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国际贸易学第一章李嘉图模型说课讲解
精品课程《国际贸易学》ppt课件第一章绪论(新)

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独立主权国家相互作用的一些经济问 题:贸易利得(收益)、贸易格局(模式)、贸易政策、 国际收支、汇率确定、国际政策合作和国际资本市场。
保罗·克鲁格曼
LOGO
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研究对象
二、主要研究内容
古典国贸理论 新古典国贸理论
贸易理论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国际经济学的宏观部分:外汇理论、外汇市场和国 际收支平衡、 国际储备、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对内 平衡和对外平衡的政策。
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资本市场(经济一体化和生产 要素流动)
LOGO
第二节 国际经济学的历史演进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核心:
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国际贸易的结构 国际贸易的结果
*重商主义 奎奈 17世纪 *专业化分工理论 亚当-斯密 18世纪 *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 19世纪 *要素禀赋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 20世纪初 *新古典贸易理论 里昂惕夫、林德、波斯纳、 伏珀尔、维农 20世纪初-20世纪70年代 *新贸易理论 克鲁格曼 20世纪70年代-今 1.产业内贸易的迅速发展 格鲁贝尔、劳埃 德
思考: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
LOGO
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研究对象
思考:人民币是否应该持续升值?
LOGO
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研究对象
一、国际经济学的定义
国际经济学是研究各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和关系。 查尔斯·金德尔伯格
国际经济学是研究国际分工、国际商品交换、国际间劳 动力和资本流动的数量、原因、过程及其趋势, 以及 不同经济制度、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
LOGO
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研究对象
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这家在华尔街驰 骋了158年的金融“老字号”宣布,将申请 破产保护,引发当天亚洲、欧洲金融市场 动荡。鉴于金融经济的全球化,亚洲决策 者和金融从业人员对于大洋彼岸的金融危 机一直给予了高度关注。
2.李嘉图模型

qx*=0,qy*=L*/ay * 当pa < pa* < pw,则qx<=L/ax, qy=0; 0<=qx* <=L*/ax*,
0<= qy*<=L*/ay *
12
贸易后的相对价格决定
p
pa *
相对供给曲线
pa 相对需求曲线
(L/ax)/(L*/a*y)
(qx+qx*)/(qy+qy*)
13
2
2.1 绝对优势论与比较优势论的提出
Adam Smith,绝对优势论
核心思想:贸易是互利的,而互利贸易的基础是国与国之间生产特 定商品的绝对成本差异。 逻辑思路: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参与分工与交换增进个体 利益→→一国国内分工与市场化的互利原理可以推广到国与国之间。 绝对优势:一国在某种生产产品的绝对劳动成本低于另一国,而这 种成本差别是基于两国绝对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15
商品种 类
A B C D E
2.3 李嘉图模型的扩展 2.3.2 多种产品模型
物物交换的多种产品模型
美国 单位产品劳
动 2 3 3 4 5
单位产品劳 动 1 2 3 6 10
英国
相对成本
0.5 2/3 1 1.5
2
比较劳动生产率
(Qx/Lx)/(Qx/Lx)*
2
1.5 1 2/3 0.5
16
2.3 李嘉图模型的扩展 2.3.2 多种产品模型
9
2.2.2 李嘉图模型的新古典阐释
X
国际贸易讲课提纲

国际贸易学讲课提纲第一篇国际贸易根底本篇主要讲述国际贸易的根本概念,分析国际贸易产生开展过程中影响的根本因素。
如国际分工,经济结构与增长,世界市场等。
探讨国际贸易开展的战略模式。
第1章国际贸易概述教学目的:掌握国际贸易的一些根本概念,了解国际贸易学这门课程的大体结构和内容,知晓国际贸易的法律环境。
重点和难点:国际贸易的根本概念和指标。
第1节国际贸易根本概念1. 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oreign Trade 〕概念。
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2.总贸易与专门贸易。
〔General Trade and Special Trade 〕关境与国境的问题3.有形贸易与无形贸易.(Visible Trade and Invisible Trade ) 概念. 联系与区别.4. 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过境贸易.(Direct Trade , IndirectTrade ,Entrepot Trade and Transit Trade )概念. 转口贸易与过境贸易的联系与区别.5.易货贸易与自由结汇贸易。
〔Barter Trade and Cash Trade 〕以什么为清算偿工具?6.双边贸易与多边贸易.(Bilateral Trade and Multilateral Trade )为了解决结算矛盾.7. 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 (Domestlic Trade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有四点.第2 节国际贸易统计分析指标1. 国际贸易值与国际贸易量.(Valu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 Quantum of international Trade )二者的联系与区别.2. 净进口与净出口. ( Net Export and Import )复进口与复出口.3 . 贸易差额. (Balance of Trade )4 . 贸易条件. (Terns of Trade )T= px/p m×100. 贸易条件的含义.5.对外贸易依存度.(Ratio of Dependence of Foreign Trade ) 6.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Foreign Trade and Composi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 . 概念, 含义.7.贸易竞争指数. (Trade Competitive Index )(同种或同类商品的进出口差额)/该种或该类商品的进出口额8.出口换汇本钱。
第1章 古典贸易理论

——是相对劳动成本的比较,而不是绝对劳动成本 是相对劳动成本的比较 的比较,
第一章第二节 劳动生产率差异与国际贸易 大卫李嘉图的古典世界——(一)基本模型 ( eg:
酒(W) 葡萄牙 英国 80小时 桶 小时/桶 小时 120小时 桶 小时/桶 小时 布(C) 90小时 码 小时/码 小时 100小时 码 小时/码 小时 自给自足时的相对价格 (pw/pc) (pc/pw) 1W→8/9C(or 1C→9/8W) 1W→6/5C(or 1C→5/6W)
Y
40
B 30 A 20
10
E
E/ PW
10 20 30 40
0
B/
图1-1
A/
X
第一章第二节 劳动生产率差异与国际贸易 大卫李嘉图的古典世界——(二)图示 (
假设: 假设:以1X:1Y进行国际交换 进行国际交换 A国将专门生产 ,B国将 国将专门生产X, 国将 国将专门生产 专门生产Y; 专门生产 可分别得到两国的相对价 格线(消费可能性边界) 格线(消费可能性边界); 国在C点消费 设A国在 点消费 国在 则可知B国在 则可知 国在C/点消费 国在
第3章 李嘉图模型、相互需求与国际贸易 《国际经济学教程》PPT课件

3.3 相互需求方程式
国际交换比例与两国获利
X︰Y
A国获利
1︰1.5
0
1︰1.6
0.1单位Y
1︰1.7
0.2单位Y
1︰1.8
0.3单位Y
1︰1.9
0.4单位Y
1︰2.0
0.5单位Y
1︰1.5为A国的国内交换比例(X︰Y) 1︰2.0为B国的国内交换比例(X︰Y)
B国获利 0.5单位Y 0.4单位Y 0.3单位Y 0.2单位Y 0.1单位Y
aX=1/3 aY=1/6
9 0
1 1 3 0 +2 -1
B国 12 2
bX=1/12 bY=1/2
0 14
1 1 0 7 -1 +6
世界
2 2 3 7 1 5
3.1 李嘉图模型 (二)比较优势
aX / aY bX / bY
aX / aY bX / bY
X的劳动投入量 Y的劳动投入量
X的劳动生产率 Y的劳动生产率
提供曲线的形状: 用A国国内对X的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和收入效应 (income effect)来解释。
Y
E2点以前,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 应,随着PX/PY的上升,X出口增 加; E2点以后,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 应,随着PX/PY的上升,X出口减 少。
提供曲线的弹性(进口需求弹 性):富有弹性、单元弹性、缺 乏弹性
2. B国提供曲线的推导与形状
出口Y
Y
E2′ E1′
Y
P0′
P1′
P2′
E2′ E1′
D2′ D1′
O0
E0′
C2′
C1′
P2′
P0′ P1′
国际贸易学第一章 ppt课件

1-3
I. What Is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bout?
• Nations are more closely linked through trade in goods and services, through flows of money, and through investment than ever before.(随着国际商品和服
Source: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1-7
II. What Is International T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de About?
1. What is International Trade
• International trade is the international exchange(国际 交换) of goods and services between countries. This type of trade gives rise to a world economy, in which prices, or supply and demand, affect and are affected by global events.
• There are some typ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贸易》讲课提纲

《国际贸易》讲课提纲国际贸易又称世界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和各地区之间商品、要素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世界各国或地区在国际分工基础上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经济形式。
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看,称其为对外贸易。
一些海岛国家或地区则往往称其为海外贸易。
第一章国际贸易导论一、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一)国际贸易的产生国际贸易属于历史范畴,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其产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基本的前提条件:一是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二是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国家的产生。
(二)国际贸易的历史演进一般说来,国际贸易的历史演进大体可以划分为古代国际贸易、地理大发现后的国际贸易、工业革命后的国际贸易和二战后的国际贸易。
二战后国际贸易发生了四个方面的变化,即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日趋优化,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北北贸易”取代“南北贸易”成为基本贸易格局,区域性自由贸易迅速发展。
二、国际贸易的分类从不同角度可以分为七种类型。
(一)按货物流向分类1、出口贸易。
2、进口贸易。
3、过境贸易。
(二)按货物出入国境或关境分类1、总贸易。
2、专门贸易。
(三)按货物运输方式分类1、陆运贸易。
2、海运贸易。
3、空运贸易。
4、邮购贸易。
(四)按贸易是否有第三者参加分类1、直接贸易。
2、间接贸易。
3、转口贸易。
(五)按贸易清偿方式不同分类1、现汇贸易。
2、易货贸易。
(六)按商品形态的不同分类1、有形贸易。
2、无形贸易。
(七)按贸易过程中是否使用单证等商业文件分类1、有纸贸易。
2、无纸贸易。
三、国际贸易的主要经济指标(一)贸易额和贸易量1、贸易额。
2、贸易量。
(二)贸易差额1、贸易顺差。
2、贸易逆差。
(三)贸易商品结构1、初级产品。
2、工业制成品。
(四)贸易地理方向1、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2、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五)国际贸易条件1、净贸易条件。
2、收入贸易条件。
3、单因素贸易条件。
4、双因素贸易条件。
(六)对外贸易依存度1、外贸依存度。
2、出口依存度。
MBA教材课件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第一章国际贸易形成与发展的理论

173.91 12977
167.81 13726
里昂惕夫之谜 (Leontief Paradox)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劳动力不同质 要素密集度逆转 存在关税及贸易壁垒 自然资源稀缺
战后国际贸易理论(Ⅱ)
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它认为人力资本是劳动力与资 本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人们通过 对劳动力进行投资,可以提高其素质,从而影 响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
波特的钻石理论(Ⅰ)
要素条件
企业战略、 结构和竞争
需求条件
相关产业和 辅助产业
波特的钻石理论(Ⅱ)
机遇
企业战略、 结构和竞争
要素条件
需求条件
相关产业和 辅助产业
政府
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简图
古典国际 贸易理论
现代国际 贸易理论
战后国际 贸易理论
绝 对 成 本 理 论
比 较 成 本 理 论
要 素 供 给 比 例 理 论
要 素 价 格 均 等 化 理 论
里 昂 惕 夫 之 谜
国
际 贸 易 新 要 素 理
技 术 差 距 理 论
论
产 品 生 命 周 期 理 论
偏 好 相 似 理 论
产 业 内 贸 易 理 论
国 家 竞 争 力 理 论
国际贸易的技术差距理论
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1961年在《国际 贸易和技术变化》一文中首次提出。
技术差距理论是以科学发明、技术创新 的推广过程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发生和发 展。
技术差距理论的主要内容
先进国家利用对新产品的技术控制,保 持领先地位,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比较利 益。
随着新技术向国外转移,其他国家开始 模仿生产并不断加以扩大,创新国的比 较优势逐步丧失,出口下降,以至最终 退出出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a2
2020/7/19
C
. A
pa
B
L/a1
y1
(a) 本国
C*
A*
.
Pa*
P
L*/a*1
y*1
(b) 外国
• 第二节 两种商品两种要素的李嘉图模型
• 主要问题:
要素价格是如何决定的?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产品价格变化如何影响要素价格?
SS(Stolper-Samuelson)定理
资源禀赋变化如何影响各部门产出?
w--本国工资率
w*—外国工资率
• Pa=p1/p2--本国第1种商品的相对价格
•
2020/7/19
Pa*=p*1/p*2--外国第1种商品的相对价格
• 比较优势 • 在封闭状态下,如果a1 /a2 < a*1 /a*2 ,我们
说本国在商品1的生产上有比较优势。 • 例如: a1 =1,a2=2, a*1=3,a*2=4,→
•
→y1 =L/ a1 y*1=L*/ a*1
• 专业化生产商品1
• 因此,世界相对供给曲线是“阶梯状”的。 2020/7/19
• 分工:当pa < p <pa* 时,本国专业生产商品 1,外国专业生产商品2,但消费点改变了, 两国都变得更好了,分工和贸易使两国福利 都提高了。
y2 P
y*2 L*/a*2 B*
Rybczyski定理
2020/7/19
• 两产品-两要素模型
• 基本假设: 两种生产要素:劳动L和资本K,两要素在国内两部门 间可以自由流动 i产品生产函数yi=fi(Li,Ki),i=1,2,为递增的凹 函数,且规模报酬不变,两国的生产技术相同 产品市场与劳动力市场均为完全竞争市场 两国均为小国,产品价格外生给定
2020/7/19
第一章 李嘉图模型
• 主要问题 • 1.两种商品一种要素的李嘉图模型:技术
比较优势下的国际分工理论 • 2.两种商品两种要素的李嘉图模型 • 3.连续商品(continuum goods)的李嘉图
模型 •
2020/7/19
第一节 两种商品一种要素的李嘉图模型 -符号约定
• 两种商品:i=1,2
y2 P
y*2 L*/a*2 B*
L/a2
2020/7/19
C
. A
pa
B
L/a1
y1
(a) 本国
C*
A*
.
Pa*
P
L*/a*1
y*1
(b) 外国
• 假定两国进行贸易。令p代表商品1相对于商品2的世 界相对价格,此时的世界总供给等于总需求。
• 相对需求曲线与相对供给曲线
• 当p < pa且p<pa*时,两个国家都专业生产商 品2,因为商品2的价格高,所以世界商品1的 总供给为0; 当pa<p <pa*时,本国全部资源 用 源来用生来产生商产品商品1(2,数(量数为L量/ 为a1L)*/ ,a*外2 )国,全所部以资 此 ,时与p的大相小对无供关给,(在y1图+y形*1上)为/(y一2+条y*2垂)为直一线常;数当 p >pa且p > pa*时,两个国家专业生产商品1 ,其供求关系如图:
• 一种要素:劳动,L----本国,L*----外国;劳动在每个 国家不同产业间是可以自由流动的,在国家之间是不 能自由流动的。
• 技术:ai—本国生产单位i商品需要的劳动力数量
•
b*i—外国生产单位i商品需要的劳动力数量
• yi--本国i商品的产量 y*i—外国i商品产量
pi--本国i商品的价格 p*i—外国i商品价格
• 所有劳动力都流向第2个部门,两个国家都生产第2 种商品。
• (2)如果p = pa<pa*
•
→0<=y1 <=L/ a1
•
0<=y2 <=*/ a*2
• (3)如果pa < p <pa* 时,
•
→y1 =L/ a1 y*2=L*/ a*2
• (4)如果pa < pa* < p时,
2020/7/19
• 生产函数的凹性(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 凹性是指: 对于ya=(y1a,y2a) ,Yb=(y1b,y2b)
•
和0<=λ<=1,
•
有λYa+(1-λ)Yb<f(.)
y2 生产可能性边界
. Ya=(y1a,y2a)
.
λYa+(1-λ) Yb
2020/7/19
p
相对供给曲线 Pa*
P
pa
相对需求曲线
(L/a1)/(L*/a*2)
(y1+y*1)/(y2+y*2)
2020/7/19
• 令y=(y1+y*1)/(y2+y*2) • (1)当p< a1 /a2 < a*1 /a*2 →
• w1= p1 /a1 < w2= p2 /a2 , w*1= p1 /a*1 < w*2= p2 /a*2
a1 /a2=1/2 < a*1 /a*2=3/4 • 在本国,生产第1种商品的生产成本是生产第
2种商品成本的1/2 • 在外国,生产第1种商品的生产成本是生产第
2种商品成本的3/4
2020/7/19
• 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s (PPF)
• 假定pa<pa*,a表示封闭状态下(autarchy),A 和A*表示封闭状态下本国和外国的均衡点,可 以看出,本国在商品1上有比较优势。
高级国际贸易学
• 主讲人:王怀民
2020/7/19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历史
• 传统贸易理论:产业间贸易【Traditional (old) trade theory】 • -李嘉图模型(Ricardian model) • -H—O模型(Hechscher-Ohlin model) • 新贸易理论【New trade theory】(1970年代以来) • -研究相同类型公司之间的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 • -规模报酬递增(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 -产品差异化(product differentiation) • -不完全竞争(imperfect competition) • 新--新贸易理论(New-New trade theory) • -研究不同公司的贸易模式(heterogeneous firm) • -不同规模公司的出口与FDI问题 • -固定成本与公司异质性( fixed-cost and heterogeneity) • -不完全合约(incomplete contract,etc) • 包括中间产品贸易,外部采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