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新闻传播史

合集下载

中外新闻传播史

中外新闻传播史

中外新闻传播史中外新闻传播史第⼀章新闻传播的起源第⼀节⼝头新闻时代1.以⼝头语⾔传播为主,⾮语⾔传播为辅。

语⾔的产⽣是⼈类历史上第⼀个重要的⾥程碑。

(巴⽐伦通天塔)2.⾮语⾔传播⼿段①标记传播(结绳记事)借助⼀定的物体或标记为载体,传递或储存⾳讯的传播⽅式②声光传播(击⿎传讯,烽⽕报警)以声⾳或光线作为传递信息载体③图式传播(印第安⼈的图形⽂字)(最⾼级)⽤简单的书写符号或图形来表达意思、传递⾳讯、记载事实第⼆节⼿写新闻时代1.⽂字的产⽣和书写材料的改进是⼈类传播史上第⼆个重要⾥程碑,它标志着⼈类原始时代的终⽌,⽂明时代的开始,并为⼿写新闻传播的产⽣奠定了基础。

(苏美尔⼈的楔形⽂字)2.古代西⽅⼿书传播形式①公告式的官⽅公报(古罗马的《每⽇纪闻》)“历史上第⼀份官⽅报纸”②书信式的新闻信(⼩普林尼:苏威尔⽕⼭爆发)3.古代中国⼿书新闻传播汉代:邸报——唐代:进奏院状——宋代:定本制度/民间⼩报摸索题:1.⽂字的传播优势体现在?①便于储存和查找②传播⾯⼴③传播更为迅速④传播具有新闻性⑤传播更具准确性2.《每⽇纪闻》是什么媒介?在西⽅新闻史上为何具有如此突出地位?①是历史上第⼀份公告式的官⽅公报。

②当时,《每⽇纪闻》要紧报道元⽼院的议事记录;历史学家们认为,罗马帝国之因此能统治宽敞的疆域,⾄少还有⼀部分缘故是由于它有⼀个发达的、包括《每⽇纪闻》在内的信息传播系统,⽽罗马帝国的灭亡,也与其扩张过甚、传播系统相对滞后有关。

第⼆章近代报刊的萌芽和争取出版⾃由的⽃争第⼀节近代报业的萌芽和进展1.近代报业显现的历史条件(摸索题)①必要条件:印刷术的发明和普及(为印刷新闻传播奠定了基础,是⼈类传播史上第三座⾥程碑)包括⑴毕昇发明活字排版印刷术(宋朝庆历年间1041—1049)⑵德国古登堡改进⾦属活字印刷术(公元1450年前后)②必要条件:社会关于新闻信息的需要信息需求旺盛的缘故:⑴地理⼤发觉、环球航⾏⑵全球市场的形成与殖民掠夺⑶⽂艺复兴运动⑷宗教改⾰⑸近代民族国家的普遍建⽴③重要条件:邮政事业的产⽣2.宋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最早运⽤这⼀新技术的出版物是《⼩字》。

中外新闻传播史知识点总结 概述及解释说明

中外新闻传播史知识点总结 概述及解释说明

中外新闻传播史知识点总结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篇文章旨在总结和解释中外新闻传播史的知识点。

新闻传播是人类社会中重要的一环,它在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文化交流和增进了解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中外新闻传播史的发展过程和关键事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新闻传播现象、分析媒体角色以及思考其对社会与文化的影响。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介绍:首先,在“2. 中外新闻传播史知识点总结”部分,我们将概括国内和国外新闻传播史中的重要要点。

然后,在“3. 解释说明中外新闻传播史要点”部分,我们将对这些要点进行详细解释和说明,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其背后的含义和影响。

最后,在“4. 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文章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相关问题供读者深入探讨。

1.3 目的本文的目标是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清晰的中外新闻传播史知识框架,帮助他们系统地了解新闻传播领域的重要发展历程和关键事件。

通过本文所呈现的概述和解释说明,读者不仅可以加深对中外新闻传播史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对媒体与社会关系、信息传播方式以及传媒产业演变等方面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我们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文,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到新闻传播史对我们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能够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来做出有益的决策和行动。

2. 中外新闻传播史知识点总结:2.1 国内新闻传播史要点:国内新闻传播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通讯方式,如信鸽传递信息、火焰传递信息等。

然而,现代国内新闻传播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以下重要阶段:- 中国最早的新闻发行机构可以追溯到明朝的“都察院”,但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新闻机构始于清朝晚期和民国初期。

- 新闻纸媒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840年,当时英国人在上海创办了《北华捷报》,成为中国第一份现代报纸。

- 中国第一份由政府主办的报纸是1902年创办的《京报》。

- 新闻界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大量党派刊物和独立媒体。

- 建国后,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这一时期,所有中文媒体被国家控制,并服务于党和政府宣传目标。

中外新闻传播史-PPT精选文档

中外新闻传播史-PPT精选文档
崔林 clwood263 Cucs
中外新闻传播史
手机——接近人类最本初的传播
绪论 WHAT WHY HOW
什么是新闻?
新近或正在发生事实的报道? “人咬狗,狗咬人” 采写(录 摄)、 编(播)、 评 今天的新闻,明天的历史。 “新闻是历史的初稿” —— 董桥
重要的是了解人类传播发展的整体脉络和 主导倾向,理解传播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 作用的基本因素。
绪论
古代新闻传播 近代新闻事业的出现与发展 中国近现代报业 政党报刊西方现代包哦也 世界广播电视新闻事业
教材
中国新闻事业史 丁金林 高教 外国新闻事业史 邓超然等 人大
推荐:
“古之时,本有三纲六纪,民人但知其 母,不知其父,,能覆前而不能覆后,卧 之卧之詓詓,起之吁吁。饥则求食,饱则 弃余; 茹毛饮血,而衣皮苇。 ——班固《白虎通·号》
传播是人类社会化的必然结果,上古时 期已有传播结果存在,如舜任命龙为纳言 之官。
口语传播已有非常严密的编码系统,语 言,艺术都已非常成熟,如诗经,荷马史 诗。 口语传播的特点:传播者与接受者处于 相同的时间空间,反馈非常及时。
什么是传播?
Who says what to whom in which channel with what effect. 要素:传者、内容、受众、媒介、效果 (反馈)
历史是什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过去?
往事?

记忆?
美国历史学家卡尔·贝克尔? 历史绝不是锁在书本里的僵死知识,而是
融汇在活生生的现实人生里的记忆。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克罗齐
口语传播对空间束缚的突破 身势语言 语气 语调 突破时空。从口语到文字的过渡形态:

中外新闻传播史课程简介

中外新闻传播史课程简介

中外新闻传播史课程简介
中外新闻传播史课程是一门探讨新闻传播发展历程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新闻传播制度和实践的课程。

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新闻传播的起源、演变和影响,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新闻传播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课程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新闻传播的起源和发展:介绍新闻传播的历史背景和重要里程碑,探讨新闻媒体的出现和演变对社会的影响。

2. 中外新闻传播制度比较: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新闻传播制度和政策,探讨其对新闻自由、媒体监管和新闻报道的影响。

3. 新闻传播技术的演进:讲解新闻传播技术的发展历程,包括印刷术、电报、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探讨这些技术对新闻传播方式和内容的改变。

4. 新闻传播的国际化和全球化:探讨新闻传播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特点和趋势,以及国际新闻传播的重要性和挑战。

5. 文化差异与新闻传播: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新闻传播特点和问题,包括价值观、道德标准和新闻报道的文化差异。

6. 新闻传播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探讨新闻传播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新闻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和责任。

通过学习中外新闻传播史课程,学生可以了解新闻传播的历史演变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新闻传播制度,培养对新闻传播的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为未来从事新闻传播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中外新闻传播史

中外新闻传播史
8
GDP对各国电视事业的影响
国家
国家数 有电视的 有彩色电视的国家 国家数 数
GDP低的国家 45
28
3(占国家数的6%)
GDP中等的国 56
56

发达国家 27
27
33(占国家数的59%) 24(占国家数的89%)
资料来源:1979年世界无线电和电视手册
信息基础设施
中国现代的乡邮递员
10
对电讯基本设施的投资
生物有机体
• 营养系统 • 循环系统 • 神经系统
社会有机体:超级有机体
• 保持系统----社会产业组织 • 分配系统----商业运输系统 • 调节系统----社会管理组织
4
一、新闻传播产生于社会需要
• 好奇心、新闻欲、本能 • 生存需要 • 生产需要 • 生活需要
5
二、社会条件对新闻事业的制约



海流闪行 于 Nhomakorabea米
两 河

流 域 和
语 系





)
)
:

印 间 欧 的

语 欧

系 陆
雅 利 安 语 系 流 行








33
三、语言产生前的信息传播
• 信息传播并非人类独有的行为 • 一般生物中都存在复杂的信息传播活动 • 早期人类的传播依赖于身体和简单的口语 • 缺陷:不能进行概念化思考
失学少年
14
制度制约从三个方面进行:
媒介创办,准入把关; 对媒体的资源供给; 内容的制作与传播(检查、日常指导); 媒体的参与界限; 受众的接受(知识税、卫星接受)。

中外新闻传播史共30页

中外新闻传播史共30页

“古之时,本有三纲六纪,民人但知其 母,不知其父,,能覆前而不能覆后,卧 之卧之詓詓,起之吁吁。饥则求食,饱则 弃余; 茹毛饮血,而衣皮苇。 ——班固《白虎通·号》
传播是人类社会化的必然结果,上古时 期已有传播结果存在,如舜任命龙为纳言 之官。
口语传播已有非常严密的编码系统,语 言,艺术都已非常成熟,如诗经,荷马史 诗。 口语传播的特点:传播者与接受者处于 相同的时间空间,反馈非常及时。
媒介是人自身,利用了人发言的能力,以 及将声音传递出去的能量;
传播符号:口头语言,对口头要素进行编 码的智慧;
基于口语的人际传播是人类传播的基础,
传播规模: 内向交流 人际传播 组织传播(按层级体系来传播) 大 众传播
借助一个职业(专业)媒介机构向 全社会公众传递信息。
口语传播局限
崔林 clwood263 Cucs
中外新闻传播史
手机——接近人类最本初的传播
绪论 WHAT WHY HOW
什么是新闻?
新近或正在发生事实的报道? “人咬狗,狗咬人” 采写(录 摄)、 编(播)、 评 今天的新闻,明天的历史。 “新闻是历史的初稿” —— 董桥
“历史是一门经验科学,讲述的是人类的 经验及后人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和认识,其 中加进了许多因素,如社会形态,人等 — —李大钊
我们对一切历史的认识,都掺入我们当代
课程重点
媒介—— Channel 媒介发展变化的历史及成因
史: 报纸 、 广播电视、 数字媒体 论: 新闻传播发展变化的关键要素及相 互关系、媒介演化的脉络和传播生态形成 的原因。
《美国新闻史》 爱默生 新华 《西方媒介史》 让纳内 广师 《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 三联(重点推 荐) 《历史研究》 汤英比 商务

中外新闻传播史期末总结

中外新闻传播史期末总结

中外新闻传播史期末总结一、引言新闻传播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扮演着连接世界、传递信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角色。

从古代的口头传播到现代的多媒体互联网传播,新闻传播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对中外新闻传播史进行总结和回顾,以期全面了解新闻传播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二、中外新闻传播史概述1. 中国古代新闻传播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以文字记载为主。

早在商周时期,中国就有了“传令制”和“奏闻制”,通过官方媒体向民众传递政府的命令和资讯。

随着印刷术的发明,传统纸质媒体开始兴起,如木版印刷的《京报》和《豫报》等。

在大规模技术和制度改革的背景下,中国的新闻传播逐渐与西方接轨。

2. 西方新闻传播的发展西方新闻传播始于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公共演说,逐渐发展成为印刷术的时代。

在欧洲,法国的《费加罗报》、英国的《泰晤士报》等新闻媒体的兴起标志着现代新闻的诞生。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激发了民主意识,促进了新闻传播的进一步发展。

20世纪初,广播和电视的发明将新闻传播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三、新闻传播技术和媒体的演变1. 印刷术的出现和发展印刷术的发明是新闻传播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在中国,纸张的发明和活字印刷技术的引进推动了印刷术的发展。

在西方,谷登堡的活字印刷技术的出现大大促进了新闻传播的速度和范围。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蒸汽印刷机的发明进一步提高了印刷速度。

2. 电报和电话电报和电话的发明使得新闻传播不再受限于时空的限制。

电报的出现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使新闻传播更加及时;电话则使人们能够直接沟通、交流想法和信息。

3. 广播和电视广播和电视的发明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传播媒体。

广播的出现使人们可以通过收音机同时收听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和音乐,而电视则将新闻传播带入了图像时代,使得新闻更加生动形象。

广播和电视的崛起使得新闻传播逐渐走向大众化。

4. 互联网和新媒体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出现使新闻传播进入了全面网络化和数字化时代。

中外新闻传播史-PPT资料

中外新闻传播史-PPT资料

什么是传播?
Who says what to whom in which channel with what effect. 要素:传者、内容、受众、媒介、效果 (反馈)
历史是什么?
过去?
往事?

记忆?
美国历史学家卡尔·贝克尔? 历史绝不是锁在书本里的僵死知识,而是
融汇在活生生的现实人生里的记忆。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克罗齐
为什么要学新闻传播史?
新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 学习新闻传播史是为了理解现在新闻业 的发展状况,并为以后更好的发展服务 为自己以后的工作、生活提供坐标
强调两点:
更重要的是方法,而不是知识。要学会的 是如何用历史的方法(也就是历史性的分 析)方法来观察和分析当前的社会现象, 以及找到自己的生存坐标。
媒介是人自身,利用了人发言的能力,以 及将声音传递出去的能量;
传播符号:口头语言,对口头要素进行编 码的智慧;
基于口语的人际传播播 组织传播(按层级体系来传播) 大 众传播
借助一个职业(专业)媒介机构向 全社会公众传递信息。
口语传播局限
《美国新闻史》 爱默生 新华 《西方媒介史》 让纳内 广师 《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 三联(重点推 荐) 《历史研究》 汤英比 商务
课后思考
学习新闻传播史的意义是什么? 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 媒介的基本理想是什么?
古代传播:从口语到文字
口语传播:人类传播的第一个高峰 传播起源于人类生存的欲求
口语传播对空间束缚的突破 身势语言 语气 语调 突破时空。从口语到文字的过渡形态:
1.时间型媒介:绘画媒介 普列·汉诺夫《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 :德国科学家斯巴恩 在巴西河岸上看到土人画的一条鱼,按 图索骥,在河中打到了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新闻传播史》考试重点3.古代中国手书新闻传播汉代:邸报——唐代:进奏院状——宋代:定本制度/民间小报6.日报的诞生①德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家日报:《新到新闻》(1656年,德国人蒂莫苔斯•里兹赫在莱比锡创办)《莱比锡新闻》,1660年,莱比锡印刷局长创办,这份周报3年后改为日报出版,德国以及世界上第二家日报。

②英国第一张日报:《每日新闻》(1702年3月11日,爱德华•马莱特创刊)③法国第一家日报:《法国新闻》(1777年元旦,雅克•布里索在巴黎创办)第二节集权主义理论及其来源1.历史渊源:柏拉图,韩非子,马基雅维利都认为政府控制报业是必然的。

第三节专制政府控制报业的各种手段①特许出版制度1538年,亨利八世正式建立皇家特许出版制度,规定所有出版物均需事先经过特许。

1694年才被最终废除②新闻检查制度定义:在新闻报道发布之前,必须经过有关当局审阅,以预防危险的或反政府的内容。

③知识税定义:是在18世纪初发明的一种控制手段。

其具体的做法是通过向报纸,纸张,广告等知识产品征税,以提高新闻出版物的售价,限制报刊的发行,从而达到寓禁于征的目的。

④津贴制度定义:政府用大量金钱收买非官方著名报人或重要报刊发行人,以加强宣传效果,从而更有力的控制舆论。

⑤严刑峻法第四节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1.约翰•弥尔顿(英国伦敦人)的《论出版自由》①1644年初次印行,是弥尔顿对国会质询的答辩词。

第三章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1.北美殖民地独立战争的思想准备(思考题)本杰明•富兰克林①1730年,创办《宾夕法尼亚报》②在此报上登载政治漫画“蛇的漫画”(用简洁凝练、触目惊心的形象激起读者的情绪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3.①1731年,创刊《绅士杂志》,以刊登国会消息出名,是英国第一份以“杂志”(Magazine)做刊名的刊物。

②英国第一份综合性月刊③是英国杂志史上发行最久、最富盛名的权威月刊④该刊以“合众为一”为信条4托马斯•杰弗逊与美国的新闻自由(思考题)①1776年7月4日,起草并通过《独立宣言》,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是其中那些不可让渡的权利的一项重要内容。

②1789年,促成通过美国宪法的10条修正案,该法案在第一条明确规定:“国会将不得制定任何法律……剥夺言论或新闻出版自由。

”至此,言论出版自由得到国家根本大法的保障,新闻自由原则终告确立。

③作为美国第三任总统,对报界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宽容,从而确立了报业独立于政府的特殊地位。

④“若要我来决定我们是要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还是没有政府的报纸,我会毫不迟疑的立即回答,我宁愿要后者。

”是杰斐逊说的。

⑤托马斯·杰弗逊对新闻历史的贡献⑴率先提出并积极努力为新闻自由立法⑵正确指出新闻自由在行使民主监督方面的作用⑶深刻阐述了新闻自由对探索真理的意义⑥绝对自由所带来的恶果:政党报刊的黑暗时期思考题:1.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有哪些著名的报刊活动家?他们的报刊活动情况怎么样?①萨姆·亚当斯:经常在他好友所办的《波士顿公报》上发文,宣传反抗殖民统治的主张,成为独立国家,打响独立战争第一枪②托马斯·潘恩:见上③托马斯《马萨诸塞侦探报》,在报上公开宣传独立,文章有力地鼓舞人们投入战斗。

第四章大众化报刊的勃兴和独立报业的崛起第一节大众化报刊的历史条件(思考题)①民主政治秩序的建立⑴新闻自由原则的确立⑵报纸作为第四等级,第四权力的地位⑶公众政治参与以及对报纸的期待②商品经济的发展⑴城市化进程⑵统一国际市场,国内市场的形成⑶地区,国家间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⑷报纸作为广告媒体地位的确立③传播技术的革新⑴印刷技术的革新⑵信息传递技术的进步(铁道、轮船、有线电报)⑶铁道的迅猛发展⑷蒸汽轮船的普遍使用⑸有线电报的普及⑹通讯社的出现与发展④教育普及与潜在读者的增长⑴工业发展增加了对知识劳动者的需求⑵城市化使教育普及的成本下降⑶集中的城市人口成为潜在读者第二节大众化报刊的产生和发展1.美国大众化报纸的勃兴①《纽约太阳报》(1833年本杰明•戴)地位:美国第一份成功的廉价报纸,为美国开了商业小报的先河,开创了新闻事业的新纪元。

办报方式:坚持低价发行,大量吸引广告,更新设备注重刊登有趣味和刺激性的消息发行方式改为零售实例:“月亮骗局”②《纽约先驱报》(1835年5月詹姆施士•戈登•贝内特)特点:首次确立报纸以新闻报道为主体的原则重视全方位的新闻报道运用新闻分类和专栏化编辑技巧实例:引发美国淘金热/以木刻的形式报道美国总统杰斐逊③《纽约论坛报》(1841年霍勒斯•格里利)特点:摒弃煽情主义的做法重视言论,大量刊登鼓吹社会改革的文章第三节独立报纸的崛起独立报业典范——《泰晤士报》(The Times)(世界历史上最悠久最有权威的高级报纸)1.泰晤士报的创办及发展(思考题)①1785年1月1日,约翰•沃尔特在伦敦创办了《每日环球纪录报》②1788年,正式定名为《泰晤士报》③1853年至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的报道使《泰晤士报》的声誉和威望到达了顶峰。

④1907年,沃尔特家族被迫将该报卖给了北岩勋爵,此后,《泰晤士报》几经易手,目前为传媒大亨默多克所拥有。

第二节西方四大通讯社的由来1.哈瓦斯通讯社(法国巴黎)——世界上最早诞生的新闻通讯社①时间:1835年②创办人:法国人哈瓦斯③哈瓦斯是第一个把“Agence”这个词用于通讯社的人④演变:1944年,法国光复后,在战时四家反德通讯社的基础上,成为官方的法新社。

2.沃尔夫通讯社(德国柏林)——德国通讯社的始祖/世界上最早及规模最大的通讯社之一①时间:1849年②创办人:德国人伯恩纳德•沃尔夫③演变:1949年,成为目前德国最大的通讯社德新社。

3.路透社(英国伦敦)——以富有实效的的独家新闻取胜①时间:1851年②创办人:德国人保罗•朱利叶斯•路透4.美国联合通讯社(美国纽约)——由港口新闻联合社改组而来①时间:1856年②创办人:纽约市的六家大报②1907年,美国合众社诞生。

这家新的通讯社不受协定的制约,一开始便努力向拉丁美洲、远东及欧洲国家发展。

③1909年,赫斯特又创立了国际社,该社和合众社一样,向四大通讯社的势力范围进军。

④在这种形势下,美联社在1914年宣布退出连环同盟,开始向南美及远东地区寻求市场。

⑤1943年,各大通讯社在拉脱维亚首府开会,宣布废除过去的一切协定,完全遵循新闻自由的原则,由各通讯社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力发展业务,恢复到了自由竞争的时代。

第八章黄色新闻的泛滥第一节黄色新闻的由来1.黄色新闻的历史渊源①一是来源于英国,1894年,英国的一个颓废派文艺团体创办了《黄杂志》,有色情意味。

②1895年,英国作家王尔德因同性恋被捕,身上带有一本《黄杂志》,于是黄色开始与不名誉,色情联系起来。

③二是来源于美国,在美国,黄色新闻最早出现于1897年。

①约瑟夫•普利策(1847——1911)匈牙利犹太人家庭②1864年,应募到北美从军③1868年,《西部邮报》记者④1869年,密苏里州参议员⑤1872年,成为《西部邮报》合资经营者⑥1878年,购买《圣路易斯快邮报》,创办《圣路易斯邮讯报》,成为美国当时最受欢迎的报纸之一。

⑦1883年,购买《纽约世界报》,改组编辑部。

4.赫斯特——黄色新闻的集大成者(只需了解)威廉•伦道夫•赫斯特(1863生于美国旧金山)①早期生涯:暴发户矿业主家庭。

1883年,进入哈佛大学。

1884年被退学。

第九章报业垄断化的进程第二节西方主要国家的垄断报团1.美国垄断报团:斯克里普斯报团,又称斯克里普斯—麦克雷报业联合组织,由爱德华·斯克里普斯和密尔顿·麦克雷创立于1889年。

为了供给这些报纸新闻,斯克里普斯于1907年创办了合众社。

他的目标是美国正在发展中的中小工业城市的工人。

美国的赫斯特报团2.英国的北岩勋爵报业帝国(爱尔弗莱特•哈姆华士,1905年受封北岩勋爵)北岩勋爵报业帝国的创立者艾尔弗莱特·哈姆华士是英国新式新闻事业的集大成者,1905年受封为北岩勋爵。

⑴1896年,哈姆华士创办了成功的大众化报纸《每日邮报》;⑵1900年,哈姆华士收买《星期快报》;⑶1903年,又创办《每日镜报》;⑷1905年,收买《观察家报》;⑸1908年,哈姆华士又取得了对《泰晤士报》的控制权;加上其他众多的地方报、杂志,哈姆华士建立起了英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报业集团。

于1922年去世后,他的报团由其弟罗瑟米尔勋爵继续主持,后来逐渐演变为“联合报业公司”。

2.意大利科学家卡格列莫•马可尼①1896年末,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完成了利用无线电波进行通讯的实验。

②1899年,成功的实现了把一份电报从英国传到了法国③1901年,马可尼又成功的将一份电报大西洋彼岸的美国④海岸电台的设置与海难救助(“泰坦尼克号”海难事件)3.“无线电之父”李•德福雷斯特①1907年,开始以语言和音乐做实验性广播②1916年,利用自己在纽约的实验电台广播了威尔逊和休斯在总统选举中的得票数,这是美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第一次新闻广播。

4.广播事业的初步发展和大发展美国①1920年11月2日,美国匹兹堡威斯汀豪斯公司建立的KDKA电台开始正式广播。

这是美国第一个正式申请商业执照的广播电台。

该台首次广播的内容,就是关于哈定和考克斯在总统竞选中的得票数。

KDKA的成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②美国三大广播公司:1926年,全国广播公司(NBC)——有红色广播网和蓝色广播网1927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1942年,美国广播公司(ABC)——由NBC的蓝色广播网改组而成俄国①1902年,俄国莫斯科第一座无线电发射机安装成功,该电台名为“十月电台”。

②1992年9月,莫斯科中央广播电台开始播音,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广播电台。

英国①1992年底,英国邮政大臣在下院宣布,政府将允许创立经常播出节目的广播电台,伦敦刘家主要的电器制造商集资创立了著名的英国广播公司,即“旧BBC”,为民营广播公司。

②1926年,收听委员会建议英国政府出资收买旧BBC的股份,建立代表国家的广播电台。

③1927年元旦,改组后的英国广播公司即新BBC正式在皇家特许下成立。

为公营垄断广播事业。

法国①1922年2月,法国邮电部正式成立了巴黎广播电台,通过艾弗尔铁塔播出节目,它标志着法国广播事业的开始②1923年,法国制定广播法,宣布广播为国家所有,私人无权设立广播电台,广播事业开始纳入政府直接控制的范围。

日本日本广播协会(NHK)成立于1926年,前身是1924年成立的“中央放送局”①1928年11月,NHK着手建立“全国广播网”②1931年4月,东京第二广播部开始播音③1935年6月,NHK开始对外广播第十四章电视时代1.电视的发明①1942年,英国发明家约翰•贝尔德发明电视机,并在1926年完成世界上第一次电视无线传输,因此贝尔德被后人称为“电视之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