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T(光动力)疗法小介绍

合集下载

肿瘤光动力(PDT)疗法综述

肿瘤光动力(PDT)疗法综述

肿瘤光动力(PDT)疗法综述光动力学疗法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是光敏剂与相应波长的光相作用发生光动力反应,产生单态氧,从而杀死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

目前用于治疗支气管癌、食管癌、贲门癌、胃、直肠癌、胆管癌、喉癌、乳腺癌、喉癌、宫颈癌、皮肤癌、膀胱癌等皮肤表浅及空腔肿瘤,不仅可以作为姑息性治疗,而且对某些早期肿瘤,可达到治愈目的。

光动力学疗法发展史光动力学疗法属于光医学范畴。

早在4000年前的古埃及时代,人们就发现植物中的补骨脂灵口服后会积聚在皮肤中,日光照射后导致皮肤色素沉着,应补骨脂灵加紫外线照射可治疗皮肤白斑。

嗣后,相继应用类似方法治疗包括痤疮、湿疹、单纯疱疹和牛皮癣等多种皮肤病。

1903年Niels Finsen因发明紫外线辐射治疗皮肤结核病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PDT应用于肿瘤始于1903年Jesionek和Tappeiner应用伊红致敏肿瘤,引起肿瘤细胞破坏。

1976年Kelly 和Snell应用一种血卟啉衍生物(hematoporphyrin,HpD)治疗膀胱肿瘤成功,由此开创了PDT。

近年来由于光敏物质、光激活装置和导光系统的发展和进步,PDT已逐步成为肿瘤的基本治疗手段之一[1](表1)。

光敏剂光敏剂是能吸收和重新释放特殊波长的卟啉类分子,具有四吡咯基结构。

第一代光敏剂有血卟啉衍生物(Photosensitzers derivative,HpD)、二血卟啉酯(dihaematoporphyrin ether,DHE)或porfimer sodinm(Photofrin) [5]。

Photofrin是第一个被批准应用的光敏剂,静脉注射后,组织内分布最高在肝,其后依次为脾、肾上腺、膀胱和肾以及皮肤。

从体内排除主要途径是肠道,从尿排除量仅4%。

在肿瘤、皮肤、以及网状内皮系统包括肝脾等器官内存留时间较长。

体内半寿期100小时以上。

从肿瘤内清除较之从正常组织为慢,最大的肿瘤/正常组织浓度比见于48~72小时。

光动力疗法原理

光动力疗法原理

光动力疗法原理;鲜红斑痣的病理解放军总医院激光医学科顾瑛光动力疗法机理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的作用机理包括了三个层次,首先是光敏剂吸收光后产生光毒性物质,其次是这些毒性物质破坏生物大分子,最后导致细胞和组织的破坏,产生生物学效应。

分述如下:在光动力过程中,光敏剂分子发生能级的变化基态光敏剂吸收光子的能量后,经单重态(寿命1~1000 ns)系间窜越到三重态(寿命1~1000 μs),三重态敏化剂可进行以下两种形式的反应[1]:①经过氢原子或电子转移,直接同底物或溶剂反应,形成自由基或自由基离子,此型反应叫类型Ⅰ(TypeⅠ)反应;②将能量转移给分子氧,形成单线态氧,单线态氧是高活性的氧化剂,可使底物被氧化,此型反应叫类型Ⅱ(TypeⅡ)反应。

Ⅱ型反应的产物统称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活性氧除了单线态氧、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过氧化氢外,还包括脂质过氧化的中间产物LO·、LOO·和LOOH·。

也有人还把臭氧O3和几种氮的氧化物包括在内[2]。

图1 光敏化作用的两种类型ROS与生物大分子的作用可被ROS破坏的生物分子,包括某些有机酸、醇、胺、碳水化合物、含氮杂环分子、核酸和某些核酸碱基,一些植物激素、蛋白和某些氨基酸,吡咯、胆固醇、不饱和类脂、某些维生素等。

单糖,多糖如纤维素,复糖如肝素和透明质酸,都可以被ROS氧化。

脂类如脂肪酸、脂肪、磷脂、类固醇及其衍生物,不饱和脂肪酸及含不饱和脂肪酸的脂肪和磷脂等在光动力过程中被破坏,形成复杂的产物。

在大致20个氨基酸中仅有五个可以在光敏剂存在下被快速光氧化,它们是含硫醇的半胱氨酸、含咪唑基的组氨酸、含硫醚键的蛋氨酸、含吲哚的色氨酸和含酚的酪氨酸。

这些氨基酸都含富电子的侧链。

有100多种蛋白都可以被光敏氧化。

蛋白分子的作用点一般是上述提到的五种氨基酸残基,处在蛋白分子表面的敏感的残基被氧化的速度比埋在蛋白内部的要快得多。

抗肿瘤光动力疗法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抗肿瘤光动力疗法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抗肿瘤光动力疗法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一、引言癌症,这个让人闻之色变的词汇,长久以来一直是医学界亟待攻克的难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抗肿瘤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

其中,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因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较低的副作用,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那么,光动力疗法是如何工作的呢?它又是如何被应用到临床治疗中的呢?接下来,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

二、光动力疗法的作用机制1. 光敏剂的选择与定位光敏剂的种类:光动力疗法的核心在于光敏剂。

目前,常用的光敏剂包括卟啉类、酞菁类等。

这些光敏剂在体内有特定的分布规律,能够优先聚集在肿瘤组织中。

定位机制:光敏剂能够通过被动靶向或主动靶向的方式聚集在肿瘤细胞中。

被动靶向主要依赖于肿瘤组织的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EPR效应),而主动靶向则通过光敏剂与特定抗体或配体的结合实现。

2. 光照激活光敏剂光源选择:通常使用激光作为光源,其波长需与光敏剂的吸收峰相匹配,以确保最大限度地激活光敏剂。

光照剂量:光照剂量需要精确控制,既要保证治疗效果,又要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3. 活性氧的产生与杀伤作用单线态氧:光敏剂在光照下会产生单线态氧等活性氧物质。

这些活性氧具有极高的反应活性,能够迅速与周围的生物大分子发生反应。

细胞损伤:活性氧会破坏肿瘤细胞的细胞膜、蛋白质和DNA等结构,导致细胞死亡。

活性氧还能引发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进一步增强抗肿瘤效果。

三、光动力疗法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1. 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光动力疗法适用于多种实体瘤的治疗,如皮肤癌、食管癌、肺癌等。

对于早期肿瘤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尤为适用。

禁忌症:对光敏剂过敏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等不宜使用光动力疗法。

2. 治疗过程与注意事项治疗前准备:患者需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以评估治疗方案的可行性。

还需进行光敏剂皮试和肝肾功能检查。

pdt光动力疗法原理

pdt光动力疗法原理

pdt光动力疗法原理
光动力疗法(PDT)是一种医疗疗法,它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线和光敏剂来治疗癌症和其他疾病。

PDT的原理涉及到光敏剂、特定波长的光线和氧气三个要素。

首先,光敏剂是PDT治疗的关键。

患者会通过口服或局部涂抹的方式摄入光敏剂,这些光敏剂会在体内积聚在病变组织中。

光敏剂本身是无害的,但在受到特定波长的光照射后,会产生活性氧自由基,从而导致病变组织的损伤和破坏。

其次,PDT需要特定波长的光线。

当光敏剂积聚在病变组织中后,医生会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到患者的体表或体内。

这些光线会激活光敏剂,使其产生活性氧自由基,从而引起病变组织的破坏。

通常使用的光源包括激光和特定波长的非激光光源。

最后,氧气是PDT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需要氧气的参与,因此PDT只能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下进行。

这也是为什么PDT通常用于浅表肿瘤或病变组织,因为深部组织可能供氧不足,影响PDT的疗效。

总的来说,PDT的原理是利用光敏剂在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下产生活性氧自由基,从而破坏病变组织。

这种治疗方法在一些癌症和皮肤病变的治疗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在不断的研究和发展中,有望为更多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光动力疗法的机理

光动力疗法的机理

光动力疗法的机理一、光动力疗法简介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简称PDT)是一种利用光敏剂和特定波长的光线对病变组织进行治疗的方法。

它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局部治疗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激发光敏剂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与组织中的氧发生反应,产生单态氧和自由基等活性氧物质,从而破坏病变组织。

光动力疗法具有靶向性好、副作用小、可重复治疗等优点,因此在皮肤科、肿瘤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二、光敏剂的吸收与分布光敏剂是光动力疗法中的关键成分,它是一类能够吸收特定波长光线的化合物。

在光动力疗法中,光敏剂被选择性地摄取并滞留在病变组织中。

在接受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后,光敏剂被激发并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

这些化学物质进一步与组织中的氧发生反应,形成具有杀伤力的活性氧物质。

三、光敏剂的光激发过程在光动力疗法中,特定波长的光线是用来激发光敏剂的。

当这些光线照射到涂有光敏剂的病变组织时,光敏剂分子吸收光子的能量并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

在激发态下,光敏剂分子不稳定并迅速返回基态,同时释放出能量。

这些能量可以传递给周围的分子,例如组织中的氧分子,从而产生具有杀伤力的活性氧物质。

四、光动力效应的形成当光敏剂被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并被激发时,会释放出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

这些化学物质进一步与组织中的氧发生反应,形成具有杀伤力的活性氧物质。

这些活性氧物质主要包括单态氧、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等。

这些活性氧物质具有强烈的氧化能力和细胞毒性,可以破坏病变组织并导致细胞死亡。

五、细胞损伤的机理在光动力疗法中,细胞损伤的主要机理是活性氧物质的氧化作用。

这些活性氧物质可以对细胞器、细胞膜和DNA等造成损伤,导致细胞死亡。

具体而言,单态氧可以与细胞器中的脂质和蛋白质发生反应,导致细胞器损伤和功能丧失;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则可以与细胞膜上的脂质发生反应,导致细胞膜损伤和细胞死亡。

光动力疗法(PDT)

光动力疗法(PDT)

光动力疗法(PDT)自1995年以来,人们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应用PDT 对继发于AMD的CNV的治疗效果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经过近3年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1998年,人们开始对PDT对CNV 的作用进行多中心的1期、2期以及3期临床研究,又经近3年的临床研究,美国FDA于2000年4月正式批准PDT用于治疗老年黄斑变性。

我国也于2000年6月开始引进PDT治疗老年黄斑变性病人。

我们在国内经过3年的临床应用,也证实PDT确实有较满意的效果。

PDT治疗是从静脉内泵入一种特殊的光敏剂Visudyne,然后利用689nm波长的激光照射CNV区域。

由于Visudyne中的光敏活性成分verteporfin极易与低密度脂蛋白结合,而CNV的血管内皮细胞中含有大量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因此verteporfin大量聚集在CNV中,受到特定的波长的光照射后,从基态激发为激发态,在向基态或三重态转化过程中,释放能量并传递给氧,经Ⅰ型和Ⅱ型光化学反应生成氧自由基和(或)单线态氧,进而损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封闭、萎缩。

PDT治疗可以用于黄斑中心凹下的典型性为主或无典型性成分的CNV,与玻璃体切割手术和传统激光相比,PDT治疗可以更有效的减缓CNV引起的视力下降。

但是PDT治疗也不能阻止CNV的复发和再生,常常需重复治疗,第1年平均治疗次数是3.4次,第2年2.1次。

3年内平均7次。

由于PDT治疗中的激光在局部升温不超过2℃,对视网膜不会造成不可逆性损伤,所以安全性高,并且可以重复治疗。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正因为如此,它还可用于激光、手术或放射治疗等其他方法失败或复发后的再治疗。

相信随着大量的临床研究,PDT治疗必将能够更加完善。

光动力疗法

光动力疗法

光动力疗法光动力疗法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 )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问世而在近几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针对(血管)增生性病变组织的选择性治疗新技术,该疗法是完全不同于手术、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之后的又一种正在研究、快速发展中的崭新疗法,已成为世界肿瘤防治科学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编辑摘要目录[隐藏 ]1 简介2 治疗眼疾1 2.1 治疗原理1 2.2 治眼过程1 2.3 治疗费用3 治疗癌症4 优势光动力疗法 - 简介光动力疗法光动力作用是指在光敏剂参与下,在光的作用下,使有机体细胞或生物分子发生机能或形态变化,严重时导致细胞损伤和坏死作用,而这种作用必须有氧的参与,所以又称光敏化-氧化作用,在化学上称这种作用为光敏化作用,在生物学及医学上称之为光动力作用,用光动力作用治病的方法,称为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

光动力疗法是以光、光敏剂和氧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一种新的疾病治疗手段,光敏剂(光动力治疗药物)的研究是影响光动力治疗前景的关键所在。

光敏剂是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其基本作用是传递能量,它能够吸收光子而被激发,又将吸收的光能迅速传递给另一组分的分子,使其被激发而光敏剂本身回到基态。

随着第一个光敏剂Porfimer Sodium于1993--1997年在美国、加拿大、欧盟、日本及韩国陆续被批准上市,PDT领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迅速活跃起来。

近年来,随着新的光动力治疗药物的研发成功及激光设备技术的提高,PDT又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峰。

国际上,已批准上市或正在临床研究的新的光敏剂近十种。

同时,PDT也被用于非肿瘤型疾病,如尖锐湿疣、牛皮癣、鲜红斑痣、类风湿关节炎、眼底黄斑病变、血管成型术后再狭窄等疾病的治疗。

[1]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是消除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国际高端技术。

各种黄斑病颁的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CNV)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传统热激光在治疗CNV的同时也损伤眼底正常组织,而PDT采用长波长冷激光技术,光敏剂维替泊芬特异性与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低密度脂蛋白结合,在长波长激光照射下闭塞CNV,不损伤周围的正常视网膜组织,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荧光探针在癌症光动力疗法中的应用研究

荧光探针在癌症光动力疗法中的应用研究

荧光探针在癌症光动力疗法中的应用研究随着人类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疾病得到了治疗和控制。

然而,癌症却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常常成为困扰人类健康的终极难题。

光动力疗法(PDT)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癌症的方法。

荧光探针是一种重要的PDT技术的成分,被广泛应用于癌症光动力疗法中。

本文将探讨荧光探针在癌症光动力疗法中的应用研究。

一、光动力疗法(PDT)介绍PDT是一种基于荧光剂和特定波长光激发荧光剂激发产生的氧的活性成分,照射到局部癌细胞或病变组织中,从而产生损伤细胞机制的治疗方法。

PDT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很多方面,例如癌症、视网膜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皮肤疾病等等。

PDT是一种局部治疗方法,其原理是使用特定光源,使经过荧光剂激发后的氧与生物内部生物分子结合,在激发荧光剂产生的活性物质下,使病变组织或癌细胞受到损伤,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PDT治疗一般需要荧光剂,光源和氧气三方面的配合。

荧光剂是PDT治疗最核心的成分,可以根据荧光剂的种类和选择光源的特定波长来达到不同的治疗效果。

二、荧光探针在PDT中的应用荧光探针是PDT治疗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由于荧光信号是非常敏感的,可以提供高度灵敏和高分辨率图像。

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癌症的PDT治疗中。

当荧光探针注射到人体内部时,会自然地进入健康细胞和癌细胞中,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其日益聚集在癌细胞中。

在治疗时,很多荧光探针的种类可以根据不同的波长被激发,使得荧光信号在治疗时可以立即可视化。

同时,荧光探针在PDT治疗中还有另外一种应用方式,就是它可以监测特定的生物分子或细胞环境中光敏剂的激发,并通过对研究对象的透彻了解,帮助了解PDT对疾病的治疗效果。

三、荧光探针的局限性及未来发展尽管荧光探针在PDT治疗中已被广泛应用,但其存在一些限制性问题。

首先,荧光探针的聚集速度和nonspecificity有局限性,这在某些情况下会降低荧光探针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这个问题正在不断解决,并且在许多研究领域已确立最佳实践程序来克服这个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DT(光动力)疗法介绍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利用光动力效应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新技术。

其作用基础是光动力效应。

这是一种有氧分子参与的伴随生物效应的光敏化反应。

其过程是,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使组织吸收的光敏剂受到激发,而激发态的光敏剂又把能量传递给周围的氧,生成活性很强的单态氧,单态氧和相邻的生物大分子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细胞毒性作用,进而导致细胞受损乃至死亡。

光动力疗法的原理介绍
先将光敏剂注入患者病变部位,然后用特定波段激光照射患病区域。

光敏剂激活后产生光动力反应并导致病变部位出现光性过程,产生活性氧如单线态氧等杀死异常增生的细胞,而邻近组织则不受任何影响。

此疗法在治疗过程中对医生和医院的要求较高。

相比传统疗法,光动力疗法的一些优势介绍
1.创伤很小:借助光纤、内窥镜和其他介入技术,可将激光引导到体内深部进行治疗,避免了开胸、开腹等手术造成的创伤和痛苦。

2.治疗区域的选择性:PDT疗法的主要攻击目标是光照区的病变组织,对病灶底部和周边的正常组织无损伤,这种选择性杀伤行为是其他常规手段所无法做到的。

由于光敏剂只被病变细胞吸收并保留,无全身毒性,作用光波不为正常组织吸收,所以治疗只针对病变组织而保证正常组织细胞无损伤。

3.有效性:光动力作用能引起的血管损伤及由此导致的病变组织局部的缺血缺氧,最终杀灭病变部位。

并且由于治疗过程基于较强的药物定位效应。

自动产生于所有病毒疣、疱疹部位,与此同时又能增强机体本身的免疫机制,防止复发或转移,治疗彻底、无复发,可以彻底根治。

4.无耐药、毒副作用:由于制剂本身无毒,进入人体后很快被代谢,不在体内产生蓄积,机体也不会对光敏制剂产生耐药抗药性。

因此,光动力疗法可以反复使用。

5.灵活性:光动力疗法不受其他治疗方法限制,可以完全独立使用也可以与其他疗法联合使用。

6.无创性:对发病器官上皮结构和胶原支架的损伤小,使创面愈合后保持器官外形和功能的完整性。

治疗无需手术,无需病人住院,治疗时间短、无创伤,无痛苦。

光动力疗法的三大典型突破点
突破一:解决传统方法不能根除的局限
传统方法大多只能在大剂量抗毒后,暂时控制症状,却不能彻底根除。

究其原因是这些传统YAO物只从单一的表面治疗入手,而真正根除尖锐湿疣要从肌体免疫抗毒入手。

采用"艾拉-光动力”治疗加以细胞免疫培养进行巩固治疗,是应用人体自身免疫,对病理部靶结构进行精确定位,将YAO物导入靶点进行操作,从而清除外表病毒和体内病毒,并使人体内常久对此病毒对抗免疫。

突破二:解决尖锐湿疣治疗慢的难题
“艾拉-光动力”采用系列YAO物与传统方法不同的是它是国家唯一经过超微量化配比过的YAO物,其结构为微水分子并具有十分强的活性,其外层还有一层粒子膜,完全附
合细胞组织环境,避免了有效成份的浪费消耗,直接到达病灶,吸收更快,更充分。

突破三:解决尖锐湿疣复发的缺点
传统治疗方法往往需要一个多月才能基本控制病情,而且还容易复发,并切容易出现耐YAO性,我院采用“艾拉-光动力”可以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快最好的治疗效果,一般患者的症状8小时症状开始缓解,3天消失,治疗一段时间就可以完全康复,治愈率高达98.5%以上并能有效杜绝再复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