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储备功能的评估
kts pdp标准

kts pdp标准
KTS PDP标准是一种用于评估肝细胞癌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KTS代表肝脏储备功能指数,PDP代表标准化肝癌细胞负荷。
这两个指标结合在一起,可以更全面地评估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KTS PDP标准的评估过程包括多个步骤。
首先,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和检查结果,确定肝癌的治疗方案。
然后,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定期监测患者的肝功能和肝癌细胞负荷的变化。
这些数据将被记录下来,并用于计算KTS和PDP的值。
KTS PDP标准的评估结果可以提供以下信息:
1. 肝癌细胞负荷的变化:PDP值的变化可以反映肝癌细胞负荷的变化。
如果PDP 值降低,说明肝癌细胞负荷减少,治疗效果良好。
2. 肝脏储备功能的变化:KTS值的变化可以反映肝脏储备功能的变化。
如果KTS值降低,说明肝脏功能受损,治疗效果不佳。
3. 综合评估:KTS PDP标准可以将肝癌细胞负荷和肝脏储备功能的变化结合起来,为医生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效果评估。
总之,KTS PDP标准是一种重要的评估肝细胞癌治疗效果的指标。
通过监测KTS和PDP值的变化,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肝功能储备功能评估标准

肝功能储备功能评估标准
肝功能储备功能评估主要是通过测定血液中一些肝脏功能相关指标的水平来判断肝脏的储备功能是否正常。
常用的评估标准有以下几种:
1. 肝功能指标: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血清白蛋白等。
正常值的范围会根据不同实验室的参考范围而有所差异。
2. 无机胆汁酸:正常范围一般为 0.3-10.0 μmol/L。
3. 凝血功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用于评估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
正常范围一般为 PT 为11-12.5 秒,APTT 为 25-35 秒。
4. 血清皂化试验(TT):血清皂化试验可以评估肝脏合成胆汁酸的功能。
正常范围一般为 20-55 s。
5. 胆红素结合能力:用于评估胆红素的结合能力,正常范围一般为 80-100 μmol/L。
这些指标的异常值可能提示肝脏储备功能不正常,但具体的评估需要结合个体的临床情况和其他相关指标来综合判断。
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对于了解肝功能的状况、指导治疗和预后判断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如果怀疑肝脏储备功能异常,建议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的检查评估。
ICGR15测定对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的优势

ICGR15测定对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的优势ICGR15是指胆红素结合能力指数(Indocyanine Green Retention 15),是一种临床上常用来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指标。
ICGR15测定对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非侵入性:ICGR15测定是通过静脉注射胆绿素类似物(Indocyanine Green,ICG)来评估肝脏功能,与传统的肝穿刺活检相比,无需穿刺,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感染的风险。
2. 准确性高:ICGR15能够准确反映肝细胞摄取和排泄胆绿素的功能。
ICG在体内主要由肝脏摄取和排泄,在血液循环中的保留时间与肝细胞功能密切相关。
ICGR15测定可以根据血液中ICG的浓度和排泄速度来计算出ICG的消失速率,从而评估肝脏的排泄功能。
3. 评估肝脏整体功能:ICGR15不仅可以反映肝细胞的摄取功能,还可以反映肝细胞对胆绿素的排泄能力。
这意味着通过ICGR15测定,可以全面评估肝脏的储备功能,包括肝细胞的摄取和排泄功能。
4. 简便易行:ICGR15测定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检查方法,只需要将ICG注射入静脉,然后通过血液中ICG的浓度变化来评估肝脏功能。
该检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实施快捷的特点,适用于临床各个环节。
5. 重要的临床价值:ICGR15测定对于手术前后肝功能评估、肝病患者分期和治疗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通过ICGR15测定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手术风险、预测肝脏功能恢复的时间,并指导术后的治疗和管理。
ICGR15测定对肝脏储备功能评估具有非侵入性、准确性高、评估肝脏整体功能、简便易行和重要的临床价值等优势。
在临床实践中,ICGR15测定已成为一种常用的评估肝脏功能的方法,帮助医生决策和制定治疗方案。
ICGR15测定对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的优势

ICGR15测定对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的优势肝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具有多种重要功能,包括合成蛋白质、代谢物质、解毒和储备功能。
肝脏的储备功能是指肝脏对各种应激刺激和损伤的适应能力。
评估肝脏储备功能对于了解肝脏健康状态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而ICGR15测定作为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一种新方法,其具有许多优势,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进行肝脏功能评估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ICGR15是Indocyanine Green Retention rate at 15 minutes(15分钟靛绿剩余率)的缩写,是通过测定患者体内注射靛绿染料后在一定时间内肝脏对靛绿的代谢速率来评估肝脏功能的一种方法。
下面我们将从ICGR15测定对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的优势进行详细介绍。
ICGR15测定具有难度低、操作简单的优势。
ICGR15测定无需复杂的设备和技术,只需将靛绿染料注射到患者体内,然后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测定其在体内的代谢速率即可得出ICGR15值。
这种简单的操作流程使得ICGR15测定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不仅可以用于大型医疗机构,也可以用于小型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ICGR15测定也可以很容易地进行重复测定,以监测肝脏功能的变化,为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重要的参考。
这种低难度、简单操作的优势使得ICGR15测定成为了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一种重要方法。
ICGR15测定具有高准确性和可靠性的优势。
通过ICGR15测定可以及时、准确地评估患者肝脏的储备功能,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
而且ICGR15值与肝脏功能状态密切相关,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肝脏情况和疾病进展情况。
多项临床研究也证实了ICGR15测定具有高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ICGR15测定被广泛应用于肝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
这种高准确性和可靠性的优势使得ICGR15测定成为了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一种重要方法。
CT显像技术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利用Tc-GSA SPECT/CT显像技术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肝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肝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全身的代谢活动。
肝脏的储备功能是指肝脏在代谢过程中储存一部分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荷尔蒙等,以便在人体需要时快速释放出来维持代谢平衡。
各种肝病及药物对肝脏储备功能的损害可导致肝衰竭等严重后果。
因此,准确评估肝脏储备功能对于肝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单纯静脉注射荧光素钠(Tc-99m-GSA)SPECT/CT是评估肝脏功能的一种非侵入性方法,它能够直接评估各个肝叶的摄取和代谢能力,从而全面了解肝脏脏器功能。
该技术已在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肝病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目前有关Tc-GSA SPECT/CT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少,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Tc-GSA SPECT/CT显像技术评估肝脏储备功能在部分肝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该技术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为肝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本研究拟选取部分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Tc-GSA SPECT/CT显像技术,评价其肝脏储备功能。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患者的资料收集、Tc-GSA SPECT/CT显像数据的获取和图像分析、与其他肝脏功能检查指标(如肝功能检查、肝脏组织学检查、血清生物标志物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等。
(2)研究方法a. 研究对象的选取选取符合以下条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①年龄在18岁及以上;②患有一些常见的肝脏疾病,如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③没有合并其他重要疾病或器质性损害。
b. Tc-GSA SPECT/CT显像数据的获取和图像分析在正常的体重下,患者静脉注射Tc-99m-galactosyl human serum albumin,然后在采集图像前进行标准化。
ICGR15测定对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的优势

ICGR15测定对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的优势
ICGR15(Indocyanine Green Retention Rate at 15 minutes)是一种用于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方法。
ICGR15测定对肝脏储备功能评估具有以下优势:
1. 非侵入性:ICGR15测定是一种无创伤的、非侵入性的方法。
它只需要通过静脉注射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物质,无需进行手术或插管等创伤性操作。
相比其他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方法,如肝功能试验或肝脏活检,ICGR15测定更加安全和方便。
2. 实时性:ICGR15测定的结果可以在注射ICG物质后的15分钟内得出。
与传统的肝功能试验相比,ICGR15测定提供了更快速且实时的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能力。
这对于需要紧急评估肝功能的患者非常重要。
3. 可信性:ICGR15测定的准确性和可信性已经得到广泛认可。
其评估结果与其他肝功能试验、肝脏活检等方法所得出的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并且在预测手术后肝功能衰竭、肝功能损害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预测价值。
4. 对重大手术的指导作用:ICGR15测定结果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是否适合进行重大手术,以及预测术后肝功能衰竭的风险。
这对于临床医生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决策和规划手术方案。
5. 对肝脏移植评估的重要性:ICGR15测定对评估肝脏移植的适应症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ICGR15测定可以评估患者的肝脏功能状态,帮助医生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肝脏移植,以及预测移植后的肝脏功能恢复情况。
ICGR15测定对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的优势

ICGR15测定对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的优势
ICGR15是通过检测肝脏对静脉注射的碘酸庚酸二甲胺盐溶液排泄的速度和程度来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一种方法。
它具有许多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ICGR15检测简便、快捷。
该方法只需要通过静脉注射一种特定的药物,然后通过取血样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到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指标。
整个过程非常简单,几乎没有任何操作上的复杂性,因此可以在医院的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
ICGR15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通过ICGR15的检测,可以准确地了解肝脏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
该方法可以同时评估肝细胞的肝功能、肝脏的解毒功能以及胆汁分泌功能等多个方面,因此可以全面、准确地评估肝脏的储备功能。
ICGR15对患者的侵袭性小。
相比其他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方法,如肝脏活检和动态肝脏摄影术等,ICGR15不需要进行手术或者穿刺等侵入性操作。
只需要进行一次静脉注射和抽取血样,就可以完成评估过程,大大减少了患者因为操作过程而产生的不适。
第四,ICGR15可重复性好。
采用ICGR15方法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结果在不同的实验室和不同的医生之间具有一致性。
这意味着即使在不同的研究或者临床环境下,采用ICGR15方法的结果也是可重复的。
这降低了研究结果的偏差,使得ICGR15成为临床研究和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重要方法。
肝脏储备功能检测

肝脏储备功能检测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其功能非常重要。
肝脏有许多功能,其中之一就是储备功能。
肝脏储备功能指的是肝脏对于各种物质的储存和释放能力。
通过对肝脏储备功能的检测,可以了解肝脏的健康状况。
肝脏的储备功能主要包括储存能量、储存维生素和矿物质、储存血液等。
首先,肝脏能够储存和释放能量。
当人体需要能量时,肝脏会将储存在其中的糖原转化为葡萄糖,释放给血液,供全身各组织细胞使用。
相反,当人体摄入过多的能量而暂时不需要时,肝脏会将多余的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储存在肝脏中,待需要时再释放。
这种储存和释放能量的过程可以维持人体内能量平衡。
其次,肝脏还有储存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功能。
肝脏能够储存维生素A、D、E、K等脂溶性维生素,以及铁、铜、锌等矿物质。
这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它们参与许多生理功能的调节和维持。
肝脏储存这些物质可以保证全身的供应和平衡。
此外,肝脏还具有储存血液的功能。
在正常情况下,肝脏中的血液量占全身血液总量的10%。
当人体遇到创伤或出血时,肝脏会通过收缩和松弛血管的方式,迅速调节和释放储存在其中的血液,以维持全身的血液循环。
为了检测肝脏储备功能的健康状况,医生通常会使用一些方法进行检测。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功能性检查。
血液检查可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各项指标,如肝功能指标、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数量等,来了解肝脏的储备功能是否正常。
影像学检查则可以通过超声波、CT或MRI等技术来观察肝脏的结构和形态,以评估其储备功能。
功能性检查则可以通过给予患者口服某种物质,然后观察其在体内的代谢和清除能力来评估肝脏的储备功能。
总之,肝脏储备功能是肝脏的重要功能之一,对于维持人体内各项生理功能的平衡和稳定非常重要。
通过对肝脏储备功能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肝脏的健康状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同时,个人也可以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效地维护肝脏的储备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切除术二、肝储备功能的评估肝切除术后一个严重的并发症就是肝功能衰竭(简称肝衰)。
它一旦发生往往导致病人死亡,就是肝切除手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肝衰的发生常常就是由于对不能耐受肝切除的肝脏施行了肝切除或由于切肝量过大、超过了肝脏的代偿能力所致。
正常肝脏具有强大的储备功能,可以耐受75%的切肝量。
但在我国乃至亚洲,肝切除的主要适应证就是肝细胞性肝癌(简称肝癌),而80%左右的肝癌伴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
发生硬化的肝脏还有多少储备功能、还能耐受多大范围的肝切除?这就是在施行每例肝癌肝切除术前所要回答的问题。
事实上,人们一直在研究精确的肝储备功能检测方法,希望籍此在术前能够确定安全的切肝量。
目前临床上,在肝切除前除了作常规的肝功能试验外,越来越多采用新的更加敏感的肝功能指标来评估肝储备功能,以指导肝切除手术适应证与切肝量的掌握。
(一)常规肝功能检查常规肝功能检查项目包括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白/球蛋白比、丙氨酸转氨酶(ALT)与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蛋白电泳、凝血酶原时间等。
1、胆红素:肝脏处理胆红素的储备能力较大,因此,一旦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升高,则表明肝功能受损较重。
一般认为胆红素>50μmol /L,不宜行任何类型肝切除;胆红素40~50μmol/L,经保肝治疗后降至30μmol/L以下,而其她肝功能指标基本正常,可行肝楔形切除、单肝段切除;胆红素20~30μmol/L,可行双肝段切除。
需要指出的就是,不可将肝癌伴有黄疽均判为肝功能失代偿而放弃手术治疗,部分病例就是由于肿瘤压迫、胆管癌栓等阻塞胆管而引起的黄疽,临床上须注意鉴别,此时胆红素升高以结合型为主,多伴有肝内胆管扩张、碱性磷酸酶(ALP)升高,这类病人需要手术治疗,也往往能耐受手术。
2、白蛋白与球蛋白:血清白蛋白>40g/L常表明肝储备功能良好,肝切除不受限制;白蛋白在正常值的低限(35g/L),则表示肝储备功能有限,肝切除范围应限制在2个肝段以内;白蛋白在31~34g/L之间,经保肝、补充白蛋白治疗后能上升至35g/L以上,可行单肝段或肝楔形切除;白蛋白≤30g/L,则表明肝功能已失代偿,不宜作任何类型肝切除。
在考察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低时应结合球蛋白一并考虑,后者就是反映肝硬化就是否存在及严重程度的指标。
血清球蛋白<25g/L,白/球蛋白比值>1、5,一般表示肝脏无硬化,肝切除不受限制;球蛋白>30g/L,白/球蛋白比值<1、5,表示可能有肝硬化存在,肝切除应限制在半肝以下;球蛋白>35g/L,一般表示有明显肝硬化存在,若白/球蛋白比值>1、0,则可行单肝段或肝楔形切除,若白/球蛋白比值<1、0,则应放弃肝切除。
3、ALT 与AST:ALT 与AST 不就是反映肝储备功能的指标,但二者升高常表示肝硬化处于进展期(轻度升高)或肝炎活动期(明显升高)。
术中可见这类病人的肝脏呈红色,质硬,组织脆,可无明显硬化结节,但不宜行大块肝切除,否则术后容易发生急性肝衰。
4、血清蛋白电泳:蛋白电泳可将血清蛋白分为白蛋白与α、β、γ球蛋白。
肝功能试验中检测的球蛋白就是α、β与γ球蛋白的总与,而肝硬化时球蛋白升高主要就是γ球蛋白的升高。
因此,蛋白电泳中γ球蛋白比例的高低更能反映肝硬化的严重程度。
如果γ球蛋白<20%,表示肝脏无明显硬化,肝切除不受限制;γ球蛋白在20%~25%之间,表示肝脏存在不同程度的硬化,肝切除应限制在半肝以内;γ球蛋白>28%,一般不宜行肝切除,或在不阻断入肝血流的情况下行肝楔形切除、肿瘤摘除;若γ球蛋白>30%,则禁忌作任何类型的肝切除。
5、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该试验检测凝血因子Ⅶ、Ⅹ、Ⅱ、Ⅴ与Ⅰ的活性。
这些凝血因子均由肝脏合成。
肝硬化病人PT多在正常范围内,只有在肝功能严重受损时才出现PT 延长。
如果PT 值较对照值延长3秒以上,经维生素K 补充治疗后仍不能纠正,则禁忌行肝切除。
(二)与肝切除有关的肝功能检测新方法根据上述常规肝功能检查虽可对肝储备功能作出评估,但这种评估较为粗糙;由于缺乏与肝切除的量化关系,根据这些肝功能指标确定能否行肝切除以及切除范围,往往就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
因此,肝切除术前肝储备功能的评估需要更精确的肝功能量化指标。
1、吲哚青绿排泄试验:吲哚青绿(indocyanine green,ICG) 就是一种色素,注入体内后与血清蛋白结合,流经肝脏几乎只为肝细胞所摄取,再以原形排入胆汁,随粪便排出体处,无肠肝循环,也不从肾排泄,几乎无毒副作用(偶有过敏反应)。
ICG 最早被用来测定肝血流量,后被用于肝功能检测,70年代国外已将ICG排泄试验列为日常临床肝功能检查项目,国内开展这一检查项目也越来越普遍。
作为单一方法,ICG 排泄试验被认为就是目前肝切除术前评估肝储备功能的最有价值的方法。
1)ICG15分种潴留率(ICGR15):受试者禁食一夜,取ICG (0、5mg/kg体重)以注射用水稀释成5ml,经一侧肘静脉快速注入,15分种后经另一侧肘静脉采血3ml,加入肝素化试管内离心,以分光光度剂(805nM)测定ICG 浓度(C15),并按下列公式计算ICGR15:C15(g/L)ICGR15(%)=C0(g/L)上式中Co 为注射毕时血中ICG 浓度,设定为1、0g/L。
ICGR15主要反映肝血流量与肝细胞功能。
ICGR15<10%为正常,表明肝储备功能良好,可行各类肝切除;当ICGR15>10%而<20%,肝切除范围应限制在2个肝段以内;当ICG R15>20%而<30%仅可作亚肝段切除;而ICGR15>30%,一般仅可作肝楔形切除。
2) ICG 血中清除率(KICG)与最大清除率(ICGRmax):测试方法同上,仅采血次数增加,给药后每5分钟采血一次共20分钟,将各时间测得的ICG 浓度标于以时间为横轴的对数坐标上,求得血中ICG 半寿期(T1/2),按下列公式求KICG:KICG= 0、693(0、693为2的自然对数) T1/2再按米氏方程求出ICGRmax。
肝脏清除ICG就是一可饱与过程,因而ICGRmax 可反映肝细胞的总量,作为定量肝功能指标,对肝切除的指导意义优于ICGR15与KICG。
正常情况下ICGRmax >0、8mg/kg、min,此时可行半肝或半肝以上的肝切除;当ICGRmax为0、4~0、8mg/kg、min,可行1~2肝段切除;当ICGRmax为0、2~0、4mg/kg、min,仅可行肝楔形切除;若ICGRmax<0、2mg/kg、min,则禁忌作任何类型肝切除。
2、口服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肝脏就是糖代谢的中心。
口服葡萄糖经肠道吸收输送至肝脏后,肝细胞迅速将其摄取并合成为肝糖原贮存,从而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肝病患者糖代谢功能受损,肝细胞产生胰岛素抵抗,表现为胰岛素相对不足,因而糖耐量降低。
测试方法就是口服75g葡萄糖,分别于口服前及口服后30、60、90、120分钟采静脉血测定血糖值。
口服葡萄糖后血糖一般于60~90分钟升至高峰,120分钟降至正常,血糖曲线呈抛物线型(Parabolic type,P型);口服葡萄糖后血糖逐渐上升,120分钟仍不能回落至正常范围,血糖曲线呈线型(Linear type, L型)。
OGTT曲线呈P型,表示肝细胞将葡萄糖转化为肝糖元的功能良好,多可耐受肝切除,而呈L型者则肝脏这一功能受到明显损害,一般不能耐受大块肝切除。
3、动脉酮体比率(arterial ketone body ratio, AKBR):酮体比率(KBR)就是指乙酰乙酸与β-羟丁酸的比。
这两种酮体在肝细胞内产生但不被肝细胞所利用,故排出肝细胞进入肝静脉血仍然维持原来的比率;由于肝静脉血不易采得,而外周动脉血与肝静脉血酮体水平及比率存在很好的相关性,故用动脉血中KBR来预测肝静脉血、进而预测肝细胞内的KBR。
乙酰乙酸与β-羟丁酸在肝细胞线粒体内β-羟丁酸脱氢酶的作用下可相互转化,该酶的辅酶为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NAD+ NADH):乙酰乙酸β-羟丁酸脱氢酶β-羟丁酸NADH+H NAD+当线粒体内NADH聚积,使反应向右进行,β-羟丁酸生成增加,相应地[乙酰乙酸]/[β-羟丁酸](KBR)比值下降,故AKBR可反映肝细胞线粒体内[NAD+]/[NADH]的比率,后者为线粒体氧化还原能力(mitochondrial redox potential),与ATP生成密切相关。
因此,AKBR反映了肝细胞能量代谢水平。
肝功能衰竭主要就是能量代谢衰竭。
研究表明,AKBR>0、7,肝细胞线粒体功能正常,可产生足量ATP满足代谢的需要,肝切除术后肝衰发生少;AKBR为0、4~0、7,肝细胞线粒体功能受损,ATP产生不足,肝切除术后容易发生肝衰;AKBR<0、4,肝细胞线粒体功能严重受损,氧化磷酸化停止而不能产生ATP,此时不能耐受任何类型肝切除。
肝切除手术中阻断入肝血流等步骤可导致肝细胞缺血缺氧,从而影响线粒体氧化还原能力,使AKBR下降,如果术后AKBR持续<0、4,则预示肝衰的发生,因此,AKBR还可作为肝切除术后监测肝衰的指标。
4、胰岛素生成指数(insulinogenic index, II)与氧化还原耐受指数(redox tolerance index, RTI):在作OGTT 同时检测免疫反应性胰岛素(immunoreactive insulin, IRI),计算II:II =△IRI=IRI(x分钟)-IRI空腹值△血糖血糖(x分钟)-血糖空腹值有研究表明,当II<0、6,耐受大块肝切除的能力明显降低,手术死亡率高达24%。
在作OGTT 同时检测AKBR,计算RTI:RTI= △AKBR×100=[RTI(x分钟)-RTI空腹值]×100 △血糖血糖(x分钟)-血糖空腹值RTI为AKBR对糖负荷的反应,反映了肝细胞线粒体的功能与糖代谢的速率。
有研究表明,当RTI>0、65,肝脏储备功能良好,可耐受各类肝切除;当RTI<0、65,肝硬化较明显,肝储备功能不足,肝切除范围应限制在半肝以下;若RTI<0、5,肝储备功能明显受损,大块肝切除术后死亡率>30%。
有作者将II与RTI结合起来形成下列公式来预测肝癌肝切除的手术风险:Ζ=3、11×[II]+1、43×[RTI]-2、27。
当Ζ<-1、0,手术死亡率为66、7%;当Ζ为0~-1、0,手术死亡率为16、7%;当Ζ>0,手术死亡率仅为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