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罐灭菌

合集下载

发酵罐的灭菌方法

发酵罐的灭菌方法

发酵罐的灭菌方法一、蒸汽灭菌法。

这可是个超级常用的办法呢。

就是把蒸汽通到发酵罐里,高温的蒸汽到处乱窜,那些细菌啥的就受不了啦。

就像是一群小怪兽,被蒸汽这个超级英雄给打得屁滚尿流。

蒸汽温度高呀,能把发酵罐的各个角落都照顾到,不管是罐壁上的,还是各种管道里藏着的细菌,统统都消灭掉。

不过呢,这个过程得小心点,要控制好蒸汽的压力和温度哦,不然发酵罐可能会闹小脾气,比如说被压力搞得变形之类的。

二、化学灭菌法。

这个方法也挺有趣的。

就是用一些化学药剂来杀菌。

比如说过氧化氢呀,它就像一个小小的清洁卫士,跑到发酵罐里到处消毒。

但是呢,用化学药剂灭菌后,得把这些药剂的残留处理好。

要是残留太多,就像是在发酵罐里留了个小隐患,可能会影响到后面发酵的东西呢。

就好比你打扫房间,用了清洁剂,但是不把清洁剂残留擦干净,总会有点小麻烦。

三、干热灭菌法。

干热灭菌就像是给发酵罐来一场干蒸桑拿。

把发酵罐放到高温的环境里,没有水分的那种热哦。

这种方法对于一些不怕干热的东西很有效。

不过呢,它的缺点就是花费的时间可能会长一点。

就像你慢慢烤一个东西,得等好久才能熟透一样。

而且这种方法对于一些比较大的发酵罐,可能效果就没有蒸汽灭菌那么好了,毕竟热传递没有那么快嘛。

四、过滤除菌法。

这个方法很巧妙哦。

它是让空气或者其他东西通过一些特殊的过滤器,这些过滤器就像一个个小筛子,细菌这些大个头就被筛在外面啦,只有干净的东西能进到发酵罐里。

不过呢,这个过滤器得经常检查和更换,要是过滤器破了个小口子,那些细菌就会像小偷一样悄悄溜进去啦。

总之呢,每种灭菌方法都有它的优缺点,要根据发酵罐的具体情况,还有发酵的东西来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

就像给不同的人挑衣服,得选最适合的才行呀。

实验室发酵罐上高温灭菌PH电极安全操作规定

实验室发酵罐上高温灭菌PH电极安全操作规定

实验室发酵罐上高温灭菌PH电极安全操作规定发酵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化学和医药等领域,以及产生食品和饮料等。

PH电极是常用的工具之一,用于检测发酵制品中的pH值,是非常重要的分析仪器。

在使用发酵罐时,需要对PH电极进行高温灭菌处理,以保证工具的清洁和准确性。

但如果不进行正确的操作,会对实验室人员的安全造成危害。

本文介绍一些关于实验室发酵罐上高温灭菌PH电极的安全操作规定,以确保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和实验可靠性。

实验室安全规范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是保障实验室人员生命财产和实验室正常开展工作的关键。

在使用实验室发酵罐上的高温灭菌PH电极时,需要遵循以下安全规范:1. 安全防护实验室工作是危险的,需要进行全面的安全防护措施。

在对PH电极进行高温灭菌时,应该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和口罩等防护设备。

这些防护用品可以有效地防止高温和化学物质对人体的伤害。

2. 手术台和电子秤在对PH电极进行高温灭菌时,应将手术台和电子秤放在离发酵罐较远的位置,以免在灭菌时被热量和蒸汽影响,也可避免水汽进入手术台和电子秤影响测量精度。

3. 规定操作规定操作过程非常重要,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几率。

在操作PH电极时,应按照规定进行高温灭菌,并注意灭菌时间。

4. 安全用电在使用高温灭菌设备时,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电器的基本知识和安全规范。

禁止使用损坏的设备,电源必须是无损坏的,以免造成电气事故。

5. 包装及标识灭菌完毕后,应立即将PH电极放入药品袋中,并在袋子上标明灭菌时间和日期。

在处理袋子时应注意其属于灭菌物品,严格遵循实验室的应急处理规定。

高温灭菌操作步骤高温灭菌要求操作人员能够仔细操作,敬业精神和正确的工作态度是保证操作成功的关键。

以下是高温灭菌操作的具体步骤:1. 准备操作区域在进行高温灭菌之前,需要将操作区域进行清洁,使用70%的酒精清洁发酵罐的表面,在灭菌过程中严格避免污染。

2. 准备高温灭菌设备仔细检查高温灭菌设备是否状况良好,确定灭菌物品的数量,适当调整器械架的高度,将PH电极安全地固定在器械架上。

发酵罐操作规程

发酵罐操作规程
8. 接种。放出罐中空气,将罐压降至0,在火焰保护下接种。
三、 发酵。控制适当通气量,将罐压控制在0.3-0.5kg/cm2,标定溶氧至100%。将状态模式切换到发酵。
发酵过程中要经常观察温度、搅拌、泡沫、溶氧、通气量罐压等,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四、 放罐及清洗。将状态切换到停止发酵,保存发酵数据。从放料口放出发酵液。关闭进气、搅拌等阀门,打开放气阀,待罐压降至0后,清洗罐子。取出电极,洗净。pH电极存放空气管进汽。关好空气进气阀(黄色手柄),打开蒸汽进汽阀(红色手柄),蒸汽进入过滤器。先从尾阀排出少量冷凝水,关小尾阀,打开过滤器下面的进汽阀,蒸汽从空气管进入发酵罐。
6. 灭菌。控制排气阀大小,控制空气口、出料口进汽量,将温度控制在灭菌所需温度,维持一定时间。
7. 冷却。关闭蒸汽阀,待压力下降至0.2-0.3kg/cm2时,缓慢打开空气阀及尾阀,吹干过滤器。打开冷却水及相关阀门,将控制程序切换到冷却模式(自动控温),罐内迅速降温。待罐压降至0.2-0.3kg/cm2时,打开空气进气阀,保持罐内压力。
五、 发酵结束,关闭所有阀门及电源。
注意:谨防烫伤!操作时戴手套!
发酵罐操作规程
一、 进罐前准备工作:清洗发酵罐;电极标定;装好pH、溶氧电极;放出蒸汽发生器中的污水;贮水箱中加满水;培养基配制好后倒入发酵罐,调至适当体积及pH;打开搅拌;检查罐上各种盖帽,旋紧。
二、 灭菌操作:
1. 打开蒸汽发生器,机器自动进水,水位达到要求后开始加热。
2. 打开蒸汽发生器后面的球阀。
3. 夹层进汽预热。打开夹层进汽阀门(红色手柄),打开夹层排汽阀门(黑色手柄),夹层开始进汽预热。打开排气阀,排出冷空气。待温度上升至95-98℃时关闭夹层蒸汽,停止搅拌。

2.3发酵罐及灭菌方法

2.3发酵罐及灭菌方法

第一节 物理消毒灭菌法
热力灭菌法 辐射杀菌法 滤过除菌法 超声波杀菌法 干燥与低温抑菌法

一. 热力灭菌法
干热灭菌法— 焚烧:废弃物、尸体 灼烧:接种环、试管口 干烤:玻璃器皿 红外线:医疗器械 湿热灭菌法(moist heat sterilization)— 巴氏消 毒法:61.6-62.8 ℃30min或71.7℃15-30s,主要用于 牛乳消毒。 煮沸法;流动蒸汽消毒法 间歇蒸汽消毒法; 高压蒸汽灭菌法
消毒剂的种类:酚类、醇类、重金
属盐类、氧化剂、表面活性剂、烷 化剂。
消毒剂的应用:病人排泄物与分泌
物、皮肤、粘膜、饮水、厕所、空 气、手。
第三节 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消毒剂的性质、浓度与作用时间 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 温度 酸碱度 有机物
发酵罐按容积分类
一般认为500L以下的是实验室发酵罐;
500-5000L是中试发酵罐;
5000L以上是生产规模的发酵罐。
现代发酵工程规模
低值工业品大型化
以规模来取胜 (几十数百吨)。如味精、氨基酸、 有机酸、抗生素、饲料、食品工业用 产品等;
高价值转基因产品小型化(几十数
百升)。基因工程大肠杆菌、酵母菌 高密度培养;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培养;

二. 辐射杀菌法



紫外线 波长200-300nm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 其主要作用于DNA,使一条DNA链上相 邻的两个胸腺嘧 啶共价结合形成二聚体, 导致细菌变异和死亡。 电离辐射 高速电子、X射线、γ射线 微波 波长1mm~1m
三. 滤过除菌法
赛氏滤器
玻璃滤器
薄膜滤器
四. 超声波杀菌法

发酵罐操作

发酵罐操作

10L-在位灭菌发酵罐操作规程一、灭菌(在位灭菌)1、水箱中装入足够的蒸馏水;2、检查罐线连接是否完好;3、打开蒸汽发生器、至排气口有蒸汽冒出时关闭排汽口;4、在蒸汽工作时,把培养基加入到发酵罐中,关紧各阀门;5、用钟罩罩上发酵罐,并用螺母固定结实;6、蒸汽发生器达到设定的压力时,打开通气阀门使蒸汽通入发酵罐的下部;7、然后打开发酵罐上下的连接阀门,使蒸汽通入上部至钟罩顶有蒸汽冒出;8、关闭钟罩顶的阀门,使温度上升;9、调整蒸汽通入的速度,使温度以比较快的速度升至95℃;10、用比较慢的速度升至120℃,并维持15min;11、关闭通气阀,停止通入蒸汽,待钟罩内温度降至室温时,打开钟罩顶的阀门排汽;12、汽排净后,拿下钟罩,把各罐线连接好。

二、发酵培养1、在控制器上设定好发酵的温度pH、搅拌转速等参数;2、连接好pH电极、温度电极,打开相应控制软件;3、调整无菌空气的流量;4、在酒精火焰的保护下,将菌种加入到发酵罐中;5、打开冷却水,在控制器上按键开始发酵,控制系统自动记录数据。

三、发酵完毕1、停止发酵,记录数据保存;2、把发酵液排出进行后续处理,用水洗净发酵罐;3、在计算机上记录的数据存盘,关闭控制器;4、在计算机上处理记录的数据。

5L-玻璃发酵罐操作规程一、发酵准备1、检查各罐电路及罐体供水;2、注入培养基,安装好pH电极、DO电极;3、设定发酵条件;4、pH电极零点和斜率进行标定,DO电极零点标定;5、连接好公用罐线,并保证安全可靠;6、过滤器胶管用弹簧夹夹紧,防止在消毒过程中培养基倒流进入空气过滤器;7、用闷冒盖紧pH电极上端口,防止因电缆插口受潮导致电极故障;8、溶氧电极上端口用吕铂纸包裹,防止因电缆插口受潮导致电极故障;9、盖紧其它罐盖接口,移去排汽冷凝器冷却水进出口的水管;10、离位实罐灭菌:玻璃罐体及各补料瓶盖好牛皮纸放入灭菌锅,灭菌过程温度升降要缓慢;11、灭菌结束,尽快将罐体放回原位,并尽快通入空气。

发酵罐灭菌方法

发酵罐灭菌方法

发酵罐灭菌方法
发酵罐灭菌是指对发酵罐内的微生物进行有效的杀灭,以保证发酵过程的纯净和安全。

发酵罐灭菌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高温灭菌、压力灭菌、化学灭菌等。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这些方法。

首先是高温灭菌法,这是最常见的发酵罐灭菌方法之一。

在高温条件下,微生物会失去活力并被彻底杀灭。

常见的高温灭菌设备有蒸汽灭菌锅和高温热风灭菌箱。

蒸汽灭菌锅利用高温蒸汽对发酵罐内的微生物进行杀灭,而高温热风灭菌箱则通过高温热风的循环对发酵罐进行灭菌。

这两种方法都具有高效、简单、易操作的特点,是发酵罐灭菌的常用手段。

其次是压力灭菌法,这是一种利用高压力对发酵罐内微生物进行灭菌的方法。

在高压力条件下,微生物的细胞壁会破裂从而被彻底杀灭。

常见的压力灭菌设备有高压灭菌锅和压力蒸汽锅。

这种方法具有灭菌效果好、速度快的特点,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发酵罐灭菌方法。

最后是化学灭菌法,这是利用化学药剂对发酵罐内微生物进行灭菌的方法。

常用的化学药剂有过氧化氢、乙醛等。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对设备的腐蚀小的特点,是一种比较方便的发酵罐灭菌方法。

总的来说,发酵罐灭菌方法有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进行发酵罐灭菌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发酵过程的安全和纯净。

实验室发酵罐上高温灭菌PH电极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实验室发酵罐上高温灭菌PH电极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实验室发酵罐上高温灭菌PH电极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在实验室的科学研究中,发酵罐作为一种重要的实验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培养、菌种培养、发酵发酵制品等领域。

其中,PH电极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检测装置,用于监测发酵罐中物质的PH值,对于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然而,高温灭菌过程中,PH电极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此,我们应当注意实验室发酵罐上高温灭菌PH电极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高温灭菌前的电极准备在进行高温灭菌之前,需要对PH电极进行准备。

首先应检查PH电极是否干净,确定电极外壳、电极头以及导线等部分是否有损坏。

如有问题,则应尽早进行维修或更换。

同时,注意检查电极的存储液是否充足,因为存储液对电极的保养十分重要。

最后,电极应进行标定或校准以保证其准确性。

高温灭菌中的电极安全操作高温灭菌是一种对实验物品进行高温加热杀菌的过程。

然而,由于PH电极的特殊性质,它可能受到影响,从而出现测量误差。

因此,在进行高温灭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将PH电极置于发酵罐底部中心区域。

因为温度过高,可能会对电极造成损伤。

2.不要尝试在发酵罐未冷却的状态下拆卸电极。

由于温度仍然很高,电极头可能受到损伤。

3.在电极头周围涂上稀释的液体,如洁净蒸馏水等,可以增加电极头区域的液体厚度,避免因液位变化和反应物质水汽升华造成的电极头晒干。

4.在灭菌前后,应检查PH电极的状态,确保其没有受到过热或其他损伤。

5.对于多头PH电极,应注意保护其电极头之间的连接部位,避免连接部位磨损过度或出现松动现象。

6.注意避免PH电极与发酵液接触过长时间。

因为长时间的接触可能会对电极引线部位造成损伤。

高温灭菌后的电极保养高温灭菌过后,我们也需要注意对PH电极进行及时的保养。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在高温灭菌结束后,使用蒸馏水轻轻冲洗电极头和电极导线,去除灭菌过程中形成的盐晶等物质。

2.在清洁后,擦干电极头和导线,并在电极头的周围包裹一层保护膜,以预防灭菌过程中头部的氧化和腐蚀。

发酵罐染菌原因分析和解决办法

发酵罐染菌原因分析和解决办法

发酵罐染菌原因分析和解决办法2016-02-16云中白鹤发酵工程液体菌种替代固体菌种的趋势已经被大家认可了,现在越来越多的工厂开始使用液体菌种进行生产,虽然液体菌种各项生产指标都优于固体菌种,但是液体菌种的风险性却逐渐被人们所忽视。

液体菌种接种前一定要经过严格的检测才能够使用,但是更重要的是一旦发酵罐出现染菌,一定要尽快分析出染菌的原因,并加以解决。

要分析染菌的原因得从每一个环节出现染菌的表现说起,反过来,当出现染菌,我们就能找到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了。

1、灭菌发酵罐灭菌不彻底引起的染菌会在里2-3天内表现出来,表现是培养液逐渐变得浑浊,菌球形成和生长变慢,不同细菌从排气味道上表现的程度有所不同,必须要注意的是如果培养的是低温品种,如金针菇,有表现的时间会延后,甚至到接种前从宏观上也没有明显的表现,只有通过检测才能确定已经感染细菌了。

引起发酵罐灭菌不彻底的原因主要在灭菌锅(韩式发酵罐),单体罐只要在灭菌过程的操作上。

解决办法:韩式发酵罐,检查灭菌锅程序、管路、电磁阀(气动阀)、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单体发酵罐,检查冷空气是否排净、管路灭菌是否达标等。

经过排查还不能解决,就需要适当增加灭菌时间或者灭菌温度。

2、冷却冷却过程引起染菌主要是因为冷却过程到压力“0”以前没有及时给发酵罐进气,造成负压,虽然管路都安装有单向阀,但是要知道单向阀不是绝对的,而且单向阀使用时间久了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很高。

一般因为冷却引起的染菌几率不高,染菌表现出来的时间比灭菌不彻底引起的染菌要晚一些。

解决办法:发酵罐冷却时安排专人负责,避免出现负压的情况,加强发酵罐管件的日常检查维护。

3、接种发酵罐接种的过程是罐体开放与外界连通的过程,是最危险的环节,接种引起的染菌表现严重时会很快,在1-2天就有可能表现出来,主要是人员操作不当所引起,食用菌层流罩净化效果下降也会引起染菌。

解决办法:加强接种人员的操作技能,要制定出操作规程;定期检查接种层流罩的净化效果,必要时每天对层流罩进行平板沉降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酵罐操作与灭菌技术
常用的灭菌技术一般分为;物理灭菌和化学灭菌。

物理灭菌又包括湿热灭菌、干热灭菌、射线灭菌法和过滤灭菌等。

而化学灭菌主要是使用化学试剂(如甲醛、苯酚、新洁尔灭、过氧乙酸、高锰酸钾等)进行某些容器或物料以及无菌区域的灭菌。

在生物发酵方面,常用的设备是机械搅拌式发酵,其杀菌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发酵是否能正常进行。

由于工业操作的特点,发酵罐灭
菌普遍采用湿热灭菌法。

一.小型发酵罐操作和酵母菌培养
实验室所使用的小型通气搅拌发酵罐具有体积小,耗电少,不宜染菌,单位时间、单位体积的生产力高,代谢放出热量易于移去,操作控制和维修方便等特点,因此能较好的满足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的需要。

1.设备和材料
1L发酵罐、5L发酵罐、50L发酵罐、一套空气除菌系统、供检查无菌用的肉汤培养基和装置。

2.发酵罐操作步骤
2.1发酵罐的清洗
发酵罐使用前后都应认真清洗,特别是前后两次培养采用不同的菌株时,更应注意清洗和杀菌工作。

发酵罐内可进行清洗的任何部分都应认真清洗,否则都可能成为杂菌的滋生地。

易被忽略而不能充分清洗的地方有喷嘴角内部与取样管内以及罐顶等处。

2.2 种子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蛋白胨10g,葡萄糖40g,蒸馏水100ml,pH自然。

500ml三角瓶装液量100ml,115℃,灭菌20min。

培养条件:用接种环从保存斜面中接一环至三角瓶中,150r/min,28℃,摇瓶培养48h。

2.3 发酵罐的组装工作
① 连接好冷却水管。

若采用自来水冷却,连接部要充分牢固,并且注意连接管管径与自来水管管径一致,尽可能采用耐压管。

②由于通入的空气有一定压力,应注意连接压缩空气的管子应能承受一定压力。

③安装pH及溶解氧等检测装置,注意各接线口不要出现差错。

由于操作过程要和水打交道,故线路连接一定要注意安全,要特别注意防止漏电。

2.4 发酵罐灭菌
① 排气管为玻璃管,内装有棉花,以保证蒸汽能自由出入发酵罐,同时不会出现染菌现象。

② 取样口上连接一段硅胶管,在硅胶管上安装节流夹,以防止培养基在灭菌是流出。

③ 装入发酵罐溶积60%的培养基(成分同种子培养基)后,将发酵罐放入灭菌釜内,在115℃下,灭菌20min。

当灭菌完成后,温度降到60℃以下时,打开灭菌釜,确认发酵罐上所连接的管路完好后,将罐去除。

尽快将通气管接好,确认排气口正常后,以0.3-0.5L/min通入空气。

接通冷却水管路,开搅拌在低速下进行培养基的冷却。

2.5 取样与分析方法
自培养操作开始起,每3h取一次样。

取样时,将取样管口流出的最初15ml左右
下测定吸光度。

所得数值培养液作为废液,取随后流出的培养液10ml,在OD
505
基于已制得的菌体量与吸光度之间的曲线,换算出菌体浓度。

二发酵菌的空消技术
1 发酵罐的清洗
打开罐底排污阀,用冷水冲洗罐壁,如壁内壁有沉积物,操作人员必须下罐进行人工铲除,否则易包藏杂菌成为污染源。

进罐清洗必须两人进行,一人进罐清洗,一人在外监护。

同时与罐体相连的取样管道,进料管道,排污管道及有关阀门都要通水冲洗干净,最好通以沸水,以提高洗涤效率,洗完后盖上入孔盖。

① 发酵罐空消操作
② 打开罐顶各排汽阀,开三路进汽(罐底、风管、取样管)。

③ 开始时,蒸汽以下进上出为主,蒸汽由罐底和风管进入,由罐顶所有排汽阀排出冷空气。

在蒸汽排出时,即关闭各阀门,稍开排汽阀,当罐压上升到
1.5-
2.5kgf/cm2(1kgf/cm2=98.0665kpa)时,开罐顶各排汽阀,排汽历时
15-20min,蒸汽改为上进下出为主,即关闭底部蒸汽阀,关小进风管汽阀,蒸汽主要从取样管进,连消进料管进入,空消过程中蒸汽应将两只大罐间倒种管道、压料进风管道、接种管道以及各排汽阀打开,排汽消毒(两个冲视镜阀开启短暂时间即可)。

① 待蒸汽压力上升到1kgf/cm2以后,温度115℃,调节进汽阀和排汽阀大小,维持罐压1kgf/cm2,60min;1.2-1.51kgf/cm2,45min;1.5-2.01kgf/cm2,30min。

② 保压时间到,关蒸汽阀,排汽到罐压为0kgf/cm2,,待进料。

③ 分过滤器灭菌
开启使用时,用从空气压站出来的常温空气对分过滤器吹风24h左右,检查无菌,即可使用。

以后如果不使用,也必须保持分过滤器通常温空气,以免染菌。

三发酵罐的实消技术
1 进料
空消完毕,开始进料,进料约2/3体积时,开搅拌。

由于加热时物料糊化膨胀,故先不定容。

当温度达到70℃时定容。

2 液化
底路直接进蒸汽加热至75℃左右,关蒸汽,加入用50℃水调匀的α-淀粉酶,严防酶结块,根据生产需要,调整加入量,从进风管通入少量空气,翻腾
10-15min,关闭进气。

3 实消
用水冲洗入孔盖,盖好盖子进行实消,先将蒸汽管道内的残存水放完,然后通三路蒸汽,一路罐底,一路进风管,一路取样管,同时打开罐顶所有排汽阀门,小旋塞及压力表下的排汽旋塞,让蒸汽排出,先大后小,待罐压上升到1.2 kgf/cm2,温度121℃时,逐步关小各排汽阀门,保温保压25-30min。

保压时间到,关蒸汽,此时应即从分过滤器进无菌空气,开排气阀,关闭罐顶的所有阀门,开冷却水对发酵罐进行降温,待温度冷至35℃左右进行接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