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礼

冠礼
冠礼

冠礼(笄礼)

冠礼是成人礼,是给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的礼仪。在氏族社会,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要参加一种“成丁礼”,这样才能成为自己部落的正式成员,享受应有的权利和履行应尽的义务。冠礼应当是从这种“成丁礼”演变而来的。《礼记·冠义》说,冠礼是“成人之道也”,“将责成人礼焉也”,要按照“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四个方面的礼的规范加以约束,使之成为具有“孝、悌、忠、顺”完美品德的人。礼经中只存《仪礼·士冠礼》。

“男子二十而冠”,冠礼要为冠者加三种形式的冠:一种叫缁布冠,以黑麻布制作;一种叫皮弁,以白鹿皮制作;一种叫爵弁,也称玄冠,以赤而微黑的细麻布制作。缁布冠只在冠礼上使用一次,易服换上玄冠后即废弃不用。据说,那是太古之制,冠礼首先加缁布冠,表示不忘本初。礼仪完毕,要由宾为冠者取“字”。宾、主、冠者都站在堂下阶前,宾致辞道:“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于假。永受保之,曰伯某甫。”(《仪礼·士冠礼》)如果不是长子,则依行第以仲、叔、季等命字。命字以后,名只用于自称,除了君王、父祖,别人不能直呼其名而只能以字称呼。

上述冠礼指“士冠礼”,天子、诸侯的冠礼,古籍各说不一,难以考定。如加冠年龄,就有“十二岁说”(《左传·襄公九年》)、“十五岁说”(《通典·嘉礼》)、“十九岁说”(《荀子·大略》)等。据《大戴礼记》等书所述,其与士冠礼的主要不同是加四冠,即“三加”之外又有“玄冕”。这是一种顶上有一块前圆后方的冕板(綖,yán)、前后带旒的冠。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秦王嬴政九年(前238年),“王冠,带剑”,当时,嬴政已21岁。

汉代皇帝冠礼称为“加元服”。“元”即首,冠是首之所著,所以称“元服”。皇帝的四种冠是缁布冠(后汉改为“进贤冠”)、爵弁、武弁、通天冠,通常在正月甲子或丙子吉日举行。士庶冠礼较简单,据何休所制冠仪,大致参用《仪礼·士冠礼》仪式,但是只加一冠,还简化了程式。

魏、晋时,皇帝的冠礼,也只用“一加”,皇太子用“再加”,王公、世子才用“三加”。皇帝的冠礼在正殿举行,而且开始用音乐伴奏。北魏时,孝明帝为加冠而改元,这一年改为“正光元年”(520年)。后齐皇帝加冠,还用玉、帛告祭圜丘、方泽,用币告祭宗庙。这一制度也为后代帝王沿用。

唐代皇帝的冠礼只加一冕(衮冕);皇太子、亲王等仍用“三加”(缁布冠、远游冠、衮冕)。宋代《政和五礼新仪》定“庶人子冠仪”为“二加”,一帽,一折上巾。但司马光《书仪》里的冠仪,仍用“三加”,初加巾,次加帽,三加幞头。

明代皇帝仍为“一加”。皇太子“三加”,为翼善冠、皮弁、冕旒。庶人冠礼仍与《书仪》冠仪相同。清人没有冠礼。

笄礼

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女子在15岁许嫁之时举行笄礼,结发加笄,也要取“字”。结发是将头发梳成发髻,盘在头顶,以区别童年时代的发式。礼经中并无笄礼详文。梁代贺瑒说,笄礼由主妇为笄者结发著笄,由女宾以酒醴礼之。女子到了20岁,虽然还未许嫁,这时也要举行笄礼,表示今后要以成人相待。

《宋史·礼志》对公主笄礼有较详叙述,其礼大体依据男子冠礼演变而来。笄礼始加冠笄,再加为冠朶,三加为九翚(huī,山雉)四凤冠,笄礼在宫中殿庭举行,皇帝亲临。祝辞及取字之辞也都套用男子冠礼。礼毕,公主拜见君父,聆听训辞:“事亲以孝,接下以慈;和柔正顺,恭俭谦仪;不溢不骄,毋诐毋欺;古训是式,尔其守之”。然后,笄者再接受皇后、妃嫔的祝贺。

笄礼至明代即废而不用。民间女子婚嫁时将头发挽束成髻,用簪子固定,与婚前发式明显不同。这也算保留了些许笄礼遗风。

中国古代婚礼的三书六礼

三书六礼: 《三书六礼》是中国传统婚俗的基本,早在先秦时代已经定下。所谓《三书》则是奉行《六礼》应具备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是古时保障婚姻有效的文字记录。所谓《六礼》则是娶妻必须办妥的六项手续。每段婚姻均须完成这六个步骤,才算得到正式承认。《三书》 [聘书]:男女双方在订婚时男家交予女家的书柬,用作确定婚约。 [礼书]:男家在过大礼时女家的书信,详细列明过大礼时的物品和数量。 [迎书]:迎亲当日,男家送给女家的书柬。 这三书是整个婚礼程序中男女互相致敬的书柬。 《六礼》 [纳采]是古时婚礼之首。男方属意女方便会请媒人做媒[提亲]。[提亲]的礼物用[雁],代表妇人从天不失时,不失节,不相跨越,从一而终。 [问名]女方家长接纳提亲后,会将女方的出生年、月、日(即年庚八字)交给媒人,媒人会将准新娘的八字、姓名、籍贯及三代资料等写在红纸上(称为“庚贴”)交给男家以占卜吉凶,目的在于防止近亲婚姻,以及占卜其婚姻是否适宜,亦即*夹八字*。 [纳吉]又称[过文定]。男家会请算命先生根据男女双方的年庚八字推算双方是否互相配合,以决定这婚事是否吉利。如果男女双方年庚八

字无相冲相克,便可带备薄礼到女家,奉上聘书,告知女家议婚可以进行并商量订亲条件。所以以前算命先生对婚事掌有最大的权柄,亲事成与不成全凭他的一句话,有人称这种仪式叫[小定]。 [纳征]又称过大礼。是三书六礼中保留下来较完整,同时也较受重视的传统礼节,此举代表了男方对女方的爱护与尊敬,亦显示着财势。这种习俗延至现在仍是婚嫁礼仪中最为重要的。过大礼一般在大婚前一个月至两周进行,男女双方家长洽商妥了婚事的一切条件,男家会依照议定的条件送聘礼(俗称定礼或茶礼)到女家,当日男家会请两位或四位女性亲戚(她们必须是全福之人,即是既有丈夫、儿女,而公婆、父母皆在)会同媒人,带备聘金、礼金及大批礼品到女方家中。点收大礼的工作一定要由女家长辈代办。男家备礼金和多种礼物送到女家,作为订亲仪式。通常过礼应用的有礼饼、礼金、礼品等,数量均用偶数,即取成双成对之意。除送赠聘礼外,男方亦会先择取两、三个吉日,于过大礼当日请女家决定大婚之期。男家聘礼送到后,男家的女宾会打开礼盒挑选几件金饰为新娘戴上,边说吉祥话,之后大家互相祝贺道喜,过大礼的仪式便算完成。 [请期]亦即[择日],男家请算命先生择定良辰吉日,找个迎娶的好日子,以求婚事顺利,二人和顺。当吉期择定后,再通知女家为女儿出嫁作好准备,便是请期。 [搬嫁妆]收到大礼后,女家最迟需于大婚前一天把嫁妆送到男家。嫁妆是女家身份与财势的象征。以往,广东人喜用樟木拢送嫁妆,取其坚固耐用之意。送嫁妆可分为「送妆」与「迎妆」。「送妆」是女家将

简述中国古代礼服

《中国文化通论》课程论文 简述中国古代礼服 院(系)别文化管理学院 专业制片管理 班级2班 姓名张斌驰 学号 20110426229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2012年12月

简述中国古代礼服 近年来媒体对汉服复兴的报道,大多侧重于展现汉服在传统节日或礼仪活动上的穿着,实际上那些服饰是汉服中的礼服。因为是在重大节日、特殊场合或仪式上穿着,所以,这样的汉服礼服并不以日常穿着和活动方便为目的,体现出的是优雅、大气、华美的特点。实际上很多人一些人对汉服存在误解,就是将汉服中的礼服与常服混为一谈。 汉服是汉民族传承四千多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是四书五经中的冠服系统,以儒教圣经《诗经》、《尚书》、《周礼》、《礼记》、《易经》、《春秋》、大唐《开元礼》、二十四史舆服志和其他经史子集为基础继承下来的礼仪文化的必要组成。汉服体系展现了华夏文明的等级文化、亲属文化、政治文化、重嫡轻庶、重长轻幼以及儒家的仁义思想。在中国古代的宗法文化背景下,服饰具有昭名分、辨等威、别贵贱的作用,为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的礼服。除去国家大事的礼仪,普通汉人的家礼包括冠婚丧祭四礼。四书五经对汉服礼服有详细的描述。本文以冠婚丧祭四礼分别介绍汉服礼服 一、冠礼和笄礼 冠礼,是华夏民族嘉礼的一种,是古代中国汉族男性的成年礼。冠礼表示男女青年至一定年龄,性已经成熟,可以婚嫁,并从此作为氏族的一个成年人,参加各项活动。成年礼(也称成丁礼)由氏族长辈依据传统为青年人举行一定的仪式,才能获得承认。 冠礼是华夏礼仪制度之首,,是对汉人进行礼教的开始。周朝士大夫年及二十行冠礼,王公年及十五而冠。《礼记·冠义》曰:“已冠而志之,成人之道也”。而根据《通典》、《明集礼》等礼典的记载,历代建立了从天子至士庶,各阶层不同的冠礼冠服制度。这里以周代士冠礼的冠服和礼器举例: 《仪礼·士冠礼》冠服 1、冠者初服:采衣、紒。采衣,大概深衣制,采缘(据深衣,太父母、父母皆在,纯缋,即此意也。)一说,朱红色缘。梳双丫髻,用带系起。 2、冠者加冠前:缁纚、笄。纚黑色,宽终幅(古制布幅二尺二寸,约今50厘米),长六尺。笄长尺二寸。 3、冠者一加:玄端。根据父亲身份,用玄裳、黄裳或杂裳。缁带、爵鞸。冠缁布冠,用缺项固定,加青组缨。用黑屦,青色絇(鞋头装饰,有空可串鞋带)繶(鞋底边饰)纯(鞋口边饰),边饰半寸。 4、冠者再加:皮弁服。素积(素衣、素裳),用白缁布为之。素鞸、缁带。皮弁用白鹿皮,加白色笄。配白屦,缁絇繶纯,边饰半寸。 5、冠者三加:爵弁服。丝制玄衣,纁裳,缁带,韎鞈(赤黄色蔽膝)。爵弁外玄里红,加笄,加缁色纁边的纮。纁屦,黑絇繶纯,边饰半寸。 笄礼是汉女的成人礼,即挽发脑后做髻,以簪绾之。郑玄注《仪礼·士冠礼》曰:“笄女之礼犹冠男也,使主妇女宾执其礼”。已许嫁的汉女在15岁举行笄礼,未许嫁则二十岁再举行。按《宋史·礼志》载,宋朝公主的笄礼仿庶子冠礼由皇帝三加冠服:初加冠笄,再加冠朶,三加九翬四凤冠。 笄礼服制: 1、采衣:采衣即未行礼之前穿的童子服。根据冠礼的资料:样式是短褂裤,缁(黑)布为衣,朱红色的锦边——不知道女童是不是也是黑色?但建议可以穿明丽一些的色彩。穿普通的布鞋。梳双鬟髻。

中国古代的体育竞技有那些

中国古代的体育竞技有那些 中国古代的体育竞技有那些 最早的体育比赛奖杯 早在3000年前中国的西周时期,就已经产生了最早的体育奖杯,这就是西周时期周王赏赐给射箭冠军柞(zuò)伯的奖杯,简直称得上 是“奖杯之祖”了,不过名字却不叫杯,而叫“柞伯簋(guǐ)”。簋 的内底部还铸有铭文,记录了周昭王时期王室射礼活动的全过程。 柞伯簋1993年出土,现存于河南省博物院从“伍佰”到“贵由赤” 古代体育运动多来自军事训练的需要。孔子所推崇的“六 艺”(礼、乐、射、御、书、数)中,射、御是来自于骑马驾车打仗 的体育运动。 但是在战争的实践中,人们发现在战场上除了有马车在前面冲锋,扫清障碍,后面也要跟着步卒才能扩大战果,这种配合非常重要, 因而要求步卒必须要具有长跑能力。当年周成王就是用赏奴隶十名 来激励手下的步兵坚持长跑。到了汉代,出现了职业跟随马车跑步 的人“伍伯”。其职务是在高级官吏的马车前做鸣声开道的工作, 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就要能跟上马车的跑步速度。 汉画像砖“迎谒伍伯图” 这种以提高军事技能为目标的长跑运动发展到元代,出现了名为“贵由赤”的专项跑赛事。贵由赤是蒙古语,意思是快行者。元代 的长跑比赛在元大都(今北京)和元上都(今内蒙锡林郭勒盟境内)分 别举行。元大都的比赛起点为河西务(今天津河西务镇),终点为大 都皇宫(在今北京北四环);元上都的“贵由赤”起点为泥河儿,终点 为上都宫中,二者距离约85公里。比赛从清晨开始,参赛者一律被 长绳拦在起跑线后。号令一下,长绳放开,众好手蜂拥而出,一路

风尘。大约三个时辰时(6小时),比赛结束。第一名赏白银1锭,其余按名次赏段匹若干。 6小时跑完85公里,而且是越野路段,即便拿到当今世界顶级的超级马拉松比赛中,也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从组织形式上来看,几乎完全符合现代体育比赛的各项要求。“贵由赤”长跑赛在古代体育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蹴鞠、角力、捶丸…… 其实说到中国古代的竞技体育,很多人会想到蹴鞠,因为它是足球的前身。其实中国古代曾辉煌过的竞技项目远不止蹴鞠。这些项目有的长盛不衰,今人仍然十分熟悉:比如武术、举重、射箭、象棋、围棋等;有的则在发展中几经流变,旧貌换了新颜,比如捶丸、角抵,在现代足球和相扑中还能看到影子。中国古代是不乏大牌体育明星的,后羿无疑是个射箭高手;春秋时秦武王举鼎成癖,跟大力士孟说比赛举重时砸断了膝盖,自己死了不说,还牵连孟说全家被处死。 霍去病是知名的“蹴鞠将军”,当时想跟他当好兵必须先练好踢球;唐玄宗、唐宣宗、唐僖宗一门数代都是马球达人;一代帝王玩家宋徽宗热衷蹴鞠、捶丸、放风筝这些平民项目,除了不会当皇帝他无所不精,并且提拔了高俅等一批草根球星做官,对体育事业发展的贡献可谓独一无二。 东方体育文化的现实意义 列举了上面这些,不得不回避的一点是,中国古代的体育运动,总体来讲娱乐性较强、而竞技性较弱。因此到了现代,在竞技体育上,无论技术、规则、赛制等,我国都还处于向西方不段学习的过程。那是不是说传统的东方体育文化就落后了呢?当然不能这么说。在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中,注重的`是人的内在气质、品格、精神修养,而把人的身体视为“寓精神、气质之舍”,表现人的内在品格的,这就使中国传统的体育价值观透射出十分明显的重人格倾向。 中国传统体育坚持天人合一的生命观,强调和谐的运动观。其显著特点之一就是通过身体锻炼以外达内、由表及里、由形而下的身

中国古代成人礼

中国古代成人礼 古代中国华夏族的成年礼:男子行冠礼(一般二十岁),女子行笄礼(一般十五岁)。这个传统从西周一直延续到明朝,而我国秦代时已有了较为完备的记述,文献记载分为冠礼和笄礼,最初在上层社会流行,后来向民间延伸。由最初的繁缛复杂逐渐简化,以至于今天已经被人们所遗忘,而只在个别地区保留着一些记忆碎片。我以为这不可谓不是我们文化传承中的一大损失。洞头这种传承相对活态的七夕成人节习俗可谓古代成人礼的活化石,有着一种“吹尽黄沙始见金”的价值和特别重要的借古开今的借鉴意义。近些年,随着国人文化自觉意识的觉醒,恢复和重建成人礼的呼声日渐高涨。 冠礼是成年礼的一种高级和代表性形式,也可以说是对成年人婚姻资格的一种道德审查。即定日期。定在成人者生日(公历农历皆可)或对其有重要意义的日子。不过春节、中秋,家人团聚的日子,不宜请人来参加;清明主祭祀,主题不相符,家庙无法两用。冠礼即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礼记》云:“夫礼,始于冠”、“男子二十,冠而字”。对于冠礼非行不可,《礼记》的解释是:“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照这么说,不懂礼义的就不是人了,不行冠礼,则一生难以“成人”。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成丁礼演变而来,一直延续至明代。具体的仪式是由受礼者在宗庙中将头发盘起来,戴上礼帽。由于要穿戴的服饰很多,包括冠中、帽子、幞头、衣衫、革带、鞋靴等,于是分为3道重要程序,分3次将不同材料制成、代表不同含义的帽子一一戴上。“三加”之后,还要由父亲或其他长辈、宾客在本名之外另起一个“字”,只有“冠而字”的男子,才具备日后择偶成婚的资格。 与男子的冠礼相对,女子的成年礼叫笄礼,也叫加笄,在15岁时举行,就是由女孩的家长替她把头发盘结起来,加上一根簪子;改变发式表示从此结束少女时代,可以嫁人了。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讲究对天地自然的感恩敬畏和对社会伦理的遵从。这种朴素的敬畏与感恩能够约束人们的行为,让人们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摒弃什么该追求什么。尽管谁也没有见过七仙女,但是大自然中种种神秘现象和生活里的种种奇迹,使人们认识到人的力量之渺小。而人们虔诚的对宇宙自然的感恩和敬畏最终表现在对世间万物的关怀。虽然随着人类探月工程和航天技术的发展,七仙女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变得越来越模糊,但源于百姓内心深处的那种柔软情愫却并没有消失。 习俗是人们在长期的集体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习惯。社会中的每个成员的一举一动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习俗的约束和熏陶,这种习俗也许没有明文规定,但社会习俗和社会伦理构成了人与人的价值认同和社会的舆论导向,是维系族群和社会稳定的精神纽带。当代社会,那些古老的乡规民约伦理仪式依然不能简单地被取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仍然需要优秀民俗传统的涵养。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回报父母的亲情和养育之恩是我们生活亘古不变的主题。在洞头,祖先崇拜与忠孝传家通过七夕成人节已使传统文化深入人心,每个孩子从出生就在一年一度的七夕习俗里播下了感恩和成长的种子,而这粒种子一定会在传统文化的滋润中成长成才。我想,如果其他地方也能借鉴洞头这种既古老又富有时代特色的成人礼,无疑会使我们青少年的精神境界在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中走向成熟与强健,并带着强大的正能量去追求创新与超越,不断塑造精彩完美的人生。

中国古代婚姻基本概括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 一,内容 1种族的限制 中国古代婚姻的标准就是“门当户对”。西周时禁止贵族跟平民通婚,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推行“九品中正制度”,门第等级森严,士族与庶族之间禁止通婚,南朝士族王源嫁女庶族富阳满氏,被弹劾为“惟利就是求”,并拟“禁锢终身”。 2古代婚姻限制 士族制度在隋唐时逐渐消失,“门当户对”逐渐成为古代婚姻的重要习俗。从封建社会早期的“门当户对”制度演变而来了“良贱不婚”。“良贱不婚”就是指在封建等级制度下,某类人的身份或就是职业会受到歧视,户籍上被编为“贱籍”,比如娼女、奴婢等,身家清白的良人就是不能与“贱籍”人通婚的,否则会受到刑事处罚。古代婚姻制度中的“门当户对”、“良贱不婚”都就是指“娶妻”,而非指“纳妾”。纵然就是“秦淮八艳”的董小宛貌美如仙,也只能做妾。

3古代婚姻娶妻的决提制度 古代婚姻制度承认妻的地位,必须经过“六礼”的程序娶进门的才为妻,所以叫做“娶妻”。纳妾的形式等同于买卖交易。在家庭中,只有妻子与丈夫有相对平等的权利。如丈夫先亡,妻子便要守节。妻子早亡,丈夫在精神上守节。丧妻之后,男子再娶妻,称作“继室”或“续弦”。第一任妻子称作“原配”。墓穴之中的棺木,祠堂之中的牌位,正位只能就是丈夫与原配妻子,继室只能居于偏位。 4千年修得共枕眠的由来

“千年修得共枕眠”这句民间俗语说的就是,男女之间要修千年的缘分,今生才有幸为夫妻。古人缔结婚姻的程序自西周以来,都沿用“六礼”,首先就是“纳采”,就就是媒妁之言,男方托媒人找到合适的女方求婚。第二步就是“问名”,媒人会问女方的生辰,以及女方生母的姓氏,以确定女方就是嫡出或庶出。第三步就是“纳吉”,西周时期就是在家庙占卜定吉凶。如果相合吉利,就进“纳征”,男方下聘礼到女方家,婚约既告完成。“请期”,就是男方以占卜方式选出吉日,与女方家商定婚期。“亲迎”,就就是结婚的仪式,需男方到女方家亲自迎娶。经过“六礼”,婚姻才算正式成立。 5婚姻中最重要的东西 聘娶的六礼中,雁就是最重要的礼品。雁就是候鸟,比喻男女婚前互守信约,婚后坚贞不渝。雁也就是随阳之鸟,比喻妇人出嫁从夫。一对男女,她们的姻缘要经过生辰八字批合吉凶,经过几世的修缘后,在今生出生之时定下姻缘的,叫“姻缘天定”。 6古代七出的由来

中国古代礼仪——射礼

礼仪流程 1、扬觯 司正盥洗,执觯,登堂北面而拜。 祝曰:“败军之将,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者,不得入内,其余皆入。” 饮。 再祝曰:“幼壮孝悌,耆老好礼,不从流俗,修身以俟死者,在此位。”饮。 三祝曰:“好学不倦,好礼不变,耄期称道而不乱者,皆在此位。” 饮。 北面再拜:“待在下具备弓矢,以作射。” 少退,北面立于觯南。 2、司射请射 司射自堂西取弓及箭,登堂北面而拜,“弓矢既具,有司请射”,“有司请射,许。” 3、比耦 司正命比耦。耦入场。 司射命上下射。命上射曰:“某御于子。”命下射曰:“子与某子射。” 4、倚旌 司正为司马。司马命“张侯”。 司马命“获者倚旌于侯中”。 获者把旌旗倚靠在侯的中央,为全场指示箭靶中心的位置。 5、纳射器 司射曰“纳射器”。 有司左执弣,右执弦,而授弓,遂授矢。耦皆执弓,搢三而挟一。 司射命耦:“袒、决、遂”。 耦皆袒决遂。 司射命令三耦:“依次而射,不得杂越!”。 6、司射诱射 司马命“司射诱射”。 司射东面立于耦之北,搢三而挟一。后登堂试射。射后复位。 7、取矢 司马命“获者执旌以负侯”。 获者当侯,执事取箭。 8、射礼 司马北面而拜,曰:“请行射礼”。 司马命“起鼓”。

司马命“行射礼”。 司射在堂下命“不鼓不释”。 耦一揖出列,升西阶,升阶时,上下两射间隔一级台阶,至堂前一揖。左脚放在画好的射位上,上射在西,下射在东。 上射射出一箭后,再从腰间抽出一支箭搭在弦上,然后由下射射。如此轮流更替,直到将各自的四支箭射完。 获者扬声向堂上报告射中的结果。 至耦射完,司射上堂北面而拜:“三耦卒射”。 9、取矢 司马命“获者执旌以负侯”。 获者当侯,执事取箭。 10、算筹 算者计算成绩 11、饮不胜者 司马至算者获得结果后至堂上宣布。 上射优于下射则曰:“上射贤于下射,胜X纯X奇。”反之亦然。此时,所有耦的上射即为胜者。 司马命“饮不胜者”。 耦揖让升堂,然后由胜利方给失败方斟酒,失败方饮酒。 然后复位。 12、献获者、算者 司马向获者、算者献酒 13、礼成 所有人饮毕,司正北面而拜曰:“射毕,礼成。” 至此,射礼结束。

关于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反思

摘要中国古代婚姻制度是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而不断趋于成熟的,也成了封建统治的工具,其形成条件是封建礼法所决定的,与封建伦理道德密不可分。它附属于封建制度,而且维护了封建制度,但同时也束缚着男女两性的发展和妨碍了社会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古代婚姻制度,封建礼法,封建制度。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确立而不断趋于成熟,历经千年,其和封建社会制度一起束缚着中华儿女和阻碍着社会发展进程,其附属于封建制度,成为封建统治者治理社会和维护其利益的工具。它不仅摧残了很多无辜的女性,而且很多男性也深受其害。 一、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特点。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其实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在中国封建社会,妇女没有社会地位,夫为妻纲,妇女的一切只能服从和依赖其丈夫,从一而终。一个男人一般只有一个正妻,却有多个妾,同时男人娶几个女人都不受法律和道德的约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其基本特征,父母有很大的主动权。正因为这种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不但没有带给中国古代男女感情生活的幸福,而成了束缚中国古代男女追求婚姻自由的沉重枷锁。 二、一夫一妻多妾制的缺陷。 一夫一妻多妾制,在古代主要是为了传承香火和传宗接代,而不是男女双方的感情结合。按照宗法制度的要求,嫡妻只能有一个,嫡妻所生,是为“嫡系”,其他妾所出,是为“庶出”。这就造成了人与人之间不平等,在同一个家庭中嫡妻及其子女,与妾媵及所生子女,就有着明显地位的差距。 一方面,这种制度使得一大部分妇女在男权主义社会里更加没有地位和权力。妾是中国传统宗法制度下的畸形产物,她们担当的角色只是为了传宗接代,在封建社会是很没有地位的。同时,大部分女子是由于生活所迫和外界施压才从妾的,并非自愿。 另一方面,为了维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阶级统治,封建统治者在政治实践中推行从上至下的嫡长子继承制,“庶出”虽和“嫡系”同父异母,但他们在家族中的地位却是天壤之别,这只是因为他们的母亲的不同。无论是财产的分配还是官爵的继承都轮不到庶出,他们一出生就带上了低人一等的不公的命运烙印。 这可以说是封建制度等级的森严,但未尝不是一夫一妻多妾制的毒害。 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不良后果。 中国传统婚姻的目的是以生育为第一位,以经济为第二位,而男女感情置于末位,其最终目的是传宗接代,生儿育女。在宗法制下,婚姻大事必须父母主持,再加媒人撮合,才算循礼、合法,才能被宗族和社会所承认。“父母之命”封建包办婚姻是古代婚姻的基本特征之一,尊亲长掌握卑幼的主婚权是法律明文规定。 男女恋爱婚姻,本是青年男女追求自身终身幸福的权利。但这一主动权却握在了父母的

中国古代冠礼的道德意蕴

摘要: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作为一种伦理制度,一直支配着传统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并起着化民成德的作用。有“礼之始”之称的冠礼在古代中国地位非常重要,它在帮助个体顺利跨越人生的不同阶段的同时又引导其进入礼的社会语境。冠礼是以仪式为载体的“成德之教”,通过具体而生动的礼仪活动来启发和教育个体,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冠礼具体仪节所蕴涵的道德精神,今天依然值得我们重视。 关键词:冠礼;道德意蕴;礼仪。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作为一种伦理制度,一直支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并起着化民成德的作用。正如国学大师柳诒徵在其《国史要义·史原》中所说:“伦理者,礼之本也,仪节者,礼之文也。”可见,伦理道德是礼的根本精神,各种具体的仪节是礼的外在形式。仪节与伦理道德是“形”与“神”的关系,它们彼此相互依存,那些看似繁复而琐碎的仪节其实是古人精致而意味深远的文化设计,其中蕴涵着极强的道德意蕴,失去了具体的仪节与礼仪活动,礼的道德精神则无从展现。有“礼之始”之称的冠礼在古代中国地位非常重要,是嘉礼中重要的典礼,它在帮助个体顺利跨越人生的不同阶段的同时又引导其进入礼的社会语境,正所谓“二十而冠,始学礼”。通过具体而生动的礼仪活动来启发和教育个体,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本文拟通过对冠礼的具体仪节的叙述来分析冠礼所蕴涵的道德象征意义和道德教育功能。 一冠礼的主要程式。 仪式总是通过语言与身体的程式化动作来完成的,冠礼主要由给冠者加冠、取字以及以成人身份进行社会交往等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仪节、礼辞以及身体的程序化动作所组成。根据《仪礼·士冠礼》及《礼记·冠义》,士阶层以上的贵族男子到20岁时,家庭要在宗庙中为之举行冠礼,冠礼的具体程序和主要内容大致如下: 1.筮日、戒(告)宾、筮宾、宿(请)宾及赞冠者。 冠礼是古代社会的“成人礼”,是古代贵族青年必经的重要生命礼仪,只有行过冠礼后的人才被社会承认,古人对它非常重视。凡是重要事情,古人都先要卜问吉凶,然后根据占卜结果行事,所以行冠礼之前,要用占筮来决定举行冠礼的日期及来宾。《礼记·冠义》云:“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也。”主人(冠者之父)请筮人在庙门前占筮,筮人通过蓍草茎占筮来决定行冠礼的日期,这叫“筮日”。确定举行冠礼的日期后,冠者之父或兄到宾家(主人的僚友)邀请并告知行冠礼的日期,称为“戒宾”。在举行冠礼前的第三天通过占筮选定为冠者加冠的主宾,主宾选定后,主人前往邀请,称为“宿宾”。最后主人再用同样的礼仪为主宾选择一位助手,即帮助主宾行冠礼的人,称为“赞冠者”。加冠地点选在祖庙。这一切都表明冠礼是一项极为隆重的仪式活动。 2.为期。为期,就是约定举行冠礼的具体时间。 参加冠礼的主要人员确定后,在举行冠礼的前一天黄昏,主人集合将冠者的众兄弟在庙门外与有司及摈者(有司中佐助主人行礼事的人)约定翌日举行冠礼的具体时间。 3.冠日陈设服器、主人及以下即位。加冠的当日清早,主人要陈设冠礼过程中所需要的

中国古代婚嫁礼仪

中国古代婚嫁礼仪 中国古代婚礼,完整的婚礼习俗在古代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下面由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中国古代婚嫁礼仪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中国古代婚嫁礼仪 一、三书六礼 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媒,谓之纳采,今称提亲。 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曰时辰,以1、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 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 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过大礼。 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择日。 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 安床:择定良辰吉日,在婚礼前数天由好命佬将新床搬至适当位

置。然后,在婚礼之前,再由好命婆负责铺床,将床褥、床单及龙凤被等铺在床上,并撒上各式喜果,如红枣、桂圆、荔枝干、红绿豆及红包。安床后任何人皆不得进入新房及触碰新床,直至结婚当晚新人进房为止。 二、新娘礼服 颜色:中国人的婚礼离不开大红色,习惯以鲜艳的颜色来烘托气氛。因此,历朝女式婚服颜色为大红色已成了定制,以示喜庆,衬托新人,预示未来生活蒸蒸日上,幸福美满。 样式:新娘礼服为广袖对襟翟衣,头戴珠凤冠。值得说明的是,翟衣上面的图案很有讲究。对襟本身就有完整的对称感,且在中国文化里本身就代表合称、合美的意思,而上面密布的左右对称且成双成对的锦鸡图案,则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里夫妻生活的和美、和乐。 20世纪初,传统的中式婚礼服还是长袍马褂和凤冠霞帔。凤冠霞帔原属清代诰命夫人的规定着装,是权势和地位的象征,对普通平民百姓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因为其上布满了珠宝锦绣,容雍华美至极,表达了民间对权贵的仰慕,因而逐渐演变成豪门闰秀的婚礼服。而普通人家之女成婚时,通常只能穿一身大红袄裙,外加大红盖头和绣花鞋,并用大红花轿抬进婆家门。讲究的就是个红字。 头饰:一般新娘在婚礼当天高挽发髻,区别于未婚女子。 红头盖:新娘子在婚礼当天以红色头盖蒙面,象征着童贞、年轻、纯洁。婚礼后由新郎亲手揭开。 洗澡

中国古代祭礼与冠礼

古代家礼 一祭礼 重视对祖先的祭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这一特点的形成,大体基于两方面的原因。其一,中国古代的人们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故而后代对祖先应事死如事生。其二,中国古代的人们一直推崇孝道,虔诚地祭祀考、妣bǐ即已故的父、母,以及历代祖先,定时向他们奉献食物,便是孝的具体体现。在商代,贵族们已依据繁杂的礼节来祭祀祖先。到周代,周天子、诸侯、大夫和适士(上士。古代官阶之一。其地位次于下大夫,高于中士。一般由大宗世嫡者担任。《礼记〃祭法》: “适士二庙一坛。”xx: “适士,xx也。”xx集解: “愚谓适士,谓大宗世适为士者也。”《周礼〃天官〃序官》“宰夫,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清孙诒让正义: “凡诸官上士,《王制》谓之元士,又谓之适士;中下士又谓之官师。”清夏炘《学礼管释〃释祔》: “礼,大夫三庙,适士二庙,三庙者上及曾祖,二庙者祖考而已。”一说,指诸侯所荐仕于天子之士和诸侯之士有功而王朝颁授爵命者。宋张载《正蒙〃王禘》: “适士,疑诸侯荐於天子之士及王朝爵命之通名。”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王禘》: “诸侯所荐仕於天子而受王命为士者,与诸侯之士有功而王命之者,皆曰适士。适士,对庶士之称。”)都建立宗庙,其中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适士二庙。对祖先的祭祀活动,便在宗庙中举行。庶士(官府小吏。《国语〃鲁语下》: “自庶士以下,皆xx。”xx注: “庶士,下士也。”《礼记〃祭法》:

“庶士、庶人xx,死曰鬼。”xx疏: “庶士,府史之属。”《汉书〃王莽传中》: “更名秩,百石曰庶士。”)、庶人没有资格建立宗庙,只能“祭于寝”,即在住处的厅堂中祭祀祖先。祭祀时,卿大夫可用“少牢”,即一羊、一豕,即比“太牢”少一头牛。士和庶人可用一豕。先秦时,祭祀祖先,都要立“尸”,即通过卜筮来选择一位代替祖先、坐在祖先座位上来接受祭祀、享用祭品的活人。立“尸”的原因。按汉代大儒郑玄的解释,是因为“孝子之祭,不见亲之形象,心无所系,立尸而主意焉”。“尸”一般由孙辈充任,祭男用男尸,祭女用女尸。男尸须符合同姓、嫡出、父亲已去世等条件,女尸须是异姓者,通常由孙媳妇充任。在祭祖过程中,便要向“尸”行九饭三献等礼。虽然成语“尸位素餐”的含义与祭祀无关,但其产生当与先秦时“尸”在祭祀过程中坐食美餐有一定的关系。 秦代以降,在中原地区举行祭礼时不再由“尸”来代替亡灵,而是改用木制的神主。各级官员大多可以建造家庙,士人和庶人则仍“祭于寝”。唐末与五代,社会发生大动荡,昔年显赫的王孙公子流落街头,而出自蓬门筚(bì用竹子编成的篱笆)户的贫家子弟却在朝堂上出将入相。由于皇朝迅速兴替,士大夫很少能世袭爵位,因而缺乏建造和维持家庙的经济力量。尽管北宋时宋仁宗允许文武官员“依旧式立家庙”,但几乎无人响应。于是,庶人们在“影堂(寺庙道观供奉佛祖、尊师真影之所)”中祭祖的方式,受到了士大夫的关注。这些庶人在家中的正寝即正厅中悬挂祖先的遗像,并在遗像前举行祭祀仪式,故而这些正寝便被称作影堂。此时的士大夫们就择一厅堂专作影堂,无事时关闭,从而化繁为简,以影堂取代了家庙。 鉴于这种情况,司马光依据周代士庶的祭礼,在他的著作《书仪》中拟订了关于影堂的制度。 到南宋时,朱熹发展、完善了司马光的影堂制度、在《家礼》中确立了祠堂祭祀的礼仪。此后的近千年间,各家族遵行的祭礼便基本沿袭了《朱子家礼》中的规定。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产物,祠堂至迟出现于汉代,并非始见于南宋。不过,直至南宋初期,祠堂或建于墓地,或用以纪念名宦、名贤。唐代的杜甫

现代射礼的传承与现实意义

现代射礼的传承与现实意义 一.传统射礼 明代李呈芬所著《射经》中所记载的射礼共分13篇,即13个步骤:利器,辨的,明彀,正志,身法,手法,足法,眼法,审固,指機,神奇,马射,考工。其中主要讲述射礼技巧,以保证能够射中箭靶,这还只是停留在射艺的阶段,而射礼所强调的是一种从射而观德的品格培养。 在传统射礼中,仪节是很复杂的。 ①备礼:做好举礼的各种准备工作; ②迎宾:宾至,主人迎上,相互行揖礼入场登堂而立; ③开礼; ④配耦:司射把六名射者,将射艺相近者两两配合为一组,一共三组,分别称为上耦、 次耦、下耦,是所谓“三耦”,每耦有上射、下射各一名; ⑤纳射器:就是司射命令射者取纳弓箭用具; ⑥倚旌:就是司射命令获者以旌旗为射者指示靶心的位置; ⑦诱射:即司射为众射者做示范; ⑧一番射:第一轮射。第一番射是习射,所以不管射中与否,都不计成绩; ⑨二番射:第二轮射。第二番射是正式比赛,要根据射箭的成绩分出胜负; ⑩三番射:第三番射的过程与二番射基本相同,只是比射时有音乐伴奏; ?旅酬:是射礼的余兴节目,古礼要求从身份高的人开始,依次向下进酬酒; ?送宾:宾起身告辞,走到西阶时,乐工奏《陔》的乐曲。 射礼在古代是一种选拔官员,增进团结的仪式,因为射箭能够体现一个人的胆量和身体素质,所以想要能够服人,就必须拿出相应的实力。 二.现代射礼 射礼所包含的具体的礼仪细节,在我们今天看来多少有些繁琐,甚至有些让人无法忍受。然而秉承“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理念,我们应该看到更多它背后所体现出来的精神。现代人接触到的大多是射箭这一项体育运动,而不是完整的射礼。清华大学体育部为不能参加正常体育课的学生开设的体疗课程中,就包含了射箭这一项目。 其实并不一定需要是射箭,只要是体育运动,就能够起到锻炼的效果,达到“激励一代人”的目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坚信的一个理念就是:人的品格是建立在身体上的。 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的广泛传播,传统射礼的形式已经慢慢地褪去了,留下的是那种强身健体,报效国家的精神。清华大学的体育运动口号,“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清华学子投身体育,为国效力。 三.在今天如何发扬射礼的精神 讲到射礼,我们不得不提到在古代,体育运动是提高人的品格的有效途径。人的品格绝不仅仅是通过在课本上学习知识就能够形成的,人的身体在品格形成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身体锻炼的重要性似乎越来越被人们所忽视。自宋朝以来,我们脑海中的读书人的形象就被定格成了文弱小生的样子,尤其到了明代程朱理学对儒家思想又进一步的歪曲,使得中国文人不重体育。 但实际上,我们看唐朝,以李白举例子:李白的诗篇当中,有着大量的描述名山大川的诗句,而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又凭什么在那样一个动乱的年代游历大江南北;在有一些

冠礼书doc

第二节古代个人礼仪 一、冠礼 《说文解字》对?冠?的解释为:?弁冕之总名也。?在古代首上之服,即首服,总称?冠?,是古时贵族的首服,又可细分为冠、冕、弁等类型。华夏文化是礼仪的文化,而冠礼就是华夏礼仪的起点。《礼记〃冠义》日:?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故日:冠者礼之始也。? (一)冠礼发展史 冠礼也称成年礼,是我国古代时期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女子的成年就是笄礼,但是在宋代之前有关笄礼的记载很少。从我国的礼仪发展历史来看,古代冠礼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成年礼的发展史。 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参加的成丁礼演变而来。周公制礼作乐为中国文化定下了?礼乐文明?的基调。《礼经正义序》:?周公摄政六年,制礼作乐,颁度昌于天下,所制之礼则《周官》、《仪礼》也。?自周公?兴正礼乐?,冠礼就成为周代通行数百年的礼仪。《国语》《左传》、《史记》中都不乏周代天子、诸侯行冠礼的记载,可见远在周时期冠礼就已经产生了。 周代冠礼,士依<仪礼〃士冠礼》,年二十而行,三加,初加缁布冠象征将涉入治理人事的事务,即拥有人治权。缁布冠为太古之制,冠礼首先加缁布冠,表示不忘本初;再加皮弁,象征将介入兵事,拥有兵权,所以加皮弁的同时往往配剑;三加爵弁,拥有祭祀权,即为社会地位的最高层次。周代天子、诸侯、大夫等阶层的冠礼另有不同,天子冠礼年龄,古籍说法不一,有十二岁、十五岁、十九岁等。仪程或为四加,《大戴礼》云:?公冠四加,三同士,后加玄冕。天子亦四加,后加衮冕。?

中国古代的特色婚姻制度

进入阶级社会后,男子居于绝对统治地位,择妻制度被保留下来,而女子则失去了择夫的“自由”。至夏商时期,一元化的“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正式形成。然而,夏商二朝国王的多妻使得王子甚多,因其母不分嫡庶,众子均有王位继承权;所以,每当王位交接即王位继 婚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即男女两性之结合,这种婚姻主要基于人类的本能和繁衍后代的自然需求,有了人类便已有之。狭义的婚姻是经国家法律之认可,通过一定的法定形式、为社会所承认的婚姻形态。本文探究的是狭义婚姻,是国家与阶级出现后,将自然本能滋生出的生活习性经过约定俗成的过程,以国家法律的形式确立的婚姻制度。自夏始至清亡之四千年,我国的婚姻制度从萌芽至成熟到最后定型,其主流婚制虽变化不大,却也在不同朝代制定了许多独具民族特色的婚姻制度。 一、中国古代的形式婚姻制度 中国古代婚姻非常注重形式,婚姻必须符合形式要件,才是合法婚姻,否则便是违法婚姻并为社会所不容。特别是周朝初期周公把婚姻纳入礼制轨道后,便使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自始至终充满了迷信与形式主义的色彩。《礼记·昏义》载“夫礼始于冠,本于婚,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乡射,此礼之大体也。”这就是周公制礼的主要内容六礼,其涵盖了一整套国家制度和文化的建构。后唐孔颖达又疏曰:“六礼谓冠一、婚二、丧三、祭四、乡五、相见六。”六礼中,当以婚礼为本,因为有婚姻才可形成家庭,有家庭才可组成国家。 (一)结婚的形式。按周礼之规定,婚姻关系的成立,首先要满足其三项实质要件:即“一夫一妻”、“同姓不婚”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是婚姻关系成立的原则性前提。“一夫一妻”在本文的第二部分将有专门论述。“同姓不婚”即禁止同一姓氏的家族成员之间的通婚行为。此禁忌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其一是因“男女同姓,其生不蕃”①,认为同姓结婚会影响下一代的健康,从而影响整个家族、民族的发展,说明当时对优生已有较为科学的认识。其二是因多与异姓结婚有利于“附远厚别”②,通过联姻的方式在政治上加强与异姓贵族的结盟,以便于扩充自己的势力、维护既定的统治秩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诗经·齐风·南山》有“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诗经·幽风·伐柯》有“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的句子即是例证。在古代,婚姻的终极目的,除繁衍后代、承嗣家族以外,就是“合二姓之好”,乃家族大事,绝非青年男女个人之事,必须由父母主持,再加上媒人撮合,才算合法,才能被宗族和社会所承认。 其次,婚姻关系的缔结除必须符合以上实质要件外,还必须合乎一定的形式要件,即必须要经过“婚姻六礼”程序才能完成合法婚姻的缔结。“六礼”即要求婚姻关系成立必须严格遵循六道礼仪程序,依次为纳采(男方请媒人携礼物向女方家求婚);问名(女方家长答应议婚后,男方请媒人问明女子生辰、名字、身分,卜于宗庙以确定是否适合婚配);纳吉(卜得吉兆后,男方家即准备礼物通知女方家决定缔结婚姻);纳征(又称纳币、纳聘财,男方派人送聘礼到女方家,正式定婚,婚姻开始受礼法保护);请期(男家商请女方家择定婚期);亲迎(男子亲自到女方家迎娶),这是“六礼”中的最后一道仪式,也是最重要、最复杂的一道仪式。西周时,要求男方先到女方的家庙拜祭其祖先,然后再用车接女方到男家。将女方迎进男方家门后,还要举行夫妇同器共餐、共饮交杯酒等仪式。次日尚须留在家中以谒见舅姑(即公婆)。如舅姑先已去世,则三个月后在家庙祭奠舅姑,此称为庙见之礼。庙见完成则该女子便正式成为家族正式成员(如未行庙见之礼,该女子去世,则不能葬于男家之祖坟)。

仪礼·乡射礼(4)原文

仪礼·乡射礼(4)原文 献用爵,其他用觯。以爵拜者不徒作。 荐:脯用笾,五胑,祭半胑横于上(125)。醢以豆,出自东房。胑长尺二寸。 俎由东壁,自西阶升。宾俎:脊、胁、肩、肺。主人俎:脊、胁、臂、肺。肺皆离。皆右体也。进腠。 凡举爵,三作而不徒爵。 凡奠者于左,将举者于右。 众宾之长一人辞洗,如宾礼。 若有诸公,则如宾礼,大夫如介礼。无诸公,则大夫如宾礼。乐作,大夫不入。 乐正与立者齿(126)。 三笙一和而成声(127)。 献工与笙,取爵于上篚。既献,奠于下篚。其笙,则献诸西阶上。 立者东面北上(128)。 司正既举觯,而荐诸其位。 三耦者,使弟子,司射前戒之(129)。 司射之弓矢与扑,倚于西阶之西。 司射既袒决遂而升,司马阶前命张侯,遂命倚旌。

凡侯:天子熊侯,白质;诸侯糜侯,赤质;大夫布侯,画以虎豹;士布侯,画以鹿豕(130)。凡画者,丹质(131)。 射自楹间。物长如笴,其间容弓,距随长武(132)。序则物当栋,堂则物当楣(133)。 命负侯者,由其位(134)。 凡适堂西,皆出入于司马之南。唯宾与大夫降阶,遂西取弓矢。 旌,各以其物(135)。无物,则以白羽与朱羽糅,杠长三仞,以鸿脰韬上,二寻(136)。 凡挟矢,于二指之间,横之(137)。 司射在司马之北。司马无事不执弓。 始射,获而未释获;复,释获;复用乐行之。 上射于右。 楅,长如笴,博三寸,厚寸有半,龙首,其中蛇交。韦当(138)。楅,髤,横而奉之,南面坐而奠之,南北当洗(139)。 射者有过则挞之(140)。 众宾不与射者不降。 取诱射之矢者,既拾取矢,而后兼诱射之乘矢而取之(141)。 宾、主人射,则司射摈升降,卒射即席,而反位卒事(142)。 鹿中,髤,前足跪,凿背容八算;释获者奉之,先首(143)。 大夫降,立于堂西以俟射。大夫与士射,袒纁襦(144)。耦少退于物。 司射,释弓矢视算。与献释获者释弓矢。

略论中国古代冠礼的教育功能

第38卷 第2期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3月    V o l.38 No.2  JOURNAL OF ZH ENGZHOU UNIVERSITY M ar.2005  收稿日期:2004-09-10 作者简介:戴庞海(1966-),男,河南灵宝人,郑州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文化史、历史文献学研究。本文得到郑州大学“十五”、“211”工程重点项目“中国考古学与古代文明研究”课题的资助。 略论中国古代冠礼的教育功能 戴庞海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 要:冠礼,是给跨入成年人行列的20岁男子加冠以示成年的礼仪,在魏晋以前备受重视,被称为“礼之始”,有相当繁琐的礼仪。冠礼的功能众多,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文章重点论述了冠礼教育的目的、内容、过程、主客体及方法,并对冠礼的教育功能做了客观评价,认为它在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礼仪水平,增强团体成员的社会、家庭责任感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古代冠礼;教育功能中图分类号:K 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05)02-0022-05 冠礼属“五礼”中的嘉礼,是给跨入成年人行列 的男子加冠的礼仪,即古代华夏族的成人礼,在历史上曾享有很高的地位,有完整而又繁琐的礼仪程序。魏晋以后,逐渐简化,并逐步走向衰落。冠礼的功能众多,如标志受冠者成人,让受冠者取得婚姻、治人、参加祭祀等权力以及参加军事行动的义务,等等。但是,它的核心功能是教育,这一点尚未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 一、中国古代冠礼概述 《礼记·冠义》曰:“冠者,礼之始也。”认为冠礼是礼的始源。据研究,冠礼是从原始社会的“成丁礼”(即成年礼)演变而来的。在氏族社会,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都要参加“成丁礼”,然后才能成为本氏族的正式成员,享受应有的权利,如参加氏族会议、选举和罢免酋长等,还要履行应尽的义务,如参加生产劳动和对外战争等。在行礼之前,通常“需要在连续几年内,受到一定程序的训练的考验,使具有必要的知识、技能和坚强的毅力,具备充当氏族正式成员的条件”[1]。世界上比较原始的民族和部落,普遍都有成丁礼。我国华夏族后来的成年礼是男子冠礼、女子笄礼。根据《仪礼·士冠礼》和《礼记·冠义》等文献,完整的冠礼仪式应包括以下几部分: (一)行礼前的准备工作 1.筮日、戒宾。筮日,就是通过卜筮的办法,选择 吉日作为行礼的日子。《士冠礼》说:主人和各位有司 都要“玄冠朝服”,“筮于庙门”。对此,《礼记·冠义》解释说:“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又说:“古者重冠,重冠故行之于庙,行之于庙者,所以尊重事。尊重事而不敢擅重事,不敢擅重事,所以自卑而尊先祖也。”可见,古人对冠礼是极为重视的。如果所卜日子不吉,则需重新占筮选择吉日。戒宾,是指主人把举行冠礼的日期告诉宾,请他届时参加。 2.筮宾、宿宾。《士冠礼》云:“前期三日,筮宾,如求日之仪,乃宿宾。”所谓筮宾,就是挑选在冠礼仪式上为受冠者加冠的来宾。按照中国传统礼俗,冠礼由受冠者的父或兄主持,但真正为这个青年加冠的则是一位德高望重或者是有福气的来宾。筮宾在冠礼日的前三天举行,其仪式和筮日相同。然后,主人亲自去邀请被卜选出来的宾,这就是宿宾。宿,通速,约请、邀请的意思。 3.为期。即冠礼前一日在祢庙确定行礼的时辰,由宰代主人说,“质明行事”,也就是天亮时开始行礼。同时,“告兄弟及有司”[2]。 (二)冠礼正礼 1.陈服器。即准备加冠所需的各种用品,并在仪式开始前陈列出来。用品主要有三类:一是冠及衣服,有爵弁、熏裳、纯衣、缁带、皮弁、素积等;二是头饰,主要有栉、纟丽(黑缯)、笄等;三是与敬神及敬祖有 · 22·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题(一)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题(一) 古代文化常识——山川与地理 1、郡,古代得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 ) 2、古人把山北水南称为“阳”,山南水北称为“阴”,如华阳在华山之北,江阴就是长江之北。( ) 3、古代得“河”专指黄河,“江”专指“长江”,所以《鸿门宴》里“将军战河南”得“河南”就是指“黄河以南得地区”,不就是今天所说得“河南省”。( ) 4、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雍州、扬州、梁州、广州。( ) 5、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得地理常识推断,古代得“江左”就是指长江以西得地区。( ) 6、江表,指长江以东得地区。如《赤壁之战》中“江表英豪,咸归附之”中得“江表”就就是此意。( ) 7、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 8、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得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西羌)、南蛮(南闽)、北狄,有鄙视之意。( ) 9、古代得“山东”一般就是崤山以东地区;古代得“中国”有“中原之国”得意思,与今天得“中国”不就是同一个概念。( ) 10、“路”就是宋代时期区域得名称,与今天得省区大致相似,如福建路、广东路。( ) 古代文化常识——政区与官职 11、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与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 12、封邑就是指古代君主把自己国土得某一块地方作为奖励赐给功臣,如淮阴侯韩信所在得淮阴就就是刘邦赐给她得封邑。( ) 13、“礼部”就是古代“六部”之一,管理国家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并负责接待四方宾客等事务。( ) 14、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官吏任免与考核得就是吏部,主管军事得就是兵部。( ) 15、古代“下车”一词最初就是借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就是官员请求退职得委婉说法,“致仕”也有辞官或者退休得意思。( ) 16、在唐代得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司法刑狱得就是刑部,主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得就是民部。( ) 17、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得就是户部。( ) 18、丞相,封建官僚机构中得最高官职,就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得人。有时称相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