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用15逻辑张图,说透了情商与幸福

哈佛大学用15逻辑张图,说透了情商与幸福
哈佛大学用15逻辑张图,说透了情商与幸福

哈佛大学用15逻辑张图,说透了情商与幸福。

虽然幸福与并不是生活的的全部

但是每个人却应该知道获得幸福的关键路径是什么

特别是在看脸、拜金与浮躁的社会

关于如何获得内心的幸福与快乐却应是每个人必修的功课

而幸福在很大程度上与你的情商有关,而非完全靠智商

分享一下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看法...

1、关于感恩

很多人把感恩当成一种付出,

其实感恩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当我们忽然想起某个人经是对你好过

内心便会涌现出一股感动,这便是一种幸福

而如果我们认为别人的付出都是应该的

那么我们的感动一定是苍白的

2、关于朋友

哈佛大学的一个研究结论就是影响个人幸福最重要的外部因素是人际关系我们的幸福与快乐指数往往与我们人际质量有较大的关系

而这个人际质量就是一群乐观的人彼此之间的信任

所以与一群快乐的人在一块

你会更加的快乐。

3、同理心

这个世界上本来是没有什么冲突的

当我们只是站到自己的立场上

考虑问题的时候冲突便发生了

人生最大的遗憾是你坚持你是对了

而忘记了你想要的即便你对了又怎样?

其实仔细想想“我是对的”是一切冲突的根源;

其实“我对了”在很多时候没有你想的重要~~

4、关于学习

大脑就如肌肉,锻炼的越多收获也越多

当我们的大脑充满活力的思考以及运作的时候

我们就不会想不开心的事情,我们会变得更开心和满足。所以,如果你的生活中遇到了不幸

学习或许是最好的维他命~~

由此而言,获得幸福与快乐的一个重要的策略

就是不要把学习的习惯丢掉。

5、问题

南哥自认资质愚钝,

数年前曾在香格里拉的松赞林寺恳求佛祖智慧

后来生活让我慢慢地明白

“所谓的智慧与厚重其实是各种挫败的磨练一个有深度的人一定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所以TA会如此的深邃、沉稳与豁达。

因此我们可以坦言,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与困难

其实正是开启你智慧的法门,无需逃避,

只需从中有所学习便会有所成长。

6、做事

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固然重要

但是我们中的多数由于环境等各种因素

无法实现这一点!所以发现工作的价值与意义

是获得幸福感的重要方法

人生最大的遗憾不是明明给你机会你将它错过

而是你每天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心情,

你却从不使用这个权利~~

7、当下

哈佛大学研究显示,如果你感到沮丧

是因为对过去的不满,而如果你感到担忧和焦虑是因为你活在未来

昨天已经过去,明天还未发生

只有今天才是最有价值的人生体验。

8、原谅

人们最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

用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

原谅与接纳那些伤害我们的人

是打开心结的唯一方法。

9、谢谢

生活总是自我价值的折射

如果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对人对事

你更多地会发现别人的优点

欣赏别人的优点,这个时候我们是快乐的!

而当我们总是去挑剔别人的不足与缺点的时候,我们是不快乐的!

生活中我们若能将这种欣赏自然流露地回馈给对方那么我们便拥有了获得一生幸福的互动模式

所以将微笑留给别人

将快乐留给自己是

一种睿智的生活方法

10、深交

所谓的知己就是找一个真正懂我们的人!所谓的聆进入到对方的内心世界,

让对方知道你懂了

而不是放在心里

11、承诺

承诺一方面是对自己

另外一方面是对别人的

如果幸福是一杯水

那么承诺就是水杯

12、乐观

在困境中保持乐观在顺境中保持低调既是一种选择又是一种智慧

13、无条件的爱

我们都渴望爱与被爱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缺爱

真正缺少的是爱与被爱的能力,

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

这背后是:接纳、体谅、尊重、欣赏、信任

而不是、占有、虚荣、依赖

~~~

14、爱自己

一个不会照顾自己的人通常也不太会照顾别人

一个不会爱自己的人通常也不具备爱别人的能力

而锻炼与休息是对自己最起码的爱

可是我们中的很多人却不能给自己一个精力充沛的自然醒也没有将锻炼认真的写到日程中

如果南哥问:你真的爱自己吗?

你是如何爱自己的?

那么你给自己的答案是什么呢?

15、给予

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则

当你给予的同时已经拿到了给予的回报当你能够付出与给予的时候

是给到自己一个善意的回应

而这份善意的回应则是幸福感的源泉哈佛大学研究称

人们做好事,他们的大脑变得活跃

就好像当你经历别的奖励时

大脑所受的刺激。

那些关心别人的人要比冷漠的人更开心

《哈佛幸福课》读后感

《哈佛幸福课》读后有感整个阅读过程对我而言,启发最大的应该是如何变得更幸福快乐。很多时候我们都认为当我们得到我们想要的,比如说得到梦寐以求的工作,或者完成某项任务,或者获得某个奖项,或者得到喜欢的人的回应,两人顺利在一起,以为这样我们就会一直幸福快乐下去。但是事实并不是像我们想的一样,诚然,我们达成一个目标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幸福快乐,而这种时刻却是短暂的,我们的情绪随着时间马上就低落,甚至比我们没有实现目标时还要低落。和几个考上招教的同学交流时,发现大三毕业那会儿我们想的就是顺利考上招教,被录取的那几天的确开心幸福了一阵,但是这种兴奋感维持了几天就消失了,生活还是回到原先的平淡。又比如说刚上学的前两周,我们的确为新的环境和新的生活幸福开心了一阵,但是这种新鲜感,幸福感随着每周重复的教学生活日复一日的冲淡,而机械生活繁忙时,快乐幸福对于大多数人简直无从谈起。或许在别人看来,我不应该不快乐,顺利考上理想的职业,而且是和自己的专业对口,碰到一群天真烂漫的学生,学校也是旗帜潜质学校,生活貌似已经很幸福快乐了。但是寒假休息近来却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安,觉得身边的朋友都不自己过得比自己精彩,别人一个月挣的钱比自己半年挣得还要多,别人今年又去了某某城市,出入各种场合,实现了好多梦想,买心仪的车子,好不精彩,而我只能围着学校转圈,每天都是两点一线,甚至能望到20年后自己的水平,觉得人生好无趣,好可怕,身边的朋友好多都要结婚了,家人的暗示也越来越多,安排相亲,呵呵,自己不得不考

虑这方面,可是自己的职业性质,仿佛好像限制自己了,太稳定会说没有上进心,甚至没有其他职业的女性的工资高,用老人的话是永远都给你吊着一口气,就是饿不死,整个人像被上了一把大的枷锁,觉得幸福从来就不是自己的附属物,后来直到看到第二部分的幸福相对论中:“幸福并不是实现目标而是拥有目标时才豁然开朗”。上面说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基数”,如果有一个二维坐标轴,X轴代表时间,Y轴是我们的幸福指数,我们日常所处的状态即为我们的幸福基数,它是一个常数值。当我们实现一个目标时,幸福值就会上升达到一个顶峰,但是实现之后幸福值就会降低,甚至降到比原先的幸福基数还低。评价一个人快不快乐看的是幸福基数而不是峰值,而每个人的幸福基数不一样,有的人高,有的人低,所以如何提高幸福基数呢?答案就在于追求自己想要的目标,并且享受这个过程。分析一下,觉得自己最近之所以惴惴不安,不快乐的主要原因还是对于自己未来的不确定,不知道工作之后的一步该如何走。正如书上说:“当你有方向时,你就会快乐”。而在寻找方向这一点上我个人的感觉是:“确定你可以做的事,然后确定你想做的事,然后确定你最想做的事,最后确定你最想最想做的事;“生命太过短暂,做自己想做的事,及时行乐”。别人的东西是人家的,而自己的幸福感是他们不能剥夺的,羡慕别人,不如活在当下。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都习惯同时做多件事情,而让我们开心重要的一点就是简化生活。学会满足,知足者常乐乐。

儿童情商调查表

儿童情商(EQ)训练课程推广调查 成功=20%的智商+80%的情商,可见情商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是多么的重要!! 各位尊敬的家长:你好!恳请你花10分钟时间做以下调查给予我们一些意见,谢谢你的支持! 请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情商EQ? 情商教育课程是美国情商之父戈尔曼创办,是专业从事非智力因素(情商EQ)研究和培训。引进西欧先进的情商教育理念,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使在情商教育乐园生活和学习过的小朋友们获益良多,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他们不但学习成绩好,而且有理想、情商高、有自信、创新能力强。情商培训课程是一套由幼儿、小学生,中学生完整的情商教材,配合八大智慧课程设计,以全方位情商、全人教育、全脑开发、全潜能多媒体电脑教学为教育理念,使孩子得到最优质的学习环境及最具系统的早期情商教育,并奠定良好人格发展的基础,给孩子身心成长最关键性的帮助,青少年是一个塑造人格的最佳时期,他们像一张白纸,又像橡皮泥,你怎么给他(她)画、捏,她(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除了智力投资、智力教育,还需要全面的(人格、性格、习惯等情商)的塑造。才能真正的成才,也才有真正成功的人生——让孩子的智商与情商完美结合!情商教育面向1.5-16岁儿童进行测评、跟踪、指导服务等早教各项准备工作.在一系列的测评完后,对孩子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对儿童进行有针对性地情商训练,引入美国最新的情商训练体系,戈尔曼的情商理论。结合心理学,致力于0—16岁儿童情商教育的实践研究。让孩子在学习交流和交往,并在过程中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情商的提升。结合心理学对学习、生活有障碍的孩子进行分析了解,因材施教使孩子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学习方法和生活方式。 情商训练营培养怎样的孩子? 一、情商训练目标和原则(EQ—情商教育):有别于现行的传统智力教育,情商的影响惯穿于人的一生。在儿童期学习社交技巧和情绪管理,知识和评估让孩子更好的了解自己和他人。同时有助于他们学习解决问题,更好的学习并富有创造力,是创造性、同情心、自我意识的教育。 二、“情商训练目标”:通过训练和活动,孩子可以成为:?终身学习者?有责任心?能够成为他们想成为的人?能够在学校和社会中与他人一起学习和工作?关爱身边亲密关系的人情商孩子所学到的情商技能和效果评述: 一、情商教授的训练技能 1、情商训练营的训练有效性需要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1)有针对性的教授给孩子正确观念和情商技巧;(2)输送给父母更多与孩子相处之道。每一个年龄孩子的需要都不一样,他们的表现与心智模式发展、发育能力和环境密切相关。了解孩子现在处于的阶段,支持他们现阶段的需求(而不是强加给他们),才可以创造出安全、关爱、温暖的家庭氛围,从而培养出一个负责、坚强自信的孩子。 2、正确观念和情商技巧包括:?学会积极倾听?更了解自己和他人?管理自我情绪?用声音语言和肢体语言进行直接清晰的表达?学会自我激励?树立适当的目标?有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和作出决定?与他人(团队)能够合作?学会拒绝?必要时寻求帮助?知道自己还有很多困惑和未知的事情?建立更现实的、积极的自我形象 二、情商的“情商训练效果”:这些情商技巧的学习提高了自我认识、自信、冲动控制、交流、合作、冲突决断、解决问题、人际关系技巧、宽容和同情心。更重要的是,这些技能的掌握和情绪的成熟较之智商(IQ)更能预测一个孩子将来能够获得成功。研究表明:?这些观念和技巧是其他一切学习的基础?这些观念和技巧可以在18周岁以前学到,参加过情商训练的孩子,较少出现自我放弃和各种行为问题,而表现出更多积极的社会行为。而且,在学业表现上,他们也通常表现出进步。情商教育坚信所有的孩子都应该具备这些的观念和技巧,它将让孩子拥有健康、关爱、和有责任感和富裕的生活。 家长的声音: 1:你是否接受情商教育的观念? 2:你认为儿童是否要接受情商教育?A:是;B:否;C:随便;为什么? 3:你可以接受儿童情商教育课程的训练费用?A:3500元;B:2500元;C:1500元以下/半年一学期4:你为小孩会选择什么的培训课程?列出3种: 5:其它建议: 家长姓名:联系方式:调查人:

职场情商训练

锻炼情商的职场课 职业素质是从事某种职业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含职业兴趣、职业个性、职业技能和职业情绪几大要素,其中职业情绪就是职业情商。职业情商是从事某种职业应具备的情绪表现,职业情商的高低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其他职业素质的发展,进而影响整个职业生涯发展,因此,职业情商是最重要的职业素质,提高职业情商是个人职业发展的关键。 身在职场,无论从事哪种职业,身居何种职位,“智商决定是否录用,情商决定是否升迁”,已成为决定职业发展的重要信条。目前许多企业在招聘新员工时,也越来越重视考察应聘人员的情商素质,通过心理测试或情商测验等手段来测试应聘者情商的高低。一个人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等智力因素固然重要,但是,进入一个单位之后,影响和决定一个人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却是情商素质的高低,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通常认为20%取决于智商因素,80%取决于情商因素。 什么是情商和职业情商? 情商就是一个人的掌控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从情商的一般内涵来看,情商包含五个方面的情绪能力: (1)了解自己情绪的能力; (2)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 (3)自我激励的能力; (4)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 (5)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职业情商就是以上五个方面在职场和工作中的具体表现,职业情商更加侧重对自己和他人的工作情绪的了解和把握,以及如何处理好职场中的人际关系,是职业化的情绪能力的表现。

如何提升自己的职业情商呢? 一、心态修炼 了解自己在工作中的情绪是为了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职业情商对职业情绪的要求就是保持积极的工作心态。什么样的工作心态算是积极心态呢?积极的工作心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状态要积极。每天精神饱满地来上班,与同事见面主动打招呼并且展现出愉快的心情。如果上班来谁见了你都是一副无精打采的面孔,说起话来有气力没有任何感情色彩,永远得不到上级的赏识,也不会吸引你的同事的好感。 2、工作表现要积极。积极就意味着主动,称职的员工应该在工作表现上做到以下“五个主动:①主动发现问题;②主动思考问题;③主动解决问题;④主动承担责任;⑤主动承担份外之事。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做到五个主动是职场员工获得高职高薪的五大法宝。 3、工作态度要积极。积极的工作态度就意味面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千方百计找借口。成功激励大师陈安之说:“成功和借口永远不会住在同一个屋檐下。”,遇到问题习惯找借口的人永远不会成功。

标准情商测试

标准情商测试 目的:情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影响到智能的发挥、决策的做出、社会交往与合作、对挫折的承受以及心身健康。本测试是一组综合性测试情商的问答题。 A、自我情绪认知 1、对自己的性格类型有比较清晰的了解。 2、知道自己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情绪波动。 3、懂得从他人的言谈与表情中发现自己的情绪变化。 4、有扪心自问的反思习惯。 5、性情不够开朗,很少展露笑容。 6、无法确知自己是在为何生气、高兴、伤心或妒忌。 7、即使有生气、高兴、伤心或妒忌的事也不愿或不能表达出来。 8、情绪起伏很大,自己都不了解是为什么。 9、不知道自己的感情是脆弱还是坚强。 10、很难找到表达情绪的适当方式,要么表示愤怒,要么隐忍。 B、情绪控制 1、遇到不顺心的事能够抑制自己的烦恼。 2、遇到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能够冷静应对。 3、受到挫折或委屈,能够保持能屈能伸的乐观态度。 4、出现感情冲动或发怒时,能够较快地“自我熄火。” 5、听取批评意见包括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意见时,没有耿耿于怀。 6、情绪波动起伏,往往不能自控。 7、精神处于紧张状态,不能自我放松。 8、对自己期望很高,达不到标准时会很生气或发脾气。 9、做什么事都很急,觉得自己属于耐不住性子的人。 10、对人对事不喜欢深思熟虑,主张“跟着感觉走”。 C、自我激励 1、在人生道路上的拼搏中,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2、决定了要做的事不轻言放弃。 3、工作或学习上遇到困难,能够自我鼓励克服困难。 4、相信“失败乃成功之母”。 5、办事出了差错自己总结教训,不怨天尤人。 6、不愿尝试所谓新事物,对自己不会的事情感到无聊、低级趣味。 7、一次想做很多事,因此显得不够专心。 8、对于自己该做的事,很难主动地负责到底。 9、没必要要求自己什么,觉得自己很难做不到的事干脆放弃。

哈佛大学《幸福课》之《如何让爱情天长地久》

同志们: 这是我用了三个小时所记录的哈佛大学《幸福课》中关于"如何让爱情天长地久"的上课记录。 我和我的几位同学、朋友、亲密看完这堂课后,都感觉受益匪浅。里面的很多理念、例子、方法,会颠覆你对一些事情的看法,会改善你在恋情中的一些处事心态,会帮助到你使你在恋情中有智慧的去经营你们的爱情,会使你们的恋情不仅维持下去还可以保持激情。 可能看上去文章会比较长,但请相信我,随着半个小时的阅读,加以日后慢慢的体会,一定会对你们终生的爱情有所帮助,相信我! 下面就请开始吧。 大家好! 今天我们继续谈论爱情。 上节课我们留下的问题多过答案。问题是很难的问题:"我们怎样维持爱情,怎样在热恋期后维持激情?"因为即便我们觅得自己的布拉德皮特,或海里贝瑞,也不能确保激情长存。其实真正能确定的是——我们和那个人经历的生理上的兴奋,会慢慢淡去。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几个数据:三分之二的婚姻以离婚告终。那些即便以后没有分开的,也是出于省事,出于责任,而不是因为曾经在一起时的那种激情。那种在恋情一开始存在的,带着想要与之共度终生的,彼此承诺与对方长相厮守的美好夙愿。 若问"幸福心理学能为我们做什么?"这是对另一个问题的提问——另一个被问了很多年的问题——"为什么这么多恋情失败的例子?"这问题很重要,很有必要问。这个问题涵盖面远远不够! 但这个问题犯了一个错误:它有一个缺点,只问了消极的问题。当我们研究问题少年、时间管理与压力时,也犯了这样的错误。因为当我们只问了消极的问题时,我们就会看不到眼前真实的颜色。 所以我们来问这个问题:不仅问"怎样让恋情维持下去?",还要问"怎样让恋情美好下去?" 如david和john两位心理学家,在他们写的大作中,在他们的研究中,谈过这些方法特征,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第一个方法是努力。 努力时世界上守得最好的秘诀,是成功的秘诀、是个人成功的秘诀、是感情成功的秘诀。成功没有捷径!若想让一段恋情一直美好,我们就得为之努力。这看起来似乎是不言而明的普遍常识,但在这个班上,我们经常体会到。正如伏尔泰所说"常识没那么寻常。",为什么要用常识来维持一段恋情时,却发现这样的常识不是人人都有呢?这是因为,很多人对恋情有着错误的期望。或者确切地说,对美好恋情有着错误的期望。 大多数人认为拥有一段美好的、至死不渝的恋情的关键在于"寻找到真命天子"。这确实重要。但是错在了将重点放在"寻找"上面。 我们也套用一下carol dweck研究中,固定心态和可塑心态的对比。人们有一种会破坏恋情的寻找心态—— 我来为大家解释一下:先回到春假前我们讲过的知识,cd证明了,当人们获得游戏测试成绩后,我们称赞他们"你真聪明!",这时他们就有了固定心态。相反,如果我们称赞他们"你真努力!",这时他们就有了可塑心态。这两种心态都会产生影响。 因为固定心态,即赞赏"你真聪明"帮不上什么,却在他们进入下一轮测试时,当测试变

哈佛幸福课(文字版 全)剖析

幻灯片1 ●你们觉得什么是心理课是用来干什么的?比如语文课,帮助我们识字,阅读,了解这个 世界。 ●那你们觉得心理课是用来干嘛的呢? ●我希望心理课,能够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喜欢自己,更愉快地生活。 ●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 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幻灯片2 了解自己? ●你们觉得怎么样叫做了解自己? ●你们觉得了解自己吗? ●比如说,我是一个老师,教心理课,我喜欢看书,看电影,打乒乓球。 ●你们觉得老师这样算了解自己吗?不算,喜欢看书的心理老师肯定不只我一个,这样的 了解非常不够。(让学生思考,还需要了解什么) ●当我们对自己的性格,能力,目标,生存的意义有一个独特的认识,我们才能算是了解 自己。 幻灯片3 ●老师还记得,同学们上节课发现很难说出别人和自己的优缺点。 ●你们觉得为什么? ●我们先来想一下,我们为什么很难说出自己的优点? ●一方面,我们一直以来被教育要谦虚,说自己的优点有种“不要脸”的感觉。另一方面, 我们有时候会不够自信,觉得自己没什么优点啊。还有就是我们有的人真的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优点。想一下自己是属于哪一种? ●在我们中国的文化里,很少夸奖孩子。老师印象很深,从小到大,我妈从来不敢夸我, 只提醒我做得不好的地方。你们觉得我妈是怎么想的? ●对,一夸就骄傲了,就堕落了,就不思上进了呀!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觉得自己是不是一无是处呢。我亲妈都没夸过我! ●当然,我妈是个好妈妈,大家不要误会。只不过我们传统的教育就是这种风格的。 ●所以,老师从小就是一个自卑的小孩。幸好老师后来能够越来越完整地看到自己,看到 缺点的同时也能看到自己好的方面。大家千万要记得没有一个人是一无是处的。 幻灯片4 ●知道自己的长处很重要,他让我们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比如说我们班有人擅长演奏乐器, 有人擅长讲故事,有人鬼点子特别多,脑瓜特别灵,有人能让周围的人很快乐,有人阅读能力特别强,有人特别容易和他人相处。 ●这些都是你身上独一无二的东西,他们代表了“你是谁”,你是什么样的人。

哈佛幸福课作业之睡眠,触摸与爱情的重要性

睡眠,触摸和爱情的重要性 当你紧张地工作、学习了一整天,你会选择怎样去使自己放松下来?当你面临不断升级的压力,你该如何应对? 我们生活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时间显得不够用了,我们会抱怨着睡眠时间的不足,人际关系的不融洽等等。而我们需要的是一个适合自己的身心疗法,学会去放松下来。因此,我们首先要明白一些对我们有用处的事情。 睡眠 睡眠是生命必需过程,是一种生物节律。人的一生中约有1/3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对我们是十分重要的,可以看做是一种投资。当你保持每天8小时睡眠,第二天你会有更多的经历去学习工作,同样可以提高你的记忆力和身体的免疫力。而睡眠不足也会导致我们情绪焦虑抑郁,所以我们应该保证充足的睡眠。 以下几点有助于我们理解睡眠对我们的重要作用: (1)补充人体的足够能量:睡眠时全身基础代谢率降低,能量消耗减少,同时睡眠时人体合成代谢超过分解代谢,使各组织消耗能量得到补充,为消除疲劳、

体力恢复提供能量。 (2)增强免疫功能:睡眠时由于内分泌发生一系列变化能增强机体产生抗体,从而提高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3)提高智力:睡眠时能使大部分脑细胞处于休息状态,使神经细胞得到能量补充.有利于功能恢复,增强人的记忆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有梦的快速眼动睡眠有益于记忆,能阻止大脑对新知识的遗忘,有助于人们的创造性思维。 (4)益寿延年:睡眠不足会引起人体心理、生理一系列的变化,不利于健康。充足睡眠可增进健康,延长寿命。 触摸 身体的接触是最易于使用的爱语。许多研究表明:常被人握着、拥抱和亲吻的孩子,比那些被人长期甩在一边且无人碰触孩子更容易发展出健全的感情生活。而触摸的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的一部分,与锻炼,睡眠一样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一种触摸方式——拥抱,使我们更快乐。

国际标准情商测试题(与分析)

情商能力测试 第1~9题:请从下面的问题中,选择一个和自己最切合的答案。1.我有能力克服各种困难:________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2.如果我能到一个新的环境,我要把生活安排得:________ A、和从前相仿 B、不一定 C、和从前不一样 3.一生中,我觉得自已能达到我所预想的目标:________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4.不知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回避或冷淡我:________ A、不是的 B、不一定 C、是的 5.在大街上,我常常避开我不愿打招呼的人:________ A、从未如此 B、偶然如此 C、有时如此 6.当我集中精力工作时,假使有人在旁边高谈阔论:________ A、我仍能用心工作B、介于A、C之间C、我不能专心且感到愤怒7.我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能清晰地辨别方向:________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8.我热爱所学的专业和所从事的工作:________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9.气候的变化不会影响我的情绪:________ A、是的 B、介于A、C之间 C、不是的 第10~16题:请如实选答下列问题,将答案填入右边横线处。

10.我从不因流言蜚语而气愤:________ A、是的 B、介于A、C之间 C、不是的 11.我善于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________ A、是的 B、不太确定 C、不是的 12.在就寝时,我常常:________ A、极易入睡 B、介于A、C之间 C、不易入睡 13.有人侵扰我时,我:________ A、不露声色 B、介于A、C之间 C、大声抗议,以泄己愤 14.在和人争辨或工作出现失误后,我常常感到震颤,精疲力竭,而不能继承安心工作:______ A、不是的 B、介于A、C之间 C、是的 15.我常常被一些无谓的小事困扰:________ A、不是的 B、介于A、C之间 C、是的 16.我宁愿住在僻静的郊区,也不愿住在嘈杂的市区:________ A、不是的 B、不太确定 C、是的 第17~25题:在下面问题中,每一题请选择一个和自己最切合的答案。17.我被朋友、同事起过绰号、讥讽过:________ A、从来没有 B、偶尔有过 C、这是常有的事 18.有一种食物使我吃后呕吐:________ A、没有 B、记不清 C、有 19.除去看见的世界外,我的心中没有另外的世界:________ A、没有 B、记不清 C、有 20.我会想到若干年后有什么使自己极为不安的事:________

哈佛大学幸福课感悟

哈佛大学幸福课感悟 姓名:XXX 班级:XXX 学号:XXXXXXXXX 幸福永远是人类的追求,人类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实现幸福的理想。但是,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得到幸福?至今仍有无数的人在苦苦寻找着答案。 现实生活告诉我们,幸福是一个经常变幻的不等式:富裕不能带来幸福,贫穷不能夺走幸福;苦难不会减少幸福,名利也不会增添幸福。人生的历练同样告诉我们,幸福还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矛盾选择:得到了,你也许并不幸福;失去了,你也许获得了更多的幸福;接受了,也许是你幸福的损失;给予了,也许给你换来幸福的倍增。所以,今天的你我,即使衣食无忧,功成名就,仍会感到自己并不幸福。很多现代人,即使实现了很多梦想,获得了很多成功,仍会常常产生这样的困惑:我是幸福的人吗?我的幸福究竟在哪里?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到底追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泰勒博士坚定地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人们衡量商业成就时,标准是钱。用钱去评估资产和债务、利润和亏损,所有与钱无关的都不会被考虑进去,金钱是最高的财富。但是我认为,人生与商业一样,也有盈利和亏损。具体地说,在看待自己的生命时,可以把负面情绪当作支出,把正面情绪当作收入。当正面情绪多于负面情绪时,我们在幸福这一“至高财富”上就盈利了。所以,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一个幸福的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我国有一句古训:自助者,天助也。惟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救命神。一个人如果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丰富自己的修养,正确认识和塑造自我,就会铸就一个人的幸福和成功。 泰勒博士早年为了准备重要赛事,除了苦练外,须严格节制饮食。比赛一结束,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奔到自己喜爱的汉堡店,一口气买下4只汉堡。当他急不可待地撕开纸包,把汉堡放在嘴边的刹那,却停住了。因为他意识到,上个月,因为健康的饮食,自己体能充沛。如果享受了眼前汉堡的美味,很可能会后悔,并影响自己的健康。望着眼前的汉堡,他突然发现,它们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可以说,代表着4种不同的人生模式。 第一种汉堡,就是他最先抓起的那只,口味诱人,但却是标准的“垃圾食品”。吃它等于是享受眼前的快乐,但同时也埋下未来的痛苦。用它比喻人生,就是及时享乐,出卖未来幸福的人生,即“享乐主义型”;第二种汉堡,口味很差,里边全是蔬菜和有机食物,吃了可以使人日后更健康,但会吃得很痛苦。牺牲眼前的幸福,为的是追求未来的目标,他称之为“忙碌奔波型”;第三种汉堡,是最糟糕的,既不美味,吃了还会影响日后的健康。与此相似的人,对生活丧失了希望和追求,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不对未来抱期许,是“虚无主义型”;会不会还有一种汉堡,又好吃,又健康呢?那就是第四种“幸福型”汉堡。一个幸福的人,是既能享受当下所做的事,又可以获得更美满的未来。 泰勒博士为学生简化总结了“幸福课”10项贴士,我加了一些自己的体会: 1、遵从你内心的热情。 先知道自己要什么,再问最想要的是什么,最不能失去的是什么。一件不值得做的事情,也就不值得做好——这是基本的心理学。遵从内心,而非别人的评价,放弃也是一种负责。减去不重要的,那些你内心真正需要的事物,才能唤醒生命的热情。做到这一点依然需要表达并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断深入挖掘自己的快乐根源,这样才能有明确的目的,追寻幸福的时候才会少走弯路。 2、多和朋友在一起。不要被日常工作缠身,亲密的人际关系,是你幸福感的信号,最有可能为你带来幸福。与朋友交流之前,需要先和自己交流。这样,和别人在一起的幸福才不

哈佛幸福课简介

哈佛幸福课 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是“幸福课”,听课人数超过了王牌课《经济学导论》。教这门课的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讲师,名叫泰勒?本-沙哈尔。 本-沙哈尔自称是一个害羞、内向的人。“在哈佛,我第一次教授积极心理学课时,只有8个学生报名,其中,还有2人中途退课。第二次,我有近400名学生。到了第三次,当学生数目达到850人时,上课更多的是让我感到紧张和不安。特别是当学生的家长、爷爷奶奶和那些媒体的朋友们,开始出现在我课堂上的时侯。” 本-沙哈尔的幸福十条,录此共勉。 (1) 遵从你内心的热情。 (2) 多和朋友们在一起。不要被日常工作缠身,亲密的人际关系,是你幸福感的信号,最有可能为你带来幸福。 (3) 学会失败。成功没有捷径,历史上有成就的人,总是敢于行动,也会经常失败。不要让对失败的恐惧,绊住你尝试新事物的脚步。 (4) 接受自己全然为人。失望、烦乱、悲伤是人性的一部分。接纳这些,并把它们当成自然之事,允许自己偶尔的失落和伤感。然后问问自己,能做些什么来让自己感觉好过一点。 (5) 简化生活。更多并不总代表更好,好事多了,也不一定有利。你选了太多的课吗?参加了太多的活动吗?应求精而不在多。 (6) 有规律地锻炼。体育运动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每周只要3次,每次只要30分钟,就能大大改善你的身心健康。 (7) 睡眠。虽然有时“熬通宵”是不可避免的,但每天7到9小时的睡眠是一笔非常棒的投资。这样,在醒着的时候,你会更有效率、更有创造力,也会更开心。 (8) 慷慨。现在,你的钱包里可能没有太多钱,你也没有太多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无法助人。“给予”和“接受”是一件事的两个面。当我们帮助别人时,我们也在帮助自己;当我们帮助自己时,也是在间接地帮助他人。 (9) 勇敢。勇气并不是不恐惧,而是心怀恐惧,仍依然向前。 (10) 表达感激。生活中,不要把你的家人、朋友、健康、教育等这一切当成理所当然的。它们都是你回味无穷的礼物。记录他人的点滴恩惠,始终保持感恩之心。每天或至少每周一次,请你把它们记下来。

哈佛大学幸福课2(为什么要学习积极心理学)

1.Now think about the power of questions. Think about a questions did. For decades,many kids who potentially could have been helped weren't helped.Because the right question was not asked as well. 2.Questions create reality. The questions we ask very often determine the quest that we will pursue(从事), the path that we will take, the life we will live. 3.关注点的影响。 They focuse on their strength rather than primarily(主要的) deficiencies. (不足) They set goal for themselves. They were future-oriented, not just thinking about how bad things are today perhaps, but also thinking about"this is where I want be 5 years or 10 years from now." They had a role model. That gave them stength. That gave them sense of direction. And finally, most significantly, they did not bowl alone. They had social support, they did not say:"I'm tough enough to do it by myself." Rather they said:"I'm tough to reach out for help." Because that does require certain toughness(能力)......The strength to admit weakness as well, the strength to admit a need.

高情商者的9个表现

LinkedIn的精选内容作者Travis Bradberry博士最先将这篇文章发表在LinkedIn 上。 我的上一篇文章《成功人士如何保持冷静》真的是在LinkedIn上引起了轰动(阅读数已经接近1500万)。情绪的管理技巧不仅仅是在探讨“你不会做什么”,同时也跟“你将会做什么”有关。 TalentSmart已经对一百多万人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最佳表现的高层阶梯充满了高情商的人(确切地说是90%的高效人士)。所以,我翻看最初的数据时发现,高情商的人士为了让自己保持冷静、满意并且不会失控会对以下这些行为进行规避。他们有意识地避免这些行为。因为这些行为具有诱惑性,稍不小心就会落入其中。 以下罗列的这些行为并不是非常详尽,它列出了9项你可以进行规避的行为,以便情商和表现力的提升。 1、他们不会让自己的好心情受限于任何人 当你的快乐感和满足感是源于与他人所进行的比较的话,那么你就已经不再是幸福的主人了。当高情商的人自我感觉良好时,他们并不会让任何人的意见或是成就将其剥夺。 虽然你无法干涉他人是如何看待你的,但是你没必要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你可以总是对他人的意见持保留态度。这样,不管他人是怎么想或怎么做,你的自我价值都是发自于内心的。在任何特定时刻,不管别人如何评价你,有一件事是确定的---你永远不可能像他们描述的那样好或是坏。 2、他们会宽恕但是并不会忘记 情商高的人会很快原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忘记。宽恕需要你放手已经发生的事情,这样才能继续向前。这并不是意味着你将会给犯错者再一次的机会。高情商的人不愿意被拖入他人造成的错误中,所以他们会很快的翻篇,并且对于保护自己免受未来的伤害非常自信。 3、他们不会在战斗中阵亡 高情商的人知道养精蓄锐伺机再战是多么的重要。在冲突中,失控的情绪会拖你的后腿,在这种斗争中持续下去会给你造成严重的损害。当你读取并且回应你的情绪时,你可以对斗争进行明智的选择,当时机合适时势必坚守阵地。 4、他们不会将完美置于首位

哈佛大学:幸福课(全23集,115盘下载)

哈佛大学:幸福课13(1).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7411707629.html,/file/e6rtxoa1# 哈佛大学:幸福课22.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7411707629.html,/file/e6rtxosv# 哈佛大学:幸福课21.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7411707629.html,/file/dn9mu7pm# 哈佛大学:幸福课20.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7411707629.html,/file/e6rtxq0b# 哈佛大学:幸福课19.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7411707629.html,/file/dn9mu5yc# 哈佛大学:幸福课18.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7411707629.html,/file/bh0gvlvl# 哈佛大学:幸福课17.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7411707629.html,/file/clo36msl# 哈佛大学:幸福课16.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7411707629.html,/file/e6rtxhp1# 哈佛大学:幸福课15.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7411707629.html,/file/bh0gv89g# 哈佛大学:幸福课13.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7411707629.html,/file/dn9mtmc7# 哈佛大学:幸福课14.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7411707629.html,/file/clo350ja# 哈佛大学:幸福课11.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7411707629.html,/file/aqaul593# 哈佛大学:幸福课12.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7411707629.html,/file/e6rt9g6e# 哈佛大学:幸福课08.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7411707629.html,/file/e6rt9acf# 哈佛大学:幸福课09.mp4

哈佛大学:幸福课04.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7411707629.html,/file/bh0goy8n# 哈佛大学:幸福课07.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7411707629.html,/file/bh0gouxf# 哈佛大学:幸福课06.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7411707629.html,/file/dn9mtgkm# 哈佛大学:幸福课05.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7411707629.html,/file/bh0go0d2# 哈佛大学:幸福课03.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7411707629.html,/file/clo35txn# 哈佛大学:幸福课02.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7411707629.html,/file/clo35qv4# 哈佛大学:幸福课01.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7411707629.html,/file/clo35gmc# 哈佛大学:幸福课.mp4

读《哈佛积极心理学》有感作文1500字

读《哈佛积极心理学》有感作文1500字幸福,有人把它编在歌里,有人把它写在书籍中。美国哈佛大学把它搬进教室里。不仅如此,沙哈尔博士讲授的有关幸福的“积极心理学”还成为哈佛大学排名第一的课程,超越了长期排名第一的“经济学原理”,这是在历史上首次以科学来论证幸福是什么。曹校推荐给大家的就是这本-------《哈佛积极心理学》。 书中讲到,沙哈尔给哈佛学生的十条幸福忠告;讲到哈佛幸福课的四个目标;通往更快乐、更幸福的门径等等。其中,有一句话使我感触很深。“如果星星一千年内才闪耀一次,当它闪烁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会仰望它,可正因为它每晚都闪烁在星空,所以我们认为那是种理所应当的。如果一个人把一切都当做是理所应当,那他就不会懂得感恩和珍惜,自然也就感受不到生活的幸福。” 感受幸福的人往往心怀一种信念和动力,这种信念和动力既能够激励自己不断地前进,也能够感动和改变周围的人。感受幸福,会让自己与幸福的联系更紧密。当面对孩子那天真无邪的笑脸时,所有的烦恼也就烟消云散了;清晨,当迎着第一缕阳光,迈着从容的脚步踏进校园时,孩子们一声声“老师好!”,幸福的一天开始了! 感受幸福校园 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法国小说家雨果曾说过: “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有人爱我们。”其实, 教师的幸福有时就是一种感动, 外界并没有改变什么, 只是你的内心改变了,幸福是一种感觉,在美丽的校园里,在和孩子们相处的每一天,在看着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自己也会感受到幸福。也为我们的校园注入了幸福的源泉! 感受幸福课堂 课堂是教师生命舞台,在电子白板整合的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们一起沉浸在课堂的氛围中,游动的各种各样的鱼、2500年前的春秋时代的穿越、神话故事的美妙世界------这是一个美妙的世界!在这里,老师和学生一起悲伤,一起欢乐,弗洛姆曾说: “幸福本身不是结果, 而是伴随着力量增长的体验。”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中, 看到学生们一个个高举的小手,激动的小脸,教师体验到了喜悦和收获的幸福。 感受幸福生活 感受幸福生活,就是要以积极向上的生活信念, 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高雅的生活情趣, 从平凡的教学工作中感受生活, 享受生活, 获得职业幸福感。以平平常常的心态, 高高兴兴的心情, 去干实实在在的事情。校长的话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促进个体获得幸福体验, 提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幸福课读后感

我们该怎样过好我们的一生 ——《幸福课—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读后感 作者陈海贤,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在知乎专栏撰写“幸福课专栏”,共有480491位关注者;致力于帮助敏感内向者找到幸福之道,同时帮助身处过渡期的人完成从旧我向新自我的转变。 第一次读就很喜欢,一口气读完,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比其他心灵鸡汤类的心理学书好他妈太多了。第二次拿起这本书时,我正经历了感情不顺,身体欠佳,考研失败的低谷期,还在找心理咨询师调节的阶段,这一次读心境完全不一样,开始慢慢读,并做了笔记,读完内心平静而祥和,自在而丰富。 书中解决了我困惑已久的问题,比如:我是个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者,该怎么办——成长型思维;三分钟热度不能坚持的问题——不功利心地培养兴趣爱好;原生家庭的问题——选择原谅,并做自己的教养者;性格内向的问题——做自己才舒服(自由特质理论);喜欢做老好人,不会拒绝的问题——树立边界;拖延症的问题——WOOP原则…… 以下是我的摘抄的一些读书笔记: 1、通往幸福之路,就是脚下的路 2.假想中的完美自我×××

3.成长型的思维认为人的认知和能力是不断成长的 4.一棵树生长的使命是什么? 5.“更大的世界”在“远方”,“远方”还是要回到内心世界。 6.远方是药也是病。 药:想象中的远方,提供了人们启程的最初动力;现实的远方培养的人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病:如果你没有改变,他乡还是会变故乡,疲惫和厌倦还是会爬上心头。 7. 琐事也是我们的道 心自由了,琐事便不再是琐事,是随缘。 正事和琐事都是“我的时间”,应该好好享受。 8.尽人事安天命 即使上天不给我回报,我也会努力投入。投入专注本身便是幸福。 9.创造福流: ~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规则 ~建立及时反馈 ~有挑战性的任务 10.接受平庸的那一刻不是绝望和放弃努力的那一刻,反而是更加踏实的回归了生活 11.迷茫是艰难所在,也是意义所在。这段艰苦的生活,你总得学点的什么,才不会亏。 12.你爱的是兴趣,还是兴趣背后的成功?

最新情商(EQ)测试题(全部)

情商(EQ)测试题 情商(EQ):一个近几年才提出来相对智商(IQ)而言的心理学概念,是情绪的商数,或称情绪智慧;指人的乐观与悲观,急躁与冷静,大胆与恐惧,沉思与直觉等情绪反应的程度。这是一组欧洲流行的测试题,共33题,测试时间25分钟,最大EQ为174分。如果你已经准备就绪,请开始计时。 第1~9题:请从下面的问题中,选择一个和自己最切合的答案 1.我有能力克服各种困难:________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2.如果我能到一个新的环境,我要把生活安排得:________ A、和从前相仿 B、不一定 C、和从前不一样 3.一生中,我觉得自已能达到我所预想的目标:________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4.不知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回避或冷淡我:________ A、不是的 B、不一定 C、是的 5.在大街上,我常常避开我不愿打招呼的人:________ A、从未如此 B、偶然如此 C、有时如此 6.当我集中精力工作时,假使有人在旁边高谈阔论:________ A、我仍能用心工作 B、介于A、C之间 C、我不能专心且感到愤怒 7.我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能清晰地辨别方向:________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8.我热爱所学的专业和所从事的工作:________ A、是的 B、不一定 C、不是的 9.气候的变化不会影响我的情绪:________ A、是的 B、介于A、C之间 C、不是的

第10~16题:请如实选答下列问题,将答案填入右边横线处 10.我从不因流言蜚语而气愤:________ A、是的 B、介于A、C之间 C、不是的 11.我善于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________ A、是的 B、不太确定 C、不是的 12.在就寝时,我常常:________ A、极易入睡 B、介于A、C之间 C、不易入睡 13.有人侵扰我时,我:________ A、不露声色 B、介于A、C之间 C、大声抗议,以泄己愤 14.在和人争辨或工作出现失误后,我常常感到震颤,精疲力竭,而不能继承安心工作:______ A、不是的B、介于A、C之间C、是的 15.我常常被一些无谓的小事困扰:________ A、不是的 B、介于A、C之间 C、是的 16.我宁愿住在僻静的郊区,也不愿住在嘈杂的市区:________ A、不是的 B、不太确定 C、是的 第17~25题:在下面问题中,每一题请选择一个和自己最切合的答案 17.我被朋友、同事起过绰号、讥讽过:________ A、从来没有 B、偶尔有过 C、这是常有的事 18.有一种食物使我吃后呕吐:________ A、没有 B、记不清 C、有 19.除去看见的世界外,我的心中没有另外的世界:________ A、没有 B、记不清 C、有 20.我会想到若干年后有什么使自己极为不安的事:________ A、从来没有想过 B、偶尔想到过 C、经常想到 21.我常常觉得自己的家庭对自己不好,但是我又确切地认识他们的确对我好:________ A、否 B、说不清楚 C、是 22.天天我一回家就马上把门关上:________ A、否 B、不清楚 C、是 23.我坐在小房间里把门关上,但我仍觉得心里不安:________ A、否 B、偶尔是 C、是

哈佛大学幸福课,第一讲英文对照

Positive Psychology – Lecture 1 Tal Ben-Shahar Hi Good morning. It's wonderful to be back here. Wonderful to see you here. I'm teaching this class because I wish a class like this had been taught when I was sitting in your seat as an undergrad here. This does not mean it is a class you wish to be taught, nor does it mean that it is the right class for you. But I hope to doing the next couple of lectures is giving you an idea what this class is about so that you can decide whether or not it is for you. I came here in 1992 And then I had a mini epiphany half way through my sophomore year. I realized that I was in a wonderful place with wonderful students around me, wonderful teachers. I was doing well academically. I was doing well in athletics. I was playing squash at that time. I was doing well socially. Everything was going well. Except for the fact. That I was unhappy. And I didn't understand why. It was then in a matter of moments, that I decided that I had to find out why and become happier. And that was when I switched my concentration from computer science to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with a single question: how can I become happier? Over time I did become happier. What contributed most to my happiness was when I encountered a new emerging field But essentially research that falls under or within the field of positive psychology. Positive psychology, studying it, applying the ideas to my life has made me significantly happier. It continues to make me happier. And it was when I realized the impact that it had on me that I decided to share it with others. That's when I decided that I wanted to be a teacher and teach in this field. So this is positive psychology, psychology 1504. And we'll be exploring this new, relatively new and fascinating field. And hopefully, we will be exploring more than the field ourselves. When I first taught this class that was back in 2002, I taught it at a seminar and had eight students. Two dropped out. That left me with six. The year after, the class became slightly larger. I had over three hundred students. And then third year when I taught it which was the last time, I had 850 students in the class, making it at that point the largest course at Harvard. And that's when the media became interested. Because they wanted to understand why. They wanted to understand this phenomenon that "here you have a class, that's larger than Introduction to Economics". How could that be? So I was invited by the media for interviews, whether it was newspapers, radio, television. And I started to notice a pattern during those interviews. So I would walk into the interview. We would have the interview. And afterwards, the producer or the interviewer would walk me out and say something to the effects of "well thank you Tal for the interview. But you know I expected you to be different". And I would ask, as nonchalant as I could of course. I didn't really care but had to ask anyway, "how different?" And they would say, "Well you know, we expected you to be more outgo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