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工业发酵灭菌

合集下载

第四章发酵工业的无菌技术

第四章发酵工业的无菌技术
管道安装不当或配置不合理形成的“死角”
污水
脓疱
罐底
发酵罐罐底脓疱状积垢造成“死角”
法兰连接不当造成的“死角”
灭菌时蒸汽不易通达的“死角”及其消除方 法
3. 预防
培养基与设备灭菌不彻底的防治 原料性状:大颗粒的原料过筛除去。 实罐灭菌时要充分排除罐内冷空气。 灭菌过程中产生的泡沫造成染菌:添加消泡剂 防止泡沫升顶 连消不彻底 :最好采用自动控制装置 灭菌后期罐压骤变 死角
喷淋冷却连续灭菌流程
蒸汽
蒸汽
放汽
冷却水
无菌培养基 进发酵罐
配料罐
连消泵 连消塔
维持罐
冷却罐
生培养基
真空冷却器 无菌培养基进发酵罐
分批灭菌与连续灭菌的比较
连续灭菌的优点:(适用于大型罐) 可采用高温短时灭菌,营养成分破坏少,有 利于提高发酵产率; 发酵罐利用率高; 蒸汽负荷均衡; 采用板式换热器时,可节约大量能量; 适宜采用自动控制,劳动强度小; 可实现将耐热性物料和不耐热性物料在不同 温度下分开灭菌,减少营养成分的破坏。
养基加热至1000C以上,这个作用较为显著, 故实际保温阶段时间比计算值要短。
将配置好的培养基向发酵罐等培养装置输送的同时进行加热、 保温和冷却等灭菌过程。——高温短时
(三)连续灭菌(连消)
工艺流程 喷淋冷却连续灭菌流程 喷射加热连续灭菌流程 薄板式换热器连续灭菌流程
灭菌时间的计算 ㏑(Ct/C0)=-kt t=2.303/k[lg(C0/Ct)] 式中:C0、Ct分别为单位体积培养基灭菌前、后 的含菌数。
本章内容
一、概念 二、发酵工业污染的防治策略 三、发酵工业的无菌技术 四、培养基及设备灭菌 五、空气除菌
一、概念:灭菌、消毒、除菌、防腐

发酵工程第四章工业发酵灭菌与消毒

发酵工程第四章工业发酵灭菌与消毒


达到灭菌温度(120 ℃)时,开始计算维持时间 (保温时间)。生产上采用30min 采用快速冷却方式,减少营养成份的损失

(1)连续灭菌
培养基在发酵罐外经过一套灭菌设备连续的加热灭菌,冷却后送入已灭菌 的发酵罐内的工艺过程.
• 优点
• • • • • • 保留较多的营养质量 容易放大,较易自动控制; 糖受蒸汽的影响较少; 缩短灭菌周期; 在某些情况下,可使发酵罐的腐蚀减少; 发酵罐利用率高,蒸汽负荷均匀。
• 特点 :省去一级冷却和分离设备及空气再加热设备,简化了流程, 使冷却水用量也降低了。压缩空气从贮罐出来分两路,一部分进冷却 器,经分离器分离水、油雾后与另一部分未处理过的高温压缩空气混 合,使混合后的空气温度为30~35℃,相对湿度为50~60%。
3、高效前置过滤除菌流程
• 在压缩机前设置一台高效过滤器,这样便可降低过滤器负荷(即多 次过滤),达到空气除菌的要求。
经济快速适 用范围广 安全高效 可用于热敏 物质
一、工业上培养基灭菌
1.培养基灭菌的目的: 杀灭培养基中的微生物,为后续发酵过程创造无菌的条件。
2.灭菌方法: 工业上培养基灭菌使用的方法是湿热灭菌。 湿热灭菌简便、有效、经济。
• 3.培养基灭菌的要求 • (1)达到要求的无菌程度; • (2)尽量减少营养成分的破坏,在灭菌过程中,培养基 组分的破坏,是由两个基本类型的反应引起的: • 培养基中不同营养成分间的相互作用; • 对热不稳定的组分如氨基酸和维生素等的分解。
项目 方法
化学物质灭菌 辐射灭菌
本质
化学反应 紫外线与菌体核酸 的光化学反应;其 它射线使水分子产 生自由基 加速与温度有关的 胞内反应 蒸汽释出潜热使蛋 白变性 氧化作用 利用菌体物理性质

发酵工业与发酵工程_04培养基灭菌与空气净化

发酵工业与发酵工程_04培养基灭菌与空气净化
——捕集较大的灰尘颗粒,并保护空压机。
高空取气管
• 为远离地面几十米的管子。 • 每升高10米,空气中杂菌降低
一个数量级。因此从高空取气 要比从低空取气有利得多。
高效前置过滤除菌流程
1——高效前置过滤器 2——压缩机 3——贮罐 4——冷却器 5——丝网分离器 6——加热器 7——过滤器
2、空气压缩和压缩空气的冷却
蒸汽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而且在冷 凝时会放出大量的冷凝热,很容易使 蛋白质凝固而杀死各种微生物。
121℃,30min。
3.灭菌不利方面
同时会破坏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甚 至产生不利于菌体生长的物质。
4、湿热灭菌的优点
• 蒸汽来源容易,操作费用低,本身无毒; • 蒸汽有强的穿透力,灭菌易于彻底; • 蒸汽有很大的潜热; • 操作方便,易管理。
常用烘箱,灭菌条件:160℃下保温1h 适用范围:金属或玻璃器皿
4.湿热灭菌法
利用饱和蒸汽灭菌,条件:121℃,30min 适用范围:生产设备及培养基灭菌
5.过滤除菌法
利用过滤方法阻留微生物 适用范围:制备无菌空气
6.火焰灭菌法
火焰 适用范围:接种针、玻璃棒、三角瓶口
三、培养基的湿热灭菌
1. 湿热灭菌原理 2.灭菌条件
无菌空气的概念
发酵工业应用的“无菌空气”是指通过除 菌处理使空气中含菌量降低在一个极低的百分 数,从而能控制发酵污染至极小机会。此种空 气称为“无菌空气”。
一、空气除菌的方法
(一) 辐射杀菌 (二) 加热杀菌 (三) 静电除菌 (四) 过滤除菌
二、空气过滤除菌的原理与介质
(一)空气过滤除菌原理
• 布朗扩散截留作用 • 拦截滞留作用 • 惯性碰撞滞留作用 • 重力沉降作用 • 静电吸引作用

发酵工业无菌技术演示教学

发酵工业无菌技术演示教学
• 在连续发酵过程中,杂菌的生长速度有时会比 生产菌生长得更快,结果使发酵罐中以杂菌为 主;
• 杂菌及其产生的物质,使提取精制发生困难 • 杂菌会降解目的产物; • 杂菌会污染最终产品,杂菌会污染最终产品;
• 发酵时如污染噬菌体,可使生产菌发生溶菌现 象。
4,培养基灭菌的要求 (1)达到要求的无菌程度(10-3) (2)尽量减少营养成分的破坏,在灭菌过程中, 培养基组分的破坏,是由两个基本类型的反应引 起的: 培养基中不同营养成分间的相互作用; 对热不稳定的组分如氨基酸和维生素等的分解。
4.5.3空气过滤除菌
(一)、空气过滤除菌流程
1、高空采风、两次冷却、两次分油水、 适当加热流程
• 特点 :两次冷却、两次分油水、适当加热。 空气第一次冷却到30~35℃,第二级冷却 至20~25℃,经分水后加热到30~35℃, 因为温度升高,相对湿度下降。
2、冷热空气直接混合式空气除菌流程
第四章 发酵工业的无菌技术
• 4.1 灭菌与消毒的区别
灭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或除去环境中 所有微生物,包括营养细胞、细菌芽孢和 孢子
消毒: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料、容器、 器皿内外的病源微生物。
• 培养基灭菌的目的
• 1,在发酵过程中夹杂其它杂菌造成的后果: • 生产菌和杂菌同时生长,生产菌丧失生产能力;
七、补料液的灭菌
在发酵过程中,往往要向发酵罐中补入各种不同的料液。这 些料液都必需经过灭菌。灭菌的方法则视料液的性质、体积和补 料速率而定。如果补料量较大,而具有连续性时,则采用连续灭 菌较为合适。也有利用过滤法对另补料液进行除菌。补料液的分 批灭菌,通常是向盛有物料的容器中直接通入蒸汽。所有的附属 设备和管道都要经过灭菌。
缺点 –设备比较复杂,投资较大。

发酵工业的无菌技术

发酵工业的无菌技术
间 1.设备要求低,不需另外 1.培养基的营养物质损 加热、冷却装置。 失大,灭菌后培养基 歇 质量下降 灭 2.操作要求低,适合小批 量生产规模 2.发酵罐的利用率较低 菌
3.适合含大量固体物料的 3.不适合大规模生产的 灭菌 灭菌
作业

1、连续灭菌的流程与设备 2、对数残留定律 3、分批灭菌、连续灭菌 4、P273第8题
二、影响培养基灭菌的因素p68
杂菌的种类与数量 灭菌温度与时间 培养基成分 pH值 培养基中的颗粒 泡沫

培养基成分

油脂、糖类及一定浓度的蛋白质增加微生物的耐热性 在固形物含量高的情况下,灭菌温度可高些。 环境 耐热性 60~65℃便死亡

大肠杆菌
10%糖液
30%糖液
70℃,4~6min
喷射加热连续灭菌流程
薄板换热器连续灭菌流程

3、灭菌时间的计算 ㏑(Ct/C0)=-kt t=2.303 [lg(C0/Ct)] /k 式中:C0、Ct分别为单位体积培养基灭菌前、 后的含菌数。

例2.某发酵罐内装40m3培养基,采用连续灭菌, 灭菌温度为1310C,原污染程度为每1ml含有 2×105个杂菌,已知1310C时灭菌速度常数为 15min-1,求灭菌所需的维持时间。
解:C0=2×105(个/ml)
Ct=0.001/(40×106)=2.5×10-11(个/ml)
t=2.303 [lg(C0/Ct)] /k=2.303×lg[(2×105)/(2.5×10-11)]
/15 =2.37 min
间歇灭菌与连续灭菌的比较
优 点 缺 点
连 1.高温短时灭菌,培养基 1.设备复杂,操作麻烦, 营养成分损失少。 染菌机会多。 续 灭 2.发酵罐占用时间缩短, 2.不适合含大量固体物 利用率高。 料的灭菌。 菌

发酵工程_第四章_无菌技术

发酵工程_第四章_无菌技术

∴在T相同时,对数与非对数定律的灭菌 时间t不同。
3. 灭菌温度和时间的选择

培养物质受热破坏也可看作一级反应:
dC k ' C dt
式中C:对热不稳定物质的浓度;k’:分解速度常数;
k’的变化也遵循阿累尼乌斯方程:
E ' ) RT E k A exp( ) RT k ' A' exp(
3. 预防


种子带菌的防治 灭菌彻底 接种可靠:无菌室及设备可靠,无菌操作可 靠 保藏可靠 过滤空气带菌的防治 设备的渗漏或“死角”造成的染菌及其防治
“死角”


发酵罐的“死角” 法兰、内衬、接口、表头、罐内部件及其支撑件如搅拌 轴拉杆、联轴器、冷却盘管、挡板、空气分布管及其支 撑件 口:人孔(或手孔)、排风管接口、灯孔、视镜口、进 料管口 发酵罐罐底脓疱状积垢造成“死角” 消除方法:加强清洗并定期铲除污垢;安装放汽边阀 管道安装不当或配置不合理形成的“死角”

丝状菌发酵被产酸菌污染:pH不断下降,菌丝大量自
溶,发酵液粘度增加,过滤困难
处理方法:①将发酵液加热后再加助滤剂;②先加絮 凝剂使蛋白质凝聚后沉淀

杂菌分泌较多蛋白质杂质时,对发酵后处理过程中采
用溶媒萃取的提取工艺非常不利,使水相和溶媒之间 极易发生乳化
1. 染菌的检查与判断



显微镜检查法 镜检出杂菌需要一定时间 平板划线培养或斜面培养检查法:菌落 噬菌体检查可采用双层平板法:噬菌斑 肉汤培养检查法 发酵过程的异常现象判断 DO 水平异常变化 2 pH异常变化 尾气CO 异常变化 2
解:C0=2×105(个/ml)
Ct=0.001/(40×106)=2.5×10-11(个/ml)

生物化学 第四章 发酵工业的无菌技术

生物化学 第四章 发酵工业的无菌技术
BEIJING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第四章 发酵工业的无菌技术
湿热:121 ℃ 0.1MPa 20~30分钟饱和蒸汽 高温瞬间灭菌法 干热:160℃ 1小时 烧灼 巴斯德消毒法 冷冻 冷藏
温度
HIST灭菌法:温度升高时,微生物死亡速率常数远远大于 营养成分分解速率常数,因而可以采用在较高温度下缩短灭菌 时间而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
BEIJING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第四章 发酵工业的无菌技术
第二节 培养基灭菌——分批灭菌和连续灭菌 一、分批灭菌(间歇灭菌)

dN dt
kN
t 2 . 303 /( k lg
N0 Nt
)
BEIJING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生物化工基础
第四章 发酵工业的无菌技术
化工学院 应用化学系 沈齐英
BEIJING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第四章 发酵工业的无菌技术
第一节 概述 灭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清除设备及物料中所有 微生物的技术。 消毒: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清除致病微生物的技术。 防腐: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方法。 温度 湿度 物理 射线 过滤 消毒剂 方法 化学 防腐剂 化学治疗剂 生物
t 2 . 303 ( k lg
N0 Nt
第四章 发酵工业的无菌技术
BEIJING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第四章 发酵工业的无菌技术
第三节 空气除菌 空气过滤除菌是发酵工业中最常用、最经济的方法。 解决: 1、压缩空气及其 冷却 2、除水

4-工业发酵灭菌

4-工业发酵灭菌
发酵工程
4工业发酵灭菌 工业发酵灭菌
第四章
工业发酵灭菌
产率下降
提取 困难
污染 的危害
噬菌体 细胞裂解
pH
2
6无菌保障 无菌保障


设 备 无 死 角
入 的 物 料 无 污 染 。
种 子 , 培 养 过 程 加
3
6
第四章
工业发酵灭菌
灭菌(除菌) 灭菌(除菌)的方法
培养基和发酵设备的湿热灭菌
空气除菌
43
6无菌保障 无菌保障
2). 滤纸过滤器: 滤纸过滤器:
介质:超细玻璃纤维纸。 介质 超细玻璃纤维纸。 超细玻璃纤维纸 孔径:1-1.5µm 孔径 厚度: 厚度 0.25-0.4mm 实密度:2600Kg/m 实密度:2600Kg/m3 填充率:14.8%。 填充率 。
除菌效率高, 除菌效率高,阻 力小,强度低。 力小,强度低。 用酚醛树脂, 用酚醛树脂,甲 基丙烯酸树脂等 处理以提高防湿 能力 用多孔板夹住提 高其抗冲击能力。 高其抗冲击能力。
7
6无菌保障 无菌保障
8
6无菌保障 无菌保障
9
6无菌保障 无菌保障
10
6无菌保障 无菌保障
11
6无菌保障 无菌保障
3、射线灭菌法
电磁波、紫外线或放射性物质 适用范围:无菌室、接种箱
4、化学试剂灭菌法
化学试剂:甲醛、乙醇或新洁尔灭、高锰酸钾等 适用范围:环境空气、皮肤及器械的表面消毒
12
6无菌保障 无菌保障
53
6无菌保障 无菌保障
54
6无菌保障 无菌保障
55
6无菌保障 无菌保障
56
6无菌保障 无菌保障
2).冷热空气直接混合式空气除菌流程 ) 冷热空气直接混合式空气除菌流程 特点:省去第二冷却后的分离设备和空气再加热设备, 特点:省去第二冷却后的分离设备和空气再加热设备, 流 程比较简单,冷却水用量少。适用于中等湿度的地区。 程比较简单,冷却水用量少。适用于中等湿度的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喷射加热、维持管和真空冷却器组成的连消系统 蒸汽直接喷入培养基中,培养液急速升温到预定灭菌温度, 培养基在此温度下,维持一定时间后,通过一膨胀阀进入 真空冷却器而迅速冷却。保证培养基先进先出,避免过热 或灭菌不彻底。 优点:升温快、营养成分损失少、 缺点:培养基随蒸汽冷凝而稀释。
2、蒸汽间接加热连续灭菌系统
二、培养基的灭菌方法
(一)分批灭菌 是在每批培养基全部流入发酵罐后,就在罐内通入蒸汽,加 热至灭菌温度后,维持一定时间,再冷却到接种温度。实罐 灭菌时,发酵罐与培养基一起灭菌。 特点:不需要其他附属设备,操作简单,为常用的灭菌方法 缺点:加热和冷却时间长,营养随时间增长而降低,发酵罐利 用率低,不能采用高温快速灭菌工艺。 罐体容积越大,,加热和冷却时间越长。 分批灭菌时间:T总=t1+t2+t3。其中t1、t2、t3分别为加热、维 持、冷却时间 注意事项:预热时间、操作、管道的衔接处等的灭菌问题
第三节 空气除菌

概述
1、需氧发酵需要氧气,特别是深层发酵要不断将空气通入 发酵罐。 2、空气中有微生物和灰尘等,在通入发酵罐前要严格处理 3、发酵类型不同,对于空气的无菌程度要求不同。 4、发酵工业无菌空气的制备方法:介质过滤除菌法
一、空气中的微生物分布特点
附着在尘埃和雾沫上、数量和分布随地区、高低、季节、空 气中尘埃多少不同而不同。
三、介质过滤除菌
按机制分:绝对介质过滤除菌、深层介质过滤除菌 (一) 绝对介质过滤除菌 过滤介质之间的空隙小于被滤除微生物。过滤介质 是各种微孔滤膜。由超细纤维制成,孔径小于 0.45um. 工业化:折叠膜滤芯的过滤器。 (二)深层介质过滤除菌 过滤介质空隙和过滤介质纤维的直径大于被除去微生 物。
煮沸法:
将要消毒的物品放入水中煮沸(100度)。
煮沸时间:
15—20分,杀死微生物营养细胞
1—2h,杀死芽孢。加碳酸钠或石炭酸(0.5%)
对象:适用食品或器材的消毒
巴氏消毒法: 待消毒的物体在60~62℃加热30min或在70℃加热 15min,杀死病原菌和一部分微生物。 对象:牛奶、啤酒、黄酒、酱油等食品 特点:不损害某些食品的营养价值和色香味 举例:啤酒的灭菌
二、空气除菌方法
加热灭菌法、静电除菌法、介质过滤除菌法。 (一)加热灭菌法:将空气加热到一定温度,维持一段时间, 杀灭空气中微生物的方法。工业化采用空气空气压缩过程产 生的热量灭菌。(对于无菌程度要求不高的发酵过程可采用) (二)静电除菌。灰尘和细菌的空气,产生电离,产生的离子 使灰尘和微生物成为载电体,捕集在电极上。 (三)介质过滤除菌:空气通过经高温灭菌过的介质过滤层, 微生物等颗粒阻截在介质层。工业上大多数采用。
注意:不能超过180度、灭菌物体不能放得太紧、 降温时缓缓进行、温度降到80度以下时才能开烘 箱门。 原理:氧化作用 缺点:干热的穿透力弱,微生物对干热的耐受力比 湿热强很多,需要的灭菌温度相比较要高,时间 要长。
(2 ) 湿热灭菌
原理:借助蒸汽释放的热,使微生物细胞中的蛋白
质、核酸、酶分子内的化学键,特别是氢键受到
1、热灭菌பைடு நூலகம்:
原理:加热使微生物蛋白质变性
包括: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
(1 ) 干热灭菌法
火焰灭菌:采用火焰直接杀死微生物。如接种针、接
种环等的灭菌。该方法应用范围有限。
干热灭菌: 概念:在红外线或电热作用下,在设备内加热,主 要用于保持干燥的物料、器具等灭菌。 方法:常用在烘箱内,烘箱内的温度160~170度, 维持1~2小时


(四)深层空气过滤介质
两种:1、纤维状物或颗粒状物为介质构成的过滤器 2、滤纸、滤棒、滤板构成的过滤器



四、空气过滤除菌工艺流程 1、空气冷却过滤流程
空气→粗过滤→压缩机→升温→贮罐→冷却器(除油水等) →总过滤器→无菌空气 2、两极冷却除菌流程 空气→粗过滤→压缩机→升温→贮罐→冷却器(油水等) →旋风分离器分离→冷却器(较小的雾粒) →网丝分离 器分离→过滤器→无菌空气 3、高效前置过滤除菌流程 空气→高效前置过滤器→压缩机→升温→贮罐→冷却器→ 丝网分离器→加热器→过滤器→无菌空气
1、蒸汽直接加热连续灭菌系统
定义:蒸汽直接加入到培养基中,快速加热到杀菌温 度,维持一段时间,冷却到发酵温度的过程。分两 种形式: (1)连消塔、维持罐和冷却器组成连续灭菌系统 配料罐将培养基预热到60—70度,防止培养基在杀 菌时料液与蒸汽温度相差过大,而产生水汽撞击声 (危害) 连消塔使培养基迅速升温(20s)(126—132度) 维持塔:使培养基温度保持在灭菌温度下一段时间 (5—7min) 冷却塔:将培养基迅速冷却到40—50度,输送到灭菌 后的发酵罐内。
注意事项:紫外线穿透率力底,只能用于表面灭 菌。30W紫外线灯照射30min ,可取到杀菌效果。 一般和化学试剂合用

紫外线灭菌机理: 使微生物的DNA链断裂,破坏核糖和磷酸的连接 引起DNA分子内或分子间氢键断裂,使微生物死 亡
化学灭菌法 化学灭菌法:化学药品直接作用于微生物将其杀死 的方法。 适用范围:生产车间、无菌室、实验室、接种前的 小型器具及手的消毒。 使用方法:浸泡、添加、擦拭、喷洒等
工业发酵灭菌
课程目标

1、理解工业发酵常用灭菌方法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 2、掌握工业发酵培养基和发酵罐设备的灭菌工艺的选择 3、掌握无菌空气制备的基本知识和典型工艺流程
概述

1、发酵工业大都是纯种培养,生产过程只能有生 产菌,不允许有其他菌(危害)

2、保证纯种发酵,在生产菌种接种之前要对培养 基、空气系统、流加料、发酵罐及管道系统等灭 菌,对环境要消毒.
三、发酵设备灭菌
1、实罐灭菌:培养基同发酵罐一起灭菌 2、培养基连续灭菌:空罐先灭菌。 方法:蒸汽,压力为0.147~0.180Mpa,45~60min.空消 之后不能立即冷却,用无菌空气保压,灭菌后的培养基或 相关物料输入后,冷却。发酵用。 附属设备灭菌: (1)分空气过滤器。发酵罐前灭菌 (2)补料罐:灭菌温度确定要视物料情况 (3)补料管路、消泡剂管路与补料罐、油管等同时灭 菌
破坏,引起不可逆的变性,使微生物死亡。
热阻:微生物在某一种条件下的致死时间。
适用范围;广泛用于生产设备、培养基的灭菌。
同温下相对于干热灭菌,杀菌效力更强。 原因: (1)湿热条件下,菌体吸收水分,蛋白质更易凝 固。原因:含水量加大,所需凝固温度降低。 (2)湿热蒸汽的穿透力大 (3)湿热的蒸汽有潜热存在 湿热灭菌方法分为:煮沸灭菌法、巴氏消毒法、间 歇式、高压蒸汽灭菌法
化学灭菌机理
化学物质容易与微生物细胞中的某种成分产生化学 反应。如蛋白质变性、酶类失活、破坏细胞膜通 透性,杀灭微生物。
注:不适合培养基的灭菌,适用于局部空间或器械
的灭菌。 例:P46 常用化学灭菌剂,共7种
第二节 培养基和发酵设备的灭菌

一、培养基灭菌条件的选择 条件选择原则:能达到灭菌、营养基成分破坏最少。 1、灭菌温度和时间选择:(对数残留定律) 营养成分破坏分解反应:dc/dt=-kc(k为速率常数) 阿累尼乌斯方程:K’=A’e-E’/RT (1) 菌体死亡也属一级动力学:K=Ae-E/RT (2) 由(1)和(2),得到 结论:随着温度的升高,灭菌反应速度常数的增加倍数大于 营养成分破坏反应速度常数增加的倍数。用Q10表示。 灭菌方法:采取高温快速灭菌
间歇灭菌法: 采用反复几次常压蒸汽灭菌法。杀死微生物营养体 和芽孢。 具体方法:待灭菌物品,放入灭菌器中加热到 100℃,维持30~60min ,取出,冷却,37℃恒 温箱中培养1小时,次日同法处理。共三次 对象:不宜高压灭菌的物质。如糖类明胶牛奶培养 基等
高压蒸汽灭菌: 主要使用密闭的高压蒸汽灭菌锅。使用广泛。 方法:压力0.1MPa,温度121度,维持15—30min. 注意事项:灭菌完毕,缓缓减压
总结优缺点: 湿热灭菌优点:蒸汽来源容易、蒸汽穿透力强,灭 菌彻底、蒸汽有很大潜热、可调节压强 湿热灭菌的缺点:设备费用高,不能用于怕受潮的 物料的灭菌。


2 辐射灭菌
辐射灭菌:利用高能量的电磁辐射和微粒辐射来
杀死微生物。紫外线最为常用。

适用范围:接种室,超净工作台、无菌培养室及
物质表面。

(三)介质除菌效率
概念:指被介质层捕集的尘埃颗粒数与空气中原有的颗粒 数的比。 实质:空气中的微生物大大延长了在空气中的停留时间,在 发酵周期内,保证不让空气中的杂菌漏进发酵罐内。
公式:P=N2/N1 P为透过率,N1为过滤前的微粒数,N2为 过滤后的微粒数
除菌效率:η= (N1-N2)/ N1=1 - P 注意:在实际生产中, N2 取0.001.含义是1000次发酵中有 一次因空气带菌而染菌。


制备无菌空气注意:1、提高空气进入压缩机的洁净度 2、 除尽压缩空气中的油水 提高空气洁净度方法:1、提高吸气口的高度 2、先经过 粗效过滤器
蒸汽不直接与培养基接触,通过热交换器对培养基加热 热交换器有:板式和螺旋板式两种 螺旋板式特点:适用于含固行悬浮物的培养基灭菌。流道宽, 流速快,减少热交换器表面的结垢。 灭菌过程:新鲜培养基→残热回收器→加热到90~120℃ → 第二个热交换器→140 ℃ →维持30~120S → 第三个热交换器(冷却) →到符合要求温度的 培养基(20~30S) 注意:含淀粉的培养基,要水或酶解 含颗粒的培养基,增加灭菌时间
(二)、连续灭菌(连消)
指培养基在发酵罐外经过一套灭菌设备连续的加热灭 菌冷却后送入已灭菌的发酵罐的灭菌工艺过程。 温度:126—132度, 总蒸汽压力:0.044—0.049MPa以上。 优点:营养成分破坏少,发酵罐非生产占用时间短, 容积利用率高,蒸汽负荷均匀,锅炉利用率高,适 用于工业化生产。 缺点:不能用于黏度大、固形物含量高的培养基;增 加了连续灭菌设备、增加了染菌概率。 分类:按设备和工艺来分:(1)蒸汽直接加热连续 灭菌 (2)蒸汽间接加热连续 灭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