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网复测报告(定稿)
地面施工控制网交桩复测报告 (1)

平面和高程控制网交桩后复测报告批准:审核:复核:编制:2022年10月目录第一章技术设计书 (3)1、工程及控制网概况 (3)1.1工程概况 (3)1.2既有资料情况 (3)2、复测的目的及任务范围 (4)2.1任务来源 (4)2.2任务范围、内容、预计工作量 (5)3、执行标准 (5)4、坐标及高程系统 (5)5、施工组织机构、人员及设备配置 (6)5.1施工组织机构 (6)5.2人员配备计划 (6)5.3设备配备计划 (7)6、实施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 (7)6.1复测原则 (8)6.2平面控制网复测 (8)6.3高程控制网复测 (11)6.4成果资料 (14)7、保证措施 (14)7.1安全保证措施 (15)7.2质量保证措施 (15)7.3环境保证措施 (16)第二章技术总结 (17)1任务概述 (17)1.1任务名称 (17)1.2任务范围 (17)1.3任务内容 (17)2、工程概况 (17)3、既有资料情况 (18)4、交桩后复测主要技术依据 (18)5、交桩后复测技术方案执行情况 (18)5.1控制网选点原则 (18)5.2控制网点的补设 (18)5.3平面控制网的复测 (19)5.4平面控制网复测成果处理 (20)5.5高程控制网的复测 (25)6、技术结论及建议 (34)第三章本次复测成果表 (35)1、×××号线GPS控制点复测成果表 (35)2、×××号线高程控制点复测成果表 (36)第一章技术设计书1、工程及控制网概况1.1工程概况×××市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热量丰富,日照时间长,气候炎热,植被茂密,市区作业区车流量大,且车速快,高楼密集,市郊鱼塘、山体较多,交通不便,给外业测量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1.2既有资料情况根据×××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所提供的《×××号线工程×××站至×××站段地面施工控制网测量成果报告》(2022年10月),×××号线共布设平面控制点60个,其中GPS控制网点56个,联测地铁××号线GPS平面控制网点2个(G551、G515),联测地铁2号线GPS平面控制点1个(GATS3(同GPS2-2))。
控制网复测报告

控制网复测报告一、概述1.工程概况:G342麟游至蒲村镇段改建工程起点位于麟游县城青莲路与麟眉路过境线交叉口,后利用既有城市路向南,经栗川、峡口,以隧道穿越黑山头后向南,在永安K12+100处至麟游、岐山界,而后进入岐山县延旧路经苜蓿河,在雪岭处翻越垭口进入曹家沟,向南经马家河、相子沟,与K24+600处偏离旧路拐向南,延地方道路堀山路继续向南,经徐家、蒲村镇,终点位于蒲村镇西南接S107(关中环线),其中麟游县境长13.050Km,岐山县境长17.362Km,线路全长30.412Km。
本合同段为LP-3标段,起止里程桩号为 K20+000 - K29+872.709,全长 9.512km;2.复测依据根据合同文件、设计图纸的交桩资料、开工前期复测资料、测量技术设计方案,设计点位及加密点已跨年及与路面标LP-4标交桩,需要进行再次复测。
3.测量时间、测量范围及测量内容1)测量时间(1)平面控制网:2016年3月11日至2016年3月14日;(2)内业数据整理及报告提交:2016年3月15日至2016年3月17日。
2)测量范围LP-3标段(K20+000-K29+872.709),导线长度约9km。
3)测量内容本次复测采用闭合导线路线,测量本项目原有控制点10个,点号为:DN01、DN03、DN04、DN07、GP06、TN01、TN02、TN06、TN07、TN08;原有加密点8个,点号为:二标接头、B5、B6、A1、A3、桥梁点、A10、 TN09-1、二标接头。
4.复测原则控制点复测采用附合导线的方法进行,DN01、DN02、TN08、TN09为已知坐标的高级控制点,分别组成起始边和终边。
观测全部导线边长和转折角,包括已知点上的连接角,通过坐标反算求出始终边坐标方位角,进行平差计算,推导出个导线点的坐标。
附合导线的外业测量工作完成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处里,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后进行下步测量工作。
二、主要人员配置、仪器配备及交通配备1.人员组成为确保本标段的复测与加密测量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我单位以成立了测测量小组,其测量组成员选派具有资质、经验丰富、层次合理的专业测量人员组成。
控制网复测报告

控制网复测报告一、工程概况南洲站是广州地铁二号线与八号线相交的换乘站,位于海珠区东晓南路与南洲路交叉路口下。
两层结构,二号线在下,广佛线(八号线)在上,二号线呈南北走向,车站总长152.9m,宽22.9m,广佛线呈东西走向,车站总长145.6m,宽22.3m,主要工程内容为车站的土建工程及附属工程。
设计单位交给我方共六个GPS精密导线点,三个精密水准点。
其中EBCJ029、EBCJ030、EBCJ031、EBCJ032-1位于工程施工现场周围500m范围内的楼顶上,是一个互相通视的四边形,EBCJ028、EBCJ036离施工现场较远,仪器观测、设站比较困难,EBCJ028点有砌筑保护。
根据现场工程实际情况,EBCJ029、EBCJ030、EBCJ031、EBCJ032-1四个点(其中EBCJ30为广佛线导线点GFJ119,EBCJ31为广佛线导线点GFJ117)已满足施工测量规范要求及我方站台施工实际要求,我方决定只对这四个精密导线点进行施工复测。
水准点Ⅱ广佛58、59、60三个点位于施工现场500m内的平地上,Ⅱ广佛58位于南洲名苑内,Ⅱ广佛59、60二个点位于桥墩基础上,我方按精密水准测量进行往返闭合复测。
全部平面导线控制点,水准控制点施工复测工作于2005年7月4日开始,2005年7月9日完成。
二、测量仪器、测量准备(一)精密导线测量1、仪器:徕卡702全站仪及配套基座棱镜组,仪器及棱镜均为新购,经有测绘仪器检定资质的权威部门检定合格,精度为±2″(2+2ppm),经施工自检合格,符合地铁测规要求,允许使用。
2、路线走向:由EBCJ032-1-EBCJ031-EBCJ029-EBCJ030-EBCJ032-1构成一个闭合导线。
3、测量精度:严格按照地铁测规进行。
4、人员配备:测站3人,前、后站各2人,共7人。
(二)精密水准测量1、仪器:采用水准仪苏光DSZ2+FS1测微器,仪器、铟钢尺一组,尺常数为 3.01550m,仪器为新购,经有测绘仪器检定资质的权威部门检定合格,精度为±0.5mm/Km,经施工自检合格,符合地铁测规二等精密水准测量要求,允许使用。
控制网复测报告(定稿)

xxxxxxxx工程工程控制网测量报告批准:审核:编制:xxxxxxx经理部二O一八年六月目录一、任务目的................................................................................................................................................................... - 1 -二、测区概况................................................................................................................................................................... - 1 -三、已有资料................................................................................................................................................................... - 1 -四、编制依据................................................................................................................................................................... - 1 -五、控制网复测任务...................................................................................................................................................... - 1 -六、控制复测................................................................................................................................................................... - 2 -七、新增加密点测绘...................................................................................................................................................... - 2 -八、成果及控制点点位图............................................................................................................................................. - 3 -一、任务目的根据xxxxx风电场总承包项目部、xxxxxx监理部要求,我项目部对本项目工程控制网进行测量,并编制本报告。
隧道控制网复测报告

乐清湾铁路乐成隧道加密控制网(DK33+267〜DK42+135)复测报告中国铁建编制H : ______________复核: _______________审核: ________________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乐清湾铁路 SG01标项目经理部年 月日目录、概述 (1)、工程概况 (1)三、作业技术依据..........................四、主要人员及仪器设备 (2)五、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2)六、平面控制网复测 (3)七、高程控制网复测 (8)八、复测结论 (12)九、附件 (12)乐成隧道加密控制网复测报告概述(一)任务名称及任务来源1、任务名称:乐清湾铁路乐成隧道加密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复测。
2、复测情况:2014年7月6至9日进行GPS静态测量,7月11至28 日进行三等水准贯通测量。
(二)复测工作量1、设计交桩CPI GPS控制点10个;2、加密GPS空制点5个;3、三等水准点11个;4、与相邻标段的贯通测量。
二、工程概况温州乐清湾港区铁路乐成隧道(DK33+267〜DK42+135旺线全长8868m,位于浙江温州市乐清市境内,进口位于白石镇密川村,出口位于乐成镇浴潭沟谷,紧邻既有甬台温中雁荡山隧道。
因隧道属于特长隧道,为加快施工进度,分别在密川北和西山设置斜井,其中密川北斜井长度为955 米,坡度为10%左右,西山斜井长度为790米,坡度为10%左右。
为了保证乐成隧道贯通精度,在设计院交桩10个CPI控制点(其中CPI019-1为设计院补测)的基础上,为方便施工测量,我项目部分别在隧道进口、密川北斜井和西山斜井附近布设了2个、1个和2个加密点,确保布设的加密点与设计交桩的CPI控制点在隧道洞口组成三角形或大地四边形网状结构。
加密点按规范要求进行埋设,标志采用不锈钢材质,上刻“十”字字样,平面坐标和高程共点三、作业技术依据1、《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4、《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5、设计院成果及点之记;6、设计图纸及业主相关文件。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复测技术报告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复测技术摘要:高速铁路工程项目建设的周期中,测量控制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技术保障,文章主要从施工单位的角度出发,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平面控制网CPⅠ、CPⅡ和线路水准基点的复测方法、作业程序和技术要点,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控制网复测技术总结,为同类铁路工程控制网复测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技术指导。
关键词:控制网复测;GPS测量;二等水准测量1 测量控制网的概述在高速铁路平面控制测量工作开展前,为了满足平面GPS控制测量三维约束平差的要求,首先采用GPS测量方法建立高速铁路框架控制网(CP0)。
在框架控制网(CP0)基础上分三级布设,第一级为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主要为勘测、施工、运营维护提供坐标基准;,第二级为线路平面控制网(CPⅡ),主要为勘测和施工提供控制基准;第三级为轨道控制网(CPⅢ),主要为轨道铺设和运营维护提供控制基准。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高程控制网分二级布设,第一级线路水准基点控制网,为高速铁路工程勘测设计、施工提供高程基准;第二级轨道控制网(CPⅢ),为高速铁路轨道施工、维护提供高程基准。
2 测量控制网的复测内容和频次高速铁路工程建设期间,要加强CP0、CPⅠ、CPⅡ及线路水准基点控制网复测工作。
控制网复测分为定期复测和不定期复测,定期复测多由建设单位组织实施,不定期复测由施工单位实施。
定期复测是对高速铁路平面高程控制网全面复测,复测内容包括全线CP0、CPⅠ、CPⅡ及线路水准基点。
复测频次要求如下:(1)施工单位接桩后,应对CPⅠ、CPⅡ和线路水准基点进行复测;(2)CPⅢ建网前,CP0、CPⅠ、CPⅡ和线路水准基点应复测一次;(3)工程静态验收前,CP0、CPⅠ、CPⅡ、CPⅢ及线路水准基点复测一次;(4)特殊地区、地面沉降地区或施工期间出现异常的地段,适当增加复测次数。
不定期复测的测周期一般不大于6个月,施工单位要根据工程的施工阶段需要及时开展。
不定期复测的内容包括CPⅠ、CPⅡ、线路水准基点等,主要是检查控制点位的相对精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点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位移。
平面控制网复测报告

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漯河供水配套工程施工(11标段)平面控制网复测报告批准审核编制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漯河供水配套工程施工(11标段)项目部二O一三年三月十三日1 概述 (2)1.1 复测目的 (2)1.2复测内容 (2)1.3复测工作量 (2)2作业技术要求 (2)2.1作业的技术依据 (2)2.2坐标系统 (3)2.3作业的技术方案 (3)3控制网复测 (3)3.1复测测量方法 (3)3.2数据处理 (4)3.3.质量检测 (4)4数据分析 (5)4.1 复测数据可靠性分析 (6)4.2 复测与设计成果比较及复测结论 (6)5 复测结论 (6)附表1 17-2测量人员名单 (7)附表2 17-2 控制点成果表 (8)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漯河供水配套工程施工(11标段)控制网复测测量报告一、概述1.1复测目的按照监理部的指示和有关规定要求,为了检验河南省水利勘测有限公司所提交的现场控制网的精确度是否达到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保证施工测量所采用的测量控制网的可靠性,我标段将在施工前对河南省水利勘测有限公司提交的控制点进行复测。
1.2复测内容我标段主要复测范围为桩号:L14+554.527处,终点为临颍县一、二水厂。
该标段管线长7.59km,即“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漯河供水配套工程施工(11标段)”。
本次复测内容为平面控制网测量,其中校核河南省水利勘测有限公司移交的高程控制点共13个。
.1.3复测工作量根据测区情况和采用的控制测量方案,此次平面复测由测量工程师带队,共投入测量技术人员5人,汽车1部,外业数据采集1天,内业数据处理1天。
测量人员名单见附表1。
二、作业技术要求2.1作业的技术依据(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
(3)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
(4)控制点成果资料。
2.2坐标系统1954北京坐标系,1°分带,中央子午线经度115°。
控制网复测及控制点加密复测报告精编WORD版

控制网复测及控制点加密复测报告精编WORD版一、报告目的本报告旨在对控制网进行复测,并对控制点加密进行复测。
通过本次复测,评估控制网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以及控制点加密的安全性。
二、测试方法1.对控制网进行复测:-检查控制网的连接情况,确保网络连接畅通。
-使用专业的测量设备对控制点进行测量,记录控制点坐标和高程数据。
-对控制点进行多次复测,并比对各次测量数据的一致性。
-对比复测结果和原始测量数据,评估控制网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修正控制点坐标和高程数据,确保其与复测结果一致。
2.对控制点加密进行复测:-使用专业的加密设备对控制点进行加密。
-对加密后的控制点进行解密,比对解密结果和原始控制点数据。
-重新加密解密后的控制点数据,比对加密解密前后的数据是否一致。
-评估加密解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确保控制点数据的保密性。
三、测试结果1.控制网复测结果:经过多次复测,控制点坐标和高程数据一致性良好,各次测量结果偏差较小,在允许范围内。
控制网连接情况良好,网络连接畅通。
综合评估,控制网准确性和稳定性高。
2.控制点加密复测结果:加密后的控制点数据解密结果与原始数据一致性良好,加密解密前后的数据一致性高。
加密设备运行稳定,加密解密过程准确可靠。
综合评估,控制点加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高。
四、结论通过对控制网和控制点加密的复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控制网准确性和稳定性高,可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2.控制点加密准确性和安全性高,可以确保控制点数据的保密性。
3.建议定期对控制网进行复测,以保证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4.建议加强对控制点加密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
五、改进措施1.定期对控制网进行复测,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2.加强对控制点加密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
3.定期更新控制点加密算法和密钥,以提高控制点数据的安全性。
六、附录1.控制点复测数据表格2.控制点加密复测数据表格3.控制网连接测试记录4.加密设备运行记录以上为控制网复测及控制点加密复测报告,供参考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xx工程
工程控制网测量报告批准:
审核:
编制:
xxxxxxx经理部二O一八年六月
目录
一、任务目的................................................................................................................................. - 1 -
二、测区概况................................................................................................................................. - 1 -
三、已有资料................................................................................................................................. - 1 -
四、编制依据................................................................................................................................. - 1 -
五、控制网复测任务 ...................................................................................................................... - 1 -
六、控制复测................................................................................................................................. - 1 -
七、新增加密点测绘 ...................................................................................................................... - 2 -
八、成果及控制点点位图 ............................................................................................................... - 3 -
一、任务目的
根据xxxxx风电场总承包项目部、xxxxxx监理部要求,我项目部对本项目工程控制网进行测量,并编制本报告。
实际完成工作量:
1、控制点3个点,分别为:BG01、BG0
2、GB0
3、BG0
4、BGO
5、BG06;
2、新增控制点10个,分别为:C1、C2、C
3、C
4、C
5、C
6、C
7、C
8、C
9、C10。
二、测区概况
测区位于xxxxx风电场。
三、已有资料
本测区有设计提供的点位:BG01、BG02、GB03、BG04、BGO5、BG06共计6个点,经实地踏勘点位保存良好,控制点位数据已交我部。
四、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球定位系统(GPS )测量规范》 GB/T 18314一2001;
2.《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20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五、控制网复测任务
1、仪器软件和人员的配置
(1)GPS 南方RTK银河6双频2台、数据处理软件及配套设备;
(2)南方开思数字测图软件1套;
(2)计算机1台;
(4)作业车辆1辆;
(5)作业人员4人。
2、作业仪器的检验
(1)项目使用的GPS银河6已经过仪器检定部门检验,各项指标均合格,使用状态良好。
(2)其他使用的辅助设备和工具都保持良好状态。
六、控制复测
1、主要技术指标
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
2、GPS网选点及埋石
(1)结合测区实际情况,GPS点沿项目区主要道路布设,GPS点之间视野开阔,无障碍物遮挡。
(2)GPS点刻石规格为10cm×10cm在固定埋石上,采用刻画、喷涂标志。
3、 GPS网复测
GPS控制网观测使用GPS南方银河6以网络RTK的方式进行复测。
七、新增加密点测绘
1、图根控制测量
图根控制使用GPS南方银河6进行测量,共施测加密点10点。
在放样时满足以下要求:
(1)图根点标志采用石刻标准,特殊地方采用埋石的方式;
(2)流动站采集卫星观测数据,并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参考站的数据,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通过坐标转换方法将观测得到的地心坐标转换为指定坐标系的坐标;
(3)RTK图根控制点测量流动站观测时使用三角架对中、整平,每次观测历元数大于10个;
(4)RTK图根点测量平面坐标转换残差≤图上±0.07mm;
(5)RTK图根点测量高程拟合残差不大于1/12等高距。
(6)RTK图根点测量平面测量采用连续观测30秒,所得坐标为最终成果。
2、GPS RTK碎部测量
RTK地形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1)RTK碎部点测量时,正确获取了坐标系的转换关系。
(2)RTK碎部点测量平面坐标转换残差均小于图上±0.1mm。
RTK碎部点测量高程拟合
残差均小于1/10基本等高距;
(3)RTK碎部点测量流动站观测时采用固定高度对中杆对中、整平,每次观测历元数大于5个;
八、成果及控制点点位图
见附表一
附表一
控制网测量成果表
(甲方提供控制点)
点名等级坐标(X)坐标(Y)高程(H)备注BG01 三等
BG02 三等
BG03 三等
BG03 三等
BG04 三等
BG05 三等
(施工方控制点复测成果)
点名复测坐标误差值(cm) 备注BGO12 1.5 1.7可用BG021 2.2 1.8可用BGO61 1.20.8可用BG03 1.5 1.3 1.8 可用BG04 1.8 1.6 1.4 可用BG05 2.1 1.4 0.9 可用
(加密点)
点名X Y Z 备注结论C1 加密点可用C2 加密点可用C3 加密点可用C4 加密点可用C5 加密点可用C6 加密点可用C7 加密点可用C8 加密点可用C9 加密点可用C10 加密点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