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长虹财务造假门”案例(会计教学案例课程)
长虹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长虹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引言概述:长虹公司财务造假案例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事件。
在这个案例中,长虹公司通过虚构收入、操纵成本和资产负债表等手段,对外界隐瞒了真实的财务状况。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这个案例进行分析,包括造假手段、造假原因、造假后果以及如何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一、造假手段1.1 虚构收入:长虹公司通过虚构销售额、虚构收款等手段,增加了公司的营收。
这种方式通常会通过与供应商勾结,虚构销售订单和收款凭证来实现。
1.2 操纵成本:为了掩盖虚构收入所带来的问题,长虹公司采取了操纵成本的手段。
他们可能会夸大采购成本、减少资产折旧等方式,以降低利润率,以此来掩盖虚构收入的问题。
1.3 资产负债表操纵:为了掩盖虚构收入和操纵成本所带来的问题,长虹公司还可能会操纵资产负债表。
他们可能会虚增资产,如虚构库存、虚构应收账款等,以此来掩盖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
二、造假原因2.1 过度追求业绩:长虹公司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为了追求业绩增长,可能会采取各种手段来虚增财务数据。
这是造假的一个重要原因。
2.2 内部控制不严:长虹公司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使得一些员工可以利用这些漏洞来进行财务造假。
这也是造假的一个重要原因。
2.3 监管不力:长虹公司的财务造假案例也暴露了监管部门的不力。
监管部门在监管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导致造假行为得以长期存在。
三、造假后果3.1 信任危机:长虹公司财务造假案例的曝光,使得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受到严重打击。
投资者对公司的财务数据产生怀疑,导致股价暴跌,公司形象受损。
3.2 法律风险:财务造假行为涉及到虚假陈述、欺诈等法律问题,长虹公司可能面临法律风险,包括民事赔偿、刑事责任等。
3.3 经济损失:财务造假行为不仅对公司的声誉造成损失,还会导致公司面临巨额的经济损失,包括股东的损失、员工的失业等。
四、预防措施4.1 加强内部控制:长虹公司应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风险控制机制,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可靠。
四川长虹案例研究

5.长虹“造假门”事件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从公司本身来看 强化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财务、信用和销售部门 进行应收账款跟踪管理服务。树立坏账风险意识,建 立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防范财务风险。 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信用管理部门确定赊销授信 额度和进行资信调查,财务部门对应收账款进行分析 管理,内部审计发挥其监督作用。一方面应收账款增 加是企业今后发展中的主流趋势,但另一方面对应收 账款的风险防范问题也应势在必行。四川长虹的坎坷 经历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公司财务治理需要更完善的监督和保障,财务造假 虽然会带来一时的暴利,但却会损害大众和自身的利 益,舞弊者自身也终难逃法网。
3.证券监管部门的责任及履行情况
证监会职责:依法制定有关证券市场监督管理的规章、规 则,并依法行使审批或者核准权;依法对证券的各类经济活动 进行监督管理;依法对证券相关活动的经济主体进行监督管理 并制定相关从事人员的资格标准和行为准则;依法监督检查证 券发行和交易的信息公开情况;对违反证券市场监督管理法律、 行政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 从四川长虹的案例中,长虹公司在融资业务中,证券监管 部门没有正确行使它的审批和核准的权利。长虹公司在1998年 真实净资产收益为8.53%,并不符合1999年证监会要求的连续 三年净资产收益率超过10%的配股条件,并且在2009年时的再 融资活动同样缺乏法律依据。
1996年长虹高达数千万的银行承兑汇票被诈骗以及 近1亿元呆死烂账机损失没有核销,由此虚增了当期的利 润。
2.内部检举人制度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中国政府可以效仿SOX法案(SOX即《萨班斯法案》 (Sarbanes-Oxley Act)的简称。 萨班斯法案是美国政 府出台的一部涉及会计职业监管、公司治理、证券市场 监管等方面改革的重要法律)对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检举 人进行保护。即:首先,保护公司检举揭发的员工,对 举报者进行打击报复的,最高可判处10年监禁,还规定 了对举报者的具体的补偿措施,比如恢复职务、补发报 酬及其他损失等。 其次,不仅要求管理层报告公司对财务报告的内部控 制,而且要求外部审计师证实管理层报告的准确性。
四川长虹“财务造假门”案例(会计教学案例课程)说课讲解

长虹公司财务管理方面主要有三个疑点:
下面我们从以下几点对四川长虹“财务造假 门”事件进行分析
1 、如果四川长虹财务造假确实存在,长虹 公司财务造假的具体做账方式是什么?
2、查阅后续资料,谈谈内部检举人制度在中 国的应用前景如何?
3、查阅后续资料,谈谈证券监管部门在类似 事件处理中的职责履行情况如何?
三、证券监管部门在类似事件处理中的职责
履行情况如何
财务造假等事件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监管法律和证监会等部门 在监管上的问题。为改善这局面,证监会联合财政部颁布了一系列的 条文规定(《关于进一步提高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 量有关问题的意见》 、《关于调整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申请条件 的通知》等 )。
四川长虹“财务造假门”案例 (会计教学案例课程)
案例背景
范德均原系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600839,SH;下称“四川长 虹”)员工,1998~1999年时任公司销售处湖南管委会主任,他的一封实 名举报信炸开了中国资本市场一桩12年前的内幕。范德均向全国人大、 国家税务总局、中国证监会和公安部等部门举报:1998年前后,四川长 虹利用各种手段虚增销售收入高达50亿元。这一举报引起轩然大波,一 夜之间,四川长虹被媒体推向风口浪尖处。但是四川长虹新闻发言人刘 海中给《中国经营报》发来声明:四川长虹历年财务报告中销售收入的 确定均符合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财务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举 报人,四川长虹被解职员工范德均属于“恶意中伤”。范德均与四川长 虹之间的恩怨为这场事关孰是孰非,甚至是“大是大非”的问题蒙上了 些许质疑。或许我们没法得知范德均是否是为了报复四川长虹,但无可 厚非,四川长虹在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存货方面等财务管理方面的确 存在着疑点,这些疑点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与关注。
长虹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长虹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长虹公司是一家中国知名的电子产品创造商,成立于1984年,总部位于重庆市。
该公司主要经营液晶电视、家电、智能设备等产品,并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
然而,近期有关长虹公司财务造假的指控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长虹公司财务造假案例进行详细分析。
二、案例分析1. 造假手段据调查,长虹公司财务造假主要采用以下手段:(1) 虚增收入:长虹公司通过与供应商合谋,虚构销售合同和定单,将不存在的销售额计入财务报表,从而虚增收入。
(2) 虚增利润:长虹公司通过虚构费用、降低成本等手段,将实际利润进行调整,使其看起来更加良好。
(3) 虚增资产:长虹公司通过夸大资产价值、虚构资产增值等手段,将公司资产的价值进行虚增,提高财务指标。
2. 造假动机长虹公司财务造假的动机主要是为了掩盖公司真正的财务状况,以追求更高的股价和市值。
通过虚增收入、利润和资产,长虹公司能够给投资者和市场传递一个假象,使其认为公司业绩良好,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资金。
3. 造假影响长虹公司财务造假对公司和投资者产生了严重的影响:(1) 公司信誉受损:财务造假使长虹公司的信誉受到严重伤害,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降低,可能导致投资者撤资或者不愿再次投资。
(2) 股价下跌:一旦财务造假被揭露,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下降,股价往往会浮现大幅下跌,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
(3) 法律风险增加:财务造假属于违法行为,一旦被发现,公司及相关人员将面临法律追责和罚款等风险。
三、案例启示长虹公司财务造假案例给我们提供了以下启示:1. 重视内部控制:加强公司内部控制是防范财务造假的重要手段,公司应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财务报表的审核和核实。
2. 提高透明度:公司应及时公开财务信息,保持与投资者的沟通和透明度,避免信息不对称和误导投资者。
3. 加强监管力度: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加强对财务报表的审核和监督,及时发现和查处财务造假行为。
会计造假案例分析长虹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110903班
老牌家电龙头四川长虹遭到多位知情人 士举报长达十年的财务问题,引起了四川 证监局、国税、经侦等部门的关注。但是 在四川长虹造假走入公众视线的第一天起, 和长虹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证监局的答案 就已经在我们意料之中了。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110903班
长虹公司财务管理方面主要有三个疑点:
下表是四川长虹1999-2005年几个关键财务数据:
销售收入 净利润 每股收益 应收账款 (亿元) (亿元) (元) (万元)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100.95 107.07 95.14 125.85 141.33 115.38 150.61 5.25 2.74 0.88 1.76 2.05 -36.81 2.85 0.280 0.130 0.040 0.080 0.110 -1.700 0.130 269123 182145 288278 422356 508351 478535 563335
51,687.3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110903班
长虹造假的三大手段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110903班
1.提前确认收入 长虹计入财务报表的利润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未确认 的收入,也就是应收账款。提前确认的收入不一定 能在将来实现,这样是有很大风险的,也就构成了 账实不符。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110903班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计学院110903班
3.重复记录旺季销售收入 原本的收入被重复计入财务报表,自然导致 销售收入和利润上升。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110903班
四川长虹1997年会计年度是1997年1月1日至1997年 12月31日,但是四川长虹1997年度销售收入账务截 止日期实际为1998年1月31日。即公司将1998年1月 1日到1月31日春节销售旺季近20亿的销售收入计算 到了1997年度,这20亿彩电销售增值税发票的票面 开票日期均为1997年12月31日。 接着四川长虹采用变通的方式将已经进入1997年的 业绩再度计入1998年财报。而后1998年长虹再次如 法炮制,将1999年1月的部分旺季销售收入计入1998 年年报。
长虹造假门 审计案例分析 完美版ppt

举报始末
恶意报复or确有其事
根据有关资料、专家解读与小组 成员的自身分析,我们更倾向于界定 长虹举报门为“披着盈余管理外衣” 的财务造假行为。
举报始末
2
为何造假?
长虹创始于1958年,公司前身国营长虹机器厂是我国“一五
”期间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现已成为集军工、消费电子、核心 器件研发与制造为一体的综合型跨国企业集团,并正向具有全球竞 争力的信息家电内容与服务提供商挺进。长虹现有员工七万余人, 其中拥有包括博士后、博士在内的专业人才一万五千余人,拥有现 代化的培训中心、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被列 为全国重点扶持企业、技术创新试点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品牌价值 705.69亿元。2005年,长虹跨入世界品牌500强。2011年入选首批 “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企业愿景: 成为全球受人尊重的企业 企业使命: 创造社会价值 企业精神: 责任 创新 坚韧 核心价值观:员工满意 顾客满意 股东满意?
为何造假?
主营业务盈利纵横对比
100 80 60 40 20 0 -20 长虹 康佳 主营收入 海信 净利润 厦华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主营收入 净利润
举报始末
事件结果
• •
2010年5月20日晚范德均因涉嫌虚开增值税发票被刑拘。 同月23日,核查监管机构对长虹“财务门”事件的核查 已得出正式结论,四川长虹不存在违法违规行为。 • 2011年9月15日,四川省绵阳市高新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 范德均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名成立,判处有期徒刑10 年。
应对退市风险
课堂案例1长虹财务案例

2001年,长虹的存货激增,存货周转倍数与同行相比
最低,但是存货跌价准备却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
Millions
储备能量,伺机计提(续应) 收账款
长虹应收账款极坏帐准备
应收帐款周转倍数
6,000
70
5,000
60
4,000
50
3,000
应收账款 坏账准备
40
30
2,000
20
1,000
10
四川长虹 厦华电子 海信电器 深康佳A
长虹
夏华
海信
康佳
经营决策失利篇
-多元战略之败 -资源管理之误 -营销机制之错
营销盟友郑州百文
1949年11月组建的国有商业批发企业 ; 1988年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进行了股份
制改革 ; 1996年4月,郑州百文有限公司在上交
所挂牌交易;
郑州百文运营模式
长虹等供货商
过分依 赖郑百 文,风 险过于 集中!
-5
四川长虹 厦华电子 海信电器 深康佳A
-10
十年之变--盈利能力同业比较
执业界之 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每股收益
2.5
2
1.5
1
0.5
0
-0.51996年 -1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1.5
无优势!
四川长虹 厦华电子 海信电器 深康佳A
盈利能力同业比较小结
經營淨利率表現 資產利潤率表現 每股收益表現
国有股减持
1999年
民营化计划
管理层购买 (MBO)
国有股比例 < 20%
长虹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长虹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介绍长虹公司是中国知名的电子产品创造商,拥有多个子公司和业务部门。
然而,近期有关长虹公司财务造假的指控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长虹公司财务造假案例进行分析,以揭示其暗地里的原因和影响。
二、案例分析1. 造假手段长虹公司财务造假主要采用了以下手段:(1) 收入虚增:通过虚构销售收入、虚报合同金额等方式,使公司的营业收入看起来更高。
(2) 费用减少:通过虚构费用支出、滥用资本开支等手段,减少公司的费用支出,从而增加利润。
(3) 资产估值虚高:通过夸大资产价值、虚增应收账款等方式,使公司的资产看起来更有价值。
(4) 资金往来隐瞒:通过虚构关联交易、隐瞒资金往来等手段,掩盖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
2. 造假动机长虹公司财务造假的动机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市场压力: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长虹公司为了保持市场地位和股价稳定,采取了财务造假手段来掩盖真正的经营状况。
(2) 绩效考核: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与公司的财务表现密切相关,为了获得更高的奖金和福利待遇,他们可能会利用财务造假手段来提高公司的财务指标。
(3) 资金需求:长虹公司可能面临资金需求的压力,为了获得更多的融资渠道和更好的融资条件,他们可能会通过财务造假来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
3. 造假影响长虹公司财务造假对公司和相关利益相关者产生了严重影响:(1) 公司声誉受损:财务造假行为使得长虹公司的声誉受到了严重伤害,影响了公司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
(2) 投资者利益受损:财务造假导致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降低,股价下跌,投资者的利益受到了严重伤害。
(3) 经济损失:长虹公司财务造假可能导致公司经济损失,包括罚款、赔偿和其他法律责任等。
(4) 监管机构处罚:财务造假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监管机构可能对长虹公司采取行政处罚措施,如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
三、案例启示长虹公司财务造假案例给我们带来了以下几点启示:1. 诚信经营:企业应坚持诚信经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投资者和市场的信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长虹公司财务造假的具体做账方式
• 1、提前确认收入 • 2、虚开商业承兑汇票 • 3、重复计算旺季收入 • 4、多项损失未全额实际计入,也没有
进行存货跌价、坏账计提会计处理。
二、内部检举人制度在中国的应用前景
所谓内部检举者(Whistle-blower)是一个集团里的一员向 社会检举暴露他所目击的所属集团内发生的腐败与贪污。
三、证券监管部门在类似事件处理中的职责
履行情况如何
财务造假等事件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监管法律和证监会等部门 在监管上的问题。为改善这局面,证监会联合财政部颁布了一系列的 条文规定(《关于进一步提高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 量有关问题的意见》 、《关于调整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申请条件 的通知》等 )。
长虹公司财务管理方面主要有三个疑点:
下面我们从以下几点对四川长虹“财务造假 门”事件进行分析
1 、如果四川长虹财务造假确实存在,长虹 公司财务造假的具体做账方式是什么?
2、查阅后续资料,谈谈内部检举人制度在中 国的应用前景如何?
3、查阅后续资料,谈谈证券监管部门在类似 事件处理中的职责履行情况如何?
• 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信用管理部门确定赊销授信额度和 进行资信调查,财务部门对应收账款进行分析管理,内部 审计发挥其监督作用。
• 强化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财务、信用和销售部门进行应
收账款跟踪管理服务。
• 提高董事会治理公司水平,这也是维护证券市场诚信基础 、保障投资者利益的重要举措。
当然了,要听朱老总的话:
同时证监会也表明了其坚决查处财务造假利润操纵等行为的立场,证 监会将通过推行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制度等四方面手段,严厉打击包 括借壳上市在内的并购重组活动内幕交易问题。 首先,在现有监管 经验基础上,完善现有监管制度安排;其次,在纪检委、监察部的支 持配合下,在上市公司推行上市公司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制度,有序 扩大登记范围,使内幕信息从形成、传递到扩散的每个节点都能明确 责任;第三,利用现有的上市公司规范平台,通过和国资委等部门组 织的监管平台一道,共同防范内幕交易;第四,利用现有交易所、监 管局监管机制,对内幕交易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形成内幕交易
威慑力。
四、此次“财务造假门”事件的受害者有哪
些
• 最大受害者——四川长虹企业,2010年2月26日新闻: 老牌家电企业四川长虹(60839)近日突陷“财务丑 闻”。昨日,有媒体报道,“长虹10年间虚增销售50亿 元。” 四川长虹(600839)昨日下午接连发布声明和 公告,斥其为虚假消息,却仍无法扭转股价逆势下跌的 厄运。四川长虹1999年、2009年进行的总额达47.5亿 元的再融资均缺乏法律依据,上市公司不仅将面临监管 机构处罚,也将面对投资者的赔偿要求。
鹅鹅鹅
案例背景
范德均原系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600839,SH;下称“四川长 虹”)员工,1998~1999年时任公司销售处湖南管委会主任,他的一封实 名举报信炸开了中国资本市场一桩12年前的内幕。范德均向全国人大、 国家税务总局、中国证监会和公安部等部门举报:1998年前后,四川长 虹利用各种手段虚增销售收入高达50亿元。这一举报引起轩然大波,一 夜之间,四川长虹被媒体推向风口浪尖处。但是四川长虹新闻发言人刘 海中给《中国经营报》发来声明:四川长虹历年财务报告中销售收入的 确定均符合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财务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举 报人,四川长虹被解职员工范德均属于“恶意中伤”。范德均与四川长 虹之间的恩怨为这场事关孰是孰非,甚至是“大是大非”的问题蒙上了 些许质疑。或许我们没法得知范德均是否是为了报复四川长虹,但无可 厚非,四川长虹在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存货方面等财务管理方面的确 存在着疑点,这些疑点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与关注。
• 投资者,事实上,由于发行人出现负面新闻而令其发行 的债券在二级市场受到较大冲击的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 发生
• 股东,股票下跌 • 为其提供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公信度降低 • 相关为其提供虚假商业汇票的企业——诚信度降低 • 证监会等相关监督机构——监督不力的指责
五、启示
• 树立坏账风险意识,建立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防范财 务风险。
四川长虹财务造假案例
主讲 :张春雷 资料收集整理 : 时欢 ﹑石永佳﹑ 孙丹、 申培娜﹑ 魏彤羽﹑刘开 PPT制作 :尤玉慧
四川长虹概况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1988年经绵阳市人民政府 批准进行股份制企业改革试点而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同 年该公司被相关单位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个人股股票。 1994年3月11日,经中国证监会[证监发审字(1994)7号]批 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截止2005年6月30日, 该公司注册资本为贰拾壹亿陆仟肆佰贰拾壹万元;注册地 是四川省绵阳市高新区绵兴东路35号;法定代表人是赵勇。 其经营范围涉及家用电器、电子电工机械专用设备;房屋 及设备租赁;包装产品及技术服务;公路运输,仓储及装 卸搬运;电子商务;软件开发、销售与服务;废弃电器电 子产品回收及处理。
在中国,政府的定位始终很模糊,市场一直笼罩着权力的魅 影。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中,政府常常不但直接参与市场 竞争,甚至有时根本就是利益一方,这使我们的市场发育很 不正常,也使我们的很多企业失去依法和依市场规律解决问 题的智慧和能力,从而导致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缺失业影响力 较大,影响政府判断时,对内部检举人的保护则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