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第三章 个性与管理
管理心理学之个性与管理

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个性的形成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 同影响,其中环境因素包括家庭、教 育、文化和社会关系等。
个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而 发展变化,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个 性特征。
个性理论
01
02
03
类型理论
根据人的个性特征将其划 分为不同的类型,如MBTI 等。
特质理论
认为个性是由一组特质构 成的,这些特质在不同的 人身上有不同的组合和程 度。
强化角色定位
组织文化对不同角色有不同的期望和要求, 这会影响员工的自我认知和个性发展。
如何打造适合不同个性的组织文化
包容多元个性
组织应尊重和包容不同个性特点的员工,创 造一个多元共融的工作环境。
强化沟通与协作
促进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以适应不同个 性的需求,提高团队整体效能。
提供个性化发展机会
组织应为员工的个性发展提供机会和支持, 如培训、职业规划等。
动力理论
强调个性发展的动力机制 ,认为个性是在与环境相 互作用中不断发展的。
02
个性与管理
个性与管理风格
权威型管理风格
倾向于制定明确的规定和 流程,强调秩序和稳定性 ,适合有较强组织能力的 员工。
民主型管理风格
注重团队合作和员工参与 ,鼓励员工提出意见和建 议,适合有较强沟通能力 的员工。
放任型管理风格
针对外向型员工
外向型员工通常比较活跃,需要更多的挑战和机 会。激励他们时,可以采用提供更多机会和挑战 的方式,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工作充满挑战和机会 。
针对感性型员工
感性型员工通常比较注重情感和直觉,需要更多 的情感支持和认同。激励他们时,可以采用提供 更多情感支持和认同的方式,让他们感到自己的 工作被理解和认同。
管理心理学第三章 个性与管理

2.社会学论:认为环境中事物通过现象成 为自己行为的模式,而个人的行为对环境也 有一定的影响。这种理论代表人物有: a:米勒
b:达乐
c:罗特
d:班图拉
3.心理分析论;这种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1)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个性是一个整体,在这 个整体之内包括着三个部分:“本我、自我、超 我”。 (2)荣格认为,个性的发展并不取决于人本能的 冲动,而是由于个人为达到自我实现的内在潜力所 引导。 (3)自我又取决于两种“态度”或倾向:一种为 外向;另一种是内向;由于人的不同特性划分为:
第一节 个性的一般概述
一、个性的概念及其特征 二、个性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三、个性的理论
一、个性的概念及其特征
1.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意识倾 向性与心理特征的总和。 2.个性的特征: (1)独特性:即人的心理特征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 (2)整体性:个性不是一个孤立的心理特征,而是 以整体形式表现出来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也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 的。 (4)倾向性:心理向行为转化的过程中总是表现出 来一定的倾向性。
谢谢观赏!!!
二、性格的特征结构
a:态度特征 b:意志特征 c:情绪特征 d:理智特征
三、性格的类型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1.性格的类型:所谓性格的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 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 (1)按人的心理机能分类:a:理智型b:情绪型c: 意志型 (2)按人的心理活动倾向性分类:“外倾型、内倾 型”。 (3)按人的独立性程度分类:“顺从型、独立型”。 (4)结合人的四种气质类型分类:(注:美国的心理 学家“弗洛伦斯· 妮蒂雅在《性格分析学》的分类)a: 活泼型性格b:力量型性格c:完美型性格d:和平 型性格
管理心理学个性与管理peterzsj

②学校 是个体尝试和选择性格发展的时期。本我、 自我、超我
③社会文化 决定性格发展的大方向。
④职业 医生的镇静和不动声色;政治家的不怕挫折; 科学家的好奇喜研究;律师的重视公平;会计的谨慎、严谨、 刻板等。
管理心理学个性与管理peterzsj
4,个人解决问题的风格
(1)知觉型 不喜欢研究新的问题,不愿意处理无法捉摸 的问题,只习惯于使用标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日常工作 有耐心,而且做的准确无误。多半知足,业绩良好。适合底 层的、有经久不变规定的、较为繁琐的工作。
管理心理学个性与管理peterzsj
•第一节 个性概述
•
•一、个性的概念
• 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即一个人身上经常地、
•
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的总和。
• 先天遗传
• 后天习得
•二,个性的特征 • (一)差异性与共同性 • (二)稳定性与可变性 • (三)生物性与社会性
•形成过程: • (1)儿童时期 • (3)走向社会
(二)气质的类型及其特征
现代心理学依据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强度、平衡性 和灵活性,把高级神经系统划分为:不可抑制型、活泼型、 安静型和弱型。
1。胆汁质型(性情暴躁、动作迅猛) (1)强兴奋,弱抑制,精力充沛,热情,易激动,反应 迅速,行动敏捷,暴躁有力。 (2)言行上蠢蠢欲动,跃跃欲试。有一股强烈而迅速 燃烧的热情。 (3)决策果敢,坚忍不拔,但 往往不考虑后果(鲁莽) 。 (4)性急,易被煽动。 (5)工作上常有明显的周期性。
个性心理与管理课件

个性心理与管理
37
小资料:管理者的气质类型
o 陈国海(2002)采用60道题的自陈式气质类 型调查表,对广东省80多家公司225名企业管 理者(男132,女93)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 明:管理者气质类型主要分布在:
o 多血质:27.1% ; o 多血—粘液混合:23.1%; o 胆汁—多血混合:10.2%; o 略偏粘液质:9.3%;
o 根据不同情境采取不同行为,关注他人活动 o 在管理职位上更灵活应变,更多晋升机会
n 低自我监控
o 在各种情境下都表现自己真实性情和态度
个性心理与管理
18
5、人格特点之四:冒险性
o 接受或回避风险的倾向性。
n 高冒险性
o 决策快,使用信息量少; o 如股票经纪人
n 低冒险性
o 决策慢,使用信息量大 o 如审计财会人员
优点:沉着稳重有耐性、坚毅; 缺点:缺乏生气,对人淡漠;
优点:小心谨慎,情感细腻,观察敏锐; 缺点:胆小怕事,孤僻,多愁善感;
个性心理与管理
7
气质特征:
o 遗传性,由神经系统的先天特征所决定; o 相对稳定性; o 无好坏之分。
个性心理与管理
8
2、气质与管理
o 1)依据气质特点安排员工工作; o 2)气质与人际关系协调; o 3)根据不同气质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o 4)气质与人员的合理搭配(如《西游记》师徒四人)
o 随和性(agreeableness)
n 描述一个人随和、合作且信任方面的人格维度。
o 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
n 描述一个人的责任感、可靠性、持久性、成就倾向方面的人格维 度。
o 情绪稳定性(emotional stability)
第三章 个性与管理

第三章.个性与管理有效的管理是建立在对人的个性的把握基础上的。
世界上没有两个个性完全相同的人,所以,作为管理者要想充分发挥每个人应有的作用,提高管理效能,就必须了解每个人所具有的个性。
本章主要讲述个性的概念、特征与理论,以及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的基本知识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第一节个性的一般概述一、个性的概念及其特征(一)个性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对个性的定义有不同的表述。
心理学家麦迪(S.R. Maddi)把个性定义为:个性是决定每个人心理和行为的普遍性和差异性的那些特征和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组合。
另一位心理学家凯立希(R.A.kalish)则认为,个性是导致行为以及使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各种特征和属性的动态组合。
这些特征和属性包括:需要动机、调节方法、发展和完成任务的潜力、气质、情绪、自我知觉、角色行为、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等等。
我们认为可以把个性定义为: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意识倾向性与心理特征的总和。
卜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三个过程。
这三个心理过程的稳定的倾向性和特征构成了一个人的心理全貌,构成了一个人的个性。
个性包含两个相互联系的部分:一是个性倾向性。
即心理过程的倾向性,指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意识倾向性,包括兴趣、爱好、需要、动机、信念、理想等;三是个性的心理特征,即心理过程的特征,,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
本章主要讲述个性的第二部分,即个性的心理特征问题。
(二)个性的特征1。
独特性。
就像地球上没有两个指纹相同的人一样,世界上也不存在两个心理面貌完全相同的人。
每个人都与别人有所不同,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着个别差异。
不仅在一般人之间存在心理面貌上的差异,就是在生理解剖结构上相似的同卵双生子,其心理面貌也不完全相同。
所以,个性实际就是个人的心理特征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
但是,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排斥人与人之间在个性心理上的共同性,人的个性既有独特的一面,也具有与其他人共同的一面。
个性与管理 管理心理学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 强而不平衡
兴奋型
– 强而平衡 灵活 活泼型
– 强而平衡 不灵活 安静型
– 弱型
气质类型
– 胆汁质 – 多血质 – 粘液质 – 抑郁质
气质类型
气质表现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主要指 心理活动如下三特点: ➢ 灵活度&稳定性 ➢ 强度 ➢ : 他 们 是 什 么 气 质 呢
1 性格的态度特征
表现在对现实的态度方面的性格特征;是性格的重要组成 部分
主要包括: 对社会 对集体 对他人态度特征; 对学习 劳动和工作的态度特征; 对自己的态度特征
三性格的结构
2 性格的意志特征
指一个人在自觉调节自己行为的方式和水平上表现出来 的心理特征
主要表现在: 行为目的明确程度的特征; 行为自觉控制水平的特征; 紧急或困难情况下表现出的意志特征; 对已作出决定贯彻执行方面的特征
目标要求
了解个性的概念 特征和理论; 把握个性心理特征:气质 性格&能力的
基本知识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目录
请大家描述:我是 怎样一个人
第一节 个性的一般概述
一 个性的概念及其特征
1概念:具有一个人整个的 本质的 比较稳定的意识倾向性与 心理特征的总和 即一个人完整的精神面貌
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 性格 能力
2特征:
个性
二 个性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个性
一个性的形成过程
➢ 个性的形成过程与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是一致的
➢ 社会化—个体在特定的人类社会物质文化的生活中; 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 过程
社会化三时期:
婴幼儿期
学生时期
社会时期
二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
管理心理学第3章个性与管理

谁当队长更合适?
艺术反映生活
最近的热播剧《火蓝刀锋》讲述了中国现代海军陆战 队的励志故事,讴歌了现代军人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 神。其中有一个情节,选派新兵大队的教导队长。候 选人是平时表现出色的蒋小鱼和张冲,上级领导决定 仔细考察两人的个性和背景再做安排。下面是关于他 们两人的资料:
蒋小鱼个性分析
倾明显。《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属于抑郁质。
你属于哪一种气质类型?
胆汁质
多血质
粘液质
抑郁质
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少数人是四种气 质类型的典型代表,多数人是介于各 种类型之间的中间类型。
三、针对气质差异,实施有效管理
1. 依据气质类型完善学校和企业中技能培训、教育教学的方法 2. 依据气质类型做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 依据气质类型选拔安排适宜的工作
校园环境是一个氛围,有什么样的氛 围,毕业之后学生身上就散发着相应 的气质。
班级就像社会中的工作单位,班集体 之间的交流其实是进入社会工作单位 前的演练。
大学真正的基本单位是宿舍,宿舍就 是另外一个家庭,日常生活中的一些 小事也会影响到某些人的性格。
校园这么大,真心挚友之间的交流最 频繁,相互影响也最深刻。
第三章
个性与管理
第一节 个性概述
一、个性的内涵
个性是指以某种机能 系统或结构的形式在个 体身上固定下来的,带 有倾向性的、本质的、 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 总和。
Title in here
一般来说人的个性由两部分 组成:
一是个性心理特征,其中包 括气质、性格、能力等。
二是个性品质,它是指人对 社会环境的认知和态度,主 要表现为理想、信念、价值 观等。
所谓心理活动的速度和稳定性,是指知觉的速度 、注意力集中的长久性。
管理学第三章个性心理特征与管理2

例:性格与基因的关系
性格表现
受基因影响程度
外向(急躁、和蔼、喜欢引人注目)
61
保守(尊敬传统和权威、守纪律)
60
忧郁(易忧伤、灰心、感情脆弱、敏感)
55
创新(喜欢在更高的层次思考问题)
65
孤僻(爱独处、总感到被人利用,为生活抛弃) 55
乐观(自信、愉快、快乐)
(2 )根据人的气质特征来合理调整组织结构,增强 团队战斗力。 (气质互补)
(3)根据人的气质特征来做好思想工作。 (多-批 评和劝导 胆-严厉批评,不能激怒 粘-耐心说服开导 抑-关怀中激励,照顾中促进)
(4)反对气质绝对 (注意克服气质弱点,适应工 作要求)
分析:
“给猴子一个树,给老虎一座山。”怎么理解 这句话的含义?
课后思考题
案例分析:谁当经理更合适?
谢谢!
THE END
四、能力与管理
1、能力阈限原则
2、能力互补原则
3、能力开发原则
4、能力与肯干有区别
(二)有关的案例 21 世纪有价值雇员的七种能力:
企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理解
朱希铎:中关村科技软件有限公司总裁
(三)如何管理能力
能力标准
要求人员选聘与能力标准,二者要相互匹配
思考
请为哑人安排一个合适的岗 位。
气质与职业选择
表 3 — 4 :气质与职业选择
气质
多血质
胆汁质
粘液质
气质特点
活泼,好动,
热情直率, 外 稳重,自制,
敏感
露,急噪
内向
适合的职业
不适合的职 业
政府及企事 业管理者, 外 事人员, 公关 人员,驾驶 员, 医生, 律 师,运动员, 公安,服务 员,等 单调或过于 细致的职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能力的概念及其制约因素
1.所谓能力是指个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或 是指个人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
2.制约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1)素质:是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特征,主要 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官的特性。 (2)教育:是人们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 (3)社会实践:是发展人的能力的另一条重要途径,是改造 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 (4)勤奋:是一个人能力获得较快和较大提高的必由之路。 (5)兴趣:所谓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 动的倾向。
2.性格的应用必须重视的几个方面: (1)要重视管理者自身性格的锻炼。 (2)要重视对组织成员性格的了解和把握。 (3)要重视领导班子及其组织成员的性格互补结 构。 (4)要重视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良好性格的环境。
*注:人格心理学家“阿尔波特”认为,健康 成人的特征有六个方面: a:自我广延能力; b:与他人交往能力 c:有安全感和自我认可; d:具有现实性知觉; e:具有客观化的表现; f:具有一致的人生哲学。
二、气质在管理中的应用
1.气质在实践中的地位与作用 (1)气质类型本身无好坏的区别; (2)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就高低; 2.气质对工作性质和效率以及人际交往方式 和教育方式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3、气质的应用必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在安排特殊工作的人员时,必须注意气质 要求的绝对性。 (2)在一般的工作安排和人员优化组合时,必 须注意气质要求的互补性。 (3)在进行人员培训时,既要注意气质的顺应 性,也要注意气质的发展性。
第二节 气质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一、气质的概念与类型 二、气质在管理中的应用
一、气质的概念与类型
1.所谓气质是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 的行为特征。 (1)经过程可分为“兴奋过程、抑制过程”。 (2)神经过程的三个特征: a:强度 b:均衡性 c:灵活性。
2.气质的类型 (1)多血质。又称为“活泼型”;其特征 是“活泼好动、反映迅速、喜欢与人交往”。 (2)粘液质。又称为“安静型”;其特征 是“安静稳重、沉默寡言、注意力稳定”。 (3)胆汁质。又称为“兴奋型”;其特征 是“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于激动”。 (4)抑郁质,又称为“抑制型”;其特征 是“孤僻胆小、行动迟缓、忍耐力较差”。
a:敏感型
b:感情型
c:思考型 d:想象型 (4)阿德勒则强调个人争取优胜意识才是人的行 为的主要内动力。
4.个性类型论:代表人物是荣格和麦迪。注: 麦迪认为人有四种个性结构: (1)外向
(a)高忧虑“紧张、激动、情绪不稳定、爱社 交、依赖”。 (b)低忧虑“镇静、有信心、信任、适应、热 情、爱社会、依赖”。 (2)内向 (a)高忧虑“紧张、激动、情绪不稳定、害 羞”。 (b)低忧虑“镇静、有信心、信任人、适应、 温和、冷淡、害羞”。
二、性格的特征结构
a:态度特征 b:意志特征 c:情绪特征 d:理智特征
三、性格的类型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1.性格的类型:所谓性格的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 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 (1)按人的心理机能分类:a:理智型b:情绪型c: 意志型 (2)按人的心理活动倾向性分类:“外倾型、内倾 型”。 (3)按人的独立性程度分类:“顺从型、独立型”。 (4)结合人的四种气质类型分类:(注:美国的心理 学家“弗洛伦斯· 妮蒂雅在《性格分析学》的分类)a: 活泼型性格b:力量型性格c:完美型性格d:和平 型性格
第一节 个性的一般概述
一、个性的概念及其特征 二、个性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三、个性的理论
一、个性的概念及其特征
1.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意识倾 向性与心理特征的总和。 2.个性的特征: (1)独特性:即人的心理特征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 (2)整体性:个性不是一个孤立的心理特征,而是 以整体形式表现出来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也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 的。 (4)倾向性:心理向行为转化的过程中总是表现出 来一定的倾向性。
二、能力的结构、差异及其应用
1.能力的结构:注:我国学者一般从三个角度进行分类: (1)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 (2)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3)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
2.能力的个别差异 (1)能力的类型差异; (2)能力的水平差异; (3)能力发展的早晚差异;
3.能力的应用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在安排工作时,注意对组织成员的能力进行 全面了解,做到“人尽其才”。 (2)在招聘人员时,注意职业对能力要求的发, 做到“因事设岗、避免大马拉小车”。 (3)在优化组合时,注意能力的互补性,以发挥 “团体的协作作用”。 (4)在人员培训时,注意处理好“基本能力和综 合能力”的关系,以提高培训效果。
二、个性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1.个性的形成过程: a:婴幼儿期; b:学生时期; c:社会时期;
2.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 (1)先天遗传因素; (2)家庭因素; (3)文化传统因素; (4)阶级和阶层因素;
三、个性的理论
1.特制论:就是从人的心理特征性来研究人的个性, 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1)阿尔波特认为,个性必需有能够进行测定的 因素。 (2)卡特尔认为,个性基本结构的单元是特征。 (3)艾森克认为,个性表示行为的一种组织层次, 他提出个性特质可以从两个方面描述: a.情绪稳定—神经过敏; b.内向—外向;
第三节 性格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一、性格的概念及其特征结构
二、性格的特征结构
三、性格的类型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一、性格的概念及其特征结构
1.所谓性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 惯化的行为方式。 2.性格与个性是有区别的,个性反映一个人在社 会中所扮演的角色,而性格则标志了这个角色的特 征。 3.性格与气质的区别在于:气质更多地体现神经 类型基本特征的自然影响,是神经类型在行为活动 中的直接表现;而性格更多地体现了社会生活条件 和环境的外来影响,是在神经类型的基础上形成的 暂时联系系统。
谢谢观赏!!!
2.社会学论:认为环境中事物通过现象成 为自己行为的模式,而个人的行为对环境也 有一定的影响。这种理论代表人物有: a:米勒
b:达乐
c:罗特
d:班图拉
3.心理分析论;这种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1)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个性是一个整体,在这 个整体之内包括着三个部分:“本我、自我、超 我”。 (2)荣格认为,个性的发展并不取决于人本能的 冲动,而是由于个人为达到自我实现的内在潜力所 引导。 (3)自我又取决于两种“态度”或倾向:一种为 外向;另一种是内向;由于人的不同特性划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