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脑出血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原发性脑出血是指因脑动脉破裂导致的脑内出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性危重疾病,具有高死亡率和致残率的特点。
脑微出血是一种危险因素,其对患者预后影响巨大。
本文将从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和对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1. 高血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中,高血压是脑微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高血压导致了脑血管壁的细胞增殖和基底膜增厚,破坏了脑动脉的弹性和机械性耐受性,造成了脑血管壁的脆弱性增加,从而增加了脑微出血的发生风险。
2. 血管病变原发性脑出血患者中存在的血管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炎症、动脉硬化、微动脉硬化等,是脑微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
这些病变会导致脑血管壁的异常改变,进而增加了脑微出血的风险。
3. 血液生化指标异常一些血液生化指标异常,如高胆固醇、高血糖、高脂蛋白等,会增加脑微出血的风险。
这些异常指标会加速血管壁的损伤,使之更容易发生微出血。
4. 年龄年龄是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脑微出血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
这与年龄相关的血管病变以及血管老化有关,使得血管更容易出现微出血。
5. 其他危险因素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危险因素可能影响原发性脑出血患者的脑微出血风险,如饮食、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等。
二、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脑微出血对预后的影响1. 预后恶化脑微出血会导致患者的脑损伤加重,加剧原发性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导致预后恶化。
研究表明,脑微出血的存在会增加患者的残疾率和死亡率,降低生活质量。
2. 复发风险增加脑微出血的存在会增加原发性脑出血患者的脑血管事件的复发风险。
患者很容易出现再次脑出血,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3. 预后不良因素脑微出血对原发性脑出血患者的预后产生了不良影响,使得患者更难康复。
脑微出血会特别影响患者的意识状态、认知功能、言语能力、行动能力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原发性脑干出血临床分析参考模板

原发性脑干出血临床分析【关键词】原发性脑干出血临床诊断治疗脑干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左右,脑干出血大多为桥脑出血,推测原因为高血压和隐性动静脉畸形等。
近年来由于CT及MRI应用于临床,对脑血管病的诊断更加准确,使我们对脑干出血的临床及预后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就我院近年来经颅脑CT证实的12例脑干出血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例均为我院2008~2009年中门诊及病房所见病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67岁,平均52岁。
既往患者有原发性高血压者9例,继发性高血压者1例,高脂血症者8例。
发病至就诊时间2~24小时,平均14小时。
1.2临床表现12例中动态发病8例,情绪激动中发病3例,睡眠中发病1例,住院后立即行颅脑CT检查,证实为中脑出血2例,1例出血灶位于中脑中间部,出血量为3.6ml,另一例出血灶位于中脑偏右侧,出血量为6ml。
桥脑出血9例,位于桥脑中间部4例,位于一侧5例。
出血量0.6~9ml,延脑出血1例,出血量15ml,同时伴左侧丘脑梗塞灶,入院时查血压升高者11例,血压22.7~30kPa/13.3~22kPa,血压正常者1例,其主要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如下表:(见附表)附表神经系统症状体征1.3治疗中脑出血少见,内科治疗的预后较好,多采取保守治疗。
中小量桥脑出血,经CT测量出血在5ml以下者,一般多采用保守治疗。
对血肿继续扩大和出血量极大时,保守治疗无效,应及时手术,对不能耐受全麻者可及时进行抽吸减压。
脱水降颅压均采取多种药物联合应用的方法,常用药物有甘油果糖、甘露醇和速尿。
甘露醇多在水肿高峰期(出血后2~5gd)使用,在水肿高峰期,对部分患者应用人血白蛋白。
控制血压和血糖平均动脉压在130mmHg以下者不予降压处理,平均动脉压超过130mmHg水平者予以降压治疗。
当然糖为200mg/dl 或更高时则予短期胰岛素治疗予以控制。
2结果本组经内科治疗9例,死亡7例,3例放弃治疗患者全部死亡。
86例原发性脑干出血临床观察分析论文

86例原发性脑干出血临床观察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出血的病理、临床症状以及诊治等方面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86例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痊愈患者患者40例,好转患者35例,死亡患者11例,总有效率为87.2%。
结论:原发性脑干出血疾病的预后与患者的意识障碍、部位、出血量大小等均有着较大的关系,积极的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对患者的疾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原发性脑干出血;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591-02脑干出血主要包含延髓出血、桥脑出血以及中脑出血等方面,我国脑出血的临床上脑干出血大概占10%,脑干出血具有较高死亡率、病情凶险以及起病急等基本特点,及时对病情进行正确诊断且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治疗,对脑干出血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86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86例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其中,男45例,女41例,最小年龄40岁,最大年龄85岁,平均年龄62.3岁。
本组86例患者中,20例患者意识清醒,20例深度昏迷,30例浅昏迷,16例患者有嗜睡的情况。
有35例患者瞳孔出现改变的情况,且瞳孔改变的直径在1~5mm之间,20例患者出现眼球震颤的情况。
其中,本组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中12例出现偏瘫症状,10例出现交叉瘫症状,20例患者出现四肢瘫症状,12例患者出现周围性面瘫的症状,15例患者出现动眼神经瘫的症状。
1.2方法本组86例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均通过头颅ct在发病后的1d内进行全面检查。
本组患者中,通过头颅ct检查发现有30例患者属于延髓出血,20例患者属于桥脑出血,36例患者属于中脑出血。
对患者的脑干血肿量进行分析,有20例患者血肿量在5~12ml左右,40例患者血肿量在2~5ml左右,26例患者血肿量小于2ml。
中医药治疗脑出血的研究进展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10卷第21期 中华医学·血证·心脑血管 -13-中医药治疗脑出血的研究进展Research progress of treating cerebral hemorrhage with TCM medicine宋鹏鹏1崔应麟2*董天平3(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2;2.河南省中医院,河南郑州,450002;3.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漯河,462000)中图分类号:R74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018)21--03证型:BGA【摘要】脑出血(ICH)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也称自发性脑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1]。
在脑血管中具有发病急、病情重,致死率、致残率高等特点,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其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
然而西医治疗尚缺乏确切的疗效手段,中医药在防治脑出血方面有其独特优势,本文现将近几年来中医药在治疗脑出血方面的研究进行论述。
【关键词】中医药;脑出血;研究进展【Abstract】Cerebral hemorrhage (ICH) refers to primary non traumatic brain hemorrhage, it is also known as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which accounts for 20% to 30% of 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cute onset, severe illness, high lethality and disability rate.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aging, the incidence of the disease has been on the rise. However,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is still lack of exact therapeutic means. TCM medicine has its unique advantages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erebral hemorrhage. The research of TCM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hemorrhage in recent years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Keywords】TCM medicine; Cerebral hemorrhage; Research progress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8.21.007我国脑出血(ICH)占脑卒中的17.1%~55.4%,明显高于西方国家的6.5%~19.6%,发病1个月内的病死率超过40%,而且大多数幸存者都不同程度的丧失了劳动能力,其中重度残疾占40%以上[2],如此高的病死率、致残率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严重的负担。
活血化瘀法治疗原发性脑出血的进展

脑 出血 中医称 之 为 “ 出血 性 脑 卒 中 ” , 是 临床 常 生后 , 主要病 理 改 变 为 血 肿及 周 围水 肿 带 产 生 的 占
见急、 危、 重症 之一 , 其 死亡率为 4 0 %~ 6 0 %, 存 活 位效 应 , 造成 脑 组织 的机 械性 损伤 。血肿 压 迫 、 局部 率 中7 0 % 一 8 0 %会 留有后 遗 症 , 严 重影 响患 者 的健 缺血 、 缺 氧 以及 由此 引起 血管 通透 性增 高 、 血 管 活性 康, 因此必 须寻 求 积 极 有 效 的 治 疗 方 法 以最 大 限度 物质 、 自由基 产 生 、 钙 离子 超载 、 兴 奋性 氨 基 酸 、 炎 性 的降低 后遗 症 , 提 高患者 的 生存 质量 。近 年来 , 活血 物质 产 生 、 凝 血 酶 释 放 等进 一 步 导 致 缺 血 性 继 发 性 化瘀 法 治疗 已成 为普 遍关 注 的热 点 。现 就 近 年来 活 脑损 伤 J , 因此 要 及 早 纠 正 局 部 缺 血 、 缺 氧状态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0 3 6 9 . 2 0 1 3 . 0 5 . 0 3 0
中图分类号 : R 2 5 5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2— 0 3 6 9 ( 2 0 1 3 ) 0 5— 0 0 7 5— 0 3
【 综
述】
活 血 化 瘀 法 治 疗 原 发 性 脑 出 血 的进 展
宋பைடு நூலகம்国红 , 王登 芹 综述 , 闰 中瑞 审校
( 1 . 山东省济宁医学院l 临 床学 院, 山东 济宁 2 5 0 0 1 2 ; 2 . 济宁市第 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
2022原发性脑干出血诊治中国神经外科专家共识(全文)

2022原发性脑干出血诊治中国神经外科专家共识(全文)原发性脑干出血(primary brainstem hemorrhage,PBSH)是指排除了外伤、血管畸形、肿瘤等可溯源继发性因素的自发性脑干出血。
在无法溯源的PBSH中,多数伴发高血压病,在国内常称为高血压性脑干出血(hypertensive brainstem hemorrhage,HBSH),是高血压脑出血的最致命亚型。
血肿通过对脑干神经核团、传导束、网状上行激活系统等重要结构造成破坏、挤压,迅速引发一系列严重症状。
通常起病急,致残、致死率极高,对现存所有治疗手段构成挑战。
由于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情况及治疗理念不同,国外发达国家很少对高血压脑出血进行积极手术干预,特别是对PBSH的手术治疗列于手术禁忌之列。
虽然国内许多单位已开展PBSH的手术治疗,但缺乏规范的循证医学研究。
因此,目前国内外均没有PBSH相关的专家共识和指南。
随着医学影像、评估方法和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观念不断受到挑战。
本文汇聚国内医学会和医师协会两大脑血管外科学组专家及所在单位的经验,同时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达成以下中国专家共识,旨在为大家提供PBSH临床诊治的参考和建议。
一、概要PBSH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最严重的亚型,占所有高血压性脑出血的6%~10%,最常见部位发生在桥脑。
责任血管位于脑干内部、邻近的小脑或丘脑,溢出的血液在脑干间质内扩展或由邻近丘脑、小脑向脑干内扩展并形成血肿,还可累及脑室系统。
损伤类型包括原发性损伤、继发性损伤及脑脊液循环梗阻所致急性颅内压增高引起的损伤。
因受损结构特殊,残存功能有限。
此外,重症管理不当及手术造成的医源性损伤也不容忽视。
由于出血量、累及部位、基础疾病、重症管理与操作水平的差异,PBSH 预后可能大相径庭。
适当的血肿分型可对治疗方案选择、预后判断带来方便,但目前缺乏统一标准,不利于规范化精准施治。
其次,因多数患者病情危重、预后差,临床常用的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等评分方法对该病预后评估的区分度不高,难以对疗效作精细化评价,不利于现有方案的优胜劣汰。
脑出血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 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
北京 1 0 0 0 5 0
对 临床上 I C H 的管理有所帮助 , 改善患者 的功能预后 。
关键 词 脑 出血 ; 流行 病学 ; 病因 ; 损伤机制 ; 诊断 ; 治疗 ; 预后 ; 基 因型
中 图分 类 号 R 7 4 l ; R 7 4 3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0 1 — 1 1 7 X( 2 0 1 3 ) 0 6 — 0 4 5 5 — 0 4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 2 0 1 3年 1 1 月 ・ 第 8卷 ・ 第 6 期
DOI 1 0 . 3 8 7 0 /  ̄ s s q. 2 0 1 3 . 0 6 . 0 1 8
・
4 5 5
综述 ・
脑 出血 研 究 进 展
张芹 , 张拥 波 , 李继梅
摘 要 脑 出血 ( I c H) 是死 亡率及致残率均高 的卒 中类 型。尽管关于 I C H的研究越来越多 , 但 是其死亡率仍 未 降低 。本文对 I C H 的流行病学 、 病因 、 损伤机制 、 诊断、 治疗 、 预后及相关基 因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期望
c e p h a l o p a t h y , C A DAS I L ) , 血 管 内淋 巴 瘤 病 , 脑 曲霉
病, 慢性 硬膜 下血肿 清除 , 肝 硬化及非 肝硬化 的酒
精性肝病是导致 I C H 的几 种 少 见 原 因 。
2 . 3 C A A 导 致 的 脑 叶 出血
2 4 . 2 / 1 0 ( 万人 ・ 年) , 黑人 为 2 2 . 9 / 1 0 ( 万人 ・ 年) , 西班牙
人为 1 9 . 6 / 1 0( 万人 ・ 年) ;且 发病率随年龄 而增加 。 I C H后 1 个月的死亡率为 4 0 . 4 %, 并未降低 ; 日本人 群死亡率最低 , 为 1 6 . 7 %。L o v e l o c k等f 3 _ 对英国人群 I C H发病率的研究显示 ,在 年龄 ≥7 5岁 的人群 中 , 发病率趋于增加 , 但所有年龄段 的 I C H 的发病率 没
原发性脑出血复发的临床研究

主要原 因. 是考虑本病 的重要 线索 。本组 资料便 血 1 也 6例 占
8 g 肠 镜 检 查 是 诊 断本 病 的主 要 和 可 靠 的 方 法 . 于结 肠 粘 由 膜 损 伤 出 血后 很 快 被 吸 收 或 形 成 溃 疡 . 易 修 复 , 别 是 一 过 且 特 型 l 因 此 便 血 期 的 急 诊 肠 镜 检 查 为本 病 早期 诊 断 的关 键 c. 肠 镜 追 踪 对 判 断 预 后 很 有 价 值 本 病 一 过 型 的 治 疗 为 内科 综 合 治疗 , 多 经 1 大 0天 治 疗 可 恢 复 正 常 ; 疽 型 病 情 凶 睑 . 亡 率 坏 死 高, 应积 极外 科 手 术 治 疗 =近 年来 由于 生 活 水 平 的 提 高 , 尿 糖 病、 冠心 病 、 血 压 等 疾病 有 低 年 龄 化 倾 向 . 必 造 成 奉病 的 低 高 势
基础 病者 1 饼 占 6 . 基 础 病 者 6例 占 3 . 明 本 病 多 2 7 无 3 说 发生 于有 基 础 病 者 , 也 可 以发 生 于 无 基 础 病 者 。l 的发 病 机 但 c 制 是 有 上 述 基 础 病 后 易 形 成 肠 系 膜 血 管 狭 窄 而 致 结 肠 粘 膜 缺 血. 结果 形 成 缺 血 性 结 肠 炎 。 l c是 各 种 诱 困 ( 血 栓 、 塞 、 如 栓 动 脉硬化 、 血管 炎 ) 致某 段 结 肠 粘 膜绝 对 或 相 对 缺 血 , 生 组 织 所 发 损 伤 , 与结 肠 血 管 退 行 性 改 变 有 关 . 可 能 是 老 年 人 易 发 病 也 这
年龄化 . 引起重视 。 应 参 考 文 献
1 关 洁 . 云 霞 .缺 血 性 结弱 炎 的 内镜 与临 床 研 究 .中华 消化 内 链 杂 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发性脑出血的研究进展
摘要】脑出血是目前比较普遍的一种疾病,近年来发病率还有上升的趋势。
目
前的治疗研究一般是在手术治疗和超早期止血治疗两个方面,本文主要是针对近
期原发性脑出血的治疗情况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原发性脑出血;研究进展;医疗报告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7-0009-02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rimary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Xu Yande.
Longkuaang Central Hospital of Yant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Yantai 265700, China
【Abstract】 Cerebral hemorrhage is a kind of common disease, in recent years the incidence of the disease has a tendency to rise. The present treatment and research, are generally in the surgical treatment and super early hemostatic
treatment the two aspect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cerebral hemorrhage recently.
【Key words】 Of primary cerebral hemorrhage; The research progress; Medical report
脑出血一般是指源于脑实质内血管的非创伤性自发出血。
出血也可以进入脑
室或者是蛛网膜下腔。
ICH中所占卒中只有10%~15%。
原发性ICH占整个ICU的85%,危害性之大可见一般。
原发性ICH一般是在长期高血压或者是淀粉样脑血
管病的作用下发生病理改变的小血管自发爆裂造成的。
继发性ICH和血管畸形、
肿瘤、外伤等有关系。
本文主要是对原发性脑出血的治疗进展做出一些论述。
1.原发性脑出血的病理生理学
1.1 早期的血肿扩大
最近几年专家对ICH的认识有了很大的变化。
以前大多是认为脑出血是一个
简单、快速的单向过程,认为出血过几分钟就会停止。
但是现在的观点认为它是
一个复杂的过程。
早期的血肿扩大出血是持续性的并且血肿会在开始后的几个小
时内持续扩大。
ICH在早期会引起血肿扩大,目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还不是很
清楚。
在治疗过程中,有的患者会出现颅内压的急剧升高、局部组织受压变形而
导致的出血[1]。
血肿周围的小出血灶会因为这些现象而出现血肿扩大。
还有一些
其他导致血肿扩大的因素,其中包括与静脉流出受阻相关的静脉血管充盈,血脑
屏障遭到破坏,局部短暂的凝血功能障碍等等。
1.2 血肿周围的脑损伤
以前大多数人都是认为脑组织的水肿是在出血后的第三天到达最高峰,但是
在实际的临床研究中发现很多患者的神经功能恶化是在出血后的第一天最严重,
之后病情会逐渐好转。
临床中发现,CT上水肿的扩大和中线的移位在出血后的两周之内会逐渐发展,但是临床症状并不会出现严重的恶化。
目前的研究认为,导
致ICH第一天就神经功能恶化严重的主要因素是脑组织受损和肿胀引起的颅内压
升高。
有专家认为,血肿的周围存在着缺血半暗带,继发的神经功能恶化和细胞毒
性水肿可能和半暗带的损伤有一定的关系[2]。
不过在实际治疗过程中,症状开始
后的6小时内,用PET和MRI并没有在血肿的周围发现缺血脑组织的存在。
有专
家发现血液凝固的时候会产生富含凝血酶和其他的凝血终产物的血浆,这些物质
释放到脑组织之后就会产生相应的炎症。
细胞毒性因子和炎性介质的活化与表达,
白细胞的趋化和血脑屏障的破坏已经在实验过程中得到验证。
如果在临床中证实
了这种假设,就可以用抗炎治疗来预防继发性脑损伤。
2.血肿扩大和水肿发展的预测因素
2.1 预测血肿扩大的因素
从症状开始到初次做CT检查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影响预测早期血肿扩大的危
险因素。
间隔时间越短,在CT上发现血肿扩大的可能性就越大。
影响因素除了
时间间隔还包括肝病、伴有高血糖的高血压、出血形状不规则等因素。
2.2 预测水肿发展的因素
水肿的形成包括你几个过程,首先是凝血块的收缩和血清的产生;其次是在
凝血过程中激活和凝血酶的产生;红细胞在这个过程中会进行溶解,血红蛋白也
会出现神经元的损伤。
凝血酶可以促进水肿的形成,抑制凝血酶的发生可以有效
缓解水肿情况。
凝血酶会促进炎症的发生几率,对细胞毒性作用和破坏血脑屏障
也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基质金属蛋白酶也会在ICH中起到一定的作用[3]。
这种蛋白酶主要负责的是
细胞外基质的重塑、趋化性和前体分子的蛋白酶裂解,在ICH中可以看到基质金
属蛋白酶的上调。
MMP—9存在的基质金属蛋白酶和水肿的发生发展有着很密切
的关系。
3.治疗过程
3.1 初步处理
医生一般会对ICH患者进行评估,处理气道、呼吸、循环等治疗。
如果患者
有呼吸停止的危险医生就要对患者进行急诊插管和机械通气。
有些患者医生还会
对他进行降低血压、控制颅内压增高等治疗内容
3.2 超早期凝血治疗
早期凝血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减少血肿的体积增大,通过预防可以有效减少脑
出血的现象。
目前来说可以应用的药剂包括冷冻血浆、浓缩因子IX、血浆冷沉淀
物等等。
激活的重组因子可以在刚开始有效限制血肿增大,是最好的候选药之一。
3.3 外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包括放置颅内压监护仪、梗阻性脑积水、血肿减压术等等。
开颅减
压术一般都是用于脑叶出血。
在对ICH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昏迷患者要采取保
守治疗。
手术的治疗对象是血肿体积在25~85ml之间的临床症状恶化患者。
对
于ICH患者手术治疗的指标目前还不是很明确,需要进一步的确立。
3.4 大脑功能修复治疗
神经干细胞是目前是目前正在研究的治疗脑出血的一种方法。
现在已经在动
物身上取得了比较成功的效果。
专家把老鼠的胚胎神经干细胞注入血肿核内发现
干细胞可以分化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能够有效改善血肿状况。
不过目前关于干细
胞治疗血肿的研究还不完善,需要专家进行更好的完善。
4.结束语
ICH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会严重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
如何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身体健康是医疗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目前对于原发性
脑出血有很多研究分析,不过有一部分研究还是停留在动物模型上,并且在动物
身上已经取得了胜利。
神经干细胞移植可以有效修复大脑功能,有关人员还需要
进一步加强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忠.原发性脑出血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11:862-864.
[2]王文娟,刘艳芳,赵性泉.脑出血治疗指南[J].中国卒中杂志,2006,12:888-899.
[3]杨磊,秦伟,胡文立.脑出血研究新进展[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7,01: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