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行为与空间设计ppt课件

合集下载

幼儿园《环境创设主题》课件PPT

幼儿园《环境创设主题》课件PPT

五、环境的艺术性
• 幼儿园小班环境整体上要体现出美感,要选择色调单一、 色彩多样的造型,容易吸引幼儿的目光
• 小班孩子们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鲜艳、饱和的色彩能够 抓住孩子的目光

五、环境的艺术性
• 色彩搭配方面尽量选择红、黄、蓝、绿这些为小班幼儿所 认识所接受的大色块,让孩子们一进教室就有种童话城堡 般的视觉感受
三、环境的方便性
• 要用材料和玩具的图或名称文字在架子或容器上标示其存 放的位置
• 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易于自行取拿和收放 • 要保证活动自发进行,减少幼儿对成人的依赖性。
四、环境的互动性
• 小班幼儿的活动是不能脱离情境的,他们需要在成人的不 断提示和启发下才能展开游戏,创设互动式的环境可以更 好地帮助幼儿想象,让幼儿在愉悦的游戏中自由玩耍。
• 选择用工作柜和桌子等将空间错落隔开,不留出较大的宽 敞空间,因为小班幼儿喜欢跑、跳,这样的安排能尽量避 免无谓的事故。
三、环境的方便性
• 小班幼儿的认知、动作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在对环境进行 利用的时候,一定要简单方便和可操作化。
• 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教师为幼儿在游戏中设置的场地、投 放的材料,要给幼儿留出一定的自由支配的空间,要便于 幼儿取放。
• 注意需要有明显的主体色,所以在选择桌椅板凳时应选择 同一种颜色,使整体环境更加美观

六、环境的亲和性
• 小班孩子是幼儿在幼儿园生活的初始阶段,从熟悉的家里 来到陌生的幼儿园,幼儿对幼儿园的环境需要有一个慢慢 熟悉和适应的过程
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
幼儿园环境创设
课程框架
01
02
03
04
05
06
07
环境的 重要性

《幼儿园环境创设》ppt课件

《幼儿园环境创设》ppt课件

04
教育意义
通过阅读角的环境创 设,培养幼儿良好的 阅读习惯和自主学习 能力。
案例三:某幼儿园自然角环境创设
设计理念
以自然为主题,打造具有探索性和互动性的 环境。
环境布局
设置多个生态区域,如植物区、动物区、沙 水区等,提供丰富的自然元素。
活动设计
组织种植、饲养、观察等实践活动,引导幼 儿亲近自然、探索自然。
《幼儿园环境创设》ppt课件
目录
• 幼儿园环境创设概述 • 幼儿园室内环境创设 • 幼儿园室外环境创设 • 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材料选择 •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实践案例 •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评价与反思
01
幼儿园环境创设概述
Chapter
环境创设的意义
1 2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良好的环境创设可以为幼儿提供舒适、安全、有 趣的学习和生活空间,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
教育意义
通过自然角的环境创设,培养幼儿对自然的 热爱和环保意识。
06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评价与反思
Chapter
环境创设效果评价
美观性
环境整体布局合理,色彩 搭配和谐,具有较高的审 美价值。
教育性
环境布置符合幼儿年龄特 点,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 心和探索欲望,促进幼儿 全面发展。
互动性
环境中的设施、玩具等能 够引发幼儿之间的互动, 增强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
质地柔软、舒适的材料
如棉质、毛绒等,给幼儿提供温暖和舒适的感觉。
可塑性强、易于操作的材料
如橡皮泥、彩纸等,方便幼儿进行手工制作和创意发挥。
05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实践案例
Chapter
案例一:某幼儿园春季主题环境创设
设计理念

现代室内绿化设计PPT课件

现代室内绿化设计PPT课件
53
增添情趣,陶冶情操
绿化、小品不仅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 同时它还能对人的精神和心理起到良好的调 节作用。
54
绿化增添情趣
55
3.常见的绿色植物
56
吊兰
57
金边吊兰
58
59
金心吊兰
60
珍珠吊兰
61
紫吊兰
62
24小时内,一盆吊兰在8至10㎡的房间 内
可杀死80%的有害物质,吸收86%的甲 63
41
5、柔化空间
42
现代建筑空间大多由人工因素所限定,多是由直线形构 件形成的几何体,使人感到生硬、冷漠。利用植物特有的曲 线、多姿的形态、柔美的质感、悦目的色彩和生动的光影, 可以有效地改变人们对原有空间的印象并产生柔和的情调, 从而起到改善、柔化空间的作用。
在砖、石墙周围布置植物,使室内增添自然的野趣;也 可以利用乔木或灌木所具有的柔软的枝叶覆盖室内的部分空 间,把自然的阳光和绿叶引人室内,使整个室内空间充满生 机。
50
2、减少噪音
植物本身具有的良好的吸声作用,利 用植物的这个作用,我们可以使室内的 噪声适当减弱一些。如利用植物作隔离 带,可以相对减弱室内不同声源的相互 干扰;或将植物布置于门、窗附近,可 以控制和减弱室外噪声对室内环境的干 扰和影响。
51
2019/10/18
52
3、净化空气
某些植物,如夹树桃、梧桐、棕榈、大叶黄 杨等可吸收有害气体,有些植物的分泌物,如 松、柏、樟等具有杀灭细菌的作用,从而能净 化空气,减少空气中的含菌量,同时,利用植 物的光和作用和新陈代谢可以使植物有效地吸 收空气中的灰尘和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从 而使环境得以净化,给我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 存环境。

《建筑环境心理学》课件第7讲-行为与空间环境

《建筑环境心理学》课件第7讲-行为与空间环境
34
2、行为要求的空间与知觉要求空间的“容积”
知行 觉为
其空其间空要间求的的““容容积积””基是本变是化不的变,的不,只习
要要 是惯用称空为间使大用小功来能适的应空其间要尺求寸,,而主且要可是通根
求求 空的 间空 的间 容容
过据物使质用技要术求手来段调来整调空节间其的空形间态大,小无,法如通 满过大足小其听。他觉如物的满质听足技觉大术空多手间数段即人来电行“声走压系要缩统求”。的其即通空使道间, 是最视小觉宽空度间是,60也0,可最以小利高用度错是觉2等00原0,理太来小
第7讲 行为与空间环境
环境行为的起因; 环境行为的特征; 人的行为习性; 环境行为模式、行为对室内空间分布、空 间尺度和环境设计的影响。
2
一、环境行为
—人和环境交互作用所引起的心理活动,其外在表现 和空间状态的推移,称之为环境行为。
教育行为、管理行为、商业行为、人际 行为、娱乐行为、
行 为 防卫行为、宗教行为、居住行为、劳动 多 行为、餐饮行为、 样 性 体家库尔特.列文(K.Lewin)提出的 著名的人类行为公式。即B=f(P.E) 其中 B—行为(Behavior) f—函数(function)
P—人(Person) E—环境(Environment)
公式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人行为的目的是为实现一定目标、满足一定的需求;行 为是人自身动机或需要作出的反映。
预测模式
预测模式就是将预测实施的空间状态表现出 来,分析人在该环境中的行为表现的可能性、 合理性等。这种行为模式主要用于分析空间
环境利用的可行性。我们从事的可行性方案,
主要就是这种模式。
比如要建造一座展厅,我们就可根据基地环境、展览要求、展
出方式等,分析展厅有几种可能性,哪一个更加符合人的观展

幼儿园环境创设经典案例ppt课件

幼儿园环境创设经典案例ppt课件
25
26
• 幼儿的世界是多彩的、美丽的,在 幼儿园里,他们眼睛所触及的每一 处风景、每一个角落都应该是美的 ,在角落的布置上应着重体现出童 趣,让幼儿喜欢,有愿意探索的愿 望。角落虽然不引人注意,但在布 置时也应考虑到整体环境,做到既 有趣又能和整体环境有机结合,浑 然一体。
27
4、洗手间
• • •
7
4、开放性原则
• 开放性原则是指创 设幼儿园环境,不 仅要考虑幼儿园内 环境要素,同时也 要重视园外环境的 各要素,两者相结 合,协同一致地对 幼儿施加影响。
8
5、经济性原则
• 教师再环境过程中,可以请幼儿一起收集 废旧物品,并引导幼儿参与制作过程,为 幼儿提供更多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既 满足幼儿活动需要,又塑造了幼儿的“创 性”、“主动性”、“积极性”。
33
•小班 •大班
34
(2)墙饰在装饰美化的同时要成为 幼儿展示自我的窗口
35
36
• 教师把幼儿的作品巧妙地结合、利用,再 用鲜艳的底色进行衬托,使整个墙面显得 活泼而和谐。
• 这样的墙面不仅具有装饰、美化环境的作 用,而且成为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 的想法,自我展示的窗口。
• 一切与幼儿的成果、和幼儿有关的东西最 受家长的关注,当你看到家长们饶有兴趣 地看你布置的墙饰,你一定能从家长的关 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43
空间利用
• 区角数量的适宜性 • 区角分割、时间安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 区角内容的丰富性
44
区角数量的适宜性
• 按照幼儿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确定学习 与游戏融合的区角活动,具体包括生活区 、语言区、美工区、音乐表现区、科学区 、建构区7个类别,具体数量从托班到大班 逐级递增。

《环境艺术设计》课件

《环境艺术设计》课件
材质搭配
合理搭配不同材质,形成对比和统 一,丰富视觉效果和触感体验。
绿化要素
绿化配置
合理配置植物和花卉,营造出自 然、生态的环境氛围。
绿化层次
通过植物的高低、形态、色彩等 元素,形成多层次的绿化效果。
绿化功能
利用植物的生态功能,如净化空 气、调节温度等,提升环境质量

灯光要素
灯光布局
灯光艺术性
合理布置灯光,营造出舒适、美观的 光环境。
《环境艺术设计》ppt 课件
目录 CONTENT
• 环境艺术设计概述 • 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 • 环境艺术设计的要素 • 环境艺术设计的实践应用 • 环境艺术设计的未来发展 • 环境艺术设计案例分析
01
环境艺术设计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将艺术、科 学、技术和文化结合起来的综合 性设计学科,旨在创造和谐、舒 适和富有美感的室内外环境。
详细描述
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性原则要求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创造出具有独特美感和创意的空间。这包括对形 式、色彩、光影、质感等方面的精心设计,以及对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探索和应用。
创新性原则
总结词
环境艺术设计应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 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
VS
详细描述
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性原则要求设计师不 断更新设计理念和思维方式,积极尝试新 的技术和材料,以实现更加高效、环保和 可持续的设计方案。同时,创新性原则也 鼓励设计师发挥个人创造力,打破传统束 缚,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空间作品。
公共艺术作品。
05
环境艺术设计的未来发展
可持续性发展
总结词
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可持续性发展已成为环境艺 术设计的重要方向。

《环境行为心理学》课件

《环境行为心理学》课件

VS
寻求环境与行为的和谐
为了实现环境与行为的和谐,我们需要深 入了解环境和行为的相互作用关系,并采 取适当的措施来促进环境的改善和人类行 为的改变。这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 同努力来实现。
PART 03
环境行为心理学在实践中 的应用
城市规划与设计
城市规划与环境行为心理学的关系
01
环境行为心理学为城市规划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有助
社会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如文化、家庭、学校、社区等,也会影响人的行为。例如,在强调个人主义的文化中, 人们更倾向于表现自我和追求个人目标;在家庭环境中,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围也会影响孩子的行为。
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人类行为对环境的塑造
人类的行为和活动不仅受到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塑造着环境。例如,城市的布局和建筑风格是由人们 的行为和需求所塑造的;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是由于人类的行为所导致的。
现状
目前,环境行为心理学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研究领域,吸引了来自心理学、地 理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者参与。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度不断提高,环境行为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
PART 02
环境与人类行为的关系
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物质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物质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线、颜色、布局等,都会影响人的行为。例如,在高温环境下,人们 更倾向于选择凉爽的地方休息;在明亮的光线下,人们更容易保持清醒。
环境行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学的学科。它探讨人们如 何感知、评价和理解环境,以及如何在环境中行动和与环境互动。
概念
环境行为心理学关注个体和群体如何受到他们所处环境的物理和社会特征的影 响,同时也研究这些环境特征如何影响个体的行为、认知和情感。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ppt课件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ppt课件
在分类盒的提供上因该根据
游戏水平,先只提供三个盒子,让 幼儿一目了然知道只能分为三种。 然后再根据游戏水平增加分类的种 数,使幼儿能接受。
思考二: 在班生数较多的情况下如何有序开展 区角活动?
教师如何适时适度指导?
(三)建立规则,调控活动
1、规则意识: 进区人数规则: 材料取放规则:材料分类定点取放
低,活动的自我修正和自主水平高 2、新颖有趣,暗示性强
操作方法暗示、操作要求暗示 3、多种组合、多层次性
蕴涵错误控制的材料
听 筒
2+3 3+5
7
4法暗示
高低橱的落差
鼓励合作与互动的空间 —操作要求暗示
系统而有层次的材料
神奇的磁铁(大班)
材料提供:
铁屑、大小不同的磁铁、 回行针、薄纸板、迷宫 图、塑料块、小纸团、 发夹、铁片、树叶、毛 线团
操作层次:
第一层次:小猫钓鱼 第二层次:整理盒子 第三层次:隔杯取钉 第四层次:龟兔赛跑
提供多层次与多样性的活动材料
小班的主题“认识花”
区域:提供画花、花拓印、插花
中班主题“认识树”
区域:提供树叶粘贴、叶脉标本、树叶变色
投入不同的范例: 画好树叶的轮廓,幼儿涂色 画好不同种类的树,幼儿画出树干和树叶
(农村幼儿园启示)
四、区域活动指导
关注、支持、引导
(一)创设环境,介绍材料
引入方式: 介绍新材料及使用方法 设疑制造悬念,明确操作目的 总结上次活动,提出新要求
讨论活动规则 幼儿自由选择介入——常规化
(二)观察了解、关注幼儿
1、观察活动环境: 区域环境布局是否合理、 材料是否符合幼儿水平和兴趣,数量是否充足
创新与新颖
以棋子代替了小图片,小卡片的操作、非常的方 便,而且非常的吸引幼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住宅中的一活动场所(“居“) • 白天这里王要是坐着度日的‘活动”场所。独居老人多将该处兼作餐厅和会客室口住宅中的
“活动场所’对生活在自宅的老年人来说是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活动场所:当然这并非只限于一 处,实际上因每人情况的不同也有将其分为数处使用的。
.
• 小巷领域的“暗示”--从“月岛”看到的边界线
.
10M
• 本章涉及的是个人日常生活的现象和生活空间的相关内容。
.
• 拥有-从拥有的物品了解当时的生活方式 • 住宅既是人们生活居住的场所,也是一个保管所有家具
什物的“容器”。 • 从居住者所拥有的物件及房内情景、陈设方式自然就可
以看出主人的真实面貌及职业 ,兴趣等。
.
• 团聚--家人团聚的场面
.
• 立体空间设计的工具 • 将建筑,或都市空间的空隙翻转做成模型、并像措积木那样措建。
犹如除去鱼缸只留有放金鱼和水草的水一般。我们将这种空间的积 木称为空间块体。
.
• 领域的划分--不同文化决定的住宅内外边界线的不同 • 住宅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将向所有人开放的外部领域(公共领域)和住宅内部的个人或家庭成
自己周围物体的存在,都会有意尤意地将其作为身体的倚靠物而加以用这时,这些物体便被作 为各种不同的身体倚靠装置被使用,所以有时也会产生一些设计者井未刻意设计的利用 • 力一式。古卜森将这种由倚靠者所发现的环境中的倚靠物、信息(行为的可能性)称为“被动提 供”
.
• 动态 • 变换坐姿: 人即使坐着,也会不断地变换姿势。没有人会长时问以一种姿势一直坐着不动。与
.
• 人际距离--可以移动的区域
.
• 与人际距离和似的观点中还有亲社会空间,远社会空间 • 这是一种关于空间设计和家具设计的概念。当数位聚集者
们之间的身体朝向及落座位置可以促进相互交谈时、这种 设计类型就叫做亲社会空间;而妨碍相互交谈的设计类型 • 叫做远社会空间。
.
• 指向--指示代词“这个·那个·那个(近,中,远) • “这个”的领域范围与手足的触及范围大致相同。人们心
堂式住宅的过堂通道中穿行。这些盆栽.不仅表明将其搬到室外的住所具有的养花
兴趣,而有一种控制住宅内部与外部信息互通的作用。在小巷内行走。小巷的软性分界线并不是像铁门那样只有开或关这两 种选择,而是在开放式住宅形式、居住者的生活行为、小巷行人的意识等那种硬性
和软性相互渗透的关系中产生的。
环境行为与空间设计 读书笔记
姜珊
.
总述
本书从我们身边向外扩大的各种空间尺度标准开始,是对包括时间、信息维度 在内的环境与行为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空间设计进行的一个尝试。
它将我们周围的空间按照尺度由小到大划分成若干层次,从0米尺度一直到无 穷大尺度逐一展开论述:其中包括1米尺度中的变换坐姿、手的动作范围;10米 尺度中家庭团聚的场面、人际距离;102米尺度中适于各类活动的公园环境;103 米尺度中充满生活情趣的城市设施;104米尺度中的置身于都市的中轴线上以及 无穷大尺度中以拉斯韦加斯为对象进行的城市分析等等
.
• 成长过程-儿童思维能力的发育过程与环境的关系

对于儿童来说,室内环境与大人们的那种以方便,舒适为标准衡景的环境有着完全不同的
含义。这是一种伴随着从只能躺在床上到逐渐爬行,坐起、站立的发育过程,是二个从近距离
感觉逐渐转向远距离感觉所看到并表现出的高度变化的世界。所谓儿童思维能力的发育过程,
.
1M
• 这章节主要涉及人体的形状和动作的特征,与身体接触的主 要的物体和门窗开口等建筑要素,目的对作为环境要素之 一的自己有所了解。
.
• 静态 • 平卧:人在站力一时的高宽比一般多为正面3.5:1(175cmx50cm)、侧面5:1(175cmx20cm) • 睡眠 • 依靠: 如果我们对倚靠的情景稍稍加以注怠的话,便会发现不管陆地的动物是否意识到
其说坐是一种休息姿势,莫如说改变坐姿的变换过程才是真止意义上的休息。一般人们衣站立时,往往 都是通过变换左右脚的支撑点:来改变.身体重量的。
.
• 动态
• 伸手,手的动作范围:
这就是一种“可能操作的白我领城”。
虽然看不.见,但在身体的周围存在着自己手触不到的范围口
.
•操作,习惯性的反应行为 •人们在操作时往往都是以一种习惯性的反应行为,凭直觉或 下意识地按其功能概念与操作模进行操作的。当这种固定不 变的模式被众多使用群体认可时,便被称"population stereotype"
员的领域(个人须域)区分并表示出来。这种公共领域与个人领域的边界线不一定与建筑用地的 界线一致.而是因文化的差异而各不相同。
.
• 居住--独居老人住宅中的活动场所
• 大杂院入口的门大多是或半开,或挂着布帘,或摆放盆栽,形成了一种非封闭的、软性分界线。 既可以在“活动”的同时感受室外的氛围、聆听室外人们的谈话声.还可以清楚地看到室外近 处人的音容笑貌。这就是可直接或间接地与外部保持联系的“活动”场所,也是营造那种人来 人往热闹感的街巷氛围的主要因素之一。
• 暗示: 住宅门前或用盆栽花木等来装饰,或向路人陈列展示,这种向室外表现
自己的行为叫做“暗示”。相反,将那些本应该从人们眼前消失的破烂或垃圾桶等, 随便堆放在室外的行为叫做“充斥”

但是,这样的小巷并不是就是为了排斥外人。(自家门前摆放盆栽是为了使开放
的门前形成一道屏障,为了使家中的生活情景或气息更浓郁,并防止路人随意从穿
.
按压·拉拽--人最大的发挥力
.
• 传递:非言语沟通
.
• 摆放--办公空间的个性化 • 用隔断隔成一个个人的空间,进而通过办公桌摆放的个
人物品。粘贴的便笺使得办间具有极强的个性化,形成一 个即使本人不在其他人也会扰豫是否坐在那里这样一个强 烈的个人领域(territory)。
.
• 领域的操控--住宅入口大门的设计
理丘感到“近”的跟离与“自己的手或脚可以触及的动作 域”有关。
.
• 距离·容积的测定 • 实际上房问的大小不仅只是面积,顶棚的高度就可以影响
到人们对房间大小的感觉。为适应人们的这种空间感觉的 特点,最近日本高顶棚的住宅开始增多。即使是面积较小 的城市住宅,若顶棚较高、纵向进深较大。就具有可以消 除空间狭小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