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_理想国_教育思想诠释

合集下载

浅析《理想国》之教育思想及其道德内核

浅析《理想国》之教育思想及其道德内核

浅析《理想国》之教育思想及其道德内核【摘要】《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重要作品,其中探讨了教育思想及道德内核。

柏拉图认为教育对于塑造公民品质至关重要,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智慧与德行。

他提倡通过哲学思辨的方法来实现道德内核的建构,认为公平与正义是教育的核心价值。

在他看来,智慧与德行的统一是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的关键。

这些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仍具有深刻启示,提醒人们应重视道德内核的培养,探索智慧与德行的统一之道。

对道德修养的反思也成为当代教育的重要课题,借鉴柏拉图的思想可以为当代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关键词】关键词:《理想国》、教育思想、道德内核、柏拉图、公平、正义、智慧、德行、现实意义、道德修养、反思1. 引言1.1 《理想国》简介《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重要著作之一,被认为是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之一。

这部作品主要探讨了理想国的构想和治理模式,并涉及到了政治、哲学、伦理等多个领域。

《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被视为其重要内容之一,被认为是柏拉图对于社会和个体道德教育的探讨和建构。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他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包括对青年人的教育、对哲学家统治者的培养等方面内容。

通过教育,他认为可以培养出德行高尚、智慧卓越的公民,从而建构一个理想国家。

《理想国》是柏拉图对完美社会的设想和探讨,其中的教育思想和道德内核为其构建提供了重要支撑。

这部作品对当代社会和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我们的道德修养和教育体系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反思。

2. 正文2.1 柏拉图对教育的重视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教育的重视可以说是非常严谨和深刻的。

他认为教育是社会中最重要的事业,因为教育直接影响到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

柏拉图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建立一个理想的政治体制,因为教育可以塑造人们的灵魂,使他们成为德行高尚、智慧和公正的人。

在柏拉图看来,教育并非只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研究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研究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研究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在他的《理想国》中,他提出了其独特的教育思想,这些思想对于当今教育界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首先,柏拉图认为教育应该以培养品德和思维能力为中心,而非仅仅是传授知识。

他强调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思考问题,自主探究和判断事物的是非,而不是被动接受老师的灌输。

其次,柏拉图提出了“从小到大”的教育方法。

他认为儿童时期的教育至关重要,因为这个时期是个体形成的关键阶段。

他主张将儿童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教育,每个阶段都应该有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内容,逐步培养他们的才能和能力。

第一个阶段是幼儿园阶段。

在这个阶段,教育应该集中于对儿童的情感进行培养,让他们尽可能地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这主要通过艺术、游戏和其他没有严格要求的活动来实现。

第二个阶段是基础教育阶段。

在这个阶段,主要侧重于对学生的通识教育。

包括文学、历史和数学等学科的学习。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

第三个阶段是高级教育阶段。

这个阶段是高度专业化的,目的是培养领袖和专家。

因此,课程内容与专业有关,如哲学、政治和数学等学科。

最后,柏拉图强调教育必须由合适的教师来实现。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品格高尚,有才华和创造力的人。

他不仅要有精通的学科知识,还应该有能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考,学会自我反思和自我检讨。

总的来说,在柏拉图看来,教育是通过培养品德和思维能力来实现,它已经超越了知识本身,并在人性和个体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在这个基础上构建适合当代社会的教育体系,使教育有助于个体和社会的发展。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研究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研究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研究《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一部重要著作,它主要讨论了关于正义、政治和教育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探讨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完美的人类社会。

他将人分为三个阶层:统治者、卫士和生产者。

统治者是智慧和才能出众的人,他们应该接受最高级别的教育,并负责管理国家。

卫士是军队和执法部门的成员,他们需要接受身体训练和军事教育。

生产者则是社会中负责物质生产和服务的人。

柏拉图主张从小开始进行教育。

他认为婴儿时期的教育非常重要,因为那个时期的教育将会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他建议把婴儿送到国家托儿所,由国家来负责他们的抚养和教育。

在托儿所,孩子们将接受健康的饮食、体能训练和音乐艺术的教育。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健康、坚强和富有艺术气质的人。

柏拉图主张培养统治者具有哲学素养。

在柏拉图的教育体系中,哲学被视为最高级别的学科,统治者应该接受高水平的哲学教育。

柏拉图认为只有通过深入学习哲学,统治者才能理解真正的正义和智慧,从而为国家的最高利益做出正确的决策。

柏拉图强调了教育的目标是塑造一个完善的灵魂。

他认为每个人的灵魂都有三个部分:欲望、意愿和理性。

他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这些部分之间的平衡和谐。

通过培养理性,人们可以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意愿,并顺从于智慧和正义。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完美的社会,教育的重点是培养统治者具有哲学素养,从小开始进行教育,并塑造一个完善的灵魂。

这些思想对后世的教育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为我们思考当代教育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柏拉图曾经撰写《理想国》,其中有关于教育的思想被广泛传播。

总体来讲,
柏拉图对教育的思想涵盖了从“熏陶”精神信念到艺术、文化的内容。

他认为,要想培养出最出色的公民,教育要有品格的整体熏陶,不应仅限于知识和技术技能的灌输,而是要朝向健全的“熏陶”来充实公民的精神信念和行为原则。

在柏拉图的理想下,“熏陶”思想把健全的道德准则纳入教育范畴,强调培养
学生整体的品德素养。

同时,柏拉图还强调学生在不同学科和技能方面的发展,比如运动、音乐和文学方面的技能,这才是一位真正优秀的公民所应具备的各类能力。

柏拉图关于教育思想的影响也可以在现实的教育中体现出来。

其一,校园文化
的建设提倡“品格优先”的原则,将道德教育作为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的重点,以提升学生作为公民品德素养;其二,在课程设置中多加入一些音乐、美术、体育等“雅俗共赏”内容来拓宽学生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思想及审美能力;其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这意味着教育管理者更多地关注学生品行和多元能力的发展,以确保学生能够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

总之,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为当今社会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这就是要
以熏陶公民心灵和增强学生能力为核心,为学生们提供综合性教育,培养优秀公民,从而有效发挥学生们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及启示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及启示柏拉图是古希腊的伟大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著作《理想国》被认为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探讨了政治、道德和教育等众多问题,特别是关于教育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柏拉图的教育思想进行探讨,并总结出其中的启示。

首先,柏拉图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个有道德、有品德的公民。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了“哲人统治者”的概念,强调了理智和道德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真正理解真理和善的人才能成为合格的统治者,引导社会朝着有序、和谐和美好的方向发展。

因此,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这样的人才,使其具备智慧、公正和慈善的品质。

其次,柏拉图主张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灵魂,并通过哲学的学习来实现。

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是由三个不同的部分组成的:智慧的理性部分、勇气和决断的勇气部分以及欲望的渴望部分。

他认为,一个完美的个体应该由这三个部分相互平衡地组成,而教育的目的就是使这三个部分得到均衡和和谐的发展。

柏拉图倡导的哲学教育包括数学、几何、音乐和哲学的学习,他认为这些学科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理性和智慧。

数字和几何学习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音乐学习可以培养他们的感性和想象力,而哲学学习则可以使他们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和真理。

通过这些学科的学习,学生的灵魂将得到全面的培养和发展。

此外,柏拉图还强调了教育的方法和程序必须科学和有序。

他主张教育应该从儿童时期开始,通过逐渐升级的阶段,包括体育、音乐和数学等不同的学科,使学生逐渐领悟到真理和善的本质。

柏拉图还提倡学生之间的竞争和辩论,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和讨论,以此来推动学生的智力和道德的成长。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启示。

首先,教育的目标应该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而是要培养学生的理性和道德的能力。

此外,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灵魂为中心,通过全面的学科学习来实现。

同时,教育也应该注重科学和有序的方法和程序,以确保教育的有效性和效果。

《理想国》中教育思想对青年教育的启示

《理想国》中教育思想对青年教育的启示

《理想国》中教育思想对青年教育的启示《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经典著作,其中涉及了他的教育思想。

这些思想对青年教育有很大的启示,以下是其中几点重要的观点:柏拉图认为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完整人格。

在《理想国》中,他描述了一个完美国家的模型,其中教育被视为塑造良好公民的重要手段。

他强调培养青年人的道德品质,如正直、勇敢、公正等,并注重他们的智慧发展。

这对于青年教育来说,提醒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全面发展。

柏拉图认为教育的过程不仅是单向的灌输,而应该是一种引导和激发学生天性的过程。

在《理想国》中,他提到了哲学家统治者的概念,他们不仅具有广博的知识和高深的智慧,还懂得正确引导他人的思考和行为。

这启示我们在教育青年人时,应该注重发掘他们的潜力和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柏拉图认为教育应该是个体化的。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才能和兴趣,教育应根据个体的差异性进行量身定制。

他提出了“铁砧教育法”,即根据个人的天赋进行分类教育,培养不同的人才。

这提示我们在青年教育中,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帮助他们培养自己的特长和发展潜能。

柏拉图认为教育不能忽视身体的锻炼和培养。

他认为身体健康是精神健康的基础,强调体育锻炼对于青年人的健康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这对于青年教育来说,提醒我们不能只专注于学术成绩,而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习惯,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对青年教育有很大的启示。

它提醒我们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完整人格,教育应该是引导和激发学生天性的过程,应该个体化地进行教育,并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

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制定和实施青年教育的政策和教育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柏拉图《理想国》教育思想探讨

柏拉图《理想国》教育思想探讨

柏拉图《理想国》教育思想探讨长期以来,《理想国》被许多人单纯地看成一本哲学著作,其实从教育的维度看,它还是一本教育学著作。

《理想国》不仅是西方哲学思想的重要源头,在教育的发展史上也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柏拉图《理想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认为,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重视灵魂的塑造,提供优质的教育环境,还要重视义务和责任感的培养。

一、城邦实际上是一个大写的灵魂,而教育则是为灵魂塑形的工程柏拉图认为,城邦实际上是一个大写的灵魂,而教育则是为灵魂塑形的工程。

按此观点来看,好的教育培育出优质的灵魂,而优质的灵魂催生正义的城邦。

在当下这个信息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更需要教育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研究柏拉图《理想国》中由人到哲人再到哲学王的跨越的教育思想,能给我们带来启示。

柏拉图特别重视灵魂的塑造。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灵魂的塑形也是如此,“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受陶冶,你要把它塑成什么形式,就能塑成什么形式。

”[1]如何用大大小小的画笔在儿童的心灵上绘出美丽的图案,使他们能洞悉世界的真理,成为一名哲人,柏拉图给出了一种特别的方案。

其做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言论审查为了不放任儿童听不相干的故事,柏拉图认为,“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审查故事的编者,接受他们编得好的故事,而拒绝那些编得坏的故事。

”[2]柏拉图生活的时期正是希腊没落的时期,当时不仅政局动荡,而且经济衰退,整个城邦危机四伏。

柏拉图的“理想国”就是为了建立一个典范的秩序来平息这个时代的骚乱。

因此,城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新人”。

为了塑造最健全的灵魂,在其幼小的阶段必须小心谨慎。

若是把最伟大的神以丑恶不堪的模样展示给幼小的心灵,会在那纯洁的白板上抹下多么漆黑的颜色?白抹上漆黑的色彩便成为漆黑,绘上高贵的色彩则显得高贵,所以教育提供给学生的理应是高贵。

甚至那位爱谈论自由民主的卢梭也赞同要对儿童的教育加以审视:“大自然把这个世界造成了人类的第一天堂,你在这个世界上要当心,不要在教天真无邪的孩子分辨善恶的时候,自己就充当了引诱的魔鬼。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研究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研究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研究柏拉图的《理想国》是西方哲学史上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认为,教育是培养和发展人的灵魂的过程,是使人成为理性、公正和有责任感的公民的途径。

本文将对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展开研究,并分析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强调对灵魂的培养。

他认为人的灵魂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理性部分、感性部分和意志部分。

而教育的目标就是对这三个部分进行协调和平衡的培养。

在理性部分的教育上,柏拉图强调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培养,使人能够理性地思考和判断。

在感性部分的教育上,他主张培养审美能力和情感的开放性,使人能够体验美和善,并对其产生情感共鸣。

在意志部分的教育上,柏拉图注重道德和道德意识的培养,使人能够具备公正和责任感。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强调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

他认为真理是智慧的根本和目标,而教育的任务就是引导人们去追求真理,获取智慧。

在教育实践中,柏拉图主张采取讨论和对话的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能力。

他认为,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悟出智慧,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它。

柏拉图还提出了一种教育方法——启发式教学,即通过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导他们主动去发现和思考问题,从而达到真理的认识。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德育和公民意识。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

他主张通过培养公民意识和责任感,使人具备自律和坚定的信仰,从而成为对社会有益的公民。

他还强调教育要以实践为基础,学生应该参与到社会和政治生活中,亲身体验并学习公共事务的管理和组织能力。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也有一定的启示。

一方面,柏拉图提出的灵魂的培养思想告诉我们,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发展,不仅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意志的培养。

柏拉图强调教育要以真理和智慧为导向,教师要在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对话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探索能力。

这对我们今天的教育者来说,也提出了对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的思考和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从人文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关 系出发,高度重视人文教育。首先,要准确认识并合理定位人文教 育,在充分认识人文教育是培养人文精神、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基本 力量的基础上,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协调发展。其次,要 在重视优秀民族文化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处理好人文与科学的关 系,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在倡导科学教育人文化的同 时,坚持人文教育科学化,以实现文理渗透,使理工科学生补充人文 知识的营养,也使文科学生吸收自然科学的养分。最后改变灌输式 人文教育模式,将知识传授与人性陶养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获得 智慧的启迪、心灵的润泽和精神的熏陶[2]。 3.2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塑造美好精神世界
提升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素质是人文教育的根本宗旨。[“2] 在脑
2009.7(上旬刊)
教育长廊
体分离、身心脱节的历史背景下,人们往往从脑体结合或身心协调 发展的角度来诠释和界定人的全面发展内涵”[2]。但随着时代的发 展和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在教育已经高度普及,劳动力性质由体能 型转化为智能型、知识型的当代社会,只有从人的精神或心理充分、 自由发展的角度才能把握现代社会条件下人全面发展的真实涵蕴 和意义”[2]。从人的心理和精神方面来看,人的精神或心理发展主要 包括科学精神、科学素质的提高与发展以及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 提高与发展。从这种意义上讲,人的全面发展最本质的涵义是指人 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充分、自由的发展。与科学精神相比,人文精 神更能体现和反映人全面发展的本质内涵,是人全面发展的价值坐 标和精神动力。[2]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的许多富有见地的教育思想,直至今 天仍颇具启迪意义。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其教育思想并非完美无 缺。因此,我们应当在细读之余,慎思明辨,批判吸收,并与时俱进,对 它作出新的诠释。 3.1 重视人文教育,努力提升人文精神
细读《理想国》,我们发现柏拉图十分重视音乐教育,注重其在人 的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其所说的音乐比我们今天的音乐范围更 为宽泛,它实际上是文学、诗歌、艺术等人文学科的总称。可以说,远 在古希腊时代柏拉图便有了人文教育的思想火花。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阶级政治有进步与反动之分,而政治对教 育的影响往往通过行政、法律等强制手段来实现,所以政治对教育 的决定作用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因此,应努力使教育与进步阶 级的政治联系起来,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政治服务,促进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古希腊)柏拉图著.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2] 司晓宏.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与人的发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5):
注重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是柏拉图《理想国》的 另一重要教育思想。柏拉图十分重视音乐教育。在他看来,音乐可以
58
陶冶心灵“,当一个儿童从小受了好的教育,节奏与和谐浸入了他的 心灵深处,在那里牢牢地生了根,他就变得温文有礼;如果受了坏的 教育,结果就会相反”[1]108。他还十分注重体育锻炼,从童年起就接受严 格的训练以至一生,并强调要尽可能将音乐和体育配合起来,使爱智 部分和激情部分张弛得宜,配合得当,达到和谐。而且柏拉图十分看 重美德的培养,认为一个人需具有节制、勇敢、大度、高尚、正义等美 德,儿童从小就不要接触罪恶的形象,否则“耳濡目染,有如牛羊卧毒 草中咀嚼反刍,近墨者黑,不知不觉间心灵便铸成大错。”[1]107 同时柏 拉图提出必须重视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辩证法的学习。尤其是辩 证法,在柏拉图看来,辩证法凌驾于其他学科之上,只有懂得辩证法, 才能弄清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达到事物的本质。 2.3 重视教育与政治的联系
柏拉图著述颇丰,其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和《法律篇》 中。其代表作《理想国》成于壮年,影响深远,为西方知识界必读之书。 该书论及优生、节育、家庭解体、婚姻自由、民主、专政、宗教、道德、 文艺、教育、男女平权、男女参政与参军等问题,被法国思想家卢梭 视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教育著作。其所阐述的教育立国、精英教育、 以心灵改善作为教育目的及以“四艺”为重要教育内容等思想,对西 方教育思想和实践具有深远的影响。 2 柏拉图《理想国》的主要教育思想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培 养人的活动。正是教育使劳动者有了知识与技能,提高了素质,成为 强大的生产力;也正是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思想意识的人,为 维护和巩固一定社会阶级的经济、政治制度服务[5]。柏拉图看到了 教育与政治的密切联系,指出了教育对提高公民素质及其治理国家 的重要作用。尽管其观点还不具有系统性,但对后世各国高度重视 教育的政治作用具有深远的影响。
人类的知识宝库蕴藏着无比丰富的教育思想,有的被历史尘封 湮没,有的却历久弥新,光芒四溢。柏拉图的《理想国》便是这样一 朵闪烁着智慧之光的奇葩。让我们走近柏拉图与《理想国》,探寻其 教育思想真谛。 1 柏拉图其人与《理想国》
柏拉图( Plato,公元前 427- 前 347),出身于雅典贵族,是古希腊 著名哲学家,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曾受教于苏格拉底门下,为苏 格拉底的得意门生。[1]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努力钻研数学、天文学 和哲学。公元前 339 年,苏格拉底被控传播异说处死后,柏拉图受 到株连逃离雅典,周游各国。公元前 387 年柏拉图返回雅典创办阿 加德米学园,著书讲学,孜孜不倦,先后共四十载。
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学生成长环境变得日趋复杂,德育遇到 了多方面的冲击和挑战。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建 设,塑造学生美好精神世界,促其全面发展。其一,思想道德建设不仅 要与培养“四有”新人目标相一致,也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并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而且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做到知 行统一,教管结合。其二,要增强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 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并在确立远大志向、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 基础上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其良好道德品质。其三,要重视学校思想 道德教育主渠道作用,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各个 环节,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特殊作用和各类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功 能。同时要加强文化市场、互联网、通信工具和社会文化场所的监 管力度,弘扬主旋律,制止假恶丑,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未成年人 提供良好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环境。其四,要厘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路,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域,使思想政治教育从政治、经济、道 德领域延伸至文化、网络、科技、伦理等各个方面。 3.3 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十分注重教育在人的发展方面的重要作 用,提出了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是十分可贵的。然 而,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他没有也不可能提出教育与生活劳动
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也是培养全
面发展人才的基本途径。它“既包括教育发展与生产发展的必然联 系,也包括理论与实践的必然联系、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必然联 系”。[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始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来指 导教育实践,并将它作为重要内容列入了教育方针。党的十六大提 出的教育方针则进一步强调: 教育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 合。因此,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到“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 实践相结合”的提出,一方面拓宽了人才培养途径的认识,突出了社 会实践的地位和作用,扩大了教育对象参加社会实践的范围,教育 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现途径更宽广了;另一方面拓宽了教育功 能的认识,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教育同经济、科学、社会实践越来 越紧密结合,正在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教育应 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 识贡献,这是 21 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从而把马克思主义 “教劳结合”的思想推进到一个更深刻、更广阔的领域。 3.4 发挥教育政治功能,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极其重视人的心灵塑造与美德培养。在 其心目中德育是实现社会政治理想的重要杠杆,是个人成长的重要 保证。“德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简称,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 教育两大方面。”[3]从社会角度看,德育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传递该 阶级的意识形态,对受教育者的社会观、政治观、人生观、道德观施 加直接影响;对个体而言,德育解决的是个体发展的社会、政治方向 和动力问题。人的需求层次越高,人生价值取向越趋于追求社会和 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对社会主义德育来说,它还有助于个体与社会 保持合理关系。
教育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表现为教育受制于政治,政治 与教育之间存在着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在阶级社会中,政治决定 着教育控制在谁的手里,为哪个阶级服务,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与此 相关的其他一切方面。同时“教育本身并不是被动消极的,反过来, 教育也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政治的进步,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之 一”[6],即教育具有为政治服务的功能。因此,一方面可通过国家制定 的学校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选择与分配,使原有的社会政治 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另一方面,可通过培养一定社会政治意识的 人,为社会提供“政治人才”和“合格公民”。此外,也可让教育直接介 入社会政治活动,通过教育制造政治舆论,宣传一定的政治观点、政 治理论、政治路线,为某种政治活动作思想准备,或者直接把学生作 为一支现实的政治力量使用。
柏拉图《理想国》一书震古烁今,书中有关教育问题的论述精辟 卓异,独出机杼,千载之下,犹觉可贵。 2.1 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是柏拉图《理想国》中教育思想的突出 特点。他认为对儿童的教育越早越好,“凡事开头最重要,特别是生 物。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受陶冶,你要把它塑成什么型式,就能 塑成什么型式”[1]71。为此,他特别强调以做游戏、听故事、音乐熏陶 等为形式、以培养儿童正直、善良、正义等道德品质为宗旨的和谐教 育,认识到游戏在儿童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注意到 故事、儿歌的教育影响,提出要慎重选择故事,让儿童听最优美高尚 的故事,要严格审查创作故事的人及其作品,那些描写虚幻、妒忌、 说谎等有害的故事一律删去,而那些描述智慧、勇敢、友善的故事, 则应让母亲和保姆们讲给孩子们听,以此陶冶心灵,把真、善、美的 种子埋在儿童心底,使之受益终身。 2.2 注重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