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诉讼的案例

合集下载

无障碍设施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无障碍设施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无障碍设施公益诉讼典型案例1. 案例一:某市轮椅出租服务不畅某市一名残障人士发现,市区内轮椅出租服务设施数量不足,且分布不均,导致他无法方便地租到轮椅。

他通过法院提起公益诉讼,要求市政府增加轮椅出租服务设施,并合理规划其分布,以提升残障人士的出行便利性。

2. 案例二:地铁站电梯故障频发某城市地铁站的电梯频繁故障,给行动不便的人群带来了很大困扰。

一位残障人士通过公益诉讼要求地铁公司加强电梯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以提供无障碍的出行环境。

3. 案例三:公共场所缺乏盲道某市的公共场所中,缺乏足够的盲道,给视力障碍人士的出行带来很大困扰。

一位视力障碍人士通过公益诉讼要求市政府加大对盲道建设的投入力度,确保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得到完善。

4. 案例四:医院无障碍设施不完善某医院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不完善,给行动不便的患者带来了很大不便。

一位行动不便的患者通过公益诉讼要求医院增加轮椅通道、无障碍卫生间等设施,并提升医院无障碍设施的可用性,以方便残障患者就医。

5. 案例五:学校无障碍设施不足某学校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不足,给残障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困扰。

一位家长通过公益诉讼要求学校增加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卫生间等设施,并提升学校无障碍设施的可用性,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6. 案例六:购物中心无障碍设施缺失某购物中心的无障碍设施缺失,给行动不便的消费者带来了不便。

一位行动不便的消费者通过公益诉讼要求购物中心增加无障碍通道、无障碍电梯等设施,并改善购物中心的无障碍设施,以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7. 案例七:公交车站无无障碍设施某市的公交车站普遍缺乏无障碍设施,给行动不便的人士乘车带来了困扰。

一位行动不便的乘客通过公益诉讼要求市政府增加公交车站的无障碍设施,包括无障碍斜坡、无障碍电梯等,以提升公众的出行便利性。

8. 案例八:高速公路服务区缺少无障碍设施某高速公路服务区缺少无障碍设施,给行动不便的司乘人员带来了很大不便。

公益诉讼案例分析

公益诉讼案例分析

公益诉讼案例分析公益诉讼是指为了维护公共利益、社会利益而提起的诉讼活动。

在我国,公益诉讼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法律手段,对于保护环境、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来了解公益诉讼的实际运用和影响。

案例一,环境保护公益诉讼。

某市政府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违反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没有进行充分的环境影响评估,导致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环保组织对此提起了公益诉讼,要求政府停止违法行为并进行整改。

经过法院审理,最终判决政府须停止违法行为并进行环境修复,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相应的处罚。

案例二,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诉讼。

某知名企业在产品质量方面存在严重缺陷,但长期以来拒绝承认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给消费者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依法提起了公益诉讼,要求企业承担相应责任并赔偿受损消费者。

法院最终判决企业须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全面整改,并对受损消费者进行赔偿。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公益诉讼在维护公共利益、社会利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不仅可以有效地制约行为人的违法行为,还可以通过司法手段保护公众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因此,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公益诉讼的重要性,鼓励更多的公益组织和公民参与到公益诉讼中来,共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在实际操作中,公益诉讼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公益诉讼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投入,对于公益组织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其次,公益诉讼涉及到复杂的法律程序和证据要求,需要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和技能。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公益诉讼制度,为公益组织和公民提供更多的法律支持和保障。

总之,公益诉讼作为一种重要的法律手段,对于维护公共利益、社会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其重要性,鼓励更多的公益组织和公民积极参与到公益诉讼中来,共同为建设法治社会贡献力量。

希望在未来,公益诉讼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完善,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支持。

公益诉讼法律案例(3篇)

公益诉讼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频发,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为了保护公共利益,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我国《环境保护法》和《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

本案涉及某市一家大型化工企业,该公司长期存在超标排放污染物、非法倾倒危险废物等违法行为,严重污染了周边环境,损害了当地居民的合法权益。

在多次举报无果的情况下,当地环保组织决定提起公益诉讼,维护公共利益。

二、案情简介1. 原告:某市环境保护协会(以下简称“环保协会”)2. 被告:某市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化工公司”)3. 诉讼请求:- 判令化工公司立即停止超标排放污染物、非法倾倒危险废物的违法行为;- 判令化工公司赔偿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 判令化工公司承担治理污染的责任;- 判令化工公司公开道歉,消除不良影响。

4. 争议焦点:- 化工公司是否存在超标排放污染物、非法倾倒危险废物的违法行为;- 化工公司的违法行为是否对环境造成了损害;- 环保协会是否具有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

三、法院审理1. 证据审查:- 环保协会提供了化工公司超标排放污染物、非法倾倒危险废物的相关证据,包括监测报告、现场勘查照片、举报信等;- 当地居民提供了因环境污染导致的身体不适、农作物减产等证据;- 环保部门对化工公司进行了行政处罚,并要求其整改。

2. 案件认定:- 法院认为,环保协会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公益诉讼主体资格;- 法院认定,化工公司存在超标排放污染物、非法倾倒危险废物的违法行为,并对环境造成了损害;- 法院认为,化工公司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3. 判决结果:- 法院判决化工公司立即停止超标排放污染物、非法倾倒危险废物的违法行为; - 法院判决化工公司赔偿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 法院判决化工公司承担治理污染的责任;- 法院判决化工公司公开道歉,消除不良影响。

行政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行政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行政公益诉讼典型案例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公益性组织或个人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违法行政行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一种诉讼方式。

下面将列举一些行政公益诉讼的典型案例,以展示其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1. **环境保护**在某城市,当地环保组织起诉市政府未能有效监管污染企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和居民健康风险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做出判决,要求市政府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并进行环境整治工作。

2. **食品安全**一家食品生产企业被曝光使用有害添加剂制造食品,引发公众关注。

公益组织代表消费者提起诉讼,要求相关部门对该企业进行处罚并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维护消费者权益。

3. **城市规划**一座城市的地标性建筑面临被破坏改建的风险,引起市民担忧。

一家公益组织提起诉讼,要求市政府保护该建筑并重新规划城市发展,以保护城市文化遗产。

4. **教育公平**在某地区,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一些贫困地区的学生无法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公益组织代表这些学生及其家长提起诉讼,要求政府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实现教育公平。

5. **医疗卫生**某医院因违规行为导致多名患者受到伤害,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公益组织起诉该医院,要求相关部门对医院进行调查并加强医疗卫生监管,确保患者权益。

6. **消费者权益**一家企业因产品质量问题频频引发投诉,但未能有效解决消费者投诉问题。

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代表消费者起诉该企业,要求其承担产品质量责任并改善售后服务,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7. **社会福利**某地区存在大量流浪动物无人照料,引发动物保护组织关注。

该组织提起诉讼,要求政府加强对流浪动物的救助和管理工作,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8. **权益保护**一名残疾人因受到歧视而无法享受到平等的工作机会,公益组织代表其提起诉讼,要求雇主停止歧视行为并保障残疾人的权益。

9. **文化传承**一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迹遭到破坏,引发文物保护组织起诉行为。

法院判决要求相关单位停止破坏行为并对古迹进行修复保护,维护文化传承。

最高检民事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最高检民事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最高检民事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哎呀呀,今天咱们来说说这最高检民事公益诉讼典型案例!你知道吗,这可太重要啦!就好比是社会的守护者在行动!
比如说,有个关于环境污染的案例,那简直就是对我们美丽家园的伤害呀!想想看,好好的环境被破坏得一塌糊涂,这怎么能行呢?那些违法的家伙们,就好像是闯进了我们家园的捣蛋鬼!而最高检呢,就是那个勇敢站出来要把捣蛋鬼赶出去的英雄!
还有一个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案例呢!消费者们本来开开心心买东西,结果被不良商家给坑了,这得多气人呀!这时候最高检出手啦,就像是为消费者们撑起了一把坚实的保护伞,让那些不良商家无处遁形。

这难道不是大快人心的好事吗?
再想想,如果没有最高检民事公益诉讼,这些问题可能会一直存在,那我们的生活还能安宁吗?这不就像是我们的家没有了坚固的门锁,谁都可以随便闯进来捣乱一样!最高检就是用法律的力量,为我们筑起一道道防线。

每一个典型案例都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呀!都在告诉我们,正义是不会缺席的!最高检就是在用行动证明,他们会为了我们每一个人的权益而努力奋
斗!这真的是太让人安心啦!我们应该为有这样的守护而感到庆幸,不是吗?所以呀,我们都要多多关注和支持最高检民事公益诉讼,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和公正!
我的观点就是:最高检民事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它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保护了我们的合法权益,我们都应该积极看待并给予肯定。

公益诉讼食品计量典型案例范文

公益诉讼食品计量典型案例范文

公益诉讼食品计量典型案例范文今天咱来唠唠公益诉讼食品计量的那些事儿,给您讲讲典型案例。

一、“缩水”的小零食案例。

您知道吗?有这么个事儿,在一些学校周边的小商店里,那些特别受孩子们欢迎的小零食可出了问题。

比如说那种一小包一小包的薯片或者干脆面。

有公益组织发现啊,这些小零食包装上写着净含量是50克,可实际一称呢,好多包都只有40克左右。

这可就坑人了,尤其是对那些小朋友,他们拿着自己的零花钱,满心欢喜地以为能买到足量的美味,结果却被“短斤少两”了。

公益组织就站了出来,提起了公益诉讼。

他们调查的过程那也是相当不容易,得去好多家商店收集证据,还得找专业的计量机构来做鉴定。

就像侦探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法庭上,商家一开始还想狡辩,说什么可能是运输过程中的损耗之类的。

但是公益组织这边证据确凿啊,那些专业的计量报告就像一个个铁证,把商家的借口都给堵了回去。

最后呢,商家不仅要给消费者退款或者补足分量,还被处以了罚款。

而且啊,这个案例一出,监管部门也加大了对学校周边食品计量的检查力度,让那些想在小零食计量上做手脚的商家都不敢乱动了。

二、“注水”的肉类市场案例。

再说说肉类市场的事儿。

有个地方的菜市场,那里面有些不良商贩在卖肉的时候玩起了计量的小把戏。

他们的秤啊,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

您去买一斤猪肉,看着秤上显示是一斤,可实际上呢,那是因为他们把秤给调了,您实际拿到的肉可能只有八两。

这可不仅仅是少给肉的问题,这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严重侵害啊。

公益诉讼团队介入之后,那可是一场“大戏”。

他们伪装成普通的消费者去各个摊位买肉,然后悄悄把肉拿到公平秤上去称,还在摊位附近安装了一些隐蔽的摄像头来记录商贩的操作过程。

这就像是给那些不良商贩设了一个“陷阱”,不过这陷阱设得好啊,是为了保护咱们广大消费者。

等到法庭上,那些商贩看到自己的所作所为被清清楚楚地呈现出来,一个个都低下了头。

这个案例的判决结果呢,除了让商贩退还多收的钱给消费者,还对他们进行了严厉的处罚,并且要求市场管理方加强对计量器具的管理和监督。

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公益诉讼是指在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方面,由符合条件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的诉讼。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公益诉讼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公共利益保护手段,为推进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针对几个典型案例,从不同角度分析公益诉讼的作用和意义。

一、典型案例一:福建金龙鱼油厂非法排污案福建金龙鱼油厂是一家大型食品加工企业,但其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存在非法排污的行为,导致周边环境水质恶化,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

经过环保组织和居民的多次举报,最终法院受理了此案,判决金龙鱼油厂赔偿环保组织和居民共计800余万元,并责令其停止非法排污行为。

这个案例反映了公益诉讼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

环境保护是公共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法排污行为不仅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也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公益诉讼的出现,可以有效地维护环境的健康和居民的利益,促进环境保护的深入开展。

二、典型案例二:新疆阿克苏市违法建设案新疆阿克苏市一家企业在未经审批的情况下擅自开发土地,大量破坏生态环境。

当地政府多次要求企业停止违法行为,但企业始终置若罔闻。

最终,环保组织提起公益诉讼,法院判决企业停止违法建设,并赔偿环保组织和当地政府一定金额的损失。

这个案例反映了公益诉讼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

生态环境保护是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而公益诉讼可以通过维护生态环境的合法权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

三、典型案例三:北京某物业公司违法收费案北京某物业公司在未经业主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向业主收取高额的维修基金和停车费用。

经过业主的多次举报和维权,最终公益组织提起公益诉讼,法院判决物业公司退还违法收取的费用,并罚款一定金额。

这个案例反映了公益诉讼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的作用。

消费者权益保护是维护公共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公益诉讼可以通过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秩序的健康发展。

四、典型案例四:河南某企业非法出售食品案河南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添加有害物质,销售非法食品,导致多名消费者中毒甚至死亡。

公益诉讼典型案例书写技巧

公益诉讼典型案例书写技巧

公益诉讼典型案例书写技巧公益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了保护环境、人身权益等公共利益而提起的诉讼行为。

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是指在公益诉讼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这些案例常常成为公益诉讼的范本和参考。

下面列举了10个具有代表性的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并介绍了书写这些案例的技巧。

一、案例一:某市民通过公益诉讼要求保护市内的湿地资源。

市民在诉讼中提供了大量的湿地破坏证据,最终获得了法院的支持。

书写技巧:在书写这个案例时,可以先介绍湿地资源的重要性,然后详细描述市民提供的证据,包括照片、视频等。

最后,强调法院的支持是对湿地保护的重要意义。

二、案例二:某环保组织通过公益诉讼要求企业停止污染行为。

该组织向法院提交了详细的调查报告和监测数据,最终取得了胜诉。

书写技巧:在书写这个案例时,可以先介绍环保组织的背景和目标,然后详细描述调查报告和监测数据的内容。

最后,强调胜诉对环境保护的积极影响。

三、案例三:某消费者协会通过公益诉讼要求企业停止虚假宣传。

消费者协会收集了大量的证据,证明企业存在虚假宣传行为,并最终赢得了官司。

书写技巧:在书写这个案例时,可以先介绍消费者协会的使命和工作范围,然后详细描述收集到的证据,包括广告、宣传材料等。

最后,强调官司的胜利对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意义。

四、案例四:某公民通过公益诉讼要求政府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公民通过调查和研究证明了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并最终取得了胜诉。

书写技巧:在书写这个案例时,可以先介绍公民对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的关注,然后详细描述调查和研究的结果,包括数据和分析。

最后,强调胜诉对教育公平的重要意义。

五、案例五:某动物保护组织通过公益诉讼要求停止非法狩猎行为。

该组织成功收集了大量的证据,最终赢得了官司。

书写技巧:在书写这个案例时,可以先介绍动物保护组织的使命和目标,然后详细描述收集到的证据,包括照片、视频等。

最后,强调胜诉对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

六、案例六:某社会团体通过公益诉讼要求政府采取措施减少交通事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益诉讼的案例【篇一:公益诉讼的案例】记者从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官方微信了解到,1月6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工作推进情况,发布《人民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工作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以及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工作中的相关典型案例。

山东省1个试点工作典型案例和2个诉前程序典型案例被通报。

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授权决定后,最高检印发了《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

该《试点方案》规定,经过诉前程序,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没有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或者行政机关拒不纠正违法或不履行法定职责,社会公共利益仍处于受侵害状态的,检察机关可以分别提起民事或行政公益诉讼。

目前,试点地区检察机关已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5件,人民法院均已立案,相关案件正在审理中。

发布会上,最高检还通报了15起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工作诉前程序典型案例。

在这些典型案例中,有7个地方环保局和3个地方国土局因怠于履职成为通报对象。

另外,最高检还公布了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工作的5起典型案例。

其中包括3起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和2起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记者了解到,山东省1个试点工作典型案例和2个诉前程序典型案例被通报,分别是山东省庆云县检察院提起全国首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山东省莱州市环保局怠于履行职责案和青岛市李沧区安监局怠于履行职责案。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工作典型案例山东省庆云县检察院提起全国首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2015年12月16日,山东省庆云县人民检察院因县环保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依法向庆云县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工作后,全国首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

日前,庆云县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某公司污水处理厂厂长涉嫌污染环境罪案件时,发现该公司在未通过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的情况下长期违法生产,排放大量污水造成环境污染。

当地群众多次拨打3612345民生服务热线进行举报,庆云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责成环保部门严格履行监管职责。

检察机关调查发现,县环保部门虽对该公司多次作出行政处罚,但在监管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遂根据有关规定,向环保部门发出检察建议。

但环保部门仍未依法正确履行监管职责,致使群众反映的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持续处于受侵害状态。

对此,庆云县人民检察院作为山东省确定的公益诉讼试点地区之一,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部分地区开展公益诉讼试点工作的决定》及《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方案》的有关规定,在严格落实诉前程序后,依法对县环保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向庆云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工作诉前程序典型案例山东省莱州市环保局怠于履行职责案莱州市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李某经营的莱州市文峰高碳石墨制品厂使用盐酸从事石墨加工生产,自2014年4月上旬开始,李某在明知李广某无经营许可证、无环保部门审批的情况下,向李广某提供盐酸废液酸洗长石,李广某在酸洗长石过程中又产生废酸液,这些废酸液被李广某等人非法排放,造成环境严重污染。

莱州市环保局未对莱州市文峰高碳石墨制品厂采取任何行政处罚措施。

2015年7月16日,莱州市人民检察院向莱州市环保局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对李某经营的莱州市文峰高碳石墨制品厂向他人提供盐酸废液的行为进行相应的行政处罚。

2015年8月14日,莱州市环保局对莱州市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建议予以回复:将对李某做出以下行政处罚决定:一、责令停止将废酸液等危险废物提供给无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个人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经营活动的违法行为;二、处以罚款6万元。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安监局怠于履行职责案李沧区人民检察院民行科通过该院侦监科获知案件线索:青岛悦龙达贸易有限公司在其租赁的青岛市李沧区十梅庵砖厂南侧大院内经营盐酸时,发生盐酸泄漏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环境污染。

李沧区环保局将案件移交青岛市公安局李沧分局立案侦查,且1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检察机关批捕。

虽然李沧区环保局前期对污染区域及泄漏的储存罐进行了一些初步处理,但所采取的措施有限,非常容易引发次生损害问题,会危及周边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相关规定,李沧区安监局对此污染环境案应承担监督管理职责。

但自该案发生后,该局始终未正确全面履行职责,未严格依法对该案进行全面有效的处置。

李沧区人民检察院于2015年8月19日依法向李沧区安监局提出检察建议:一、依法履行职责,妥善进行处理。

尽快依法对发生泄漏或挥发的盐酸储存罐进行妥善处置,防止事故损失扩大。

二、加大监管力度,严查违法行为。

加强对辖区内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督管理,严格进行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对于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问题,应及时查明情况并依法查处。

李沧区安监局采纳了检察建议,2015年9月7日组织相关单位抽取罐内盐酸,9月9日罐内盐酸全部抽空完毕,运至有资质的危化品存储企业暂存。

(马俊骥)【篇二:公益诉讼的案例】民事公益诉讼典型案例篇1: 2010年,被告戴望相、班志华等六人在安宁市县街镇下元良村委会小箐口村民小组落水洞进行非法采矿,其行为不仅造成国家矿产资源价值达44.3512万元的损失,而且已涉嫌非法采矿犯罪,为此,安宁市检察院向安宁市法院提起公诉,并对该六被告给予了刑事处罚,之后,安宁市国土资源局以公益诉讼人的身份起诉六被告,请求法院判令被告赔偿44.3512万元的环境损失和3万元鉴定费。

该案经昆明中院调解,各方当事人达成由六被告人向昆明市环境公益诉讼救济资金专户支付损失44万余元的调解协议。

该款进入救济资金专户后,安宁市林业局向救济资金专户管理人申请试用该笔赔偿金,经中院审核,同意了申请人的申请,救济资金专户管理人向申请人拨付了44万余元,该款已全部用于昆明环境公益诉讼林集中植树,涵养水源,修复生态环境。

民事公益诉讼典型案例篇2: 2011年1月26日,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云南首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进行了一审公开宣判,判决被告昆明三农农牧有限公司、昆明羊甫联合牧业有限公司向昆明市环境公益诉讼救济专项资金支付417.21万元和评估费132520元,该笔费用将用于治理被污染的七里湾大龙潭。

法院经审理认为,二被告自2008年6月在畜牧小区项目的环保治污设施未通过竣工验收的情况下,就陆续将承包的养殖用地分割发包给200余户生猪养殖户,并签订了承包合同。

由于被告的环保设施未经环评验收合格,养殖废水渗入地下水系统,导致七里湾大龙潭水2009年11月、2010年2月两次爆发污染,经环境监测部门多次抽样检测龙潭水氨氮指标和菌落总数及大肠杆菌等指标严重超标,致使依赖该龙潭水生产、生活的农村、单位人畜无法继续饮用。

对法定监测部门昆明市监测中心和嵩明县监测站连续出具的《监测报告》,法院予以采信,确认七里湾大龙潭水水质至今仍然处于污染状态。

环境公益诉讼,作为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的一种有效形式,具有起诉资格的主体应当多样化。

除了环保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外,还应当更多地鼓励社会团体、事业单位、民间环保组织,甚至热心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的个人,参与环境公益诉讼。

目前国家正在对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进行修订,希望该案的实践能对环境公益诉讼的法治化起到推动作用。

民事公益诉讼典型案例篇3:三农公司、羊甫公司畜牧小区项目自2008年6月起,在环保治污设施未通过竣工验收的情况下,陆续将承包的养殖用地分割发包给200余户生猪养殖户,并与生猪养殖户签订了《昆明市标准化生猪养殖基地小哨三农生态畜牧园项目承包合同书》,养殖户就进入畜牧小区从事生猪养殖至今。

由于三农公司、羊甫公司的环保设施未经环评验收合格,养殖废水渗入地下水系统,导致嵩明县杨林镇大树营村委会七里湾大龙潭(以下简称大龙潭)水于2009年11月初开始出现发黑发臭现象,致使长期以来依赖该龙潭水生产、生活的大树营村委会相关村组人畜饮水发生困难。

经环境监测部门多次抽样检测,证实该龙潭水氨氮指标和菌落总数及大肠杆菌等指标严重超标。

污染事故发生后,官渡区环保局经过相关行政调查程序,给予三农公司责令停止生猪养殖,罚款50万元的行政处罚,并根据环境后评估评审结果和现状通知其立即停止畜牧小区建设,重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2010年3月9日,官渡区环保局向官渡区法院申请执行畜牧小区停止养殖的处罚决定。

三农公司先后于2010年3月2日、4月15日分两次向官渡区环保局缴纳了50万元的行政罚款。

2010年2月27日至3月3日,畜牧小区再次发生养殖废液泄漏进入地下水系统事故,经环境监测部门对大龙潭水检测,氨氮指标于3月5日达到峰值。

至2010年1 2月6日最近一次采样监测,大龙潭水质相关指标仍超标。

民事公益诉讼典型案例篇4:无锡市蠡湖惠山景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景区管委会)在负责开发建设动植物园和儿童乐园项目的过程中,擅自占用2万平方米左右的林地。

涉案项目尚有2500平方米山体土壤裸露宕口地块,系上世纪八十年代开采山石遗留状态,景区管委会未在该地块进行任何建设。

中华环保联合会提起诉讼,请求判令景区管委会将非法占用的林地恢复用途并赔偿损失,立即将项目区域内裸露的部分土地进行复绿固土。

看过民事公益诉讼典型案例的人还关注了:【篇三:公益诉讼的案例】法治周末记者蒲晓磊就在新环保法生效当天,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南平生态破坏案”获得立案。

1月1日,由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和“福建绿家园”作为共同原告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请求法院责令4被告依法承担相应民事责任,被福建省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受理。

这也使得该案成为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例环境公益诉讼案件。

“目前正在联系林业生态工程专家志愿者出具有关林地植被恢复费用、工程设计、竣工验收标准和方法等方面的专家意见。

过些天将再赴南平非法开矿点林地植被破坏现场勘查,到法院阅卷,进展值得期待。

”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和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法大环法研究中心)律师吴安心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法大环法研究中心是该案的支持起诉单位,同时作为支持起诉单位的还有福建省南平市人民检察院。

在此之前,此案中的谢知锦、倪明香、郑时姜3人已于去年7月28日因非法占用农用地罪获刑。

三人毁林被判刑2008年7月底,谢知锦、倪明香、郑时姜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从李名槊手中购得南平市延平区葫芦山砂基洋恒兴石材厂矿山的采矿权,3人经商量决定由谢知锦具体负责矿山的采矿事宜。

也正是从这一时刻起,20余亩林地植被在3年间被破坏殆尽。

此后,在未依法取得占用林地许可证及办理采矿许可延期手续的情况下,由谢知锦提议,改变李名槊原有塘口位置,从山顶往下开采,得到倪明香、郑时姜的同意。

谢知锦指挥从山顶剥山皮,开采矿石,并将剥山皮和开采矿石产生的弃石往山下倾倒,谢知锦、倪明香、郑时姜还在矿山塘口的下方兴建了砖混结构的工棚用于矿山工人居住,直至2010年年初停止开采,林地原有植被已经被严重毁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