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描述运动的快慢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13运动的快慢

八年级物理上册13运动的快慢
同时跑,看谁先到终点--即通过相等的路程, 时间短的人运动得快
机械运动
问题三: 运动员用10s跑100m,汽车在2h内
行驶了72km,那运动员和汽车哪个快呢?
若路程不相同,时间也不相同时,那如
何去比较运动的快慢呢?
速度
机械运动
速度
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也就是路程 与时间的比值)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例2:火车提速后,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 运行速度约为104 km/h,两地之间的铁 路线长1456 km,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 要用多长时间?
机械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
运动的分类:
物体沿直线,速度(快慢)不变的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
2、变速运动: 物体运动速度改变的运动。
(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运动基本上都是变速运动。)
理量
s
2、速度的计算公式是v=
t
3、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 千米/时(km/h)
1 m/s=3.6 km/h
4、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 s 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t 即:v=
s
5、在变速运动中,v= 求出
t
的是平均速度
1、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
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 120m,则它的
速度为
m/s,其物理意义


3、一个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 20m,则它在前 2s的速度一定是( )
A、80m/s
B、10 m/s
C、5 m/s
D、无法判断
4、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s/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精确地反映了某一时 刻(或某一位置)物体运 动的方向和快慢程度。
汽车速度计
(2)瞬时速度
速度计
汽车中常见的速度计能 直接读出车辆在某一时刻或
某一位置时的瞬时速度。
根据图中指针指示的读 数可读出瞬时速度大小,图 中下部的数字显示的是本次 行车的路程,上部数字显示 的是该车行车总的里程数。
定义:
如果△t 非常非常小,就可以认为
xt表示的
是物体在时刻 t 的速度,这个速度叫做瞬时速
速度以及这15秒内的平均速度。
速度仅指出大小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______。
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大小
速率是运动物体经过的路程△s 与通过这一路程所用时间△t 的比值。
速度的方向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与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相同。如要研每次跨栏的快慢,这个速度精确吗?
与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相同
(3)速度与速率的区别
道我的速度吗?
(5)速度是矢量:
一辆自行车在第一个5秒内的位移为10米,第二个5秒内的位移为15米,第三个5秒内的位移为12米,请分别求出它在每个5秒内的平均
速度以及这15秒内的平均速度。
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大小
一辆自行车在第一个5秒内的位移为10米,第二个5秒内的位移为15米,第三个5秒内的位移为12米,请分别求出它在每个5秒内的平均
安全和节能环保第一!
课堂小结
1. 速度:
(1)定义:速度等于位移 △x 跟发生这段位移
所用的时间△ t 的比值。用符号 v 来表示速度。
(2)公式:
v
x
t
(3)单位:m/s(或m·s-1),常用的还有km/h (或km·h-1)、cm/s(或cm·s-1)。

第1.3课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解析版)

第1.3课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解析版)

第1.3课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一、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1.直线坐标系:直线坐标轴上每一点的数值表示该点的 ,两个坐标的差值表示坐标的 ,不同含义的坐标轴上坐标的变化量具有不同的物理意义。

2.位移:物体沿直线运动,以这条直线为x 坐标轴,则位移用 表示,即Δl =Δx =。

Δx 的大小表示位移的 ,Δx 的正负表示位移的,如图甲。

3.时间:在时间轴上坐标变化量表示,即Δt = ,如图乙。

二、速度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 。

2.定义: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

3.定义式:tx v ∆∆= 4.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m/s 或m·s -1。

常用单位: (km/h 或km·h -1)、厘米每秒(cm/s 或cm·s -1)等。

5.矢量性: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

(1)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的大小。

(2)方向:就是物体 的方向。

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描述物体在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只能 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2.瞬时速度:描述物体在运动的快慢,可以 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3.速率: 的大小。

答案:坐标 变化量 坐标的变化量 x2-x1 大小 方向 时间 t2-t1 快慢 比值 米每秒 千米每小时 矢量 位移 运动 一段时间内 粗略 某一时刻 精确 瞬时速度考点一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公式的辨析一、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与联系跟位移和路程关系相类似,平均速度的大小一般不等于平均速率,只有向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才等于平均速率。

在这种情况下也不能说成平均速度就是平均速率,这是因为平均速度有方向,平均速率无方向二、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比较(1)平均速度是与某一过程中的一段位移、一段时间对应,而瞬时速度是与某一位置、某一时刻对应。

(2)平均速度粗略描述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方向与所对应时间内位移的方向相同;瞬时速度精确描述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方向与物体所在位置的运动方向一致。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精讲精练1-3 运动的快慢(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精讲精练1-3 运动的快慢(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精讲精练(人教版)专题1.3 运动的快慢课前预习1.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其公式数学表达式为v=s/t,国际单位是m/s,常用的有km/h,换算关系是1 m/s=3.6km/h.2.速度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一个定值,与路程、时间无关。

3.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表示,它只能粗略地反映物体整体的快慢程度.知识点解读与典例突破知识点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2)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例题1】(2019湖南株洲)孙杨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得自由泳200m金牌。

以每50m为一个赛段,他在四个赛段的成绩如表所示,在此次比赛中,孙杨运动最快的赛段是()A.一B.二C.三D.四【答案】A【解析】由题知,每个赛段长度相同,即路程相同,用时少的赛段速度快,由表可知,在第1赛段用时最少,所以孙杨在第1个赛段运动最快。

知识点二:速度(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2)公式:v=s/t 公式中s表示的是路程,t表示的是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v表示的是速度(3)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个数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的越快。

(4)国际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或m.s-1,常用单位:千米每小时km/h换算关系:1m/s=3.6km/h,1 km/h=1/3.6 m/s。

注意:应用公式时s、v、t必须是对同一个物体在同一运动区段所对应的三个物理量,用相同的下标。

【例题2】对速度相关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物理学中,把时间与路程之比叫做速度;B.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千米每时,符号是km/h;C.速度公式v=s/t中,s表示的是路程,t表示的是任意时间,v表示的是速度;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个数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的越快。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学习目标】1.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概念的理解。

2.能在实际问题中计算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位移的平均速度。

3.瞬时速度的理解。

4.在实际问题中区分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初始位置/m 经过时间/s 末了位置/mA.自行车沿平直道路行驶0 20 100B.公共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0 10 100C.火车沿平直轨道行驶500 30 1250D.飞机在天空直线飞行500 10 2500问题1:比较A、B、C和D谁运动的快,为什么?一.速度-------------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定义:位移x∆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用v表示.2.定义式:xvt∆=∆.3.单位:国际单位:m/s(或m·s-1)常用单位:km/h(或km·h-1)、cm/s(或cm·s-1).4.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说明:速度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探究点二:体会直线运动中矢量表示方法如图,质点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时间为2秒,接着再用3秒从B点运动到C点。

初位置末位置位移表示含义速度表示含义A BB C总结:探究点三:探究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 问题:百米运动员,10s 时间里跑完100m ,那么他1s 平均跑多少呢?百米运动员是否是在每秒内都跑10m 呢?平均速度:①粗略性②针对性:针对一段时间(一段过程)的平均效果例1: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先以3m/s 的速度运动60m ,又以2m/s 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60m ,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是多少?例2:一物体沿直线运动。

(1)若它在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 1,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 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大?(2)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 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 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多大?瞬时速度 总结:注意: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时间路程平均速率=。

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设计:1.3运动的快慢学案设计(含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设计:1.3运动的快慢学案设计(含解析)

第3节运动的快慢学习目标1.学会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学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4.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自主探究活动一:探究如何描述运动的快慢1.2.活动二:探究用速度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9~20,并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哪两种?2.物理学中采用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因为“1 s、1 min、1 h”都叫做单位时间,所以可以把速度理解为“单位时间内的路程”.3.速度的定义: .4.公式: .其中,路程用“”表示,时间用“”表示,速度用“”表示.5.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路程的单位是,时间的单位是,速度的单位就写成,其中“/”表示“除以”的意思,读作“”,所以米/秒(m/s)就读作“”.换算关系:1米/秒=3.6千米/时; 1千米/时=米/秒72 km/h=72×m/s=20 m/s,30 m/s=30× km/h=108 km/h.6.物理意义:物体运动的速度是5米/秒,表示.活动三:探究:匀速直线运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0~21,并回答下列问题)1.阅读课本P21“想想议议”中的内容甲图中汽车行驶的特点: .乙图中汽车行驶的特点: .结论:甲图中汽车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所以甲图中汽车的运动速度是不变的;乙图中汽车的时间也相同,但相邻的距离,所以乙图中汽车的运动速度是变化的.我们把类似于甲图中汽车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乙图中汽车的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2.定义: 叫匀速直线运动.注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v是一个定值,与s和t无关.(可用v=求速度)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即物体在任何位置、任何时刻的速度都相同.也就是说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可以反映运动物体在任何位置、任何时刻运动的快慢程度.例:火车以60 km/h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在任何时刻、任何位置的速度都是60 km/h.活动四:探究:变速直线运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1~22,并回答下列问题)1.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2.平均速度公式: .速度v表示的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通过路程s中的平均快慢程度.注意:(1)实际问题中所说的速度一般指的是平均速度.(2)平均速度的值与所取的时间(或路程)有关,在整个变速运动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物体的平均速度也可能不同;也就是说,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才有意义.课堂检测1.水中游得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 km/h,陆地跑得最快的猎豹,每秒可跑40 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 km,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下列正确的是( )A.猎豹最大B.旗鱼最大C.褐海燕最大D.三者一样大2.下列运动中是匀速直线运动的为( )A.正在启动的汽车B.在平直的轨道匀速行驶的列车C.被抛出去的石块D.从高处自由落下的石块3.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通过45 m的路程时用了30 s的时间,那么它前15 s内的速度为( )A.0.5 m/sB.1.5 m/sC.2 m/sD.3 m/s4.某学校操场外一幢高楼离跑道起点170 m,同学们在跑步训练时,由于回声导致发令员先后听到两次发令枪声.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 m/s,那么听到两次发令枪声的时间间隔约为( )A.0.5 sB.1 sC.30 sD.60 s5.如图所示为赵宁同学乘坐出租车到达目的地时的出租车专用发票.则出租车在该段路程行驶的时间是多少?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6.一列长为200米的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整列火车通过1.8千米长的大桥所用的时间是100秒.那么,这列火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参考答案自主探究活动一:1.初期:跑在前面的运动员跑得快.依据:在相同时间内比较路程长短,经过路程长的运动员跑得快.2.结束:跑完全程用时少的运动员跑得快.依据:运动员运动相同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所用时间短的运动员跑得快.活动二:1.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相同的路程比时间.2.速度3.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4.v=s t v5.米( m) 秒( s) 米/秒( m/s) 每米每秒 m/s 3.6 km/h6.物体1 秒时间通过的路程是5米活动三:1.各时间段路程相等,速度不变相同时间内的路程不同,速度有变化相等不相等2.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活动四:1.不相等2.v=课堂检测1.C 解析:旗鱼的速度为108 km/h= m/s=30 m/s,猪豹的速度为40 m/s,褐海燕的速度为5km/min= m/s=83.3 m/s,选项C正确.2.B 解析:由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可知,运动快慢不变且沿直线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选项B正确.3.B 解析: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何位置任何时间的速度都相同,v==1.5 m/s.4.B 解析:由题意可知,枪声的回声通过的路程为s=2×170 m=340 m.由速度公式可得,两次发令枪声的时间间隔t==1 s,选项B正确.5.答案:300 s 10 m/s解析:由图可知,出租车在该段路程行驶的时间为t=5 min=5×60 s=300 s.出租车行驶的路程s=3 km=3 000 m由速度公式得,v==10 m/s.所以,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10 m/s.6.答案:20 m/s解析:由题意可知,火车通过大桥行驶的路程s=1.8 km+200 m=2 000 m.火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t=100 s.由速度公式得,v==20 m/s.所以,火车行驶的速度是20 m/s.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他将物体放入天平,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2.一个质量为0.25 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某液体的密度是()A.1.75×10kg/mB.1.2×10kg/mC.1.16×10kg/mD.1.0×10kg/m3.如图是爱动脑筋的小强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近视镜镜片B.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正立、放大的虚像C.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增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4.下列关于光的知识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照相机照相是利用了“凸透镜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的规律B.用光沿直线传播知识可以解释“小孔为什么可以成像”C.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的特点D.使用投影仪时,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规律5.为保证行车安全,汽车中安装了多个光学仪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车头灯照明利用了凹面镜反射原理B.夜间行驶时车内不开灯是防止车内物品在前挡风玻璃上成像影响安全驾驶C.行车记录仪相当于一台数码相机,其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D.后视镜利用了凸面镜对光线的发散和成正立、缩小实像的特点6.如图是去年我区冬天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A.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B.雪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C.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1度”D.可以用体温计来测我区该天的气温7.体育课后,汗流浃背的小林同学赶紧打开教室电扇吹吹风,顿时感觉凉快多了,与这一现象有着相同特点的是( )A.春天,冰雪融化成溪水 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C.秋天,早晨草地上铺上一层白霜 D.冬天,屋檐上挂着串串冰柱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长期处于120dB环境中,对人体没有伤害B.利用B超看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能传递信息C.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频率是15 Hz,则它翅膀每分钟振动15次D.摩托车发动机的排气管装有消声器,主要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9.下图是同学们所画的光路图,其中错误的是()A. B. C. D.10.对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固体的振动才能发声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D.振动停止后,发声体仍能发声二、填空题11.已知ρ水=1.0×103kg/m3,ρ冰=0.9×103 kg/m3,体积为1 m3的水全部凝固成冰后,冰的质量为______kg,水凝固成冰后体积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第三节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初中知识点回顾:1、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 (1)比较相同的时间,运动物体通过的距离(2)比较相同的路程,运动的物体所用的时间综合(1)(2)两点可以得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最佳方法:比较速度2、速度: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

可见速度是定量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说明:定量:可以用数值来表示的量)3、速度的计算公式:t s v = vs t = s=vt 4、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 “ 米 ∕秒 ” 单位符号: “ m∕s ” ,读作“ 米每秒 ”常用单位:“ 千米∕时 ” 单位符号: “ km∕h ” ,读作“ 千米每时 ”换算关系:1米 ∕秒 = 3.6千米∕时 1千米∕时=0.28或185米 ∕秒 可见速度的单位是由长度的单位和时间的单位合成的。

说明:速度的计算公式也可以用来计算变速运动,只不过,路程用某段的总距离,时间是指在这段路程中所花的总时间,包括中途停止的时间。

新课:一、坐标与坐标变化量1.A 点坐标x 1 :表示汽车在t 1时刻的位置,B 点坐标x 2 :表示汽车在t 2时刻的位置。

2.坐标的变化量△ x = x 末 – x 初 (表示汽车的位移)⑴ △ x 的大小表示位移的大小,⑵△ x 的正、负表示位移的方向。

3.时间的变化量:△ t = t 2 – t 1思考与讨论:1.上图中汽车(质点)在向哪个方向运动?2.如果上述汽车沿x 轴向另外一个方向运动,位移Δx 是正值还是负值?二、速度初中物理中我们是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的?讨论交流:这一定义能否准确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呢?请举例说明。

要点提炼速度:1.定义: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用v表示。

2.物理意义: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也就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定义式:。

说明:这里的定义方法是比值定义法.比值定义法是高中常见的一种定义物理量的方法,被定义的物理量不是由其它两个量决定,即不能说v 与Δx成正比,与Δt 成反比.初中曾学习过ρ=mV、R=UI也是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4.单位:国际单位:m/s(或m·s-1)。

高中物理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物理教案

高中物理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物理教案

速度快慢的描述—速度一、教材分析本节教科书的重点是速度。

初中和高中所学的速度是不同的,提醒学生注意这点不同,有利于学生对矢量的学习。

通过极限的思维方法,从平均速度过渡到瞬时速度,但第一次教学时不要主动启发学生思考这种问题,多次接触极限思维方法后,潜移默化会使他们明白。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l、了解如何描述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2、知道速度的意义、公式、符号、单位。

3、能区别质点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等概念。

4、知道速度和速率的区别。

5、会计算质点的平均速度,认识各种仪表中的速度。

6、知道速度是矢量,平均速度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描述方法的探索,体会如何描述一个有特点的物理量,体会科学的方法。

2、同时通过实际体验感知速度的意义和应用。

3、会通过仪表读数,判断不同速度或变速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或学习各种工具的速度,去感知科学的价值和应用。

2、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坚定学习思考探索的信念。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三个概念,及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对瞬时速度的理解。

四.学情分析由于“位移”和“路程”不相同,高中与初中所学的速度不相同。

用具体事例讨论有利于学生更好适应高中阶段对速度概念的学习。

因为第一次接触极限思想,先不要启发学生思考。

接触多了就自然明白。

五.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六.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速度,初步认识速度与初中所学不同。

2.教师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质点的各式各样的运动,快慢程度不一样,那如何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中的黑体字标题,提出问题:要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本节课将会学到那些概念(物理量)?学生活动:通过阅读、思考,对本节涉及的概念有个总体印象,知道这些概念都是为了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而引入的,要研究物体运动的快慢还要学好这些基本概念(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图象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
判断依据 是什么?

位移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图象有别于运动轨迹

也表示物 体做直线
运动
表示物
体做直

线运动



B
X/m
x/m
A
t/s
t0 2t0 3t0 t/s
A质点做越来越慢的变速运动 B质点做越来越快的变速运动
倾斜程度表示物体 运动快慢和方向
如图所示,Ⅰ、Ⅱ运动有什么异同?
7、下列关于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 的是(
)
A.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的速度
B.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C.瞬时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D.某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
在这段时间内静止
【概念学习】 瞬时速率
概念:瞬时速率指的是瞬时速度的大 小,没有方向
车载GPS导航
方向
4、单位:m/s 、km/h
【及时训练】
3、某人用25s的时间从A到B沿着半径为100m 的圆形跑道走了1/4圈。求他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的大小 4、一个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 (1)如前一半的时间内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2,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2)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位 移的平均速度为V2,求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2、定义及定义式:
x
物体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 时间的比值
v
t
3、矢量: 平均速度是矢量,与对应过程的
位移的方向一致
4、单位:m/s 、km/h
【概念学习】 平均速率
1、物理意义: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快慢
2、定义及定义式:
物体的路程与发生这段路程所用 时间的比值
v s t
3、标量: 平均速率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
5、下列有关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每个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 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为零 B.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零,则它在这段时 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零 C.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 等于它在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D.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 等于它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答: Ⅰ的倾斜程度 > Ⅱ的倾斜程度
S/m

400

300
200
100
α β
VⅠ= 40m/s VⅡ=20m/s
0 5 10 15 20 t/s
结论:倾斜程度的大小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斜率越大 运动越快。
具体描述: X
"也是不动的,老师" "所以,射出去的箭是不动的?"
问题思考
他完成100m的比 赛,始终是这个 速度吗?他做的 是什么运动?用 这个速度描述他 整个过程的快慢 精确吗?
2009年8月16日,柏林田径世界锦标赛100米 决赛中,博尔特以9秒58获得冠军
【概念学习】 平均速度
1、物理意义: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 方向
1.01 0.8
系列1 0.6
0.4
0.2
o0 0
1
2
3
4
5
6
7 t/s
运动时间t/s 0 1 2 3 4 5 6 x/m
小球位移X/m 0 0.2 0.5 0.9 1.4 2.0 2.7
3.0
2.0
1.0
t/s
1
2
3
4
5
6
①直线运动的物体x-t图象是反映直线运动的物体 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移
6、小蒙骑自行车由静止沿直线运动,他在第1 s内、 第2 s内、第3 s内、第4 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 m、 2 m、3 m、4 m,则( ) A.他4 s末的瞬时速度为4 m/s B.他第2 s内的平均速度为1.5 m/s C.他4 s内的平均速度为2.5 m/s D.他1 s末的速度为1 m/s
描述物体运动的方法 ——图象法
你听说过龟兔 赛跑的故事吗?假 设它们的运动轨迹 都是直线,你能用 数学上的图象简洁 地表示出来吗?
学完这节课,我相信大家都会肯定的回答:能!
运动时间t/s 0 1 2 3 4 5 6
小球位移X/m 0 0.2 0.4 0.6 0.8 1.0 1.2
x/m
1.4
1.2
两球出现的时 两球出现的时间两球出现的时间间隔 间间隔是0.6s,间隔为0.3s,距为0.1s,距离间隔分 距离间隔如图 离间隔为17.4cm别为4;5.2;8.2; 所通示过55刚cm才的操和作37,.6我cm们认识1到0.:6;我1们2.2所;描14述.8
的过程越短(时间间隔越短),就越能精确
D.物体速度越大,单位时间内的位移也越大
2、甲同学的百米赛跑成 绩为12s,乙同学绕固 定跑道跑一圈(400m)的 成绩是55s,请说说两
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5 m/s=__km/h 72 km/h=__m/s
位同学的速度
“飞矢不动”-关于运动和静止
芝诺问他的学生:"一支射出的箭是动的还是不动的?" "那还用说,当然是动的。"
t
速度是矢量,与对应过程的位移
3、矢量性:的方向一致 1m / s 3.6km/ h
4、单位:m/s 、km/h 1km/ h 5 m / s 18
【及时训练】
1、下列有关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B.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只有大小
C.物体的速度越大,它的位移也越大
"确实是这样,在每个人的眼里它都是动的。可是,这 支箭在每一个瞬间里都有它的位置吗?" "有的,老师。"
"在这一瞬间里,它占据的空间和它的体积一样吗?" "有确定的位置又占据着和自身体积一样大小的空间。
" "那么,在这一瞬间里,这支箭是动的,还是不动的?"
"不动的,老师" "这一瞬间是不动的,那么其他瞬间呢?"
【一过的路程
公式: 速度 =
【你来说说】
路程 时间
s v=
t
与我们新课要学习的“速度”有什么不同?
【概念学习】 速 度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
2、定义及定义式:
v x
物体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
时间的比值 比值定义法
地描述这个时刻(或这个位置的)运动快慢。
【概念学习】 瞬时速度
1、物理意义:精确地描述物体在各时刻(或
各位置的)运动快慢和方向
t
2、定义: 3、矢量: 瞬时速度是 矢量
t
在 v x 中,t 越小,运动的描
t
述越精确。当 t 足够小,趋近
于零时,把 x 称作物体在时刻
t
t的瞬时速度
【及时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