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的小说理论对中国小说理论的意义探析
浅析沈从文小说对中国乡土小说的独特贡献

浅析沈从文小说对中国乡土小说的独特贡献作者:齐亮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5年第27期摘要: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最优秀的文学家之一,他的作品以自然、清新、朴实著称。
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一批作家,在文坛上掀起了“乡土文学”的热潮。
这些作家的作品以展现农民的生存、精神、命运的不幸和痛苦为主。
而沈从文的乡土文学作品却独辟蹊径,着力描写湘西乡村的风土人情,挖掘故乡美好的东西呈现给读者,讴歌了湘西人古朴的品质,朴素的人情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清新、纯真的田园式风格。
关键词:乡土小说湘西世界独特贡献艺术特色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9(c)-0208-02沈从文(1902~1988)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历史文物研究家。
原名沈岳焕,笔名甲辰、休芸芸等。
湖南省凤凰县(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
1918年高小毕业后随当地的土著部队,在川、湘、黔等边区生活,后正式参军。
1922年报考燕京大学未被录取,在北京大学做旁听生。
1924年,陆续在《晨报》《现代评论》《语丝》上发表作品。
1928在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筹办《红黑》杂志社。
之后曾辗转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
抗日战争胜利后,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后被安排到中国历史博物馆,从事文物研究工作。
从湖南凤凰县走出来的沈从文,经历了穷困潦倒的生活,许多城里人自以为是的歧视后,依然不屈不挠,用自己清新自然的笔触,将湘西这个边远地区的人文传统展示给读者,呈现给世人一幅具有浓郁湘西风情的巨幅画卷,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赢得了千万读者的喜爱。
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散文集七十余部,主要包括:短篇小说集《蜜柑》《神巫之爱》等,中篇小说《一个母亲》《边城》,长篇小说《旧梦》《长河》,散文集《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等等。
1 乡土小说产生的背景在受传统文化影响很深的中国,很多人对故乡总是有不可磨灭的记忆。
论沈从文小说的时代性与现实意义

作者: 葛黎明
作者机构: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商丘476000
出版物刊名: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50-52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4期
主题词: 沈从文;小说;时代性;现实意义
摘要:沈从文前期作品《萧萧》与《边城》,后期作品《长河》与《湘西》等,描写了作者所处社会转型期的种种情事,刻画了当时人民所处的具体生活状态,反映了社会变迁与文化道德的剧烈碰撞,其小说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现实意义,对于展现中国近现代史上变化鲜明的当代中国,对于研究我们民族未来的发展趋势,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良好的参考价值。
沈从文的小说理论对中国小说理论的意义探析

沈从文的小说理论对中国小说理论的意义探析本文从传统小说理论、西方现代小说理论、当代小说理论三个方面探析了沈从文小说理论对中国小说理论的开拓意义和价值:沈从文的小说理论是对传统小说理论的突破,成就了现代小说理论的辉煌;沈从文的小说理论大大推进了小说理论的现代化进程;对中国整个乡土小说创作、小说理论产生深远的影响。
标签:沈从文;小说理论;中国小说理论通过对沈从文小说理论文字进行综合、系统的阅读和研究,我们发现他的小说理论以“人”为中心,并由此辐射到“人性”、“生命”、“神性”、“自然”、“民族”、时代乃至整个宇宙的方方面面,他在创作中坚持独立的人格,以及对“诗性”的追求,对生活“深度”的倾心,对小说“真善美”的永恒守护,其小说理论不仅融合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还吸收了现代主义,这些特点与经验永远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因此可见,沈从文的小说理论对于繁荣二十一世纪小说理论无疑将具有珍贵的价值和借鉴意义。
一、沈从文的小说理论是对传统小说理论的突破,成就了现代小说理论的辉煌传统观念是轻视小说的,认为小说是不登大雅之堂的。
在读书人心目中,只有诗、文、词才是正经的“文学艺术”。
虽然经过梁启超等人的“小说界革命”,提高了小说在变革社会中的政治地位,但小说在文学上的正宗地位,并没有得以肯定。
直到“五四”文学革命倡导时期,小说的文学正宗地位才得以确立。
“五四”时期,沈从文和胡适一样,都是将小说视为文学的正宗的,不仅在理论上予以重视,而且用自己的创作来确立小说的文学的正宗地位。
他后来在《我怎么就写起小说来》一文中说:“动摇旧社会,建立新制度,做个‘抒情诗人’似不如做个写实小说作家工作扎实而具体。
因为后者所表现的,不仅情感或观念,将是一系列生动活泼的事件,是一些能够使多数人在另外一时一地,更容易领会共鸣的事件。
”[1]这是沈从文创作小说的出发点。
在变幻莫测的小说理论世界,沈从文自始至终都认为艺术应该为人生、应该拥抱人生的宗旨。
试论沈从文小说的文化内涵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试论沈从文小说的文化内涵姓名:孙雪红学号:060905411000087学习中心:山东省滕州市教师进修学校专业:汉语言文学指导教师:杨华二〇〇八年十月试论沈从文小说的文化内涵目录内容摘要 (2)关键词 (2)正文 (3)(一)沈从文小说的文本意义在于构建一种全新的文化 (3)(二)沈从文小说对传统文化和都市文明的“破。
(3)(三)善于用个性化语言去塑造人物形象 (6)(四)、善于捕捉人性中闪光的部份,给人物注入灵魂 (8)参考文献 (10)试论沈从文小说的文化内涵摘要沈从文小说在人类文化史上作出的最有价值的贡献是:通过一系列作品,渗透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提出了人类应当具有的与西方文明和东方文化完全不同的全新的第三种文化信仰,阐述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价值体系。
[关键词]沈从文小说传统道德文化现代都市文明湘西文化个性化语言人性试论沈从文小说的文化内涵当代文学巨匠沈从文是个每个细胞都浸满了湘西文化因子的作家。
从文学的角度讲,他最大的贡献是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牧歌似的湘西世界;从社会的角度讲,他最大的贡献是为我们勾画了一种人性本真的湘西文化。
一、沈从文小说的文本意义在于构建一种全新的文化在沈从文的小说文本(也包括其他作品)中,沈从文将中国传统文化、西方现代文明和湘西文化三者进行了对比性的描绘,以此阐释湘西文化的真谛,揭示湘西文化滋养下的湘西人自然的生命形态和自然张扬的人性。
沈从文在试图构建一种自然和谐、自主自为、自然形态的新的文化价值体系。
在他的作品中,他既反对以儒教为主的正统的中国传统礼教文化,也反对以西方文化为核心的所谓现代都市文明。
他极力将三种文化的景观和人生实质淋漓尽致地展示给世人,并将湘西文化的真善美及这种文化环境中人性的健全、生命力的雄健和个性的自由舒展推崇到所有文化之前,其目的就是告诉世人:只有湘西文化才是活的文化,才是雄强、本真、至善至美的文化,才是最充满人性、人情美的文化。
不仅正在颓败的中国甚至所谓的西方文明都应该重建、普及这样的文化,只有建立这样的文化价值体系,整个中国乃至世界才会充满生生不息的生机与活力,人类的生命力才不会枯竭和凋萎,整个社会和世界才能达到人性发展的极至。
自-论沈从文对中国现代小说的独特贡献01

论沈从文对中国现代小说的独特贡献一、沈从文的生平与创作概况沈从文(1902~1988)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
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
湖南凤凰(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
苗族。
1918年小学毕业后随本乡土著部队到沅水流域各地,随军在川、湘、鄂、黔四省边区生活,开始接触中外文学作品。
1923年到北京自学并学习写作。
曾去北京大学旁听。
1924年后开始发表作品,并与胡也频合编《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
1928年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编辑《红黑》、《人间》杂志。
翌年任教于中国公学。
1930年起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任教。
1934年起编辑北平和天津的《大公报》副刊《文艺》。
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抗战胜利后,任北京大学教授,编辑《大公报》、《益世报》等文学副刊。
从1926年出版第一本创作集《鸭子》开始,沈从文出版了7O余种作品集,被人称为多产作家。
至40年代刊行的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如蕤集》、《八骏图》,中篇小说《一个母亲》、《边城》,长篇小说《旧梦》、《长河》,散文集《记胡也频》、《记丁玲》、《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沈从文被安排到中国历史博物馆,从事文物、工艺美术图案及物质文化史的研究工作。
1957年放弃了文学生涯。
他的小说取材广泛,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
代表作《边城》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提供了富于诗情画意的乡村风俗画幅,充满牧歌情调和地方色彩,形成别具一格的抒情乡土小说。
他的创作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文体不拘常例,故事不拘常格,尝试各种体式和结构进行创作,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体作家”。
二、沈从文的小说特色2002年,哈佛博士的美国学者金介甫在撰写的《沈从文传》中提出,沈从文是“中国第一流的现代文学作家,仅次于鲁迅”。
从“静气说”看沈从文及其作品

从“静气说”看沈从文及其作品静气说是沈从文提出的一种文学创作理论,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沉淀心境,避免浮躁情绪的影响,来达到更加纯净、深刻的文学创作。
这种理论不仅反映了沈从文的个人思想和文学特色,也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从静气说的角度探讨沈从文及其作品,以期对其文学风格和创作精神有更深入的认识。
一、沈从文的生平及其文学事业二、静气说的理论内涵及特点三、沈从文文学作品中的静气思想体现四、沈从文小说中的人物塑造和叙述技巧五、沈从文的小说主题及其人生态度六、沈从文文学思想的影响及其独立性七、沈从文与当代中国文学的联系与互动八、沈从文作品中的地域性特征和民族文化元素九、沈从文文学价值的再评估和当代阅读意义沈从文的生平及其文学事业沈从文,原名汉升,生于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县一个贫苦家庭。
他自学成才,毕业于北京大学文学系,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比较杰出的小说家和文学理论家。
其代表作有《边城》、《费尽心思》、《春蚕》等,抒发了他对土地、生命、爱情和自我等人生主题的思考和感悟。
静气说的理论内涵及特点静气说被认为是沈从文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创作思想,其核心内容是追求纯净、深刻的文学表达。
沈从文认为,作家需要消除浮躁情绪的干扰,用安静的心境来感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才能达到真正的艺术境界。
静气说的特点包括体现了沈从文的精神追求和独立思考,是批判现实现代化的文学理论。
沈从文文学作品中的静气思想体现沈从文的小说中,静气思想得到了广泛贯彻和体现。
例如在《边城》中,小说的主人公都是表现了静气思想的完美典型。
静气思想反映在小说中的笔墨上,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意蕴,可谓是“墨上真理”的集中体现。
沈从文小说中的人物塑造和叙述技巧沈从文以其独特的叙述技巧和深度的人物塑造而闻名于世。
他的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包括细节刻画和语言形象等方面,都是非常精彩的。
例如,在《菊花》中,他巧妙地运用“夸张性”的叙述手法塑造了不善言辞的黄冈。
沈从文的小说主题及其人生态度沈从文所反映的小说主题多样,并以其深刻的人生态度而著名。
沈从文的小说理论对中国小说理论的意义探析

沈从文的小说理论对中国小说理论的意义探析沈从文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他对中国小说理论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在沈从文的小说理论中,他主张以民间文化为基础,强调小说的本土性和生活性,注重表现人民群众的生活,充分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其小说理论对中国的小说创作和文学理论有着深远影响。
首先,沈从文的小说理论提出了维新与传统结合的观点。
他认为小说的创作应当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展开,传承和继承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成果,同时注入新的元素,使之具有现代感。
他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理解,使其在现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这种维新与传统结合的理论观点启示了后来许多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和研究,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其次,沈从文的小说理论将关注点转向人民群众。
他认为小说应当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真实地表现他们的智慧、苦难和希望。
他主张小说应当以平民喜剧为主题,以十里洋场的繁华与平民百姓的艰辛为素材,展现社会的底层生活和人民的命运。
他的小说作品《边城》、《平凡的世界》等,都深入细致地描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关注到他们的点点滴滴。
这种关注人民群众的理论观点在后来的中国小说中广泛传承,成为现实主义创作的重要特征。
此外,沈从文的小说理论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他强调小说作品应当融入中国的传统审美和文化精神,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特色和内涵。
他深入研究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经典作品和民间文学,将中国文学的传统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小说创作中。
这种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在当下的中国文学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推动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舞台的进程。
总之,沈从文的小说理论对中国小说理论的意义是深远的。
他的维新与传统结合的观点、关注人民群众的创作理念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都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理论支持。
他的小说理论为后来的作家指引了方向,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小说创作和文学理论研究的方向与内容。
沈从文的小说理论不仅具有理论上的创新,也具有实际指导意义,为中国文学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沈从文小说的文化价值与独特风格

沈从文小说的文化价值与独特风格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小说作品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于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沈从文的小说风格独特、生动、传神,深受读者喜爱,其文化价值也是无与伦比的。
一、沈从文的小说独特风格
沈从文的小说风格独特,以自然写实为主,刻画人物形象细腻生动,注重细节描写,描绘出了人性中的善恶与复杂,深刻地反映了人性的本质。
同时,沈从文的小说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融合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写作风格,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
二、沈从文小说的文化价值
沈从文的小说在文化价值方面有着深刻的意义。
他的小说融合了南方的民间文化、传统文学和现代思潮,呈现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文学形态。
这种独特的文化呈现方式,不仅开创了一种新的文学风格,而且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民族文化。
此外,沈
从文的小说也深刻地描绘出了中国南方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景观,反映了中国文学的地域特色,从而增强了中国文学的文化自信。
三、沈从文小说的历史地位
沈从文的小说作品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经典之作,他的作品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包括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沈从文小说的文学成就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他的小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现代文学在多元文化和民族地域特色方面的成就,也是中国现代小说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综上所述,沈从文小说的文化价值和独特风格深得人心,它们不仅代表着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成就,也是中国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代表之一。
我们应该保护和传承这些经典之作,以便下一代能够领略到中国现代文学的卓越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 为吉首大学 2 0 1 2年 度校级课题 ( 编号 : J d l 2 0 2 0 )
文 史 纵 横
沈从文的小说理论对中国小说理论的意义探析
{
苏 卫平 ( 吉首 大学
【 摘
张 夫生 4 1 6 0 0 0 )
湖 南吉首
要 】 本文从传统 小说理 论、 西方现代 小说理论 、 当代 小说理论三 个方面探析 了沈从 文小说 理论对 中国小说 理论的开拓 意义和 价
通过 对沈从 文小说 理论文 字进行综 合 、 系统的阅读 和研究 , 我们 发现他 的小说理论 以 “ 人 ”为 中心 , 并 由此 辐射到 “ 人性 ” 、 “ 生命 ” 、 “ 神性 ” 、“ 自然 ” 、“ 民族 ” 、 时代 乃至 整个宇宙 的方万 面面 , 他 在创作 中坚 持独立 的人格 , 以及对 “ 诗性 ” 的追 求 , 对生 活 “ 深度” 的 倾』 , 对小说 “ 真善美 ”的永 恒守护 , 其小说 理论不 仅融合 了现实 主义 、 浪 漫主义 , 还吸 收了现代 主义 , 这 些特点与 经验永 远值得 我们深 思和借 鉴 。因此 可见 , 沈 从 文的小 说理 论对 于繁 荣二十 一世 纪小 说理 论无
值: 沈 从 文 的 小 说 理 论 是 对 传 统 小 说 理 论 的 突破 , 成 就 了现 代 小说 理 论 的 辉 煌 ; 沈 从 文 的 小说 理 论 大 大推 进 了 小 说 理 论 的 现 代 化进 程 ; 对中 国整 个 乡土 小 说 创 作 、 小 说 理 论 产 生深 远 的 影 响 。 【 关键 词 】 沈从 文 ; 小说 理 论 ; 中国 小说 理论
一
的临摹 。 而 是必 须对存在 作 出判断和 思考 。 ” 沈从 文自从事 文学 活 动起始 , 就把 自己作为 整个五 四新文 学运动 中的一名 小卒 ,“ 主要任 务是作 ‘ 尖兵 ’ , 为大 队伍打 前站 , 在 作品 中作 记录突 破试 探 , 因之 永 远从 ‘ 习题 ’出发 , 进 行写作 。失败 了就换个 方法再 来 , 作对 了也决
不停顿 在已有 / J v J \ 成 就上 ” 。 他 的 早期作品 , 自 由地借用 各种文 学
程式 , 不受 任何 一种 既定形 式 的束缚 , 既善于 摹仿郁 达 夫、 周 作人 的 某些 笔法 , 又 能跳 出任何 一种 文学 程式 , 听从 心灵 的召 唤 , 摸 索着 自 疑将具有 珍贵 的价值和 借鉴意义 。 己 的文学 之路 。 自 2 O 世纪 2 0 年 代 末开始 , 沈 从文 的文 学C U Y S 从 感 沈从 文的小 说理论 是对传统 小说理 论的 突破 , 成就 了现代 小 性 摸索 进入 到理性 目觉阶段 , 正 如金 介甫 所说 : “ 到了 3 0 年代, 沈从 文 的理 想主义 已不 仅仅 停留在 / J \ 说 中提 倡进 步人 生观 的意 义上 了 。 说理 论的辉煌 攀登一种 哲学 的 , 或可被 称作 抽 象 ’的理 想境界 。 ” 传 统观 念是 轻视 小说 的 , 认 为小 说是 不登 大 雅之 堂的 。在读 书 他 眼望高处 , 人 心 目中 , 只有 诗 、 文、 词才 是 正经 的 “ 文学 艺 术 ” 。虽 然 经过 梁 启 他 提出 了 “ 情绪 的体操 ”与 “ 抽 象的抒 情 ”的C U Y S 方法, 这 体现 出 超 等人 的 “ 小 说 界革命 ” , 提高 了小说 在变 革社会 中 的政 治地位 , 但 的是一种 生存 的焦 虑 , 是作 家对我 们现 实生活处 境的深  ̄ U i B ] 察, 是对 小 说在 文学 上的 正宗 地位 , 并没 有得 以肯 定 。直到 “ 五四 ”文 学董 生 命的诗性 关照 。 二、 沈从文 的小说理论 大大推进 了小说 理论 的现代化进 程 命 倡导 时 期, 小说 的文 学 正宗 地位才 得 以确立 。“ 五 四 ”时期 , 沈从 沈 从文 的小 说 理论 既借鉴 西 方现 代小 说 理论 的 某 些观 念 和观 文 和胡适 一样 , 都 是将小 说视 为文学 的正宗的 , 不仅在 理论上予 以重 点 , 又在此 基础上 有所创 新和开 拓 , 沈从 确 立小说 的文学 的正宗地位 。他 后来在 《 我 怎 么就写 起/ J \ 说 采》一 文中说 : “ 动摇 旧社会 , 建 立新制 度 , 做个 ‘ 抒 过 西方 文学 理论 , 但 从 事教 学和编 辑 li e的大量 经验 和超 凡的 艺术 情诗人 ’似不 如做个 写实小说 作家 工作扎实 而具体 。因为后 者所表 感悟力 , 已 使他 的理论 触及 到 了批判现 实主 义小 说和 浪漫 主义 小说 这集 中的体 现在 他 声称所 受契 诃夫 和屠 格涅 夫等 现的, 不仅 情感 或观念 , 将 是一 系列 生动 活泼 的事件 , 是一 些能 够使 的某些 实质 问题 , 多数人 在另外 一时一 地 , 更容 易领 会共鸣 的事件 。 ”…这是 沈从文 创 作 家作 品的影 响, 但他从不 拘泥 于前人 的认识 和成果 , 而是 “ 兼容 并 作小 说的 出发 点 。在 变幻 莫测 的小 说理论 世 界 , 沈 从文 自始 至终都 包 , 从不 排斥拒 绝不 同方式浸 入生命 的任何 离奇不经 事物 ” , 却 又 认 为艺术 应该 为人 生 、 应 该拥 抱人 生的 宗 旨。与当 时文 坛领 军人 物 依据 自己 的文 化个 性 和审 美 趣味 , 取 其精 华 , 然后 加 以创 造 性的 运 鲁迅 重视 用小 说来 改造 国民精 神 不同 的是 , 沈 从文 企 图通过 对人 性 用 。契诃 夫和 屠恪 涅夫 两位 作家对 社会 最底 层人 民 的关注 与 同惰 , 沈从 文 的表 达和 对 “ 生命神 性 ”的探 求 , 来获得 “ 生 命的 明悟 ” , 以缓解 现 对沈 从 文的 理念和 创作 产生 了深 远 的影响 。在人 物塑 造上 , 实 的痛苦 , 从 而达到 社会重 造与 生命 重 造的 目的 。更值 得一提 的是 , 主张 “ 表现 社会下 层人们 的生存状 态 ” , 要求小说 积极反 映社会下 层 沈从 文把 “ 人性表 达 ”看 得超越 于日 寸 代, 却不脱 离现 实生活 , 避开阶 现 实 , 关 注普 通人 的命运 , 这 无疑 代表 了某种 现代 意识 的 觉醒 , 成 为 级、 政治、 商 业角 度单 纯刻 画人 , 性, 这 成为 沈从文 小说 人性 观的 独特 “ 五四 ”新 文化运动 所提倡 的通俗 、 平易的 “ 国民文学 ” 、 “ 写实文 学 ” 及“ 社会 文学 ”等观念 的先声 。屠 格 涅夫 “ 把人 和景 物相错综 在一 之处。 沈从 文 是个有 鲜 明创 作个 性和独 特风 格 的作 家, 他在 小说 创作 起 ”的叙事 方法 对沈从 文 田园牧 歌式 的 乡土文 学创 作产 生影 响 , 不 上勤 于学 习 , 勇 于探 索 , 从 不墨 守成 规 。在 传统 小说 理论 的基 础上 , 过 沈从 文在 此基 础上作 了更深 的探 索和发 掘 , 从 而形 成其 独特 的浪 他创 造性地发 展了 抒情小说 这一体 式 , 创 造了诗意 的抒 情小 说文体 , 漫理论 。他 自称 是 2 0 世纪 “ 最后 个 浪漫 派 ” , 这种 浪漫 不 同于西 或诗 化抒 情小 说体 。他 实际上 是把 诗和 散文 引进小 说之 中 , 打 破 了 方浪漫 主义 对现 实极端不 满 , 在 藐视中 自觉地疏 离现 实, 而他 的小说 三者 的界 限 , 从 而 也就扩 大 了小说 的表 现领 域及其 审美 的功 能 。他 不 仅表现 了一种 田园牧歌 情调 , 或呈现 出诗意 的风 格 , 更是充 满忧伤 还表 示 ,“ 将文 学 限于一种 定 型格 式中 , 使一 般人 以为 必如此 如彼 , 和 艰辛 的人 生图 景 。另 ~方 面 , 西方 浪漫 主义秉 承希 伯来 文化 的神 才 叫做 小说 , 叫做 散文 , 叫 做诗歌 ” , 这样 的习惯观 念会束缚 住 “ 自己 秘 、 怪 诞传统 , 拒 绝理 性 、 平凡, 强调 “ 真正 的诗 所唯 一承 认的 东西 , 不可 思议 的乐 西 , 神 秘 的乐 西 。 ”” 0 而沈 从文 所 支笔, 无 从使 用 , 更使 一般人 望而 却 步 , 不 敢用笔 , 即 用笔 , 写 出采 是 令人 惊 叹的东 西 , 和 习惯不 大相 合 , 也不 成功 !”短 篇创 作应 当是 “ 揉小 说 故事 散文 向往和一心 希望建 造的是一 座供奉 “ 人性 ”的希腊小 庙 , 这种 与 “ 人 游记 而 为一 ” , “ 自成一 个 新的 型式 ” 。口 沈从 文是 诗化 小说 的代 表 性 ”关 联的 其人 其事其 情并 不荒 诞也 不神秘 , 都 真 真切切 地来 自现 作冢, 他继 承和发 展了废 名开创 的诗化小 说的传 统 , 并在 现代文 学第 实生活 , 给人 们一种 亲切感 。 三、 对 中国整 个 乡土 小说创作 、 小说理 论产生 深远 的影 响 二 个十年 达到大成 。 沈 从文 的小说风 格直接影 响了他 的学生汪 曾祺 , 从当代 小说 理论的视 野来 看 , 沈从 文小说 理论涉 及的方 方面面 , 而汪 曾祺的 小说 又直 接或 间接 地影 响了后 来的 张承 志的小 说创 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