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装用油墨的安全隐患及防控措施
油墨存放安全措施

油墨存放安全措施引言油墨是一种常用的印刷材料,用于印刷出各种色彩鲜艳的图案和文字。
然而,由于油墨中常含有极易燃和有毒的化学物质,因此在存放和使用油墨时需要特别小心,以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员工的健康。
本文将介绍一些油墨存放的安全措施,并提供一些建议以防止潜在的事故和污染。
存放区域选择选择合适的存放区域是确保油墨安全的第一步。
以下几点应该考虑:1.通风良好:油墨在一定温度下容易发生挥发,因此存放区域必须有足够的通风设施,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和稳定。
2.远离火源:油墨属于易燃物品,存放区域应远离明火和高温区域,以减少火灾的风险。
3.防止阳光直射: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会使油墨发生颜色变化和质量损失,因此存放区域应该是避光的。
4.远离酸碱:油墨对酸碱有一定的敏感性,应确保存放区域远离酸碱等化学物质,防止发生化学反应而影响油墨质量。
存放容器选择正确选择存放油墨的容器也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1.选购专用容器:可以购买一些专为油墨设计的密封容器,这些容器能够有效防止油墨外泄和氧化。
2.标记清晰:在容器上标明油墨的种类、颜色和成分,以便于辨识和分类。
3.严格密封:确保油墨容器的盖子密封完好,避免油墨因为外界温度和空气湿度变化而失去质量。
4.分类存放:根据油墨的种类、颜色和成分,可以对油墨进行分类存放,防止不同种类的油墨混合导致质量问题。
胶凝剂和稀释剂的存放在印刷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胶凝剂和稀释剂。
这些化学品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性,因此在存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单独存放:胶凝剂和稀释剂应该单独存放,避免与油墨混合发生化学反应。
2.避光存放:胶凝剂和稀释剂容易被阳光直射导致质量变化,因此应该存放在避光的地方。
3.远离火源:胶凝剂和稀释剂易燃,遇明火或高温易导致火灾,因此应与火源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4.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胶凝剂和稀释剂的存放容器是否密封完好,如有破损或漏气应及时更换。
5.质量控制:使用胶凝剂和稀释剂前应检查其质量以避免使用过期或质量不佳的产品。
油墨安全生产主要措施

油墨安全生产主要措施油墨是一种常见的印刷用材料,其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油墨生产的安全,以下是主要的安全措施:1. 进行全面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对生产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事故防范知识和急救措施等,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2. 使用符合标准的原材料。
选择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材料,确保油墨质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物质。
3. 建立完善的生产管理制度。
确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岗位安全责任,明确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保证流程的安全可控。
4. 做好危险源辨识和评估。
对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全面辨识和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在危险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置。
5. 加强设备检修和维护。
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状况,保持设备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对出现故障或安全隐患的设备要及时停机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6. 做好防火防爆工作。
加强对生产车间和储存区的火源和爆炸源的防控,配备符合要求的消防器材,并对员工进行灭火器的正确使用培训。
7. 加强个人防护措施。
为生产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服、护目镜等,并进行规范使用和定期更新。
8. 建立事故报告和隐患整改制度。
对发生的事故要及时报告并进行详细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并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对存在的隐患要及时整改,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
9. 定期组织安全演练。
组织定期的应急演练,增强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提高处理突发事件时的协调性和应变能力。
10. 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安全生产的持续改进。
总之,油墨安全生产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使用符合标准的原材料、建立完善的生产管理制度、做好危险源辨识和评估、加强设备检修和维护、做好防火防爆工作、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建立事故报告和隐患整改制度、定期组织安全演练以及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
食品包装的安全油墨

在印刷和复合之后的复卷过程中,产生了疑难问题。如果不立即联机复合,那么迁移过程则在两个方向进行。尽管在包装结构中具有一个绝对的阻挡层,那也不能消除粘脏效应。在这种情况下,已有的低分子物质(<1000D)不仅有可能从复合胶粘剂中,而且也会从油墨和薄膜中迁移到阻挡层,并“黏着”在那里。所以当以后批量生产和装填时,便与食品产生直接接触,因此造成物质从阻挡层转移到食品中。
·通过测量迁移,对技术上不可避免的有毒成分进行评定并规定特别小的迁移极限值(10ppb)。
在遵守列举的这些法规、条例情况下,采用适合食品用的包装结构和符合的技术加工过程,可以排除由于油墨成分对消费者造成的潜在危害。
总结
对于食品包装依照食品法提出高标准要求。用于食品包装的油墨,可通过以下措施适应高标准的要求:
·严格选择原料(按照原料禁用清单);
·对实际的包装在使用食品模拟物情况下,进行迁移测定,但也需对实际食品进行检测;
·对于有毒评定的物质(适合的包装结构),遵守对GM、TDI、SML规定的极限值;
这种对比没有必要提出极限值问题,而在对比中只显示实际数据即可,从炸土豆片所含高浓度的丙烯酸胺中,绝对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即这种毒性浓度的超标也对油墨成分适用。包装结构每层成分的物质转移,不仅是由于上述的迁移,而且也会通过粘脏造成。
当物质迁移通过改变包装设计完全能够阻止时(膜层具有完全阻挡作用),即使在联机层合时,也很难因粘脏而造成物质迁移。
·可用的毒性数据<10ppb;
·至少有3次阴性的诱发试验<50ppb。
良好的制作实例
如今,油墨制造厂已经按等级根据实际潜在的风险作出了一系列的评定,特别是在使用10ppb的规则后,印刷油墨已经受到了严格的整治。这种情况在食品和食品包装方面整治时,也是常见的。
油墨材质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油墨材质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油墨材质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油墨材质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油墨材质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油墨材质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油墨材质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1.本清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企业可以从清单中挑选本单位适用的生产工序;(2)清单中未列工序,生产单位应结合产品实际,识别风险点。
2.如检查发现问题,风险管控列需要填写。
如何预防油墨

如何预防油墨引言油墨是一种常见的印刷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有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油墨具有粘性和颜料含量高等特点,不当使用和保管容易造成环境和健康问题。
为了有效预防油墨带来的不良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自己和环境。
预防措施1. 室内通风油墨中含有有害化学成分,长时间接触可能造成呼吸道和皮肤问题。
因此,在使用油墨的时候,务必保持室内的通风良好。
打开门窗,或者使用通风设备,能够有效地将室内油墨残留气体排除,减少对人体的影响。
2. 个人防护措施在接触油墨时,应采取一些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和口罩。
防护手套可以防止直接接触油墨对皮肤造成刺激和伤害,护目镜则可以避免油墨飞溅到眼睛,口罩则能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降低呼吸道受到的影响。
3. 储存油墨正确储存油墨也是预防的重要环节。
首先,应将油墨存放在干燥、清洁、通风良好的地方。
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以防止油墨变质。
其次,油墨容器要密封良好,避免氧气接触,以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减少有害气体的释放。
4. 油墨的正确认识了解油墨的性质和成分,能够更好地预防潜在的危害。
不同类型的油墨有不同的特性和影响,因此在使用前要详细阅读产品说明、安全数据表和使用手册。
了解油墨的挥发性、含水率以及危险性等指标,有助于制定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
5. 做好垃圾分类油墨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弃物,如油墨盒、油墨包装纸等。
这些废弃物应正确处理,进行垃圾分类。
将油墨包装纸等纸张类的废弃物放入可回收垃圾,并确保油墨盒中的油墨已经完全清空,放入有害垃圾容器,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结论预防油墨的关键在于加强个人防护和储存管理,通过增加通风、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以及妥善储存油墨,可以降低对健康和环境的风险。
同时,了解油墨的性质和成分,做好废弃物的分类处理,也是预防油墨带来的不良影响的重要步骤。
我们需要理智使用油墨,注重科学管理,以保护自己和周围的环境。
食品包装印刷油墨的安全性

食品包装印刷油墨的安全性作者:暂无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2010年第5期□ 杨伟民对于食品包装安全而言,除了包装材料的选用外,包装印刷图文所用油墨的安全性也不容忽视,尤其是食品塑料软包装。
食品包装上印刷图文的油墨,是影响被包装食品质量与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食品印刷专用油墨按照要求,食品包装印刷用油墨应该使用食品印刷专用油墨,而食品印刷专用油墨则必须确保被包装食品的卫生与安全,这就意味着油墨的构成——色粉(颜料)、连接料(树脂)和溶剂等,都必须采用天然绿色可食用或不会污染食品的原料。
然而,受到包装材料印刷特性的限制,使用“食品印刷专用油墨”如今依然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目前,国内市场上流行“塑料凹版绿色环保油墨”的宣传,那么应用“塑料凹版绿色环保油墨”印制食品塑料软包装的图文是否就完全安全?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针对这一问题,我个人的看法是,如今人们将塑料凹版无苯无酮的醇溶油墨、醇酯油墨、醇水油墨称为“塑料凹版绿色环保油墨”,但“塑料凹版绿色环保油墨”与塑料凹版苯溶性油墨,其“绿色环保”是相对后者而言的,前者只不过是未在溶剂中添加苯、酮类有害物质,其制作过程与塑料凹版苯溶性印刷油墨并无差别,其原材料使用的色粉(颜料)依然相同,虽然连接料(树脂)与苯溶性油墨使用的品种也不相同,但同样属于有机或无机合成的化工产品。
油墨中不含苯、酮类强溶剂,对环境保护和人身安全的危害有所缓解或减轻,但用其印制的塑料食品软包装,仍然谈不上安全无忧。
只要内装的食品接触到印刷油墨依然会被污染,尤其是食品软包装的内层材质,如果阻隔性稍差,印刷油墨与被包装食品里的某些物质就会相互渗透交叉污染,危及人体健康和安全。
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前食品包装不管使用何种油墨印制,只要接触被包装的食品都会存在污染问题,包装的印刷油墨(着色)面积越大,色别越多,油墨层越厚,被包装的食品安全性就越低。
塑料软包装成印刷油墨的使用“大户”塑料软包装以其具有外观亮丽,防水、阻隔性能好,可有效延长食品保质期等优越性能,且使用、携带方便,在食品包装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印刷油墨使用量也成为包装之首。
探索食品包装油墨印刷趋利避害的安全环保之道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已发展到凡商品均需包装,凡包装均需印刷的程度。
印刷是产品包装最重要的装璜加工手段,没有印刷的包装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印刷起着传递信息、宣传介绍产品的作用。
同时,对于一些商品来说,印刷还起着重要的防伪作用。
当今的包装印刷朝着更加精美和提高商品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印刷业一直是中国技术改造最为活跃的工业领域之一,旧设备的淘汰、高新技术及设备的不断更新与引进,形成了业内一些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如何解决好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始终是所有业内人士保持本企业可持续发展而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应当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
食品包装印刷业的发展也带来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近年来,由于食品、饮料、卷烟、医药、保健品、化妆品、家电、服装、玩具等行业的迅速崛起和发展,尤其是随着对外贸易的扩大,市场对包装印刷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
根据美国权威部门的调查报告显示,全球标签需求量未来几年的年均增长探索食品包装油墨印刷趋利避害的安全环保之道文 肖艳率将超过5%,2013年中国印刷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10398.5亿元,整体规模排在全球第二位,2015年达到516亿平方米,产值约为1,100亿美元。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印刷具有成本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印刷具有质量优势。
全国共有规模以上重点印刷企业3075家,资产总额为6247.5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9%,占全行业的59%,这些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和利润总额均快速增长,说明其产品附加值和盈利能力在持续提高。
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食品包装印刷产品的竞争已不仅仅是产品本身品质的竞争,包装安全也成为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问题,如何提高食品以及食品包装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健康已经成为政府、消费者日益关注的热点。
据有关方面初步调查,全国已有近670个城市拥有数量不一的各式印刷机台,其使用的油墨主要分为有机溶剂型油墨、水溶性油墨、高固体油墨及无苯油墨等。
而有机溶剂型油墨采用甲苯、二甲苯、丙酮、丁醇、乙酸乙酯等低沸点挥发性有机物作为溶剂,印刷速度快、印刷品质量好、成本较低,因而得到广泛使用。
食品油墨的安全要求

食品油墨的安全要求什么是食品油墨食品油墨是应用在食品包装上的油墨。
它的作用是标记和宣传产品信息,例如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等等。
食品油墨通常由多种化学物质组成,如树脂、溶剂、颜料、添加剂等等,这些成分可以帮助油墨在食品包装上密附并且不易脱落。
食品油墨的安全要求食品油墨的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如果食品包装上的油墨含有有毒或有害物质,那么这些物质就可能会渗入到食品中,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
因此,国家和行业对食品油墨的使用有一系列的安全要求,以确保其安全性。
食品油墨的成分要求在生产食品油墨时需要遵守以下的化学成分要求:•树脂:应当是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树脂,如聚丙烯、聚氯乙烯等。
•溶剂:应当不含有害物质。
•颜料:应当是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颜料,如二氧化钛、氧化铁等。
•添加剂:应当是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添加剂,如防氧化剂、干燥剂等。
食品油墨的使用要求在使用食品油墨时需要遵守以下的使用要求:•油墨应当使用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材料上。
•使用食品油墨的产品在印刷后应当进行足够的干燥。
•食品油墨应当避免在高温和高湿度的环境下存储,以免发生变质和挥发。
食品油墨的检测要求在使用食品油墨前需要进行各种检测,以保证其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树脂、溶剂、颜料、添加剂等化学成分的检测,包含每种成分的组成和比例。
•油墨印刷后的附着力检测。
•油墨的挥发性和迁移性检测。
•油墨在不同环境下的应变力检测。
结论食品油墨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直接关系到大众的健康。
为保证食品油墨的安全性,我们应当在生产、使用和检测上都严格遵守相关的要求。
同时,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也应当注意食品包装上的油墨是否合格,以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包装用油墨的安全隐患及防控措施
摘要印刷油墨是食品包装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美化商品、促进销售等责任,但油墨是由颜料、连接料和助剂等组成的,不可避免的含有苯类、醇类、酯类、重金属、多环芳烃和增塑剂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有可能会迁移至食品上,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必须要加强食品包装印刷油墨中有害物质的控制。
本文主要就食品包装印刷油墨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控制方法进行初步的探讨分析,仅为相关行业的有关工作提供简单的参考。
关键词食品包装;印刷油墨;安全隐患;控制方法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食品包装直接接触食品,是食品商品的组成部分。
食品包装有两个基本作用,一是保护食品完好,使食品方便储存,安全的到达消费者手里;二是保证食品质量,使食品不会受到外界环境污染的影响,食品包装在与食物直接接触的过程中,其中的成分会发生转移,尤其是有害成分会迁移至食物中去,不仅影响食物的味道,更重要的是会对食品的安全和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
目前最为常用的基础食品包装材料有纸、塑料、玻璃和金属,而其中用量最大的是塑料(包括复合材料)和纸,占食品包装份额的70%以上。
食品包装企业需要在包装上印制商标、文字以及装饰性图形,使产品更具说明性和吸引性。
食品用纸包装和塑料包装均需使用油墨进行印刷,所以油墨是食品包装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占总成分的10%~20%。
虽然食品包装材料表面的印刷油墨并没有与食品直接接触,但是油墨中的有害物质会随着环境和时间的变化迁移至食品中,会对食品造成污染。
1 食品包装用印刷油墨中的安全隐患
目前市场上用于食品包装印刷的油墨主要是树脂油墨和溶剂型油墨,溶剂型油墨又包括苯、醇和水溶性油墨。
油墨的三大重要组成部分是颜料、连接料和助剂[1]。
从油墨的构成分析,油墨对食品包装的安全隐患有以下几方面:
1.1 有机溶剂
油墨中所含有机溶剂是溶剂残留的主要来源。
有机溶剂占油墨组成的30%~50%或更多,这些有机溶剂有苯系物(甲苯、二甲苯、氯代苯等),醇类(乙醇、丁醇、丙醇和异丙醇等),酯类(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等),酮类和醚类等。
这些物质虽然在印刷干燥过程中会被去除一部分,但不可避免地会有残留。
在某些条件下会迁移至食品中。
已有研究表明,这些有机溶剂能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还可能影响消化系统,严重时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
1.2 颜料
颜料是油墨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占到油墨的5%~10%,是食品包装中铅、铬、镉、汞等重金属元素的主要来源,这些物质会通过色渗透和色迁移渗透至食品中,重金属进入人体后,可以与蛋白质及酶发生作用,使其喪失活性,且容易在人体内部富集、产生慢性中毒,出现失眠、头痛、精神障碍等症状。
1.3 添加剂
添加剂是食品包装中多环芳烃(PHAS)的主要来源。
多环芳烃是煤、石油、木材有等机高分子化合物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挥发性碳氢化合物,是油墨的添加剂。
多环芳烃具有化学致癌性和光致毒作用。
可以通过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等被人体吸收,诱发皮肤癌、肺癌等。
2 控制食品包装印刷油墨安全隐患的有效方法
目前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及地区已就有关食品接触材料、玩具等产品上印刷油墨卫生安全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及标准,如日本印刷油墨行业协会制定了不适合印刷食品包装材料的物质否定列表,欧洲理事会有意将印刷油墨加入到受特定指令控制的材料和制品目录中。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对食品包装印刷油墨标准的制定还不够完善,仅仅在2012年修订的部分油墨标准中简单地以溶剂残留量和苯类溶剂残留量的多少区分了食品包装油墨和非食品包装油墨,并增加了某些有害元素指标及重金属含量指标[2]。
另外还对油墨中溶剂残留量及有害元素的限量及测定制定了标准,具体如下:
2.1 油墨中溶剂残留量控制
依据《食品安全法》要求、参考欧盟等国外相关的规定,我国研究制定了《溶剂型油墨溶剂残留量限量及其测定方法》等与印刷油墨安全相关的一系列行业标准。
在标准中对溶剂型印刷油墨中溶剂残留量总和及苯、甲苯、二甲苯残留量总和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其中溶剂残留量总和不大于10 mg/m2,苯、甲苯、二甲苯残留量总和不大于5mg/m2。
而食品包装油墨规定溶剂残留量总和不大于 5 mg/m2,苯、甲苯、二甲苯残留量总和不大于0.5mg/m2。
2.2 印刷油墨重金属限量的控制
国家发改委颁布的《油墨中某些有害元素的限量及其测定方法第一部分:可溶性元素》和《油墨中某些有害元素的限量及其测定方法第二部分:铅、汞、镉、六价铬》两个测定方法中对于部分有害元素的限量要求做出了规定。
其中铅、汞、镉、六价铬的总含量小于100mg/kg;可溶性元素中砷的限量最低,小于25mg/kg;钡的限量最高,小于100025mg/kg。
除了上述两种控制方法之外,近年来我国食品包装印刷行业、食品安全管理部门等也逐渐开始关注多溴联苯醚、多溴联苯、多环芳香烃等其他有害物质的安全问题,还需要就这些物质的含量、安全检测等等问题建立统一的行业及国家标准。
目前国外在食品、医药包装印刷方面必须使用环保型油墨,这些低毒或无害型油墨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我国应努力研究技术成熟、适于生产、价格适中的各类绿色、环保油墨,如水基油墨、UV油墨、EB油墨、数字印刷油墨和纳米油墨等。
3 结束语
食品安全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和普通民众关注的焦点,食品包装影响着食品的安全,印刷油墨是现阶段食品包装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油墨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油墨本身具有一定的化学迁移性,因此可能会污染食物,进而影响到食用者的身体健康,本文主要就食品包装用印刷油墨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简单归纳,简要分析了控制油墨安全隐患的方法,仅为行业内有关人员的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钟泽辉,李婷,杨辉,等.数字印刷油墨及食品接触包装材料的迁移研究进展[J].包装学报,2015,3(01):40-43.
[2] 高松.纸包装油墨中增塑剂的迁移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