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1课
人教版历史选修1复习课件:第一单元 第1课 雅典城邦的兴起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
1.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古代希腊的著名城邦。下
列关于公元前 8~前 6 世纪雅典社会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
是
()
A.公民大会是实际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B.下层平民的处境十分悲惨
C.长老会议是国家最高的审判机关
D.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日益崛起
解析:公元前 8~前 6 世纪,公民大会名义上是最高权力机关, 但没有实际权力,贵族占据了首席执政官的职位,还把持了作 为最高决策机关、监察和审判机关的长老会议。B、C、D 三 项都是正确的。 答案:A
2.实质 贵族专制与平民反对贵族专制的矛盾。
探究点二 梭伦改革的背景 [史料探究]
材料一 一位古希腊历史学家这样描述雅典:“贫富不均 的程度已甚为严重,这个城市已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似乎 除了一个高压力量外,并无其他方式可以解除这种困扰。”
(1)“贫富不均的程度已甚为严重”会导致平民身份发生什 么变化?“这个城市已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是什么意思?
深刻根源。 3.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是改革的前提。
清单一 梭伦改革的政治原因
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 1.地理环境 雅典位于希腊___阿__提__卡__半岛,有小块平原,物产丰富,附 近有天然良港,对农业、__工__商__业___发展有利。 2.城邦国家 (1)形成:大约在公元前 9~前 8 世纪。 (2)标志:以雅典为中心的_中__央__议__事__会__和行政机构的设立。 (3)成员:贵族和平民,平民包括农民和__手__工__业__者__。
二、非选择题(第 7 题 14 分,第 8 题 12 分,共 26 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梭伦诗句: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 级面前,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材料二 下图是改革前夕,雅典社会各阶层开展激烈辩论 的情景。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 第一单元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课件

(3)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 ①20世纪的世界已经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各国各地区 之间 的联系日益加强,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②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_____科__技______的飞速进步,为 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也使 战争变得更加残酷。
[探究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基本现象?该时期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 取决于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德国的什么要求?据材料二指出,德国与哪 两国产生矛盾?这又反映了哪两类性质国家的矛盾?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的原因。
[探究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材料获取信息、再认再现以及归纳、 整合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一主要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 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材料二反映了德国争夺殖民地与世界霸 权的要求。回答第(1)问要分析材料一,且要抓住题干中的关 键词“基本”“该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而后概括回答。回答第(2)问要在理解 材料二所反映信息的基础上,依据所学知识作答。回答第(3) 问要围绕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分析原因。
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政治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1.政治发展不平衡:英法美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民 主制度;德俄日三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专制主义和 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2.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德经济发展迅 速,超过老牌的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改变了帝国主 义 国 家间的力量对比。
(3)帝国主义干涉巴尔干事务 ①原因:两次巴尔干战争不仅在巴尔干地区制造出新的矛盾, 为资本主义列强的干涉提供了机会。 ②表现:俄国、奥匈帝国投入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 ③影响:列强的争夺、民族矛盾的不断激化,使巴尔干地区 成为欧洲的“___火__药__桶______”。
新版七年级艺术 美术 第一单元:峥嵘岁月-美术中的历史 第1节:情感表达

《情感表达》教学设计课题情感表达单元第一单元第1课学科美术年级七年级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教材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意在通过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与探究,掌握通过利用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引发学生探究如何利用美术作品表达对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发扬,通过美术作品表达自己对革命精神的敬畏与尊重,并尝试引导学生通过利用美术作品中的构图,题材,色彩,笔触等多种方式去表现美术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提高自己的探究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中学生,他们思维很活跃,具备了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同学们渴望了解更多美好的事物与广阔的天地,摄影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展现他们的个性,在学习知识和开阔眼界的同时,拓展其思维和创造力。
学习目标【艺术表现】:能够通过视频的欣赏与探究,引导学生从美术作品中去探究如何利用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掌握基本的表现方法和手段,并能够将所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的作品创作之中,感受作品创作的乐趣!【创意实践】:通过对不同题材的作品进行学习与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对作品进行分析,总结出如何利用作品表达情感的基本的方法和手段,并通过个人或小组的形式进行简单的作品分析和作品创作!【审美感知】:通过欣赏,探究,讨论等多种方法学习和了解!在美术作品中表达自己情感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并尝试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将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对相应的作品进行探究与分析,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与审美能力!【文化理解】:通过视频欣赏与作品分析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并从中得到精神的培养,激发学生能够通过美术作品去传承,继承和发扬这种革命精神,能够继续保持和发扬这种伟大的革命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重点能够掌握利用美术作品表达自己情感的基本的方法和手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一单元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共31张PPT)

梭伦(约公元前630-560年)是古希 大雪和冰雹的威力来自阴云, 腊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和诗人。他出身 雷鸣产生于耀眼的闪电, 于贵族家庭,年轻时一面经商,一面 城邦毁于豪强, 游历,到过许多地方,漫游名胜古迹, 而人民受专制奴役则因愚昧。 考察社会风情,不仅丰富知识和经验, 出海太远就不容易靠岸, 且使他了解了下层平民疾苦,从而抛 这一切应好生想想看。 弃了贵族的骄矜,对他一生的改革事 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被誉为古希 ——《梭伦诗选》 腊"七贤"之一。人们在他的雕像上刻
平原派
(贵族寡头政治)
反对贵族专权, 要求改革
山地派
(激进民主政治)
海岸派
(温和改革)
★梭伦改革的历史背景和条件:
4.主观条件——梭伦成为执政官 A.梭伦成为执政官的原因:
①客观因素: 萨拉米斯岛的丧失引发愤慨(契机); 前594年平民与贵族矛盾再度激化,内战危机。 ②主观因素:
假扮疯诗人鼓起公民的爱国精神; 指挥军队夺回萨拉米斯岛从而树立威望;
选择的 雅典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政治制度 文明 特征
城邦制度 民主政治的摇篮 海洋文明 (蓝色文明)
大河文明 地中海 (黄色文明)
★梭伦改革的历史背景和条件:
1.雅典的地理位置及其影响 2.政治背景:贵族政治所引发的社会动荡 A.雅典国家的形成与阶级构成 ①“荷马时代”:前11世纪-前9世纪(基础) ②雅典城邦国家的形成:
便于海上交通 ,开展海外贸易 (平等观念) 便于从亚非文明中汲取丰富 营养
为 雅 典 民 主 政 治 的 形 成 提 供
了 有 利 的 条 件
古希腊和古中国为什么选择了截然相反的政 治制度?
差异
地形 适合的 经济活动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了维护统治,保证财政收入,重视农业面积,增加了粮食产量, 对于养活日益增多的人口,起了一定的作用;破坏了生态平衡, 加剧了土地沙化,降低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反而不利于社 会经济的发展。 经验教训:保护生态环境,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做好 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工作。
【答案】(1)原因:农民拥有一定土地、农具、牲畜等生产 资料,有生产积极性;经营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积蓄和储 备,必须辛勤耕织,才能维持生计;农民具有勤劳的品格,把 男耕女织作为自己的本分。 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原因:小农经济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一方面是由于农民的辛勤经营,另一方面是因为封建统治者为
期,在耕犁的完善方面有巨大的贡献,这就是曲辕犁(又称江东
犁)的出现。
——陈文华《农具发展史》
材料二
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
出,代表唐宋时期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 取代。这倒不是因为铁搭有如何的先进性,根本的原因在于铁
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 乃粒· 稻工》记载:“吴郡
(5)水利工程的修建。
【针对练习】 1.(2011 年广东茂名二模文综)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
产的主要模式。推动这一模式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 耕作工具不断改进 B.生产组织的小型化
)
C. 水利设施逐渐完善
D.土地兼并日趋加剧
【解析】选 D。土地兼并日趋加剧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
后的影响,D 项表述错误。
【针对练习】 2.(2011 年山东威海二模)《论贵粟疏》载:“四时之间, 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 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 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当 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
【新课标】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第1课《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优质课教案2篇

【新课标】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第1课《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教学设计【素养目标】1.了解恩格斯的生平经历及文章的创作背景,了解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积累文学常识。
2.梳理文章层次,提取主要观点,厘清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3.学习恩格斯论述问题的辩证思维和严密的逻辑性,学习文中的论证方法。
4.深入了解历史发展的偶然性、必然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抓住文中的基本观点,学习恩格斯论述问题的辩证思维和严密的逻辑性。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当真理被“雾霾”遮住时,需要勇士站出来,拨开迷雾,让光芒重照大地。
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我们实践的真理,也曾被误解,被利用。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恩格斯的《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二、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恩格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德语:Friedrich Engels,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教育家,军事理论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
恩格斯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他为马克思从事学术研究提供经济支持。
马克思逝世后,将马克思遗留下的手稿、遗著整理出版,并众望所归地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领袖。
恩格斯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和马克思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共同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参加了第一国际的领导工作。
马克思逝世后,他承担整理和出版《资本论》遗稿(第二、三卷)的工作,还肩负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担。
除同马克思合撰著作外,他还著有《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反杜林论》等。
1895年8月5日,恩格斯因病逝世。
2.了解马克思的思想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称,其前身是德国古典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的基础。
高中语文课件第一单元 第1课 长恨歌

我把你的手拉起掩住你的面,不愿让你看见我自缢时不再安然平静 的脸。我希望在你心中,杨玉环从初见时起便不再有彷徨和迷茫。我希 望在你心中,杨玉环与你携手的人生一直只如初见。我希望在你心中, 杨玉环从不曾怨过你,即使在最后被你亲自下旨赐死时也是安之若素。
隆基,我不后悔当初在你面前跳那一曲霓裳羽衣,那是一个女子一 生中必须会有的最美的时刻,我很庆幸,我的最美,是你予我。
答案
4.名句默写 ①《长恨歌》中描摹杨贵妃的绝顶美艳与万种风情的两句诗是: _回__眸__一__笑__百__媚__生___,_六__宫__粉__黛__无__颜__色___。 ②标志着《长恨歌》全诗的节奏和笔调,由缠绵婉转,变为劲健快捷的 两句诗是:_渔__阳__鼙__鼓__动__地__来___,_惊__破__《__霓__裳__羽__衣__曲__》__。 ③诗人用“__春__风__桃__李__花__开__夜__,_秋__雨__梧__桐__叶__落__时___”这两句诗,把秋天与 春天进行近距离观照、对比,使李、杨前后境遇的大起大落,更为鲜明 地表现出来。
我不过是一个女子,倾心爱过一人而已。我不懂什么红颜祸水也不怨 什么红颜薄命,我只是在梨花树下最后看着我此生唯一想要和他白首不离 的男子为了我流泪时有些心疼,遗憾着无法执子之。
赏析
这篇唯美性灵之文,用第一人称“我”,以杨玉环的口吻,以细腻的心 理刻画,再现了这一对人的初遇与诀别,重温了那落败的相恋与永恒的 爱情。惟愿人生若初见,故人心不变。这一段爱情佳话必将千古不朽。
是啊,我还未死,隆基怎么活下去。 我缓移莲步,慢慢走到你的面前,缓缓伸出臂,托起你低垂的头,轻 轻抹去你眼角的湿润,笑着向你撒娇,要求你也笑,就像我们曾经无数次 在长生殿前的夜半呢喃,我俯身在你耳边最后一次告诉你,在天愿作比翼 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我细细地凝视着你的眉眼,贪恋地想要看久一些再久一些,可是时不 我待嗬,隆基,时不我待嗬。
人教版七上历史 教案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问:请同学们据《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除元谋人外,我国境内还有哪些远古人类遗址?
问:北京人、山顶洞人又具有多少年的历史,生活在什么地区呢?
(开展竞赛活动:迅速阅读看谁回答的即快又准)
问:请同学们结合现实生活想象一下,北京人可以用火干什么呢?
师投放“北京人用火追逐野兽”幻灯片,归纳指出: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3、北京人的群居生活
投放《北京人的生活》和《北京人生活时期的动物》图片,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问题分解:北京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之下,他们的事物来源有哪些,他们又是如何获取食物的?)
问:北京人又是怎样制造石器和木棒的呢?并请同学们分析:北京人制造的工具有什么特点?
特点:简单、原始、粗糙
师强调指出:打制石器。并指导学生阅读课后知识卡。
(2)天然火
教师首先解释何为“天然火”:自然界中自然生成的火种。
问:请同学们想象,天然火生成的方式或来源有哪些?(结合文中动脑筋: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种的?)
山顶洞人/3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师归纳:除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外,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遗址从南到北,分布很广。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问: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又是怎样生活的呢,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近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三.北京人
1.北京人的体貌特征
投放古猿、北京人、现代人头像幻灯片,要求:比较三者的头部有什么区别,指出北京人同现代人相比,有什么特点?
课题名称
第一单元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 长恨歌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①回眸.(móu) ②粉黛.(d ài)③骊.宫(lí) ④霓.裳(ní) ⑤翡翠衾.(qīn)⑥鼙.鼓(pí) ⑦仙袂.(mèi) ⑧衣钿.(di àn)⑨凝睇.(dì) ⑩钗擘.(bò) ⑪萦纡..(yínɡ yū)⑫马嵬.(wéi) ⑬阑.干(l án) ⑭绰.约(chuò)⑮迤.逦(yǐ) 2.辨形组词①⎩⎪⎨⎪⎧ 辗(辗转)碾(碾子) ②⎩⎪⎨⎪⎧睇(凝睇)涕(涕零)③⎩⎪⎨⎪⎧ 埃(尘埃)挨(挨打) ④⎩⎪⎨⎪⎧ 梨(梨园)犁(犁地) ⑤⎩⎪⎨⎪⎧绰(绰约)悼(悼念)二、词语积累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①六宫粉黛无颜色:...容貌,姿色②可怜..光彩生门户:可爱,可羡③东望都门信马归:....无心鞭马,任马前行④耿耿..星河欲曙天:天色微明的样子⑤鸳鸯瓦冷霜华重.:浓重,厚重⑥为感君王辗转..思:翻来覆去,失眠状⑦遂教方士殷勤..觅:尽心尽力⑧其中绰约..多仙子:美好轻盈的样子⑨含情凝睇..谢君王:注视着⑩云鬓半偏新睡觉...:刚刚醒来2.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义①临别殷勤..重寄词古义:情意深厚诚挚今义:热情而周到②雪肤花貌参差..是古义:差不多今义:长短、高低、大小不齐;大约;错过,蹉跎三、名言警句课文名句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2.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3.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4.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5.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6.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一、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
他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作品有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等,风格平易自然、浅显流畅。
作品多收录于《白氏长庆集》。
从白居易一生的仕途来看,虽多为官,但总不顺利,老是处于一种忧愤不安的状态中。
但作为一个诗人,他的成就却极大。
后人将他与李白、杜甫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
二、背景展示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十二月(807年1月),当时作者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尉。
同年十月,白居易、陈鸿、王质夫三人到仙游寺游玩。
偶然间谈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这段悲剧故事,大家都很有感慨。
于是王质夫就请白居易写了这首长诗,请陈鸿写了一部传奇小说,长诗和传奇小说相辅相成,流传后世。
唐宪宗即位之初,有志改革弊政,朝政出现一线希望,但他骄奢淫逸,宫中多内宠。
为了能放肆淫乐,他竟然久久不立皇后,白居易作此诗也为劝谏宪宗不要重蹈覆辙。
三、文体知识歌、行古体诗的一种。
汉魏南北朝乐府诗题多用歌、行、曲、引、吟、叹、怨等,其中以“歌”“行”为最多,逐渐演变成一种诗体名。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常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等古体,篇幅长短不一。
较为著名的歌行作品有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等。
新乐府开创这种新诗体的是杜甫,而运用得最为纯熟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是白居易。
因此,新乐府还是白居易一组组诗的名称。
组诗共50首,内容十分广泛,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形象鲜明,语言通俗,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叙事组诗。
新乐府与古乐府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不再单纯模仿汉、魏、晋、南北朝乐府诗歌体制,内容大多反映民间疾苦。
文白对照汉皇重色思倾国,唐明皇看重倾城倾国貌(立志找一位绝代佳人),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可惜统治天下多年,一直没有找到。
杨家有位刚长成的姑娘,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深闺里没人见过她的容颜。
天生丽质无法埋没,终于被选到皇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上身边。
她回头嫣然一笑,百般娇媚同时显现出来,使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的妃嫔佳丽都黯然失色。
正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她白嫩而润滑的肌肤。
侍女扶出浴池,娇懒无力,初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恩泽就在这一时。
云一样鬓发花一般容貌,金步摇在头上颤动。
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他们)在温暖的芙蓉帐里欢度春宵。
春宵太短,太阳很高(天子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才睁眼),从此君王再也不上早朝。
承受君欢,伺候宴席,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终日陪伴皇帝无闲时。
春天她跟随唐明皇春游,夜晚受明皇专宠。
后宫美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人儿三千,可唐明皇对三千人的宠爱都集中在她一个人身上。
在华美的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宫殿里梳妆打扮好,娇媚动人地去伺候君王。
玉楼中宴会,玄宗带醉入寝。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姐妹弟兄都封爵赐邑,好羡人呀,一家门户尽生光彩。
于是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叫天下做父母的心里,觉得生男儿还不如生个女郎。
避暑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的骊宫,高插云霄,宫中仙乐飘飘,人间到处都能听到。
宫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轻歌曼舞,管弦之声聚而不散,皇上终日观看,总也看不够。
突然渔阳反叛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的战鼓惊天动地震宫阙,惊坏跳舞的歌伎,停奏《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皇家城阙烟尘出现,天子的大驾,一千辆车,一万匹马,逃往西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南。
皇帝的旌旗仪仗,摇荡飘扬,走走又停停,从西门走出才一百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多里。
六军不肯前进可怎么办?美貌的杨贵妃竟死在皇上马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前。
她的花钿、翠翘、金雀、玉搔头等丢在地上没人捡拾。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皇上掩着脸想救救不了,回头看,眼泪和血一起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风刮起黄尘格外萧索,玄宗通过曲折、险要的栈道,由剑阁入川。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峨嵋道上没多少行人,天子的旌旗也没了光彩,阳光是那样淡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蜀江水这么碧绿,蜀山这么青翠,皇上日日夜夜怀念,情思难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绝。
在行宫看见月光总是伤心悲恨,夜里听雨打铃也是断肠声息。
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总算有一天,)地覆天翻,圣驾得回京城,又走到这里,叫人徘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徊不忍离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间,见不着美人容颜,空见她死去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的那块地。
君臣互相看看,泪洒衣襟,向东望,信马由缰回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城。
回来看看宫苑园林,太液池的芙蓉、未央宫的翠柳依旧媚人。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那芙蓉花多像她的脸,那柳叶多像她的眉,见花见柳怎叫人不落垂?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泪(怎能不有感触啊)?在这春风吹开桃李花的夜晚,在这秋雨击打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梧桐落叶的时辰。
太上皇住的南苑与西宫,秋草长满闲庭,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满阶无人扫。
梨园弟子白发初生,当年椒房的宫中女官青春已逝。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晚上萤虫飞过宫殿,太上皇悄然忆想,夜里挑尽了孤灯睡不着,只听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宫中钟鼓迟迟敲响,遥望银河,直到东方吐出曙光。
霜这么重,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房上鸳鸯瓦这么冷,翡翠被冰凉,有谁同拥?你死去了,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我还活着,此别悠悠已经隔了一年,从不见你的灵魂进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我的梦中。
有位临邛道士来京城作客,能用虔诚的道术招引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亡魂。
他为太上皇辗转怀念的深情所感动,便使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殷勤去寻找。
他驭气排空像一道电光飞行,上了九天,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入了地下,到处寻遍。
上追到天边,又下入黄泉,天上地下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茫都没见到杨贵妃的踪影。
忽然听说海上有座仙山,那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缈的地方。
楼阁玲珑由五色祥云托起,那里有许多美丽的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其中有位叫太真,雪一样的肌肤,花一样的容貌,仿佛是要找的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人。
方士到了仙宫,叩西厢的门,报消息的是仙人小玉和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她听说唐朝天子派来了使臣,不由惊断了仙家九华帐里的梦。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推开睡枕揽外衣,匆忙起来乱徘徊,珍珠帘子银屏风依次打开。
只见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她头上云鬓半偏,刚刚睡醒,花冠还没整好便走下堂来。
风吹着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她的仙衣飘飘旋举,像当年她的霓裳羽衣舞。
寂寞忧愁的面容上泪水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纵横,好似春天一枝带雨的梨花。
她含情凝目感谢君王,自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从生离死别难见面,音信两茫茫。
昭阳殿里的恩爱从此断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蓬莱宫里的日月这么漫长!回头往下看一看人间,只看见云雾,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却看不见长安。
只能拿旧物表表深情,把金钗钿合两样东西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令带回来。
将金钗和钿合分开各持一半,将来作为重见的信物。
只要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心像金和钿一样坚牢,虽然远隔天上与人间,总还能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贵妃在告别时重又托他捎话,这句誓言只有二人心里明白。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月七日相会长生殿,夜半无人时两人私语,双双对天立誓言。
在天上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我们愿作比翼鸟,在地上我们甘为连理枝。
即使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地久,总会有终了之时,唯有这生死遗恨,却永远没有尽期。
这首叙事诗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分为四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分段起止段意第一部分开头至“尽日君王看不足”。
写杨贵妃进宫并得到唐玄宗的专宠。
第二部分“渔阳鼙鼓动地来”至“回看血泪相和流”。
写安史之乱给李、杨的爱情造成悲剧的结局。
第三部分“黄埃散漫风萧索”至“魂魄不曾来入梦”。
写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刻骨铭心的思念。
第四部分“临邛道士鸿都客”至结束。
写杨贵妃化仙后托道士将信物、密誓归报皇上,表达她绵绵无尽的相思。
1.这首诗的中心是歌“长恨”,但诗人却从“重色”说起,并且予以极力铺写和渲染,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等,看起来是乐到了极点,像是一幕喜剧,然而,极度的乐,正反衬出后面无穷无尽的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