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公诉人与律师电视论辩大赛辩词实录(目前最完整版本)
全国首届检察官律师控辩赛文字版

正义网: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收看正义网全国检察机关优秀公诉人电视辩论大赛直播节目!现在参赛的各代表队正在入场!正义网: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撒贝宁、齐奇担任大赛主持。
正义网:全国检察机关优秀公诉人电视论辩大赛现在开始!主持人撒贝宁:尊敬的各位来宾,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
主持人齐奇:现场各位领导来宾朋友们,大家好!主持人撒贝宁:您现在收看的是全国检察机关优秀公诉人电视辩论大赛的现场。
今天,我们举办的这场全国检察机关优秀公诉人电视论辩大赛,是国家公诉人检察官首次以电视竞赛的方式在全国人民面前集体亮相!主持人齐奇:这是一次智慧的较量;主持人撒贝宁:这是一次法理的论辩;主持人齐奇:这是一次勇气的比拼;主持人撒贝宁:这是一次形象的展示!主持人齐奇: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出席今天大赛的有关领导: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朱孝清;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主任李如林;主持人撒贝宁:出席今天大赛的还有来自中央纪委、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司法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嘉宾。
在此欢迎你们!主持人齐奇:欢迎你们的到来。
主持人撒贝宁:今天来现场观摩大赛的,还有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及有关部门的检察官、北京市检察机关、法院和律师界的代表,全国部分省市检察院的检察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的在校学生、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委员以及各大新闻媒体的朋友。
欢迎各位!主持人齐奇:欢迎。
大家知道,公诉人的执法能力和执法素质,直接体现着检察机关的执法水平和执法形象。
公诉部门,就是一扇检察机关面向社会的窗口。
主持人撒贝宁:今天参加这场电视论辩大赛的6支公诉人参赛队,所有队员可以说都是检察机关的优秀业务骨干,他们当中,有的人参与过打黑行动,有的直接承办过许多大案要案。
现在,让我们来听听这些参赛选手们的心声!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首先听一听站在我身边的一号参赛队,浙江队他们的心声。
你们的参赛口号是什么?浙江代表队:钱江潮头公诉人,公诉执法铸检魂。
首全国公诉人与律师电视论辩大赛——半决赛辩题、辩点及思考

首届全国公诉人与律师电视论辩大赛——前三组半决赛辩题、辩点及思考(2011-09-14 22:30:44)标签:分类:第一组:浙江公诉队——广东律师队李芳交通肇事案——《醉驾之祸》李芳(女)与周明(男)是大学同学,上大学时二人曾谈过恋爱,2001年毕业时李芳让周明和她一起去广东发展,而周明坚持到北京工作,二人分手。
2011年7月,李芳到北京出差,晚上约了周明在一家餐厅吃饭。
二人见面,百感交集,李芳提出喝些酒,周明表示自己开车来的,不能喝酒,李芳嗔怪道:“不行,咱俩这么长时间没有见面了,今天你必须陪我喝点儿。
”周明见状,遂与李芳对饮。
二人边说话边喝酒,不知不觉喝了一瓶高度国窖1573酒,周明喝有六两,李芳喝有四两。
饭后约22时许,李芳提出要周明送其回所住宾馆,周明欣然应允。
二人在饭店门口准备拦乘出租车,但一直等了半个多小时也没有拦住。
李芳遂说道:“这么长时间也拦不到车,咱们别等了,你开车送我回去吧”,周明说:“北京查车挺严的,万一被抓住就麻烦了”,李芳带着醉意说:“你就这点胆量,还敢陪我回宾馆!我今天还就非得让你开车送我不可!不然你就别陪我一起回去。
”周明闻言,于是启动车辆,带上李芳上路。
李芳坐在副驾驶上,一边与周明聊天,一边不断提醒周明注意一点、开慢一点。
周明开车800多米后,经过十字路口时,由于酒醉闯红灯撞到两位正常过马路的行人,致一人当场死亡,一人重伤。
警察到现场后经测试两人血液中酒精含量分别为283mg/100ml和168mg/100ml。
控方:李芳构成交通肇事罪辩方:李芳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参考辩点:1.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的关系2.交通肇事罪是否存在共同犯罪3.是否成立基本犯的共犯4.倘若成立基本犯的共犯,对过失造成的加重结果是否承担责任我认为,该案中李芳的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的教唆犯,但并不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
首先,危险驾驶罪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中存在共同犯罪,因此李芳教唆周明醉酒驾驶(当前规定仅凭酒精含量认定是否醉酒,但我认为这一规定违背了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并不合理)的行为双方均应构成危险驾驶罪,但双方辩手对于这一基本事实都没有提及。
从首届全国律师辩论大赛看辩论赛的攻与防

从首届全国律师辩论大赛看辩论赛的攻与防第一篇:从首届全国律师辩论大赛看辩论赛的攻与防从首届全国律师辩论大赛看辩论赛的攻与防以首届全国律师辩论大赛特等金奖得主上海队的夺冠之战为例,来谈谈辩论赛中进攻和防守的一些策略。
一、运用凌厉攻势,使“敌”俯首称臣二战时德国著名的将领,号称“沙漠之狐”的隆美尔元帅有一句名言:在我的字典里只有两个字“进攻!”这句话道出了战争的要诀,只有进攻,才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才能将敌人打垮,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同样,在辩论赛中,进攻也是取胜的重要手段。
那么,该怎样组织有效的进攻呢? 1.连续进攻,掌握场上主动在战争中,连续进攻是指以强大的火力对敌人进行不间断地攻击,不给敌人喘息的时间,不给敌人反击的机会,从而彻底压制住敌人,牢牢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辩论比赛也应如此,一定要摆脱对方的纠缠,按照预先制定好的进攻程序,一个问题紧接一个问题,不停地向对方发问,不给对方阐述自己观点的机会。
这种方法,能使对方始终处在被动的辩解状态,无法形成系统的、有序的、有力的反击。
并且可以使己方在对方的辩解中发现破绽,找到新的攻击点,继续扩大战果。
同时,也给评委和观众一种排山倒海、气势如虹的感觉,从印象上得到“有理”的心理认同。
在这次辩论赛中,上海队就成功地运用了这一策略。
这场比赛的辩题是:一名婴儿在医院住院部病房丢失,责任到底在谁?上海队作为原告方认为责任在医院;北京队作为被告方认为责任在父母。
上海队在短短的5分钟内(单方用时)主动提问18次,使场上的话题基本上围绕着“医院有没有责任”展开。
在上海队凌厉攻势下,北京队只能在“医院没有责任”这个层面上被动辩解,而且这种辩解很明显过于绝对,不合情理。
正如赛后中国政法大学江平教授点评时所说:这是一个典型的混合责任,即父母和医院都有过错。
如果说医院没有一点责任,肯定说不过去。
设想一下,如果不是上海队以连续进攻的策略压制住北京队的反击的话,让北京队展开“父母有没有责任”的反攻,那被动挨打的就会是上海队了。
公诉人辩论赛经典语录

公诉人辩论赛经典语录
哎呀,说起公诉人辩论赛,那可真是精彩绝伦!想象一下,在激烈
的辩论场上,公诉人们唇枪舌剑,每一句话都仿佛是锋利的剑,直刺
对手的要害。
就像那次,一位公诉人说道:“难道犯罪嫌疑人的狡辩就能掩盖事
实的真相?”这一句反问,掷地有声,就好比战场上的冲锋号,瞬间让
对手乱了阵脚。
还有一位公诉人,慷慨激昂地说:“我们追求的是正义,不是妥协!”这句话,多像那坚定的灯塔,在迷雾中指明方向。
“犯罪的行为岂能因为几句花言巧语就被忽视?”这又恰似一记重拳,打得对方毫无还手之力。
公诉人们的这些经典语录,哪一句不是充满力量,哪一句不是智慧
的结晶?它们就像是一把把火炬,照亮了追求公平正义的道路。
在我看来,这些经典语录不仅仅是语言的艺术,更是公诉人坚守正义、捍卫法律尊严的决心和勇气的体现!。
首届全国公诉人与律师电视论辩大赛辩词实录(目前最完整版本)

公诉人与律师辩论赛第一组控方是浙江公诉队,组成人员是一辩傅忆文、二辩郑英超、三辩许航。
辩方是广东律师队,该组成员为一辩李竞、二辩张凯、三辩黄琦鑫。
案例《醉驾之祸----李芳交通肇事案》简要案情:2011年7月,周明酒后驾车出事故,其朋友李芳在与周明吃饭时劝其喝酒。
在饮酒之后,李芳让周明酒后开车,最后周明酒后驾驶的车辆发生车祸。
控方:李芳构成交通肇事罪辩方:李芳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傅忆文(浙江公诉队):如果说李芳劝周明喝酒还只是一种暧昧的蛊惑,他让周明醉酒驾车那就是一种赤裸裸的犯罪。
李芳致使周明醉酒驾车违反了该款的规定,客观上没有李芳的行为就没有本次事故的发生,这就是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李芳对于醉酒驾车的危险有辨别能力,但她却没有避免,过失责任显而易见。
当人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时候,刑法将果断出击,为百姓的安宁,生活的秩序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李芳应该以交通肇事罪依法处罚。
李竞(广东律师队):本次交通事故是周明违法醉酒驾驶撞人造成。
这一观点显然不能成立,首先周明是过失犯罪,与李芳无关。
从两人在宾馆门口的对话可知,尽管周明喝了酒,但是意识清醒。
之后的一系列行为是周明的自由行为独立实施,应该由周明单独为交通肇事负责。
最后,在罪责自负的今天,一个人要为另外一个人担责,只有两个人共同犯罪。
因此,李芳可能是周明交通肇事的共犯。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李芳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谢谢![张凯(广东律师队):请问李芳与周明构成共同犯罪吗?[14:47:16]傅忆文(浙江公诉队):我想请问对方辩友的是,李芳的行为有没有违反道路安全法的有关规定?李竞(广东律师队):李芳没有开车,如何单独构成交通罪呢?[14:51:34]黄琦鑫(广东律师队):教唆可是一个故意犯罪,我请问对方辩友,是否是周明自己选择了酒后驾驶?[14:51:47]许航(浙江公诉队):我们从来没有说李芳是共同过失共犯。
[14:51:59]张凯(广东律师队):对方讲的话我们也承认,交通肇事罪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首届全国公诉人与律师电视论辩大赛辩词实录完整版

首届全国公诉人与律师电视论辩大赛辩词实录完整版尊敬的评委、亲爱的观众们:大家晚上好!首先,我代表全国公诉人团队,对于能够参与首届全国公诉人与律师电视论辩大赛感到非常荣幸。
今天,我们将围绕着“法律正义与公平审判”这一主题,与律师团队进行激烈的辩论。
作为公诉人,我们的职责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在司法实践中,我们起到了起诉的重要角色。
而律师作为辩护人,也是司法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们致力于捍卫被告人的权益。
在今天的辩论中,我们旨在强调法律正义与公平审判的内在连接,并寻求更好的司法途径。
首先,法律正义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旨在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公民,打破不公平的现象。
公正的审判是实现法律正义的关键环节之一。
而这一审判过程必须充分尊重事实和证据,以保证无辜者不受到冤枉,有罪者不得逍遥法外。
在维护法律正义的同时,公平审判也是至关重要的。
公平审判是法治社会的基石,是司法公信力的保障。
无论是公诉人还是律师,我们都有责任确保审判过程的公正性。
在法庭上,我们应该遵循法律规定,坚持独立、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被告人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然而,在实践中,法律正义与公平审判之间常常会出现矛盾。
公诉人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全,必须承担起起诉的职责。
而律师则必须全力以赴为自己的当事人辩护。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角色不同,但目标相同,那就是真相和公正。
对于公诉人和律师来说,事实是权衡判断的重要依据。
无论双方的观点如何,都应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之上。
在今天的辩论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在维护法律正义的同时实现公平审判。
我们应该坚持相互尊重、平等对待的原则,确保双方在辩论过程中发表意见,展示证据,并予以充分辩护的权利。
只有通过这样的辩论,才能促使法律逐渐完善,司法公信力提升。
在我们的辩论过程中,请大家密切关注我们的论据和证据。
无论是公诉人还是律师,我们都将以专业的素养和严谨的态度为大家呈现一个充满激情和深度的辩论盛会。
公诉人论辩赛发言稿

公诉人论辩赛发言稿尊敬的评委、亲爱的观众们:大家好!我是今天辩论赛上的公诉人,非常荣幸能在此向大家阐述我对被告的公诉意见。
本案涉及到的被告是一名被指控犯有盗窃罪的青年。
根据我们的调查和证据,被告于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的某超市盗窃了一部手机。
我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一、被告的犯罪事实;二、被告的罪责和惩罚;三、我对辩护人的意见进行反驳。
首先,我将列举一些证据和事实来证明被告的犯罪行为。
根据超市的监控录像,我们清楚地看到被告在当时的时间、地点进入了被盗手机陈列区,并将一部手机放入了自己的口袋里。
此外,我们还找到了当时的目击证人,他们证实了被告的盗窃行为。
其次,我要强调的是被告的罪责和惩罚。
盗窃是一种侵犯他人财产权的犯罪行为,不仅对被害人造成了经济损失,更加剥夺了人们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对于这样的犯罪行为,我们不能姑息迁就,应当依法追究被告的责任。
据我了解,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盗窃罪是一种违法行为,被告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根据被盗手机的价值和被告的犯罪行为性质,我建议对被告进行刑罚,以起到威慑效果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最后,我将对辩护人的主张进行反驳。
辩护人声称被告是在无奈之下盗窃手机的,是对社会不公平待遇的反抗。
但是,法律的平等对待是建立在社会秩序和公正中的,而不是通过个体的自我主张来实现的。
如果我们接受辩护人的主张,那么任何人都可以以自己主观的意愿来破坏社会秩序和损害他人的利益,那将是社会的混乱和不公正。
在法治社会中,我们必须按照法律来评判和处理每一个犯罪行为,不能为了个人的所谓“正义”而随意违反法律。
在这个案件中,被告明知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但他却选择了盗窃,给他人造成了实际损失。
因此,他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起相应的责任。
我们不能容忍和纵容任何违法行为,而应该维护法律的权威和社会的稳定。
最后,我希望各位评委能够基于事实和法律,公正地评判这个案件。
我们应该以正义和公平为底线,坚守法治的原则,确保犯罪分子得到合理的惩罚,同时也保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权益。
首届全国法官与律师电视论辩大赛辩词实录(目前最本)

首届全国法官与律师电视论辩大赛辩词实录(目前最本)首届全国法官与律师电视论辩大赛辩词实录(目前最完整版本)尊敬的评委、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嘉宾:大家好!我是来自XXXX地方法院的法官,很荣幸能参加这次首届全国法官与律师电视论辩大赛。
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我所坚持的观点和理由。
本次辩题为“请辩论法官与律师的角色和职责有何不同?”,我认为法官和律师在司法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和担任着不同的职责。
首先,法官是司法的主持者和裁判者。
在法庭上,法官应当依法公正地审理案件,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公正性。
法官应当客观、中立地对待案件,依据法律和事实作出判决。
他们应当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司法经验,以确保案件能够依法公正地得到处理。
相比之下,律师是当事人的代理人和辩护人。
他们代表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捍卫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律师能够在法庭上提出有力的辩护意见,并就案件中的事实和证据进行辩解。
他们应当具备良好的辩论和沟通能力,以确保当事人的权益能够得到充分的保护。
其次,法官具有独立和中立的地位。
作为司法的代表,法官应当独立于其他行政和立法机关,并不受外界的干扰和压力。
他们应当以法律为依据,依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独立的裁决。
法官的判决应当公正、合理,并能够承担起司法权力的责任。
而律师作为当事人的代表,应当全力捍卫当事人的权益。
他们与当事人之间存在代理关系,必须高度忠诚地代表当事人的利益。
在法庭上,律师的主要任务是以当事人的利益为出发点,提出合理的辩护观点,并尽力为当事人争取最有利的结果。
总结来说,法官和律师在司法中起着各自独特的角色和职责。
法官是司法的主持者和裁判者,应当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公正性;而律师是当事人的代理人和辩护人,应当全力捍卫当事人的权益。
他们之间的不同职责和角色相互补充,共同构建了公正、有效的司法体系。
谢谢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诉人与律师辩论赛第一组控方是浙江公诉队,组成人员是一辩傅忆文、二辩郑英超、三辩许航。
辩方是广东律师队,该组成员为一辩李竞、二辩张凯、三辩黄琦鑫。
案例《醉驾之祸----李芳交通肇事案》简要案情:2011年7月,周明酒后驾车出事故,其朋友李芳在与周明吃饭时劝其喝酒。
在饮酒之后,李芳让周明酒后开车,最后周明酒后驾驶的车辆发生车祸。
控方:李芳构成交通肇事罪辩方:李芳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傅忆文(浙江公诉队):如果说李芳劝周明喝酒还只是一种暧昧的蛊惑,他让周明醉酒驾车那就是一种赤裸裸的犯罪。
李芳致使周明醉酒驾车违反了该款的规定,客观上没有李芳的行为就没有本次事故的发生,这就是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李芳对于醉酒驾车的危险有辨别能力,但她却没有避免,过失责任显而易见。
当人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时候,刑法将果断出击,为百姓的安宁,生活的秩序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李芳应该以交通肇事罪依法处罚。
李竞(广东律师队):本次交通事故是周明违法醉酒驾驶撞人造成。
这一观点显然不能成立,首先周明是过失犯罪,与李芳无关。
从两人在宾馆门口的对话可知,尽管周明喝了酒,但是意识清醒。
之后的一系列行为是周明的自由行为独立实施,应该由周明单独为交通肇事负责。
最后,在罪责自负的今天,一个人要为另外一个人担责,只有两个人共同犯罪。
因此,李芳可能是周明交通肇事的共犯。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李芳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谢谢![张凯(广东律师队):请问李芳与周明构成共同犯罪吗?[14:47:16]-------------------------------------------------------------------傅忆文(浙江公诉队):我想请问对方辩友的是,李芳的行为有没有违反道路安全法的有关规定?[14:47:46]-------------------------------------------------------------------李竞(广东律师队):李芳没有开车,如何单独构成交通罪呢?[14:51:34]-------------------------------------------------------------------黄琦鑫(广东律师队):教唆可是一个故意犯罪,我请问对方辩友,是否是周明自己选择了酒后驾驶?[14:51:47]-------------------------------------------------------------------许航(浙江公诉队):我们从来没有说李芳是共同过失共犯。
[14:51:59]-------------------------------------------------------------------张凯(广东律师队):对方讲的话我们也承认,交通肇事罪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其中包括能控制支配驾驶的人,李芳有支配控制的能力吗?[14:53:14]------------------------------------------------------------------傅忆文(浙江公诉队):交通肇事罪的一般主体,李芳的行为是否是指使行为?[14:53:25] -------------------------------------------------------------------李竞(广东律师队):请问控方,你们认为司法解释的第7条为什么没有规定乘车人也是指示的交通肇事呢?[14:53:45]------------------------------------------------------------------许航(浙江公诉队):你的司法解释是解释法律还是造法?[14:53:58]-------------------------------------------------------------------张凯(广东律师队):肯定是解释法律了。
[14:54:09]-------------------------------------------------------------------田晶(浙江公诉队):为什么李芳不能成为主体呢?[14:54:34]-------------------------------------------------------------------黄琦鑫(广东律师队):李芳哪个行为应该对一死一伤的结果负责?[14:54:48]-------------------------------------------------------------------傅忆文(浙江公诉队):我们讲讲因果关系,没有李芳的行为事故会发生吗?[14:55:00] -------------------------------------------------------------------张凯(广东律师队):这是必然因果关系还是偶然因果关系呢?[14:55:30]-------------------------------------------------------------------傅忆文(浙江公诉队):周明的选择恰恰是李芳的指使行为造成的。
[14:55:56]-------------------------------------------------------------------张凯(广东律师队):这是因为人,因为人还是规律吗?[14:56:09]-------------------------------------------------------------------许航(浙江公诉队):我们刚才已经说过了,周明选择是为了李芳,李芳基于自己的现行行为,有没有产生后续的注意义务?[14:56:37]-------------------------------------------------------------------黄琦鑫(广东律师队):我倒是有一个问题,你们是惩罚李芳的劝酒和劝驾行为呢?[14:57:05]-------------------------------------------------------------------许航(浙江公诉队):指示行为一直在延续,其实告诉大大胆胆地往前看,不是这样吗?[14:58:21]-------------------------------------------------------------------张凯(广东律师队):这好象有一点矛盾吧![14:58:30]-------------------------------------------------------------------傅忆文(浙江公诉队):我们谈谈主观过错,是因为他没有预见能力还是没有注意义务?[14:58:45]-------------------------------------------------------------------张凯(广东律师队):还有一个相对性,请问原因的诱因还是否是结果的原因呢?[14:59:05]-------------------------------------------------------------------田晶(浙江公诉队):周明的行为是一个介入因素,他的行为怎么能够成为介入因素呢?[14:59:32]-------------------------------------------------------------------张凯(广东律师队):如果不是共同犯罪,那就部分行为部分责任。
那如果全部责任那不是共同犯罪那是什么呢?[14:59:47]-------------------------------------------------------------------许航(浙江公诉队):我们谈谈主观过错吧,李芳是否尽到了应尽的义务?[15:00:07] ------------------------------------------------------------------李竞(广东律师队):控方为何认为周明的责任要让李芳来承担责任呢?[15:00:26]------------------------------------------------------------------傅忆文(浙江公诉队):对方辩友一直不谈李芳的主观过错,是否承认了李芳是有过错的呢?[15:00:38]------------------------------------------------------------------张凯(广东律师队):请问周明为什么把注意义务转向了李芳了呢?[15:00:48]------------------------------------------------------------------许航(浙江公诉队):您说李芳是乘客,李芳是普通乘客吗?没有李芳哪来后来的酒驾呢?[15:01:03]------------------------------------------------------------------李竞(广东律师队):控方到现在都还没有回答我们,为什么周明犯的错要让李芳来担责?[15:01:21]-----------------------------------------------------------------傅忆文(浙江公诉队):让我们回归法条本身,李芳指使了周明醉酒驾车,因而发生了危害结果,他就应该以交通肇事罪来追责。
[15:02:37]-----------------------------------------------------------------主持人撒贝宁:时间到。
担任这样论辩大赛的评委是对各位的一个极大考验,双方唇枪舌剑,各自摆出了自己的观点。
控方是认为李芳构成交通罪,而辩方用种种事实、法律上的依据在进行着辩护。
最后,我们今天论辩的第三个环节将是双方进行总结发言,同样时间各为2分钟。
[15:03:28]------------------------------------------------------------------田晶(浙江公诉队):十年之后他们是朋友,还可以喝酒,对方辩友对事实的判断错误,又在刑事违法性产生了重大的偏差,产生的结论当然是错误的。
李芳却有指使醉驾的责任,不要认为她与其温柔就违反了本质,这显然是不同的。
第二,本案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难道一定要是没有意识的才能对教唆犯者应有罪罚吗?立法者既然将醉驾入刑就证明国家对这种行为引起了高度重视,李芳的行为造成了一死一伤的严重后果,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刑法来定罪呢?李芳认为醉酒不开车就是胆小如鼠,我们认为,李芳的行为触犯刑法第133条,应该以交通肇事罪依法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