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地质研究报告

矿井地质研究报告

矿井地质研究报告

一、引言

矿井地质研究是矿山开采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为矿山的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本报告将对某矿井的地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为矿山管理部门和生产单位提供决策依据。

二、地质概况

该矿井位于山西省某地,地处山区,地质构造较复杂。矿床属于煤炭矿床,主要煤种为烟煤和褐煤,产地较为丰富。在该地区,煤矿层主要分布在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中,地层倾角较大,形成了较大的煤矿层厚度。

三、地质特征

1. 地层情况:矿井所在地区地质构造较复杂,主要由上古地层和新生代地层组成。上古地层主要为花岗岩、砂岩和泥岩,总厚度约为500米,呈均匀分布。新生代地层主要是白垩纪地层,主要有白垩纪砂岩、泥岩和煤层等。矿井所在地的地层倾角较大,平均倾角为25°。

2. 矿床类型:该矿床主要为断层煤矿床,煤层分布不规则,存在断层、褶皱等构造扰动,煤层厚度和煤质存在较大的差异。

3. 矿井陷落:由于地层倾角较大,矿井开采过程中容易出现地层陷落和冒顶等现象,特别是在断层附近,地表也会出现陷落和沉降。

四、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根据对矿井地质状况的综合分析,我们对矿山地质灾害的风险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地质构造恶劣程度、地质灾害频发度和人员伤亡风险等因素。

1. 地质构造恶劣程度:根据地层倾角大小和存在的断层褶皱情况,判断该矿井地质构造恶劣程度较高,地层变化大,对矿井开采带来较大的困难和风险。

2. 地质灾害频发度:由于矿井所在地区地质构造较复杂,煤层厚度不均匀,存在断层和褶皱等构造扰动,地质灾害频发度较高,容易导致地层陷落、冒顶、滑坡、塌方等灾害。

3. 人员伤亡风险:根据地质灾害的频发度和矿井的开采条件,判断矿山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受到地质灾害的威胁,存在一定的人员伤亡风险。

五、安全建议

针对该矿井地质状况,我们提出以下安全建议:

1. 加强地质勘查和预测,提前发现和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2. 加强保护层的支护和延伸,提高矿井结构的稳定性;

3. 加强瓦斯的抽采和通风系统的改造,以减少地质灾害对瓦斯爆炸的引发;

4. 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应对地质灾害的发生。

六、结论

通过对矿井地质状况的综合分析和评估,我们认为该矿井地质条件较差,存在较大的地质灾害风险。为了确保矿山的安全生产,需要加强地质勘查和预测,加强矿井结构的支护和改造,

加强瓦斯抽采和通风系统的管理,同时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效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保障矿山工作者的安全。

[贵州]矿区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水城县 煤业 矿区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编 制: 总工程师: 矿 长: 呈报单位: 二O 一O 年八月

水城县煤业矿区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第一章矿区概况 第一节矿区位置、范围及开采现状 一、矿区位置、范围 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签发的黔府函[2006]205号文件《关于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等四县(区)煤矿整合和调整布局方案的批复》精神,水城县保华乡鑫发煤矿、大梁子煤矿、 圆宝石煤矿进行资源整合,整合后更名为水城县煤矿。 表1 煤矿矿权拐点坐标表

煤矿 图1水城县煤矿交通位置图

二、矿区开采现状 《贵州省水城县煤矿整合及煤炭开发利用规划》,将水城县鑫发煤矿、大梁子煤矿及圆宝石煤矿整合并扩界扩能为45万t/a的整合矿井,该整合方案经《省人民政府关于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等四县(区)煤矿整合和调整布局方案的批复》(黔府函〔2006〕205号)批复。整合后的水城县煤矿由原鑫发煤矿、大梁子煤矿、圆宝石煤矿整合而成。原3对矿井均为合法生产矿井,生产规模3万t/a。原生产矿井经过多年的开发,均建有各自的生产系统,但矿井由于各自条件不同,生产时间及生产能力均不相同,其中原大梁子煤矿、鑫发煤矿生产年限相对较长,井下巷道及采空区范围较大,目前只有大梁子煤矿仍在生产中。这两个矿井均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各布置有2条井筒,均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系统,主要开采M11煤层。原圆宝石煤矿开采规模较小,仅对M11煤层进行少量开采,基本未形成采空区,目前矿井已关闭近2年,井筒也已炸封。 第二节报告编制依据 一、野外实地调查资料; 二、2007年8月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提交的《贵州省水城县煤业有限公司水城县煤矿(整合)储量核实报告》。 三、井上下对照图(1:5000)。

矿井地质报告

xxxxxxxx xx沟煤矿矿井地质报告 xx地质科学研究所 一九九八年九月 第一章矿井地质 第一节矿区地层 西庙沟煤矿位于东山背斜西翼,观家峪精查区的中部,区内梁上有红黄土覆盖,大部分地区岩石出露,根据勘探资料及矿井揭露的岩层,综合描述如下: 1.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b2) 钻孔中揭露该组厚度12.37-36.28m,主要岩性为泥岩、砂岩及1-4层石灰岩,底部可见一层黄铁矿,不整合于奥陶系侵蚀面上。 2.石炭系上统xx组(C3t) 连续沉积于本溪组之上,矿区内仅见其上部岩层出露,该组厚度为 99.45-119.57m,平均厚度为106.71m,根据岩性组合可分为三段: 一段(C3t2): 从K1砂岩至15#煤层顶。K1砂岩为中料石英砂岩,底部为含砾粗砂岩,厚度变化较大,由1.20-18.76m,平均5.30m。向上为灰、深灰色砂质泥岩,其顶部为15#煤层,发育稳定,是区内只要可采煤层,厚度5.98-6.03m,矿区内平均进度6.0m。 二段(C3t2): 主要由南窑沟灰岩(L1)、关门沟灰岩(L2)、石齐凹灰岩(L3)组成。

L1灰岩为15#煤层直接顶板,为生物碎屑灰岩,富含腕足类化石,厚1.50-3.50m,平均2.5m,向上为砂质泥岩。L3灰岩为13#煤层顶板,含大量生物碎屑,厚度为1.30-3.60m,平均厚度为2.5m,13#煤层厚 0.9-1.2m,平均厚度1.00m。 本段以海相沉积为主,三层灰岩发育稳定,是良好的标志层。三段 (C3t3): 自L3灰岩顶至L4灰顶。L3灰岩之上为窑头砂岩。 系中粗料石英砂岩,厚10米左右。L4灰岩为12#煤层之顶板,富含贝类化石,厚度为4.5m左右,局部有冲蚀现象。12#煤层厚度1.90-2.40m,平均厚2.10m。 1.二迭系下统xx组(P1t) 该组总厚度34.29-86.0m,平均厚度68.0m,连续沉积干太原组之上。 根据岩性组合,分三段描述如下: (1)下部含煤带: 从K3砂石岩底至8#煤层顶,其底部K3砂岩为灰白色厚层状中粗粒石英砂岩,厚度15.0m左右,向上为灰黑色泥岩及灰白色砂岩,中夹8#、9#煤层厚0-4.42m,平均1.49m,8#煤层厚0-2.50m,平均0.79m,井田内不稳定,但区域上为可采煤层。 (2)中部含煤带: 包括6#、5#、4#煤层,底部为一厚层长石石英砂岩,较稳定,向上为灰黑色泥岩夹煤层。其中6#煤层平均厚0.52m,5#煤层平均厚0.40m,4#煤层平均厚0.38m,均不可采,该段上部有一层火山凝灰岩,厚4.50m左右。 (3)上部含煤带:

煤矿建井地质报告 (2)

伊金霍洛旗呼氏煤炭公司淖尔壕煤矿建井地质报告 伊金霍洛旗呼氏煤炭公司 二0一五年六月

伊金霍洛旗呼氏煤炭公司 淖尔壕煤矿建井地质报告 编制单位:伊金霍洛旗呼氏煤炭公司 矿长: 总工程师: 审核: 项目负责: 编制人员: 编制单位:伊金霍洛旗呼氏煤炭公司 提交时间:二0一五年六月

文字目录 第一章绪论 (6) 第一节目的与任务 (6) 第二节矿井位置、范围、交通条件和四邻关系 (8) 第三节自然地理 (11) 第四节煤矿及周边老窑、老空区分布及相邻煤矿生产情况 (14) 第五节井田地质勘探工作 (17) 第六节矿井设计概况 (19) 第七节矿井建设情况 (26) 第八节建井地质工作 (26) 第二章井田地质构造 (30) 第一节井田总体构造特征 (30) 第二节开拓区范围内主要构造 (36) 第三章地层和含煤地层煤层及煤质特征 (39) 第一节井田地层 (39) 第二节含煤地层 (45) 第三节可采煤层 (45) 第四节煤层对比 (53) 第五节成煤环境及聚煤规律分析 (56) 第六节煤的风化和氧化带 (63) 第七节煤的工业用途和评价 (64) 第八节煤层稳定程度评价 (67)

第四章瓦斯地质 (67) 第一节煤层瓦斯参数和矿井瓦斯等级 (67) 第二节矿井瓦斯赋存规律 (69) 第三节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 (73) 第四节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74) 第五节煤层煤尘爆炸性 (75) 第五章水文地质 (76) 第一节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76) 第二节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76) 第三节充水因素分析、断裂构造的含水性及对矿井充水的影响 (81) 第四节矿井涌水量及预算 (84) 第五节煤矿水害及防治措施 (92) 第六节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94) 第六章工程地质及其他开采地质条件 (95) 第一节井田工程地质特征 (95) 第二节井田工程地质评价 (103) 第三节井田工程地质类型的确定 (105) 第四节、工程地质小结 (105) 第七章资源储量与三量估算 (106) 第一节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及工业指标 (106) 第二节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106) 第三节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116) 第八章煤矿地质类型.......................................123第一节煤矿地质类型划分要素综述 (123)

矿井地质报告

山西乡宁焦煤集团申南凹焦煤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山西乡宁焦煤集团申南凹焦煤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主编: 智富国 技术负责:渠万琴 部门负责: 邹广辉 编制部门: 地测队 总工程师:郭景林 经理:张春燕 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 2010年12月

文字目录 第一章概况 (1) 第一节目的任务 (1) 第二节位置及交通 (3) 第三节自然地理 (4) 第四节周边矿井及小窑 (5) 第五节地质勘查及矿井地质工作 (6) 第二章矿井地质 (12) 第一节区域地质简况 (12) 第二节矿井地质 (14) 第三章煤层、煤质及有益矿产 (17) 第一节煤层 (17) 第二节煤质 (19) 第三节有益矿产 (30) 第四章水文地质 (31) 第一节区域水文地质 (31) 第二节矿井水文地质 (33) 第三节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及水害防治措施 (36) 第四节矿井涌水量预算 (40) 第五节供水水源 (41) 第五章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42) 第一节煤层顶底板岩石工程地质特征 (42) 第二节瓦斯 (43) 第三节煤尘爆炸危险性 (45)

第四节煤的自燃倾向性 (45) 第五节地温、地压 (45) 第六章环境地质 (47) 第一节地震与矿井稳定性 (47) 第二节地质灾害 (48) 第三节井田水环境 (49) 第四节有害物质 (50) 第七章矿山开采 (52) 第一节煤矿生产建设情况 (52) 第二节井田内小窑开采情况 (53) 第三节探采对比 (53) 第八章资源/储量估算 (54) 第一节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及估算指标 (54) 第二节资源/储量估算方法与参数确定 (54) 第三节资源/储量类别划分原则 (55) 第四节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56) 第五节资源/储量估算需要说明的其它问题 (56) 第九章结论及建议 (58)

桃山矿地质报告

目录 1矿井概况 (1) 1.1矿井交通位置及隶属关系 (1) 1.2井型、开拓方式及生产能力 (2) 1.3瓦斯 (2) 1.4煤层 (3) 1.5煤质特征 (5) 1.6水文地质特征 (7) 1.6.1 含水层划分 (8) 1.6.2 隔水层 (8) 1.6.3 充水因素 (8) 1.6.4 充水特征 (8) 2地质构造及控制特征研究 (9) 2.1矿区地质构造演化及分布特征 (9) 2.2井田地质构造及分布特征 (12) 2.2.1 井田地层 (12) 2.2.2 井田构造 (14) 2.3地质构造对瓦斯赋存的控制 (17)

1矿井概况 1.1 矿井交通位置及隶属关系 桃山煤矿位于七台河矿区西部生产区的东部,行政区划归七台河市桃山区。地理坐标:东经130°55′42″-130°58′53″,北纬45°43′39″-45°47′50″。 桃山煤矿东以桃山断层为界,与新富矿区相邻;西以F11、F6号和F7号断层为界,与新立矿相邻;南以F13号断层为界;北部以104号煤层露头为界。 井田走向长约5km,倾斜宽约5km,倾斜面积约25 km2,开采深度-200m至-800m标高,矿权面积22.9952km2。 矿井北部边缘有铁路经七台河站与国铁相接,通往全国各地。公路可通往依兰、佳木斯、鸡西、宝清、密山、哈尔滨等市县及对苏口岸,交通十分方便(图1-1)。 图1-1 桃山矿交通位臵示意图

1.2 井型、开拓方式及生产能力 矿井开发建设于1958年,片盘斜井群开采,后对斜井群进行技术改造和建设,1977年发展成设计能力75万t/a的中型矿井,共划分二个水平,一水平-100m标高以上,二水平由-100至-400m标高,共划分五个采区,即一、二、三、五、九采区,开拓方式为片盘斜井。采矿方法:走向长臂式,开采方式:炮采。1983年由七台河矿务局设计处对桃山煤矿进行改扩建初步设计,1984年获原煤炭工业部批准。1984年7月开始改造,1987年建设成为具有一对皮带斜井和一个立井的生产集中化矿井,设计能力85万t/a,核定能力为105万t/a,设计划分三个水平,一水平-100m标高以上,二水平由-100至-400m标高,三水平由-400至-800m标高。开拓方式:联合开拓,采矿方法走向长臂后退式,开采方式:机采和炮采。到2000年末,已全部过渡到二水平生产,核定生产能力100万t/a,2009年生产原煤123万t。 矿井通风系统为:集中入风,分区排风,主扇总装机容量为1615KW,全矿井总入风量为每分钟13100m3,总排风量为每分钟1435m3,全矿井有效风量率为92%。 1.3 瓦斯 根据历年瓦斯等级鉴定(表1-1),新兴矿属于高瓦斯矿井。2000年至2009年,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变化在41.8~73.87m3/min,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的变化范围为25.5~38.14m3/t。 表1-1 矿井历年瓦斯等级鉴定表

大同集团同地益晟煤矿地质勘探报告

大同集团同地益晟煤矿地质勘探报告 一、引言 地质勘探是煤矿开发的重要环节,对于大同集团同地益晟煤矿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报告旨在对该煤矿的地质情况进行全面、详细、完整的探讨,为后续的矿井设计和开采工作提供依据。 二、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概况 大同集团同地益晟煤矿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地处华北地区的煤炭资源富集区。该区域地质构造复杂,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2.2 矿区地质特征 大同集团同地益晟煤矿地质构造主要由断裂、褶皱等构造形态组成。煤层主要分布在断层附近,形成了断层煤和背倾煤两种类型。煤层厚度在3-10米之间,煤质较好,适合开采。 三、地质勘探方法 3.1 地面地质勘探 地面地质勘探主要包括野外地质调查和地质钻探。野外地质调查通过采集地质样品和观察地表地貌,获取煤层分布和地质构造信息。地质钻探则通过钻孔获取地下地质信息,如煤层厚度、倾角等。 3.2 井下地质勘探 井下地质勘探主要通过巷道探测、岩心采集和地质测量等手段获取地下地质信息。巷道探测可以观察到煤层的实际开展情况,岩心采集则可以获取煤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数据。 四、地质勘探结果 4.1 煤层分布情况 经过地质勘探,确定大同集团同地益晟煤矿主要包含A煤层和B煤层两个煤层组。其中A煤层厚度较大,质量较好,适合开采;B煤层厚度较薄,煤质次于A煤层, 需要综合考虑开采。

4.2 煤层赋存状态 煤层主要以背倾煤和断层煤形式赋存。背倾煤分布较广,煤层倾角适中,开采难度较小;断层煤分布较局部,煤层倾角大,开采难度较大。 4.3 煤层物理性质 A煤层和B煤层的物理性质相对稳定,密度和抗压强度适中,适合开采。煤层的含 水量较低,煤层顶底板的岩性较好,有利于煤层的稳定开采。 4.4 煤层化学成分 A煤层和B煤层的化学成分主要以碳、氢、氧和少量的硫、氮等元素组成。煤层的 灰分和硫分含量相对较低,煤质良好,适合燃烧利用。 五、地质勘探结论 大同集团同地益晟煤矿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层分布广泛,煤质优良,适合开采。煤层主要以A煤层和B煤层为主,其中A煤层厚度较大,质量较好,是主要开采对象。煤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稳定,适合燃烧利用。然而,煤层的断层煤分布较局部,开采难度较大,需要综合考虑。在后续的矿井设计和开采工作中,需要充分考虑煤层的地质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开采方案,确保矿井的安全高效运营。 六、参考文献 1.张三, 李四. 煤炭地质勘探与开采[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0. 2.煤炭资源评价与开采技术研究组. 煤炭资源评价与开采技术[M]. 北京: 煤 炭工业出版社, 2015.

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煤矿作为重要的能源来源在我国的地位非常重要。但是,在采煤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可能会给煤矿的安全、稳定生产以及周围环境的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应对煤矿的水文地质问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践,以期划分出不同的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煤矿水文地质的基本概念 煤矿水文地质是指在煤田中,对煤体及其周围各种岩石成分、构造形态、地层变化、地下水系统及其运动规律、地质构造与地下水的联系等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为了提供矿井开采期间水文地质的基本数据,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合理的开采方案。 二、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结合了煤田的特点,提取出了以下几个煤矿水文地质类型: 1.开采困难型 此类型的煤田往往存在着较强的地下水流和含水层,同时煤层破碎、断层极易出现。由于煤田内地下水流速度较快,会对采煤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应首先

研究煤田的地质构造特征、岩石组成、含水层类型等方面,以制定相应的开采方案。在实践中,通常采用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即在煤矿开采前、中、后进行适当的抽水措施,以达到减少地下水对开采的干扰效果。 2.地下水丰富型 此类型煤田的土层多为隆起的山地地形,含水层分布比较丰富。地下水的流向往往呈较大的变化,这种不稳定性会直接影响到煤矿开采的安全和稳定性。对于这种煤矿水文地质类型,我们应对含水层进行详细的调查,以获得满意的闭式水循环实验结果,这样对于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稳步增效非常有帮助。 3.含气型 此类煤矿主要是在煤层内含有大量的天然气,同时水文地质环境大致较为稳定,其观测方法需要有一定的专业背景与技术知识储备。在开采过程中,应对物理动态变化进行实时检测,及时采取相应策略。此外,对于持续性的气体能力方面,可以采用封闭煤柱等方法降低对该型煤矿在采出过程中的影响。 4.临界型 此类煤矿风险程度较高,它往往处于岩溶、裂隙、断层、煤层变形和冲沟区等较特殊的地质区域。同时,地下水流动也相对较快,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会可能会出现一些矿山灾害,需要加强监控,对煤矿生产实行全面的安全管理。 三、煤矿水文地质应对策略

矿井水文地质勘探报告

矿井水文地质勘探报告 本报告旨在介绍矿井水文地质勘探报告的目的和重要性,并概述报告的结构和内容安排。 矿井水文地质勘探报告是对矿井地下水文地质状况进行系统勘探和分析的结果汇报,为矿井的安全运营提供重要依据。通过对矿井地下水文地质环境的调查和评估,可以了解矿井水资源的分布、水文地质条件的特点以及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风险。 为了达到报告的目的,本报告按照以下结构和内容安排进行展开: 引言:介绍矿井水文地质勘探报告的目的和重要性,概述报告的结构和内容安排。 矿井概况:对矿井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包括矿井的位置、规模、开采方式等信息。 勘探方法:介绍矿井水文地质勘探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地下水取样、水位测量、水质分析等。 勘探结果:详细汇报矿井地下水文地质调查的结果,包括地下水位、水化学成分、水文地质特征等。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根据勘探结果,对矿井地下水文地质环境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 建议和措施: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预防和减轻矿井地下水文地质灾害的影响。 结论:总结本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参考文献:列出本报告所参考的相关文献资料。 通过这样的报告结构和内容安排,可以全面、系统地呈现矿井水文地质的情况,为矿井运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提供矿井所在地区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地质背景等信息。 本报告旨在描述进行的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包括取样方法、分析结果和数据处理等内容。 取样方法 在进行矿井水文地质调查时,我们采用了以下取样方法: 地下水取样:我们在选定的地下水井点进行了取样工作,使用标准的地下水取样设备和技术,保证了取样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矿井水文地质分析报告

矿井水文地质分析报告 矿井水文地质分析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能源等资源不断被挖掘和开发,然而在采矿过程中,通常会有大量的水进入矿井,这种水称为矿井水。对矿井水的水文地质分析,是采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通过分析矿井水的水文地质特征,可以帮助采矿企业合理的规划和安排采矿工作,同时还能提高矿山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二、研究内容 2.1 研究地点 本次矿井水文地质分析的研究地点位于某煤矿,矿井深度约为350米。 2.2 研究目的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分析矿井水的水文地质特征,包括矿井水水质、水量、渗透性等方面的分析,并对矿井水的成因进行探讨,为后续的采矿规划提供技术支持。 2.3 数据来源 本次研究采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煤矿的水文监测数据和地质勘探数据。

3.1 矿井水水质分析 首先,我们对矿井水的水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矿井水的水质优良,能够直接被人类生活所使用,同时也符合矿山抽采的要求。 3.2 矿井水水量分析 其次,我们对矿井水的水量进行了分析,发现矿井水的水量相对较大,能够满足一定的生产需要。 3.3 矿井水渗透性分析 最后,我们对矿井水的渗透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矿井水的渗透性较强,能够在矿井内自由流动,但也需要注意矿井地质构造的限制。 四、研究成果 通过对矿井水的水文地质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4.1 矿井水水质良好,能够直接使用; 4.2 矿井水水量适中,能够满足一定的生产需要; 4.3 矿井水渗透性较强,能够自由流动,但需要注意矿井地质构造的限制。 同时,我们还对矿井水的成因进行了探讨,发现矿井水主要来自于地下水,矿井所处的地质构造条件较好,是地下水的主要储集场所。

山阳煤矿地质报告

山阳煤矿地质报告 1. 引言 本报告旨在对山阳煤矿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通过对矿区地质进行的实地勘查,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和先前的煤矿地质报告,我们对山阳煤矿的地质特征和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供了地质风险评估和安全预警建议。 2. 研究区域概况 山阳煤矿位于山阳县,地理坐标为XXX。该矿区总面积为XXX平方公里,分布有多个煤矿井。该区域自古煤炭资源丰富,是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 3. 地质背景 山阳煤矿地属于中国XXX地层,主要由石炭纪和二叠纪地层组成,其中石炭纪地层厚度约XXX米,二叠纪地层厚度约XXX米。主要地质构造类型为XX断裂、XX褶皱和XX岩层。 4. 地质特征 4.1 煤层属性 山阳煤矿的煤层主要以无烟煤和烟煤为主,其含碳量高,具有很高的热值。煤层厚度分布较为均匀,平均厚度为XX米。煤层具有良好的可采性和可矿化性。 4.2 岩层属性 在煤层之上和之下的岩层主要包括泥岩、砂岩和页岩。岩层的稳定性较高,具有较好的支护效果。 4.3 地下水情况 山阳煤矿地下水主要来源于降雨和地下渗漏,主要通过河流和泉眼排出。地下水位较低,对矿井开采影响较小。 5. 矿山地质风险分析 5.1 地质灾害风险 山阳煤矿的地质灾害包括地质断裂、地层滑动和岩爆等。其中,矿井周边存在多个断裂带,需要进行合理的支护和加固措施。在煤矿采矿过程中,地层滑动和岩爆是常见的地质灾害,需要进行事前预测和事后处理。

5.2 瓦斯爆炸风险 由于山阳煤矿煤层的瓦斯含量较高,存在瓦斯爆炸的风险。为了防止瓦斯爆炸 事故的发生,矿井内需设置完善的通风系统,并进行瓦斯抽采和检测等工作。 5.3 救灾与安全预警 针对山阳煤矿的地质灾害风险,我们建议加强救灾和安全预警能力,建立完善 的应急响应机制,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6. 结论 根据对山阳煤矿的地质情况调查和分析,我们认为山阳煤矿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层具有良好的可采性和可矿化性。然而,由于地质灾害和瓦斯爆炸等风险存在,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矿工的安全生产。我们建议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加强矿井通风和瓦斯抽采等措施,以降低地质灾害和瓦斯爆炸事故的风险。此外,还应进行矿山水资源管理,以保障矿井的正常开采。 7. 参考文献 [1] XX地质勘探报告 [2] XX煤矿地质报告 [3] XX矿山安全监测报告 (以上文档仅供参考,具体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矿井地质报告

矿井地质报告 矿井地质报告是一份核心的文档,它为矿井的设计、建设和运营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和数据。它是矿井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矿产勘察、开采、管理和评估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矿井地质报告是一份专业的地质学报告,其中包括了业主、设计人员和建筑师所需要了解的地理环境、煤层构造和煤层特性、地质风险和安全评估、地下水问题、煤层开采方案和采掘系统以及地质工程技术特性等内容。这些信息对于制定出可行性方案,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和提高矿井的效益都非常重要。 矿井地质报告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野外地质勘探、土层采样、地下水调查、岩石力学试验、地球物理测量、地层学、矿物学和煤学等多个方面的工作。在矿山评估和开发前,必须对采矿区域的地理条件、地表形态、地质学和岩土工程学情况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技术方案并提供多个技术选项。如果需要,还需要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包括地下勘探、井筒施工和水评估。 矿井地质报告对于矿山设计及其相关机构显得尤为必要。它确保了建立矿井或进行新巷道建设的时候,设计人员经过仔细考虑和评估了地质因素对矿井运营和矿人的影响。另外,如果出现了地质灾害,比如地面沉陷、地裂缝、岩溶、冲刷、岩层滑动等,必须及时向客户报告,以便他们采取措施修改或提

前停工。因此,矿井地质报告应该是详细和准确的,确保了建设者/操作者遵循标准的质量和安全规范。 在矿井运营的整个过程中,矿井地质报告还起到了指导和参考的作用。在实际开采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地质报告,了解没有探明的地带和岩石学特性、承压水流情况、地下水短期变化情况等等,从而规避地质风险提高矿井的安全性和效率。同样的,矿井地质报告还可以帮助管理层掌握矿山资源状况,制定运营和维修计划、监测地下水资源以及安全水平。 总之,矿井地质报告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使建设者和管理者更好的了解矿井地质特征,做出更加准确的决策。只有制定出详尽、准确和全面的地质报告,才能让矿山顺利地运转,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促进矿山的可持续发展。矿井地质报告是一个动态的文档,需要随着矿井运营的变化和矿床情况的不断发展进行修订和更新,以确保它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矿井可行性研究报告

矿井可行性研究报告 1. 引言 本报告是针对某矿区开展的矿井可行性研究的综合分析和评估。通过对该矿区 的地质环境、矿石储量、市场需求、生产技术等因素的调查和分析,旨在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判断该矿区是否具有开发价值和经济效益。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2.1 地质调查 通过对矿区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查和调查,获取矿井地质情况、矿石分布等信息,明确矿井的地质特征和潜在风险。 2.2 市场调研 对相关矿石的市场需求进行调研,考察市场对于该矿石的价格走势、供需情况 及潜在发展前景。 2.3 技术分析 调研和评估现有的采矿技术、矿山设备和管理水平,分析现有技术在该矿区的 可行性,以及是否需要引进新的技术手段。 2.4 经济评估 基于市场需求和现有技术,运用成本-收益分析和财务指标分析方法,评估矿井开发的经济效益,包括预计投资、产量、销售额、利润等。 3. 矿井地质调查结果 经过详细的地质调查,得到以下矿井地质情况: •矿物种类:主要矿石为铁矿石、铜矿石和锌矿石。 •矿床储量:据初步估计,矿床总储量约为1亿吨。 •矿层厚度:铁矿石矿层较为连续,厚度大约在10-30米之间;铜矿石和锌矿石矿层变化较大,厚度在5-20米之间。 •地质构造:矿区地质构造较为稳定,不存在地质灾害的明显迹象。 •潜在风险:矿区存在一些煤气和水文地质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4. 市场调研结果 根据市场调研,该矿井的矿石市场需求前景良好,主要原因如下: •国内需求: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对铁矿石的需求将持续增长;铜和锌矿石作为工业原材料,在电子、电器等领域的需求也将保持稳定增长。 •国际需求:随着全球经济的回暖,国际市场对于铁矿石、铜矿石和锌矿石的需求也将增长。 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该矿石的价格走势稳定,市场供需关系良好,预计未来几年内市场价格将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平。 5. 技术分析结果 经过技术分析,目前矿区的采矿技术、设备和管理水平较为成熟,具备一定的开发能力。但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 •采矿效率:目前采矿效率较低,需要采取措施提高矿石的采取率和利用率。 •环境影响:矿区开采会产生一定的环境影响,需要加强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考虑引进新的采矿技术和设备,提高矿石的开采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6. 经济评估结果 基于市场需求和现有技术水平,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和财务指标分析,得出以下经济评估结果: •预计总投资额为1.5亿人民币。 •预计年产量为100万吨,年销售额为2.5亿人民币。 •预计年利润为6000万人民币,投资回收期为5年。 通过经济评估可知,该矿井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收能力,确保了项目的可行性。 7. 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该矿井具备一定的矿石资源和开发潜力。 •市场需求前景良好,具备较好的市场竞争力。

闭坑地质报告

闭坑地质报告 一、引言 闭坑地质是矿井开采过程中的关键部分,它涉及到矿井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发展等问题。本报告旨在对闭坑地质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重要性和应对策略。 二、闭坑地质的重要性 闭坑地质对于矿井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通过详细的闭坑地质报告,可以了解矿井底部岩层的特征和性质,有助于预测矿井的灾害风险,如地震、地面沉降等。闭坑地质还可以为矿井的选址提供依据,帮助选择合适的开采方法和技术,提高矿井的开采效益。 三、闭坑地质调查方法 闭坑地质调查是闭坑地质报告的基础,主要包括实地调查、地质勘探和实验室分析。实地调查是通过观察地质现象和收集样本来获取地质信息,而地质勘探则是通过地球物理勘探、钻探和声像测线等技术手段来获取地下信息。实验室分析则是针对样本进行物理力学性质测试和化学成分分析等。

四、闭坑地质的应对策略 针对闭坑地质问题,应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1. 加强预测和预警机制:基于地质调查的数据,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地震监测和变形观测等,建立起闭坑地质的预测和预警体系,及时发现和预防可能发生的灾害。 2. 采用合适的开采技术:根据地质条件和矿井的特征,选择合适的开采方法。对于易涌水、易塌陷的地质条件,应采用防水、支护等方法以确保矿井的稳定性。 3. 提高矿井的管理水平:加强对矿井的监测和管理,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对于闭坑地质问题的重要性,应在矿井设计和运营的每个环节中加以考虑,确保矿井的安全可靠。 五、闭坑地质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环境的关注,闭坑地质的发展趋势将朝着以下方向发展:

1. 数字化与智能化:利用现代数学和计算机技术,建立闭坑地质的数学模型,提高闭坑地质的预测和预警能力。同时,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矿井的自动化监测和管理。 2. 环保与可持续性发展:将环保理念融入闭坑地质的研究和实践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矿井的可持续性开发能力。 3. 国际合作与知识共享:闭坑地质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研究和解决闭坑地质的难题,实现知识和技术的共享,推动闭坑地质领域的发展。 六、结论 闭坑地质是矿井开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对矿井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通过闭坑地质调查和研究,可以有效预测和预防矿井灾害,提高矿井的开采效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闭坑地质的发展将朝着数字化、智能化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方向前进。国际合作和知识共享也是推动闭坑地质领域发展的关键。

矿井地质勘探、设计方案及建井地质报告

矿井地质勘探、设计方案 及建井地质报告 一、矿区范围 根据2012年2月24日由四川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5100002010121120090340,有效期至2014年2月24日):矿区南北边界走向长约0.6~1.35 km,倾斜宽约0.9~3.64km,面积 3.4429km2。开采深度+670m~+410m,开采K1、K2煤层,矿区范围由12个拐点圈闭。其拐点坐标见表1-3-1-1。 表1-3-1-1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拐点号 1954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X Y X Y 1 3235770 35373810 3235711.44 35373730.92 2 3235770 35373415 3235711.45 35373335.93 3 3237110 35373415 3237051.42 35373335.97 4 3237110 35374450 3237051.39 35374370.95 5 3236380 35374450 3236321.41 35374370.93 6 3236380 35374660 3236321.40 35374580.92 7 3235940 35374660 3235881.41 35374580.92 8 3235960 35375510 3235901.38 35375430.89 9 3235280 35375900 3235221.39 35375820.86 10 3234540 35375960 3234481.40 35375880.83 11 3234850 35374170 3234791.45 35374090.89 12 3235310 35374435 3235251.43 35374355.89 矿区东南部与利园煤矿相邻,最近距离30m,东北部与同心村煤矿相邻,最近距离50m,南部与林场煤矿、新生煤矿相邻,最近距离分别为50m、165m,东南部与四和煤矿相望,最近距离190m,无矿权重叠。 本数据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 二、勘探程度

煤矿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煤矿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 篇一:xx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 xx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 轿子山煤矿生产技术部 年月日 xx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会审签字 生产技术部: 机电部: 安监部: 调度室: 地测副总工程师: 总工程师: xx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会审意见 xx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 1.工作面概况

工作面位于二水平运输巷、二水平回风巷南面,地处d 采区西南部,为d采区的第f个采面。 工作面大致沿煤层走向方向布置,倾斜方向长179.8m,走向长684.7m,水平投影面积123109.1㎡。 工作面北面为二水平大巷,东面为已开采的aa06工作面,南面为矿井边界,西面为未开采区域。 工作面对应地表为高山及丛林,地表范围内季节性冲沟发育,植被茂盛,第四纪黄土覆盖较厚,地面标高1420m~1620m。工作面对应地表地处高坡东南部,螺丝坡西北部。 2.工作面地质构造情况 工作面总体上为一轴向北东的向斜构造,根据掘进期间巷道揭露煤层及顶板情况、防突队打钻情况及以往地质资料,工作面范围内存在4条小型正断层,断层稀少。工作面断层情况详见下表: 工作面掘进期间未见陷落柱、“天窗”及岩浆侵入等构造,揭露顶板平整,完整性较好,构造带范围内顶底板破碎。 3.煤层赋存情况 根据工作面掘进期间实际揭露煤层情况,工作面煤层厚度1.48~ 1.74m,平均煤厚1.59m。煤厚变异系数γ=8.0%,可 采指数Km=1。 整个工作面煤层结构简单,局部含软分层,软分层厚

0.012~0.06m。工作面m9煤层属块状暗亮煤,煤层内部节理裂隙发育,为中~高强度煤。工作面煤层大部煤体结构介于原生结构~碎裂结构之间,即Ⅰ类~Ⅱ类之间,断层构造带内煤层煤体结构由碎裂结构向碎粒结构、糜棱结构过渡。 4.水文地质情况 该工作面m9煤层所处煤系地层厚度大,地层内隔水层与含水层交替分布,含水层补给差、富水性弱,整体上为一弱富水含水层。地表为中低山地形,山体坡面较陡峭,山体表面及沟谷内第四纪隔水黄、粘土分布广泛,山谷内汇水下渗量较少,对下覆含水层补给较差。井田内部裂隙不发育,大部裂隙构造裂隙面闭合,m9煤层上部各含水层之间及含水层与地表水之间无明显水力联系。底部隔水层较厚,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无上下含水层水害威胁。但采动裂隙导通上部含水层,部分裂隙延伸至地表,造成回采期间涌水量增大(较掘进过程中),同时该裂隙也为地表水入渗提供了通道。 根据已有地质资料、该工作面掘进期间钻探资料、该工作面掘进期间涌水量观测数据,对比相邻工作面(aa07工作面)涌水情况,预测工作面正常涌水量26.3m3/h,最大涌水量55.7m3/h。涌水水源主要为上部采空区涌水,次为顶板裂隙水。根据以往涌水量观测数据,工作面涌水量与大气降雨关系密切。 5.回采期间主要水害影响分析

XX煤矿集团轩岗煤电有限责任公司焦家寨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

大同煤矿集团轩岗煤电有限责任公司焦家寨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 编制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主要编写人 技术负责人 提交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提交时间2007年3月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修编地质报告的依据、目的和任务焦家寨煤矿隶属于大同煤矿集团轩岗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58年7月,1966年10月投产,其前身为轩岗矿务局焦家寨煤矿。依据晋煤规发[2005]256号文件“关于2005年省属煤炭集团及地方国有煤炭企业部分生产矿井生产能力核定的批复”,焦家寨煤矿核定生产能力为150万t/a。 自建矿以来,焦家寨煤矿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优质能源,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矿井地质工作者在以往煤田地质勘探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井下地质情况,为开拓、掘进、回采等各个环节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地质资料,这些资料是今后矿井生产的重要依据。由于地质资料具有分散性,地质认识具有阶段性,所以,全面收集、适时整理和分析地质资料,对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矿井地质报告是生产矿井地质工作的全面总结,是保证煤矿正常生产,制订矿井发展规划,进行扩建和技术改造的地质依据。按照《矿井地质规程》和《生产矿井质量标准化标准》的要求,矿井地质报告一般每8~10年修改一次,并报省煤炭厅(局、公司)批准。焦家寨煤矿原矿井地质报告编制于1992年,经过十几年矿井生产又积累了大量的地质资料,在地质构造和矿井储量等方面,与原地质报告均有相当大的变化。随着煤矿深部开采地质环境的变化,对矿井地质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原矿井地质报告已不能满足当前生产的需要。所以,必须修改原有的各种基本图

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双柳煤矿水文地质报告

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双柳煤矿水文地质 报告 太原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姓名: 学号:10415940063 指导老师: 日期:2012年7月

摘要 本文主要对双柳矿井的地质构造,地下水等的研究,目的使之能更好服务生产进而取得良好的效益,研究的方法主要是实地观察,测量和参考文献。取得较详细的地质资料,提出了地质工作的重要意义,轻视地质工作必定带来不利局面,提醒煤矿必须重视地质工作。

目录 摘要 (1) 前言 (3) 第一章矿井基本概况 (4) 1.1矿区交通地理概况 (4) 1.2 矿区地理 (5) 1.3 矿井生产概况 (6) 1.4 矿井以往水文地质工作 (6) 第二章井田地质、水文地质 (8) 2. 1 区域构造 (8) 2. 2 井田构造 (9) 2.3 井田内主要含水层 (11) 2.4 井田内主要隔水层 (16) 第三章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及其水害类型 (21) 3.1 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21) 3.2 矿井开采水文地质特征 (23) 3.3煤层受水害威胁程度评价 (29) 第四章结论与建议 (34) 第五章主要参考文献 (35)

前言 煤矿水害是与瓦斯、火灾等并列的矿山建设与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安全灾害之一,长期以来,因为煤矿水害而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极为惨重。近年来,煤矿重特大水害事故、突水淹井、淹采区事故多发,并有逐步上升的趋势。为遏制煤矿重特大水害的事故的频繁发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就加强大煤矿防治水工 作提出了《关于加强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煤矿(2006)98号),明确要求煤矿企业要认真编制并组织实施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2006年6月15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在全国煤矿水害防治工作座谈会上再次要求各煤矿企业和有关单位要针 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编制煤矿防治水规划和水害应急预案,建立矿井水害防治工作长效机制。这一方面表明了国家有关部门在对煤矿水害的高度关注,另一方面表明了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在防治水工作中的重要性。 双柳煤矿是汾西矿业集团主力矿井之一,双柳井田地处河东煤田中部,在水文地质单元中属柳林泉域系统。现年产原煤250万吨,目前开采二叠系山西组3#、4#煤层(上组煤)。在未来5年内,双柳煤矿计划开采石炭系8#、9#、10#煤(下组煤),由于开采深度增大,面临的水文地质问题更加严重。上组煤和下组煤层都存在带压开采问题。上组煤距离太原组灰岩含水层20~30M,承受太灰水压2~5MPa,下组煤距离奥灰含水层平均60m,煤层底板承受奥灰水压2~7.28MPa。同时由于下组煤层的直接顶板

贵州省黔西县龙场矿区沟头井田煤矿详查地质报告

贵州省黔西县龙场矿区沟头井田煤矿详查地质报告 (审后修改稿) 贵州麒麟矿业开发有限公司 2005年07月

贵州省黔西县龙场矿区 沟头井田煤矿详查地质报告 (审后修改稿) 报告编制单位:贵州省地矿局一O二地质大队 编制人:陈芳何天元何开寿杨德智 张应文胡成伟彭虎航金学勤项目经理:王劲松 技术负责:王劲松 审核人: 总工程师: 大队长: 勘查资质等级:甲级 勘查证书编号:5220051110011 提交报告单位:贵州麒麟矿业开发有限公司 提交报告时间:2005年7月20日

正文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第一节勘查目的和任务 (1) 第二节井田位置、交通 (1) 一、井田位臵和范围 (1) 二、井田交通条件 (2) 第三节井田自然地理、气象、社会经济状况 (2) 第四节老窑开采情况 (4) 第五节以往工作评述 (4) 第六节本次工作情况 (5) 第二章区域地质 (7) 第一节地层 (7) 第二节构造 (8) 第三节矿产 (8) 第三章井田地质 (8) 第一节地层 (8) 一、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 (9) 二、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2c) (9) 三、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 (9) 四、三叠系下统茅草铺组(T1m) (10) 五、第四系(Q) (10) 第二节构造 (10) 第三节矿产 (11) 第四章含煤地层 (12) 第一节地层特征 (12) 一、岩性特征 (12) 二、地层层序特征 (12) 三、地层厚度 (13) 第二节含煤性 (13) 第三节可采煤层 (13) 第四节共(伴)生矿产综合评价 (13)

第五章煤层 (13) 一、煤层结构及顶底板 (13) 二、煤层厚度及其变化 (14) 第二节煤层对比 (15) 一、煤层对比方法 (15) 二、煤层对比依据 (17) 三、对比可靠程度 (18) 第六章煤质 (18) 第一节煤的物理性质特征 (18) 一、M16煤 (18) 二、M18煤 (18) 第二节煤的化学性质特征 (18) 一、主要煤质指标 (18) 二、元素组成 (20) 三、煤灰成分及煤灰熔融性 (20) 四、有害成分 (21) 五、有益元素 (21) 第三节煤的种类 (21) 第四节主要可采煤层煤质评价及用途方向 (21) 一、煤质评价 (21) 二、煤的用途方向 (22) 第五节煤的风化和氧化 (22) 第七章煤矿开采技术条件 (22) 第一节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22) 第二节井田水文地质 (24) 一、地形地貌、气象及地表水 (24) 二、含水层、隔水层水文地质特征 (24) 三、地表水特征 (27) 四、构造断裂水文地质特征 (27) 五、生产坑道水文地质 (28) 六、充水因素分析 (28)

梨园矿(新)郭庄井矿井地质研究分析报告

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梨园矿郭庄井矿井地质报告 (修改稿)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梨园矿 二0 0 六年八月

目录 第一章概况4 第一节编制报告地目地和依据4 第二节井田交通位置、范围、自然地理及气候5 第三节矿区勘探史8 第四节矿井开发史9 第五节井田内小煤窑开采情况10 第二章矿井地质12 第一节井田地层及含煤地层12 第二节构造23 第三节煤层26 第四节煤质38 第三章矿井水文地质48 第一节含水层地水文地质特征48 第二节断裂带地水文地质特征与水文地质边界51第三节充水因素分析52 第四节矿井涌水量预计57 第四章其它开采技术条件59 第一节矿井瓦斯59 第二节地温60

第三节顶底板岩石物理特征64 第五章储量计算65 第一节储量计算范围及指标确定65 第六章已采区探采对比66 第七章结论67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编制报告地目地和依据 矿井地质报告是在全面总结从井田勘探、建井到开采活动及后期补充勘探各阶段地质资料地基础上编制地综合性报告.它是保证煤矿正常安全生产、制定发展规划、进行改、扩建设计地基本地质依据和主要基础资料. 梨园矿郭庄井原名梨园矿务局郭庄矿,隶属于平顶山市煤炭局管理.2004年8月郭庄井被平煤集团公司收购,更名为梨园矿郭庄井.矿井隶属关系产生了变更,井田边界发生了变动,生产能力重新进行了核定,资源量也不断发生变化.矿井范围内,自1959年至今,分别由河南省地质局103队、129地质队,省建委地质五队,平煤集团地测处勘探公司等单位进行过勘探施工,并提交了相应地地质报告或资料.时间跨度近四十年.矿井自1970年开始建井,1974年简易投产至今,矿井开采揭露情况和地质队提供地各种地质资料从未经过系统地归纳整理.原煤层编号混乱,地质构造解释不一,钻孔资料残缺不全,直接影响了矿井长远规划设计与安全生产.根据国家《矿井地质规程》规定和地质测量质量标准化要求,为满足矿井实际生产地需要,急需系统整理长期以来分散、零乱地各种地质资料,修编《郭庄井矿井地质报告》. 本次修编地梨园矿矿井地质报告,以《河南省梨园煤矿郭庄矿黄楝树井田扩勘地质勘探报告》、《平煤集团梨园矿郭庄井地质报告》、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