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专业毕业设计
幼师大学毕业设计教案范文

年级:大班学科:美术、语言、音乐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春天的景象,学习描绘春天的色彩,掌握简单的绘画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1. 学会运用不同的颜色描绘春天的景象。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将观察到的春天的景象通过绘画表现出来。
2. 如何在小组合作中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共同完成作品。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春天的图片、绘画材料(水彩笔、画纸等)、音乐播放设备。
2. 学生准备:观察春天的景象,准备绘画素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播放轻快的音乐,带领学生走进春天。
2.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外的春天景象,感受春天的气息。
二、新授1. 教师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色彩和景象。
2. 讲解绘画技巧,如如何运用水彩笔调色、如何描绘植物和动物等。
三、小组合作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绘画材料和画纸。
2. 指导学生围绕“春天来了”这一主题,发挥想象力,描绘出自己心中的春天。
四、作品展示1. 各小组展示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感受。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观察和想象力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体验,用绘画记录美好的时光。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再次感受春天的美好。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交流创作心得。
二、新授1. 教师展示不同风格的春天画作,引导学生学习不同的绘画技巧。
2. 讲解如何运用线条、形状等元素表现春天的特点。
三、小组合作1.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主题,如“春天的花朵”、“春天的田野”等,进行绘画创作。
2. 鼓励学生在创作中运用不同的绘画技巧,丰富画面效果。
四、作品展示1. 各小组展示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
幼师专业毕业设计

幼师专业毕业设计幼师专业毕业设计作为幼师专业的学生,毕业设计是我们学业生涯中的重要一环。
它不仅是对我们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还是对我们专业素养的考验。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幼师专业毕业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一个成功的设计。
幼师专业毕业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是对我们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在幼师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接触到了丰富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
毕业设计可以让我们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中,通过设计和实施教育活动来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
其次,毕业设计是对我们专业素养的考验。
作为幼师,我们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能。
毕业设计可以让我们展示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同时也是对我们未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一次实践。
那么,如何进行一个成功的幼师专业毕业设计呢?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课题。
课题的选择应该与幼儿教育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同时也要符合自己的兴趣和专长。
一个好的课题可以激发我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能够为幼儿的学习提供有益的帮助。
接下来,我们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
调研是毕业设计的基础,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和实地考察,我们可以了解到幼儿教育的最新发展和研究成果。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与幼儿教育专家和实践者的交流,获取更多的实践经验和建议。
在设计阶段,我们需要结合调研结果,制定一个详细的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应该包括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内容。
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和特殊需求,制定相应的个别教育计划。
在实施阶段,我们需要根据设计方案,组织和实施教育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与幼儿的互动,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求。
同时,我们还应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最后,我们需要进行评估和总结。
评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教育活动的效果和问题所在,从而为今后的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总结则是对整个毕业设计过程的回顾和反思,通过总结经验和教训,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幼师毕业设计主题

幼师毕业设计主题幼师毕业设计主题幼儿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幼师的角色至关重要。
他们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创新的思维和独特的设计能力。
因此,幼师毕业设计主题的选择对于他们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几个有趣且有意义的幼师毕业设计主题。
一、情感教育与幼儿发展情感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情感教育,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并学会与他人建立积极的情感关系。
因此,一个有趣的毕业设计主题可以是“情感教育与幼儿发展”。
幼师可以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情感教育活动,帮助幼儿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情商和社交能力。
二、游戏化学习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游戏化学习是一种以游戏为媒介的教育方法,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因此,一个有趣的毕业设计主题可以是“游戏化学习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幼师可以设计一款有趣的教育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帮助幼儿学习知识和培养各种技能,如数学、语言和创造力等。
三、STEM教育在幼儿园中的实施STEM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方法,涵盖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学科。
通过STEM教育,幼儿可以培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因此,一个有趣的毕业设计主题可以是“STEM教育在幼儿园中的实施”。
幼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STEM教育活动,帮助幼儿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四、多元文化教育与幼儿发展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旨在帮助幼儿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通过多元文化教育,幼儿可以培养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全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因此,一个有趣的毕业设计主题可以是“多元文化教育与幼儿发展”。
幼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多元文化教育活动,帮助幼儿了解不同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并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总结幼师毕业设计主题的选择对于他们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选择有趣且有意义的主题,幼师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幼师毕业设计工作方案

幼师毕业设计工作方案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幼儿教育是培养孩子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的重要阶段,而幼师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素养和能力对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毕业设计选题为“幼师毕业设计工作方案”,旨在探讨如何提高幼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为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1. 研究内容:本毕业设计将围绕幼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展开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幼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幼儿教育理论知识、教学技能、心理健康知识等。
(2)幼师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职业责任感等。
(3)幼师的专业发展,包括继续教育、职业规划、专业成长等。
2. 研究方法:本毕业设计将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设计问卷并对幼师进行调查,以及对一些经验丰富的幼师进行深入访谈,从而全面了解幼师的现状和需求,为提高幼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三、工作计划和安排。
1. 第一阶段(1-2周),搜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幼师专业素养和能力的研究现状,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 第二阶段(3-4周),设计并发放问卷,对幼师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能力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需求。
3. 第三阶段(5-6周),选择一些经验丰富的幼师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的专业成长经历和心得体会,为提高幼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提供借鉴和启示。
4. 第四阶段(7-8周),分析研究结果,总结幼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5. 第五阶段(9-10周),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包括选题背景、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等部分,形成完整的毕业设计工作方案。
四、预期成果和意义。
1. 预期成果:本毕业设计将通过对幼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进行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为提高幼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幼师毕业设计主题

幼师毕业设计主题小朋友确切地都是属于一个儿童阶段,经历到进小学其实都是属于青少年期,所以在这部分儿童成长过程中才是幼儿教育学的工作重心。
教师们在这个阶段要着重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更加注重幼儿的个性与特点,因而,我选取了小朋友这个群体做主题。
## 设计目的幼儿园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因为他们要在孩子初修的时候去开发儿童的五种素质。
他们要装备幼儿的基本知识技能过程和专业能力,使得幼儿拓展智力、情感、社交、体质和审美的五种素质及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品质。
所以我选取了小朋友这个群体做主题。
## 设计内容主要从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快乐成长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以下几点内容设计:1. 自主学习:以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通过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和材料,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2. 快乐成长: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和表达,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良好情感品质,让他们快乐地成长。
3. 社交能力:通过组织幼儿间的合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并逐渐形成良好的交往习惯。
4.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开展体育运动和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体育兴趣和健康意识,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身心健康。
5. 培养审美能力:通过提供美的环境和艺术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让他们学会欣赏和创造美。
## 设计实施方法1. 创设学习环境: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设计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提供适合幼儿学习的材料和玩具,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学习。
2. 游戏活动:设计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通过角色扮演、团队合作等方式培养幼儿的情感和社交能力。
3. 健康教育:开展体育运动和健康教育活动,教育幼儿正确的饮食、卫生习惯,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
4. 艺术教育:提供丰富多样的艺术材料和活动,培养幼儿的艺术兴趣和创造能力,让他们欣赏和创造美。
幼师毕业设计

幼师毕业设计标题:幼师毕业设计——促进儿童早期心理发展的重要性一、选题的意义儿童早期心理发展是决定其整个人生的重要阶段。
通过对幼儿的心理发展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可以促进其智力、情感、社交等各方面的发展,为个体的全面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篇设计旨在提高幼师的专业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帮助幼儿发展其心理素质。
二、设计的内容和方法1. 研究现状分析:通过调研和研究,了解当前幼儿心理发展的现状,包括儿童智力发展、情感发展、社交能力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2. 设计教育方案:根据所研究的现状和幼儿的实际需求,设计相应的教育方案,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选择。
3. 实施教育方案:在幼儿园实施教育方案,通过教师引导和幼儿互动,促进幼儿的心理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不断观察和记录幼儿的反应和表现。
4. 效果评估:根据观察和记录的数据,对教育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估。
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观察评分等方法,综合分析幼儿的心理发展情况。
三、设计的目标和预期效果1. 目标:提高幼师的心理发展意识,加强对幼儿心理发展的认识和理解,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引导。
2. 预期效果:(1)幼师提升专业能力,能够根据幼儿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
(2)幼儿的心理发展得到了积极的促进,智力、情感、社交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3)幼师和家长形成合作共同育儿的良好氛围,共同关注儿童心理发展,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四、论文结构1. 引言:介绍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以及设计的目标和方法。
2. 文献综述:回顾相关研究的现状,概述幼师在促进儿童心理发展方面的角色和职责。
3. 设计方案:详细介绍研究的步骤和方法,教育方案的设计以及实施的具体方式。
4.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实施情况。
5. 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际调查和研究数据,总结设计方案的效果,并对结果进行讨论。
6. 总结与展望:总结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指出改进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幼师毕业设计教案

幼师毕业设计教案幼师毕业设计教案一、引言幼师毕业设计是对幼儿教育专业学生进行综合能力考核的重要环节。
通过设计教案,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本文将探讨幼师毕业设计教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设计一个优秀的教案。
二、幼师毕业设计教案的重要性1. 实践能力培养幼师毕业设计教案是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重要机会。
通过设计教案,学生能够思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这样的实践能力培养对于学生日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2. 教学思维培养设计教案需要学生进行教学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学生需要考虑幼儿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这样的思维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使他们成为优秀的幼儿教师。
3. 专业素养提升通过设计教案,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这样的过程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使他们对幼儿教育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学生还需要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策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三、如何设计一个优秀的教案1. 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案设计的核心。
学生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即希望通过教学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教学目标应该具体、明确,并且与幼儿的发展需求相匹配。
只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够指导后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2. 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该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学生需要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
同时,教学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能够帮助幼儿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3. 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
学生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灵活性,并且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教学方法还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4. 制定评估和反馈机制评估和反馈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学生需要制定合理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
大专幼师毕业设计

大专幼师毕业设计
咱大专幼师毕业设计可真是个大工程呀!就好像盖房子,得一砖一瓦慢慢来。
你想想,这毕业设计可不就是展示你这几年学习成果的大舞台嘛!那得好好琢磨琢磨。
就像要给小朋友准备一场超级有趣的游戏活动,得考虑好多方面呢。
首先呢,得选个有意思的主题吧。
不能太枯燥,不然小朋友们可不感兴趣。
这就跟挑衣服似的,得挑件好看又合身的。
然后呢,根据主题来设计教学内容,就像厨师做菜,各种食材调料搭配好了,才能做出美味佳肴。
这教学环节得一环扣一环,让小朋友们跟着你的节奏走,不知不觉就学到了好多东西。
还有啊,教学方法也很重要。
不能老是死板地讲课,得灵活多变,让小朋友们参与进来。
比如说做游戏呀、角色扮演呀,那多有意思。
这就好比划船,你得掌握好方向和力度,才能顺利前进。
在准备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可别忘了多参考参考别人的经验。
看看那些优秀的案例,取取经,就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看得更远呢。
而且要多和同学们交流交流,说不定别人的一个小点子就能给你带来大启发。
哎呀,你说要是毕业设计做得特别棒,那得多有成就感呀!就像自己种的花儿终于开了,那叫一个美!到时候展示给老师和同学们看,他们肯定会对你竖起大拇指。
这可不仅仅是一个毕业设计,更是你成长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呀!
咱大专幼师的毕业设计,可不能马虎。
这就像是一场战斗,得全力以赴,才能取得胜利。
要用心去准备,用爱去浇灌,让它开出最美丽的花。
等你完成了,回头看看,会发现这一路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加油吧,小伙伴们!让我们一起打造出最精彩的大专幼师毕业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校名:集宁师范学院专业:学前教育年级:2011级班级:学教三班姓名:张夏学号:2011指导老师:姚小蓉夏天来了(中班)主题活动目标:一、欣赏有关夏季的美术作品,会画出夏季自然景物的特征。
二、通过观察和体验,使幼儿知道夏天气温高,有时会下雷阵雨等主要季节特征。
三、发展幼儿语言,能够感受夏天的美好与快乐。
四、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促进幼儿主动、全面的发展。
活动一:夏天的歌(语言)一、活动目标:1.理解并学习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音律美及其所营意境美2.学习诗歌中“×××,在……里”的句式特点,初步尝试仿编诗歌.二、活动准备:1.反映诗歌内容的四张幻灯片2.关于夏天自然景观和人们活动场景的课件。
三、活动过程(一)问题导入1.师: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夏天。
)2.师:在夏天里,你听到过什么美妙的声音吗(二)萌发学习兴趣,初步欣赏诗歌。
1.幼儿欣赏PPT。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四幅图,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教师带领幼儿欣赏幻灯片。
(3)师:你们看到了什么(蝈蝈、知了、青蛙、戴帽子吃冰淇淋的小朋友,大树、池塘、小草、雨伞……)2.教师朗诵诗歌,幼儿初步欣赏。
(1)师:这些美丽的画面让老师想起了一首诗歌。
下面请你们仔细听。
(2)教师朗诵,幼儿欣赏。
(3)师:诗歌里说了些什么夏天的歌在哪里(三)学习诗歌1.分段出示幻灯片并理解诗歌内容。
(1)师:夏天的歌,在哪里(在草丛里。
)师:(出示蝈蝈在绿绿的草丛里的幻灯片)谁在草丛里它是怎么叫的呢(蝈蝈在草丛里“蝈、蝈、蝈”地叫。
)(2)师:夏天的歌,还会在哪里呢(在大树上。
)师:(出示知了在高高的大树上的幻灯片)谁在大树上它又是怎么叫的呢(知了在大树上“知了、知了”地叫。
)(依次学习第三、四段诗歌。
)2.结合幻灯片。
用问答的形式学习诗歌。
师:夏天的歌在哪里幼:蝈蝈蝈,在绿绿的草丛中。
师:夏天的歌在哪里幼:知了知了,在高高的大树上。
3.带领幼儿边看幻灯片边朗诵诗歌2~3遍。
(四)根据诗歌的句式创编1.感受诗歌独特的句式结构。
(1)师:你们想一想夏天的歌还会在哪里呢夏天,我们还可以听到什么美妙的声音(小鸟叫,下雨的声音……)(2)师:小鸟怎么叫的下雨的声音是怎样的打雷的声音又是怎样的呢(叽叽喳喳,滴答滴答,轰隆轰隆。
)(3)师:你们说得真好。
那怎么样用诗歌一样的语言来说呢幼:夏天的歌在哪里叽叽喳喳,在我们头顶的天空中。
2.出示夏天自然景观和人们活动场景的课件,幼儿观察并想象、仿编。
(1)师:夏天还有许多东西都会发出美妙的声音,就像唱着美丽的歌。
下面就请你们自己去想一想,编一编。
也可根据课件里面的内容来编。
(幼儿自主想象并创编。
)3.幼儿展示、交流仿编结果,教师记录并引导幼儿学习同伴仿编的诗歌。
四、诗歌《夏天的歌》夏天的歌在哪里蝈蝈蝈,在绿绿的草丛中。
夏天的歌在哪里知了知了,在高高的大树上。
夏天的歌在哪里咕呱咕呱、哗啦哗啦,在清清的池塘里。
夏天的歌是太阳帽,是小花伞,是甜津津的冰淇淋,在小朋友乐呵呵的歌声里。
五、活动总结诗歌《夏天的歌》以寻找美妙动听的声音为主线,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为主角,内容生动有趣,深受幼儿喜爱;易于幼儿理解与掌握。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活动二:夏天的雷雨(音乐)一、活动目标:1.理解歌曲内容,学会演唱歌曲。
2.能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两两结伴演唱。
3.了解夏天的雷雨和闪电。
二、活动准备:1.录有闪电、雷、雨声的磁带、歌曲《夏天的雷雨》录音磁带、2.在活动前引导幼儿观察过雷雨前后的自然现象。
三、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1.播放雷、闪电、雨声,引起幼儿对夏天雷雨的回忆。
2.提问:这是什么声音发生了什么事3.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看到过的雷雨现象。
(帮助幼儿回忆再现夏天雷雨的现象,为下面学习歌词做好铺垫。
)(二)欣赏、熟悉歌曲1.播放歌曲《夏天的雷雨》录音磁带,幼儿欣赏歌曲。
2.再次播放音乐录音后,用“教师问一问,幼儿答一答”的句式,帮助幼儿熟悉歌词。
如:教师问:天空中一闪闪,什么光发亮幼儿答:一闪闪,一闪闪,闪电光发亮。
3.幼儿以问答方式朗诵歌词。
(三)演唱歌曲1.教师跟随音乐朗诵歌词,并示范演唱。
2.播放歌曲《夏天的雷雨》录音磁带,幼儿跟唱,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注意:(1)唱“一闪闪”“哗啦啦”时,用响亮的跳音。
(2)唱“轰隆隆”时,声音要大而有力。
(3)幼儿演唱歌曲2——3遍。
(四)表演歌曲1.请幼儿尝试在演唱的过程中根据歌词内容创编简单的“闪电、打雷、下雨”的动作。
2.幼儿尝试两两结伴,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演唱。
3.引导幼儿有表情地演唱。
(两两结伴演唱,有表情地演唱,用自己的身体动作创造性地根据歌词内容表现夏天的雷雨,使每个孩子有了表现表达的机会,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4.《夏天的雷雨》天空中,一闪闪,什么光发亮天空中,轰隆隆,什么声音响天空中,哗啦啦,什么落下来小朋友请你快快想一想。
一闪闪,一闪闪,天上闪电亮。
轰隆隆,轰隆隆,打雷声音响。
哗啦啦,哗啦啦,大雨落下来。
告诉你这是夏天大雷雨。
四、活动总结:《夏天的雷雨》是一首问答歌,形式活泼、问者自由,句式简单,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
在音乐活动中以音乐感染幼儿,和幼儿一同活动,和幼儿一起念、唱、奏、跳,以感性来带动幼儿。
活动中把舞台让给幼儿,幼儿是课堂的主体。
活动三:夏天的大树(绘画)一、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喜爱绘画的天性,鼓励幼儿大胆绘画。
2、引导幼儿认识树的结构、造型和颜色,感受自然之美。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提高绘画的技能。
二、活动准备:1、活动前带领幼儿观察夏天茂盛的大树,感受大树的高大、2、画纸、油画棒。
3、示范画、夏天大树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一)谈话活动。
1、教师:北方的冬天是漫长的,天气特别冷,大树也光秃秃的。
现在夏天来了,小朋友们见过夏天的大树吗你觉得夏天的大树是什么样的(请小朋友来说说.)2、教师:夏天的大树是什么样的我们来看看。
(出示夏天的大树图片)3、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4、教师小结:夏天,大树吸收了许多营养,长得又高又大,有的树干粗的两个小朋友都抱不过来,有的长得有三层楼那么高。
树上长满了叶子,密密的,小朋友可以躲在树下乘凉。
(二)出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
1教师:老师这里画了一棵夏天的大树,老师画的夏天的大树是什么样的画中都有什么?2教师小结:夏天的大树下,有小朋友们在乘凉,还有小朋友在放风筝,有两个小朋友抱住了大树,一片欢乐的景象。
(三)引导小朋友画夏天的大树。
1、教师:如果你来画夏天的大树,你会画什么大树是怎么样画的?2、交代绘画要求。
教师:请小朋友画一画夏天的大树,要画得大大的,怎样才能把树画大呢树干两边的两根竖线距离近,树干就细;距离远,树干就粗;树干上画许多树枝,树枝要用双线画,大树枝上再画小树枝,左边、右边、上面、下面都伸出树枝来,全画满;最后在树枝上添画一片一片的树叶。
树干、树枝的线稍微有些弯曲,就会显得更活泼、可爱。
画好后涂上颜色。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将图画大,将整张纸画满。
帮助幼儿掌握大树树枝穿插的画法。
指导幼儿添画小鸟,树干上的花纹、树下的人物等,以丰富作品。
四、活动总结: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喜爱绘画的天性,鼓励幼儿大胆绘画。
引导幼儿认识树的结构、造型和颜色,感受自然之美。
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绘画的技能,以及掌握颜色的运用。
主题活动总结:经过《夏天来了》主题活动的开展,孩子们初步了解了夏天的主要特征及人们在夏天的活动。
活动中表现出了极高的活动积极性,而且活动的情绪非常的好,始终是非常快乐的。
由此可见,幼儿喜欢亲身经历,及操作性强的活动。
活动内容符合幼儿的生理以及心理的发展特点。
参考文献:[1]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杨景芝着:《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3]于涌着:《幼儿语言发展与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4]冯晓霞着:《幼儿园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5]张天宝着,《主体性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