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性赔偿的特征是什么

合集下载

惩罚性赔偿的特征是什么

惩罚性赔偿的特征是什么

处罚性赔偿的特点是什么处罚性赔偿是指商家抵花费者遭受的除实质所遭到的伤害之外进行额外赔偿,进而截止经营者伤害花费者的权益,如知情权、公正交易权等,为民众创造一个健康的经营环境与优秀的花费环境。

作为民事责任重要形式之一的处罚性赔偿,其重要特点能够归纳为以下几方面:1、公私混淆法性质对于处罚性赔偿的法律规定拥有公私混淆法性质。

处罚性赔偿的主要目的在于经过对行为人的处罚来保护社会利益,是国家为自己需要而作出的强迫性干涉结果,只管也有因无形伤害而对受害人供给安慰的需要,但更多的是国家为了对违纪行为人进行处罚、预防的需要,表现了处罚性赔偿的公法性。

但处罚性赔偿毕竟包括着为受害人供给慰籍性救援的一面,其主体双方自己地位同等,而且赔偿金又是支付给受害人的,表现了处罚性赔偿的私法性。

2、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程认定能否肩负处罚性赔偿责任的基础是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程度。

一般而言,能否肩负赔偿民事责任,主要看行为人的行为能否在客观上造成了必定的伤害结果,至于行为人主观过失程度则相对次要 ; 而能否肩负处罚性赔偿责任的认定基础是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程度,其重要内容是行为人主观过失程度,至于行为人实质造成的伤害结果则相对次要,即使需要观察实质伤害结果,其目的也在于评论主观恶性程度。

行为人主观恶性程度的高低主要从双方面来确立 ; 一是行为人主观过失程度,即是成心仍是过失 ; 二是行为人希望发生伤害结果仍是预示可能发生伤害结果而未能防止。

3、严苛性程度最高的一种民事责任形式处罚性赔偿是严苛性程度最高的一种民事责任形式。

处罚性赔偿是在肩负赔偿性民事责任基础上肩负的增添赔偿责任,其意图在于波及责任人的精神痛苦,即国家经过强迫性手段对责任人财富施加损失以达到处罚之功能。

而赔偿性民事责任一般其实不存心识地波及责任人的精神难过,它是严格依据民事主体同等性的要求来赐予相应的救援,即伤害什么赔偿什么,伤害多少赔偿多少,只管客观上也会给责任人带来精神压力,但这其实不是赔偿的自己目的。

惩罚性赔偿定义是什么

惩罚性赔偿定义是什么

惩罚性赔偿定义是什么赔偿⼀般包括补偿性赔偿和惩罚性赔偿,⽐如说定⾦合同中的双倍返还就属于惩罚性赔偿,这是⼀种对违约⽅的惩罚措施,在社会⽣活中也是较为常见。

今天,针对惩罚性赔偿定义是什么问题,下⾯店铺⼩编为您详细解答。

⼀、惩罚性赔偿定义是什么1、惩罚性赔偿⼜称⽰范性赔偿或报复性赔偿,是指由法庭所作出的赔偿数额超出实际的损害数额的赔偿。

2、法律依据:《民法典》第⼀百七⼗九条承担民事责任的⽅式主要有:(⼀)停⽌侵害;(⼆)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修理、重作、更换;(七)继续履⾏;(⼋)赔偿损失;(九)⽀付违约⾦;(⼗)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式,可以单独适⽤,也可以合并适⽤。

⼆、惩罚性赔偿的适⽤条件是什么1、主观要件。

须侵害⼈主观上具有恶意、在道德上可⾮难,也即当⾏为⼈的⾏为是故意的,或明显不考虑他⼈权益,具有严重疏忽⾏为和重⼤过失⾏为时,⾏为⼈才应当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

适⽤惩罚性赔偿有利于督促不法⾏为⼈在将来慎重⾏事,以免再次发⽣类似事件。

2、客观要件。

须确实造成了受害⼈的损失。

这个损失既包括直接的财产损失,也包括可期待利益的损失,还应当包括⾮物质损害的损失(主要是精神损失)。

惩罚性赔偿是为了约束合同履约⽅⽽设置的⾏为,如果违反了这个⾏为,那么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损害后果,其结果就是多付出来弥补守约⽅损失。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按钮咨询,或者到店铺咨询专业律师。

食品惩罚性赔偿制度

食品惩罚性赔偿制度

食品惩罚性赔偿制度在实践中,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民众们最关系的话题。

惩罚性赔偿制度源起于欧美国家,西学东渐,我国的食品安全法也有惩罚性赔偿的相关规定,那么食品惩罚性赔偿制度是怎样的呢?阅读完以下我为您整理的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一、食品惩罚性赔偿制度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司法实践中,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和理解这一制度。

1、《食品安全法》规定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构成要件。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96条第2款的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因此,针对食品经营者,是否要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通常要考量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行为的违法性。

指行为违反了规定的义务或违反了法律的要求,即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如生命健康和安全权,甚至侵害了社会公众的整体利益。

由于食品消费者和经营者的信息不对称,食品经营者处于强势地位,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将会造成个人和社会利益的极大损失;二是主观恶意性。

《食品安全法》对食品生产者和销售者进行了区别对待,对生产者适用的是严格责任,即生产者只要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就要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

对销售者适用的是过错责任,即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而进行销售的,才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

2、《食品安全法》规定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主要内容。

在食品安全法律关系中违反《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对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依据《食品安全法》第96条的规定,惩罚性赔偿责任人应承担的责任是:一是应当赔偿消费者的实际损失。

生产者或者经营者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包括赔偿消费者的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

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

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内容提要: 编者提按:不久以前,最高人民法院在一个司法解释中,明确规定了惩罚性损害赔偿,从而引起我国民法学界关于惩罚性损害赔偿是否可以确立为一个制度的讨论。

因为这种制度应否确立,直接关系到民事责任的传统目的,即救济补偿的取向是否要做修正。

所以,这是一个涉及制度目的和价值取向的重要问题。

王利明此文对这种美国固有的制度从历史生成、制度构造、特征意义及操作方法诸方面作了细致深入的探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该制度对我国法律制度的启发意义。

所述道理观点如何,足可见仁者智者之功。

惩罚性损害赔偿(punitive damages)也称惩戒性的赔偿(exemplary damages)或报复性的赔偿( vindictive damages),一般是指由法庭所作出的赔偿数额超出了实际损害数额的赔偿。

[1] 作为一种集补偿、惩罚、遏制等功能于一身的制度,惩罚性赔偿主要在美国法中采用,为美国所固有。

[2] 自上个世纪特别是二战以来,该制度在美国产品责任法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按照菲力普(Phillips)的观点,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改变了美国侵权法。

[3]但同时也引起了很多的争议。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一、惩罚性赔偿的概念和特点惩罚性的赔偿(punitive damages),指判定的损害赔偿金不仅是对原告人的补偿,而且也是对故意加害人的惩罚。

[4]美国《惩罚性赔偿示范法案》将惩罚性赔偿定义为“给予请求者的仅仅用于惩罚和威慑的金钱”。

[5]也有学者认为,应当区分加重赔偿与惩罚性赔偿,惩罚性赔偿的目的在于惩罚与威慑,如果被告人行为恶劣,造成精神损害,就适用加重赔偿而不适用惩罚性赔偿;如果没有精神损害,而被告人的行为需予以制裁,就适用惩罚性赔偿;如果被告的行为既造成精神损害,又需要予以制裁,就要同时适用加重赔偿和惩罚性赔偿。

合同法 惩罚性赔偿

合同法 惩罚性赔偿

合同法惩罚性赔偿惩罚性赔偿是合同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及维护合同诚实信用原则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围绕惩罚性赔偿展开详细阐述,分析其定义、涵盖的内容、适用条件和作用等方面,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合同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惩罚性赔偿的定义。

惩罚性赔偿是指一方因违反合同义务而导致对方受到损失时,法院可以根据情况对违约方进行额外的赔偿,以承担违约行为所带来的后果。

与一般的赔偿相比,惩罚性赔偿不仅要弥补受害方的实际损失,还要对违约方进行适当的惩罚,以警示其他合同当事人不得违背合同义务。

惩罚性赔偿所涵盖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可以用于惩罚违反合同的主体行为,例如违约、欺诈、恶意等,以维护合同诚实信用的原则。

其次,它可以用于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使违约方对违约行为负有更大的责任。

最后,它还可以用于促进交易活动的诚实与公平,增加市场的透明度和可预测性,从而提升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

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和限制也需要加以认识。

首先,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惩罚性赔偿必须以实际发生的损失为基础,不得超过受害方的实际损失范围。

其次,惩罚性赔偿应当考虑违约行为的严重程度、恶意程度、违约方的经济状况等因素,以确保赔偿金额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最后,惩罚性赔偿应当符合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和公序良俗,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和社会公众的正当期待。

惩罚性赔偿在合同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能通过强化违约责任,提高违约成本,增加违约的风险,从而起到预防违约的作用。

其次,它能通过惩罚违反合同的行为,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合同秩序,增强公平竞争的环境。

最后,它能通过调整合同当事人的行为,规范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然而,惩罚性赔偿制度也存在一些争议和挑战。

首先,赔偿金额的确定可能存在主观性和难度,需要法院进行综合考量,并需要相关证据的支持。

其次,一些人担心过度的惩罚性赔偿可能导致对违约方的不当惩罚,甚至可能增加合同当事人的不确定性,阻碍合同的签订和履行。

惩罚性赔偿

惩罚性赔偿

惩罚性赔偿(一)定义惩罚性赔偿,又称示范性赔偿或报复性赔偿,是指由法庭所作出的赔偿数额超出实际的损害数额的赔偿,是严厉性程度最高的一种民事责任形式。

现在的惩罚性赔偿总额=实际物质损失赔偿额+精神损失赔偿额+惩罚赔偿额。

惩罚性赔偿是加重赔偿的一种原则,目的是在针对被告过去故意的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失进行弥补之外,对被告进行处罚以防止将来重犯,同时也达到惩戒他人的目的;如果被告的侵权行为是基于收益大于赔偿的精心算计,也可以给予惩罚性赔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同意给予补偿性赔偿,侵权人只是相当于事后通过赔偿补办手续,但没有任何风险。

在18世纪,英美法系中的惩罚性赔偿主要适用于诽谤、诱奸、恶意攻击、诬告等使受害人遭受精神痛苦的案件。

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的赔偿制度难以对受害人的精神损失予以补偿,通过惩罚性赔偿制度,在赔偿受害人实际物质损失时,对受害人的精神损失也予以物化,给予与物质损失同等的金钱赔偿待遇。

可见,最初的惩罚性赔偿与今天的惩罚性赔偿有着明显不同,它是在不承认对精神损失以物质赔偿的民事责任制度中,对精神损失的一种替代赔偿,即所谓的惩罚性赔偿部分是对精神损失赔偿的替代。

延至当今社会,惩罚性赔偿从其涵义到适用范围均发生了很大变化。

(二)相关规定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

第一款是关于欺诈行为的赔偿。

规定的具体内容是:“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这一条规定实质上是关于经营者违约行为的惩罚性赔偿。

第二款是关于商品或服务存在缺陷的赔偿,这一规定实质是人身损害赔偿中的惩罚性赔偿,属于侵权行为的损害惩罚性赔偿。

规定的具体内容是:“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我国民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新探

我国民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新探

我国民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新探2008-7-28 13:37 来源:法律教育网【大中小】【我要纠错】关键词:惩罚性赔偿/威慑/惩罚内容提要:惩罚性赔偿的思想不仅仅只存在于普通法系之中,它是一种世界性意义的赔偿规则(罚则)。

一般民事责任与惩罚性赔偿责任的社会功能相差甚远,且适用范围不一。

我国历来民事立法中就有惩罚性赔偿的法律文化传统,当前在我国民事立法中的几个惩罚性赔偿条文不仅不能为当前市场诚信程度不高的信用环境起到充分的弥补作用,而且它们本身设计上也不尽合理。

我们应当秉持开放的眼光,对惩罚性赔偿制度进行结构上的重构,这也是我国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惩罚性赔偿的含义与历史渊源一般认为,惩罚性赔偿制度最早是英美法系中普通法中的一种法律救济措施。

《牛津法律大辞典》把Punitive Damages和Vindictive Damages都译作“惩罚性损害赔偿”,并将之解释为“系一个术语,有时用来指判定的损害赔偿金,它不仅是对原告人的补偿,而且也是对故意加害人的惩罚”。

因此可见,惩罚性赔偿,就是指在被告人对被害人承担实际损失之后,为惩罚与威慑不法侵害人,而由被告人另外支付一笔额外的费用给受害人。

从历史上看,惩罚性赔偿较早见于基督教经典——《圣经》之中,为了保障当时以色列人在沙漠中赖以生存的畜牧业的发展,耶和华指明了“赔偿的条例”(Laws of Restitution)。

他说:“人若偷牛或羊,无论是宰了,还是卖人,他就要以五牛赔一牛,四羊赔一羊。

”(《出埃及记》22:1)并且,“若他所偷的牛、驴、羊,仍在他手里存活着,那么他就要双倍偿还。

”(《出埃及记》22:4)另外,在保管关系中,“人若将银钱或家具交付邻居看守,这物要从那人的家被偷去,若把贼找到了,贼就要双倍赔还。

”(《出埃及记》22:7)最后,耶和华笼统地说:“两个人的案件,无论是为什么过犯,或是为牛,为驴,为羊,为衣裳,或是为什么失掉之物,有一人说:”这是我的‘。

惩罚性赔偿研究

惩罚性赔偿研究

惩罚性赔偿研究一、概述惩罚性赔偿,又被称为示范性赔偿或报复性赔偿,是一种独特的法律赔偿制度。

其核心在于,当不法行为人故意或因其重大过失而实施加害行为时,除了需要对受害人承担一般性赔偿外,法院还会判决其支付超出受害人实际损失的赔偿。

这种赔偿不仅仅是为了补偿受害人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它带有惩罚和威慑的性质,旨在防止类似行为的再次发生[1]。

惩罚性赔偿并非独立的请求权,它的存在必须以一般性赔偿为前提。

这意味着,只有在被告的行为被认定为不法,并且这种不法行为造成了实际损害后,受害人才有可能获得惩罚性赔偿。

惩罚性赔偿的金额并不固定,它通常会超出受害人的实际损失,这一点与一般的补偿性赔偿有明显区别[1]。

从历史角度看,惩罚性赔偿起源于英美法系,并在其中得到广泛应用。

尽管在一些英美法系国家中,有声音对惩罚性赔偿制度提出质疑,如认为它可能违反公、私法的划分理念,或是可能导致受害人不当得利等,但这并未阻止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特别是在美国,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侵权法的发展,惩罚性赔偿制度得到了广泛运用,并出现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商业案例[1]。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惩罚性赔偿在英美法系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大陆法系国家,该制度并未得到普遍采纳。

这可能是由于两大法系在法律理念、法律传统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所致[2]。

惩罚性赔偿是一种具有独特功能和价值的赔偿制度。

它既能补偿受害人的损失,又能惩罚和威慑不法行为人,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但同时,我们也需要对其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争议保持清醒的认识,以便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1. 惩罚性赔偿的定义与特点赔偿金额超过实际损失。

惩罚性赔偿的显著特点在于,赔偿数额不再局限于受害人因侵权行为所遭受的实际损害,而是允许受害人获得超过实际损失的赔偿金。

这种超过实际损失的赔偿,体现了对侵权行为的严厉谴责和对加害人的经济制裁。

具有惩罚和威慑功能。

惩罚性赔偿的目的不仅在于补偿受害人的损失,更在于通过加害人支付高额赔偿金的方式,对其违法行为进行惩罚,并起到对潜在侵权行为的威慑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惩罚性赔偿的特征是什么
惩罚性赔偿是指商家对消费者遭遇的除实际所遭受的损害以外进行额外赔偿,从而遏制经营者侵害消费者的权利,如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为公众营
造一个健康的经营环境与良好的消费环境。

作为民事责任重要形式之一的惩罚性赔偿,其重要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
方面:
1、公私混合法性质
关于惩罚性赔偿的法律规定具有公私混合法性质。

惩罚性赔偿的主要目的
在于通过对行为人的惩罚来维护社会利益,是国家为自身需要而作出的强制性
干预结果,尽管也有因无形损害而对受害人提供慰藉的需要,但更多的是国家
为了对违法行为人进行惩罚、预防的需要,体现了惩罚性赔偿的公法性。

但惩
罚性赔偿毕竟包含着为受害人提供慰籍性救济的一面,其主体双方本身地位平等,并且赔偿金又是支付给受害人的,体现了惩罚性赔偿的私法性。

2、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程
认定是否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的基础是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程度。

一般而言,是否承担补偿民事责任,主要看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在客观上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后果,至于行为人主观过错程度则相对次要;而是否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的认定基础是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程度,其重要内容是行为人主观过错程度,至于行为
人实际造成的损害后果则相对次要,即便需要考察实际损害后果,其目的也在
于评价主观恶性程度。

行为人主观恶性程度的高低主要从两方面来确定;一是行为人主观过错程度,即是故意还是过失;二是行为人希望发生损害后果还是预见可能发生损害后果而未能避免。

3、严厉性程度最高的一种民事责任形式
惩罚性赔偿是严厉性程度最高的一种民事责任形式。

惩罚性赔偿是在承担
补偿性民事责任基础上承担的增加赔偿责任,其用意在于涉及责任人的精神痛
苦,即国家通过强制性手段对责任人财产施加损失以达到惩罚之功效。

而补偿性民事责任一般并不有意识地涉及责任人的精神痛苦,它是严格按照民事主体平等性的要求来给予相应的救济,即损害什么补偿什么,损害多少补偿多少,尽管客观上也会给责任人带来精神压力,但这并不是补偿的本身目的。

因此,惩罚性赔偿与补偿性民事责任形式相比,其严厉性程度要高。

4、法律明确规定的一种民事责任形式
惩罚性赔偿是法律明确规定的一种民事责任形式。

有学者认为,法律无明文规定不惩罚,这是惩罚性法律责任的共同原则,惩罚性赔偿也不应例外。

对于惩罚性赔偿的法律规定必须做到:首先对于什么或哪类行为在什么情况下适用惩罚性赔偿由法律作出明确规定;其次是对惩罚性赔偿金的数额或者界限或者计算方法作出明确规定;最后关于惩罚性赔偿的法律条文必须文字清晰,意思确切,不得含糊其词或模棱两可。

以此限制法官的自由擅断。

不过,在英美法系国家的法院中,他们的确作出过数额惊人的惩罚性赔偿判决,体现了任意性,但惩罚性赔偿的目的并不是让受害人变成暴发户,英美法系国家也不主张陪审团在判决中作出数额过高的惩罚性赔偿判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