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极拳小架的五种练法

合集下载

破译外家八极拳小架与古传易筋经的关系

破译外家八极拳小架与古传易筋经的关系

破译外家八极拳小架与古传易筋经的关系3、八极小架的练法由上可知,八极门人都把八极小架作为本门的筑基功夫,极其重视。

传统八极小架的练法采用”一步一桩”的形式进行,或称为“蹲小架”、“耗架子”,内养精气血,外壮筋骨皮。

另外,笔者恩师霍文学先生在《霍氏八极拳谱?调养功》中说:“八极拳属内外兼修,意形具备,既可强身健体,又有很强的技击性。

习练八极技艺要内外坚实,心神震定,通过正确的姿势,使外形运动、呼吸、意识恰当地结合起来,以便于疏通经络,促进真气的运行,加强调息的效果,以后天之气换得先天之气,达到凝神固精、调血理气、坚实内外的作用,从而增强拳术的习练效果。

具体到调养功,则有丹田功法和数息功法。

丹田功法是运用意念将气引导到丹田处,口里默念穴位,这样气血的流动随着意念沿任督两脉循行到丹田部位,每循行一圈为一次”。

数息功法是站好桩后,以鼻作为出入之门,先使脉气沉静,气息直达小腹丹田处,由一数至五数或由一数至十数,可根据自己实际而定其数,但不宜太多,通过数息,达到丹田自身开合,调养身心的目的”。

中国武术学会委员、广州暨南大学教授马明达先生在《武学探真》中阐述了八极拳小架的传统练法:“……更重要的是,八极讲究'慢拉架子快打拳’,架子是泛言一切架势,具体来讲就是指八极小架。

小架动作不多,但结构极其严谨,练的时候要求必须做到沉着稳健,不急不躁,一手一势交待得清清楚楚,需要含着力量耐着性子慢慢'拉’,把力量运足了,式子做周正了,气调顺畅了,从头到尾,气完力足,这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训练,一种身心两益的训练。

但最重要的莫过于一个'静’字。

”台湾刘云樵先生说:“小八极为八极拳中的小架子,是本门入门的第一套拳法,它在八极拳所有的套路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因为一切有关八极拳功法修炼的基础,全都从这套小架开始下手。

在练习的过程中,每一式、每一动都要求架势低沉缓慢,每一式必须经过八次呼吸的反复修炼,就是默数八次的呼吸,功力将会逐渐扎实稳健,而后在每一式的训练中呼吸次数与时间将会逐步增加。

八极拳小架

八极拳小架

里 , 心 向下 , 在 左胯 前 ; 拳 置
右臂 屈成 肘 ,右 肘 上抬 , 虎
口 向 内 , 心 向上 , 右 腮 手 置
法 , 简 洁朴 实 , 猛 暴 烈 , 力整 壮 , 速 流 畅 , 它 刚 发 疾 受
到广 大武术 爱好者 的喜爱 。
角 前 顶 势 , 向 前 看 ( 3) 眼 图 。
要 点 : 腿 直 立 , 部 两 裆
八 极 小 架 是 八 极 拳 的 基 础 ,也 被 称 为 八 极
“ 母
1预 备 势 ( 极 势 ) . 无
周 , 向 胸 前 抱 起 , 眼 向 再 拳 上 , 臂 前 伸 , 眼 注 视 前 两 两
方 ( 4) 图
面 向东 方 , 正 而 站 , 立 身 体 正 直 , 臂 自然 下 垂 , 掌 两 两 心 向里 , 口在 前 , 在 两 胯 虎 贴
步 , 脚 尖均 向前 ; 时左 拳 从 前 向 后 带 回 , 用惯 两 同 利 性 右拳 从右胯 处 向右前 方直
接 击 出 ,两 眼 向 右 拳 前 看 去
( 7) 图 。
指 向 前 , 于 胸 前 方 , 手 置 右
回收 到 右 胯 旁 ; 向前 方看 眼
去( 1 。 图 1)
法 要虚 实有度 , 静 结合 , 动 不
得 有呆板 之 象 。
6马 步 冲 捶 .
接 上 势 , 身 体 向 左 转
接 上 势 , 脚 向 前 上 一 步 , 掌 落 地 后 两 腿 成 马 右 脚
- 两 腿 站 成 鸡 步 ; 拳 由 i i =, 左
前 方 回 收 , 然 后 再 变 掌 翻 腕 , 下 盖 掌 , 心 向上 , 向 掌 五

八极拳小架(全)

八极拳小架(全)

八极拳小架(全)八极拳小架是八极拳系中的一套主要套路,它短小精悍、刚劲有力、暴烈突然、技击实用,深受拳家之喜爱。

一、八极拳小架歌诀(拳谱)八极小架属真传,此技上身敌难犯;抱年请示礼当先,马步侧打顺步赶;怀抱婴儿两仪式,金龙合口两拳剪;朝阳金拳猛力打,虚步探掌横向砍;马步栽拳裆前护,转身翻砸试金拳;马步侧打搓脚上,怀抱婴儿肘外翻;霸王托天掌向上,双龙出洞撞胸前;双虎挡道裆前护,弓步冲拳似闪电;虚步上勾击下巴,马步侧推三掌连;跪步推掌探爪式,弓步勾拳托打拳;马步撑掌一条鞭,跪步架打击裆前;金丝大缠索臂上,马步切掌击肋间;撩掌小缠切折腕,弓步冲拳似闪电;马步侧推力达掌,金丝大缠臂绕翻;弓步冲拳转身打,马步侧推妙无边;搂手推掌防打摔,桂踏推掌立跌翻;马步顶肘胸膛击,收势还原庭中站。

二、八极拳小架套路图解1.起势(1)预备势两脚并拢,脚尖均向前,两腿并立,身体正直,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两侧,掌指均向下。

目视前方。

(图1)(2)并步平举接上式,两手握拳,两臂伸直向前、向上直臂平举,拳面向前,拳心相对,两拳间距与肩同宽。

目视前方。

(图2)(3)双臂上举接上式,动作不停两臂伸直继续向上举于头上方,拳面向上,拳心相对。

目视前方。

(图3)(4)两臂后屈接上式,动作不停,两臂继续向后、向下屈臂,两拳成掌,搭于两后肩上,拇指侧向上,掌心均向外,掌指均向后。

目视前方。

(图4)(5)两臂外分接上式,动作不停,两掌向前抽于两腋前时,两掌外分成侧平举状,两掌成掌指均向外,掌心均向后。

目视前方。

(图5)(6)抱拳之礼接上式,动作不停,右掌成拳,两臂同时屈臂里收于胸前,再由胸前向前直臂推出,右拳拳眼向下,拳面向左;左掌立掌抚于右拳面上,成抱拳礼状。

目视前方。

(图6)要领:动作要协调、连贯、圆活。

2.马步侧打(1)上步收拳左脚前上一步,右脚跟进于左脚内侧,前脚掌着地,同时右拳屈臂收抱于右腰侧,拳心向上,拳眼向外。

目视前方。

(图7)(2)马步侧冲右脚前上一步,上体左转,成为马步;同时左手成拳屈肘收抱于左腰侧,拳心向上,拳眼向外;右拳从腰间向右侧直臂冲出,拳眼向上,拳面向右,高与肩平。

八极拳练功层次:一练拙力如疯魔二练绵软封闭播

八极拳练功层次:一练拙力如疯魔二练绵软封闭播

八极拳练功层次:一练拙力如疯魔二练绵软封闭播八极拳六练八要是:一练拙力如疯磨,二练软绵封闭播,三练寸接寸拿寸吐露,四练自由架式懒龙卧,五练脏腑气功到,六练筋骨皮肉合,七要尊师与重道,八要仁义与有德。

这些都是八极拳前辈先贤们练功经验体会的高度概括,它不仅提出了练功方法,更重要的是提出了练功层次,使我们能一步步进入武学的高深阶段,使我们能尽快出功夫,达到内外兼修之目的。

下面对每层次练功做一简单介绍。

首先说一下“生物场”概念。

地球上的任何生物,都有一个生物场,我们人类也不例外。

人类的生物场也和地球一样是由核心、外壳层、大气层组成。

人类生物场的核心是由大脑、脊髓、神经传导系统组成,它有接收信息、分析判断、过滤信息、储存信息、发射信息指挥协调身体各部运动等作用。

我们的古人将这些功能高度概括为一个字“神”。

“神”又分为先天之神与后天之神。

先天之神包括诸多的遗传因素;后天之神包括接收、储存的种种信息,以及对信息的分析,判断及使用。

人的意念也是“神”的一个部分,它属于发射信息的范畴。

人的五脏六腑、骨骼、筋腱、肌肉、皮肤及血液循环系统构成了人类生物场的外壳层,它起到接受外部能量并将外部能量转化成内部能量使用或储存的作用,我们的古人将之称为“精”。

这个“精”也分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

先天之精包括诸多遗传因素,后天之精则是由水谷之精转化为人的骨骼、筋腱、肌肉、血液及生育之精等。

人类生物场的外层是气,这个气不同于地球的大气层,但也是有密切联系的,人生活在地球的空气中,空气中的氧气是人体新陈代谢及能量转换必不可少的物质。

人类生物场中的气,在体内是以体液形式存在,传输途径是经脉系统,由体表或经穴发出,在体外则是气的形式出现,这个气对人体起营卫作用。

这个气也分为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

先天之气称为元气,后天之气是由水谷之精华转化而来,它也是一种能量形式,被称之为混元气。

“精”“气”“神”是构成人类生物场的三大要素,我们练功就是练“精”“气”“神”,也就是练的生物场,这个生物场其大而无外,其小而无内,生物场有许多特性,比如“亲和性”“排斥性”“穿透性”“震撼性”“遥感性”“内视性”等等,我们练功就是为了增强这些特性,内外兼修,凝真养性,壮其体魄,发掘潜能,开发智慧,充其精神,达到“能为人所不能,能及人皆莫及”的地步,因此练功也是永无止境的。

八极拳精义、拳理、基本功

八极拳精义、拳理、基本功

八极拳精义、拳理、基本功八极拳精义、拳理、基本功八极拳始祖引用“八极”一词定为拳名,非常绝妙。

“八极”属古地理概念,“八”为数字,“极”为顶端,远端之意。

“八极”系天地间四面八方极远的地方。

《淮南子·地形训》记载曰:“天地之间九州八极”又“九州之外乃有八殥,八殥之外而有八紘,八紘之外乃有八极”。

“殥,犹远也紘,维也,维络天地而为之表,故曰紘也”。

此为“八极”一词之正解。

八极拳,行拳必内存八意,外具八形,劲发八面。

警,慌、毒、猛、烈、神、急。

内存八意方可先机制胜;外俱八形始堪进退;应敌时身体中正,劲发八面,不偏一隅,方能以稳重厚实而博人。

“八意”“八形”“八面”均以“极”字为宗旨。

此为“八极拳”之所由来也。

本拳又称开门八极拳,盖取应敌进招不离硬开门之意也。

八极拳内存八意,八意者:警、慌、狠、毒、猛、烈、神、急是八种攻防意识,需精心修炼,达到极限为目的。

警:是极其高度的警觉意识;慌:是指在慌乱中,处变不惊,镇定自如的意识;狠:是指极其凶狠、凌历的意识;毒:是指极其残忍毒辣的意识;猛:是指极其勇猛剽悍的意识;烈:是指极其强烈狂暴的意识;神:是指极其神速顽强拼博的意识;急:是指极其快捷急发的意识。

八极拳外具八形。

八形者:龙、虎、熊、猴、燕、犬、鹰、鹑。

八形要象形而取其意,用其神。

龙:龙能隐潜腾伸,呼风唤雨,翻江搅海,隐形无踪,出没无常。

进步捷如风,变化如蛟龙。

虎:勇猛、凶残、霸气、猛进、猛扒、猛撞、猛插、猛楼、猛按的威猛之气势。

熊:沉稳、镇定、坚实、厚重,蹲靠、硬碰、硬撞、挤靠、上掀、拔根。

猴:机警快捷、动如疾风、快如闪电、愣打、快接、急弹。

燕:敛体束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侧锋而入,见隙即钻。

犬:凶猛剽悍,反应敏锐和非凡的听觉和嗅觉。

鹰:目锐、利爪、束身闪钻,迅猛快捷,急冷狠抓。

鹑:极快的起动。

急突善钻的高超技能。

发招似鹑突也。

外俱八形:模仿八种动物的习性特点,用其神,取其意,化其技。

八极拳“劲发八面”不偏一隅,方能稳重厚实,健力而博人。

少林五形八极拳(全)

少林五形八极拳(全)

少林五形八极拳(全)少林五形八极拳由清代海参和尚所创,按金、木、水、火、土五行而定,以龙、蛇、虎、鹤、豹五种动物象形而仿。

又按东,西、南、北、中五方作出五门.又叫“闯五门”,即是有五大势法为主,故称“五形八极”。

一、少林五形八极拳歌诀少林八极五形功,内里玄妙说不清。

出势双龙来斗宝,猛虎跳涧扑地平。

约子蹿山多勇猛,白鹤亮翅斜飞腾。

弓步进山打猛虎,丹凤展翅回首鸣。

金蛇入洞弓身进,黄龙转身急滚龙。

退步诱敌急逗走,大小缠拧猛迸攻。

豹子洗澡缩身势,猿猴跳跃砸地中。

双手捞月底上找,回身滚肠狠又凶。

力士推碑力量大,白猿坐桩稳如钟。

狮子擒头左右摆,凤凰旋窝快如风。

金鸡展翅斜弹腿,野马奔川上山峰。

大鹏展翅左右抖,白蛇寻食双手拧。

金鸡独立怀抱斗,鹅子反身左右崩。

狸猫伸爪欲扑鼠,子燕寻食向前冲。

青龙摇尾团团转,金刚合十招法成。

五形八极收招住,习成也得数十冬。

练成百病不入体,益寿延年如青松。

二、动作顺序起势1.青龙出水2.猛虎扑地3.怪蟒钻林4.白鹤展翅5.登山打虎6.大雁斜飞7.白蛇进洞8.反身推月9.脱壳蜕皮10.近身扶仓11.左手大缠12.右手大缠13.进步缠腕14.进步击掌15.挂搭按敌16.近身撑捶17.跳打迭膝18.底封双掌19.上推铁窗20.转身揣裆21.力士碰碑22.罗汉坐钟23.黑虎摇尾24.金刚挎虎25.转身推月26.展翅弹踢27.豹子出群28.大鹏展翅29.右手采拿30.独立抱斗31.登山打虎32.倒步崩阴33.反打撩阴34.一推迎门35.张飞闯营36.黄龙摆尾37.罗汉朝祖收势三、少林五形八极拳图解说明起势两脚八字步,上体正直,两臂自然下垂,两掌五指并拢,掌心向内,掌指向下,目视前方(图1)。

1.青龙出水抬右脚原地震脚下落,体左转90°,左脚前上一步,两腿成左弓步;同时两掌向前穿击,左掌高与头平,右高掌与肩平,两掌心斜相对,掌指斜向前。

目视前方(图2)。

2.猛虎扑地两脚向前弹跳半步,先右后左震脚下落,体右转90°,两腿成左仆步;同时,两掌拍地,掌心向下,掌指向前。

(完整word)八极拳(精)

(完整word)八极拳(精)

八极拳(一)魏彦丰八极拳是我国传统的优秀拳种之一。

它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诸省,南方及海外也见。

河北沧州是八极拳的发源地,是清朝康熙年间一个名叫“癞”的云游高僧始传给吴钟,尊“癞”为始祖一世,吴钟为初祖二世,迄今历经200多年不衰.40年代末,原南京中央国术馆,将八极拳列为必修拳术。

八极拳随之广传全国,饮誉海外.八极拳动作节短势险,猛起硬落。

发力暴猛.以其刚烈雄健、朴实简洁的风格和独特的技击特点著称于世。

拳谚曰:“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

可见它在我国武坛众多门派中的地位。

八极拳练法要求:一练拙力如疯魔,二练软绵封闭拨,三练寸截寸拿寸吐露,四练筋骨皮肉合。

八极拳套路图解起式两脚并步,身体自然站立,两臂自然下垂于两腿外侧,掌心均向里,掌指均向下,目视前方(图1)。

要点:头要端正,颏微收,挺胸,直腰,收腹,身体自然正直,两臂自然下垂。

第一段1。

并蹲步栽捶两脚右拧,身体右转90度,两腿屈膝半蹲,成为并蹲步,右拳直臂向下栽拳于小腹前,拳眼向里,拳面向下,左拳屈于右腋前,拳心向里,拳面斜向右,目视前方(图2).要点:头要端正上领,颏微收,挺胸,直腰,收腹,气向下沉。

2。

抱拳弹腿左拳收抱于左腰间,拳心向上,拳面向前,同时,左腿支撑身体,右腿提起向前弹踢,右脚脚崩平,脚尖向前,目视右脚尖方向(图3)。

要点:支撑腿要稳,弹踢要迅猛,短快,力达脚尖。

3。

马步劈拳身体左转,右腿屈膝收回扣于左脚膝窝处,成为扣腿,同时,两拳向外、向上侧平举,与肩平,两拳拳眼均向上,拳面均向外,目视前方(图4)。

接着,两拳直臂向下、向里交叉于腹前,左臂在里,右臂在外,两拳拳心均向里,两拳拳面斜向下,目视前方(图5)。

不停,右脚向右侧落步,两腿屈膝半蹲,成为马步,同时,两臂直臂交叉上举外分,左拳屈肘收抱于左腰侧,拳心向上,拳面向前,右拳翻拳向右下侧劈砸,拳面向右,拳背向下,高与肩平,目视右拳方向(图6)。

要点:扣腿要稳,扣腿、抡臂、砸拳动作要连贯,一气呵成。

关于八极拳小架

关于八极拳小架

关于八极拳小架关于八极拳小架小架乃八极拳之基本功,气功也。

初学者必须从小架开始。

此路练好再练八极拳,最后为六大开及其它散手等。

架子乃八极拳之精华也。

一、小架各式名称悟空问路,定心肘(开胸肘),摆肘捆人(二郎捆人),顺势抽肘(凤凰单展翅),按阴掌(罗汉式,打虎式),迎面掌(打洋炮,单扬掌),牵缘手(甩手按裆),双手接拿(六合手),顶肘揣裆(双缠扎锤),托枪式(前进跨步),穿掌进步(阎王三点手),跪膝,回身按搡(抱拿搡撞),捋手(小缠),撞锤,左撞锤,左捋手,右撞锤,穿袖,中平掌(斜身拗步双展翅),撩阴腕,左右平掌,退步插手。

(挂搭)搜裆缠肘,收式。

二、小架歌双拳齐出站中央,开步两肘勒胸膛;双手一合分左右,拧身扣步左手扬;右手高挑打洋炮,甩手退步忙护裆;双手接拿顶肘式,两拳平对急揣裆;前进跨步托枪式,三点手,跟步跪膝把裆藏;回手按搡横拉车,要打捋手两头忙;斜身拗步双展翅,转身撩阴式难防;退步挂搭人难识,搜裆缠肘归中堂。

小架变化歌悟空问路出开胸肘,双拳一合出二郎捆人;按阴掌出指上打下,控目掌出禁闭敌人;上步出迎面掌,左手掸开出牵缘手;护裆出双手接拿,揣裆出前进跨步;揣裆跨步出阎王三点手,跪膝出上撑下搂;转身出抱拿,撞锤出小缠;穿袖出中平掌,拧身出撩阴腕;退步出插掌,搜裆出缠肘。

三、小架练习要领八极架子定式极其重要,此拳之根本也。

小架第一式定式歌日:“十趾抓地头顶青天,怀抱婴儿肘拄泰山;两肩松下气沉丹田,拔背含胸膝扣裆圆;尾间中正不依不偏,两目平视呼吸自然。

”又云,“十趾抓地头顶天,怀抱婴儿肘拄山”,此式练习时要提顶吊裆,拔背含胸,松肩下气,合膝收臀,碾步松胯。

练习时要发六合劲,要以意引气,以气行力,手足相合,身心相印,要有吞有吐,有松有放,后肘催前肩,前肩催两手,内外上下要完整一气,即所谓劲整也。

总之,劲之发也须以意为指挥,运气以促力,根在脚,发于腿,主于腰,达于两肩,出于趾指,气力相辅,力由气法,气促力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极拳小架的五种练法
摘自王砺吾著《大道唯一》
小架只一套,单需要好几种练法才能体现它的功用。

每一种练法所起的作用不同,各有各的意义。

但无论如何,小架作为八极拳的筑基功夫,是以慢练揉练为主的,形象地说得百分之八十慢练柔练。

1.慢练暗发劲。

慢练就是放慢速度来打拳。

但只许慢不许断(一
个动作而不是全套)。

暗发力也叫暗劲儿,是指力点要清,把力的爆发点表现出来即可,而不求力猛力大。

这主要是练技术的纯正、路线的清晰、肢体的协调,也就是强调一个“整”
字、一个“合”字。

这时的跺子称“暗跺子”。

2.慢练微发力。

微发力是要求在一个动作的放了点上有明显的
发力动作形态而动作过程是慢的。

这个发力动作是轻微的,但却是清晰的、外放的、到位的、不含在里面的。

要求在动作达道要求后,尝试力的外吐和整体的配合,同时体会架的沉稳。

3.慢练猛发力。

这种练法的动作过程还是慢的、柔的。

猛发力
是专门练习发力的。

要求把技法需要的攻击力挥洒无余。

前提是前两种练法必须精熟,也就是前辈常说的“通过暗劲把明劲逗出来”。

4.快练猛发劲。

快练是追求动作的疾速。

因为格斗中速度不快
很难击中敌人。

猛发力与快练配合,才是达到了技术的最后要求,即有速度又有力量。

这一练习不但可以锻炼在快速运
动中高质量地完成技术,又可以在不断变化技法、步法、身法时增强身体的协调、稳定能力。

但由于快练猛发力非常消耗体力,而且对身体震动特别大,因此不可过多练习、不可勉强练习。

5.动耗桩。

所谓动耗桩是区别于一个式子固定不动的站桩的。

具体针对小架来说,就是四种行拳方法如常,而在定式时静止耗架子。

即能起站桩的作用,又通过换式行拳来放松因耗桩造成的肢体僵硬,是比较科学的。

老拳师们将它称作“换式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