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外科发展与展望
腹腔镜外科的发展史

腹腔镜外科的发展史腹腔镜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但长期以来主要作为腹腔疾病的诊断手段。
直到1985年德国的MUhe和1987年法国的Mouret分别成功地完成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以后,腹腔镜才真正进入了以干预性治疗为主的诊断和治疗相结合的现代外科腹腔镜时代。
LC的成功引发了普通外科在手术技术上的革命,目前几乎所有的普通外科手术都可以在腹腔镜下完成。
腹腔镜外科造就的内镜外科技术在普通外科以外的其他领域,如胸心外科、泌尿外科、妇科、骨科、整形外科、耳鼻喉科等也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和迅速的发展。
以腹腔镜外科为主的微创外科,连同器官移植和重症医学已经成为了21世纪临床医学的三大重点课题,必将在新的世纪里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
从事腹腔镜外科专业的同仁们深知自己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之上”的。
因此.认真复习腹腔镜的发展历史,对于把握腹腔镜外科的未来是非常重要的。
腹腔镜外科的发展经历了诊断性腹腔镜、治疗性腹腔镜以及现代腹腔镜三个时代。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来源于技术目的与技术手段的矛盾,渐进式和跳跃式的交替是腹腔镜外科发展的趋势,科学与技术的统一构成了腹腔镜外科发展的辩证过程。
一、腹腔镜的起源1804年,德国人Bozzini首先提出了观察人体内脏器官的构想,并于1806年制造了第一台他自己称之为“Lichtleiter”的器械。
他也因此被称为第一个内窥镜的发明者。
但由于这一器械使用蜡烛作为光源,因而从未在人体上使用过。
当时人们并不了解这一发明的意义,倒是Vienna医学委员会在评估后,认为其有“不适当的求知欲”对他进行了惩罚。
1853年,法国外科医生Desormeaux第一个将Bozzini的“Lichtleiter”改进后用于患者。
因此有人称他为“内镜之父”。
他使用的仪器是一个由镜面和透镜组成的系统,主要用于泌尿系统疾病患者。
光源为燃油的火焰,烧伤也成为了当然的主要并发症。
1877年Nitze与人合作设计了直接插入膀胱的内镜,并不断改进,尤其是在采用了Idison发明的灯泡后,1879年,膀胱镜正式问世。
腹腔镜技术在普通外科应用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腹腔镜技术在普通外科应用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德国医师Kelling于1901年首次将腹腔镜技术应用于动物实验。
1987年3月法国的Mouret教授完成了世界上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于1989年在美国外科医生学会年会上介绍。
而国内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于1991年由云南曲靖第二人民医院筍祖武医师独立完成。
同年我国第一个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学习班在广州举行。
随着腹腔镜设备、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外科医师手术操作技术与经验的积累与提高,腹腔镜技术的手术适应证与手术范围已逐步扩大,几乎涉及腹腔内所有脏器的外科手术。
现就腹腔镜技术在普通外科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作如下评述。
1 腹腔镜技术在普通外科常见的应用据不完全统计,腹腔镜手术种类目前已有近百种,主要用于腹部外科,近年来腹腔镜还常用于急腹症、外伤、疝、妇产科、泌尿科等手术。
1.1 胆道外科1.1.1 LC 经实践证明,LC是目前腹腔镜手术中手术例数最多、操作技术最为成熟与规范的手术,已成为金标准术式。
其适应证也已由原来相对单一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扩大到急性胆囊炎、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萎缩性胆囊炎、亚急性胆囊炎甚至有上腹部手术史的胆囊疾患。
其操作术式也由传统的四孔法、逐渐演变为三孔、二孔法,目前在有条件的单位已开展经脐单孔LC,从而达到腹壁无瘢痕、术后疼痛更轻、更加美观的微创效果。
由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因此,目前在国内许多基层医疗单位均购置了腹腔镜设备,值得注意的是,LC的适应证具有相对性,会因设备器械条件、手术者的经验及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由此而产生的术后并发症也出现较大的差异,应积极预防。
1.1.2 胆总管结石常规的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存在住院时间较长、手术创伤较大、带管时间较长等缺点,但随着腹腔镜技术的熟练掌握,可以实施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切开胆管的处理可以放置T管引流,也可视情行胆管一期缝合以免术后带管之苦。
腹腔镜可行性研究报告

腹腔镜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腹腔镜手术的发展概况腹腔镜手术技术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主要应用于妇科手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腹腔镜手术逐渐得到了广泛认可,成为一种常规微创手术技术。
目前,腹腔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于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胃肠道手术、输尿管镜手术等多个领域,并对患者的手术恢复、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腹腔镜手术的优势和局限性1. 优势:(1)微创:相比传统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不需要大量的腹壁撕裂,仅需小切口即可完成手术,减少了组织损伤和感染风险。
(2)术后恢复快:腹腔镜手术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患者可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生活。
(3)美观:腹腔镜手术切口小,术后瘢痕较小,更美观。
(4)可视化:腹腔镜手术能够提供高清晰度的视频像,使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手术场景,提高了手术精准度。
2. 局限性:(1)学习曲线陡峭:腹腔镜手术操作需要较高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经验,医生在学习腹腔镜手术技术时需克服学习曲线的困难。
(2)操作空间狭窄:腹腔镜手术操作空间受限,手术操作不如开放手术灵活。
(3)术中不可预见的问题:由于手术操作视野受限,术中可能出现意外情况,需要医生具备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三、腹腔镜手术可行性的研究腹腔镜手术在多个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对腹腔镜手术可行性的研究仍在继续推进。
以下从不同角度探讨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
1. 技术水平:腹腔镜手术需要医生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经验。
医生在进行腹腔镜手术前需接受专业培训,熟练掌握腹腔镜手术技术。
目前,各大医院均开设了腹腔镜手术培训班,以提高医生的操作技能和术中应变能力,降低手术风险。
2. 设备条件:腹腔镜手术需要使用专业的内窥镜和手术器械,医院需要配备先进的腹腔镜手术设备,才能保障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
在设备条件满足的前提下,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将大大提高。
3. 患者适应性:腹腔镜手术对患者的适应性要求较高,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大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腹腔镜技术在腹部外科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腹腔镜技术在腹部外科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研究问题及背景随着科技的进步,腹腔镜技术在腹部外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腹腔镜技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通过在患者腹部进行小切口,插入腹腔内镜,利用显微摄像头和相关器械进行操作。
相比传统的开放式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许多优势,包括较小的创伤、较短的住院时间、较小的出血风险和更快的康复。
然而,腹腔镜技术在腹部外科中的应用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腹腔镜手术需要医生具备高超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经验,因为手术视野非常有限,操作较为困难。
此外,一些复杂的手术操作仍然需要传统的开放式手术进行。
因此,如何进一步改进腹腔镜技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安全性,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研究方案方法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我将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结合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的数据收集方式。
首先,我将通过搜集相关的文献和病例报告,了解腹腔镜技术在腹部外科中的应用情况,包括手术类型、手术成功率、并发症等方面的信息。
其次,我将对一定数量的腹腔镜手术进行观察和记录,收集手术中的数据信息,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恢复时间等,以评估目前腹腔镜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通过对文献的综述和实地调研所获得的数据,我将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的呈现。
首先,我将对手术类型和手术成功率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估腹腔镜技术在腹部外科中的应用情况。
其次,我将对腹腔镜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进行分析,以评估腹腔镜技术在腹部外科中的安全性。
最后,我将对所收集的腹腔镜手术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评估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恢复时间等指标的变化趋势,并与传统开放式手术进行比较。
结论与讨论基于上述的研究和数据分析,我将得出以下结论:腹腔镜技术在腹部外科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特别是在一些简单的手术操作中。
然而,对于一些复杂手术操作和特殊患者群体,传统的开放式手术仍然是必需的。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改进腹腔镜技术,提高手术的操作技术水平和患者的安全性。
腹腔镜手术微创技术应用前景展望

腹腔镜手术微创技术应用前景展望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腹腔镜手术微创技术的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腹腔镜手术微创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有望成为主流的手术方式。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通过腹壁小孔插入腹腔镜,通过显微镜和摄像系统对腹腔内的器官进行操作和观察的手术方式。
相比传统的开放式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减轻等优势,因此受到了广大患者的青睐。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手术微创技术正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首先,手术器械的发展使得腹腔镜手术的操作更加精细和精确。
微型腹腔镜的出现使得外科医生可以在更小的孔径下进行手术,减少了对患者腹壁的创伤,同时还可以增加视野的角度,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外,随着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应用,腹腔镜手术的操作将更加精确和稳定,进一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效果。
其次,腹腔镜技术应用领域的扩展也为其带来了更广阔的前景。
腹腔镜手术不仅可以用于常见的胆囊切除、阑尾切除等基本腹腔手术,还可以用于妇科、泌尿科、消化道、心胸外科等各个医学专科领域的手术。
例如,妇科领域的子宫肌瘤手术、卵巢囊肿手术等可以通过腹腔镜手术微创技术实施,不仅可以减少手术创伤,还可以保留更多的器官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再如消化道领域的幽门螺杆菌、胃癌等手术,也可以通过腹腔镜手术实施,减少了术后的并发症和恢复时间。
此外,腹腔镜手术微创技术在老年患者、肥胖患者以及其他高危患者中的应用前景也非常广阔。
传统的开放式手术在这些患者中的风险较高,且术后的恢复时间较长,而腹腔镜手术正是因其微创性质,能够减少手术创伤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且能够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
然而,腹腔镜手术微创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腹腔镜手术的学习曲线相对较长,需要医生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经验,这对培训医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其次,腹腔镜手术的设备和器械成本较高,对医院的设施和资金投入有一定要求。
我国腹腔镜外科发展的现状

我国腹腔镜外科发展的现状
腹腔镜外科是指通过腹壁切口将术器插入人体腹腔进行手术治疗,相对于传统的开放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痛苦轻等优点。
我国腹腔镜外科手术起步较晚,但随着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目前,我国腹腔镜外科手术已逐渐应用于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妇科等各个领域。
在消化系统方面,腹腔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于胆囊疾病、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结肠癌等疾病的治疗。
在泌尿系统方面,腹腔镜手术可用于前列腺增生、肾囊肿、肾癌等疾病的治疗。
在妇科方面,腹腔镜手术已成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癌、卵巢囊肿等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此外,我国也在积极推广手术机器人技术。
手术机器人是一种新型的手术系统,能够实现高精度、高稳定性、高安全性的手术治疗。
目前,手术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各个领域。
总体来说,我国腹腔镜外科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得益于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推广,相信在未来,腹腔镜外科手术将成为我国外科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2023年腹腔镜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腹腔镜行业市场前景分析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腹腔镜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腹腔镜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手术的重要工具之一,逐渐代替传统的开放手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崇。
而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腹腔镜行业市场前景可谓非常广阔。
腹腔镜技术的优势腹腔镜技术主要是通过体腔镜及其配套的手术器械,对病人的腹腔内脏、组织和肿瘤等进行诊断和治疗。
与开放式手术相比,腹腔镜技术具有很多优势,如下所述:1. 损伤小。
由于无需开刀,患者手术后疼痛感减轻,术后恢复较快。
2. 可视性好。
手术镜操作时,外科医生可视范围更加清晰,并可通过电视监视器对手术过程进行实时观察。
3. 操作简便。
通过腹腔镜手术,医生可以进行复杂的手术操作,操作更加简便。
4. 减少感染。
腹腔镜手术所涉及的器具、设备卫生条件更高,手术感染的风险得到降低。
这些优势使得腹腔镜技术在诊断和治疗各类疾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这也使得腹腔镜行业市场前景越来越广泛。
腹腔镜行业市场前景分析目前,腹腔镜手术的市场潜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医疗设备市场的一个重要分支。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腹腔镜手术占比已超过50%,在外科手术中已经成为主要手术方式。
据预计,到2025年,全球体外腔镜设备市场将达到135亿美元左右,由此可见,腹腔镜行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1. 腹腔镜手术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
腹腔镜手术的范围已经不仅限于胆囊、阑尾、卵巢等器官切除手术,还可以用于肝、胰、胃等器官的手术,以及肺、心脏等内脏的手术。
同时,腹腔镜技术还可以用于医学研究、医学教育、医学培训等领域。
腹腔镜技术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也促进了腹腔镜市场的快速发展。
2. 应对老龄化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腹腔镜市场需求将不断增长。
随着老年人口增加,各类疾病的高发率也将随之增加。
腹腔镜手术轻微创伤、少疼痛、快康复的优点将会在老年人中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腹腔镜外科发展及现状2PPT课件

0.14
胆漏率
0.15 0.11
出血率
1992年 1998年
中美胆道手术并发症对比情况
调查名称
中国
美国
胆管损伤率 胆漏率 出血率
0.19% 0.14% 0.11%
0.50% 0.29% 0.25%
胃肠损伤率 死 亡率
0.04%
0.14%
相近
胆管损伤率已达到美国大量开腹胆囊切除手术的水平0.2%
肝脏外科
腹腔镜手术发展史
1989年起全世界兴起腹腔镜外科热潮。主要 原因是腹腔镜手术好处多,而且它不单可以 处理以前只能用剖腹手术来治疗的疾病,还 可以做到以前做不到的手术。
腹腔镜手术在我国的发展史
1991年我国第一例LC在云南曲靖市获得成功, 至今全国32个省市都广泛应用。
初期的特点:
➢ 边远地区,如云南、新疆、四川等省市开展较早。 ➢ 军队医院普遍比地方医院开展得早。 ➢ 中青年医生比高年资、知名医生更容易接受此手术。 ➢ 手术种类较为单一,且相关并发症较高。 ➢ 绝大多数外科学权威对此技术持观望态度,甚至持反
脾切除、脾切除+断流术 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断流(我院32例)
腹 腔 镜 门 静 脉 高 压 断 流 术
胃手术
胃溃疡穿孔修补术、胃大部分切除、 胃癌根治术、肥胖症减容、胃底折叠术。
胃减容术
结直肠手术
左右半结肠切除,乙状结肠切除、全结肠切 除、直肠癌全系膜前切除、大肠手术,我院 1000多例,效果随访之中(上海郑民华、四 川华西周总光)
我国腹腔镜胆道手术的发展情况
年度
医院数量 腹腔镜手术总数(台)
1992283源自8619969147038
199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泌尿科腹腔镜手术:
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腹腔 隐睾切除术、肾囊肿开窗术、肾上腺 切除术、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肾切除 术等共607例。
4、胸腔镜手术:
肺楔形切除术、肺叶切除术、纵隔肿 瘤切除术、胸腺肿瘤切除术、食道癌切除 术、贲门失弛缓成形术、先天性动脉导管 未闭结扎术、胸交感神经切断术、心包膜 开窗术等17种。
微创外科概念 ?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微小创伤外科 ---- 外科技术发展的趋势 ~~“整体治疗概念” 外科医师追求的更高 “境界”! 微创外科: 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手术 对机体局部解剖和整体内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 期的干扰、创伤及痛苦;达到在生理和心理上 (生活质量、美观等)尽快康复的目标。 ~~ fast track surgery “快速康复外科”
7、多中心 RCT 研究结果
• 现有资料证实在结直肠癌手术方面, 腹腔镜手术近期效果肯定:并发症更少、 术后恢复快;切除标本的根治性与开腹手 术无统计学差异。 • 但对于恶性肿瘤的远期效果方面仍有待 随机对照(RCT)研究和多中心、大样本 荟萃(Meta)分析的结果。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远期效果
• 1、Jacob 等:Surg Endosc, 2005, 结果文章。 • 2、Sample 等:Surg Endosc, 2006, 结果文章。 • 3、James 等:Ann Surg, 2007, 结果文章。 初步结论: • 长期疗效:5年生存率、复发率及切口种植率 与开腹手术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 ---- when performed by experienced surgeons”
•
1993年美国1117家医院77604例腹腔 镜胆囊切除术死亡率为 0.04%,胆管损伤 率 0.59%,胆漏发生率0.3%,血管损伤率 0.25%,肠管损伤率0.14%。 • 1998年中国 LC 手术死亡率0.019%, 胆管损伤率0.19%, 胆漏率0.14%, 出血率 0.11%,胃肠损伤率0.04%。
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内镜外科学组 2007年 腹腔镜手术指南 (guidelines)
2007年版内容(12项)包括: 基本设备、基本技术、麻醉、诊断、胆囊、 阑尾、腹股沟疝、甲状腺、肝脏、胃、结直肠、 肥胖症等。
2007年《腹腔镜外科杂志》刊登 2008年 人民卫生出版社 计划出版
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内镜外科学组
手术技术影响手术效果的例子不胜枚 举。特别在治疗癌肿时,手术的技巧显得 尤为重要。 肿瘤外科治疗原则常包括: 施行肿瘤一整块切除,尽量减少对肿 瘤的操作,重视手术区周围的结构,癌肿 切缘有足够的正常组织,彻底进行淋巴清 扫等。
5、 近代结直肠肿瘤外科技术
• 如不接触肿瘤技术、肠系膜下血管高 位结扎、直肠细胞冲洗、应用吻合器进行 吻合、双吻合器吻合技术、及全直肠系膜 切除等。 • 腹腔镜癌肿手术作为一门新技术,应 遵循肿瘤外科的手术原则,不能为减少创 伤而影响病人的疗效。
腹腔镜外科手术
——蓬勃发展的外科技术
国际医学发展趋势
二十一世纪医学发展的三大主流方向 :
1、微创外科:
---- 以腔镜外科技术为代表 腔镜外科:二十一世纪最耀眼的外科进展之一
2、器官移植 3、基因与生物医学工程
微创伤外科概念的起源
• 1983年 ---- 英国 泌尿外科医师 Wickham 首次提出: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MIS) • 1987年 ---- 逐渐被重视和接受: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
1991年Jacobs 首次腹腔镜结肠切除术时, 远不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那样受到普遍赞扬。
1、腹腔镜结直肠手术适应证
①结直肠良性病变;②早期局限于肠壁内的结 直肠癌;③对结直肠癌已无法行根治性手术, 可选作腹腔镜姑息手术;④用作诊断与分期。
2、腹腔镜肠道手术的特殊性
①肠道手术解剖范围较广;②不论小肠或结 直肠均有复杂的血供;③肠道手术不仅是切 除病灶,还必须重建肠道;④需手术治疗的 肠道疾病以炎症和癌肿两类为最常见,技术 难度大,根治和术后复发的顾虑;⑤缺乏手 触摸探查的帮助,定位困难,常需术中纤维 结肠镜协助(双镜联合技术、设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
•
LC占此次调查全部腹腔镜手术的90%, 国内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死亡率从(1992) 0.1% 降至(1998)0.019%, 胆管损伤率从 0.31% 降至0.19% ,胆漏发生率从0.72% 降至0.14%。
与国际 LC 水平相比
1、普通外手术:
腹腔镜手术154599例: 胆囊 切除术142946例,肝脏(囊肿) 手术942例,胰腺和脾脏手术 136例,小肠(阑尾)手术 8519例,胃(穿孔)手术427 例,结肠手术82例,疝修补术、 肠粘连松解术、诊断检查等共
2、腹腔镜妇科手术:
卵巢囊肿切除术、子宫切 除术、宫外孕和子宫内膜异 位症的诊断和治疗、畸胎瘤 切除术等共1309例。
• 介入治疗技术:
interventional therapy
经血管介入技术: 颅内、心脏、腹腔、四肢等。 其他介入技术: 经皮穿刺、微波、冷冻、射频消融、放射 粒子植入等。
腹腔镜外科发展概况
•
早于1910年,瑞典斯德哥尔摩的 Jacobaeus医师就首次将其作为诊断方法 在人体应用。 • 1987年由法国里昂Mouret医师施行 了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这一技术才 取得重大突破,在全球掀起了腹腔镜外 科手术热潮。外科手术发展史的里程碑 (划时代意义的革命)!
3、癌肿根治与切口转移问题
根治性切除要有宽阔的切缘和淋巴引流 区域的完整切除。腹腔镜技术能否达到癌肿 根治性切除的要求?是否符合肿瘤外科的原 则?---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防止切口种植的技术:①严格选择病例; ②防止器械接触肿瘤;③肿瘤从切口中取出 前,用塑料圈保护切口。
4、外科手术技术、原则与疗 效
微创外科范畴(相对论)
• 腔镜外科技术:以 laparoscopic surgery 为代表的硬镜
“腹腔镜”、胸腔镜、脑室镜、宫腔镜、膀胱镜、关节镜等。 • 内镜外科技术: endoscopic surgery(内窥镜)
纤维胃镜、十二指肠镜、结肠镜、胆道镜、小肠镜、支气 管镜、输尿管镜、血管镜等软性内窥镜。
• 腹腔镜手术基础研究的热点
一。关于气腹的基础研究
1、气腹对机体心肺功能的影响: CO2气腹~高碳酸血症的关系;氦气和CO2气 腹的对比研究。 2、气腹对肿瘤细胞播散的影响: ①CO2气流引起肿瘤细胞漂浮;② 肿瘤细胞 随气腹的释放(套管周围)而粘附至切口; ③腹腔镜器械沾染肿瘤细胞;④肿瘤标本接 触切口。
胃镜辅助胃解剖暴露技术
5、普及推广尚有难度:
基层医院发现胃部小肿瘤病例较少; 良性胃溃疡以药物治疗为主;胃癌手术学 术界仍有争议,解剖范围广泛、技术操作 难度大,双镜联合、超声内镜等设备、吻 合器等专用手术器械价格昂贵,远期效果 尚有待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证实。
双镜联合、超声内镜等设备
• 对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评估
3、手术器械发展迅速:
腹腔镜吻合器、自动缝合器、拉钩、胃肠 抓持钳和超声手术刀等电外科设备。
4、手术技巧更趋成熟:
腹腔镜胃切除手术消化道重建,其操作 步骤繁杂,要求良好的配合,熟悉专用器械 的性能和正确操作方法。胃肿瘤摘除或局部 楔形切除,多以纤维胃镜定位。胃大部切除 或全胃切除的消化道重建方法分:完全缝合、 完全吻合器吻合、吻合器加部分缝合。
我国腹腔镜外科的发展现状
1991年我国完成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 手术。至今我国的大、中型医院已普遍开展 了这种新技术,一些县和地方小型医院也开 展了腹腔镜外科手术。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 于1995年成立了腹腔镜外科学组,于1998年 调查了国内20个省、市、自治区 222家医院 的腹腔镜手术开展情况:
6、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结直肠癌)
①北美外科研究组:1994~2001年,48个研究中心,863例 入组。N Engl J Med,2004,结果文章。 ②欧洲结肠癌研究组:1997~2003年,29个医院,共1082例 入组。 Lancet Oncol, 2005,结果文章。 ③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1996~2002年,27个医院,794例 入组。 Lancet, 2005,结果文章。 ④日本临床肿瘤研究组:2004年~? 24个医院,计划818例 入组。Jpn J Clin Oncol, 2005, 结果文章? ⑤北京外科专业委员会:2008年~两、三年,15个医院,计 划800例入组。结果文章?
•
国外对气腹的研究报道较多,国内的基 础研究已逐步开展,如不同气腹压力、流速 和温度;不同肿瘤细胞;不同气体等。
二、对机体免疫及代谢影响的研究 开腹手术患者免疫功能在术后 6-9天处 于抑制状态。而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免疫系统 的影响轻微,对机体神经内分泌、机体代谢 和炎症反应等方面的影响均小于开腹手术。 --- 保护肿瘤病人的免疫功能
• 腹腔镜胃切除术的现状
自1991年开展以来,在腹腔镜胃切除术 方面有如下特点:
1、腹腔镜胃手术地域差异:
欧美国家的腹腔镜胃手术多是病态肥胖 症病人的胃减容积手术。 亚洲地区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全腹腔镜 胃次全切除、毕Ⅰ式吻合术。
2、腹腔镜胃手术适用范围广: 手术涉及胃壁良性肿瘤摘除或胃楔形切 除术、胃点状癌胃粘膜切除、近端或远端胃 大部切除及全胃切除术等,更有在腹腔镜下 的标准胃癌根治术。 对于胃部恶性肿瘤手术目前国内外报道 很多,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前瞻性随机对照 研究的结果。 各种胃减容手术治疗肥胖症的并发症 (II型糖尿病等)也在逐步开展。
腔镜手术在各个领域
•
除普通外科之外;在心脏外科,如内 乳动脉/冠状动脉搭桥术;在胸外科、泌 尿外科、妇科、小儿外科、急诊和创伤外 科方面的应用。在耳鼻喉科、骨科、矫形 外科、血管外科和神经外科等领域的应用 也正积极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