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表方法+
决策表法【范本模板】

1、决策表:决策表(Decision Table),又叫判定表是分析和表达多逻辑条件下执行不同操作的工具.2、决策表的构成:条件桩:列出了问题的所有条件。
条件项:针对条件桩给出的条件列出所有可能的取值。
动作桩:给出了问题规定的可能采取的操作.动作项:和条件项紧密相关,指出在条件项的各组取值情况下应采取的动作.规则:●任何一个条件组合的特定取值及其相应要执行的操作称为规则;●在决策表中贯穿条件项和动作项的一列就是一条规则;●决策表中列出多少组条件取值,也就有多少条规则,即条件项和动作项有多少列。
通过“阅读指南”实例说明了决策表的构成。
3、决策表的化简:合并规则有两条或多条规则具有相同的动作,并且其条件项之间存在着极为相似的关系,就可以将规则合并。
1-4567—8问题C1:你觉得疲倦吗?Y N N N C2:感兴趣吗?—Y Y N C3:糊涂吗?—Y N—建议A1:重读√A2:继续√A3:跳到下一章√A4:休息√4、决策表测试方法:根据软件规格说明,构造决策表的5个步骤如下:1)列出所有的条件桩和动作桩;分析输入域,对输入域进行等价类划分;分析输出域,对输出进行细化,以指导具体的输出动作;2)确定规则的个数; 假如有n个条件,每个条件有两个取值(0,1),则有2n种规则;3)填入条件项;4)填入动作项,得到初始决策表;5)简化,合并相似规则(相同动作)。
举例:维修机器问题描述:“……对于功率大于50马力的机器,并且维修记录不全或已运行10年以上的机器,应给予优先的维修处理……”1)列出所有的条件桩和动作桩条件桩:动作桩:。
决策表方法测试

决策表方法测试一、什么是决策表方法测试呢决策表方法测试就像是一个超级有条理的决策小助手。
它可以把各种输入条件和对应的动作都整理得清清楚楚。
比如说,我们要决定今天吃什么,可能有很多条件,像有没有肉、是甜的还是咸的、是热的还是冷的,这些条件组合起来就可以通过决策表来决定最后的结果,也就是吃什么啦。
这在软件开发或者一些复杂的系统决策中可太有用了。
二、决策表方法测试的步骤1. 确定条件就像刚刚说的吃什么的例子,要先把那些影响结果的因素找出来。
在软件测试里,可能是输入的数据类型、数据范围、用户的操作权限等等。
这些条件就像是拼图的小碎片,一个都不能少。
2. 确定动作这就是在不同条件组合下要做的事情啦。
在软件里可能是显示某个界面、执行某个计算或者是弹出一个提示框。
在吃的例子里,就是最后决定是吃汉堡、寿司还是沙拉。
3. 构建决策表把条件写在上面,动作写在下面,然后把各种可能的条件组合和对应的动作都填进去。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画一幅超级详细的地图,每个岔路口(条件组合)都指向一个目的地(动作)。
4. 分析决策表看看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有没有漏掉的条件组合。
这就像是检查地图有没有画错路或者少画了路。
三、决策表方法测试的实际应用在很多领域都能用得到呢。
比如说在电商网站的订单处理系统里。
条件可能有用户的会员等级、订单金额、支付方式等等。
动作可能是给予折扣、免费包邮或者是需要人工审核。
通过决策表方法测试,就可以保证这个系统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正确地处理订单,不会出现乱给折扣或者不该包邮却包邮的情况啦。
四、决策表方法测试的优缺点优点就是超级有条理,能把复杂的决策过程简单化。
而且很容易检查有没有遗漏的情况。
缺点呢,就是如果条件太多的话,决策表会变得超级大,看起来会有点眼花缭乱。
就像如果我们要考虑吃什么的时候把全世界的食物都作为条件,那这个决策表可能会写到天荒地老。
五、如何更好地进行决策表方法测试呢1. 要和相关的人员充分沟通,确保找全了所有的条件和动作。
软件测试中的决策表技术

软件测试中的决策表技术在软件测试中,决策表技术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测试方法。
决策表是一种以表格形式呈现的测试设计工具,能够清晰地表达系统的规则和条件,并帮助测试人员针对不同情况进行测试。
决策表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系统的输入条件、输出结果以及各种规则和约束整理成一张表格,每一行代表一个测试用例,利用这些测试用例来检查系统的正确性。
以下是决策表技术的一般步骤:1. 确定系统的输入条件和输出结果:在进行软件测试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系统的输入条件和输出结果。
这些输入条件和输出结果可以是系统的功能需求、运行环境、用户需求等。
2. 列举所有可能的情况:根据系统的输入条件,列出所有可能的情况,并将它们归类。
每一列代表一种情况,每一行代表一种组合。
3. 确定规则和约束:在决策表中,每一列代表一种情况,每一行代表一种组合。
在表格中,可以使用逻辑运算符如AND、OR等来表示各种条件之间的关系,并用“是”和“否”来表示每一种情况下的输出结果。
4. 生成测试用例:根据决策表中的各种组合,生成相应的测试用例。
每一个测试用例都可以通过对应的行和列确定,并包含了系统的输入条件和预期的输出结果。
5. 执行测试用例:根据生成的测试用例,执行测试过程,并记录实际的输出结果。
6. 比较实际结果和预期结果:对于每一种情况,比较实际的输出结果和预期的输出结果。
如果两者一致,则说明系统在这种情况下的行为是正确的;如果不一致,则说明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存在问题。
通过使用决策表技术,可以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并覆盖系统中的各种情况。
同时,决策表技术还能够提高测试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便于测试人员对测试用例的管理和维护。
然而,决策表技术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对于复杂的系统,决策表可能会变得非常庞大,导致难以管理和维护。
其次,决策表技术只能检查系统是否符合规则,但不能检查是否存在其他不可预测的问题。
此外,决策表技术还需要测试人员具备一定的领域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以确保生成的决策表正确和完整。
风险型决策(专题四)(2)

(2) 决策矩阵法(P195)(了解)
(2)决策矩阵法:用于备选行动方案及自然状态都比较多的情况。 设有m个行动方案A1,A2,…,Ai, …,Am,写成集合为
A={A1,A2,…,Ai, …,Am},叫做方案向量; 有n个自然状态S1,S2,…,Sj, …,Sn,写成集合为
S={S1,S2,…,Sj, …,Sn},叫做状态向量; 每个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分别为P(S1),P(S2) ,…,P(Sj), …,P(Sn),写成 P=[ P(S1),P(S2) ,…,P(Sj), …,P(Sn)] ,叫状态概率矩阵或概率矩阵。
决策分析
1、先验概率、后验概率与贝叶斯准则
先验概率 先验概率指根据历史资料或主观判断所确定的,
没有经过试验证实的概率。其中,利用过去历史资 料计算得到的先验概率,称为客观先验概率;当历 史资料无从取得或资料不完全时,凭人们的主观经 验来判断而得到的先验概率,称为主观先验概率。
决策分析
后验概率
后验概率是指通过调查或其它方式获取新的附加信息, 利用贝叶斯公式对先验概率进行修正,而后得到的概率。 先验概率与后验概率的实质区别是: ➢ 先验概率不是根据有关自然状态的全部资料测定的,而只 是利用现有的材料(主要是历史资料)计算的;后验概率使 用了有关自然状态更加全面的资料,既有先验概率资料, 也有补充资料; ➢ 先验概率的计算比较简单,没有使用贝叶斯公式;而后验 概率的计算,要使用贝叶斯公式,而且在利用样本资料计 算逻辑概率时,还要使用理论概率分布,需要更多的数理 统计知识。
估计可能会有变化,变化后的概率为P(jS),此条件概率表
示在追加信息S后对原概率的一个修正,所以称为后验概率。 Bayes法就是一种后验概率方法,是利用补充信息进行决策的 一种方法。
软件测试中的黑盒测试方法介绍

软件测试中的黑盒测试方法介绍黑盒测试作为软件测试的重要方法之一,主要针对软件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验证。
与白盒测试相对应的是,黑盒测试不关注内部代码和实现细节,而是从系统外部的用户角度出发,以严格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测试,以确保软件系统在不同输入情况下能够正确响应并产生期望的输出。
在黑盒测试中,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测试过程中。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黑盒测试方法。
1. 等价类划分等价类划分是一种常用且高效的黑盒测试方法。
该方法将所有可能输入划分为多个等价类,使得每个等价类中的输入对软件系统的行为具有相同的影响。
然后,从每个等价类中选择代表性的输入作为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减少测试工作量,同时又能覆盖大部分可能的输入情况。
2. 边界值分析在软件系统的输入域中,边界值通常是出错的源头。
边界值分析方法就是针对系统输入值的边界情况设计测试用例。
例如,如果一个软件系统要求用户输入1到100的整数,那么测试用例可以包括输入1、输入100、输入0、输入101等情况。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验证软件系统在边界情况下的正确性,提高软件系统的稳定性。
3. 因果图因果图也是一种常用的黑盒测试方法,主要用于复杂系统的功能测试。
该方法通过绘制因果图来分析不同输入条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并设计测试用例来验证这些因果关系。
通过因果图可以帮助测试人员更好地理解系统功能的逻辑关系,确保每个可能的因果关系都被测试用例覆盖到,提高测试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4. 决策表决策表是一种以表格形式表示系统的输入与输出的关系的方法。
它将各种输入情况列在一起,根据不同的条件和规则,确定应对每种输入情况应该产生的输出。
测试人员可以通过设计测试用例,覆盖不同的条件组合和规则,验证系统是否能够正确地处理各种输入情况。
决策表方法可以帮助测试人员全面而高效地测试系统的各种输入组合情况。
5. 用户场景测试用户场景测试是一种以用户实际操作为基础的黑盒测试方法,主要模拟用户在使用软件系统时的真实场景,验证系统在这些场景下的功能正确性和易用性。
决策表法设计测试用例

决策表法设计测试用例
决策表法是一种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它用于解决多个因素组合的决策问题。
以下是决策表法的测试用例设计步骤:
1. 确定问题的决策表:
- 需要进行决策的因素
- 各个因素之间的条件关系
2. 列出全部可能的因素组合:
- 根据问题的决策表,列出所有可能的因素组合
3. 标记有效和无效的因素组合:
- 找出无效的因素组合,即不行的情况,可以标记为无效
4. 编写测试用例:
- 根据有效的因素组合,编写测试用例
- 每个有效的因素组合都对应一个测试用例
5. 执行测试用例:
- 执行编写的测试用例
6. 整理和分析测试结果:
- 根据测试结果,整理和分析结果
通过决策表法设计的测试用例可以涵盖不同的情况,简化测试流程,提高测试效率。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需要考虑因素的复杂性和决策表的大小,以及测试资源的限制。
决策表连续属性离散化的一种方法

摘
要 : 出 了一 种 基 于 区 间数 据 分 布特 征 的 决 策 表 连 续 属性 离散 化 的 方 法 。 方 法在 断 点 的 选择 上 考虑 了属 性 值 的 出现 频 率 , 提 在
区间 内的一致性和 区间之 间的差异性基础上 , 利用条件信 息量作为反馈信息合并 区间。通过实验分析表 明 了算法的有 效性 , 能保
1 l青 j l
粗 糙集理 论是 18 9 2年 由波兰 数学家 zPw a 出来l .a lk提 】 1 , 由于其对不确定信息与不完整信息的良好处理效果 , 且不需要 先验知识而得到了普遍重视 。 由于粗糙集方法处理的对象是 但 离散数据 , 因而连续属性的离散化成为粗糙集理论的主要问题
t e lo ih h ag rt m i ef ci eI c n mprve he f c e c o k o e e e ci n whe t e e iin a e e p sa e s fe tv .t a i o t e f i n y f n wldg r du to i n h d c so tbl k e s t bl.
江南大学 通信与控制 J程学院 , 苏 无锡 2 4 2 二 江 1 12
S h o fCo c olo mmu iain a d C nrlE gn eig Ja g a ie s y W u iJa gu 2 4 2 C ia nc t n o to n ie r ,in n n Unv ri , x ,in s 1 1 2, hn o n t
Ke r s d c so a l ; o t u u t i u e ;n o ma in q a t y; i r t a in y wo d : e ii n tb e c n i o s at b ts i fr t u n i d s e i t n r o t c z o
三表法实验报告

三表法实验报告1. 引言三表法,即问题识别表、影响表和决策表,是一种用于解决问题的分析方法。
通过使用三种不同的表格,可以帮助我们全面地理解问题并制定合理的决策方案。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个实际问题的案例,介绍三表法的使用过程和优势。
2. 问题描述假设我们是一家制造业企业,正在考虑是否购买新的机器设备,用于提高生产效率。
然而,购买新设备不仅会带来高昂的成本,还会对现有的生产流程进行调整。
因此,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分析来确定是否购买新设备,并评估其对企业的影响。
3. 问题识别表在问题识别表中,我们需要列出与购买新设备相关的所有问题和关注点。
例如:问题关注点成本购买设备的费用以及后续维护成本生产效率设备能否提高生产效率员工培训是否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以适应新设备环境影响新设备是否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展示效果新设备的展示效果对客户的影响4. 影响表影响表用于分析问题及其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通过将问题和关注点进行排列组合,我们可以计算每个关注点对问题的影响程度。
以下是影响表的一部分:问题关注点影响程度(1-10)成本购买设备的费用以及后续维护成本9成本设备能否提高生产效率 6成本是否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以适应新设备 4成本新设备是否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2成本新设备的展示效果对客户的影响 35. 决策表决策表用于记录每个问题对应的解决方案和决策依据。
以下是决策表的一部分:问题决策决策依据成本购买低价设备成本较低,维护成本较高成本购买高性价比设备成本适中,维护成本适中成本购买高价设备成本较高,维护成本较低生产效率购买高效设备设备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效率维持现状新设备对生产效率的提升较小…6. 分析与评估通过三表法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各个问题和对应的影响程度。
基于这些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制定出相应的决策。
根据决策表,我们可以按照具体问题选择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在我们的案例中,如果成本是我们最关注的问题,我们可以根据决策表的决策依据选择购买低价设备、购买高性价比设备或者购买高价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测试—功能性测试
4.5 测试用例的设计
NextDate问题
不关心条目对完整决策的 识别有微妙影响。
四 决 策 表
若条件引用了等价类,则“—”的实际含义为:“必须失 败” 条件 规则1 规则2 规则3 输入条件的等价类 Y C1:月份在M1中吗? M1={月份|每月31天} M2={月份|每月30天} M3={月份|此月为2月} …… 规则总数: 8个 C2:月份在M2中吗? C3:月份在M3中吗? 规则条数 A1: A2: ……
R2={<a,b,c>|有三条边a,b,c的等腰三角形} R3={<a,b,c>|有三条边a,b,c的不等边三角形}
R4={<a,b,c>|三条边a,b,c不构成三角形}
能构成三角形?
23
软件测试—功能性测试
4.5 测试用例的设计
四 决 策 表
输入条件的等价类 三角形问题的决策表 D1={<a,b,c>|a>=b+c} D2={<a,b,c>|b>=a+c} 通过增加行动,显示何时规则在逻辑上不可能满足 D3={<a,b,c>|c>=a+b} 通过条件选择,扩展决策表的规模 C1:a,b,c构成三角形? C2:a=b吗? C3:a=c吗? C4:b=c吗? A1:非三角形 A2:不等边三角形 A3:等腰三角形 A4:等边三角形 A5:不可能 N Y Y Y Y Y Y Y N Y Y N Y Y Y N N Y N Y Y Y N Y N Y N N Y Y N N N
Else 发批准书及发货单
Endif 金额 欠款>60 发批准书、发货单和赊欠报告 <=500 Endif 欠款<=60 发批准书、发货单
20
软件测试—功能性测试
4 决策表
原因 基本组成 决策表的化简 决策表的生成 测试用例的设计 讨论
21
软件测试—功能性测试
4.5 测试用例的设计
四 决 策 表
软件测试—功能性测试
Condition Stub:列出问题
的所有条件
4.2 基本组成
读书指南决策表
1 2 Y Y N 3 Y N Y 4 Y N N Y Y Y
Condition Entry :针对左列
5 N Y Y 6 N Y N 7 N N Y 8 N N N
条件取值,给出真假值
四 决 策 表
17
软件测试—功能性测试
4.4 决策表的生成
四 决 策 表
根据软件规格说明,确定规则个数 列出所有条件桩 填入条件项Condition Entry 填入动作项Action Entry 产生决策表并化简
决策表的产生可能需要迭代进行 注意完备性、无冗余性和一致性。
18
软件测试—功能性测试
4.4 决策表的生成
问 题 建 议
功率大于50马力吗? 维修记录不全吗? 运行10年以上吗? 进行优先的维修处理 做其它处理
× × ×
×
×
×
×
×
19
软件测试—功能性测试
4.4 决策表的生成
检查发货单
If( 发货单金额超过$500 )
四 决 策 表
发货单金额 赊欠情况 不发批准书 操 发出批准书 作 发出发货单 发出赊欠报告 条 件
四 决 策 表
C2:a=b吗? C3:a=c吗?
C4:b=c吗?
-
Y Y
Y
Y Y
N
Y N
Y
Y N
N
N Y
Y
N Y
N
N N
Y
N N
N
A1:非三角形 A2:不等边三角形
A3:等腰三角形 A4:等边三角形 A5:不可能
× ×
× × × × ×
10
× ×
软件测试—功能性测试
决策表的各种表示方法
细化条件
四 决 策 表
Y Y Y Y N N
Y Y Y N Y Y
Y Y Y N Y N
Y Y Y N N Y
Y Y Y N N N ×
×
×
×
软件测试—功能性测试
决策表的各种表示方法
增加一行规则条数统计
四 决 策 表
C1:a<b+c? C2:b<a+c? C3:c<a+b? C4:a=b吗? C5:a=c吗? C6:b=c吗? 规则条数统计 规则条数统计 A1:非三角形 A2:不等边三角形 A3:等腰三角形 A4:等边三角形 A5:不可能 N 32 × Y N 16 × Y Y N 8 × Y Y Y Y Y Y 1 Y Y Y Y Y N 1 Y Y Y Y N Y 1 Y Y Y Y N N 1 Y Y Y N Y Y 1 Y Y Y N Y N 1 Y Y Y N N Y 1 Y Y Y N N N 1 × × × ×
软件测试—功能性测试
软件测试
1
软件测试—功能性测试
功能性测试
边界值测试 等价类测试 基于决策表的测试 功能性测试的回顾
2
软件测试—功能性测试
4 决策表
原因 基本组成 决策表的化简 决策表的生成 测试用例的设计 讨论
3
软件测试—功能性测试
4.1 产生的原因
四 决 策 表
决策表方法是功能性测试方法 中最严格的。 决策表方法可适用各种情况, 不必要求 数据的独立性
你觉得疲倦吗? 问 你对内容感兴趣吗? 书中的内容使你糊涂? 请回到本章开头重读 建 议 继续读下去 跳到下一章去读
题
× ×
× × × × 规则 Action × If × Entry :在条件 8 then 组合下应采取的行动
Action 停止阅读,请休息 Stub :列出问题规
定可能采取的行动
软件测试—功能性测试
用决策表表示测试用例,则输入即为条 件,输出即为行动,有时,条件最终引 用输入的等价类,行动则引用软件的主 要功能处理部分 决策表可机械地强制为完备的,故可得 到测试用例的完整集合
22
软件测试—功能性测试
4.5 测试用例的设计
三角形问题
三角形类型? 四 决 策 表
输出的等价类
R1={<a,b,c>|有三条边a,b,c的等边三角形}
r5 N r6 N r7-8 N
条件取值,给出真假值 决策表的各个部分例
桩
四 决 策 表
c1 条
c2 c3 a1
Y Y
Y N
N -
Y Y
Y N
N -
件
行 动
a2
a3
× ×
×
Action a4 Stub :列出问题规
定可能采取的行动
规则 if × then ×
× ×
×
组合下应采取的行动
Action × Entry :在条件 7
四 决 策 表
条件桩
条件项
规则
行动桩 行动项
Action Stub :
列出问题规定可能采取 的行动
Action Entry :
在条件组合下应采取 的行动 6
软件测试—功能性测试
Condition Stub:列出问题
的所有条件
4.2 基本组成
r1 Y r2 Y r3-4 Y
Condition Entry :针对左列
4.2 基本组成
决策表的特点
四 决 策 表
如果条件条目具有二值逻辑,则决策表 的条件部分是旋转了90度的真值表 保证覆盖所有可能的条件值组合
决策表的完备性保证一种完备的测试
9
软件测试—功能性测试
决策表的各种表示方法
增加行动--通过增加行动,可显示何时规则在逻辑上不可能满足
C1:a,b,c构成三角形? N Y Y Y Y Y Y Y Y
26
Y Y Y Y Y Y 1
Y Y Y Y Y N 1
Y Y Y Y N Y 1
Y Y Y Y N N 1
Y Y Y N Y Y 1
Y Y Y N Y N 1
Y Y Y N N Y 1
Y Y Y N N N 1
×
×
软件测试—功能性测试
4.5 测试用例的设计
改进的三角形问题的测试用例
四 决 策 表
若条件引用了等价类,则“—”的实际含义为:“必须失 败” 13
软件测试—功能性测试
4.5 测试用例的设计
NextDate问题
四 决 策 表
若条件引用了等价类,则“—”的实际含义为:“必须失 败” 条件 规则1 规则2 规则3 输入条件的等价类 Y C1:月份在M1中吗? M1={月份|每月31天} M2={月份|每月30天} M3={月份|此月为2月} …… 规则总数: 8个 C2:月份在M2中吗? C3:月份在M3中吗? 规则条数 A1: A2: ……
C1:a<b+c? C2:b<a+c? C3:c<a+b? C4:a=b吗? C5:a=c吗? C6:b=c吗? A1:非三角形 A2:不等边三角形 A3:等腰三角形 A4:等边三角形 A5:不可能 × × × ×
11
N ×
Y N ×
Y Y N ×
Y Y Y Y Y Y
Y Y Y Y Y N
Y Y Y Y N Y
用例I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4 1 1 5 ? ? 2 ? 3 2 3
b 1 4 2 5 ? ? 3 ? 2 2 4
c 2 2 4 5 ? ? 2 ? 2 3 5
预期输出 非三角形 非三角形 非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不可能 不可能 等腰三角形 不可能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