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药物性肾损伤80例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小儿泌尿系感染80例临床分析

小儿泌尿系感染80例临床分析

小儿泌尿系感染80例临床分析作者:张弢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5期【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诊治的小儿泌尿系感染患者80例,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尿培养前均给予抗菌药物,对照组患者尿培养前不给予抗菌药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结果。

结果经比较得知,显示阳性为3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阳性7例(17.5%),对照组患者阳性28例(70%),其中大肠埃希菌21例(占60%)、革兰阴性菌6例(占17.1%)、葡萄球菌5例(占14.3%)、铜绿假单胞菌3例(占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儿泌尿系感染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在对其进行诊治时,应结合细菌培养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从而保证合理应用抗生素,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小儿;泌尿系感染;抗菌治疗;临床分析泌尿系感染是临床常见的外科病症,其致病原因是由于大肠杆菌在尿液中繁殖从而对尿路粘膜产生损伤而致病[1]。

发病多以小儿较常见,临床表现主要为尿频、尿急、尿痛、腰痛等症状。

婴幼儿及小儿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可有发热、喂食困难、病理性黄疸、体重不增等表现,给早期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

因此,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对患者的尿液进行常规检查,可为早期诊断及治疗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2]。

为进一步掌握小儿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我院对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来我院进行诊治的小儿泌尿系感染患者80例,男37例,女43例,年龄0.4-13岁。

诊断标准:中段尿培养菌落汁数>l0万/ml;尿沉渣检查:WBC>5个/HPF或伴有泌尿系统感染症状。

其中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者32例、发热13例、腹痛9例、无症状者6例。

排除标准:对头孢或阿莫西林类抗菌药物有过敏反应者;尿路梗阻以及膀胱一输尿管反流等情况,或者继续感染遗留在肾内的陈旧性瘢痕者。

药物性肾损害78例临床分析

药物性肾损害78例临床分析
2 0 , 11 ) 1 1 1 9 . 0 52 ( 1: 9 — 1 2 1
( 收稿 日期 :0 0 0 — 0 2 1— 9 1 ) C N MEDC R D 巾国 医药 写报 1 7 HIA IALHE AL 5
中 都 应 引 起 注 意 。
从 本 资料 可 见 , 年 龄 段 均 可 发病 , 老 年 患者 偏 多 且 各 但 预后 较差 。一 方 面 , 肾血 流 量 、 内生肌 酐 清 除率 自 4 0岁 以后 均 呈逐 年下 降 的趋势 , 肾小 管功 能 也 明显减 退 ; 另一 方面 , 老 年 患 者 对 药 物 的 代 谢 和 清 除 功 能 也 明 显 减 弱 1 因 此 , 年 患 6 ] 。 老
1资 料 与 方 法
11一 般 资 料 .
本组 7 8例 药 物 性 肾损 害 患 者 均 经 临 床 和 实 验 室 检 查 确
诊, 中, 3 例 , 4 其 男 1 女 7例 ; 龄 4 ~ 0岁 , 年 28 平均 6 . 。 肾 35岁 损害 类 型 : 性 肾 功能 衰 竭 1 急 5例 , 性 肾 功 能衰 竭 5例 , 慢 慢 性 肾 损 害 急 性 加 重 4例 .其 余 5 4例 患 者 表 现 为 尿 常 规 检 查 异 常或 肾功 能异 常 。合并 基 础疾 病 类型 : 尿病 患 者 1 糖 3例 , 高 血 压患 者 1 例 , 1 心脑 血管 病 患 者 l 0例 。 呼吸 系 统疾 病 患 者 6例 , 关 节 炎 患 者 2例 , 瘤 患 者 1例 , 基 础 疾 病 的 患 骨 肿 有 者共 4 3例 , 5 . %。 占 51 3
21 年 1 01 月第 8卷第 2期

工 作 探讨 ・
药 物性 肾损 害 7 8例 临床 分 析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临床病例分析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临床病例分析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临床病例分析药物性急性肾损伤是指由于药物原因引起的肾脏功能急剧下降的一种疾病。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发病急、病情起病快,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痛苦。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的病因复杂,临床表现不典型,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它的特点,以便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临床病例:某患者女性,45岁,主诉腹痛、恶心、呕吐、乏力,于一周前出现肝功能异常,曾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急性肝损伤”,予以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

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感觉日渐疲劳,同时出现上述症状,遂来我院就诊。

入院查体:患者面色苍白,全身皮肤黄染,呼吸19次/分,心率94次/分,血压110/75mmHg。

肝大,肝区轻压痛明显,腹软,压痛明显。

实验室检查:血肌酐:354.5umol/L,尿素氮:31.4mmol/L,尿蛋白:++,尿红细胞:+,尿白细胞:+,尿常规:蛋白1+,白细胞5-10个/HP,红细胞3-5个/HP。

血清总胆红素:175umol/L,血清直接胆红素:31umol/L,乙肝病毒三对十标志物:阴性。

肝功能:血清ALT:340U/L,AST:372U/L,血清白蛋白:35g/L,血清总蛋白:63g/L。

Coomb试验:阴性,ANA:阴性,抗Sm抗体:阴性,Anti-LKM-1抗体:阴性。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我们初步怀疑患者存在药物性急性肾损伤,考虑肝功能异常可能与药物有关。

我们建议患者停用所有可能有肝毒性的药物,并加强护肝治疗。

在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后,我们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询问,了解到她近期因患颈椎病服用了一些镇痛药物,并且同时服用了一些减肥药物,这两类药物都有肝毒性。

我们高度怀疑患者的肝肾损害是由这两种药物导致的。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对患者进行了脱水和利尿处理,并加强肝肾保护治疗。

经过几天的治疗,患者的肝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症状也得到了缓解。

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和调养,最终康复出院。

以上病例为典型的药物性急性肾损伤临床病例,患者在服用药物后出现了肝肾功能损害的临床表现,经过及时发现和积极治疗最终康复。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53例分析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53例分析
增多 。药 物性 AKI 临床表现 无特 异性 , 早期 常 常不 易被 发 现而延 误 治疗 , 导 致 严 重 的后 果 。本 文 就 我
1 . 3 原 发病 及发 病 前 用药
5 3例 患 者原 发 病分 别
为带状疱疹 、 精 神分 裂症 、 上 呼吸道 感 染 、 结核、 胆结 石、 肾结石 、 脑出血、 脑梗 死 、 肠炎、 痛风 , 所 有 的患者
水, 防止药 物沉 积于 肾小 管 内 , 大剂 量 快速 静 注后 可
能有 尿素 氮 、 肌酐升 高、 肾小 管 内结 晶沉 淀 、 血尿 。
脱水 或 已有肝 、 肾功 能 不 全 者 , 应 减 少 剂量 或 慎 用 。 对此 药有 过敏史 者禁 用 。
来, 药 物性 肾损 伤 的发 生 率 呈 上 升 趋 势 ] 。随着 生
突然下 降 , 血清肌酐绝 对值增加大于等 于 2 6 J 4 t  ̄ mo l / 1
*通 讯 作 者

中国 实 验 诊 断 学
2 0 1 3年 7 月 第 1 7卷
第 7期

1 3 33 一
或增 加大 于等 于 5 O %, 或 者 持 续超 过 6 h尿 量 小 于
活 水平 的不 断 提 高 、 人 口的 老 龄 化 , 糖尿病、 高 血 压
Ch i n J La b Di a g n, J u l y, 2 0 1 3, Vo l 1 7, No . 7
文章编号 : 1 0 0 7 —4 2 8 7 ( 2 0 1 3 ) 0 7 —1 3 3 2 —0 2
药 物性 急性 肾损 伤 5 3例分 析
陈 新 , 刘 玉 峰 , 刘 树 军”
( 1 . 长春 消防 支 队 门诊 部 , 吉林 长春 1 3 0 0 6 1 ; 2 . 内蒙 古 伊 图 里 河 森 林 公 安局 , 内蒙 古 伊 图 里河 0 2 2 1 5 0 ;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115例临床分析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115例临床分析

血压 无 明显影 响 , 够 明显减慢 心率 , 能 降低 心肌 耗氧 量和 C C . K、 K MB、 T T, C n 明显 减 少 MI , 高 L E , S升 V F
可 能与抑 制或 减轻 了缺 血 再灌 注 损 伤 , 微 循 环 和 使 心肌 组织 得 到充分 有效 的再灌 注有 关 。 综上 所述 , 酸肌 酸钠对 A 再 灌 注损 伤 心 肌 磷 MI 具 有保 护作 用 , 机 制 可 能 与补 给 心 肌 能 量 , 低 其 降 C C . K、 K MB, 少 心肌梗 死 面积有 关 , 切 机制 有 待 减 确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 15 例临床 分析 1
孙铁 忠 , 鑫宇 李
[ 要 ] 目的 探 讨 药 物 性 急 性 肾 损 伤 ( uek n yi u e K ) 原 因和 预 后 , 高 诊 治 水 平 。 方 法 对 我 院 摘 c t i e n r ,A I 的 d j 提 收 治 的 1 5例 药 物性 A I 临 床 资 料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结 果 引 起 药 物 性 A I 1 K 的 K 的主 要 药 物 是 抗 生 素 , 险 因 素 是 高 危
[ ] 李 作 成 . 射 用 磷 酸 肌 酸 钠 治 疗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后 心 力 9 注 衰 竭 的 疗 效 [ ] 中 国 老 年 学 杂 志 , 0 0, 0( 6) J. 21 3 1 :
23 . 3 71 2 72.
[ 0 李 彬 . 酸 肌 酸 钠 治 疗 充 血 性 心 力 衰 竭 的 临 床 观 察 1] 磷
作 者 单 位 :6 15河 北 秦 皇岛 , 京 军 区北 戴 河疗 养 院 肾病 中 心 06 0 北
军 医药杂志 2 1 0 2年 9月 第 2 4卷 第 9期 M d&P am JC i L V 12 ,N . , e .0 2 e hr hnP A, o 4 o9 Sp 2 1 .

62例儿童急性肾损伤临床分析(肾脏内科-丁娟娟)

62例儿童急性肾损伤临床分析(肾脏内科-丁娟娟)

62例儿童急性肾损伤临床分析武汉市儿童医院肾内科丁娟娟栾江威李弢王筱雯易红戚畅摘要目的总结儿童急性肾损伤(AKI)的病因、临床特点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62例急性肾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 62例急性肾损伤患儿中男43例,女19例,城市6例,农村56例,新生儿期7例(11.3%),婴儿期15例(24.2%),幼儿期13例(21.0%),学龄前期8例(13.0%),学龄期8例(12.9%),青春期11例(17.7%),平均年龄4.4±4.3岁,确诊前病程最短1天,最长180天,平均12.5天,AKIⅠ期9例(14.5%),AKIⅡ期9例(14.5%),AKIⅢ期44例(71.0%),肾前性12例(19.4%),主要为消化道感染和新生儿窒息,肾性26例(41.9%),其中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7例(26.9%),急性非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1例(3.8%),肾病综合征4例(15.4%),溶血尿毒综合征5例(19.2%),狼疮性肾炎1例(3.8%),结缔组织病1例(3.8%),急性间质性肾炎3例(11.5%),鱼胆中毒1例(3.8%),泌尿系感染3例(11.5%),肾后性24例(38.7%),均为泌尿系结石,病因在各年龄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新生儿期为肾前性因素,婴儿期主要为肾后性因素,其余年龄段主要为肾性因素。

少尿,高血压,血尿,蛋白尿,GRF等参数在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本研究中26例治愈(41.9%),21例好转(33.8%),14例无效放弃(22.5%),死亡1例(1.6%),其中接受腹膜透析19例,间歇性血液透析1例。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发病天数、是否出现少尿或血尿、血红蛋白是影响预后的因素。

结论儿童急性肾损伤的病因多样化,其预后与发病年龄,原发病及治疗有关,早期诊断有助于AKI的治疗,积极有效的治疗有助于提高存活率。

要重视儿童AKI的诊治。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临床病例分析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临床病例分析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临床病例分析患者信息:患者,男性,53岁,因高血压病就诊。

患者病史:高血压病10年,口服贝那普利5mg/d维持血压正常,无其他明显病史。

主诉:患者于两天前发现头晕、口渴、口干、尿量减少,无恶心呕吐及腹泻等症状。

体格检查:神志清醒,血压140/90mmHg,心率78次/分,呼吸18次/分,双肺呼吸音清,心尖搏动在第五肋间,无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包块及肝脾肿大,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9000×109/L,血红蛋白125g/L,血小板200×109/L尿常规:蛋白2+,尿蛋白定量500mg/L,红细胞10个/HP,白细胞10个/HP生化检查:尿素44.2mmol/L,肌酐707μmol/L,钾6.05mmol/L,钠141mmol/L诊断及治疗:经过进一步检查,患者被诊断为药物性急性肾损伤,可能与口服贝那普利有关。

治疗方案为停止贝那普利治疗,进行肾功能保护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补液、利尿、碱化尿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措施。

随访观察患者肾功能变化,肌酐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

讨论:药物性急性肾损伤是指在药物治疗后数小时至数天内,急性肾功能恶化。

病理生理机制主要包括肾小球及肾小管受损,发生肾缺血、肾小管坏死、肾小球滤过膜受损等。

药物性急性肾损伤的发病原因是多种多样,主要与药物直接毒性、代谢产物、肾小管分泌转运通道受损等有关。

贝那普利是一种常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心衰等疾病治疗。

其主要不良反应包括低血压、肾功能损害、高血钾等。

本例患者口服贝那普利后出现急性肾功能恶化的可能原因是药物直接毒性及代谢产物对肾小管的损害,导致肾小管坏死及容量不足,进而诱发肾脏缺血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等病理生理反应。

治疗方案包括停用贝那普利治疗、进行肾功能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

肾功能支持治疗主要是保护肾脏结构和功能,采取卧床休息、补液等措施,以减轻肾脏负担,同时进行强制利尿、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等,促进药物代谢与排泄,以保证肾脏功能的恢复。

小儿闭合性肾损伤的治疗(附75例分析)

小儿闭合性肾损伤的治疗(附75例分析)

小儿闭合性肾损伤的治疗(附75例分析)
侯英;陈辉;王常林;杨屹
【期刊名称】《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年(卷),期】2005(012)002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闭合性肾损伤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小儿闭合性肾损伤临床资料.其中肾被膜下血肿29例,肾实质部分裂伤23例,肾实质完全断裂11例,肾实质碎裂7例,肾蒂伤2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断裂3例.合并其他脏器伤者16例.结果非手术治疗59例,手术治疗16例,切除伤肾11只.74例治愈,死亡1例.结论小儿肾损伤后应尽快判断出肾脏损伤的程度及出血情况,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绝大多数闭合性肾损伤可采用非手术治疗.
【总页数】2页(P105-106)
【作者】侯英;陈辉;王常林;杨屹
【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小儿外科,辽宁,沈阳,110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小儿外科,辽宁,沈阳,110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小儿外科,辽宁,沈阳,110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小儿外科,辽宁,沈阳,11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1.6
【相关文献】
1.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附75例报告) [J], 李勇;岳军
2.闭合性肾损伤诊治体会(附75例分析) [J], 王英敏
3.闭合性肾损伤诊治体会(附75例分析) [J], 王英敏
4.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和治疗(附87例分析) [J], 李翔;陈明才
5.小儿闭合性肾损伤(附36例分析) [J], 林涛;龚以榜;李旭良;叶启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药物性肾损伤80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药物对儿童肾损伤临床特点。

方法80例服用药物后肾脏有不同程度损伤患儿,对其进行对症治疗,并观察疗效。

结果经过积极的治疗后,62例康复出院,15例转为慢性肾功能损害,3例死亡。

结论药物对人体的损害很大,可引发各种肾病综合征,应尽早发现并立即治疗。

关键词小儿;药物性肾损伤;临床分析
肾脏是人体排泄的主要器官[1],服用药物后进入体内的药物有很大一部分是经过体肾小球过滤、肾小管分泌和肾小管重新吸收后从肾脏在次排除体外的。

在排泄的过程中,药物的副作用或者药物的毒性作用会给肾间质或肾脏细胞造成伤害,临床常见的药物如抗肿瘤药物、各种抗生素和部分中草药等对人体均会照成不同程度的肾损伤,不同的药物毒性作用对人体不同的组织会造成不同程度损害,近年来,随着各种药物的广泛使用和药物的滥用,药物对人体的伤害和各种药物的副作用越来越明显[2],肾脏是人体排泄和代谢的主要器官,药物引起的肾损害日益增多,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急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疾病、单纯性血尿蛋白尿、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等、溶血尿毒综合征、梗阻性肾伤害、尿崩症、水电解质紊乱等,因此,人们应该加强药物对人体损伤的认识,以降低药物性肾损害的[3]。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4月~2013年11月在本院就诊的80例肾损伤患儿,年龄在1~14岁,其中男45例,女35例,平均年龄7.3岁,80例患儿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肉眼血尿,其中5例患儿少尿或者无尿,10例患儿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27例患儿有肾病综合征,20例患儿有肾炎综合征,10 例患儿患有单纯性血尿,15例患儿患有肾小管间质疾病,8例患儿患有慢性肾功能衰竭。

在使用了这些对肾脏有一定作用的药物后,经过血液、尿液、核素检查、X射线、B超和药物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实验等的判定,患儿均为使用药物后造成的肉眼血尿。

1. 2 治疗方法一旦疑似或确定为药物性肾损伤,应立即减少药量或者停止用药,及时纠正患儿的电解质、水及酸碱平衡紊乱,很多患儿往往在停止用药后尿改变和临床症状迅速消失,立即恢复。

根据不同的肾损伤程度和使用药物的不同等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4],如青霉素等抗生素和抗癌药物等引起的过敏性间质肾炎,可服用泼尼松类糖皮质激素1~2周,药量为1~2 mg/(kg·d),服用2周后,可以明显的改善患儿的肾功能,且对于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药物性肾损伤患儿也可以使用肾上腺皮质类激素;抗肿瘤药和磺胺类药物结晶引起血尿但没有造成肾功能衰竭者,通过大量饮水或者服用呋塞米等来除去阻塞肾小管的结晶,也可以通过水化疗法及时将残留的药物排出体外,氨基糖苷类药物等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等可以服用维拉帕米等,谷光氨肽具有抗氧化、解毒和保护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等的作用,可以用于急性肾小管坏死,根据病
情将一定量的药物溶解在100 ml的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入,病情好转后采用肌内注射;对于急性肾功能患儿采用腹膜透析和血液净化治疗,透析有助于药物的清除,必要时还可以采取血透等。

2 结果
80例患儿经过2周左右的积极治疗,62例康复出院,15例转为慢性肾功能损害,3例死亡。

3 讨论
药物造成的肾损害根据临床表现、用药史和实验室的检测等很容易判断,一般出现下列临床症状就可以判断为药物造成的肾损伤[5],如: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的不明原因的血尿和蛋白尿、浮肿和体重增加、少尿、无尿或闭尿、血渗透间隙增加等基本上都可以判断为是药物引起的肾损伤。

对于药物引起的肾损伤一旦发现后立即停止用药,对于急性中毒的患儿可以通过洗胃、活性炭吸附等措施清楚胃肠壁上残留的药物,加速药物的排泄,在根据患儿的病情进行治疗,药物引起的肾损伤对人体的伤害很大,如果能及时确诊和正确治疗多数药物性肾损伤的患儿的肾功能可以恢复正常,医生应严格掌握各种药物的适用证和各种药物可能引起的后遗症,禁止滥用药[6],用药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疗程同时也要严格监控患儿的尿蛋白、尿酶和尿残渣等,多种药物一同使用时也要注意药物彼此间的影响。

肾脏的血流量特别丰富,大量的药物可以进入肾脏,而且肾内毛细血管的表面积大,容易发生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沉积,作用与肾小管表面的排泄物浓度高,且肾小管的代谢率高,同时肾脏的耗氧量大对缺血缺氧敏感,肾脏疾病也增加了对药物的敏感性等原因也造成了药物对肾脏损伤。

参考文献
[1] 张锐锋,王洪清,薛颖,等.小儿药物性肾损伤215例临床分析.儿科临床杂志,2004,10(5):57-58 .
[2] 张辉.药物性肾损伤发病机制及防治进展.国际儿科学杂志,2012,39(2):112-113.
[3] 杜仲瑜.药物致急性肾损伤34例临床分析.北方医学,2013,5(1):79-80.
[4] 杨志忠,毛健,段荣.药物相关性急性肾损伤76例分析.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1,27(8):1123-1124.
[5] 蔡彦,梅长林.药物相关性急性肾损伤的机制及诊疗进展.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11(9):798-799.
[6] 国建,李红艳,张云芳,等. 275例急性肾损伤的临床资料及预后分
析.临床肾脏病杂志,2014,14(6):112-1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