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上半页中国的月份牌广告
浅谈老上海月份牌广告

浅谈老上海月份牌广告浅谈老上海月份牌广告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起源早,中国广告的发展也是如此。
在中国近代史上多种多样的广告中,属老上海的月份牌广告最具代表性。
本文通过主要介绍了月份牌广告的兴盛和衰败,艺术设计的独特之处和对社会的启示,对当时社会的一个真实反映以及月份牌广告带来的影响和启示。
关键词:兴盛衰败艺术设计影响和启示一、月份牌广告概述1、月份牌广告的产生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由于清政府长期以来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其经济、政治、文化都远远的落后于西方,平面设计艺术也不例外。
随后在1928年到1938年间,一方面国内社会环境日益稳定,知识分子的才能也得以施展;另一方面,中国门户洞开,洋商洋货开始涌入中国最大的商埠上海,同时也把近代西方广告带入中国。
殊不知,正是由于较早的开放,上海的经济文化才得以较快发展。
许多外国资本家纷纷在上海开厂设店,倾销商品,进行广告宣传。
随着竞争的不断白热化,有插图的广告宣传就迅速发展起来。
月份牌也就是在这时候应运而生的。
月份牌广告中的人物形象基本都是老上海的旗袍美女,画家通过设计的不同服饰、或浓或淡的妆束以及一些优雅的动作来吸引人们的目光。
郑曼陀是月份牌广告的创始人之一,他的擦笔水彩法让其笔下的美女面部立体感更强,色彩淡雅宜人,肌肤细腻柔和,使画上的人物有一种呼之欲出之感。
这时候的月份牌广告画家还基本都是各干各的,凭借个人名义向国内外各大公司售卖画作。
2、月份牌广告的发展随着月份牌广告的发展,一些画家收到的订单都越来越多,经常都能预定到三年以后,单凭自己根本就无法完成,于是分工合作就成了唯一办法。
杭稺英就是在这个时候脱离“商务”,开设了“稺英画室”,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创作了一些脍炙人口的商业广告杰作。
与郑曼陀不同的是,他着力表现的是充满时代风韵的摩登旗袍女郎,通过她们折射出上海开埠以来社会审美情趣的变迁和市民对美女形象的不同追寻。
杭稺英之所以被称为中国广告之父,恐怕也就是这个原因。
20 30年代上海老广告【精选】

3.郑曼陀
• 郑曼陀(1888~1961),中国近代广告擦笔绘画技法的创始人,民国时最杰 出的广告画革新者。原名达,字菊如,笔名曼陀,安徽歙县人,早年居住杭
州。曾在杭州育英书院学习英语,画过国画仕女,后又学习擦笔肖像画。在 “二我轩”照相馆开设画室,代客按照片绘制肖像。民国初年迁居上海。那 时正是上海月份牌兴起的时代,因此他除为一些厂商画广告外,为了使这种画 上的人物“呼之欲出”。郑曼陀特别注意画人物的眼珠,使观众与画中人的 视线接触时,产生“眼睛能跟人跑”的效果顿时名声大振。
简要分析20-30年代上海老广告
12120050钟运佳
类别
• 1.月份牌广告 • 表现形式及广告技巧
月份牌广告20世纪初期产生,至20世纪20—30年代月份牌广告的 发展达到了一个飞跃的阶段。月份牌广告经历了继承,吸收了传统绘 画技法,融合了西方的水彩绘画技法,首创了一种月份牌广告独有的 绘画技法——擦笔水彩绘画技法。月份牌广告的题材也在不断变化和 更新,采用中式的古装美女、时装美女、摩登旗袍美女等人物题材, 此迎合了上海市民的审美需求,引领着上海市民生活的时尚潮流,从 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影响着上海市民的生活。月份牌广告就像一面见证 上海社会发展和变迁的镜子,广告画面中的人、事、物、景等皆留下 了时代的印记,从这些印记之中,我们可以窥探到当时的社会面貌、 一般市民心态及社会的发展趋势,从自封走向开放,从单一文化融合 为多元文化,从缓慢的改变到快速的发展。一般市民在欣赏和接受与 月份牌广告所呈现的人物、景象之时,市民生活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 式的变化,也决定着月份牌广告所呈现的内容。
• 广播广告的出现,丰富了大众广告传播的手段,使广告在 更辽阔的空间向消费者更迅速地传递商品信息,从而提高 了广告的社会影响力。
老月份牌广告画,性感又可爱。本以...

老月份牌广告画,性感又可爱。
本以...
老月份牌广告画,性感又可爱。
本以为月份牌都是传统而保守的,今天翻开书,有了新的见识,但也由衷地感慨:美极了,恰到好处的风情,从头到脚的风流。
“老月份牌广告画,是我国近代最早的现代商品海报。
它发源于二十世纪初期的上海,随着当时洋商经济进入中国社会而逐渐发展流行,直到四十年代以后,才渐趋没落消失。
”
“这类商品海报最早由洋商引进使用用以促销外国商品,而后一般商家行号亦普遍运用,作为商品附赠品,以讨好顾客。
”
“之所以称为月份牌广告画,主要是因为海报在发展初期多附印月份牌年历而得名,较后期的月份牌广告画则省略了年历的部分。
”。
中国解放前比较典型的广告分析

中国解放前比较典型的广告分析一、月份牌广告范例:阴丹士林广告标题:独一无二正文:炎日曝晒不退色,经久皂洗不褪色广告语:永不褪色随文:请只认每码布旁均应有金印晴雨商标印记之阴丹士林布,至高无上。
评析:“阴丹士林布”是月份牌是其中的一个代表,阴丹士林本是造染料的一种名称,德文Indanthren的音译。
原有各种颜色,但是人们嘴里常常说的丹林色”多是指的青蓝色。
它的颜色比其他布更为鲜亮,耐洗、耐晒、坚牢度较高,广告语就是“永不褪色”。
出厂的每匹布的上面都有一纸招贴画,画上位年轻漂亮的少女,身着士林蓝的旗袍,侧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手拿一束鲜花,身旁靠着一把遮阳伞……在老上海那些岁月里,样的服装迷住了多少少女少妇,她们都以能穿着这样的服饰走在霞飞路上为莫大的荣耀,也确实吸引了无数的眼球。
阴丹士林为了强化消费者对自己的特质的认知,在广告宣传中始终把“永不褪色”作为主要诉求点,经过长时间的广告宣传,阴丹士林布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简直就是“永不褪色”的代名词。
当时,上海滩上中式旗袍的主要面料就是以蓝色为基调的阴丹士林布。
阴丹士林以其不易褪色的品质深受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中青年女性的喜爱。
今天,我们在民国题材的电视剧里仍然能够窥见阴丹士林布的流行程度,那时的时尚女性春秋季是一袭阴丹士林蓝旗袍,冬季则是长棉袍外罩阴丹士林蓝大褂,长围巾直垂至膝,阴丹士林是那个时代的流行密码。
附录:阴丹士林广告是月份牌的一种形式,月份牌年画广告简称“月份牌”,它是一种结合画(多为美女)、广告与年历(即附有 12 个月节令的年历表)三位一体的商业文化的产物。
月份牌年画广告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商品海报。
“月份牌”大量出现是在 20 世纪 20 年代、30 年代。
20 世纪初,在上海、广州、香港、重庆等地的洋行和商号,如烟草公司、火油行、银行、保险公司、酒家、药房、布匹店、化妆品店、五金商店等等,为了在中国打开庞大的市场,推销产品,就利用国人喜爱的传统年画形式,附上商品的广告。
浅析我国20世纪30年代月份牌商业广告画的特征

浅析我国20世纪30年代月份牌商业广告画的特征发表时间:2018-09-18T09:58:29.247Z 来源:《知识-力量》1月中作者:柳景龙[导读] 月份牌画是中国现代广告的首创,其独特的风格对现代商业广告设计中仍有多方面的影响。
本文从构图、色彩、意蕴和影响等方面对20世纪30年代的月份牌画特征做了简要分析。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济南 250300)摘要:月份牌画是中国现代广告的首创,其独特的风格对现代商业广告设计中仍有多方面的影响。
本文从构图、色彩、意蕴和影响等方面对20世纪30年代的月份牌画特征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月份牌画;造型;色彩;意蕴;影响月份牌画是中国现代广告的首创,20世纪30年代月份牌广告画达到了鼎盛时期,因为月份牌中大都绘有穿着旗袍的时尚美女,所以月份牌美女画也俗称为“美女月份牌”。
月份牌图片中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轻松舒适的生活方式,使观者在想象中让心灵得到休息与舒张。
它的特征受到来自国内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层面的影响,也跟随国外传进来的新兴技术与思想而产生变化。
其目的主要是广告宣传,它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广告设计历史中最具影响力。
一、20世纪30年代月份牌商业广告画的形、意、色(一)构图严谨有序商业月份牌画基本都是类似于传统中国画的长方形的框架,最上面是广告产品的生产商。
中间是主画面,两边有十二个月节令的年历表,最底下是日历。
月份牌画的上方或下方印有商品的名称或生产厂商,画的两旁有时画有商品图片。
上下边缘一般镶有铜条,也有仿照国画装裱形式,上下各有一轴,便于悬挂在墙上。
月份牌一般的构成要素有:画面中心主体、日历、商品名称或公司名称、商标、相关文字信息、边框。
一幅画中不一定会同时出现所有要素,如果同时出现,为了避免画面凌乱,整体构图就非常重要。
画面的主题总是在中间最显眼的地方,其它要素往往会成为一整体,变成月份牌边框设计的一部分。
这种构图布局符合老上海消费者接受商品宣传的空间逻辑以及产品商要准确表达商品促销信息的要求。
上海老月份牌中的广告文化

目录
• 上海老月份牌概述 • 上海老月份牌中的广告元素 • 上海老月份牌中的文化内涵 • 上海老月份牌的广告影响与价值 • 老月份牌的传承与创新
01
上海老月份牌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上海老月份牌是指20世纪初至中 叶出现在上海地区的一种商品宣 传画,多以月份为线索,标注节 令事物和吉语。
插画与文字结合
广告中常采用插画与文字结合的方式,通过形象生动的插画和简洁 明了的文字,直观地传达广告信息。
色彩运用
广告在色彩运用上注重对比和搭配,以红、黄、蓝等鲜艳的颜色为 主调,营造出欢快、喜庆的氛围。
广告文案与语言风格
简洁明了
01
广告文案多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风格,突出重点信息,便于消
费者快速理解。
老月份牌的创新发展
在保持老月份牌传统特色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广告技术和市场需求,对老 月份牌进行创新设计,使其更符合现代审美和传播需求。
运用数字化技术、新媒体等手段,拓展老月份牌的传播渠道,扩大其影响 力,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广告文化。
与品牌合作,将老月份牌元素融入现代广告中,打造具有上海特色的品牌 形象,提升品牌价值。
对现代广告的启示与借鉴
创意与艺术性
老月份牌广告在创意和艺术性方面具有很高的水平,对现代广告 创意设计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情感营销
老月份牌广告注重情感营销,通过情感共鸣来吸引消费者,现代 广告也可以借鉴这种情感化的营销方式。
文化传承
老月份牌广告中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对现代广告的文化传承和 创新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老月份牌的文化遗产价值
历史价值
老月份牌是上海近现代 历史的见证,反映了当 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 征,具有珍贵的历史价 值。
20-30年代上海老广告

•
• 仕女图
桐下双美图
2.周柏生
• 周柏生(1887~1955)又名桐。江苏常州人,定 居上海。擅长工笔彩绘古装人物画、水彩擦笔月 份牌画。以绘广告画名世。曾为《时报》绘黑白 广告画。1917年应聘入南洋烟草公司广告部,为 该公司及华成烟草公司、华美烟草公司用水彩擦 笔绘制月份牌广告画。后专事创作月份牌年画, 为大丰昌印刷纸号创作的日历挂牌《男耕女织》 是其代表作之一。1927年7月创办柏生绘画学院, 招收学员,除一般绘画教学外,设有月份牌画特 科,培养月份牌画人才。
•
《申报》
3.广播广告
• 中国境内出现的第一座广播电台“中国无线电公司”,由 美国人奥斯邦设立。播出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外新闻、娱乐 音乐及推销无线电器材(包括矿石收音机、真空管收音机 之类)的广告,从而拉开了中国广播广告的序幕。开洛公 司建造的广播电台经常播放外商广告。新新公司职员办了 第一座中国人办的私营广播电台,节目内容多为广告,替 公司推销商品。 • 广播广告的出现,丰富了大众广告传播的手段,使广告在 更辽阔的空间向消费者更迅速地传递商品信息,从而提高 了广告的社会影响力。
月份牌广告就像一面见证上海社会发展和变迁的镜子广告画面中的人事物景等皆留下了时代的印记从这些印记之中我们可以窥探到当时的社会面貌一般市民心态及社会的发展趋势从自封走向开放从单一文化融合为多元文化从缓慢的改变到快速的发展
简要分析20-30年代上海老广告
12120050钟运佳
类别
• 包车,有轨电车
代表人物
• 1.周慕桥(1868~1922)近代画家。一署慕乔、 慕侨,又名权。江苏苏州人,定居上海。相传为 吴友如弟子。早期作品多刊于《点石斋画报》和 《飞影阁画报》。1893年5月接办《飞影阁画报》 改名《飞影阁士记画报》,到1894年6月停刊, 从事《飞影阁士记画册》专画古人古事。清末民 初上海旧校场和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中,有些时 装妇女题材的作品,系出自其手笔。初期月份牌 画稿,仍用中国传统工笔画法,作于绢上,有 《林黛玉魁夺菊花诗》(1903)、《潇湘馆悲题五 美吟》等。随时势审美需要,后亦改作擦笔水彩 美女月份牌画。为上海早期月份牌画家之一。
月份牌招贴广告的发展史

AppreciatION 鉴赏·年味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内忧外患,历史背景复杂,政权更迭频繁,战乱不断的时期。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艰难的夹缝中求生存,同时大量的世界性托拉斯组织涌入中国,也带来了许多新兴的广告形式,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企业和广告画家合作,创作了月份牌招贴广告的发展史罗紫乙编辑|朱慧敏1976481234@AppreciatION 鉴赏·年味大量优秀广告画,尤其在对女性形象的描绘方面,从传统美人到时尚女郎,把中国仕女画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最早的月份牌是1896年鸿福来票行随彩票奉送了一种“沪景开彩图 中西月份牌”的画片,“月份牌”这个名词就从此沿用。
后来为了加速印制广告画,商家就去掉年历,月份牌从而成为名副其实的广告画。
在没有电视,报纸版面有限,杂志种类又少的时代,商业的广告意识从来不缺。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最开放的城市,大批欧美资本大量输入。
外国资本家很快借鉴和运用了中国传统的民间年画中配有月历节气的“历画”样式,融入商品广告。
当时中外厂商投巨资采用月份牌做商品宣传,涌现了一大批以月份牌为生的画家,比如周柏生、徐咏青、杭稚英,等等。
可以说,上海的月份牌画是整个民国时期(1912—1949)一个时代生活侧面的记录。
月份牌这种视觉消费品是廉价乃至免费获得的。
起先大多是在年终岁末赠送给经销商或顾客的月历,既当礼品,又是广告。
我们现在见到的早期月份牌招贴广告,有香烟广告、化妆品广告、药品广告、银行广告、保险公司广告等,都是随商品赠送给顾客的。
只要你买两盒英美烟草公司的纸烟,就可以凭烟盒内附装的赠券换取一张月份牌。
大商场都实行“购物一元,获赠香艳广告一张,多购多赠”的办法。
因此,月份牌事实上是现代商品世界奉送给所有人的一个日常生活的乌托邦,在这个乌托邦AppreciatION 鉴赏·年味中,现代世界以最柔软的女性身体和充满家庭氛围的室内外空间而呈现。
如果删除那些小小的烟盒,主体的画面依然是纯粹的传统历史画或仕女画,不放在月份牌中,直接剥离出来就是一幅幅传统中国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上半页中国的月份牌广告
【摘要】
20世纪初兴起于上海,并风行半个世纪的月份牌广告,是中国商业广告设计发展史上独有的产物。
因其独特的艺术视觉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一种特殊美学形态。
本文主要从月份牌广告的源起、发展和主要内容,艺术性传播的基础来讲述。
【关键词】
月份牌;民族商业设计;艺术性传播;
【正文】
一.月份牌广告的源起、发展和主要内容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清政府的闭关自守使得中国无论在经济还是文化上都远远落后于西方,平面设计艺术也不例外。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既处于变局当中,同时又置身更大变局的前夜。
一方面社会环境相对稳定,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市民文化兴盛,知识文化阶层人才聚集;而另一方面,外来影响日趋强烈的渗透,使得城市,特别是沿海大型城市,处于各种社会文化形态混杂的状态。
这为中国现代商业设计的产生和中国设计文化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条件。
中国经济在1928--1938年间经历了—个较好的发展时期,相当多的产品、消费品的出现,丰富了城市人们的生活。
物质的供求需要是商业设计发展的原动力,而随着商业设计需求的增大,中外广告机构在一些大城市纷纷建立。
很多类似于今天的设计师事务所的机构的出现,表明当时商业设计,主要是平面设计进入了早期的繁荣。
月份牌海报是我国近代以来最早的现代商品海报,它出现于20世纪初的上海,随着当时洋商经济进入中国社会而发展流行。
外国资本纷纷进入各个通商口岸,为了推销商品、抢占市场,进行了大规模的产品广告宣传。
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中外各公司从只有纯文字的广告,迅速发展成为有插图的宣传品,月份牌海报应时而生。
因为海报中除了有人物插图、商品图片、公司行号外,还有年历印在海报上,故称为“月份牌海报画”或“月份牌年画”。
随着月份牌广告技巧
的不断发展,月份牌广告成了一种文化,它引领社会潮流,培养消费者的生活趣味,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再经由这些消费者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自上而下地普及这种时尚文化。
月份牌海报的内容有一个演变的过程。
起初外国驻华洋行、公司直接在国外印制欧洲油画及其他风景画,配以商品广告作为海报宣传品,运到中国赠送给经销商和消费者,这些海报的题材是带有西方色彩的美女、骑士、风景、静物、图案和宗教画等,由于中西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也由于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导致的当时中国人对待洋货的抵制情绪,这些广告投放市场后受到冷遇。
而国内新兴民族资本却因此受到启发,结合国内传统的审美、文化需求与外来传播手段设计制作出带有中国传统神话、传说、典故、风俗、风景的新型商业画片来。
⋯经过几代设计者的创作,月份牌广告在新旧杂处及东西交错的冲突时代中摸索出了一条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商业设计的成长之路,它是我国最早的印刷品广告,清晰地再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民族资本主义遭多重压制、排挤、抵制外国资本的入侵而艰难的发展历程。
20世纪20、30年代的旗袍时装美女,开创了月份牌画的鼎盛时代,因而月份牌又俗称“美女月份牌”。
20年代未,身穿大袖旗袍的清纯女学生,可说是时髦中的佼佼者。
30年代月份牌创作盛期,月份牌中的美女是第二代都市女性的时髦代表。
当时一批电影明星如胡蝶、阮玲玉、黎灼灼等都被作为模特出现在月份牌画中。
她们穿当时最流行的时装;用当时最新潮的物品:电话、电炉、钢琴、话筒、唱片等;有当时最时髦的消遣:打高尔夫球、抽烟、骑马、游泳、航空……都市摩登女郎为月份牌与旗袍找到了彼此共同表达的形式,因而旗袍与月份牌流行步伐一致,月份牌中的旗袍总是成为当令新装。
二.月份牌广告的艺术性传播基础
既然人们对于月份牌非常的追捧,喜爱上面的艺术表达方式,人们购买月份牌是怀着一种崇尚和向往美好生活的目的,是从审美和精神享受的层面来欣赏月份牌广告的图式内容的,那么这些艺术性图式能够迎合这么丰富的需求,传播的这么快,其基础就在于月份牌创作条件的逐步完善。
1.创作主体的专业化。
月份牌创作主体的专业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由民间化到专业化、由个人
到专业画室、由单独完成到分工合作。
月份牌广告画家的创作经历了由民间化到专业化的过程。
民间亿是指他们未完全进入月份牌广告创作领域的时期,仍未形成一套正规行之有效的专业技法和设计理念。
他们有自己的主业,只是偶尔涉足设计月份牌广告。
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前期就业生涯和社会经历,以及扎实的美术功底,为他们以后成为专业的月份牌广告画家,进入月份牌画坛,树立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创造了不可或缺的条件。
也正是他们的“独门绝技”不断制造着月份牌的流行风尚,推动着月份牌的发展创新。
月份牌广告创作主体的专业化还体现在:自从作由个人到专业画室的转变。
以周幕桥、郑曼陀和徐咏青为首的早期职业月份牌广告画家,凭借个人的名义接手当时发行月份牌广告大户英美烟公司、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和华成烟草公司韵订单,也为一些新起的印刷厂画稿。
即使是在月份牌广告发展的繁荣期,杭樨英,谢之光、金梅生、金肇芳等人在未开设自己的专业画室之前,都经历了个人创作的开拓期。
名声渐响之后,他们都开设了自己的专业画室。
由单独完成到分工合作也是月份牌广告画家渐进的创作特点,更是其创作专业化的最好诠释。
大多数月份牌广告画家学有所成,迈入创作的门槛后,都会单独完成画稿。
等到名声雀起,约稿纷至沓来的时候,单纯凭借个人力量,是根难满足出版商和大众的需求的,这就需要其他具有一技2技的画家的通力舍作。
分工合作成为普遍现象,是近代中国机器大生产亿下的必然结果。
专业画室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它适应了分工合作的需求。
2.创作技法的成熟化。
西方绘画理论和技法传人中国后,中国画家接受了明暗、立体、色彩等的形式要求;设计师也为了顺应广告商的要求,迎合市民阶层包括农村受众的审美趣味,积极地探索中西合璧的画法技巧。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创造了一个崭新的绘画形式——擦笔水彩画。
这种独特的技法,可以表现出柔丽细腻的质感,在二三十年代,风行一时,逐渐代替了以往那种较为生硬的半中半洋的画法,成为月份牌海报表现技法的主流。
3.印刷技术的完善化。
月份牌广告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印刷技术的发展,印刷技术的不断完善
为月份牌广告待美画面的展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它既体现在由木版、石印再到胶版印刷上,又体现在由单色再到多色印刷上。
月份牌广告的产生与中国传统木版年画有着直接的联系,它秉承了木版年画的木版印刷方式。
初期的月份牌广告采用术版刻印技术印刷,发行量不大,成本高,难以适应大批免费赠送的需求。
先进的印刷技术使月份牌广告完成了由木版到石印再到胶版印刷的蜕变。
月份牌广告在石印转向胶版印刷期间,有过照相制版的传八。
采用照相石印,在造型上更加准确,但在色彩上还得靠人上修整。
而胶版印刷在中国最早出现在外国资本企业中。
依靠印刷技术的进步,月份牌步入高峰期。
印刷技术的进步开创了月份牌广告一个卫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也体现在色彩方面的变化,即由单色到多色印刷。
月份牌产生初期由于木版印刷技术的局限,色彩单纯,此后采用木版套色,色彩不甚丰富。
虽然从形式上摆脱了木版年画的影子,但是印刷方法依然延续木版刻印。
随着外国石印技术的传入,月份牌广告的色彩也出现了新一轮的褪变。
多色印刷使得月份牌广告的面面精美绚丽,色彩丰富,层次分明,更能体现月份牌广告吸收水彩、油画、摄影、国画等艺术后所要表现的色彩特点和艺术风格,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
这也是它之所以能够在二三十年代形成以美女月份牌广告为主的图式优势,风靡中国的技术原因所在。
三.总结
“月份牌”是中国独有的海报形式,它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中国传统视觉经验与西方商业策略相互融合的产物。
纵观月份牌广告的创作、印刷、发行,无论是商家、画家、印刷者,还是受众,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他们之间的互动造就了月份牌广告的艺术性传播。
它唯美的视觉语言,恰当地结合了中西绘画的形式和技法,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在七八十年后的今天仍让人能够欣赏。
其有力的广告宣传作用,影响了中国人的商品接受模式,创造了一个特定时代的特定的文化现象。
参考文献:
①.储婷:《开局与突破--中国平面设计的白银时代》(《文艺研究》2004年第4期)
②.汪晨敏:《月份牌广告的艺术性传播》(2009 - 东南大学东南大学:艺术学)
③.黄玉涛:《民国时期月份牌广告的文化特征探析》(《新闻界》200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