑制扩散、转移,改善临床病症,增强整体疗效,减轻治疗副作用,改善患者生存期和生存质量。
《国家卫健委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版)》解读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诊断依据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内镜及影像学检 查、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
诊断流程
对疑似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初筛,行内 镜检查并取活检,病理确诊后进一步 完善相关影像学检查明确分期,制定 治疗方案。
03
治疗策略与方案选择
手术治疗原则及适应证
根治性手术原则
强调肿瘤的整块切除,保证切缘阴性 ,并清扫区域淋巴结。
重视新技术应用
关注新兴技术在结直肠癌诊疗 中的应用,如人工智能辅助诊 断、免疫疗法等,提升诊疗效
果。
02
诊断方法与标准
临床表现与分型
早期结直肠癌
常无特殊症状,发展后可有便意 频繁、排便习惯改变、便前肛门 下坠感、里急后重等表现,晚期 可出现下腹痛。
分型
隆起型、溃疡型、浸润型,其中 隆起型预后较好。
《国家卫健委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 范(2023版)》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12
目录
• 规范背景与意义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策略与方案选择 • 康复管理与随访策略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总结与展望
01
规范背景与意义
结直肠癌现状及挑战
发病率与死亡率
01
近年来,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成为全球性健
康问题。
早期筛查不足
02
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影响治
疗效果。
治疗手段多样性
03
结直肠癌治疗手段众多,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
,需要规范化管理。
诊疗规范制定目的
01
02
03
提高诊疗水平
通过制定规范,明确结直 肠癌诊疗流程和标准,提 高医生诊疗水平。
中国结直肠癌骨转移多学科综合治疗专家共识

治疗
• 3.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 包括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为靶点的治疗(西妥昔单抗和帕尼单抗)和以血管
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为靶点的治疗(贝伐珠单抗)。 • 靶向药物与化疗联合应用能够提高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的疗效并延长患者的生
存时间,是目前晚期结直肠癌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 • 4.免疫治疗 • 免疫治疗药物为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但是,目前优势人
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观察到,因此,需要结合ECT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此外, 由于CT显示解剖结构清晰,可引导穿刺活检。 • 5.磁共振成像(MRI) • MRI能发现CT和骨扫描不能发现的骨髓转移病灶,更好地显示病变部位、范围 及周围软组织侵犯程度。 • 6.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 • 灵敏度和特异度优于ECT,并且可以评价全身骨骼受累的情况以及肿瘤的全身分 期情况。
治疗
• (四)心理支持治疗 • 建议对患者进行心理精神症状的评估,根据患者心理精神症状的临床诊断和严
重程度进行相应干预。未达到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可由临床医护人员给予相应 的心理支持,以降低患者对疾病进展的恐惧和焦虑。
群(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或错配修复缺陷)仅占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5%,仍需要拓 展适应证和开发新药物。
治疗
• (二)局部治疗 • 1.外科治疗 • 专家组认为,外科治疗的目的在于恢复运动系统功能、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 2.放射治疗 • 放射治疗能够减轻或消除症状、改善生活质量,预防病理性骨折、缓解脊髓压迫
椎骨,其次是骨盆。 • 结直肠癌骨转移常合并其他脏器转移,最常见的是合并肺转移和肝转移。 • 骨转移按病变特征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溶骨性、成骨性和混合性。大部分结直
肠癌骨转移表现为溶骨性破坏。
结直肠癌肺转移的外科诊疗路径

置、 数量等, 并应遵循完整切除转移瘤并尽可能保留 残余肺功能的手术原则。近年来, 一些医学中心回顾 性分析传统开胸手术与胸腔镜手术两者的长期生存 率, 虽未显示明显统计学差异, 但 VATS 术后 5 年生
[ 2022 ] 。 存率高达 60. 8% 3. 2 其他治疗 主要包括射频消融及化疗等。 射 频消融术适用于年龄偏大, 合并心血管疾病, 无法耐 [23 ] 受手术者, 气胸是其主要术后并发症 。 化疗则常 Matsuda 等[24] 研究表 作为术前或术后的辅助治疗, 11 及 S1 联合化疗对结肠癌肺转移的治疗 明 CPT-
[910 ]
。如 X 线平片
[1112 ]
及胸部 CT 均诊断困难, 可行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 活检术, 其特异性及敏感性均在 90% 以上 。近 年来, 随着对肺转移瘤生物学行为认识的提高及影 像学技术的发展,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 ( 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PET) 及正电子发射断 CT ) 已被广泛运用于临 层与计算机断层成像 ( PET-
目前对结直肠癌肺转移的治疗有手术切除 ( 包 括传统 手 术 和 胸 腔 镜 手 术 ) 、 射 频 消 融 及 化 疗 等。 随着对结直肠癌肺转移认识的深入和治疗技术的发 展, 如今的外科手术治疗已广泛开展 , 术后的 5 年生 存率有明显的提高
[1415 ]
。 目前, 国内外已对结直肠
[1619 ]
密度均匀、 轮廓清楚的结节影, 以中下肺为主。胸部 CT 易发现周边、 直径 3 mm 以下的小病灶, 特别是 多发及较低位置的结节, 并且可以确定解剖部位, 检
[8 ] 在 2007 年 NCCN 指南 出率高于 X 线片 。 因此,
青少年和年轻人结直肠癌特点及诊疗的研究进展

青少年和年轻人结直肠癌特点及诊疗的研究进展
郑港胜;余柑祥;陈惠新
【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年(卷),期】2024(28)1
【摘要】结直肠癌是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环境污染的加剧,青少年和年轻人(AYAs)结直肠癌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AYAs是指15~39岁人群,与老年癌症患者相比,AYAs癌症患者具有更高的长期和晚期风险,预后更差,结直肠癌也成为导致AYAs死亡的重要原因。
本研究以结直肠癌为切入点,分析AYAs结直肠癌的发病危险因素、临床特点,探讨AYAs结直肠癌的诊疗方法,以期为临床拟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总页数】4页(P145-148)
【作者】郑港胜;余柑祥;陈惠新
【作者单位】广东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3;R730.23;R453
【相关文献】
1.结直肠癌肝肺转移的个体化临床决策--2012《ESMO结直肠癌诊疗共识指南》解读
2.结直肠病死率和并发症率的生理学及手术严重性评分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3.探讨冠心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血脂水平的特点及他汀类药物的调脂作用——评《结直肠癌多学科综合诊疗》
4.影像组学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5.腹腔镜手术在进展期结直肠癌诊疗模式中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致死原因居于恶性肿瘤的第五位。但结肠癌和直肠癌肺 转移发生概率不同,相对于结肠癌而言,直肠癌因直肠下静 脉回流入下腔静脉,所以更易转移到肺,而不是肝,所以结肠 癌和直肠癌在肺转移发生率方面有不同的报道(表 1)[3-7]。 尤 其 是 直 肠 ,肿 瘤 位 置 的 不 同 也 影 响 肺 转 移 的 发 生 率 。 ChenCH[3]等报道了上、中、下段直肠癌患者 5年肺转移率分 别为 0%、3.37%、13.3%,证实了直肠中下段更容易发生肺 转移。 2 外科治疗 2.1 可切除肺转移标准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结直 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约 20%患者在初诊时已 发生远处转移,其中以肝、肺为代表,肺脏是继肝脏后最容易 发生转移的脏器,5% ~15%的患者最终会发生肺转移[1,2]。 肺转移的治疗已经成为结直肠癌综合治疗中不可分割的一 部分。目前,有许多研究在探讨结直肠癌肺转移的多学科诊 疗方法,现对近年来相关文献作一综述。 1 流行病学特点 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发表的最新结果显示,结直肠癌
【指示性摘要】近年来,中国结直肠癌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呈增长趋势,术后复发及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 要原因,肺是除肝以外结直肠癌转移最常见的好发部位。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化 疗、放疗、射频消融等多种方式。随着多学科诊疗的逐步发展和深入,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的生存得到显著 提高。 【关键词】结直肠癌;肺转移;综合诊疗;预后因素 【中图分类号】R73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4992.2019.15.040 【文章编号】1672-4992-(2019)15-2784-04
外科治疗原则是在最大限度保留正常肺组织功能的情 况下,最大范围 的 切 除 肿 瘤 组 织。手 术 入 路 包 括:正 中 胸 骨 劈开,后外侧剖胸切除,横断胸骨切口,同期双侧肿瘤楔形切
·2784·
林 琳,等 结直肠癌肺转移的多学科综合诊疗现状
结直肠癌肺转移的多学科综合诊疗现状
林 琳,பைடு நூலகம் 琦,马志刚,张艳桥
Currentstatusofmultidisciplinarydiagnosisandtreatmentofcolorectalcancerwithlung metastasis
对于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而言,根治性肺转移手术切除 是目前公认的可以获得长期生存的治疗方法,其中以手术治 疗为主,并且术后 5年 OS(overallsurvival)为 21% ~64%,与 结肠癌术 后 发 生 肝 转 移 手 术 切 除 后 结 果 相 近。 NCCN(Na tionalComprehensiveCancerNetwork)指南提出结直肠癌肺转 移可切除标准:① 完 整 切 除 必 须 考 虑 到 肿 瘤 范 围 和 解 剖 部 位,肺切除后必须能 维 持 足 够 功 能;② 原 发 灶 必 须 能 根 治 性 切除(R0);③有肺外可切除病灶并不妨碍肺转移瘤的切除; ④某些患者可考虑多次切除。 2.2 不同入路开胸手术间差异
LinLin,ZhaoQi,MaZhigang,ZhangYanqiao
DepartmentofHarbinMedicalUniversityCancerHospital,HeilongjiangHarbin150081,China. 【Abstract】Inrecentyears,thenumberofcasesofcolorectalcancerandthenumberofdeathsinChinaincreased. Postoperativerecurrenceandmetastasisarethemaincausesofdeath.Thelungisthemostcommonsiteforcolorectal cancermetastasisexceptliver.Thetreatmentstrategiesforpatientswithcolorectalcancerandlungmetastasesinclude surgicaltreatment,chemotherapy,radiotherapy,andradiofrequencyablation.Withthegradualdevelopmentanddeepe ningofmulti-disciplinarydiagnosisandtreatment,thesurvivalofcolorectalcancerlungmetastasishasbeensignifi cantlyimproved. 【Keywords】colorectalcancer,lungmetastasis,comprehensivediagnosisandtreatment,prognosticfactors ModernOncology2019,27(15):2784-2787
【收稿日期】 2018-08-30 【修回日期】 2018-09-29 【基金项目】 国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课 题 项 目 (编 号:81672428);北 京
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项目 (编号:Y-MX2016 -027);中国抗癌协会 -恒瑞医药创新药临床研究基 金项目(编号:KY2017-05) 【作者单位】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八科,黑龙江 哈尔 滨 150081 【作者简介】 林琳(1990-),女,黑 龙 江 佳 木 斯 人,硕 士,主 要 从 事 消化道肿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E-mail:linlin6782@ 163.com 【通讯作者】 张艳桥(1965-),女,黑龙江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 研究生导师,主 要 从 事 消 化 道 肿 瘤 术 后 治 疗、晚 期 患 者治疗、分 子 靶 向 治 疗 及 生 物 治 疗 工 作。E-mail: yanqiaozhang@ems.hrb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