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八年级数学月考分析

(完整版)八年级数学月考分析
(完整版)八年级数学月考分析

八年级数学月考分析

第一次月考结束后八年级数学成绩不理想,经过自我分析、年级组分析,总结了优点与不足,及时反思自己、反思教学、教法,纠正不足,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有一个新的突破。我就这次考试的试题和学生的答题情况以及以后的教学方向分析如下:

一、试题特点

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解答题三个大题,共120分,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测检,以书本为主,主要考查了第11章——12.2的内容。

二、试题解题情况

1、本次考试试卷总分120分,上线人数30人,最高分112分,最低分6分。

2、根据对试卷成绩的分析,学生在答卷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主面的问题

①一题多种情况考虑不周全;如选择题4、6、8、10题,填空题12题,解答题20题;

②以前学过的知识遗忘,新旧知识不能融会贯通的使用;如18题;

③数学思维能力,从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概括归纳的能力差;如21、24、25题;

⑤审题能力及解题的综合能力不强。审题在答题中比较关键,如果对题目审的清楚,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此题已做对一半。

三、今后的教学建议

通过这次的考试出题方向,以及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立足教材,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扎扎实实地给学生渗透教材的重难点内容。不能忽视自认为是简单的或是无关紧要的知识。

2、教学中要重在突显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3、多做多练,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要求要严格

4、知识点巩固落实到位;批改到位;

5、分层辅导,对学困生要耐心辅导,多与他们的家长交流、沟通,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会一如既往的精钻教材、教法、学法,加强集体备课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查缺补漏,引领学生的成绩有质的飞跃。

初二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分析.doc

初二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分析 这篇关于初二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分析,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考试总体情况。 本次月考考了八年级数学上册十一至十三章共三章内容,即全等三角形、轴对称和实数。全年级共 72 人参加考试,有32 人及格, 100 人以上的有 1 人, 90 分以上有 6 人, 80 分以上有14 人, 70 分以上有 18 人, 60 分以上有 32 人, 40 分以下有 13 人,平均分为 56.6,低分率为 18%,优秀率为 8.33%,及格率为 41.67%。 二、试卷分析 本次月考共三大题即24 小题,选择题14 题共 42 分,填空题 4 题共 12 分,解答题6题共56分。 三、得失分情况。 在第一大题的12 道选择题中,没有全错的,只有一人全对,71 人半对半错。其中第 2 和 6 题正确率达 80%,而第 9 题的错误率达 98%。 在第二大题的 4 道填空题中,全对的有 2 人,全错的有 5 人,其余的均为半对半错。其中第 15 的正确率为90%,第 18 题错误率为 80%。 在第三大题的 5 道解答题中,有 1 人全对的,也没有全错的,得分率占80%的题有第19、 20 和 21 题,失分率占80%的题有 22 和 24 题。 四、比较分析 1、与七年级第一次月考对比: 平均分名次 及格率名次

优秀率名次 低分率名次 七年级 21 21 21 18 本次 12 13 14 9 结论:学生有了很大进步,说明有许多学生是想学好并有能力学好,作为教师要给予帮助,不要给学生太大的打击,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2、与七年级最后一月考对比: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学期月考试卷

)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八(上36分)(每小题3分,共一.选择题)1.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D C B A ,6cm D分别是对应顶点,如果AB=BAD,点A和点B,点C和点2.如图所示,△ABC≌△)BD=7cm,AD=4cm,那么BC的长为(D.不能确定C.4cm 5cm B.A.6cm C D A E C D D A ·B E F C B A F

B 第5题第3题第2题 ,下列结论中,于点E,DF⊥AC于点F3.如图,D是∠BAC平分线AD上一点,DE⊥AB错误的是()+DF.AD=DE C.△ADE≌△ADF D AF A.DE=DF B.AE = )(4.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依据为.SSA D C.HL A.AAS B.SAS ≌ABC=DE,还需添加两个条件才能使△中,已知条件5.如图:在△ABC和△DEFAB)△DEF,不能添加的一组条件是( =DF B.BC=EF,AC A.∠B=∠E,BC=EF =EF D.∠A=∠D,BC C.∠A=∠D,∠B=∠E ( ) 6、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D:线段A:等腰三角形 B:正方形 C:圆,那么图中全BAC,BE、CD交于点O,且AO平分∠BE7.如图,已知CD⊥AB,⊥AC)等三角形共有( C.3对D.4对A.1 对B.2对 A D C A · E D F ·O E B 第7题第8题 C B 8.如图,AB∥DE,CD=BF,∠A=∠E,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AC=EF B.AC∥EF C.DE=AB D.∠DCA+∠E=180° 9.到三角形三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三角形的() A.角平分线交点B.边的垂直平分线交点C.中线交点D.高线交点 10.如图,是一个经过改造的台球桌的桌面示意图,图中四个角上的阴影部份分别表示四个入球孔.如果一个球按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被击出(球碰到桌边可以经过多次反射),那么该球最后将落入的球袋是() A.1号袋B.2号袋C.3号袋D.4号袋 2号袋1号袋B D

信阳市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月考试卷

信阳市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 1. (2分)(2020·酒泉模拟) 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 B . C . D . 2. (2分) (2017八上·云南月考) 下列式子化简后的结果为x6的是() A . x3+x3 B . x3?x3 C . (x3)3 D . x12÷x2 3. (2分) (2017八上·云南月考)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顶角度数为() A . 30° B . 60° C . 90° D . 120°或60° 4. (2分) (2016八上·卢龙期中) 如图,△ABC中,AB=AC,D是BC中点,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 ∠B=∠C B . AD⊥BC

C . AD平分∠BAC D . AB=2BD 5. (2分)(2017·苍溪模拟) 如图,在△ABC中,AB=AC,∠BAC=100°,AB的垂直平分线DE分别交AB、BC 于点D、E,则∠BAE=() A . 80° B . 60° C . 50° D . 40° 6. (2分) (2017八上·云南月考)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是4和9,则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A . 17 B . 17或22 C . 22 D . 16 7. (2分) (2017八上·云南月考) 如图,在△ABC中,∠BAC=90°,AB=3,BC=5,EF垂直平分BC,点P 为直线EF上的任一点,则AP+BP的最小值是() A . 3 B . 4 C . 5 D . 6 8. (2分)如图,在△ABC中,∠ACB=90°,∠ABC=60°,BD平分∠ABC,P点是BD的中点,若AD=6,则CP 的长为()

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数学(解析版)

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 1.分式中的x,y都扩大2倍,则分式的值() A.不变 B.扩大2倍 C.扩大4倍 D.缩小2倍 2.使分式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 A.x=2 B.x≠2 C.x=﹣2 D.x≠﹣2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2)0=﹣1 B.C.﹣2﹣3=﹣8 D. 4.下列化简正确的是() A.B.C.D. 5.分式和的最简公分母为() A.12x2yz B.12xyz C.24x2yz D.24xyz 6.化简分式的结果是() A.B.C.D. 7.如果分式的值为零,则x的值为() A.2 B.﹣2 C.0 D.±2 8.若分式方程有增根,则m等于() A.3 B.﹣3 C.2 D.﹣2 9.已知方程的根为x=1,则k=() A.4 B.﹣4 C.1 D.﹣1 10.已知点P1(﹣4,3)和P2(﹣4,﹣3),则P1和P2() A.关于原点对称 B.关于y轴对称 C.关于x轴对称 D.不存在对称关系

11.一个正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坐标为(﹣2,﹣3),(﹣2,1),(2,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为() A.(2,2) B.(3,2) C.(2,﹣3)D.(2,3) 二、填空题: 12.=______. 1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02006=______. 14.化简得______. 15.计算:=______. 16.方程的解是x=______. 17.写出一个以x=2 为根且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是______. 18.关于x的方程ax=3x﹣5有负数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9.林林家距离学校a千米,骑自行车需要b分钟,若某一天林林从家中出发迟了c分钟,则她每分钟应骑______千米才能不迟到. 三、解答题:(第20-24题各7分,第25、26题各9分第27题10分63分) 20.化简. 21.解方程: 22.化简: 23.已知.试说明不论x为何值,y的值不变. 24.若方程的解是非正数,求a的取值范围. 25.在制作某种零件时,甲做250个零件与乙做20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相同,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做10个零件,则甲、乙每小时各做多少个零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 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B。C。AD.。 2、和点P(-3,2)关于y轴对称的点是() A.(3,2) B.(-3,2) C. (3,-2) D.(-3,-2) m的值等于(.若x+2(m-3)x+16是完全平方式,则31 2) 或-D.7 C.7 1A.或5 B.5 4.圆、正方形、长方形、等腰梯形中有唯一条对称轴的是() (A)圆(B)正方形(C)长方形(D)等腰梯形 33)b2b??2)((,那么这个多项式是()5、一个多项式分解因式的结果是 66664??4?44?bbb?b B、、A、D、C6.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等腰三角形的是() (A) 1,1,2 (B) 2,2,5 (C) 3,3,5 (D) 3,4,5 4x?1得(7、分解因式) 2222)11)(x?(x?)?1?1)(xx(、 B 、A23(x?1)(x?1x?1)(x?1)()x?1)( C 、D、8.已知∠AOB=45°,点P在∠AOB内部,P与P关于OB对称,P与P关于OA对称,21则P,O,P 三点构成的三角形是 ( ) 21(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9.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在第三边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m 10、如图,如果直线m是多边形ABCDE的对称轴,A E 其中∠A=130°,∠B=110°,)那么,∠BCD的度数等于(D B 、40° B、50° A C、60° D、70°C 分)3二.填空题(每题分,共3032a?ab分解因式的结果是、多项式1 242?y?16?49x())(2、?7050?。AD3.在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月考试题

B C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月考试题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3分,30分) 1.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 3,7,则它的周长为 ( ) A 、 13 B 、 17 C 、 13或17 D 、 不能确定 2.一个多边形内角和是540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 ) A 、4 B 、5 C 、6 D 、7 3.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为1:2:3,则这个三角形是 ( ) A 、 锐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 钝角三角形 4.图中有三角形的个数为 ( ) A 、 4个 B 、 6个 C 、 8个 D 、 10个 9题 10题 5.在△ABC 中,∠ACB=900,CD 是边AB 上的高。那么图中与∠A 相等的角是( ) A 、 ∠ B B 、 ∠ACD C 、 ∠BC D D 、 ∠BDC 6.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 A .全等三角形的高相等 B .全等三角形的中线相等 C .全等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相等 D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的平分线相等 7. 下列各条件中,不能作出惟一三角形的是 ( ) A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 B .已知两角和夹边 C .已知两边和夹角 D .已知三边 8.△ABC≌△A′B′C′,其中∠A′=35°,∠B′=70°则∠C 的度数为 ( ) A 、55° B、60° C、70° D、75° 9.如图,AB⊥BF,ED⊥BF,CD=CB ,判定△EDC≌△ABC 的理由是 ( ) A 、ASA B 、SAS C 、SSS D 、HL 10.如图,△ABC≌△CDA,AB=5,BC=6,AC=7,则AD 的边长是 ( ) A 、 5 B 、6 C 、7 D 、不能确定 第(4)题E D C B A 第(5)题D C B A

(完整版)初二上学期数学月考试卷

初二上学期月考数学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每组数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 A.1cm ,2cm ,3cm B.4cm ,5cm ,6cm C.2cm ,3cm ,7cm D.4cm ,4cm ,10cm 2.在ABC ?中,AB=14,BC=4x ,AC=3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2x > B .14x < C .714x << D .214x << 3.在ABC ?中 ,::1:2:3A B C ∠∠∠=,则ABC ?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都有可能 4.如图 1,P 是ABC ?内一点,延长CP 交AB 于D , A .21A ∠>∠>∠ B .21A ∠>∠>∠ C .12A ∠>∠>∠ D .12A ∠>∠>∠ 5.已知等腰△ABC 的底边BC =8㎝,且AC BC -=则腰AC 的长为( ) A .10㎝或6㎝ B .10㎝ C .6 ㎝ D .8 6.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有两边和一角所对的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 .有两边对应相等,且有一角为3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C .有一角和一边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D .有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7.如图2 AM 是ABC ?中的中线,2( ) A . 82cm B . 42cm C . 22cm D . 以上答案都不对 8.如图3,AD BC ⊥,D 为BC A .ABD ?≌ACD ? B . ∠C .AD 是角平分线 D .?

9.ABC ?中,AB=AC ,D 是AB 上一点,连结CD ,且AD=BD=CD 则A ∠的度数为( ) A .45? B .36? ??10.如图4,已知12∠=∠,AD=BD=4 CE AD ⊥,2CE=AC ,那么CD 的长 是( ) A .2 B .3 C .1 D . 1.5 二、 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1 .三角形按边分可分为 和 ;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7cm 和4cm ,则它的周长为 ; 3.在ABC ?中 ,80,20C B B A ??∠-∠=∠-∠=,则C ∠= ;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一个底角之和为100?,则其顶角的度数为 ________ ; 5.在ABC ?中::1:2:3A B C ∠∠∠=,6.如图5,如果A B ∥CD ,AD ∥BC , E 、 F 为AC 上的点,AE=CF 共有 对; 7.如图6在ABC ?中,90ACB ?∠=,C D ⊥于D ,30A ?∠=,E 为AB 的中点,则ECD ∠=8.如图7,ABD ∠与∠ACE 是ABC ?的两个外角,若70A ?∠=,则 ABD ACE ∠+∠= ; 9.如图8,A D ∥BC ,BD 平分∠ABC ,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是 ;

八年级数学月考分析

八年级数学月考分析 第一次月考结束后八年级数学成绩不理想,经过自我分析、年级组分析,总结了优点与不足,及时反思自己、反思教学、教法,纠正不足,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有一个新的突破。我就这次考试的试题和学生的答题情况以及以后的教学方向分析如下: 一、试题特点 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解答题三个大题,共120分,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测检,以书本为主,主要考查了第11章——12.2的内容。 二、试题解题情况 1、本次考试试卷总分120分,上线人数30人,最高分112分,最低分6分。 2、根据对试卷成绩的分析,学生在答卷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主面的问题 ①一题多种情况考虑不周全;如选择题4、6、8、10题,填空题12题,解答题20题; ②以前学过的知识遗忘,新旧知识不能融会贯通的使用;如18题; ③数学思维能力,从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概括归纳的能力差;如21、24、25题; ⑤审题能力及解题的综合能力不强。审题在答题中比较关键,如果对题目审的清楚,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此题已做对一半。 三、今后的教学建议 通过这次的考试出题方向,以及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立足教材,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扎扎实实地给学生渗透教材的重难点内容。不能忽视自认为是简单的或是无关紧要的知识。 2、教学中要重在突显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3、多做多练,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要求要严格 4、知识点巩固落实到位;批改到位; 5、分层辅导,对学困生要耐心辅导,多与他们的家长交流、沟通,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会一如既往的精钻教材、教法、学法,加强集体备课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查缺补漏,引领学生的成绩有质的飞跃。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 第一次月考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 第一次月考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计算正确的为( ). A .2(5)5-=- B .257+= C . 64 32 2 +=+ D . 36 22 = 2.若a 是最简二次根式,则a 的值可能是( ) A .2- B .2 C . 3 2 D .8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732-= B . () 2 55-=- C .1232÷= D .03812+= 4.已知实数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2||(-1)a a +的结果为( ) A .1 B .﹣1 C .1﹣2a D .2a ﹣1 5.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32-=﹣6 B 311 82 -- C 4=±2 D .52=106.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52223-=y y B .428x x x ?= C .(-a-b )2=a 2-2ab+b 2 D 27123= 7.()()a x a a y a x a a y --= --a 、x 、y 是 两两不同的实数,则22 22 3x xy y x xy y +--+的值是( ) A .3 B . 13 C .2 D . 53 8.设222222 22 11111111 111112233499100+ +++++++ + S 的最大整数[S]等于( ) A .98 B .99 C .100 D .101 9.若|x 2﹣4x+4|23x y --x+y 的值为( )

A .3 B .4 C .6 D .9 10.若a b > ) A .- B .- C . D . 11.若a =,2b =+a b 的值为( ) A . 1 2 B . 14 C D 12.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A 2 B 5=- C x D 6=- 二、填空题 13.已知x =( )21142221x x x x -??+?= ?-+-??_________ 14.设12211112S =+ +,22211123S =++,322 11 134S =++,设 ...S =S=________________ (用含有n 的代数式表示,其中n 为 正整数). 15.下面是一个按某种规律排列的数阵: 根据数阵排列的规律,第 5 行从左向右数第 3 个数是 ,第 n (n 3≥ 且 n 是整数)行从左向右数第 n 2- 个数是 (用含 n 的代数式表示). 16.÷ =________________ . 17.. 18.对于任意实数a ,b ,定义一种运算“◇”如下:a ◇b =a(a -b)+b(a +b),如: 3◇2=3×(3-2)+2×(3+2)=13=_____. 19.3y = ,则2xy 的值为__________.

新人教版八年级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从n 边形的一个顶点作对角线,把这个n 边形分成三角形的个数是( ) A. n 个 B.(n -2) 个 C. (n -3)个 D. (n -1)个 2.下面设计的原理不是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是( ) A. 三角形的房架 B. 由四边形组成的伸缩门 C. 斜钉一根木条的长方形窗框 D. 自行车的三角形车架 3.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080°,则此多边形是( )边形. A .八 B .十 C .十二 D .十四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 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相等 D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相等 5.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 ) A .20 B .120 C .36或120 D .20或120 6. 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6、5,则第三条边c 的范围是( ) A.92<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班级: 姓名: 一 选择题 1、在下列各数0,0.2,3π,722,6.1010010001…,11131,7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A 、1 B 、 2 C 、3 D 、 4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 27的立方根是3± B 、 6427 -的立方根是43 - C 、-2的立方是-8 D 、-8的立方根是-2 3、下列四组数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 ) A 、 1,2,5 B 、3,5,4 C 、 5,12,13 D 、 4,13,15 4、满足75<<-x 的整数x 有( )个 A 、6个 B 、5个 C 、4个 D 、3个 5、下列各式无意义的是( ) A .-5 B .410- C .51 - D .2)5(- 6、36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6 B.6 C.±6 D. 6 7、52762、、三个数的大小关系是 ( ) A 、27562<< B 、62527<< C 、52762<< D 、56227<< 8、如图4所示,有一个长、宽各2米,高为3米且封闭的长方 体纸盒,一只昆虫从顶点A 要爬到顶点B ,那么这只昆虫爬

行的最短路程为( ) A 、3米 B 、4米 C 、5米 D 、6米 9、如图,△ABC 的面积为 ( ) A. 12 B.8 C. 6.5 D. 5 10、已知,一轮船以16海里/时的速度从港口A 出发向东北方向航行,另一轮船以12海里/时的速度同时从港口A 出发向东南方向航行,离开港口2小时后,两船相距( ) A .25海里 B .30海里 C .35海里 D .40海里 二、填空题 11、169的平方根是 __ ; 12、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AB=4,AE=2,DF=1, 图中 个直角三角形 13、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________. 14、如图7所示,一棵大树折断后倒在地上,请按图中所标的数据, 计算大树没折断前的高度的结果是__ _ . 15、如图8所示,有两棵树,相距12m ,一棵 树高13m ,另一棵树高8m ,一只鸟从一棵树 的顶端飞到另一棵树的顶端,小鸟至少要飞 __ m . 16、 如果a 的平方根是±2,那么 =a ; 17、已知一个Rt △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是__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月考试题

③ ② ① 月考试卷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全等三角形的高相等 B.全等三角形的中线相等 C.全等三角形周长相等 D.全等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相等 2、如图,直线a、b、c表示三条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可供选择的地址有() A.一处 B.两处C.三处 D.四处 3、如图,△ABC中,AB=AC,AD⊥BC,点E、F分别是BD、DC的中点,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A.3对B.4对C.5对 D.6对 4、如图,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不小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A.带①去 B.带②去 C.带③去 D.带①和②去 5.下面4个汽车标志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则它的顶角是(). A 80° B 20° C 80°或20° D 不能确定 7.小明从镜子中看到对面电子钟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时刻应是()A.21:10 B.10:21 C.10:51 D.12:01 8、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则它的顶角是() A、80° B、20° C、80°或20° D、不能确定 c a b C F E D B A (第12题图)(第13题图)(第14题图)

9、如图,在△ABC 中,AB =AC =20cm ,DE 垂直平分AB ,垂足为E ,AC 于D ,若△DBC 的周长为35cm ,则BC 的长为( ) A 、 5cm B 、10cm C 、15cm D 、17.5cm 10、在直角坐标系中,A (1,2)点的纵坐标乘以-1,横坐标不变,得到B 点, 则A 与B 的关系是( ) A 、关于x 轴对称 B 、关于y 轴对称 C 、关于原点轴对称 D 、不确定 二.填空题 1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它的底角是____. 12 如图9在等腰Rt △ABC 中,∠C =90°,AC =BC ,AD 平分∠BAC 交BC 于D ,DE ⊥ AB 于D ,若AB =10,则△BDE 的周长等于____. 13.点M (-2,1)关于x 轴对称的点N 的坐标是________,直线MN 与x?轴的位置关系是 14.已知,AD 是△ABC 中BC 边上的中线,若AB=2,AC=4,则AD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15.如图10,如在平面上将△ABC 绕B 点旋转到△A ’BC ’的位置时,AA ’∥BC ,∠ABC=70°, 则∠CBC ’为________度. 16.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0,腰长是x ,则x 的取值范围________ 17.试找出如图所示的每个正多边形的对称轴的条数,并填在下表格中. 正多边形的边数 3 4 5 6 7 8 对称轴的条数 根据上表,请就一个正n 边形对称轴的条数作一猜想.n 边形有_______对称轴。 18.如图11所示,在△ABC 中,∠ABC=?100,∠ACB=?20, CE 平分∠ACB ,D 为AC 上一点,若∠CBD=?20,BD=ED , 则∠CED 等于_______ 19.如图12,已知ABC △的周长是21,OB OC ,分别平分∠ABC 和∠ACB ,OD ⊥BC 于D ,且 OD =3,△ABC 的面积是._______ 20.如图5在Rt ΔABC 中,∠C=90°,BD 是∠ABC 的平分线,交于点D ,若CD=n ,AB=m , 则ΔABD 的面积是_______ A B C D E (第10题) A

【强烈推荐】八年级数学月考质量分析

八年级数学月考质量分析 一、总体评价 本套试题本着突出能力,注重创新。突出了数学学科是基础的学科,在坚持全面考察学生的数学知识、方法和数学思想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试题的创新,试卷层次分明、难易有度,既有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题,又有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领悟及数学思维的水平客观上存在差异的区分题。题型丰富多样,包括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 二、试题的结构、特点的分析 1.试题结构的分析:本套试题满分120分,三道大题包含28道小题,其中客观性题目占30分,主观性题目占90分。 2.试题的特点 (1)强调能力,注重对数学思维过程、方法的考查。试卷中不仅考查学生对第一二单元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也考查了学生以这些知识为载体,在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基本的数学能力。 (2)注重灵活运用知识和探求能力的考查。试卷积极创设探索思维,重视开放性、探索性试题的设计,如第7题、10题、12题、16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与方法的能力;如第15题、18题、19题、20题等具有开放性、探索性,有利于考查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重视阅读理解、获取信息和数据处理能力的考查。从文字、图象、数据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新课程特别强调的。如第12题、19题、26题、28题等强调了培养学生在现代社会中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的要求。 三、试题做答情况分析 试题在设计上注意了保持一定的梯度,不是在最后一题难度加大,而是注意了难度分散的命题思想,使每个学生在每道题中都能感到张弛有度。本次考试班级人数50人,总分3494.5分,平均成绩69.9分,最高分92,最低分42.5,及格率46%,优秀率12%。成绩分布情况72分以上的一共有23人,85分以上的共有6人。 通过对数学试卷进行分析。 四、存在情况: 1、好学生的学习态度可以,但进步不大,后进生情况令人担忧,缺乏学习目的,譬如上学期学习的知识点非常容易遗忘而影响这学期的继续学习、老师在堂上讲解多遍的知识点,考试时仍然不会做;两级分化严重; 2、数学思维缺乏(数学结合、配方思想,分组讨论思想),学生一遇到难题就怕,不愿开动脑筋思考,对条件的选取表达还存在相当的缺陷,对基础掌握不扎实; 3、对所学数学概念理解不透彻,对所学知识不会融会贯通,只会就题论题,不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启示与建议 通过对以上试卷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面向全体,夯实基础 正确理解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图形、基本思想方法的教学和基本运算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运用等能力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做到用课本教,而不是教课本,以课本的例题、习题为素材,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举一反三地加以推敲、延伸和适当变形,以期达到初中生“人人掌握必须的数学”,同时要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附答案

窟窿台初级中学第二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 出卷人:快乐星猫 一、填空题(3×10=30) 1.数3的平方根是,算术平方根是; 2的平方根是,a2的算数平方根是; 3.a的取值范围是; (= ,= ,4.= ,2 = ; 5= ; 6.已知a+b=-3,ab=2,= ; -= ; 7.有意义,则(2)a 8.等式=成立的条件是; 9.若是整数,则非负整数a= ,的值为; 10.在一个半径为2m的圆形纸片上截出一个面积最大的正方形,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 二.选择题(3×8=24) 11.二次根式能表示的最小实数是() A.0 B.2 C. D.不存在 12.) A B.3 4 C12的算数平方 根D 13.a的值是() A.2 B.3 C.4 D.5 =-,则x的取值范围是() 14.1x A.x≤1 B.x≥1 C.x<1 D.x>1 15.下列各数中,与2的积为有理数的是() A.B.2+C.2 D.2-+ 16.若a≤0,化简a的结果是() A.0 B.2a C.-2a D.2a或-2a 17.化简,正确的结论是() A.B.-C.

D 18.下列计算中:① 3 5==,②=,③ ==完全正确的个数是( ) A .2 B .1 C .4 D .3 三.解答题(共66分) 191计算: (1) 解: 解: (3) 2(- 解: 解: 20.(5分)化简求值:2a (a+b )-(a+b )2,其中a ,b ; 21.(24分)化最简二次根式: (1 (2 解: 解:

(3 (4解: 解: (5)- (6) 22.(10分)计算: (1) (2) 222)(2-- 23.(61x x =- 24.(5

初二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108? C B A 初二数学月考试卷 1.在下图所示的四个汽车标志图案中,属于轴对称图案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9 4的平方根是3 2 B.-2是4的一个平方根 C. 10的平方根是±10 D.0.01的算术平方根是0.1 3.若三角形三边分别为5,12,13,那么它最长边上的中线长是 ( ) A. 1.7 B. 5 C. 5.5 D. 6.5 4.如果三角形一边的垂直平分线经过三角形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 D .不能确定 5.到三角形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 ( ) A .三边高线的交点 B .三条中线的交点 C .三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D .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 6.如图,在下列三角形中,若AB =AC ,则能被一条直线分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的是( ) (1) (2) (3) (4) A.(1)(2)(3) B. (1)(2)(4) C.(2)(3)(4) D. (1)(3)(4) 7.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 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10cm ,正方形A 的边长为6cm 、 B 的边长为5cm 、C 的边长为5cm ,则正方形D 的边长为 ( ) A . B .4cm C . D . 3cm 90? C B A 45? C B A 36? C B A

8.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对角线AC BD ⊥于点O ,AE BC DF BC ⊥⊥,,垂足分别为E 、F ,设AD=2,BC=4,则梯形ABCD 的面积是( ) A .18 B .9 C .8 D .12 二、填空题 9.立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 . 10 的平方根是 。 11.已知一个正数a 的平方根为2m -3和3m -22,则a= . 12 (填>或=或<) 13.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5㎝,则第三边的长为 。 14.如果等腰梯形的腰长为6cm ,上底长2cm ,下底长8cm ,则该等腰梯形的较小内角 是___________0 . 15.如图,DE 是AC 边的垂直平分线,AB =5cm ,BC =4cm 。那么△BEC 的周长是 16.如图,在△ABC 中,∠C=90°,AD 平分∠CAB,CD=4cm,AB=8cm ,那么ADB S =_________cm 2. 17.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 折叠,使点D 与点B 重合,点C 落在点C ′处,折痕为EF ,若∠ABE =20°,那么∠EFC ′的度数为 度. 18.如图,在一个长为2米,宽为1米的矩形草地上,如图堆放着一根长方体的木块, 它的棱长和场地宽AD 平行且大于AD ,木块的底面是边长为0.2米的正方形, 一只蚂蚁从点A 处,到达C 处需要走的得最短路程是 米. 三、解答题 (第17题) D C A B E F O (第15题) (第16题) D B A (第18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第一次月考试题

双泉初中八年级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级姓名学号 E,EF∥BD交CD于 F,则图中共有等腰三角形 [ ]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2.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3cm和6cm, 则它的周长为 [ ] A.15cm B.12cm C.12cm或15cm D.18cm 3.如图,已知:AB=AD,∠BAC=∠DAC,∠B=90°.则AD与DC的关系是 [ ] A.相等 B.互相垂直 C.互相垂直平分 D.平行 4.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是 [ ] A.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 B.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 C.三边中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 D.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 5.下面四个图形中, 哪个不是轴对称图形 [ ] A.有两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 B.有一个内角45°的直角三角形 C.有一个内角是30°,一个内角是120°的三角形 D.有一个内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 6.已知:如图在△ABC中, AB=AC, CD为∠ACB平分线,DE∥BC,∠A=40°,则∠EDC的度数是 [ ] A.30° B.36° C.35° D.54° 7.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则不正确的是 [ ] A.它们的最小角相等 B.它们的对应外角相等 C.它们是直角三角形 D.它们的最长边相等 8.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有一个角和两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有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ABC和?DEF中,AB=DE∠B=∠D,∠C=∠F,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D.有一边和一锐角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9.下面的说法中 , 正确的是 [ ] A.两边及一边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 B.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两边及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10.等腰三角形一底角为30°,底边上的高为9cm,则腰长为___cm. [ ] 3 D.9 C.9 B.18 A.3

八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篇一:八年级数学期末 考试 试卷分析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杨兰富 一、总体评价 本次八年级数学试题能紧扣教材,注重双基,突出了教材的重难点,难度适中,分值分配合理,题型与中考题型接轨。试题立意鲜明, 取材新颖, 设计 巧妙,贴近学生实际,突出 试题 的开放性,整套试卷充分体现课改思想理念。通过考试,考生不仅 长了见识,也找到了自信。 二、试题结构及特点 1.试题结构 本套试题满分100分,共三道大题27道小题,其中客观性题占60分,主观题占40分。 2.试题特点

(1)试卷主要考查学生对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题量适中,从时间上保证了考生精心思考、认真答卷;从试题内容上看,分值 比较合理,各知识点均有体现;再从命题角度看,试题材料鲜活, 结合实际生活,立足紧扣学生脉搏,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 生活。 (2)注重灵活运用知识和探求能力的考查 试卷积极创新思维,重视开放性、探索性试题的设计;第5、9、10 题等具有开放性、探索性,有利于考查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分析、探求、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2、13、25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与方 法的能力。 三、试题做答情况 试题在设计上注意了保持一定的梯度,不是在最后一题难度加大, 而是注意了难度分散的命题思想,使每个学生在每道题中都能感到 张弛有度。 结合试卷作答深究原因主要反映出教学中的以下问题: 1、学生审题不清导致失分; 2、对题意理解偏差造成错误; 3、数学基本功不够扎实。 四、教学启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切实加强以下三个方面。

1、面向全体,夯实基础 正确理解新课标下“双基”的含义,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基本概念、 基本图形、基本思想方法的教学和基本运算及分析、解决问题等能 力的培养。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以教 材的例题、习题为素材,结合学生实际,举一反三加以推敲、延伸 和适当变形,以达到“人人掌握必须的数学”,同时关心数学学习 困难的学生,通过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方法指导,使他们达到学习 的基本要求,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2、注重应用,培养能力 在教学中应关注社会生活,注重情感培育,引导学生从所熟悉的实 际生活中和相关学科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抽象出 数学概念和规律,让学生不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提高学习 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建模能力;同时要加强思维能 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也要设计 一定数量的开放性、探索性问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机会,鼓励学生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 3、关注本质,指导教学 近几年的中考中有不少试题体现了数学应用思想、实践与操作、过 程与方法,探究学习等新课程理念,因此,在教学中应以新课程理 念为指导,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教学方式的 运用,在教师启发引导的基础上,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合 作探究学习中,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引导学生讨论、自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

13{ x x ≥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 一、选择题(24分)。 1、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 ≌△DEF 的是( ) A .A B =DE ,B C =EF ,∠A =∠D B .∠A =∠D ,∠B =∠E ,∠ C =∠F C .AC =DF ,∠B =∠F ,AB =DE D .∠B =∠ E ,∠C =∠ F ,AC =DF 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 A .有两条边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B .两腰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C .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D .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 3、已知,如图,在△ABC 中,OB 和OC 分别平分∠ABC 和∠ACB ,过O 作 DE ∥BC ,分别交AB 、AC 于点D 、E ,若BD+CE =5,则线段DE 的长为 ( ) A .5 B .6 C .7 D .8 4、至少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 ) A .等边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锐角三角形 5、函数y =kx +b (k 、b 为常数,k ≠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 的不等式 kx+b>0的解集为( ) A .x>0 B .x<0 C .x<2 D .x>2 6、已知x y >,则下列不等式不成立的是( ) A .66x y ->- B .33x y > C .22x y -<- D .3636x y -+>-+ 7、将不等式组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应是( ) A A C B D

8、如图所示,一次函数y =kx +b (k 、b 为常数,且k ≠0) 与正比例函数y =ax (a 为常数,且a ≠0)相交于点P ,则 不等式kx+b>ax 的解集是( ) A .x>1 B .x<1 C .x>2 D .x<2 二、填空题(18分)。 1、在△ABC 中,AB =AC ,∠A =44°,则∠B = 度。 2、“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的逆定理是 。 3、不等式930x ->的非负整数解是 。 4、如图,AB =AD ,只需添加一个条件 ,就可以判定△ABC ≌△ADE 。 5、如图,在△ABC 中,∠C =90°,D 为BC 上的一点,且DA =DB ,DC =AC , 则∠B = 度。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6、如图,△ABC 中,∠ACB =90°,CD ⊥AB 于点D ,∠A =30°,BD =1.5cm , 则AB= cm 。 三、解答题(58分)。 1、(8分)解下列不等式(组),并把它们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 112x x -+≥ (2) 3(2)41213 {x x x x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