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糖尿病自身抗体的结果分析

合集下载

糖尿病生化免疫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检验的作用

糖尿病生化免疫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检验的作用

糖尿病生化免疫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检验的作用【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使用生化免疫检验中的化学发光检验法有何作用。

方法:以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入院检查的40例疑似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以同期入院体检的40位健康体检者样本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的胰岛素、C肽水平及诊断效能。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胰岛素水平和C肽水平要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化学发光免疫检验法的诊断效能显示其灵敏度为88.89%,特异度为75.00%,准确度为87.50%,结论:糖尿病生化免疫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作用显著,其检查结果较为准确,检验方法的准确率和灵敏度较高。

【关键词】糖尿病;生化免疫检验;化学发光法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血糖不能正常进入细胞代谢而积累在体内,引起一系列的代谢紊乱,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生化免疫检验是糖尿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之一。

化学发光免疫检验是其中的一种技术手段,它是通过利用化学反应和免疫学原理检测血液中胰岛素、胰岛素抗体、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的方法[1]。

该检验具有快速、准确、灵敏等优点,可用于糖尿病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和治疗效果监测。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检验在糖尿病生化免疫检验中的作用,以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现将研究结果做如下汇报: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入院检查的40例疑似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以同期入院体检的40位健康体检者样本作为对照组。

观察组以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为42~75岁,平均年龄为(53.6±2.2)岁。

对照组以男性24位,女性16位,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53.5±2.3)岁。

两组的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关于免疫印迹法检测糖尿病自身抗体对糖尿病发生的预测价值

关于免疫印迹法检测糖尿病自身抗体对糖尿病发生的预测价值

关于免疫印迹法检测糖尿病自身抗体对糖尿病发生的预测价值[摘要]目的:探究免疫印迹法检测糖尿病自身抗体对糖尿病发生的预测价值。

方法:回顾2017年8月-2019年7月我院的6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的临床资料,将抗体阳性的糖尿病设为阳性组,抗体阴性的糖尿病患者设为阴性组,每组30例。

选择同期来我院住院的的30例血糖正常患者为对照组。

三组抗胰岛素自身抗体(IAA)、抗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蛋白络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水平均行免疫印迹法检测,比较三组阳性率。

结果:阳性组显著高于阴性组及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

结论:免疫印迹法检测GADA、ICA、IAA、IA-2A方法简便,且特异性高,可作为TlDM发生的诊断和预测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免疫印迹法;糖尿病自身抗体;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组以血糖升高为主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发病原因为胰岛素分泌缺陷或/且胰岛素抵抗。

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有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等,1型糖尿病与胰岛素自身抗体关系密切[1]。

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所采取的治疗方法差异较大,且临床中一些特殊的糖尿病患者若只通过简单的分型判断进行治疗常会出现漏诊及误诊的现象。

糖尿病自身抗体抗胰岛素自身抗体(IAA)、抗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蛋白络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在糖尿病分型、诊断及预后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基于此,探究免疫印迹法检测糖尿病自身抗体对糖尿病发生的预测价值十分必要,本文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2017年8月-2019年7月我院的6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的临床资料,将抗体阳性的糖尿病设为阳性组,抗体阴性的糖尿病患者设为阴性组,每组30例。

阳性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61~80岁,平均年龄(69.73±5.41)岁;病程5个月-10年,平均病程(5.56±0.63)年。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在糖尿病生化免疫检验中的应用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在糖尿病生化免疫检验中的应用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在糖尿病生化免疫检验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3-01-04T09:27:09.78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29期作者:杜宗晟[导读] 分析在糖尿病生化免疫检验中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的应用情况。

临床栏目杜宗晟吉林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吉林吉林 132000【摘要】目的分析在糖尿病生化免疫检验中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的应用情况。

方法选取我院糖尿病就诊患者80例作为本次检验的受检对象(2020年9月-2021年9月),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情况、胰岛素情况以及C肽蛋白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T空腹=84.945,P=0.000;T餐后2h=23.703,P=0.000);观察组的胰岛素指标及C肽蛋白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T胰岛素=17.097,P=0.000;TC肽蛋白=13.213,P=0.000)。

结论在糖尿病生化免疫检验中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化学发光;糖尿病;生化;检测糖尿病是目前我国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主要是由于体内的糖代谢功能紊乱导致的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或胰岛细胞损伤,最终引起血糖升高。

糖尿病中的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以及相关的C肽蛋白等是诊断糖尿病的关键指标,也是临床判断患者血糖情况的参考依据[1-2]。

相关临床研究发现,通过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相关生化项目的测定能够为临床糖尿病的诊断提供相关参考依据[3]。

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胰岛素及C肽蛋白等指标的测定。

基于此,本文主要选取我院糖尿病就诊患者80例作为本次检验的受检对象(2020年9月-2021年9月),分析在糖尿病生化免疫检验中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的应用情况。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糖尿病就诊患者80例作为本次检验的受检对象(2020年9月-2021年9月),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8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80例中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55.31±3.51岁),学历情况:小学26例、中学34例、大学20例;糖尿病病程时间(1-13年),平均病程时间(5.39±2.01年);对照组80例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41-77岁),平均年龄(55.29±3.49岁),学历情况:小学25例、中学35例、大学20例,两组资料统计比较无差异性P>0.05。

糖尿病患者在生化免疫检验中运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检验的临床研究

糖尿病患者在生化免疫检验中运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检验的临床研究

糖尿病患者在生化免疫检验中运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检验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在糖尿病患者生化免疫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

方法:纳入2019年11月~2020年12月期间于本院复诊糖尿病患者80例及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80例(共160例)设为研究对象,实施对比性诊断研究。

经采集两组外周静脉血血样后,均行生化免疫检验,比较两组血糖量化指标、血清C肽及胰岛素检验水平差异及糖尿病诊断符合率。

结果:相较健康者,糖尿病患者血糖量化指标(FBG、2hPBG、HBAlc)水平均较高,且糖尿病患者血清C肽及胰岛素检验水平均降低,差异显著(P<0.05);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所得诊断符合率、诊断敏感度及阳性检出率均高于90%。

结论:糖尿病生化免疫检验中运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可在检验患者常规血糖量化指标同时,经联合分析患者血清C肽及胰岛素后,提升疾病诊断、评估效果,价值显著。

关键词:糖尿病;生化免疫检验;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临床价值生化免疫检验是糖尿病临床筛查中所主要采用的一类临床检验措施,在该类型检验中,检验样本选择及检验技术均可实现对患者血糖生化指标表达水平的准确反映,以实现对患者病情的临床准确诊断,应用价值显著,且在现阶段生化免疫检验技术发展中,检验技术应用准确率及效果较先前均有显著提升,对于糖尿病患者病情的准确诊断具有积极意义[1]。

结合上述背景,本文特设研究对生化免疫检验中运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检验对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价值进行探究,详情如下: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纳入2019年11月~2020年12月期间于本院复诊糖尿病患者80例及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80例(共160例)设为研究对象,实施对比性诊断研究。

健康体检者,男42例,女38例,年龄37~80岁,平均年龄(58.55±4.26)岁;糖尿病者,男43例,女37例,年龄39~80岁,平均年龄(59.52±4.35)岁,病程0.5~13年,平均(6.58±1.21)年。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在糖尿病生化免疫检验中的应用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在糖尿病生化免疫检验中的应用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在糖尿病生化免疫检验中的应用摘要:目的:为研究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在糖尿病患者生化免疫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本文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15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选择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2组研究对象均采取生化免疫检查,并利用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对2组研究对象的空腹及餐后2h的血糖水平、C肽水平及胰岛素水平进行测定。

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C肽水平及胰岛素水平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2组患者餐后2h的血糖水平都较空腹时有所上涨,但实验组患者的上涨幅度较缓;实验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h的血糖水平都较对照组低,P<0.05,且2组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由此可见,光化学免疫技术在糖尿病患者生化免疫检测过程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检测精度,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关键词: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糖尿病;生化免疫检验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多种临床耐药疾病,是一种慢性、渐进的代谢疾病,主要特点是血浆中葡萄糖水平长期上升,这是一种复杂的发病机制,通常被认为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DM出现后,身体长期处于葡萄糖含量高的环境中,可能会加快细菌繁殖,对多个器官造成损害,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有两种临床类型:1型糖尿病(t1DM)和2型糖尿病(T2DM),T2DM占所有DM的90%以上。

报告指出,成年人的DM流行率为15%,男性(11.1%)高于女性(9.6%)。

一旦DM发生,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它可能同时造成皮肤损伤、视网膜损伤和糖尿病肾脏疾病,从而使病人的病情恶化,甚至危及其生命。

在目前的临床阶段,没有DM治疗方法,只能依靠终生药物来控制患者血糖和预防并发症。

因此,及早发现和控制血糖对提高患者预后十分重要。

尿检是dm临床诊断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虽然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比率很高,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寻求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诊断技术。

糖尿病自身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糖尿病自身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糖尿病自身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熊东林;黄芬【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和胰岛素自身抗体(IAA)的变化及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67 例1 型糖尿病(T1DM)患者、133 例2 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的GADA、ICA、IAA 阳性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T1DM 组中GADA、ICA、IAA 的阳性率分别为66%、40%、24%,至少一种抗体呈现阳性的比例为92%,T2DM 组中3 种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9%、16%、11%,至少一种抗体呈现阳性的比例为30%.T1DM 患者的GADA、ICA、IAA 阳性率明显高于T2DM 患者(P < 0.05),三种抗体联合检测优于单一抗体.结论血清GADA、ICA 和IAA 的联合检测对早期、准确诊断1 型糖尿病,及时规范治疗、预测B 细胞功能衰竭、预测疗效及在高危人群中筛查1 型糖尿病有重要临床意义.【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2(010)017【总页数】2页(P66-67)【关键词】糖尿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素自身抗体【作者】熊东林;黄芬【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西,宜春,336000;江西省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内二科,江西,宜春,33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目前国内外对于糖尿病的分型多是根椐患者年龄、发病的急缓、有无酮症酸中毒及胰岛素的测定,但成人迟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有着2型糖尿病的发病特点,且有时患者已经使用胰岛素治疗,使得诊断非常困难[1]。

近年研究表明,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胰岛细胞抗体(ICA)等多种针对胰岛相关分子的自身抗体可以作为对T1DM诊断和分型的临床免疫学指标[2]。

本文对67例T1DM和133例T2DM患者进行了血清GADA、IAA及ICA检测,旨在探讨这3种抗体的联合检测在DM临床分型的重要意义。

化学发光酶免疫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糖尿病自身抗体的结果分析

化学发光酶免疫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糖尿病自身抗体的结果分析

Co mp a r i s o n o f t h e Ef f e c t Be t we e n En z y me - l i n k e d I mmu n o s o r be n t As s a y
a be t e s Aut o a nt i bo dy a n d I mmu n o b l o t t i n g f o r t h e De t e c t i o n o f Di
f o r t h e d e t e c t i o n o f d i a b e t e s a u t o a n t i b o d y . Me t h o d s 1 4 2 c a s e s wi t h d i a b e t e s a d mi t t e d i n En d o c r i n o l o g y De p a r t me n t o f o u r h o s p i t a l
a s s a y a n d i mmu n o b l o t t i n g w e r e u s e d t o d e t e c t t h e d i a b e t e s a u t o a n t i b o d y i n a l l t h e s u b j e c t s . T h e p o s i t i v e r a t e s o f g l u t a mi c a c i d d e c a r b o x y l se a a n t i b o d y ( G A D A ) nd a i s l e t c e l l a n t i b o d y ( I C A ) w e r e c o u n t e d , a n d t h e s e n s i t i v i t y a n d s p e c i f i c i t y o f t h e m w e r e c a l c u l a t e d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在糖尿病生化免疫检验的准确度分析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在糖尿病生化免疫检验的准确度分析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在糖尿病生化免疫检验的准确度分析发布时间:2023-03-10T01:10:54.209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2月12期作者:曹霞[导读]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在糖尿病生化免疫检验的准确度分析曹霞(泰州市姜堰中医院;江苏泰州225500)摘要:目的:深入分析和探究糖尿病生化免疫检验过程中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法,探究其具体的应用价值。

方法:案例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我医院所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资料作为实验组。

并且随机选取同时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上述所有人员均采集空腹静脉血4ml,取血之后,给予受检者75g无水葡萄糖,并且严格记录上述所有人员的进食时间,在进食之后的1小时、2小时内抽取患者4ml静脉血进行测量,应用化学免疫分析技术针对胰岛细胞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进行检测,最终分析其检测结果,计算得出具体的诊断准确率。

并且对比分析两组空腹血糖值、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

结果:通过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的应用,得出50例糖尿病患者中有46例被检出,检测准确率为92%(46/50),同时对比分析两组人员空腹血糖值、餐后2小时血糖变化情况,实验组患者相关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结论:将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应用到糖尿病生化免疫检验过程中确实可以有效提升检测的准确率,也为后期切实开展临床诊断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糖尿病;生化免疫检验;准确度引言:在临床上糖尿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临床病症,并且也是慢性的代谢性疾病,大多是因为胰岛素的分泌功能异常从而造成的,同时其发病率很高,病程很长,现阶段临床上针对这一疾病的发病机制认知还不够明确,大多的临床医学成果表明其与患者的年龄、生活的环境以及遗传因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针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因为其机体内部长时间都处于高血糖的发展环境,所以细菌本身的繁殖速度非常快,也很容易导致多器官功能受损的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 文 通 过 对 化 学 发 光 酶 免 疫 法 ( LS 与 免 疫 印 迹 法 C IA)
高泽斌


李晓 兰
表 2 C IA和 I LS B检 测 各 组 血 清 I A、 AD A G A的 敏 感 性 、 异 性 特
(B 检 测 糖 尿 病 自身 抗 体 的 敏 感 性 、 异 性 进 行 比较 , 在 I) 特 旨
1 材 料 和 方 法
1 1 临 床 资 料 1 . 3例 ( 6 女 7) 男 , 1型 糖 尿 病 ( M1 患 D )
从 表 1可 见 , LS 检 测 D C IA M1和 D M2患 者 血 清 I A A 、 G D A A的 阳性 率 明显 高 于 I B。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者, 均为 2 1 0 0年 2月 ~6月 于 大连 医科 大学 附属 第二 医院
内分 泌科 和 儿 科 病 房 的确 诊 患 者 , 符 合 世 界 卫 生 组 织 均
( H 19 W O) 9 9年 诊 断 标 准 。 年 龄 ( 0~3 ) , 均 ( 0± 1 9 岁 平 2
从表 2可见 ,LS C IA检测 I A、 A A的敏感性 明显高于 A G D
I 。 C IA检 测 IA 的 特 异 性 明显 高 于 I 检 测 G D 的特 B LS A B; A A 异性与 I B相 同 。经 统 计 学 分 析 , LS 和 I 测 IA 的敏 C IA B检 A 感性和特异性差 异均有统 计学 意义 ( P<0 0 ) 检 测 G D .5 ; AA 敏 感 性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0 0 ) 特 异 性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P .5 ,
公 司提 供 的 试 剂 , 说 明书 操 作 。使 用 半 自动 L MI O发 光 按 U N
仪 测定 IA、 A A 浓 度 , A 浓 度 >1 I/ l 阳 性 , A A A G D I A 0U m 为 GD 浓 度 > 0U m 为 阳性 。 3I/ l 13 统计学处理 . 用 SS . 计 软 件 分 析 , 组 间 阳 性 P S8 0统 各
3 讨 论
I A 最初 由 P m r 于 18 A M e等 9 3年 在 D M1患 者 血 清 中检
测 出, 其指 出, M1自身免 疫进程并 非仅 限于胰 岛细胞 膜 和 D
胞浆抗 原 , 岛素分子 作为抗 原 也参与 D 胰 M1的 自身 免 疫 过 程 … 。在 D 首 次 确 诊 中 ,A 也 可 出 现 在 发 病 前 , 其 预 M1 IA 但
放射免疫学杂志 2 1 0 1年第 2 4卷第 4期 Jo R do u oo 0 ,4 4 f a imm n l i  ̄2 1 2 ( 1




4 53 .— —
化 学 发 光 法 和 免 疫 印 迹 法 检 测 糖 尿 病 自身 抗体 的 结果 分 析
大 连 医科 大学 附属 二 院检验 科 ( 10 7 16 2 )
来 自大连 医科 大学 附属第 二 医 院体 检 中心 体检 健 康者 , 年
龄 ( 4~ 5 岁 , 1 5 ) 平均 ( 6-7 岁 , 2 4 ) 空腹 血糖 值均 低 于正 常值 - ( . m lL , 6 1 mo ) 且无糖 尿病家族 史和 自身 免疫病 史。 /
12 检测方 法 . 空 腹 采 集 实 验 对 象 静 脉 血 2 l待 凝 , 心 m, 离
体 检 者 血 清 I A, 敏 感 性 4 一4 % , 异 性 为 8 % ~ A 其 % 2 特 9 10 , 见 不 同实 验 室 的检 测 结 果 存 在 较 大 的差 异 , 可 能 0% 可 这
由 于 检 测 方 法 不 同 , 同 生 产 厂 家 的 试 剂 质 量 不 一 致 , 验 不 试
分离血 清 , 分装后置 一2 q 保存统一检测 。 0E
1 2 1 免 疫 印 迹 法 : 用 深 圳 市 伯 劳 特 生 物 制 品 有 限公 司 .. 采
报价值不 如 G D A A和胰 岛 细胞抗 体 (C 。若 IA 和 IA I A) A C 同时出现阳性 , 其预报价 值明显增 高。Bn ly ige 等 报 道 , 糖 尿病抗体标 准化 项 目( A P , l D S ) 有 3个 国家 的 4 6个 实验 室 应用 R A或 E IA检测 5 I LS 0例新 近发生 的 D M1和 5 0例 正常
为临床提供更准确 、 靠 的诊 断 依据 , 可 以期 达 到临床 对糖 尿
病 的 分 型 做 出 准 确 判 断 , 成 人 隐 匿 性 自身 免 疫 性 糖 尿 病 对
( A A) 出准确预 测 , LD 做 即时 干预 , 理治疗 , 合 以减 少胰 岛 B
细胞的进一步破坏 。
注 : LS C IA与 I B比较 , ①敏感性 :A I A P<0 0 , AD . 5 G A P<0 0 ; . 5 ②特异性 :A 0 0 , D 0 0 I A P< .5 GA A P> .5
提供 的试剂 , 按说 明书操作 。胰 岛素抗 体 (A 阳性判 断标 I A) 准 为在 5 8 D区带位置 出现清 晰的显 色 区带 。谷氨酸 脱羧 .K 酶抗体 ( A A) G D 阳性判断标准为在 5 K 6 D区带位置 出现清晰
的 显 色 区带 。
122 化 学发光法 : 用深圳 市新 产业 生物 医学 工程 有 限 .. 采
( P>0 0 ) .5 。
1 ) ,1例 ( 3 女 3 ) 0岁 6 男 0, 1 2型糖 尿 病 ( M ) D 2 患者 均 来 自 21 0 0年 2月 ~6月于 大连医科 大学 附属第 二 医院 内分泌科 病房住 院患者 , 均符 合 WHO 1 9 9 9年诊 断标 准。年龄 ( 6~ 2 8) , 3 岁 平均 ( 3±1 ) , 4 2 岁 正常对 照组 5 0例 ( 2 女 2 , 男 4,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