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ppt课件

合集下载

《长相思》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长相思》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22
民族精神传承
爱国情怀
三首《长相思》表达了诗人对故 土、对国家的深深眷恋和忧国忧 民的情怀,这种爱国情怀是中华
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1/29
奋斗精神
诗词中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不屈不 挠、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励着 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勇往直前,为实 现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审美追求
诗词中对美的追求和创造,体现了 中华民族崇尚美、追求美的传统, 对于提高现代人的审美水平和文化 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26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 择一首《长相思》进行讨论。
2024/1/29
引导学生从诗词的意境、情感 、表达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 讨论。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 报讨论结果,分享对所选《长 相思》的理解和感受。
27
分享交流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分享对《长相思》中某一句或某一意象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探讨该诗所表现的意象 和营造的意境。
分析该诗所表达的情感 及其内涵。
11
《长相思·其三》内容解析
诗词背景介绍
阐述该诗的作者、创作背景及 主题。
2024/1/29
逐句解析
对该诗的每一句进行详细的解 读和分析。
意象与意境
探讨该诗所表现的意象和营造 的意境。
情感表达
分析该诗所表达的情感及其内 涵。
12
04
词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和传统元素,如边塞、故园、风雪等,与中 国传统文化紧密相关,易于引发读者的文化认同感和情感共鸣。
艺术审美的享受
诗人运用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创造出一种艺术美感,让读者在 欣赏中获得审美愉悦和情感共鸣。
2024/1/29
20
06

《长相思》教学课件ppt

《长相思》教学课件ppt
引导学生探讨诗歌的主题思想 ,如爱情、离别、人生感慨等 。
诗歌艺术特色赏析
分析《长相思》的艺术特色, 如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意境 深远等。
02
文本解读
《长相思》原文及注释
• 原文: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原文及注释
注释
“山一程,水一程”描述了旅途的艰辛,通过山水的重重阻隔,表达了作者对远方 家乡的深深眷恋。
感谢聆听
声调起伏
通过平仄声的转换和押韵 的变化,营造出一种抑扬 顿挫、起伏跌宕的音韵效 果。
叠词运用
词中运用叠词,如“山一 程,水一程”等,增强了 音韵的悠扬和情感的表达 。
朗诵技巧指导
注意停顿
在朗诵时,要注意句子的停顿和重音,以突出词 中的意象和情感。
把握语调
运用不同的语调来表达词中的喜怒哀乐等情感, 使朗诵更具感染力。
季节意象
诗人巧妙地运用季节的转换,表现出 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阻隔,增强了诗 歌的感染力。
情感表达技巧探讨
寓情于景
诗人将离愁别绪融入自然景物之 中,使得情感表达更为含蓄深沉。
对比手法
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如“身向榆 关那畔行”与“夜深千帐灯”的对 比,突出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
夸张手法
诗人运用夸张手法,如“故园无此 声”一句,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故 乡的眷恋之情。
中西方爱情诗对比欣赏
诗歌主题
中西方爱情诗都以表达爱意、思念为核心,但具体表达方式有所 不同。
表达方式
中方诗歌往往含蓄内敛,借助自然景物抒发情感;西方诗歌则更为 直接热烈,善于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
文化内涵
中方诗歌注重意境营造,体现儒家文化中的“中和”思想;西方诗 歌则强调个性解放和情感自由。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课件(共33张PPT)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课件(共33张PPT)

读出韵味:押eng韵 低沉回旋 声音延长~
山/一程~ 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 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任务二:小组交流合作
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结合插图, 联系生活,展开想象等方法默读这首词, 理解《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 的思想感情。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风一更,雪一更”的动态与“故园无此声”的静态形成 了强烈的对比,进一步体现了故园的温馨、宁静、祥和。
是什么引起了他的思乡之情?请找出词中描写的景物。
一切景语皆情语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山一程,水一程, 程都是长相思
风一更,雪一更, 更更唤醒故园心
作业: 1.背诵并默写《长相思》。
2.继续搜集思乡的诗。
长相思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思考:
《长相思》和前两首诗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词牌名 上下阕 长短句
纳兰性德,字容若,淡泊 名利,善骑射,好读书。
他的词全以一个“真”字 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 真传神,主要成就在于词,后多 称《纳兰词》,被誉为“满清 第一词人”。
任务一:朗读
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读准字音,读出节 奏,读出韵味。
品读诗词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翻过一座座山,渡过一条 条河,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 已深千万个帐篷里亮起了灯。
“山一程,水一程”的动态描写,写出了旅程的 艰难曲折,遥远漫长。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诗人“身”在何处?
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 里都点起了灯的情景。

《长相思》优秀ppt课件

《长相思》优秀ppt课件
情感表达
《长相思》传递了真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启示现代人在快节奏生活中关注内心情感。
文学创作
现代作家可以从《长相思》中汲取灵感,学习其 独特的文学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创作水平。
文化自信
《长相思》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启示现代人 树立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05 《长相思》的实践应用
通过在企业文化中融入《长相思》的思想和价值观,可 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
总结词
促进文化交流
详细描述
《长相思》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可以在企业文化中发 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作用,提升企业的国际影响力。
06 《长相思》的延伸思考
关于诗词创作的思考
诗词创作的灵感来源
灵感是创作的源泉,对于《长相思》的创作,我们可以探讨其灵感 来源,如自然风光、历史事件、个人经历等。
生动形象
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 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富有画面感。
音韵和谐
运用平仄和韵律,使词的 节奏感强烈,读起来朗朗 上口。
诗词风格
婉约风格
豪放风格
词中表现出细腻、柔美的情感,语言 婉转含蓄,情感深沉。
词中表现出豪放、豁达的情感,语言 奔放有力,情感激昂。
清新风格
用自然景物描绘出清新、优美的画面, 给人以美的享受。
文化创新与传承
《长相思》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也融入了时代元素 和个人风格,为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化传承与现代价值
探讨《长相思》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如何将其中的思想、 情感和智慧与现代价值观相结合,为现代人提供精神滋养 和文化认同。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长相思》精品PPT课件【获奖作品】

《长相思》精品PPT课件【获奖作品】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词人和将士们身在征途之中。 点明行进的方向, 突出了身心分离之苦。
北京到山海关
从北京到山海关,即使 在高速公路上开车行驶,也 需要三个多小时。
古代交通不便,将士们 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很辛 苦。
想象将士们“山一程,水一程”的画面。你想 到了什么样的山?什么样的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你是怎样理解 “碎”字的?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 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零星,不完整。这 里指将士们思乡梦 碎,思乡心碎。
难道将士们的家乡真的没有风雪声吗?诗人在 家里听到风雪交加的声音和在塞外征途中听到有什 么不同呢?
家里
塞外征途中
•是温暖、舒适、 •听到的却只有 宁静、祥和的。 嘈杂的风雪声。
课堂小结
• 想象了词中描绘的景象 • 深切地感受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课堂演练
判断对错。
1.纳兰情。
(√ )
3.这首词中的“千帐”只有一千只帐篷。( × )
课后作业
1. 诵读《长相思》及其他纳兰性德的诗词。 2. 完成本课练习。
谢谢
家乡有亲人、朋 友相伴。
思乡
你体会到什么?
朗读指导(课后第1题)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边读边想象关外风雪交加与故园宁静美好 的夜景图,低沉而悲伤地读出词人思乡的柔情。
结构梳理
长相思
身在旅途 心系家乡
聒碎乡心梦不成
写景叙事→抒情
主题概括
作者用质朴的语言描绘出将士长 途跋涉的情景,抒发了_思__乡__之情。

崇山峻岭 悬崖峭壁

波涛滚滚 巨浪滔天
将士们行军的遥远与艰辛。

2024版长相思(纳兰性德)完美版ppt课件

2024版长相思(纳兰性德)完美版ppt课件

针对性点评
针对每位学生的朗诵表现,进行具体的点评和建议,帮助学生发 现自身不足并提升朗诵水平。
朗诵技巧指导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朗诵技巧指导和建议, 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诗词朗诵技巧。
鼓励与激励
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 动力。
29
06
课堂互动环节:学生提问与讨 论
34
2024/1/28
17
03
主题思想探讨与现实意义
Chapter
2024/1/28
18
爱情主题及其普遍性
2024/1/28
相思之情的描绘
作品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了 主人公对心爱之人的深深思念和无 尽期盼。
爱情主题的普遍性
作品所表达的爱情主题具有普遍性, 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让人 们更加珍视和追求真挚的爱情。
2024/1/28
3
纳兰性德生平及成就
•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 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 兰成德。纳兰性德号楞伽山人,清朝初年词人,
•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 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 进士出身。
21
04
纳兰性德其他代表作品简介
Chapter
2024/1/28
22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创作背景
纳兰性德在官场中遭受排 挤,感到孤独无助,因此 写下此词来表达内心的决的形式,表 达了词人对于友情和爱情 的珍视,以及对于世俗纷 扰的厌恶和决绝。

《长相思》ppt公开课课件部编版小学语文(2024)

《长相思》ppt公开课课件部编版小学语文(2024)
21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尝试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个 主题或问题,围绕《长相思》进行深 入的探讨和研究。
各小组将研究成果以报告、展示等形 式呈现出来,接受其他小组和教师的 评价和反馈,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 进步。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和交流, 分享彼此的看法和感受,培养学生的 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18
05 教学方法与手段 创新
2024/1/30
19
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应用
利用PPT课件展示《长相思》的 背景、作者简介及诗词内容,通 过图文并茂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播放与《长相思》相关的音频、 视频资料,让学生在多种感官的 参与下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境和
情感。
利用多媒体互动功能,设计课堂 互动环节,如诗词朗诵、意境描 绘等,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通过学习古诗词等经典文学作品,引 导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 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2024/1/30
5
本次公开课目的和意义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长相思》这首词的意境和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公开课的形式,展示小学语文教学的特色和方法,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
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热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文化传承中来。
寓情于景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 寄寓诗人的情感。
2024/1/30
对比手法
通过对比突出诗人的情感 。
双关语
运用双关语表达诗人的情 感,使诗歌含蓄蕴藉。
13
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补充
诗人其他作品介绍
让学生了解诗人的其他作品及时代背 景等元素。
相关历史事件及人物介绍
古代诗词鉴赏方法
介绍古代诗词的鉴赏方法,包括意象 分析、表现手法探讨、文化背景知识 补充等,帮助学生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

人教版高二语文课件纳兰性德长相思讲课PPT演示课件

人教版高二语文课件纳兰性德长相思讲课PPT演示课件

课文赏析
程: 道程,路程。
榆关: 即山海关,古名榆关,明代改今名。
惠珊精彩作品
那畔: 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帐: 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 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聒:
嘈杂搅人。 惠珊精彩作品 惠珊精彩作品
故园: 谓京师。
此声: 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课文赏析
上阕
山一程,水一程,
心系故园 惠珊精彩作品
惠珊精彩作品
课文赏析
惠珊精彩作品
联想拓展
课文赏析
惠珊精彩作品
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 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 的情景呢?
惠珊精彩作品
乡村乐居图 惠珊精彩作品
课文赏析
词人用镜头的方式向我们展现种种景物并蕴含了 惠珊精彩作品
层层感情:
山、水、榆关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惠珊精彩作品
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 夜里,住宿帐篷,惠珊精彩作品 每个帐篷都点起了灯。
惠珊精彩作品
课文赏析
下阕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惠珊精彩作品
夜里,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 梦中醒来,再也睡惠不珊精彩作品 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
惠珊精彩作品
古代思乡怀人诗词惠珊精彩作品一般表达客处异乡的孤寂、惆怅、 落寞、凄清,厌倦战争,思念家乡,怀念亲友,渴望过安宁 的平静生活。

惠珊精彩作品
长教 版 语
相文 课

惠珊精彩作品
惠珊精彩作品
PPT

模 板
不舍
千帐灯
惠珊精彩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 一 更
对仗
山 一 程
俗 语 如 那 厮 那 处
水 一 程
一 路 既走 感过 慨的、水、风、雪,均为实写,不着一字修 饰。 • 一程的重复出现,见出跋山涉水旅途的漫 长,同时渐行渐远意味着离家乡也越来越 远。空间的转换突出了行程中的动感。 • 一更的重复出现,见出风雪肆虐。长夜不 绝,关外风雪来势猛烈。时间的流动,展 现出长夜漫漫无休无止的绵长感。
• • • •
这是一首( )? 你都知道哪些词牌名? 如梦令,西江月,卜算子,忆江南· · · · · · 词和诗的区别在哪里?
**诗人简介**
纳兰性德(1654—1685),字容 若,康熙时宰相明珠之子,康熙的 一等侍卫,文武双全,尤长于词, 为清初词坛巨擘,被誉为“满清第 一词人”、“宋后第一真词人”,与 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 家”。
作者的“身”在哪里?你从 哪读出来的 身在征途 作者的“心”又在哪里?你 又是从哪里得知的?
心系故园
• 读上阕现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 的画面和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你仿佛处在一个怎样 的世界里面?
• 读下阕,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 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 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 怎样的情景呢? (同桌讨论)
练一练:
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 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 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 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 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 画面写下来。
• 词文延伸
<<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一年能几团圆月? 除了纳兰性德在问自己以外, 还有谁要问一问纳兰性德“问 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 月?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 长相思 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
长相思
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做——长相思
如梦令
[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 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 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鉴赏㈠
• 1.写景叙事,作者通过描写他随君巡时的所见、 所闻及所感,将叙事写景完美融合,表达出表达 了词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 2《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 佳作 • 3.字 ①、“一”字赏析:上下片的前两句均用“一” 字,不但对仗工整,使文字呈连续不绝之势,词 风更加缠绵。 ②、“身”字赏析:点明身处之地及方向,“身” 与心相对,身向榆关,而心却在关内,表明作者 心系故园。
要求: 1.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 2.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中的三个 生字和一个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 字正腔圆。
3.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 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轻重缓急 。
理解词语
山海关。 榆关: 那边,此处指关外。 那畔: 聒: 指声音嘈杂。 更: 旧时一夜分为五更。 千帐: 这里是虚数,指帐篷很多。 思乡之心。 乡心: 故乡,家乡。 故园: 程:道程,路程。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长相思》读到这里,你们感 受到了作者一颗怎样的心?
孤独、思念、期盼、破 碎、煎熬、痛苦、伤感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 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
不成,故园无此声。
聒 碎 乡 心 梦 不 成 异 家故 地 庭园 他衬的 乡 托 温无 的 暖 此 冷 声
身 向 山榆 风 海 雪 关关 感之 雪 慨夜 那 一 万 千思 更 畔 乡 行 之 情 皇 夜 帝 深 远 征 千 的 浩 帐 荡 灯
[ 清] 纳兰性德
万丈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 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 还睡,还睡, 解道醒来无味。
注解:将士们怀念自己的家园,不禁借酒消愁, 希望沉醉不醒。但是,大凌河水,惊涛拍岸, 把梦中人催醒了。当一觉醒来,这思乡者又赶 紧叮嘱自己再睡一会儿,因为睡着了总比眼睁 睁地思乡好过一些。
长相思
长相思
[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 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gēng guō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 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
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
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 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一路上跋山涉水,向榆关那边行进。 夜深宿营,只见无数行帐中都亮着 灯火。

gēng
guō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 挨过了一更又一更,风雪声吵得我乡心碎 乱,乡梦难圆。家乡没有这种声音。
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 印象和感觉?
对照书中插图 结合文 中注释默读,想想这首词 描写的是什么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