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教师常见错误发声问题及纠正措施做到科学用嗓

一线教师常见错误发声问题及纠正措施做到科学用嗓
一线教师常见错误发声问题及纠正措施做到科学用嗓

一线教师常见错误发声问题及纠正措施做到科学用嗓

老师是嗓音问题的高发人群,多少人在成为老师前也有一副动听的好嗓子,但是做老师久了,长时间的讲课和不科学用嗓,让老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一、闷暗

音色:沉闷、缺少光泽(亮度)。

原因:口腔肌肉松散,牙关不开。这样的发声没有共鸣,给听众有声无字的感觉。

纠正:

A、加强21个声母的重点练习,同时与开、齐、合、撮四呼结合起来练习,全面锻炼口腔;

B、双唇音/b、p、m/与开口呼韵母相拼的音节练习,速度放慢,出字有力,韵腹拉开立起,收好字尾b-ang-bang (棒)p-ang-pang

(庞)m-ang-mang (忙)b-ai-bai(百)

C、如果遇到发音部位靠后的声母、韵母,应该有意识地往前送,不影响音色的前提下,发音部位前移。

D、四字词练习:花红柳绿锦绣河山山明水秀心知肚明

E、绕口令

二、喊叫

音色:尖锐、刺耳、粗糙,有时跑音

原因:盲目追求高音造成,呼吸部位浅,舌根、颈部、下腭肌肉紧张,喉咙被卡紧

解决:

A、调整好呼吸,吸气部位要深,呼气控制,提起软腭,舌根及下腭要松弛;

B、不要加强高音,使声音走向向低宽发展;

C、从自己最自然的中声区,发a o e i u v 六个主要元音的延长音,声音要拉开立住;

D、平时多练习一些柔和的诗歌、民歌、短句等

三、鼻音

音色:暗淡、枯涩,象感冒声,鼻子堵塞

原因:口腔开度不够,软腭无力塌下,舌中部抬起使部分气流进入鼻腔,从而失去了部分口腔共鸣

纠正:

A、关闭鼻腔通路,用半哈欠的感觉将软腭提起,放松舌根、牙关,让后声腔的开度加大;

B、用上述感觉发六个单元音的延长音,发音总趋势是下行的感觉;

C、将16个鼻韵母中的主要元音与比鼻韵尾作拆合练习:ang-a-ng uan-u-a-n ong-n-g ing-I-ng

D、注意少练的音节:有鼻音的人初练声应该少练/m、

n/声母开头的音节和/n、ng/结尾的音节。

四、捏挤

音色:单薄、发扁,声音象从口腔中挤出

原因:由于舌根下压或舌根僵硬造成喉咙捏紧造成。此时软腭放得太低,口腔不开。也有人为了追求声音明亮、靠前的效果,喉咙自然吊高升起,产生挤捏。这样的声音加大声带负担,影响声带活动范围,很容易损坏嗓子;

解决:

A、改变不正确的呼吸方法,采用胸腹联合呼吸法,气息要有一定深度;

B、发音时采用自然张口,下腭要放松,抬起软腭,放松牙关。元音练习。

C、练习,注意字头发音短暂,主要时间用在“韵腹“的拉开立起阶段

ba pa da ta bang dang zhang chang shang bu pu

D、短语伟大中国鸟语花香惊涛骇浪翻江倒海

E、夸大三声练习:好美满想养厂请跑

五、喉音

音色:生硬、沉重、弹性差

原因:气息短浅,上胸部紧张,舌根用力,后声腔开得过大。这样嗓子容易疲劳损伤。

纠正:

A、舌头活动部位要准确,一般舌头的活动主要在舌尖及舌的中部,注意放松喉咙;

B、两肩放松,调整好呼吸,发音时,头位不要过于压低,让音波在口腔中轻轻上提;

C、张口吸气或“半打哈欠“的感觉体会喉咙、舌根、下腭放松的感觉;

D、加强唇舌的练习,如/b、p、m、d、t、n、l/和韵母相拼的音节;

E、短诗,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以上声音问题并非全部,其解决方法也仅供参考。

其实从实际工作用声角度来说,大部分的问题都是气息太浅和发音位置不正确造成的。胸腹联合呼吸法不是一天两天可以练好的,除了坚持训练之外,在朗读过程中从有意识使用、练习,到自由运用,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但是长远来看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音位置靠前靠后,都会是发音器官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声音也变得暗沉。放松喉头、舌根,提高软腭,让声音在中声区位置发出肯定是最舒服也最自然的状态,音色也会更好。

也许你说话有地方口音,也许你的音色不够圆润;也许

你用嗓过度声音嘶哑,也许你朗读得没有新意……不妨科学系统进行声音呼吸的训练,让我们的说话真正做到“有声有色“。

由于在师范教育中,关于如何正确发音,科学地保护嗓子的课程并未涉及,这导致很多老师从师范院校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时:

不仅是普通话说不好(说话声音难听),而且嗓子还被折磨出慢性咽炎(不会科学发声用嗓)。

等被慢性咽炎折磨得既苦了身体,还花了成千上万元医药费时,那时候如果你才想起科学发声,保护嗓子,那就晚了!

最新小学数学教师解题能力大赛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30分) 1、按规律填空:8、15、10、13、1 2、11、( 14 )、(9 )。 1、4、16、64、( 256 )、( 1024 )。 2、1根绳子对折,再对折,然后从中间剪断,共剪成( 5 )段。 3、小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780末尾的“0”漏写了,结果得到商是80,正确的商应该是( 8 ) 4、10个队进行循环赛,需要比赛( 45 )场。如果进行淘汰赛,最后决赛出冠军,共要比赛( 9 )场。 5、我是巨化一小教师我是巨化一小教师我是…………依次排列,第2006个字是(小)其中有( 250 )个师字。 6、如图,迷宫的两个入口处各有一个正方形机器人和一个圆形机器人,甲的边长和乙的直径都等于迷宫入口的宽度,甲和乙的速度相同,同时出发,则首先到达迷宫中心(“☆”处)的是(乙)。 7、对于谁能得到四年级六个班文艺大奖赛的金牌,小明、小光、小玲、小红四个小朋友争论不休。小明说:得金牌的不是一班就是二班。小玲说:得金牌的决不是三班。小光说:四、五、六班都不可能是冠军。小红说:得金牌的可能是四、五、六班中一个,比赛后发现这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猜对了,你判断是( 三班)冠军。 8、考试作弊(猜数学名词)(假分数) 3.4(猜一成语)(不三不四) 老爷爷参加赛跑(打数学家名)(祖冲之)72小时(打一汉字)(晶) 9、现在把珠子一个一个地如下图按顺序往返不断投入A、B、C、D、E、F洞中。问第2006粒珠子投在( F )洞中。 二、选择题(20分) 1、池塘里的睡莲的面积每天长大一倍,若经13天就可长满整个池塘,则这些睡莲长满半个池塘需要的天数为( D ) A、6 B、7 C、10 D 、12

1.3用气发声与训练——科学用嗓

1.3用气发声与训练(四) 科学用嗓 一、导入新课 大家听说过“世界嗓音日”吗?知道是哪天吗?——4.16 二、怎样保护嗓子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用在形容人的嗓音上,也是同样适用的。虽然优美动听的声音离不开天赋,但是如果不注意科学的用声和保护,优美的声音将只会是昙花一现。因此保护嗓子和训练嗓子同样重要。 嗓子是播音员主持人的饭碗,没有正确的保养和好的用嗓习惯,将会影响我们的工作,甚至有的人练声的方法不正确,造成声带小结或声带息肉。因此,科学连声科学保养至关重要。那么,作为播音员主持人日常如何保养嗓子,使声音保持弹性好、干净、饱满、表现力强的特点呢? (一)要养成保护性训练的习惯。 其实,保护嗓子的秘诀就四个字——科学用声。因为用声是每天不可避免的工作,如果将科学的发声方法渗透到自己每时每刻的用声中,那么,自然就起到了保护嗓子的作用。不正确的发声方法,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终将破坏嗓音健康。 科学声音训练法,不是通过大喊来改变声音,而是通过调整肌肉的组合能力来改变声音的,那些拼命喊叫的方式来训练声音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这样声带的负担过重,而且咽腔的毛细血管容易被拉破,造成出血的现象。我们主张用长时间,小声发音,来达到训练的目的。 我们之前学习的控制声调的音高基本保持一致、呼吸训练、运用共鸣腔等等,都是科学的用声方法。现在,我们首先来打开口腔,怎么放松口腔?——作半打哈欠状态。 接着,我们一起系统回顾一下在准备播音或参加演讲前可以怎样科学练嗓: 1、第一阶段:未曾出声先练气 研究资料表明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呼吸16—19次,每次呼吸过程约3、4秒钟,而播音时,有时一口气要延长十几秒,甚至更长,而且吸气时间短,呼出时间长,必须掌握将气保持在肺部慢慢呼出的要领,所以要先做:(1)深吸慢呼气息控制延长练习 其要领是:先学会“蓄气”,先压一下气,把废气排出,然后用鼻和舌尖间隙像“闻花”一样,自然松畅地轻轻吸,吸的要饱,然后气沉丹田,慢慢地放松胸肋,使气像细水长流般慢慢呼出,呼得均匀,控制时间越长越好,反复练习4—6次。 (2)深吸慢呼数字练习 我们把第一步骤称为“吸提推送”,“吸提”的气息向里向,“推送”的气息向外向下,在“推送”同时做气息延长练习。我们推荐三种练法:

教师如何科学用嗓护嗓(2)

教师如何科学用嗓护嗓 有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工人的工具是工厂发的,教师的工具是天生自带的。教师的工具就是一副嗓子,它是执教者的本钱,没有了它,一切美妙如意的教学言语都无法变成现实。英国苏塞克斯大学教育学院负责嗓音训练项目的教授詹姆斯·威廉姆斯先生说:“教学离不开交流,而嗓音是交流的主要工具,不给教师做相关嗓音技巧的培训,就好比培训外科医生而不给他们讲解手术所需要的器械一样。”由此可见,学习掌握科学用嗓技术,形成科学用嗓的技能,对老师来说是多么重要。但当前我们很多教师还意识不到自己是一个职业的嗓音使用者,对嗓子的发音技巧和养护常识以及疾病预防知之甚少,有的年轻教师甚至一无所知。有的教师还使用扩音设备提升音量,我对这种做法不看好。因为有时音量调得不好,发出“吱吱呀呀”刺耳的噪音,学生不得不捂着耳朵,听课高涨的情绪一落千丈,把自己变成一个送话器,也就更谈不上有什么“亲和力”了。这实在是一个极大的遗憾。所以,我建议同行们试用如下办法学会科学用嗓: (一)增强气息练习 采用胸腹式呼吸法专门训练,打好科学用嗓的基础。其总体操作要领是:小腹收缩,肩平领正,双手提在胸腹间或自然垂直两侧,全身放松;吸气,口鼻并用,快而轻柔,避免出现“喝气声”,扩展胸,收缩小腹,控制住吸入的气息;呼气,用腹肌调节气息均匀平缓地输出。要说教师用嗓,很多老师都有过嗓子疲劳的感受,这个方面是因为我们教师的工作量大,但最主要的,恐怕还是和我们老师都不太熟悉准确的用嗓方法相关,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很多人都是处于一种声带紧张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因为我们错误的靠喉咙用力挤压而导致的,我们之所以要靠挤压喉咙获得冲击声带发声的力量,根本的是呼吸方法不对,用专门的声乐术语说就是“不会用气”,我们一般情况下用的是胸式呼吸法,用这种呼吸法吸入的气,又浅又没有力度,长的句子坚持不了,大的声音也发不出,为了强行提升音量,我们只能用力挤压嗓子以使声带紧绷,这样就很容易使嗓子疲劳,也难怪老师们连上两三节课嗓子就开始难受了,而一个歌手举办个人演唱会,连续两三个小时下来也没多大事,最主要是他们掌握了科学的准确的呼吸方法,即用“胸腹式呼吸”,我们传统的称呼叫“用丹田之气”,我们能够用咳嗽、清嗓子这样的体验一下,我们在咳嗽、清嗓子的时候,常常感觉腰部有膨胀的感觉,这就是“胸腹式呼吸”的准确状态,在这样的呼吸状态下,我们吸的气量足力大,用丹田之气发声,我们的声带就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声带就不会轻易感受到疲劳了,模仿狗喘气的动作,好像很俗,其实也很容易就找到胸腹式呼吸的感觉了,还能够从闻花香、打喷嚏、吹蜡烛等常见生活现象中体验这种呼吸方法。我们有些人在唱歌的过程中,如果一换气就肩膀往上一提,那这样的呼吸方法就明显是错误的,如果我们在说话唱歌的过程中始终感到腰部的膨胀感,那么,你就已经掌握了准确的呼吸方法了。 (二)增强嗓音练习 (1)呼吸运动 呼吸运动是发声的原动力,呼吸练习能够作为锻炼呼吸肌肉、增强呼吸控制水平的有效辅助手段,它包括慢呼慢吸法和快呼快吸法。前者要求缓慢吸气,缓慢呼气,中间略有停顿,要求呼吸均匀而有节制,注意胸腹并用,做到深、匀、细、长。后者即快速吸气,快速呼气,其主要作用是提升腹肌的弹性和力量,以利于抑扬顿挫的发声或发高声等。

小学教师解题能力竞赛

小学教师解题能力竞赛(2007.5)(部分答案) 数学试卷 一、 填空。(24%) 1、一个九位数,最高位上是只有3个约数的奇数,最低位上是只有三个约数的偶数,百万位上的数只有1个约数,千位上是即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数,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九位数是( ),读作( )。 2、12和18的最大公约数是( ),用这三个数组成的最小的带分数中有( )个。 3、15米增加它的后,再增加米,结果是( )米。 4、找规律填数: 0.5、、37.5%、、、( )〔填分数〕、( )〔填百分数〕、…… 5、甲、乙两数的和是30,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等于乙数的一半,那么甲数是( )。 6、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8厘米,两边长度之比是3∶4,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应为( )。 7、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周长是12.56分米,它的底面半径和另一个正方体的棱长相等,他们的高也相等。这两个形体的表面积之和是( )。() 8、某人在一次选举中,需全部选票的才能当选,计算全部选票的后,他得到的选票已达到当选选票数的,他还需要得到剩下选票的( )才能当选。 9、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比是7∶3,如果将长减少12厘米,宽增加16厘米,就变成一个正方形。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0、一个圆锥体和圆柱体的底面半径之比是3∶2,体积之比是3∶4,那么他们的高之比是( )。 11、如图,在大长方形中放置了11个大小、形状都一模一样的小长方形,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 ( )。 12、百米赛跑,假定各自的速度不变,甲比乙早到5米,甲比丙早到10米。那么乙比丙早到( )米。 13、右图中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6厘米和4厘米,阴影部分的总面积是10平方厘米,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4、果园收购一批苹果,按质量分为三等,最好的苹果为一等,每千克售价3.6元;其次是二等苹果,每千克售价2.8元;最次的是三等苹果每千克售价2.1元。这三种苹果的数量之比为2:3:1。若将这三种苹果混在一起出售,每千克定价( )元比较适宜。 15、甲、乙两人同时从A 点背向出发沿400米环行跑道行走,甲每分钟走80米,乙每分钟走50米,这二人最少用( )分钟再在A 点相遇。 16、一个长方形水箱,从里面量长40厘米,宽30厘米,深35厘米.原来水深10厘米,放进一个棱长20厘米的正方形铁块后,铁块的顶面仍然高于水面,这时水面高( )厘米。 17、以[]表示不大于的最大整数,那么,满足[1.9]+[8.8]=36的自然数的值共有( )组。 18、3×5×17×257+1=,则=( ) 19、某班学生植树,第三天植的棵数恰好是前两天总和的2 倍,第四天植的棵数恰好是前三 12.5c 28cm

教师职业与嗓音保健

教师职业与嗓音保健 王晓勇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州350003) 摘要:当前我国约有四分之一的教师由于种种原因患上了嗓音疾病,给教学工作带 来了诸多影响,这一事实应引起重视。如何缓解这种情况?应采取什么措施?笔者根 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对这部分饱受痛苦的教师有所帮助。 关健词:教师;嗓音;保健 众所周知,语言表达能力和教学组织能力往往被视为教师的看家本领,但教师最重要的一件武器却被忽视了,这就是教师的嗓子。教师在工作中几乎一刻都离不开用嗓,与其他经常使用嗓子的专业人员,如演员、播音员和歌唱家不同的是,大多数教师都没有接受过有关嗓音保健方面的培训。如果帕瓦罗蒂嗓子疼,这位世界级的男高音可以取消演出,但教师却没那么幸运,再怎么难受也得熬着,即便声音变得沙哑了,也只当是不可避免的职业病。殊不知,日复一日地忍受却给教师的声带留下了隐患。世界上最名贵的东西莫过于人的声带,它不象琴弦或吹管乐器上的簧片随时可以更换,一旦受到严重的损害,可能永远成为废物,不仅无法歌唱,就连平时说话亦感困难,同时还有可能引发其它疾病影响健康。在国外的许多大学,如英国苏塞克斯大学教育学院,嗓音训练是培养未来教师的一大重要课程。“教学离不开交流,而嗓音是交流的主要工具。”学院负责嗓音训练项目的詹姆斯·威廉姆斯教授说,“不给教师做有关嗓音技巧的培训,就好比培训外科医生而不给他们讲解手术所需的器具一样。”在我国大多数师范院校中,除了音乐专业,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接受过嗓音保健的培训,等到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开始教学之后,在繁重的教学任务面前更是无暇顾及嗓音的保健,于是原本清亮的嗓音渐渐地变得暗淡、干涩乃至沙哑,更有甚者,到最后发展为声带息肉或声带小节等。 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应如何使用和保护嗓子呢﹖以下是个人的心得体会,拋砖引玉,愿为参考。 1.使用共鸣 言语发声的原理是由气息作用于声带,引起声带振动并发出声音,称为“基音”。“基音”只具有音高特性而不具有音色个性,而且音量较小。而我们通常听到的语言发音都是通过人体的共鸣腔体(如胸腔、鼻腔、口腔、头腔等)共振的结果。通过共鸣使声音得到美化,使音量得到扩大。这个过程尤为重要,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共鸣腔体扩大音量、赋予嗓音色彩的效能。一般情况下,说话多运用口腔共鸣和鼻咽腔共鸣,头腔共鸣较难做到。为了扩大音量,可以适当增加胸腔共鸣,在课堂上讲课要稍微地挺胸收腹,放松下巴和咽喉,身体不能僵硬,要用横隔膜的力量把声音送出去。这样,声帶有气息强有力的支持,声音就不容易疲劳,就能做到科学用嗓。 2.调整呼吸 “气为音之帅。”气息是发声的动力,气息充沛则声音宏亮持久,气息柔弱则反之。讲课时的呼吸与日常生活中说话的呼吸不大一样。平时,人们交谈时所需音量较小,气息浅,不需要很大的力度。而讲课时需要音量大,有一定的力度,因此,气息就要相对深一些。所谓气息也就是呼吸

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探讨

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探讨 发表时间:2019-01-09T15:09:40.84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7期作者:陈眺寰[导读] 解题能力是学生物理素养的集中体现,是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内容。 湖北省恩施市第一中学445000 摘要:解题能力是学生物理素养的集中体现,是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内容。加强对生物理解题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解题的准确性,强化其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还能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实现对物理问题的自主探究与总结,更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解题中完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效果。本文从高中物理教学入手,对学生当前在解题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产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学培养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设计解题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物理是一门集逻辑性、抽象性和系统性为一体的学科。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在“传道、授业、解惑”方面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更应该从思维层面对学生加以训练,让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物理知识正确地解答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是高中生物理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但是,目前在物理教学培养中,一些学生物理解题能力不足的问题却十分明显。例如审题不清,对题目中信息的收集不全面,或者对条件的分析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剖析问题的意识;在解答中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对题目的利用率不高,对解决方法的探索机械僵化;缺乏拓展创新思考的意识,对问题的分析局限在单一层面,缺乏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等。对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行有效培养。 一、坚持学生主体,调动解题兴趣 兴趣激发是引导学生自主解题的第一步,只有学生对物理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够调动积极情感参与到问题的思考、分析与解决中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主体特点,抓住兴趣这一关键点,引导学生逐渐参与到问题情境中来。具体来讲,教师可以进行以下设计:第一,联系实际,充分挖掘趣味性教学元素。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比比皆是,而沉闷枯燥的物理知识不仅增加了对知识理解的难度,也会让学生失去对物理应用价值的探索。因此,教师可以从生活中提炼物理问题,例如在探究摩擦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收集案例,并结合案例分析发现物理问题,进而调动学生的解题兴趣;第二,丰富物理知识的呈现形式,采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的新颖、新奇。 二、合理选择内容,引导解题方法 物理题目与相应的知识点对应,而如何利用题目将这些知识点的内容有效地呈现出来,则是教师引导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切实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培养的需要,对内容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能够在内容的引导下找到合适的解题方法。具体来讲,教师首先要注重题目的契合性,根据教学目的设计基本物理知识的运用、物理规律的探究等题目,让学生能够在理论与实践中得到训练,并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提高问题思考的效果;其次,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即题目的设计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并且充分利用错题做到精讲精练,避免囫囵吞枣;最后,注重题目的拓展性,这主要是针对成绩较好的学生而言,教师应适当拓宽物理知识应用,利用创新思考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进而提高其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深入题目探究,提高思维能力 在物理解题能力的培养中,让学生正确地完成题目解答并不是唯一目的,在题目解决过程中实现对思维的有效训练才是教学培养的集中体现。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结合物理解题过程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首先,教师应注重典型例题的分析与呈现,让学生能够理解题目中考察的知识点,以及这一类题目的分析思路,从而能熟能生巧,在反复的思考与练习中提高对同类问题灵活思考能力;其次,注重解题方式与技巧的讲授,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解题方法的总结与分析,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找到符合自己解题习惯的方法,以提高思维的逻辑性;最后,引导学生对解题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与总结,并找到出现解题误区的主要原因,进而在纠正中提高思维的批判性。 四、完善解题过程,培养解题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减少解题错误,规范解题过程,提高分析思考能力的保证。在高中物理解题能力的培养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完善解题过程,以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首先,加强审题习惯的培养,即学生应学会咬文嚼字,深入分析题意,并根据问题做出基本判断;其次,加强规范解题习惯的培养,根据题目要求严格书写步骤,规范书写内容,并做到思路清晰、逻辑分明;最后,培养良好的反思习惯,例如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知识运用中,教师为发现学生在题目运用中存在疏漏,这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主进行问题的反思,让学生能够重新考虑和重新检查结果,并思考之前思路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方法,从而发展自主思考与解题能力。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引导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教师应针对当前学生在物理题目解答中存在的问题,探究相应的解决对策,让学生能够在针对性的指导中提高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进而实现物理知识的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宝林高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67-68。 [2]卢永生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2):69-70。

教师科学用嗓护嗓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科学用嗓护嗓学习心得体会 有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工人的工具是工厂发的,教师的工具是天生自带的。教师的工具就是一副嗓子,它是执教者的本钱,没有了它,一切美 妙如意的教学言语都无法变成现实。英国苏塞克斯大学教育学院负责嗓音训练项目的教授詹姆斯·威廉姆斯先生说:“教学离不开交流,而嗓音是交流的主要工具,不给教师做相关嗓音技巧的培训,就好比培训外科医生而不给他们讲解手术所需要的器械一样。”由此可见,学习掌握科学用嗓技术,形成科学用嗓的技能,对老师来说是多么重要。保护嗓音,必须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增强身体锻炼,好嗓音离不开一个好的身体。注意生活起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情绪,保证充足适量的睡眠,防止感冒引起嗓音嘶哑,尽量不吸烟和不饮用浓茶同时少吃刺激性强的食物,不喝冷冻饮料。注意嗓音检查和治疗。定期实行嗓音检查,有问题即时请专科医生治疗。当然,平时别忘了口含几粒喉片,以保养嗓子。大量喝水,确保你的喉咙得到滋润,白天定时休息;睡眠充足;在教室里种养植物,经常浇水,避免空气干燥; 如果室外空气较冷,外出时用口罩、围巾保护口腔和颈部。选择恰当的用声方法、除了科学地掌握前面所说的用气发声、共鸣控制外,教师要特别注意选择自己自如声区中的最佳音域和最佳音量。切忌生硬做作,破坏自己的嗓音风格。每个人的发声水平是不同的,发声水平有音高(声音频率范围)、音强(声带张力)、音时(发音用声的时间)、音色几个方面,超过此范围将发生声带病变。感冒时,尤其是感冒出现声嘶后要注意声带休息。增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也是预防咽喉疾病的一个有力措施,当自感嗓子疲劳、声音嘶哑、咽喉疼痛时,应尽量休息或采取治疗措施,或到医院就诊。尽可能少说机械重复的话避免大声嚷——音量的快速变化会给嗓子造成损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休息与护嗓紧密相关,睡眠不足,最容易使声带疲劳。应免咽喉受损,烟酒、咸辣与过冷过热的食物,都应注意节制。任何人的发声机制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关键是要在自然发声状态的范围内用嗓,扬长避短,使用技巧,使声情浑然一体。 注意调节心理。嗓音的好坏,发声的负荷水准如何,与教师的心态关系十分密切。最佳发声的重要前提是最佳的心理状态。为一点“偶发事件”而“声震屋瓦”地训斥学生,不但是教育方法的失当而影响师生的感情,也有损自身形象,更是用嗓的大忌。不要夜间很晚进食,因为这会造成胃酸逆流。更不能夜间大声猜拳行令,刺激声带,并引发炎症;授课前不宜饮食过饱,否则容易发音过度而使声带受伤。 适量饮用一些白开水,确保喉咙得到润滑。要改掉清嗓的习惯。很多人可能经用这个动作来咳掉喉中的痰或者使自己的声音更加清晰,但这个动作使声带瞬间严重拉紧,容易造成声带损伤。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手术后最好要禁声两周以上,否则此时出现的带黏膜延迟恢复会导致永久性声嘶。尽量避免大声喊叫,减轻对嗓子的损害。每堂课结束后,尽量休

小学数学教师解题能力竞赛(预赛)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解题能力竞赛 一、填空题(20分) (1)盒子里装有相同数量的红球和白球。每次取出 8个红球和 5个白球,去了若干次以后,红球刚好取走,白球还剩15个,一共取了( 5 ) 次,盒子里原有红球( 40 )个。 解析:思考为什么白球会剩下 15 个?因为每次少拿了 8-5=3 个。所以,取了 15÷3=5 次。 红球:8×5=40 个 (2)x 与y 成正比例,y 与z 成反比例,x 与z 成( 反 )比例。 (3)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前2.4小时行了全程的53,照这样计算,还要( 1.6 )小时才能到达乙地。 (4)根据下图所示, a 、b 、c 三个物体的重量比是(4):(6 ):(9) (5) ,X 的整数部分是( 3 )。 原式=1+1/2+(1/3+1/4)+(1/5……+1/8)+(1/9+……+1/16)>[1+1/2+(1/4+1/4)+(1/8+…… +1/8)+(1/16+……1/16)=1+1/2+1/2+1/2+1/2=3 也就是说和大于 3。 原式=1+1/2+1/3+(1/4+……+1/7)+(1/8+……+1/15)+1/16<1+1/2+1/3+(1/4+……+1/4)+ (1/8+……+1/8)+1/16=1+1/2+1/3+1+1+1/16=3+1/2+1/3+1/16<4。 所以,和在 3 与 4 之间,整数部分是 3。 (6)1-50 号运动员按顺序排成一排,教练下令:“按 1、2、1、2、1、2……的顺序报数,报2的出列”剩下的队员重新排队。教练又下令“1、2 报数,报 2 的出列”,如此下去,最后剩 2 个人,他们是( 1 )号和( 33 )号。 解析:首先 1 号肯定是剩下来的。还有一个是最大的那个 2n +1,所以是 33。 (7)一项工程,原计划25天完成,实际只用了20天,则工作效率提高了1/4。 (8)一个数能被 3、5、7 整除,如果这个数被 11 除余 1,这个数最小是( 210 )。 解析:这个数可以写作 3×5×7×n=105n 。这个数减去 1 能被 11 整除。105n-1 是 11 的倍数。 考虑能被 11 整除的数的特性。(奇数位数字之和减去偶数位数字之和是 11 的倍数,简称“小鸡减小兔”兔=TWO ,偶数的意思,)n=2 时,105n-1=209,2+9=11,11-0 是 11 的倍数。所以,这个数最小是 210) (9) 一个长方体的底面面积为 300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侧面展开图正好是一个正方形, 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5400 )平方厘米。 (10)质数表中6个连续质数的和是一个奇数。那么,这6个质数的和是( 41 )。 (11)正方体的棱长扩大n 倍,则棱长总和扩大( n )倍,表面积扩大( n 2 )倍,体积扩大( n 3 )倍。 (12)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体积相等、高也相等,已知圆柱的底面积是90平方厘米,那么,圆锥的底面积是( 270 )平方厘米。 (13)115 的分子、分母都加上同一个数( 7 )后,约分得32 。 (14)整数除法有余数的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和是465。已知商是班级 姓名 成绩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教师如何正确用嗓及保护

教师如何正确用嗓及保护 锦湖三小许舒炀 一、教师是职业用嗓者 据《教育研究》杂志介绍,教师中70%以上不同程度的患有喉炎及声带疾病,比歌唱演员的声带疾病患者比例高得多。这都是因为用嗓过度和不科学用嗓的缘故造成的。 有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工人的工具是工厂发的,教师的工具是天生自带的。教师的工具就是一副嗓子,它是执教者的本钱,没有了它,一切美妙如意的教学言语都无法变成现实。 长期用嗓不正确,就会引起炎症、声带疲劳、闭合不良等,药物无法根治;如果过度用嗓,就会出现声带小结、息肉等;小结可药物治疗,息肉也可手术切除,多数人也能恢复正常发音,但只是治标没治本,大量用嗓,仍会复发。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是治本的关键。 由此可见,学习掌握科学用嗓技术,形成科学用嗓的技能,对教师来说是多么重要。 二、正确运用嗓音 有些人认为:发声,特别是言语发声,是属于生理本能,无所谓方法。其实,人们发声并不是单纯的喉部器官活动,因为声带振动所产生的“喉原音”,只有音高特性而没有音色个性,并且音量很小,必须经过共鸣腔体的共振,加工改造成为我们实际发出的声音。这个加工改造过程对教师尤为重要,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共鸣腔体的扩大音量、赋予嗓音色彩的效能,正确动用嗓音。 正确的发声方法是:胸腹式联合呼吸介于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者之间,是二者的结合。具体方法如下: 吸气:小腹向内即向丹田收缩,相反,胸、腰部同时向外扩展,可以感觉到腰带渐紧,前腹和后腰分别向前、后、左、右撑开的力量。用鼻吸气,做到快、静、深。 呼气:小腹差不多始终要收住,不可放开,使胸、腹部在努力控制下,将肺部储气慢慢放出,均匀地外吐。呼气要用嘴,做到匀、缓、稳。在呼气过程中,语音一个接一个的发出后,组成有节奏的有声语言。

2018饶县综高教师解题能力竞赛方案

上饶县综合高中2018年第四届教师解题能力竞赛工作实施方案 为适应高中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不断增强老师们及时了解学科动态、熟悉考点的能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结合实际,根据学校工作计划,我校定于2018年6月27日举行第四届教师解题能力竞赛,为使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实施工作方案。 一、竞赛组织机构 主考:叶声国 考务组长:沈大战 考务成员:丰光青王勇李建国 二、竞赛时间、竞赛科目、竞赛形式和地点 1、竞赛时间:2018年6月27日(周三)下午14:55开考,语文150分钟(含写作文),数学120 分钟,英语100分钟(不考听力,但含写书面表达),其余学科均为100分钟。 2、竞赛科目:高中语文、高中数学、高中英语、高中物理、高中化学、高中生物、高中政治、高中 历史、高中地理、高中通用技术(纸质试卷)、高中信息技术(纸质试卷)。 3、竞赛形式:闭卷笔试,所有参考教师在五楼会议室对号入座(座位号见附表)。 三、参赛对象 在教学岗位上任教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信技、通技等11门学科的所有高中部在职教师(校级领导因考务工作除外,长期请病假产假的除外)。 四、考试范围及卷面分值 命题内容主要包括高中各学科高考所要求的有关学科内容;试题难度与本学科高考模拟题相当;卷面分值:全部学科按高考分值(英语学科除去听力分数)。 1、本次比赛按学科组进行设奖:不分等级,根据考试成绩从高到低排序,5人以内(不含5人)的学 科取1人获奖;5人以上(含5人)8人以内(不含8人)的学科取2人获奖;8人以上(含8人)的学科取3人获奖。 2、获奖最低控制分数线:获奖成绩不得低于总分的60%;凡比赛成绩低于最低控制分数线的参赛教 师,一律不计奖。 七、奖励办法及竞赛结果运用 1、奖励办法:获奖教师奖本学期教学绩效考核分1.5分。 2、如符合参赛条件,但无故未参加解题大赛的教师扣学期绩效考核分5分且在本年度职称评、续 聘中不予评、续聘,且在本年度评优、评先中一票否决。 3、参赛教师请认真答题,如考试态度不端正,考试只写姓名不作答的教师,则扣其学期绩效考核 分5分,只做选择题,不做其它题,扣其绩效考核分2分。 4、对于无故未参赛或参赛了但经核实后认定是态度不端正的,将与其本学年师德师风考核结果挂 钩,具体由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 上饶县综合高中 2018年6月4日

青年教师解题能力大赛(数学试题)

青年教师解题能力大赛 数 学 试 题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2{|1}M x x ==,集合{|||1}N x a x ==,若N M ?,那么由a 的值所组成的集合的子集个数( ) A .1 B .2 C .3 D .4 2. 定义运算 a b ad bc c d =-,则满足21i z z =--的复数z 是( ) A .1i + B. 1i - C. 1i -+ D. 1i -- 3. 函数x x y cos -=的部分图像是( ) 4. 若函数3 21()'(1)53 f x x f x x =--++,则'(1)f 的值为( ) A .2 B .2- C .6 D .6- 5.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若它的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矩形,俯视图是一个正三角形,则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 A .)33(8+ B. C. 8(2 D. 6. 如果33sin cos cos sin θθθθ->-,且()0,2θπ∈,那么角θ的取值范围是( ) ..

A .0, 4π?? ?? ? B .3,24ππ?? ??? C .5,44 ππ?? ??? D .5,24ππ?? ??? 7.流程如图所示,现输入如下四个函数,则可以输出的函数是( ) A .2)(x x f = B .x x f 1 )(= C .62ln )(-+=x x x f D .x x f sin )(= 8. 在ABC ?中,若cos(2)2sin sin 0B C A B ++<,则该 ABC ?的形状为 (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 9.过双曲线122 22=-b y a x ()0,0a b >>上任意一点P ,引与实轴平行的直线,交两渐近线于 M 、N 两点,则?的值是( ) A. 22b a + B. ab 2 C. 2a D. 2 b 10.已知1x 是方程lg 2011x x =的根,2x 是方程x ·10x =2011的根,则x 1·x 2等于( ) A .2009 B .2010 C .2011 D .2012 ※ 请把选择题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10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圆2 2 (3)(3)4x y -+-=的圆心到直线0kx y -=k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

教师的科学发声训练和保养

【摘要】教师的嗓音需要着意保护。因为在教学工作中,健康的嗓音是做好工作必须依赖的物质基础。而教师职业需要大量的利用嗓音,那么,就必须掌握科学用嗓的规律,注意用嗓的保健。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较之其他专业的教师更深感科学发声训练和保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教师嗓音科学发声训练保养 教师每天都需要在大量的时间中通过声音讲课与做学生工作,因此,用嗓的量和度都要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们要多并大好几倍。如果用嗓不当,或者只用声不练声,或者发生其他一些病理原因,就会造成嗓音的质量下降,讲不响,讲不长,甚至于沙哑失声,给工作和学习带来不便。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深感教师嗓音的重要性,愿意利用所学的有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在教学中积累的科学发声训练和保养方面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1 影响嗓音的原因 每个人的嗓音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但无论音质和音高等诸多嗓音因素怎样,健康的嗓音标准则是一致的,那就是保持个人正常讲话的音质和音量。但是影响嗓音健康的因素很多,概括这些因素大致为: 1.1发声器官――声带及相关器官的原因。由于器官的先天或后天病变造成发声器官的畸形,呼吸器官疾病等病理性原因造成嗓音质量差的,只有先进行医学治疗后再学习正确的发声方法。 1.2发声方法不当,对嗓音损害。一般人以为,既然发声器官就是嗓子里的声带,想声音大些就使劲在嗓子里说,往往是伸脖子、拉长声带来发音的。这对于长期需要有一定音量来“说话”的教师来说,是十分危险的。声带拉长会变薄,在为取得大音量而用了过于猛烈的呼气的冲击下,造成“扯脖子喊”,就会显示出耐力差、常充血、咽喉疼痛等病症。 2 科学发声的训练 2.l呼吸与共鸣同步结合练习 步骤一:呼吸调节法。良好的呼吸是美好发音的基础。呼吸应该是快吸慢呼的胸腹式呼吸,我们用抽泣或吓一跳的感觉吸气然后慢慢呼出,同时强调自然、深长。这时我们腰带一圈的身体:腹肌、腰肌、肚子即横膈膜都打开撑住,直到口中说话的气息慢慢消失。这样练习的时候,把手放在嘴巴前面,感觉不到有明显气流冲出时,说明这时候的呼吸的力量和速度掌握得恰好。 步骤二:声音共鸣法。运用呼吸合理正确的“贯通”体共鸣腔。人体可以利用的共鸣腔体主要包括:头腔、口腔、咽腔、胸腔和腹腔等。通过改变这些腔体的形状来和声带发出的声音产生共鸣的效果,使声音丰满、圆润,声带负担减轻。首先:口腔、咽腔共鸣。软腭上提抬起,找打哈欠结束时的状态。喉头向下,软腭抬起,下巴放松,使喉到嘴唇的共鸣管道尽量拉长,同时打开喉咙,让气息将说话声音毫无阻挡地送到充分打开的鼻腔和口腔。这样声带发出的声音得到了共鸣,音量自然增加许多。 2.2用声乐练声的方法纠正呼吸和共鸣错误 由于大多数的发音方法不正确是呼吸的气息和声带闭合的配合不当造成的,所以利用练声曲使练习者在发音时在每句练声要求时间之内,给气息和声带的正确配合创造良好的条件,如:a、o、e、i……的音阶练习。不仅如此,利用有关母音的强化,还能纠正和治疗一些因不良发音造成的声带上的毛病。利用练习练声曲时各个发音器官的积极状态,帮助练习者寻找声音共鸣的感觉,学会使声音产生共鸣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音量的问题。 2.3加强咬字、吐字能力,增强口腔这个“扩音器”的效能 咬字是指口腔在咬字头时的力量,吐字指的是字腹到字尾的过程中的口力。字头要咬得“重”些,字尾必须交代清楚。我们中国的汉字发音一般是由子音和母音构成的。子音在口腔的前半部形成,母音是在口腔的后半部形成。舌前三分之二管发子音,舌根、咽、喉是用

2020高中物理教师解题竞赛

xx 年高中物理教师解题竞赛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费宏 xx-01-16 一.单一选择题(3 5=15分) 1.一个质量为2kg 的物体,在5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现同时撤去大小分别为 15N 和10N 的两个力,其余的力保持不变,关于此后该物体的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5m/s 2 【 】 B .一定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等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C .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2m/s 2 D .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大小是5m/s 2 2.水平飞行的子弹打穿固定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经历时间△t 1,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数值为△E 1。同样的子弹以同样的速度击穿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同样的木块,经历时间△t 2,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数值为△E 2,假定在两种情况下,子弹在木块中受到的阻力大小是相同的,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t 1<△t 2 △E 1=△E 2 B .△t 1>△t 2 △E 1>△E 2 C .△t 1<△t 2 △E 1<△E 2 D .△t 1=△t 2 △E 1=△E 2 3.如图所示,Q 是带负电的点电荷,P 1和P 2是电场中的两点,若E 1、E 2为P 1、P 2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φ1、φ2为P 1、P 2两点的电势,则 【 】 A .E 1>E 2,φ1>φ2 B .E 1E 2,φ1<φ2 D . E 1φ2 4.如图所示,ab 、cd 为两根水平放置且相互平行的金 属轨道,相距L ,左右两端各连接一个阻值均为R 的定值电阻,轨道中央有一根质量为m 的导体棒 MN 垂直放在两轨道上,与两轨道接触良好,棒及轨道的电阻不计。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棒MN 在外驱动力作用下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周期为T ,振幅为A ,通过中心位置时的速度为v 0 .则驱动力对棒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 A. 202mv T B. 222 B L v R C 22228B L A T R D 222 02B L v R 5.银河系的恒星中大约四分之一是双星。某双星由质量不等的星体S 1和S 2构成,两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某一定点O 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天文观察测得其运动周期为T ,S 1到O 点的距离为r 1、S 1到S 2间的距离为r ,已知引力常量为G 。由此可求出S 2的质量为 【 】 Q P 1 P 2

我的科学用嗓护嗓心得

我的科学用嗓护嗓心得 之前也一直认为先天条件决定了自己是如此这般的声音, 肯定是没办法了。但是通过科学用嗓护嗓”的培训,觉得如果经过长期的发声练习,自己的声音肯定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总的来说,培训的收获还是丰盛的。观看了彭老师科学系统专业的人体发声器官生理机能概说”一课,我知晓了关于人体发声器官的最基本的概念,了解到人体的发声器官包括呼吸器官 (鼻、口、咽、喉、器官、支气管、肺、胸廓、横隔膜及呼吸肌肉群)、振动器官(喉软骨、声带)、共鸣器官(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鼻窦)以及构语器官(口腔、咽腔、鼻腔)四个部分,知道了语音发声的原理及运动过程是呼气运动排除的气流经过声门,气流引起声带振动而转变成声门波, 声波经人体共鸣腔的共振而得到加强,通过口、鼻、咽等协调活动而构成言语声波信号,被听觉系统接收。怎样用气发声改善说话的音质”一课教我们用气发声要用尽量细小的、均匀的、连贯的气息去发声,强调肚子、笑肌、软腭要积极,肩胸、下 巴、喉咙要放松,追求点状、线状、管状的用气发声感觉。怎 样调节共鸣以美化音色”这课指出我们要用柔亮的声音,这样不易伤喉咙,听者也会觉得较舒服而不会疲劳,按照彭老师所教授的方法与步骤练习发声,发现自己发声的时候喉咙里边不是那么紧了。可见这样的练习是有效果的,长此以往,我们平常在说话、唱歌的时候就不会感觉很累了。

而作为一名教师,若拥有一副柔亮有力的嗓音就好比自己多了一个法宝,学生更容易倾听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可自己往往不得要领。培智学校的学生反应一般都会慢一点,平时上课总是时不时走神,我总是隔几分钟就得提醒学生,喊得次数多了,我的喉咙就疼了。有时学生整节课精神都是很恍惚的,再加上生活语文课认读比较多,这种情形下就感觉整节课都是自己在讲,连上两节课后,嗓子很累,喉咙很干。观看了视频“正确的课堂用声观念及基本方法”之后,我发现自己在课堂上的用 声观念和用声方法存在很多错误,学习了之后知道课堂用声需做到以下5 点:1、遵循整体协调均衡用力的发生原则;意音量与音高适中, 2、注 避免大声高声喊叫;3、用笑的气息在笑的 状态和笑的位置下发声;4、用肚皮说话,在眉心出声;5、言 语表达力求平易亲切而抑扬自如。其实课堂上我们不用声嘶力竭地去喊,这样既伤喉咙和声带,学生又不太愿意接受。不如沉下声来,用肚子发力,用沉稳的声音来说话。“怎样训练声音的弹性以获得口语表现力”一课让我知道只有熟练掌握音色、语调、力度等各种声音变化的技术,有层次有分寸综合运用到适合的内容表达中去,才能得到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但是这绝非一蹴而就之功,需要通过辛勤练声而逐步体悟,有时我们还不如干脆平和一点说话。还有“怎样锻炼口腔肌肉使咬字吐音清晰圆润”一课,对一个语文老师来说尤为重要,身为语文老师,咬字吐音方面更是要比其他老师清晰明确,按照老师教的方法练习抬头张嘴、伸舌、咧唇、喷发唇阻音、弹发舌阻音,持之以恒,在咬字吐音方面定会更加清晰和圆润。 当然了,想要拥有一副好嗓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一定要持 之以恒地进行发声锻炼,在平时生活中还要进行一些嗓音保健的措施。在这个提倡绿色的时代,我们的爱嗓护嗓行动也要讲究绿色和环保。彭老师的“绿色健嗓护嗓方案”一课,提倡我们平时要做到以下三点措施:一要锻炼身体,改进不正确的发音方法。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身体健康了强壮了,用气发声才有力。二要合理用嗓,纠正不良的行为和习惯。任何时候都要注意尽量不要过度用嗓,同时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健康 的生活习惯。三是减少不当治疗,重视饮食疗法。不要太依赖药物的治疗,是药三分毒,不如健康的饮食疗法。其中,彭老师还提到了三种 绿色健嗓护嗓的方案,我觉得非常地实用,不论何时只要有空我们都可以照着做。1、常伸舌头。常伸舌头声健美,还有不少功效呢,比如防治咽喉疼痛,促进炎症吸收;帮助开嗓清音,恢复声带疲劳;增强 发声既能,提高嗓音质量。 在做的时候也要讲究正确的方法,不然事倍功半:抬头张嘴,上最尽量张大,固定张开的嘴型,舌头松松地伸出来又松松地缩回,反复进行。2、扣松喉结舌骨空隙。扣松喉结舌骨空隙能

(完整版)2019年萧山区科学教师解题比赛参考答案

2019 年萧ft区初中科学教师解题比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每空2 分,共28 分) 21.(1)下降(2)18?26'(写18.5?也对)22.(1)铝、锌(2)硝酸亚铁 23.(1)K2SO4+BaCl 2=BaSO4↓+ 2KCl K2CO3+BaCl2=BaCO3↓+2KCl(写Ba(OH)2也行) (2)除过量BaCl2(写Ba(OH)2也行) (3)碳酸钡与盐酸会反应(意思相近即可)(4)除去多余的盐酸 24.(1)C、F (2)雌性与雄性都有 (3)一部分必要的基因失去活性 25.(1)16 : 25 26.(1)额定压强(2)75.8% (百分比保留一位小数)

三、实验探究题(第30 题每空2 分,其余每空3 分,共29 分)27.(1)CO2+Ca(OH)2═CaC O3↓+H2O(2)HCl;NaCl;CaCl2 28.(1)16 (2)9~21N 29.(1)n0= v3 2R 0= 15 3.6 ? 2 ? 3.14 ? 0.01 r/s =66.3r/s (2)v= 2R1R3 =2?3.14?0.08?0.33m/s=2.44m/s=8.8km/h (8.75~8.84 范围内均可)、R2T10.034 ? 2 原因:①自行车辐条不紧,导致车圈在行驶过程中为椭圆;②车胎内气不足,导致车胎与地面接触部分到车轴距离小于所测车轮半径;③自行车实际行驶路径与测量长度的路径不重合;④大齿轮、小齿轮、后轮半径测量的不准;⑤行驶过程中脚踏板的周期很难保证为 2s 等(至少写3 条,每条1 分) 30.(1)②①③、叶绿体 (2)①防止水分蒸发②< 四、分析计算题(第31 题14 分,32 题9 分,33 题10 分,34 题10 分,共计43 分) 31.(共9分,每空3分) (1)多次重复步骤②和③至质量不再变化 (2)偏小 (3)31(m1-a)=84(m1-m2) 32.(共10分) (1)1组(2 分) (2)第一组盐酸过量,说明固体全部反应完。用第一组数据可求出固体A的成分和相应的质量比。 设固体A全部由碳酸钠组成,根据碳原子守恒得: 1.76 44 × 106= 4.24(g)>3.80g,(2 分) 说明固体A 不全部是由碳酸钠组成(1 分) 设固体A全部由碳酸氢钠组成,根据碳原子守恒得: 1.76 44 × 84=3.36(g)<3.80g,(2 分); 说明固体A 不全部是由碳酸氢钠组成(1 分) 从上可知该固体由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组成。(2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