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
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

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概述
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两种:
1. 酸-碱消煮法:包括热的稀酸处理、热的氢氧化钠处理以及乙醇或乙醚洗涤。
其中,热的稀酸处理主要是去除样品中的淀粉、果胶质和部分纤维素;热的氢氧化钠处理则能去除蛋白质、部分半纤维素和部分木质素,并使脂肪皂化而去除;乙醇或乙醚洗涤则是为了去除单宁、色素、残余脂肪、蜡、部分蛋白质和戊糖。
最后,灰化处理可以去除灰分(金属氧化物)。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而且测定精度高,符合国标GB/T5515、GB/T6434的规定。
2. 非酶重量法:又被称为粗纤维测定法,是通过酸、碱消煮样品,将得到的残渣烘干后灼烧灰化,再减去灰分重量来计算粗纤维的含量。
这种方法由Einhof于1801\~1809年建立,多应用于饲料及宠物食品中的纤维分析。
以上两种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具体的食品类型和实验条件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测定。
纤维素测定

目录
纤维的测定
1 2
3 4
纤维测定概述
粗纤维的测定 纤维素测定仪法
酶-重量法
纤维测定概述
纤维是植物性食品的主要成分之一,广泛存在于各种植
物体内。化学上不是单一组分,是混合物。纤维是人类 膳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之一,在维持人体健康、预 防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食品中纤维的测定提出最早、应用最广泛的是称量法。 此外还有纤维素测定仪法、中性洗涤纤维法、酸性洗涤
Company Logo
3.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测定
2.适用范围及特点 本法适用于谷物及其制品、饲料、果蔬等样品,① 对 于蛋白质、淀粉含量高的样品,易形成大量泡沫.粘度大 ,过滤困难,使此法应用受到限制。② 不包括水溶性非消 化性多糖,这是此法的最大缺点。
3.试剂 中性洗涤剂溶液;十二烷基硫酸钠
Company Logo
1.粗纤维的测定
8.打开进水开关。将面板上预热调压旋钮和消煮调压旋 钮逆时针旋到底,打开电源开关,调整定时器的设定时 间为30min,以后使用时可不必调节。 9.开启酸、碱、蒸馏水预热开关,调节预热调压旋钮, 将其调到顺时针最大,这时左边电压表显示电压为 220V左右。 10.等酸、碱、蒸馏水沸腾时,将预热电压调小至酸、 碱、蒸馏水微沸。 11. 打开加酸开关,分别按l—6号加液按钮在消煮管中 加人已沸的酸液200 mL约到消煮管中间刻度线,再在 每个消煮管内加2 mL正辛醇。关闭酸预热开关,开启 消煮加热开关将消煮调压旋钮调至最大,此时右边电压 表显示约220 V左右,待消煮管内酸液再次沸腾后再将 电压调至 150—170 V左右,使酸液保持微沸,向上打 开消煮定时开关,保持酸微沸30 min。
粗纤维国标检测方法

粗纤维国标检测方法
粗纤维指的是食品中无法通过人体消化酶解而被排除的纤维物质。
粗纤维的含量和特性是衡量食品中纤维含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粗纤维国标检测方法用于测定食品中粗纤维的含量,以确保食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1.样品准备
从食品样品中选择代表性的部分,将其粉碎成适当的颗粒大小。
确保样品的颗粒大小均匀,以避免颗粒大小对结果的影响。
将样品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以防止水分损失或增加。
2.粗纤维提取
将样品放入提取器中,加入一定量的中性洗涤液,如中性洗涤液和乙醇的混合物。
对样品进行提取,以去除非纤维的物质,如脂肪、蛋白质和糖类。
提取过程中要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时间,以确保提取效果。
3.粗纤维过滤
将提取后的样品过滤,以分离纤维物质和提取液。
经过过滤后,将残渣和纤维物质收集下来,并将其完全干燥,以去除水分。
4.粗纤维重量测定
将干燥的残渣和纤维物质称重,并记录下其质量。
将质量与原始样品的质量进行比较,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粗纤维的含量。
5.数据分析和报告
根据样品的粗纤维含量和国家标准,进行数据分析和判定。
如果样品的粗纤维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则可以认为样品合格;如果不符合,则需要进一步调整生产工艺或配方,以达到标准要求。
总结。
粗纤维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粗纤维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引言粗纤维含量是食品、饲料等领域中重要的营养指标之一,它反映了食品或饲料中不易被人或动物消化吸收的纤维成分的含量。
测定粗纤维含量对于评估食品或饲料的质量以及进行营养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步骤,测定给定食品或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
二、实验方法2.1 样品准备1.取给定食品或饲料样品约100g,将其均匀切碎成小颗粒。
2.将切碎的样品放入干净的容器中,标记好样品的编号。
2.2 预处理1.取一干燥器,加入适量无水Na2SO4,使其覆盖加热元件。
2.将容器中的样品均匀地分布在干燥器中。
3.调节干燥器的温度至105℃,并进行干燥,直到样品呈干燥状态。
2.3 提取1.取出干燥后的样品,将其称重为m1,记录下来。
2.取一个无烟燃烧坩埚,称重为m2,并记录下来。
3.将干燥样品装入坩埚中,盖好盖子。
4.将装有样品的坩埚放入水中的提取锅中,加入足够的中和酸(无水柠檬酸)和中和碱溶液。
5.开启加热器,将水煮沸,然后继续加热提取锅1.5小时。
6.关闭加热器,取出坩埚,并用清水清洗坩埚。
7.取出清洗后的坩埚,放入干燥箱中烘干至恒定重,称重为m3,记录下来。
2.4 计算1.计算干燥样品的质量损失百分比(%ML): %ML = [(m2 - m3) / (m2 - m1)]* 100%2.计算粗纤维含量(%CF): %CF = (%ML / 1.67) * 100%三、实验结果与讨论3.1 实验结果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测定了给定食品样品的粗纤维含量。
实验结果如下:样品编号初始重量(g)烘干后坩埚重量(g)烘干后样品重量(g)质量损失(g)质量损失百分比(%ML)粗纤维含量(%CF)1 100 23.5 10.2 3.3 2.13 1.272 100 24.0 10.8 3.2 2.06 1.233 100 23.8 10.5 3.3 2.13 1.273.2 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给定食品样品的平均粗纤维含量约为1.25%。
食品添加剂 纤维素中粗纤维测定的不确定度

食品添加剂 纤维素中粗纤维测定的不确定度1、目的测定食品添加剂 纤维素中粗纤维的含量,采用GB/T5009.10-2003。
2、测量方法和数学模型称取适量样品Wg 于Foss 坩埚,放入仪器,打开加酸开关,在消煮管中加入酸液200ml ,开启消煮加热开关,保持微沸30min 。
将消煮加热开关关闭,打开1-6号抽滤开关,再打开抽滤泵开关将酸抽掉,随后打开蒸馏水阀门冲洗消煮管中的样品,直至将酸洗净后,再按照酸煮的步骤加入碱溶液、消煮、用蒸馏水冲洗消煮管。
待冲洗抽滤后放入105℃烘箱中干燥至恒重,记录恒重后数据W1,再放入550℃马弗炉中使其含碳物质完全灰化,至于干燥器,冷却至室温后称重W2,所损失的量即为粗纤维的量。
粗纤维(%)=10021⨯-W W WW1—干燥后坩埚的质量(g )。
W2—灰化后坩埚的质量(g )。
W —样品的质量(g )。
3、不确定度来源1)重复测量2)天平的校准4、不确定度计算1)测量结果重复性不确定计算:标准偏差:0.01139S ==(其中n=6)2)校准/线性0.004650rep V ===天平检定证书标明其线性为±0.10mg ,用矩形分布。
天平的线性分量为0000577.030001.0=上述分量必须计算3次,因此质量的标准不确定度m V 数值为0000999.00000577.032=⨯=m V5、计算组合不确定度称样量(g ):3.0277、3.0297、3.0302、3.0214、3.0279、3.0356平均值(g ):m=3.02880.00003299H V ==6、扩展不确定度取包含因子k=220.000032590.00006518H H V KV ==⨯=V=92.1⨯0.00006518=0.00607、结果表示纤维素中粗纤维含量(%):2.15±0.00608、 讨论由以上分析计算可见,测定纤维素中粗纤维含量,其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于样品测定的重复性,符合这对我们今后检测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粗纤维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粗纤维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1.了解食物中粗纤维含量的测定方法;
2.掌握粗纤维含量的测定方法;
实验原理:
食物中的粗纤维是指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植物纤维,如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它们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量、稀释盐酸和胆酸的浓度、降低肠内致癌物质的浓度等作用。
因此,准确测定食物中的粗纤维含量对于保证人体健康和饮食搭配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材料:
食品样品、酸性和中性洗涤液、乙醇、滤纸、烘干器。
实验步骤:
1.将约5克食品样品粉碎,加入约200ml的500g/L的硫酸钠溶液中,用电搅拌器足够混合。
2.将浆液过滤,用酸性洗涤液反复洗涤,直至滤液中不再出现白色沉淀。
将过滤纸上的残渣转移到瓷盘中。
3.将残渣用中性洗涤液洗涤,直至洗涤液pH值没有下降。
将洗涤液挤出至瓷盘中。
4.用足够的冷、热蒸馏水洗涤干净残渣,毛刷可以用于清洗。
5.用酸和草酸清洗瓷盘和洗涤纸,以除去可能存在的沉淀。
6.过滤洗涤液,用乙醇反复洗涤,然后用真空泵排水至实心。
7.将残渣在70℃的烘干器中烘干至重量不变。
8.计算出样品的粗纤维含量。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不同的食品样品的粗纤维含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表明饮食结构的变化可以显著地影响人体的健康。
粗纤维含量的测定方法简单可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含量,从而保证人体的健康。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粗纤维含量的测定方法,真正理解了粗纤维含量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选择富含粗纤维的食品作为日常饮食的重要成分,从而保证人体内营养成分的合理平衡,提高健康水平。
茶叶粗纤维检验

茶叶粗纤维检验
茶叶检验之一。
茶叶经稀酸、稀碱处理后对其有机残留物含量进行检测的技术措施。
粗纤维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也含少量半纤维素、木质素、角质组织、矿物质等,一般茶叶中约含8~20%。
国际标准化组织,在“ISO3720-1977红茶一规格”中,已将粗纤维最高含量定为16.5%,作为红茶的标准之一。
粗纤维测定方法是:取茶样5g,于烧杯中,加入1.25%的硫酸溶液200ml,煮沸30分钟(保持200ml容积),使酸的浓度基本不变,然后吸滤至干,加水清洗吸干,并重复直至洗出液呈中性为止。
再将滤渣用同样浓度、数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按上法进行碱处理,直至洗下液无色为止。
将残渣全部移置已知重量的无灰滤纸上过滤,再用乙醇冲洗至无色,换用乙醚冲洗若干次滤干,移至烘箱内烘至恒重,即可算出粗纤维的百分率。
为了快速检测茶叶的老嫩程度,根据d-纤维素在茶叶纤维素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特点,用17.5%氢氧化钠溶液,将茶叶煮沸20分钟后过滤,并用水清洗。
直至滤液无色为止,取出烘干至恒重,即可算出d-纤维素百分率。
- 1 -。
实验5 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110425

实验五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食品中粗纤维的检测原理和意义。
2.掌握重量法测定粗纤维含量的基本操作技术。
二、原理和意义纤维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是植物性食品的主要成分之一,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树胶等。
由于它们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也称无效碳水化合物;但它们能够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消化系统机能。
每天从食品中摄取8~12g纤维,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代谢功能。
在热的稀硫酸作用下,试样中的淀粉、糖、半纤维素和果胶等物质经水解而除去,再用热的碱溶液除去蛋白质和脂肪酸(皂化脂肪,溶解蛋白质),然后用乙醇、乙醚除去单宁、色素及残余脂肪,剩余残渣减去灰分(不溶于酸碱的杂质,主要是无机物质),即得粗纤维素。
三、仪器、器材和试剂1.仪器与试剂仪器器材试剂分析天平1台24目筛硫酸1瓶组织捣碎机1台锥形瓶250ml 10个甲基红1瓶抽滤系统2套亚麻布氢氧化钾2瓶烘箱1个漏斗10cm 10个酚酞1瓶水浴锅6台定量滤纸10盒盐酸1瓶电炉6个回形针1盒氢氧化钠1瓶高温电炉1个G2垂融漏斗(坩埚)20个95%乙醇5瓶电磁炉2个搪瓷杯4个无水乙醚3瓶烧杯250ml 10个烧杯100ml 10个量筒50ml 10个一次性手套5包石棉坩埚20个试剂瓶5L 2个滴瓶4个干燥器5个样品(水果)2.溶液配制2.1硫酸溶液(1.25%):取5L试剂瓶,先加水2000 ml;取500ml量筒,加水约300 ml,加浓硫酸(95~98%)62.5ml,加水至1000ml;另加加水2000 ml。
2.2氢氧化钾溶液(2.5%):取2.5L试剂瓶,先加水1000 ml;取1000ml烧杯,称氢氧化钾62.5g,加水至1000ml;另加加水500 ml。
选用塑料或橡胶塞瓶。
2.3甲基红(0.1%):0.1g甲基红,60%乙醇定容100ml(上次实验已配制)。
2.4酚酞(1%):将1g酚酞用95%乙醇溶解,定量至100ml(分装于2滴瓶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
一、目的与要求:
l、了解与掌握植物类食品中粗纤维含量的测定方法与原理。
二、原理:
在硫酸作用下,样品中的糖、淀粉、果胶质和半纤维素经水解除去后,再用碱处理,除去蛋白质及脂肪酸,遗留的残渣为粗纤维如其中含有不溶于酸碱的杂质,可灰化后除去。
三、试剂:
1、1.25%硫酸;
2、1.25%氢氧化钾溶液;
3、石棉:加5%氢氧化钠溶液浸泡石棉,在水浴上回流8小时以上再用热水充分洗涤。
然后用20%盐酸在沸水浴上回流8小时,再用热水充分洗涤,干燥。
在600-700℃中灼烧后,加水使成混悬物,贮存于玻塞瓶中。
四、操作方法:
1、称取20-30克捣碎的样品(或5.0克干样品),移入500毫升锥形瓶中,加入200毫升煮沸的1.25%硫酸,加热使微沸,保持体积恒定,维持30分钟,每隔5分钟摇动锥形瓶一次,以充分混合瓶内的物质。
2、取下锥形瓶,立即用亚麻布过滤后,用沸水洗涤至洗液不呈酸性。
3、再用200毫升煮沸的1.25%氢氧化钾溶液,将亚麻布上的存留物洗入原锥形瓶内加热微沸30分钟后,取下锥形瓶,立即以亚麻布过滤,以沸水洗涤2—3次后,移入已干燥称量的G2垂融坩埚或同型号的垂融漏斗中,抽滤,用热水充分洗涤后,抽干。
再依次用乙醇和乙醚洗涤一次.将坩埚和内容物在105℃烘箱中烘干后称量,重复操作,直至恒重。
如样品中含有较多的不溶性杂质,则可将样品移入石棉坩埚,烘干称量后,再移入 550℃高温炉中灰化,使含碳的物质全部灰化,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所损失的量即为粗纤维量。
计算:
X=G/m×100
X:样品中含粗纤维的含量,%;
G:残余物的质量(或经高温炉损失的质量),g;
m:样品的质量,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