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藏医与西医的联系
西药配合藏医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

西药配合藏医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传统西药治疗高血压的方法通常是通过药物来调节血压,但是长期使用西药会有一些副作用和药物耐受性的问题。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传统医学的方法来辅助治疗高血压,其中包括藏医。
藏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重要学派,对高血压病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深入探讨西药配合藏医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
一、西药治疗高血压的方法目前,西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利尿剂利尿剂通过促进肾脏对尿液的排泻,减少体内的水分和钠离子含量,从而减轻心脏的负担和降低血压。
2.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β受体,减缓心脏的收缩频率和心肌收缩力,从而降低心脏的负荷和降低血压。
3. 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钙通道,减少细胞内钙离子的进入,从而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使血管紧张素Ⅰ转变成血管紧张素Ⅱ的过程受到抑制,血管收缩减弱,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5.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其受体的结合,减少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收缩的作用,使血管舒张,血压下降。
二、藏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藏医对高血压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草药治疗藏医草药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受到藏族医生的高度重视,他们认为很多藏药都有明显的抗高血压作用。
例如藏红花、藏紫苏、藏瓜蒌、藏芫花、藏红花子、格桑花等,都有降压安神、舒经活血、降脂抗动脉硬化的作用。
2. 饮食治疗藏医饮食治疗高血压病的方法十分注重药膳调理。
在饮食方面,藏医建议高血压患者多食用天然、优质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青稞、青稞面等,同时忌食咸鱼、咸肉、油炸食品等。
3. 针灸疗法藏医认为,通过针灸疗法可以调节人体脏腑气血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高血压的效果。
西药配合藏医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

西药配合藏医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由于生活的快节奏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在不断增加。
高血压病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和其他并发症。
目前,西药是治疗高血压病的主要方法,但西药有副作用,因此人们寻求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方法治疗高血压。
藏医药可以起到补益身体,调整人体内环境的作用,已经被证明能够有效治疗高血压病。
本文将探讨西药与藏药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
西药治疗高血压病流行已久,且有大量的临床研究支持其有效性。
根据高血压病的程度、病因和病情的不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症状来选择一种或多种降压药物。
常用的西药降压药物有ACEI、ARB、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等。
ACEI能够降低机体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同时还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一种引起血管扩张的物质,降低其对血管的收缩作用。
ARB是一种选择性抑制血管紧张素II类型1受体的药物,也可以减轻血管紧张素对血管的收缩作用。
钙通道阻滞剂则是通过阻止血管收缩和松弛的过程,促进血管扩张,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慢心脏跳动频率和缩短心肌舒张时间,从而减少心脏工作量,降低血压。
藏医药是中药中的一种,是以藏族人民多年的临床经验为基础,结合自然环境、生态和文化,通过吸取中华药学、印度、波斯药学等各方面的优秀经验和理论研究,而形成的一种特有药学体系,藏医药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藏药治疗高血压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治疗原理是通过藏药的特异性作用,来达到调整机体内平衡的目的。
常用的药材有红景天、甘松、太子参等。
红景天有利水和抗缺氧的作用,甘松具有活血化瘀、解毒消肿、镇痛止痒等功效,太子参可以强壮心脏,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西药和藏药治疗高血压病有不同的理论依据和治疗原则。
西药通过针对病理机制的作用来降低血压水平,但其副作用也随之增加,并且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害。
藏药通过人体内环境的调整来借助自身的调节功能达到治疗高血压病的目的,其治疗过程时间较长,对患者有较长更的耐性要求。
西药配合藏医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

西药配合藏医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高血压病的主要特点是血压持续升高,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并对身体各系统造成损害。
传统的西药治疗高血压病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西药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和费用较高的问题。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中医药的辅助治疗方法,其中藏医药也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选择。
藏医药是藏民族长期以来总结和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智慧,它以自然疗法为基础,将草本植物、矿物质和动物源性物质等作为药物进行治疗。
在治疗高血压病时,藏医药常常采用中医的整体观念,注重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传统藏医药中有很多被用来治疗高血压病的药物,例如红景天、青蒿、白桦树皮和草海桐等。
这些药物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降压、调节血液循环等作用,能够帮助降低血压。
与西药相比,藏医药治疗高血压病有以下优势:藏医药具有较少的副作用。
西药治疗高血压病的常用药物如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包括低血钾、疲乏、头晕等。
而藏医药多为天然草本植物,副作用较小,更适合长期使用。
藏医药注重防治结合。
在传统藏医药中,预防高血压病同等重要于治疗高血压病。
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适度运动、保持良好心情等方法,可以减少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
这种综合治疗方式有助于提高疗效。
藏医药注重个体化治疗。
中医药重视通过辩证论治,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和病机,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同样的治疗方法对每个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效果。
这种个体化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的精确度和有效性。
尽管藏医药在治疗高血压病方面有一定的疗效,但是也需要注意以下问题:藏医药虽然来源于天然植物,但仍然含有一些活性成分,用量和使用方法需按医生建议使用,以避免不良反应。
藏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相对较慢,需要长期坚持。
在使用藏医药治疗高血压病时,患者应保持信心和耐心,按照医生的建议规范使用药物。
西药配合藏医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

西药配合藏医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临床表现为血压持续升高。
若高血压未得到治疗,将损害全身各个器官的功能,同时也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西药和藏医治疗高血压都有不同程度的疗效,而将两种治疗方法结合起来则可以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西药治疗高血压的主要药物类型有降压药物、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
降压药物通过减少心排血量和心脏收缩力度等方式,降低血压;利尿剂能增加尿液形成与排泄,降低血容量和血压;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钙离子的进入心肌及平滑肌细胞中,从而降低血压;β受体阻滞剂抑制交感神经,减缓心率和降低血压。
藏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主要包括草地藏药、中药汤剂、针灸、手法等等。
在藏医理论中,高血压被认为是“心脉不和”、“肝火上扰”等病理表现,因此藏医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化瘀清热、平肝潜阳、调和气血等等。
常用的草地藏药包括青海茅莓、巴戟天、蒺藜等等。
在临床治疗高血压时,西药和藏医可以进行联合治疗,这种方法能够发挥相互协同作用,加速疗效。
例如,钙通道阻滞剂和草地藏药可共同降低血压,西药治疗通过药物治疗的方式快速有效地降低血压,藏医则以调理体质、预防疾病为重点,通过中草药和针灸等方法,辅助西药治疗,以完成疗效的持续和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联合治疗的疗效也得到了科学研究的支持。
一个研究发现,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病人比仅使用西药治疗的病人,其低血压疗效更明显,且有更少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因此,西药和藏医的联合治疗,不仅可以缩短治疗周期,降低治疗成本,还可以从更广泛的层面抑制高血压对身体的危害。
综上所述,西药与藏医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联合治疗,这种方法可以得到更好的疗效。
西药和藏医的治疗方式各有优劣,结合起来能够互补优势,弥补缺点,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但需要注意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同时,患者也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检查血压和病情,避免忽略病情的发展,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
浅谈藏医与西医的联系

浅谈藏医与西医的联系我国中西医学结合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近年来,很多医学工作者将藏西医药相结合,在临床中工作中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藏医和西医能够相互共存,相互渗透,藏西医相结合已有50多年的历史,二者在临床工作中可以相互补充和完善,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为患者提供更佳效果的临床服务,同时,也为医学现代化提供良好的、坚实的新医学基础。
藏族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吸收印度医学、大食医学、汉族医学而形成藏民族自己的医学体系。
它具有精湛的医学理论、丰富的高原药物、独特的用药和医疗手法。
早在公元8世纪左右就有了医学经典名著《四部医典》,这部名著确立了藏医的医学术语、规则和系统,论述了藏医学的理论基础、人体构造、人体生理功能、病理诊断、用药方法、卫生保健、行医道德等。
那么这个在8世纪左右形成的藏医学,究竟跟19世纪兴起的现代西方医药学是否相同?我们假定西方解剖的器官和藏医器官的功能范畴是相同的,但事实上这些藏医术语和西方解剖学器官的联系很模糊,对藏医来说更注重机体的功能作用,而西医则以相应的组织解剖结构知识为基础。
如:西医认为吸气是由膈肌和肋间外肌的收缩完成,呼气是由肋间内肌和腹壁肌的收缩完成。
而藏医学认为司呼吸的是“维系生命龙”。
西医学的膈肌等呼吸肌跟藏医学的“维系生命龙”能划等号吗?一个是具体的物质一个是抽象的能量。
西医认为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生命的核心是蛋白质以及核酸等处于不断地分解、转化与再合成的过程,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是碳、氢、氧与氮,这些元素组成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而从藏医较多来说:人体内主要存在3大因素;7大物质基础;3种排泄物。
这3大因素是人体活动的基础,并且该因素能够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能需要。
龙、赤巴、培根虽各有其功能,但并非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协调统一地进行活动。
例如,人的消化功能,先由“培根疟及”磨碎食物,继则由“赤巴觉久”将被磨碎的食物加以腐熟分解,“麦捻龙”负责“过滤”,分别清浊,使糟粕移入大肠,精微则被人体吸收。
西药配合藏医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

西药配合藏医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健康。
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病常用的方法包括西药治疗和藏医治疗。
而西药配合藏医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备受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西药与藏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并就相关的药物使用和疗效进行介绍。
西药治疗高血压病主要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等。
这些药物能够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降低血压,减少心脏负荷,改善心脑血管的功能,延缓病情的发展。
长期使用西药治疗高血压病会有一定的副作用,例如肝肾损害、胃肠道不适、头痛、疲劳等。
一些患者倾向于寻求藏医的辅助治疗。
藏医认为高血压病是由于体内的火热气机上升所致,主要病因是肝火亢盛、肾阴不足。
藏医的治疗方案主要是通过平肝清热、滋肾养阴的方法来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缓解病情。
在藏医治疗高血压病的过程中,主要使用的药物有藏红花、藏药龙胆草、藏药石斛、藏药旱莲草等。
这些药物具有清热利湿、平肝安神、滋阴清肝的功效,对高血压病有一定的疗效。
单一使用西药或藏医治疗高血压病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这时候西药与藏医结合治疗就变得尤为重要。
西药能够快速地降低患者的血压,缓解病情,而藏医药物能够从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入手,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西药与藏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的具体方法是,首先在确定高血压病的诊断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西药进行治疗。
通常而言,对于轻度高血压病患者可以选择单一的西药进行治疗,例如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而对于重度高血压病患者,可以选择联合用药,例如利尿剂与β受体阻滞剂的联合用药,以期快速地降低患者的血压。
在西药治疗的患者也可以结合藏医的治疗方法。
通过平肝清热、滋肾养阴的方法,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在藏医治疗过程中,患者可以选择采用药膳调理的方法,例如喝一些具有清热利湿、滋阴清肝功效的药膳,以帮助改善体内的阴阳失衡状态,缓解高血压病的症状。
西药配合藏医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

西药配合藏医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身体和心理困扰。
高血压病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和藏医治疗方法都有一定的效果。
现代医学界越来越倾向于综合运用各种治疗方法,以期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就西药配合藏医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进行探讨。
高血压病病因复杂,病情变化大,治疗难度大,并且常常伴有多种并发症。
目前常用的西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降压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和手术治疗。
降压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但常常伴随着一些不良反应,如头晕、乏力、失眠等。
而藏医治疗高血压病主要采用中药疗法和外治疗法,中药疗法主要包括草药煎剂和丸剂。
藏医药物多取材于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天然物质,其中包含有丰富的有效成分,经证实对高血压病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外治疗法主要包括推拿按摩、艾灸疗法和针灸疗法等,这些疗法能够通过刺激穴位、改善气血循环来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单一的治疗方法常常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综合运用西医和藏医治疗方法成为了医学界的研究热点。
西药配合藏医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在一些临床研究中得到了验证。
西药可以迅速降低血压,控制病情,而藏药则可以慢慢调理患者的身体,降低对药物的依赖性和减少不良反应。
西药与藏药的结合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既能迅速降压,又可以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西药配合藏医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采用西药对急性期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治疗,通过西药的快速降压效果迅速控制病情。
而在疾病稳定期,可以采用藏药进行慢病调理,减少西药的使用,从而降低药物对身体的负担和副作用。
还可以通过药物配伍的方式,发挥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西药配合藏医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在一些临床研究中也得到了验证。
一些临床试验发现,西药配合藏药治疗高血压病的患者,其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血脂代谢也得到了改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有所降低。
西药配合藏医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

西药配合藏医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摘要】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若不及时治疗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传统药物治疗存在局限性,需要中西医结合治疗。
西药和藏医在治疗高血压病有各自的作用和特点,结合起来能发挥更大的优势,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遵医嘱,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的前景广阔,西药配合藏医治疗的可行性较高,未来应进一步探索和发展这种治疗模式。
【关键词】高血压病、西药、藏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优势、临床、注意事项、前景、可行性、发展方向。
1. 引言1.1 高血压病的危害高血压病,又称为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其危害不容忽视。
高血压病是一种可导致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长期不得到控制的高血压还会对其他器官产生不良影响,如肾脏病变、眼底病变等。
高血压不仅会缩短患者的寿命,还会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影响工作和生活。
由于高血压病病程潜隐,病情一般不易被患者及其家庭所察觉,因此容易被忽视,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发生危重病情。
及时进行高血压的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以减少病情的发展,降低并发症的风险,维护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1.2 传统药物治疗的局限性1. 药物依赖性:传统药物治疗高血压病往往需要长期服用药物,一旦停药就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出现药物依赖性的情况。
这种依赖性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和风险,同时也可能导致药物耐受性的产生。
2. 副作用:传统药物治疗高血压病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一些药物可能导致头痛、头晕、恶心、乏力等不良反应,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心脏问题等严重后果。
患者在长期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副作用的情况,同时可能需要进行药物调整或更换。
3. 单一疗效:传统药物治疗高血压病往往只能控制血压的升高,难以治愈病根。
对于病情较为复杂的患者或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传统治疗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
传统药物治疗高血压病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病情,但其局限性也十分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藏医与西医的联系
我国中西医学结合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近年来,很多医学工作者将藏西医药相结合,在临床中工作中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藏医和西医能够相互共存,相互渗透,藏西医相结合已有50多年的历史,二者在临床工作中可以相互补充和完善,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为患者提供更佳效果的临床服务,同时,也为医学现代化提供良好的、坚实的新医学基础。
藏族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吸收印度医学、大食医学、汉族医学而形成藏民族自己的医学体系。
它具有精湛的医学理论、丰富的高原药物、独特的用药和医疗手法。
早在公元8世纪左右就有了医学经典名著《四部医典》,这部名著确立了藏医的医学术语、规则和系统,论述了藏医学的理论基础、人体构造、人体生理功能、病理诊断、用药方法、卫生保健、行医道德等。
那么这个在8世纪左右形成的藏医学,究竟跟19世纪兴起的现代西方医药学是否相同?我们假定西方解剖的器官和藏医器官的功能范畴是相同的,但事实上这些藏医术语和西方解剖学器官的联系很模糊,对藏医来说更注重机体的功能作用,而西医则以相应的组织解剖结构知识为基础。
如:西医认为吸气是由膈肌和肋间外肌的收缩完成,呼气是由肋间内肌和腹壁肌的收缩完成。
而藏医学认为司呼吸的是“维系生命龙”。
西医学的膈肌等呼吸肌跟藏医学的“维系生命龙”能划等号吗?一个是具体的物质一个是抽象的能量。
西医认为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生命的核心是蛋白质以及核酸等处于不断地分解、转化与再合成的过程,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是碳、氢、氧与氮,这些元素组成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而从藏医较多来说:人体内主要存在3大因素;7大物质基础;3种排泄物。
这3大因素是人体活动的基础,并且该因素能够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能需要。
龙、赤巴、培根虽各有其功能,但并非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协调统一地进行活动。
例如,人的消化功能,先由“培根疟及”磨碎食物,继则由“赤巴觉久”将被磨碎的食物加以腐熟分解,“麦捻龙”负责“过滤”,分别清浊,使糟粕移入大肠,精微则被人体吸收。
这就证明了藏医是以机体功能为主,而不能以物质结构论证,也就是说不能用西医的概念强加在藏医学上,但这不是就说藏医学和西医学完全没有联系和相同点。
如:藏医胚胎学,将胚胎发育过程中分为鱼期(相当于水生脊椎动物)、龟期(相当于爬行动物)及猪期(相当于哺乳类动物)等,体现动物进化过程的三个阶段。
正如恩格斯所说的:“母腹内的人的胚胎发展史,仅仅是我们的祖先从虫豸开始的几百万年的肉体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这表明藏医学早在1200多年前就发现同源器官逐渐出现了形态和功能上的变化,它跟现代西医胚胎学一样是生物進化论的重要证据之一。
藏医学关于胎儿之所以能发育成熟,则是全靠母亲的营养物质通过脐带供养胎儿的结果。
用比喻来说,母亲、脐带与胎儿的关系就如水塘、水渠与庄稼的关系。
母亲好比水塘,脐带好比水渠,胎儿好比庄稼,水塘中的水通过水渠,滋润着庄稼,使之发育生长。
此外,关于妊娠早期反应,怀孕后应当注意的事项及分娩的征兆以及遗传的论述,都与现代医学基本是一致。
西医药学具有微观性的优势,但宏观性是其的弱点。
在西医治疗过程中,药物一旦进入人体,就开始对整个身体起作用,虽然也会产生局部的选择性,但是不能却不能保证病灶、病因以外的身体部位不受影响。
西药在使用过程中具有精确性好的优点,但是容易造成不准确或产生不良反应。
藏医药学具有宏观性的优势,而微观是其弱点,在藏医的治疗过程中,能够保证用药的整体准确性,安全有效,藏药药学对局部疾病的治疗效果没有西医明显,两者结合使用,可以相互弥补,提高临床效果,如利用藏西医联合治疗腰椎骨折,藏医独特的腰椎骨折整复手法能有效修复骨折脱位处,藏医的火灸、针刺、藏药薰浴等都可以有效的促进马尾神经再生性恢复,藏医治疗该病在脱水、抗炎、对症支持方面疗效的不足,在配合西医激素冲击、抗炎、脱水等治疗后疗效显著。
藏药与西药联系密切,无论是藏药还是西药,它们的组成结构都是化合物分子,它们的作用对象都是人体,藏药和西药在物质及生物活性上都具有同一性,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贯通,二者均顺应了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
藏药和西药在物质基础及生物活性上大部分均是由天然产物或人工合成化合物构成,二者均有国产品种也有国外产的品种,原有的汤、散、丸、膏、浴、擦济等基础上研发的发针济品种,既可以用其做单剂,又可以做混合剂。
虽然两者业务术语区别很大,但是它们均服务于现代医学技术,均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总之,藏医学与现代西方医学即不是全等的,也不是没有联系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清楚地认识到细胞病例学的局限性。
由于抗原和免疫的学说,由于重视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现代医学又开始重视古代体液病例学。
参考文献:
[1]胥少订,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0:636-641.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第6 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26-838.
[3]刘新社.药事法规汇编[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01-02.
[4]玉多,云登贡布.四部医典(藏文)[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3: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