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二节中小学生的发展与教育

中小学生的发展和教育

第三章第二节

¨一、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初中生的身心发展

¨三、高中生的身心发展

¨四、学生的教育

一、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小学生的年龄是6、7岁至11、12岁阶段。他们从一种以游戏为主的生活转向以学习为主的生活。

(一)小学生的生理发展

¨(1)身高、体重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

¨(2)骨骼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

¨(3)肌肉发育

¨(4)心血管发育

¨(5)脑及神经系统方面

父母和学校教师要注意:

¨(1)注意儿童的坐、立、行、走及姿势

¨(2)组织他们参与多样化的活动

¨(3)不宜组织儿童参加过分紧X、激励的活动。

¨(4)注意发现儿童的智力潜能,重视儿童的智力开发。(二)小学生的心理发展

¨(1)注意

¨一是从不随意注意占优势地位发展到随意注意占优势地位。

¨二是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只能坚持15分钟。(2)感知觉

¨一是逐渐从幼稚期的凭兴趣和不随意性向随意选择性发展;从短暂不稳定性向较持久和稳定发展;从被动性向主动性发展。

¨二是童年期儿童知觉过程中的分析和综合统一的水平还很低。

¨(3)记忆

¨从机械识记占优势地位向意义识记占优势地位发展。¨(4)思维

¨一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

¨二是小学生思维被动性多,而主动性、独立性少。

¨(5)情感:

¨一是感情易露,不会隐蔽;

¨二是情感不稳定,变化较快,道德感、理智感、美感都有所发展。

¨(6)意志:

¨意志力比较薄弱,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行动目的性差,好模仿,易受暗示。

二、初中生的身心发展

¨(一)初中生的生理发展

¨(1)身体迅速生长

¨(2)性开始成熟

¨(3)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巨大变化

(二)初中生的心理发展

¨1.认知发展的特点

¨(1)注意

¨(2)感知觉

¨(3)记忆

¨(4)想象

¨(5)思维

¨2.情感和意志发展的特点

¨(1)情感

¨(2)意志

¨3.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三、高中生的身心发展

¨(一)高中生的生理发展

¨(1)身体发育已经基本成熟,发展速度进入相对平缓阶段

¨(2)性机能的发育基本成熟,各方面已接近成人标准¨(3)神经系统已发育完善

(二)高中生的心理发展

¨(1)认知能力有了深入的发展

¨(2)情绪、情感不仅丰富而且复杂,意志日趋成熟¨(3)认识发展渐趋成熟

¨(4)对异性的好感与爱慕

¨(5)热烈追求理想,开始探索人生意义。

四、学生的教育

¨(一)学校、社会、家庭为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生活要有节奏

¨(三)培养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四)进行青春期教育

¨(五)加强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六)重视人生观教育

¨(七)重视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亡事故

《真诚的世俗》游宇明

¨“假若本地发洪水,你家里一台高档电脑与学校一台旧电视机都面临被洪水淹没的危险,你先抢出什么?”

¨首先找一条船,把自家的高档电脑和学校的旧电视机都抢出来。

¨没有大公无私的精神,并且告诉他

¨自家的事再大也是小事,集体和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Q u e s t i o n:“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某人驾车在一乡村公路上驶过时,有三个人正在等公共汽车:一个是患了重病的陌生老太太;一个是救过自己命的医生;一个是自己心仪已久的漂亮女孩,而此人只能搭载一人。问:此人第一个应该搭载谁?”

¨从感情上说,我觉得应该先搭载医生,医生救过自己的命,知恩必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第二个自然是心仪女孩,因为这个夜晚对于爱情确实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有时间的话自然要返过来搭载那位老太太,因为她毕竟有病在身,何况年纪又那么大。

¨“与医生和心仪女孩讲清楚,请求他们的原谅,让我先送重病在身的老太太。”

¨(我能想到这一点,要感谢老师和上级多年的教育,感谢我们年复一年的学先进运动)

¨答案:把车钥匙交给医生,让他送老太太去医院,自己赔心爱的女孩一起等公共汽车。

¨既报了恩,又做了好事,还能有机会与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真的是一举三得!

¨这个答案是有私的,但却比我最后设想的那个所谓的“无私”方案更有人情味,更容易被奉献者接受。其实,也不是外国人特别聪明,而是在宽容的文化背景下,一个人容易产生灵动而富有创造性的思想。

¨我们应该怎样尊重思想的多元性,尊重个人权利与人们实际道德水准的问题。

¨多年来我们对公民进行的多是“公而忘私”、“无私奉献”的教

育,好像什么事一与“私”搭了边,人的道德水准立即降了一个档次,我们唯独想不到公与私、崇高与媚俗并不是那么水火不容,许多时候它们恰恰可以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正因为我们往往一味提倡向公、向上,对公民的道德要求超出了一般人在生活中可以达到的高度,其结果,原本高尚的道德变成了一些人的集体撒谎,甚至贪官或者政治投机者的集体做秀!

¨与其让人虚伪地崇高

何不让人真诚地世俗。

¨要知道,不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世俗也是社会远行的重要推动力!

本章小结: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教育为什么能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教育如何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