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的精准放疗
鼻咽癌 GP方案

鼻咽癌 GP方案1. 引言鼻咽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
由于该癌种易于发生淋巴结转移和隐匿性生长,往往容易被忽视或误诊。
为了提高鼻咽癌的治疗效果,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案——鼻咽癌GP方案。
2. 鼻咽癌 GP方案2.1 方案介绍鼻咽癌GP方案是一种结合化疗和放疗的综合治疗方案,常用于鼻咽癌的治疗。
以化疗药物顺铂(Cisplatin)和放疗为核心,通过联合应用,将化疗和放疗的疗效相互叠加,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2.2 方案流程鼻咽癌 GP方案的治疗流程如下:1.评估病情: 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肿瘤分期、病理类型等进行综合评估,制定治疗方案。
2.化疗: 使用顺铂等化疗药物,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化疗。
3.放疗: 采用放疗技术,将高能射线聚焦在肿瘤区域进行放射治疗。
4.术后治疗: 在手术切除后,根据病理结果和患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化疗或放疗。
2.3 方案优势鼻咽癌 GP方案相比于单纯的放疗或化疗方案,具有以下优势:•综合治疗: 鼻咽癌GP方案将化疗和放疗相结合,通过双重杀伤效应,提高了治疗效果。
•协同作用: 化疗药物顺铂和放疗具有协同作用,可以相互增强疗效,提高肿瘤细胞的死亡率。
•病灶缩小: 鼻咽癌 GP方案可以在手术前缩小肿瘤的体积,有助于手术的精确切除。
3. 方案的不良反应与风险鼻咽癌 GP方案在治疗鼻咽癌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和风险,如下所示:•毒副作用: 化疗药物顺铂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毒副作用,需要密切监测和调整治疗方案。
•放射性损伤: 放疗可能会引起放射性口腔炎、食管炎、皮肤损伤等放射性损伤,需要及时处理和预防。
•耳聋: 鼻咽癌 GP方案中的放疗可能会导致耳聋,需要做好听力保护和康复工作。
以上不良反应和风险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合理评估和管理,以降低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影响。
4. 结论鼻咽癌 GP方案是一种常用的鼻咽癌综合治疗方案,通过化疗和放疗的结合应用,提高了治疗效果,并且具有一定的优势。
鼻咽癌射波刀治疗案例及效果

鼻咽癌射波刀治疗案例及效果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世界上80%的鼻咽癌患者在中国。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首位。
而让鼻咽癌患者最畏惧的,莫过于治疗后的一系列“并发伤”:口干、张口困难、在通过放疗延长生命的同时,生活质量也降到了谷底。
然而,来自最新放疗技术射波刀放射治疗鼻咽癌的一组研究结果显示,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为越来越多的专家所认同。
来自烟台射波刀中心的王义善专家为我们讲解了一例有关于射波刀治疗鼻咽癌的案例:——来自烟台107射波刀中心患者:李某,女性,45岁。
大连人症状:2013年初因左侧颌下淋巴结肿大,穿刺活检考虑炎症,在当地卫生院行抗炎治疗后有所好转。
半年后又因左侧中上颈部多个大小不等肿物,大者直径2厘米,质硬,无压痛,活动度差,自行抗炎、针灸、中医偏方等治疗,未见明显好转。
2013年12月因左耳闷胀堵塞、听力下降、吞咽及颈部运动受限,到当地医院行鼻咽镜活检。
确诊:病理诊断为低分化鼻咽鳞癌;进一步行头部MRI提示:鼻咽癌,左侧颈部淋巴结肿大。
治疗:为患者实施射波刀放疗。
转移性淋巴结(GTVnd)处方剂量70Gy/33F,高危区(CTV1)62Gy/33F,低危区(CTV2)55Gy/33F。
TOMO治疗1个月后,转移性淋巴结消退;而急性反应中,皮肤、口腔黏膜均为1级,至放疗结束后1年,都未出现≥2级口干。
复诊:2014年6月进行复诊,并未出现新的肿瘤病灶,各项指标均正常。
射波刀治疗鼻咽癌的效果——摘自全国射波刀肿瘤无创诊疗中心官网射波刀是非常典型的放疗设备,到中国今年是第10个年头,局部肿瘤方面,肺癌是做的最多的,有专业人士统计,到2014年为止用射波刀治疗的肺部肿瘤达700余例,其中早起的肺癌200例,那么从前期总结过病人的资料来看,70岁以上居多,身体条件较差,不能用手术治疗,包括微创手术。
我们采用射波刀治疗,三年的局部控制率达到90%左右,三年生存率70%左右,结果比较好。
鼻咽癌放疗危及器官剂量限制标准

鼻咽癌放疗危及器官剂量限制标准
鼻咽癌放疗的剂量限制标准包括对不同危及器官的剂量要求,具体如下:
脑干:MAX≤54Gy或≤1%PRV体积不超过60 Gy。
脊髓:MAX≤45Gy或≤1%PRV体积不超过50Gy。
视神经:MAX≤50Gy或PRV最高剂量50Gy≤54Gy。
视交叉:MAX≤50Gy或PRV最高剂量50Gy≤54Gy。
眼球:MAX≤50Gy。
晶状体:MAX≤9Gy。
颞叶:MAX≤60Gy。
下颌骨:MAX≤70Gy或≤ml不超过75Gy。
颞颌关节:MAX≤70Gy或≤ml不超过75Gy。
腮腺:MEAN<26 Gy(至少单侧)或双侧体积的20cc<20 Gy 或50%体积<30 Gy(至少单侧)。
口腔:MEAN≤40Gy。
每侧耳蜗:V55<5%。
声门喉:MEAN≤45Gy。
食管:MEAN≤45Gy。
环后咽:MEAN≤45Gy。
臂丛神经:MAX≤66Gy。
这些标准是为了确保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同时确保肿瘤能够得到足够的辐射剂量,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具体的剂量限制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在进行放疗前,患者应与医生详细讨论治疗方案,了解可能的副作用和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与评估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与评估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一种相对较少见但较为恶性的头颈部肿瘤。
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和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特点,治疗鼻咽癌通常采用综合治疗,其中放射治疗是治疗鼻咽癌的关键手段之一。
放射治疗计划设计是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获得最佳疗效并最大限度减少危害的重要步骤。
下面将对鼻咽癌的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以及评估过程进行探讨。
一、放射治疗计划设计1. 患者评估和分期放射治疗计划设计的第一步是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和合理分期。
这包括对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MRI、CT等)、病理检查等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以确定肿瘤的位置、分期、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信息。
2. 靶区划定根据鼻咽癌的位置及其淋巴结转移规律,需要合理划定治疗的靶区。
一般来说,放射治疗的靶区包括原发肿瘤灶、颈部淋巴结区域等,同时还需避开关键器官(如脑干、眼球等)。
3. 剂量分配放射治疗计划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剂量的分配。
根据肿瘤的大小、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患者的整体状况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剂量分配方案,确保肿瘤组织受到足够的放射剂量,同时尽量避免对周围正常组织的伤害。
4. 照射技术选择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中,选择合适的照射技术对于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常用的照射技术包括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ation therapy,SRT)、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等。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照射技术,可以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提高治疗的精确性和疗效。
5. 治疗计划评估完成放射治疗计划设计后,需要进行治疗计划的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剂量分布、靶区覆盖情况、剂量与毒副作用之间的平衡等。
通过评估,可以进一步优化治疗计划,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和患者的安全。
二、放射治疗计划评估按照治疗计划的设计,进行放射治疗后,有必要对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
鼻咽癌精确放疗与普通放疗的区别

鼻咽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如果鼻咽癌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在出现鼻咽癌后需要积极的治疗。
对于鼻咽癌的治疗,目前西医经常使用的手段就有放疗,许多人对于放疗的认识还局限于影视剧中的一些情节或者是日常细碎、凌乱的知识碎片,自从在临床医学的使用中来,也经历了一定发展阶段,开始出现了精准放疗。
那么鼻咽癌精确放疗与普通放疗的区别是什么呢?普通的放疗一般就是指常规二维放疗,操作简单,费用较低,但是靶区的剂量分布较差,对关键组织和器官的保护较差,副作用相对较大。
除了常规二维放疗,还有一些其他放疗,其中就包括三维适形放疗,是一种相对高精度的放疗。
利用CT图像重建肿瘤和正常组织,通过不同方向设置一系列与病灶形状一致的适形照射野,尽量使高剂量区分布与靶区一致,周围正常组织剂量降低。
而调强放疗又是三维适形放疗的高级形式,不但要求射野的形态与靶区一致,而且射线束的剂量强度能够按要求进行调整,不仅能使靶区接受较高剂量和均匀剂量照射,而且能降低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
通常可以增加肿瘤照射剂量,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使某些常规不能治疗的患者得到治疗(多靶点,邻近重要器官);图像引导放疗是一种四维放疗技术,它是在三维放疗技术的基础上加入了时间因素,考虑到了肿瘤及正常器官在治疗过程中的运动和分次治疗间的位移误差,在治疗前和中利用影像设备对肿瘤及正常器官进行实时的监控,做到更高层次上的精确放疗。
说了这么多的专业术语,可能还是会有患者听起来云里雾里,通俗点讲就是,因为放疗是利用不同能量的放射线照射肿瘤部位,以期杀死癌细胞的治疗手段,为了保证对癌细胞足够的杀伤力,不得不扩大照射的范围来杀死周围正常组织可能存在的癌细胞。
这样却会给正常的组织和体细胞带来一些不必要的伤害,这也是引起放疗毒副作用的原因。
而精准放疗则是能够更加精确地划分病灶和正常组织的界限,从而更好的确定放射线照射的区域,因此,会减少普通放疗带来的毒副作用,减少一些对正常组织的伤害。
鼻咽癌的放疗剂量和治疗时间

鼻咽癌的放疗剂量和治疗时间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
在放疗治疗中,合理的剂量和治疗时间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非常重要。
本文将讨论鼻咽癌的放疗剂量和治疗时间的相关问题。
一、鼻咽癌的放疗剂量放疗剂量是指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的放射线剂量。
对于鼻咽癌的放疗剂量,通常采用总剂量和每次剂量两个参数来描述。
1. 总剂量:总剂量是指在整个放疗周期内给予患者的放疗总量。
鼻咽癌的总剂量一般在70-80Gy之间,根据鼻咽癌的分期和具体情况可能会有所调整。
总剂量的确定既要保证肿瘤的控制,又要尽量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
2. 每次剂量:每次剂量是指每次放疗给予患者的放射线剂量。
鼻咽癌的每次剂量一般在1.8-2.2Gy之间,每周给予5次。
每次剂量的选择要综合考虑肿瘤的敏感性、患者的耐受性以及正常组织的防护。
二、鼻咽癌的放疗治疗时间放疗治疗时间是指完成放疗所需的天数。
鼻咽癌的放疗治疗时间一般较长,治疗周期在6-8周左右。
放疗治疗时间的长短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疗效和副作用。
较短的治疗时间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的增长,但可能会增加正常组织的损伤。
较长的治疗时间可以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但容易造成肿瘤的抵抗性增加。
因此,治疗时间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肿瘤的分期和位置等因素。
三、放疗剂量与治疗时间的关系放疗剂量和治疗时间密切相关,在合理控制剂量的前提下,适当延长治疗时间可以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
但需要注意的是,过长的治疗时间可能增加肿瘤的抵抗性,减少治疗效果。
因此,在制定放疗方案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肿瘤的特点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对于早期鼻咽癌,适当控制总剂量,缩短治疗时间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而对于晚期鼻咽癌,较高的剂量和适当延长治疗时间可以增加治疗效果。
总之,鼻咽癌的放疗剂量和治疗时间的选择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问题。
合理的剂量和治疗时间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在制定放疗方案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肿瘤的特点以及正常组织的防护。
鼻咽癌治疗方案及疗程

鼻咽癌是一种发生在鼻咽部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和转移性。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鼻咽癌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本文将详细介绍鼻咽癌的治疗方案及疗程。
一、鼻咽癌的治疗方案1.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鼻咽癌治疗的首选方法,适用于早期鼻咽癌患者。
手术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鼻咽部分切除术:适用于肿瘤局限于鼻咽部,无远处转移的患者。
(2)鼻咽-鼻窦联合切除术:适用于肿瘤侵犯鼻窦、眼眶等邻近器官的患者。
(3)颈部淋巴结清扫术:适用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适用于大多数鼻咽癌患者。
放射治疗方式包括以下几种:(1)外照射:采用直线加速器或钴-60等放射源对肿瘤进行照射。
(2)近距离放疗:将放射性源直接放置在肿瘤部位或邻近部位,以达到高剂量照射。
(3)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对肿瘤进行精确照射。
3. 化学治疗化学治疗主要用于治疗晚期鼻咽癌或复发、转移的患者。
化疗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顺铂:是目前治疗鼻咽癌的首选化疗药物。
(2)氟尿嘧啶:与顺铂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
(3)紫杉醇、多西他赛等:近年来被应用于鼻咽癌的治疗。
4.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杀死肿瘤细胞。
目前,针对鼻咽癌的免疫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抑制剂、CTLA-4抑制剂等。
(2)肿瘤疫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识别和杀死肿瘤细胞。
二、鼻咽癌的疗程1.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疗程取决于肿瘤的大小、部位、患者全身状况等因素。
一般来说,手术治疗的疗程为1-2周。
术后还需进行随访和观察,包括复查、放疗等。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的疗程一般为6-8周,分为两个阶段:(1)诱导放疗:照射剂量为40-50Gy,治疗时间为4-5周。
(2)巩固放疗:照射剂量为30-40Gy,治疗时间为3-4周。
3. 化学治疗化疗的疗程取决于肿瘤的分期、患者全身状况等因素。
鼻咽癌精准放疗正常组织的勾画图谱王孝深

CRTOG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放疗中心6
鼻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IMRT需要考虑的正常结构
• 脊髓、脑干、视交叉、视神经、颞叶 • 垂体、内耳、肺尖、颞颌关节、下颌骨、眼球、晶体、
气管、食管、甲状腺、皮肤、口唇
• 唾液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口腔小唾液腺) • 吞咽相关器官(咽上/中/下缩肌、舌根、喉与声门上喉、
左腮腺
CRTOG
咽缩肌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放疗中心16
口腔
下颌骨
右颌下腺
喉 左颌下腺
脊髓
脊髓
咽缩肌
备注:会厌、劈裂、假声带、声带统一命名为喉,作为一个结构勾画
CRTOG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放疗中心17
脊髓
喉 左腮腺
咽缩肌
皮肤
脊髓
左腮腺
脊髓
皮肤
咽缩肌
备注:体表外轮廓自动生成后均匀内收2-3mm,作为皮肤
指导审核专家
• 胡超苏,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中心 • Avraham Eisbruch,美国Michigan大学肿瘤中心
CRTOG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放疗中心3
鼻咽癌CT定位扫描时的体位
患者仰卧位,选择合适曲度的头枕,人体放松 双侧上肢自然垂放在身体两侧 头部处于中立位,头颈肩面罩固定
CRTOG
左侧内耳
左右颞颌关节
CT 默认 bone窗
脑干 左右颞颌关节
右侧内耳
左侧内耳 右侧内耳 左侧内耳
备注:有条件的单位可以把耳蜗、前庭、内听道独立命名,分别勾画
CRTOG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放疗中心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咽癌的精准放疗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首位。
而让鼻咽癌患者最畏惧的,莫过于治疗后的一系列“并发伤”,如口干、张口困难、肌肉纤维化等。
然而,近期治疗鼻咽癌的一组研究结果显示,新治疗技术TOMO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鼻咽腔解剖结构复杂,鼻咽部位很难提供良好的手术条件;而鼻咽癌大多又属于低分化鳞癌,对放射线的敏感性高。
所以,放射治疗一直是治疗鼻咽癌的首选方法。
但由于鼻咽位置深,周围要害器官众多且密集,常规放疗面临着一个瓶颈:鼻咽癌的靶区一般较大且极不规则,肿瘤区与临床靶区的形状不一致,常规照射技术很难使高剂量区与靶区的形状相吻合。
所以,一般常规放疗不但无益于肿瘤的局控率,而且很容易造成正常器官的损伤。
患者治疗后常常出现张口困难、肌肉僵硬甚至纤维化等副作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三维调强适形放疗技术(IMRT)的出现,真正实现了“精确制导”的效果。
根据肿瘤的形态、大小,对各个方面射野内剂量分布进行调整,从而在三维方向上使高剂量区完全吻合于靶区形状,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周围正常组织的受量。
TOMO放射治疗系统作为3D影像引导旋转调强的代表,其最大的优势就在于高适形、高剂量、低损伤,即使相邻1~2cm的组织器官,也可产生自定义的适形剂量分布,而周围正常组织的剂量陡
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