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34例观察

合集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探讨

泌尿 系结 石 是临 床 常见 急症 之 一 , 中医 “ 淋 ”“ 淋 ” 属 石 、砂 范 尿 ; 痛风患者的嘌呤代谢形成痛风性结石; 恶性肿瘤、 白血病患者 畴 。多见 于青壮 年 。临床 表现 以腰 腹疼 痛 、 血尿 为 主 , 泌尿 系 由于细胞无限增殖和破坏 , 嘌呤代谢增强 , 合并 使 尿中尿酸显著增高 , 2 1 。 感 染可见 小便 频数 短涩 、 滴沥 刺痛 、 出未 尽 。 欲 患者 多 以阵发性 绞 形 成结 石[ 痛 就诊 。 23 _饮食 因素 : 动物 蛋 白摄 人 过多 , 菜和 膳食 纤 维摄人 过少 是 高 蔬 1 泌尿 系结石 的流行 病学 肾结 石发病 率 高的 一个 重要 原 因【 高 动物 蛋 白的摄人 导致尿钙 、 1 】 。 泌尿 系结 石 的发病 有一 定 的地 域 性 。多 发 于热带 、 热带 地 尿酸 水平增 加 , 橼 酸盐 水 平减 少 , 进尿 结石 形成 ; 物内脏 含 亚 枸 促 动 区。 在我 国 , 方各 省 的发病率 明显 高于北 方 各省 。 南 结石 发病 年龄 较多 嘌呤 , 了 尿酸 的排 泄量 , 水 化合 物摄 人过 多 , 进肠 道 增加 碳 促 为 2— O , 3 ~ O 患者 占多数 , 女 发病 比例 为 31 55 岁 以 O4 岁 男 :。贫 困 钙 的吸 收 , 加 了草 酸 的吸 收, 中致 石物 含量 增 加 ; 酒 使尿 酸 增 尿 饮 地 区以下 尿路 结 石 多见 , 要 为 膀胱 结 石 ; 裕地 区 以上 尿路 结 排泄 增加 并使 尿量 减少 , 叶 中草 酸含量 高 。 主 富 茶 石为 主【 ” 。 2 尿 路感染 与 异 物梗 阻 :泌 尿 系感染 时 能产 生尿 素酶 的细 菌将 . 4 2 病 因 尿 素分 解 为氨 和 二 氧化 碳 , 水 合成 氢 氧 化 铵 , 尿 p 氨 增加 H值 , 尿 呈 尿 2 环 境 因素 : 与 亚 热带 地 区气 温高 、 . 1 热带 湿度 大 , 人体 丢 失 水分 中的镁 和 磷酸 根 结合 形 成 磷 酸镁 铵 , 饱 和析 出 , 中钙 与磷 酸 过多 , 高度 浓 缩发 生尿 盐 沉淀 , 致 结 石发 生 1 尿液 导 2 1 。热带 及 亚热 根结 合形 成磷 灰石 , 出并 与 尿 素产 生 的二 氧化碳 结合 形成磷 酸 析 带地 区夏 季 日照 时 间长 , 体 内维 生 素 D形 成 旺 盛 , 人 最终 转 变 为 磷 灰石1 3 ] 种异 物滞 留于 尿 路 内可发 生结 石或诱 发结 石 。 。各 . 5中医认识 : 食不 当 , 饮 恣食 膏 粱厚 味 , 辛辣 炙 I肥甘 酒热 之品 , 博 12一 羟维 生 素 D 1 5 ( H)D ]促 进 肠 道 吸 收使 尿 中钙盐 2 ,5二 [, 一O 2 3, 2 损 伤脾 胃之气 , 失健 运 , 热火 毒 内生 。因湿性 趋下 “ 于湿者 脾 湿 伤 增加 , 使尿结 石 的发病 率增 加 _ 1 】 。 下 先受 之” 湿 热 下注 下 焦 尿 液受 其 煎 熬 , 中杂质 结 为砂 石 , , 尿 称 2 . 2内在 因素 2 .遗传 因素与代 谢异 常 : 表 明黑 人尿 石症 的 发病率 要 比其 为 石淋 。石 淋 不愈 , 热耗 伤 正气 , 老 久病 体 衰 以及 房室 不节 、 .1 2 统计 湿 年 他人 种低 , 这与黑 人尿 钙 、 尿磷 水平 低 , 中黏 蛋 白少有关 【 有 些 房 劳 过 度 , 导 致 脾 肾两 虚 , 中气 下 陷 肾元 不 固 , 便 淋 漓不 尿 1 】 。 可 则 小 遗传 病如 胱氨 酸尿 症 的尿 石症 发 病 率则 明 显增 加 口 0 石 症 已, 。3%尿 结石不能排出 ; 肝气郁结 , 恼怒伤肝, 气滞不畅气郁化火或火 患者 家族 中有患 尿路 结石 史 。 酸 、 、 草 钙 磷代 谢异 常 在尿石 症形 成 郁 下焦 , 响膀胱 气化 , 少腹 作胀 , 便艰 涩而 痛 , 沥不尽 。 影 则 小 余 病 在 膀胱 和 肾 , 与肝 、 两脏 有 关 。病 机 主要 是湿 热蕴 结下 焦 , 致 脾 导 中占有重要 地位 , 是 钙代 谢异 常 。 尤其 2 .后 天性 疾病 : .2 2 甲亢 、 动综 合 征 、 质 醇症 骨 髓 病 、 制 皮 溶骨 性 多 膀 胱 气化 不 利 ; 延 日久 , 郁 伤 阴 , 遏 阳气 或 阴 伤及 气 , 若病 热 湿 可 发 性骨 癌 等疾 病可 使 骨 质脱 钙 引起 高血 钙 及 高尿 钙 ;肠 大 部 切 导 致脾 肾两虚 , 病 症 由实转 虚 或见 虚实 夹杂 则 。 除 、 吻合 短路 及慢性 消 化道 疾 病 引起 草酸 吸 收��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护理观察与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护理观察与体会

[ 张敏. 3 】 如何提高老年患者浅静脉穿刺 的成功率[ . J 中国临床现代护 】
理学杂志 ,0 7 2 1 :5 2 0 ,( )8 . ( 收稿 日期 :0 1 0 — 3 21-92 )
中西 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护理观察与体会
景 艳
( 运城市 中心医院 , 山西 运城 0 4 0 ) 4 0 0
提供优质服务 、 提高患者满意度 的一个重要方面口 在静脉穿刺 】 。 过程 中应 尽量做 到无痛 、 微痛 , 少对 血管机械 性 、 学性损 减 化 伤, 减轻 患者的痛苦 , 有效保护血管 , 使输液 技术向快捷性 、 准
确性 、 安全性方向发展 。
参考 文献
【] 于瑞花 , 1 兰胜才. 不同进针长度行静脉输液时对血管壁影响 的对 比
一 汐雹目嘧露
响局部血液循环 , 给患者增加痛苦。 待穿刺准备工作完成后 , 再
扎 上止血带进行穿刺 , 这样 既可 以阻断表浅静 脉的 回流 , 又能 3 . 按 压力度应均匀适 中, .2 6 力量过小起 不到按压止血 的 效果, 力量过大又会导致患者疼痛和血管的损伤 。 3 . 正常人 出血时间为 1 i 3mn 凝血时 间为 3 i ~ .3 6 n一 i, a r n m
【 摘要 】目的
护理。 法 方
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 系结石 的疗效及
8 , 中采用 中西医结合 治疗泌尿 系结石 4 6例 其 3例 , 治疗 和 其 护理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现报告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将我院近 3 来收治的泌尿 系结石 患者 8 年 6例 , 随
机 分 为 治 疗 组 ( 西 医结 合 治 疗 )3例和 对 照组 ( 纯 西 医 治 中 4 单 疗 )3例 , 2组 的 疗 效 进 行 比较 。 结 果 2组 治 疗 效 果 比较 , , 1 女 4例 , 龄 l 年 9岁 ~ 7岁 , 均 年 龄 6 平 4. ; 1 3岁 对照组 4 3例 , 2 , 1 , 男 5例 女 8例 年龄 1 7岁 7 岁 , 1 平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35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35例

疼 痛 。沙石 较小 时可 随尿 排 出 , 有小 便 艰 涩 , 或 出现尿
频 、 急 、 痛 等 。如 果 结 石 久 留 不 下 , 情 迁 延 日久 , 尿 尿 病 则 会 使 湿 热 留恋 不 去 。 所 以 有 反 复 发 作 的 小 便 短 涩 刺
痛 , 轻时 重 , 腹拘 急不 舒 。湿热耗 伤 肾阴 , 时 小 则会 出现
例 , 效 8例 , 效 2例 , 有 效 率 为 9 . 。 与 对 照 有 无 总 43 组 比较 , 异 有 显 著 性 ( 0 0 ) 差 P< . 5 。
讨 论
般 资 料
本组 6 4例 , 0例 为 门诊 病 人 ,4例 为住 院病 人 。 2 4
治 疗组 3 5例 , 2 例 , 1 男 3 女 2例 ; 龄 9 6 岁 , 均 3 年 ~ 6 平 7
[ ] 俊 同 . 巾 两 医 结 合 眼 科 学 .北 京 : 国 中 医 药 出 版 社 , 1段 中
2 O11: 7 2 8.
消滞 。湿性 早期 加 生 蒲 黄 、 芥 炭 以止 血 。诸 药 合 用 , 荆 以补 肾 、 气健 脾治 其 本 , 血 活 血、 络 消滞 治 其 标 。 益 止 通
同时具有 扩 张外周 血 管 , 加 血 流量 , 善 眼部 血 液循 增 改 环 , 本 兼 治 而 达 到 抗 衰 老 、 善 微 循 环 之 功 效 。 经 临 标 改
《 治准绳 》 证 中认 为本 病 “ 神 劳 , 血 少 , 元 气 有 有 有 弱 , 元精 亏 而 昏渺 者” 有 。我们 临床 根据 肝 肾不 足 , m 精 亏虚 , 饮食 不节 , 失健 运 , 思竭 视 等 发 病 机理 , 脾 劳 白拟 中药 方 中枸 杞子 、 参 、 人 白术 、 五昧 子 、 茺蔚子 补 肾益气 ,

中西医结合医治泌尿系结石53例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医治泌尿系结石53例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医治泌尿系结石53例疗效分析【关键词】输尿管结石【摘要】目的:为了研究中西医结合医治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

方式:对泌尿系结石患者53例,采用中药四金排石汤内服,配合肌注黄体酮,静滴硫酸镁及甘露醇注射液进行排石医治。

结果:医治总有效率%,治愈率%,无效率%。

结论:中西医结合医治泌尿系结石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淋证中西医结合疗法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常见病之一,也是本地域多发病之一,目前多采用体外震波碎石,手术疗法医治,鉴于结石的多发性、复发性、震波碎石及手术疗法价钱较高,要求的条件也较高,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笔者自1987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医治泌尿系结石53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53例,男性42例,女性11例,年龄最小者23岁,最大者62岁,病程最长达5年。

结石在肾脏7例,在输尿管40例,在膀胱3例,不明部位3例。

在治愈27例中,结石(以横径计算)在以下者19例,~例。

诊断标准:①凡X光静脉肾盂造影或腹部平片诊断为泌尿系结石且横径在以下者;②凡B超诊断为泌尿系结石且横径在以下者;③有典型泌尿系结石症状,上述两项检查未发觉结石,但经医治后有结石排出者;④有典型的泌尿系结石症状,且发作时有肉眼或镜下血尿者,(排除月经期因素),凡符合上述条件两项以上者符合诊断标准[1]。

2医治方式中药四金排石汤:金钱草30g、海金砂30g(布包煎)、石苇15g、鸡内金30g、木通20g、泽泻15g、滑石20g、车前子10g、郁金30g、枳壳10g、牛夕20g、王不留行15g、琥珀6g、瞿麦15g、甘草6g。

加减:气虚加口芪,阳虚加附片,血尿加仙鹤草、小蓟,便秘加大黄。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次400ml,日服2次,7天为1疗程。

西药25%硫酸镁注射液20ml加入5%或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 静滴及20%甘露醇注射液快速静滴,每日1次,肌注黄体酮20mg,每日1次,7天为1疗程。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58例临床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58例临床体会

草 2 g 海金 沙 2 g 车 前 子 1g 滑 石 1 g 瞿 麦 1 g 冬 葵 子 0, 0, 0, 0, 5, lg 鸡 内金 3 g O, 0 ,篇 蓄 lg I 膝 1 g 川 楝 子 1g O ,川 牛 0, 0 ,白茅 根 1g 甘 草 6 , 香 lg 王 不 留行 2 g 小 蓟 1g 每 日 2剂 , 0, g木 O, 0, 0。 水
( 稿 日期 2 0 收 0 8~0 9—1 ) 7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 5 例临床体会 8
曾 一
中图分 类 号 : 62 4 文 献标 识 码 : R 9 . B 文 章 编号 :0 4—75 (0 9 0 0 9 10 4 X 20 )2— 24一O 1
现代医疗设备 和检查手段相结合 , 利用体外冲击波聚集后击碎
碎 石 加 上 口服排 石 汤 剂 治愈 率 达 9 % 。 2
3 讨 论
小 儿 秋季 腹 泻 多 为轮 状 病 毒 所 致 , 中医 辨证 为外 感 风 热 或 风 寒之 邪 , 侵袭 肺 卫 , 响肠 道 传 化失 司或 脾 虚 湿 困 , 热 之 邪 影 湿 内滞 大肠 。上述 中药 具有 清 热 化 湿 、 气 健 脾之 功 效 , 热 清 湿 行 俾 化 , 运得 健 , 泄 泻 自止 。加上 及 时 配 合 纠 酸 、 液 , 持 / 脾 则 补 维 水
电解 质平 衡 , 而 取得 较 好 疗 效 。 故
泌 尿 系 结 石 发 作 时 见 腹 部 疼 痛 甚 至 绞 痛 等 症 状 而 影 响 正 常 生 活 , 且 常 常 可 以反 复发 作 ; 石 的存 在 容 易 引起 泌尿 系 并 结 反 复感 染 ; 引 起 尿 路 梗 阻 导致 肾功 能 受 损 甚 至 衰 竭 。 可 因此 , 对 泌 尿 系 结石 , 别 是 反 复发 作 的结 石 要 选 择 正 确 的 治疗 方式 。 特 目前 , 泌 尿 系 结 石 的 治疗 首选 为体 外 冲击 波 碎 石 。但 在 治疗 对 过 程 中 , 往 出 现碎 石 容 易 排 石 难 的问 题 , 许 多 医 院 的 医生 往 使 们感 到 很棘 手 。采 用 中西 医 结 合 治 疗 方 法 , 中医 辨 证 论 治 与 将

中西医结合治疗头孢曲松钙性泌尿系结石26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头孢曲松钙性泌尿系结石26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头孢曲松钙性泌尿系结石26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头孢曲松钙性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应用中药石韦散加减、中频脉冲电治疗、耳穴压豆、血液透析、输尿管镜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头孢曲松钙性泌尿系结石。

结果:本组26例头孢曲松钙性泌尿系结石患者均得到治愈,治愈率100%。

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头孢曲松钙性泌尿系结石,疗效肯定。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头孢曲松钙泌尿系结石头孢曲松钠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具有抗菌谱广,杀菌率强,对多种β-内酰胺酶稳定,对肝肾功能损害小等特点,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但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体质原因或配伍不当,可形成头孢曲松钙在胆道和(或)泌尿系中沉积,造成胆囊结石及(或)泌尿系结石,引起肾绞痛及肾功能损害。

2009年3月~2011年10月收治头孢曲松钙性泌尿系结石患者2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6例,男9例,女17例,年龄17~38岁。

全部病例均以急性腰腹绞痛为主诉住院,病史2小时~10天,合并少尿4例,无尿3例。

既往均无泌尿系结石病史,但入院前10天内因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等常见病皆在当地卫生室静脉输注过头孢曲松钠。

17例有不同程度的腰酸症状,9例因发热、肾绞痛而就诊。

合并有胆囊结石者11例。

26例患者血BUN 8.57~21.89mmol/L,Cr 102.35~863.57mmol/L,均提示存在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

诊断标准:既往无泌尿系结石病史。

近10天内有静脉输注头孢曲松钠药物史。

有双侧腰酸或肾绞痛症状,可伴有发热、少尿或无尿。

查体双肾区叩击痛阳性和(或)输尿管走行区压痛。

B超或彩超检查发现双肾集合系统内多发强光团,大小、质地相同、无声影或声影不明显;有时伴有双侧肾盂积水、输尿管扩张及输尿管下段强回声光团。

同时合并有“胆囊结石”者有助于诊断。

X光腹平片检查不显影。

方法:①饮食干预:要求患者做到每天保证饮水2500~3000ml,每次300~500ml,多活动,做蹦跳等垂直运动。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7-11-15T16:42:18.317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18期作者:李粉琴[导读]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可发生于泌尿系的任何部位,与祖国医学的“石淋”或“砂淋”相当。

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宁夏回族自治区 750011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尿、解痉、抗感染、镇痛、补液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汤剂口服治疗。

以7d为一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

结果经过7d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显效9例,有效2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1.08%;观察组患者显效12例,有效2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59%。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可以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中西医结合;综述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可发生于泌尿系的任何部位,与祖国医学的“石淋”或“砂淋”相当。

其治疗方法很多,祖国医学以“清利湿热,化石排石,利尿通淋”为主要治则。

为迅速而有效地控制肾绞痛,一般情况常选择如下药物:①抗胆碱类药物,如654-2或阿托品等;②中枢镇痛类药物,如哌替啶或吗啡;③黄体酮类药物,如黄体酮;④钙阻断剂,如心痛定。

本文对近年来报道的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满意的常用西药及中药组方综述如下。

1 常用排石和/(或)止痛西药的作用机制及应用1.1 黄体酮黄体酮为孕激素,国外自David1980年首次用于治疗输尿管结石以来,国内陆续使用于临床。

黄体酮具有显著的缓解肾绞痛及促进输尿管排石作用,其排石机理为:①黄体酮具有显著利尿作用,它能抑制醛固酮的分泌,影响肾小管上皮细胞对№的重吸收而致溶质性利尿,增加管腔内压促进结石排出;②黄体酮肌肉注射30~60min,有使输尿管平滑肌松驰扩张作用;③黄体酮肌肉注射后1~2小时,输尿管平滑肌产生有节律蠕动,促使结石下移。

泌尿系结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

泌尿系结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
1 3 服 j 方 法 中 药 加 水 10 0ml, 泡 3 n, 火 煎 煮 3 . { j 0 浸 0l ni 文 O ri , 2次 , 次 留取 药 液 2 0 mI~ 2 0 mI, 2次 药 液 混 在 an 煎 每 0 5 将

泌 尿 系 结 是 I 上 常 见 病 、 发 病 。 见 于 青 壮 年 , 见 床 多 多 常 I 表 现腹 痛 、 尿 、 路 感 染 , 中 带 有 砂 石 或 尿 闭 , 至 肾 衰 临床 血 尿 尿 甚 竭 等,1 环境 、 源等污染加重 , 石病人呈增多趋势 , 『于 { 水 结 外科 治 疗 采 用 开 放 性 手 术 , 内泌 尿 外 科 手术 、 外 冲 击 波碎 石 疗 法 . 腔 体 痛苦大 、 用 高, 费 并发 症 为 血 尿 、 绞 痛 、 染 , 很 难 排 除 泥 沙 肾 感 且
报道如下 。 J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般 资 料 . 5 8例 病 人 均 为 本 院 住 院 病 例 , 3 男 7例 , 2 女 1 例; 龄 J 年 ~4 9岁 9岁 ; 尿 管 巾 段 结 石 4 输 2例 , 结 石 5例 , 肾 膀 胱结 石 11 ; 大 0. m × 0. n ×0.4 m . 小 0 l × 例 最 7c 4c l c 最 .4C I T
意停 药 或 减 药 , 导病 人 确 留 取 尿 标 本 , 榆 常 规 及 中段 尿 培 指 送 养 , 励 病 人 多饮 水 , 日饮 水 2 0 0mI 上 。 鼓 每 0 以 3 3 饮 食 护 理 . 病 人 宣 传饮 食 结 构 与 结 石 的 相 互 关 系 , 商 ①
的 焦 虑 , 可起 到缓 解 膀 胱 刺 激 的 作 用 。 也 4 体 会
0 3C t . m; 病 时 间最 短 1d 最 K 月 。诊 断 依 据 : . 1 ×0 2c 发 T , 1个 有 排 尿 不 畅 、 腹 部 及 腰 部 不 适 症 状 及 体 征 . 线 或 B超 检 企 , X 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34例观察
标签:中西医结合;泌尿系结石
笔者自2003~2009年,应用自拟利尿排石汤配合西药治疗泌尿系结石3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58例患者均经B超、X线摄片检查诊断为泌尿系结石,结石直径0.6~
2.0 cm,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腹疼痛,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及尿路刺激症状,无明显的肾功能损害,但多数合并不同程度的肾积水,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34例,男24例,女10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58岁,病史为3个月~6年,肾结石8例,输尿管结石14例,肾输尿管混合性结石11例,膀胱结石1例;对照组24例,男17例,女7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56岁,病史2个月~5年,肾结石5例,输尿管结石11例,肾输尿管混合性结石8例。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用西药常规治疗:(1)黄体酮20 mg,肌肉注射,日1次;(2)654-2 10~20 mg,口服,每日2次,如合并感染,适当应用抗生素,嘱多饮水,每天约2000 ml,并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跳跃等活动。

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利尿排石汤煎服,利尿排石汤由金钱草、海金沙(包)各30 g,石苇、川牛膝、白芍、威灵仙、车前子(包)、王不留行、滑石(包)各15 g,鸡内金10 g ,枳壳10 g,甘草5 g组成,血尿加生地、大小蓟各15 g,大便秘结加生大黄10 g,气虚体弱者加黄芪20 g、党参15 g,肾阴虚者加熟地15 g、女贞子10 g,肾阳虚者加附子9 g、菟丝子10 g,腰酸剧痛者加延胡索12 g、木香10 g,每日一剂,水煎取汁,分早晚各服1次,每次200 ml,治疗10 d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3疗效判断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有结石排出,B超或X线摄片检查结石消失;好转:症状体征明显减轻,B超或X线摄片检查,结石变小或位置下移;无效:治疗前后病症无改变。

2结果
治疗组34例,治愈20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

对照组24例,治愈6例,好转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5%。

治疗组治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典型病例
患者,男,45岁,因反复腰腹疼痛4个月加重1 h于2005年6月4日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患者4月前上班时突发右侧腰腹疼痛并向会阴部放射,在当地
村卫生站就诊,考虑为尿路结石,给予解痉、抗感染治疗,疼痛缓解,此后又间断发作2次,刻下:右腰腹绞痛1 h,且向会阴部及大腿内侧放射,疼痛难忍,经B超检查右侧输尿管中段探及0.8 cm×1.2 cm的结石阴影,右肾中度积水,尿常规:红细胞(+++)。

查体:痛苦面容,身体捻转不安,右肾区叩击痛明显,右侧输尿管行径有压痛,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诊断为右输尿管结石伴右肾积水,症属中医“石淋”,治宜清热利湿,排石通淋,方用利尿排石汤加生大黄10 g、延胡索12 g,水煎口服,每日一剂,同时,给予黄体酮20 mg肌肉注射,日1次,654-2 10 mg口服,每日2次,并嘱多饮水,做适当跳跃运动。

4日后,患者解小便时,突觉尿道刺痛并有血尿,随后排出约0.8 cm×1 cm且不规则的结石一枚,当日复查B超,输尿管结石及肾积水消失,随访1年未见复发。

4讨论
泌尿系结石是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男性发病多与女性,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尿中形成结石晶体的盐类呈超饱和状态,尿中抑制晶体形成物质不足和核基质的存在是形成结石的主要原因,但对此却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即使手术取石或体外冲击波碎石复发率也很高。

泌尿系结石属中医“石淋”、“砂淋”范畴,如《金匮要略》云“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所谓石淋是也,乃膀胱为火热燔灼,水液结为滓质,犹海水煎熬而成盐碱也”,病因病机主要由湿热蕴结下焦,尿液受其煎熬,日积月累,尿中杂质结而成石,治疗宜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用自拟利尿排石汤,方中石苇、金钱草、海金沙、车前子、滑石清热利湿通淋,为治石淋之要药,牛膝、威灵仙、王不留行、鸡内金活血软坚,引药下行,枳壳、白芍、甘草行气缓急止痛,现代药理研究,金钱草、海金沙可使输尿管上段管腔内压力增高,输尿管蠕动频率增快,尿量增加,金钱草有酸化尿液的作用,促使碱性条件下的尿路结石溶解,牛膝、王不留行等活血利尿药能减轻组织水肿粘连,促进输尿管蠕动和结石下移,诸药合用,切中病机,药专力宏,也说明中药“汤者荡也”之说有一定科学性,配合西药黄体酮、654-2能使泌尿系平滑肌普遍松弛扩张,输尿管口径因此而扩大,多饮水、跳跃活动也促使结石下移排出,大量饮水使尿液稀释,能减少尿中晶体形成。

总之,泌尿系结石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以中医中药为主,西医治疗为辅,综合治疗可缩短疗程,明显提高疗效,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探讨和使用。

(本文编辑:陈春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