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和一般规律

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和一般规律
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和一般规律

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和一般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次数: 233

工业化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是推进现代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的过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劳动资料、工业管理、劳动者和管理者知识结构、工业部门结构四个方面的现代化,并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要达到当代世界水平。

国际上衡量工业化程度,主要经济指标有四项:一是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为初期,达到3000美元为中期,达到5000美元为后期;二是工业化率,即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0%-40%为初期,40%-60%为中期,60%以上为工业化国家;三是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一般初期产业结构为12.7:37.8:49.5,就业结构为15.9:36.8:47.3;四是城镇化率,一般初期为37%以上,工业化国家达到65%以上。

工业化进程一般分为早期、中期和新兴工业三个阶段:早期以轻工业为中心;中期以重化工业为中心,这期间化工、冶金、电力等重化工业有了很大发展;新兴工业阶段是工业高加工度化的阶段,对原材料的加工链条越来越长,中间产品迅速增加,工业发展对技术装备的依赖大大提高。这三个阶段,反映了传统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变化的一般情况,并不意味着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完全按照这种顺序去发展。例如新中国建立后,先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改革开放初期再回过头来发展轻纺工业“补课”,而现在是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虽然全国各地的工业化道路由于实际情况不一样而千差万别,但有一些规律却是相同的,主要表现为:农业发展是工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是工业迅速发展的前提,教育的普及与科技的进步是工业持续发展的保障,制造业的强大是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支撑,结构的调整和转型是工业化过程的必然,因地制宜的政策是工业顺利发展的关健,政府的干预和市场机制的建立是推进工业化的保证。

城镇化表现为人口和各种资源在空间上的积聚和集中,以及第一产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其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而且在不同阶段,城乡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初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30%以下),工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工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和农业释放的剩余劳动力都有限,城镇化发展较为缓慢;在中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30%-70%之间),工业基础已经比较雄厚,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工业快速发展已能够为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城镇化发展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在后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70%以上),农业人口比重已经不大,农业生产必须维持社会需要的规模,城镇化发展又趋于平缓,经济发展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城镇化发展主要在提升质量上。

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过程也有一些成功经验可供借鉴:一是注重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二是充分发挥城镇集聚效应和辅助作用,特别是大城市带动作用;三是尽力破除城乡二次分割,实现劳动力城乡自由流动;四是努力增强城镇竞争实力,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五是不断创新个性化城镇发展模式,激发城镇发展的蓬勃生机。

工业化与城镇化是相互关联的,缺乏工业化的城镇化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工业化的发展有赖于城镇聚集效应的发挥。但一般来说,在城镇初期和中期阶段,工业化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往往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到了城镇化的后期阶段,第三产业成为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它对城镇化水平提高的贡献份额将大于第一产业,因此,在城镇化的初中期,会形成工业化率高于城镇化率的格局,而到了后期,城镇化率将高于工业化率。

宜宾市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宜宾市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宜宾政务中心李擎 2011年12月26日 一、我市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规模小,缺乏支撑产业 我市现有建制区2个,从人口来看,只有主城区达30万人;从建成面积看,块状不一,大小各异。而集贸性城镇占总数的70%以上,主要以为周围农村提供商品交换、物资集散等为职能,二、三产业相欠发达,致使城镇缺乏支撑产业,进入城镇的农民就业和生计难以保障,制约城镇化发展。 (二)城镇建设资金投入滞后于城镇发展需求 我市大部分村镇财力薄弱,难以筹集大量的资金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要求。大部分村镇缺乏稳定、规范的资金来源,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十分紧张,资金投入明显滞后于城镇发展需求。 (三)规划滞后,建设管理经验不足 在我市城镇建设规划中,不少规划是粗线条的规划,缺乏个性和特色;城镇规划建设标准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较多,城镇综合开发率低,出现规划趋同性;城镇管理力度不够,大部分城镇缺少现代文明气息,甚至存在“脏、乱、差”现象。 (四)城镇发展存在“人才短缺”和“劳动力剩余”的

矛盾 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管理人才,城镇企业生产发展需要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推广需要农技人才,但是由于农村城镇的生活条件,信息交流、交通、通讯、娱乐和再教育条件与城市存在一定差距,具有高学历和具备一定技能的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城镇就业,而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这就出现了城镇发展过程中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与农村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之间的矛盾。 二、加快我市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深化认识,努力推进我市城镇化健康发展 城镇化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要求,城镇化的过程就是农民和农村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种文明向广大农村的蔓延将是不可阻挡的。同时,城市是由“城”和“市”组成的。所谓“城”主要是由道路、交通、楼宇、建筑、空气、绿地、水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组成。所谓“市”则是由商业、餐饮、旅游、金融、服务等行业市景所组成。由此可见,城镇是经济文化的载体,城镇化过程就是聚集生产要素、繁荣和发展二、三产业的过程。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又进一步要求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我市人均耕地低于全省人均耕地水平,随着人口增长和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人均耕地面积还在逐年下降。人均耕地有限、农产品商品率低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长,使农村出现了“小空间,大人口”的经济格局。大部分农村人口迫切要求摆脱日益狭窄的生产空间,到城镇寻求发

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970842.html, 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苗绘李海申田媛 来源:《金融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01期 摘要:我国的农村城镇化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城镇化率首次突破了50%,城镇化成为促进内需的主要力量。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低,进程缓慢,在农村城镇发展中还存在着制度、土地、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存在着对农村城镇化政策的误解等问题。要通过科学规划并合理布局,走有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深化制度改革,完善法规建设;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吸引全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等对策,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3)01-0049-04 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截至2011年底,全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率达到了51.27%,首次突破了50%。全国共有657个设市城市,19 683个建制镇,其中有30个城市的常住人口超过800万人,超过1 000万人口的城市有13个。我国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主攻点。但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低,建设速度缓慢,按户籍人口计算目前我国城镇化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35%左右,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水平,也低于许多同等发展阶段国家的水平。因此研究农村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及存在的问题,探寻其解决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1. 制度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以户籍管理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成为农村城镇化的主要制度性障碍,它压制了社会对城镇人口的供给和需求,迫使进城的农民只能在城镇“体外循环”,处处受到冷遇和歧视,大大降低了城镇对他们的吸引力。同时,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为农民量身定制的失业保险制度尚未建立,新型的农村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也 才刚刚起步,仍存在极大的缺陷和不足,导致农民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后却“老无所养、老无所靠”,这些极大地影响了他们从农村转向城镇的积极性。另外,就业政策、教育政策、公共服务供给政策、财政转移政策等方面的差别也给农民在城市中的正常生活带来各种不便。 2. 土地因素。土地问题也是我国当前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伴随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城镇用地迅猛增长,城镇外延扩张造成稀缺土地过量消耗,如1990~201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了近2.5万平方公里。除正常城镇用地外,也出现过于追求城市形象建设,建大广场、宽马路、大办公楼,超占、浪费大量土地资源。过高的建设用地比例,使资源、环境

城镇化发展现状与思考

城镇化发体现状与思考 摘要: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是新的经济增长极。本文从城镇化发展 进程、城镇化发体现状及特点阐述了阜阳市城镇化的历史现状,并分 别从滞后于全国全省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居民收入三个方面实 行深刻的剖析。最后,从发挥比较优势,强化城镇功能,立足市情实 际明晰发展目标,依靠发展拉动增强城市实力三个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发展进程;现状;阜阳市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也是新的经济 增长极。近几年,阜阳把推动城镇化作为富民强市的重要抓手和推动 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全力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不但为阜阳跨越式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而且已经成为富民强 市的战略支撑点。 一、阜阳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及现状 (一)城镇化发展进程阜阳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农村人口众多,城镇 化水平相对较低。改革开放前30年,全市城镇化水平一直徘徊在4.5%以下,发展滞缓。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 进程明显加快,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改观,先后经历了平稳恢复阶段(1978~1995年)、加快发展阶段(1996~2005年)和快速推动阶段(2006年后)的发展过程。1978~1995年全市城镇化率由4.5%逐步攀升到10.6%,年均提升0.36个百分点,属逐步恢复提升阶段;1996年 阜阳撤地设市后,城镇化水平得到长足发展,提升到2005年的26.5%,十年年均提升1.59个百分点;2006年以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动,城镇化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城镇化水平持续快速提升,发展质量

明显提升;2014年全市城镇化率达37.5%,2006年以来年均提升1.22 个百分点。 (二)城镇化发体现状及特点1.城镇化水平明显提升,城市空间扩 展加快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提升。2014年全市GDP总量攀升到1146.1亿元,1978~2014年GDP年 均增长9.7%,其中2005年以来年均增长11.8%,“十二五”前四年均 速达10.5%,为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速度较快的时期之一。经济的发展,带动人口城镇化进程快速推动,2014年城镇化水平提升到37.5%, “十二五”前四年平均提升1.4个百分点,是全市城镇化持续快速发 展时期。城镇常住人口发展到293.4万人,是2010年的1.2倍,分别 是2005年和1978年的1.3倍和10.7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全市城市外延和新区持续扩大,城市面积迅速拓展。2014年末,全市 城市面积788.6平方公里,比2005年扩大2.1倍,平均每年增加60 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超过240平方公里,比2005年和2010年分别 增加135.9%和37.9%。随着城市面积的增加,城市人口规模也在持续 扩大。全市城市人口179.7万人,比2005年和2010年分别增长50.5%和8.1%。2.城市功能持续完善,基础设施显著增强近年来,阜阳市优化投资环境,持续增大对城市建设、道路和公用设施的投入,城市功 能日趋完善。2014年,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是2010年的2.0倍,年均增长18.5%;房地产开发投资是2010年的4.3倍,年均增长 44.1%。城市道路总长度达1753公里,比2010年增长40.7%;城市公 交运营路网长度和客运量分别比2010年增长44.9%和81.2%;城市排 水管道和供水管道长度分别增长79.0%和36.3%。随着城市经济实力的 增强,城市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力度进一步增强,城市环境质量和人 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绿化覆盖面积和园林绿地面积明显增加,绿 化覆盖率持续提升,城市绿化美化效果正在显现,生态环境明显改观。3.产业层次优化升级,就业结构积极调整城镇化有助于工业和城市服 务业的发展,促动二、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和就业结构。同时,二、三产业的持续较快发展也有助于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 业岗位,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2014年,阜阳全市二、三产业增加

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

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 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必然选择。目前,**正处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成**经济区建设、四川“天府新区”规划建设、自身区域协调发展、国际和沿海产业加速向内地转移等重大战略机遇。如何抢抓重大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进“两化”互动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和课题。 一、科学统筹,引领“两化”互动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一个辩证统一体,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支撑,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依托。要正确处理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辩证关系,要以新型工业化为“发动机”引领城镇化水平提升、以新型城镇化为“增长极”支撑工业优化升级,实现工业化城镇化有机结合和“双加速”发展。推进“两化互动”,首先就要克服工业发展和城镇建设不相衔接,各自为阵的弊端。一是要在理念上体现互动。在制订产业发展规划时,要将促进城镇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引导人口和产业向中心城区、县城、重点乡镇聚集,从提升就业和增强带动力等方面,为加快城镇化进程提供持续动力;在制订城镇建设规划时,充分考虑产业发展需要,为产业发展留足空间。二是在规划上体现协调。不仅要从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发展规划上实现科学统筹,同时应结合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成**经济区建设、四川“天府新区”规划建设给全市带来的新机遇、新变

化,主动对接,及时修编,使当前的规划变得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在布局上体现科学。全市“七山两丘一平”的地理特征促使我们在推进“两化”互动的过程中应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实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合作发展。彝区应通过政策强有力的扶持,推进扶贫攻坚,改善交通条件,培育特色农业,逐步推进工业化;通过大力实施就业培训和输出,促进彝区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提高城镇化水平。山区则重点打好“生态牌”、“有机牌”,发展生态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推动山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建设一批生态型、旅游型、农林产品加工型小集镇。坝区则应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以主城区为龙头辐射带动城镇集群发展,打造**最具发展活力的中心区域。丘区可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建设一批工贸型、农贸型、旅游型小集镇。 二、工业引擎,助推“两化”互动 加快“两化”发展,核心在工业。**工业发展具备良好的基础,推进新型工业化,应坚持以“高端”为切入点,朝着开放合作、创新驱动、绿色低碳的方向,突出扩大增量调结构、提升层次增效益,加快打造现代工业强市和新兴产业大市。一是优化工业布局。根据全市资源分布特征,逐步形成“两江一区”工业布局,把“两江”建设成为**工业发展的走廊,把“一区”建设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二是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以物联网产业园区为新平台,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以太阳能和风能开发利用为方向,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中国城镇化的利与弊

浅析中国城镇化的利与弊 资源学院2010级本朱南华诺娃 201011191012 引言 所谓城镇化,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它主要表现为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 经过课堂上一番激烈的辩论,不论正反两方,都不遑多让。中国城镇化利弊重生,再次印证事物存在两面性。我认为中国城镇化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利大于弊,不然的话,各个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也不会选择这条发展的道路。当然,中国的城镇化又有着自己的特殊性,人多、资源少等制约着中国的发展。 中国的城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城镇化取得了快速的发展,2009年城镇化水平提高到46.4%,据统计,进入21世纪,我国的建制镇已超过2万个,比1978年增长了近10倍,大约2亿多人口生活在小城镇,小城镇30年来的快速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因此,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主要成就 (一)小城镇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 中国的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的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小城镇的发展,可以直接吸纳农村劳动力,从而推动农村从小规模均田制向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上去。 (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使城乡差别逐渐缩小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提出,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加快推进城镇化的进程,城乡分割的体制逐渐改变和创新,城乡之间劳动力、人口、资本、人才和技术的流动日益增加,城乡的市场结构和商品流通关系不断发生变化,城乡经济发展出现了可喜的融合态势,城市户籍制度的改革有所突破。 (三)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了条件 就业问题,是人们议论的一热门话题,更是党中央国务院关注的一重大课题。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为下岗职工的再就业

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

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趋势和特点 一、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 虽然我国城镇建设历史悠久,并且在古代很长时期,我国城市发展都居于所处时代的前列,而且出现过当时享有世界盛誉的大都市,但随着近代以来饱受外国入侵和殖民掠夺,我国社会发展严重滞后,近现代城镇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基本上被扼杀。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近现代史上真正意义的城镇化的开始。综合有关研究,可以将建国以来的城镇化进程简单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见图1,2,3)。 1.城镇化起步发展阶段(1949~1957年) 随着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逐渐得到恢复(1949~1952年)以及其后“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1953~1957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城镇化水平得到稳步提高。这一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较快,具体表现为:新建了一批工矿业城市并且扩建和改造了一批重点城市,城市数量从1949年的136座增加到1957年176座,年均增加5座,城镇人口也增长较快,从5765万增加到9949万,城镇化水平由10.64%提高到15.39%,相当于年均提高0.59个百分点。总体而言,这段时期的城镇发展及城镇人口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基本适应。 2.城镇化剧烈波动阶段(1958~1965年) 由于对经济发展形势的估计过于乐观,我国经济发展在此后开始盲目追求高速度,受“大跃进”思想的影响,经济发展起伏波动大,城镇化发展也表现出大起大落。其中,在1958~1960 年三年“大跃进”时期,由于受急于求成和主观随意性强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影响,我国工业化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在脱离了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高速推进,一大批工业项目盲目上马,致使农村人口大规模涌入城镇,3 年内城镇人口净增2352 万,年均约新增城市8座,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到19.75%(年均提高1.45个百分点)。但这种由“跃进”式国民经济建设所导致的超越经济社会发展的“虚假城镇化”并不持续。从1960年起我国国民经济进入困难时期,特别是国家在1961年对整个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后,我国城镇化进入了1961~1963年的三年调整时期,期间停建和缓建了一大批工业项目,政府动员大量城镇人口回农村,一部分新设市恢复到县级建制而一部分地级市则降级为县级市,3年间城市总数合计减少25座(1963年一年就撤销城市24座),城镇化水平也骤降2.46 个百分点为16.84%,出现了极不正常的“逆”城市化现象。而在随后的1964~1965 年,由于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城镇化开始呈现回升态势,到1965年底全国城镇人口缓慢增加到13045万,城镇化水平也恢复到18%附近(17.98%)。 3.城镇化徘徊停滞阶段(1966~1978年) 上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国民经济开始出现的全面好转并带动城镇化发展逐步恢复并未持续多久,更未能促使我国城镇化从此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随着“文革”的开始以及国家在其后政治经济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失误,殃及刚刚有所起色的城镇化进程,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了徘徊停滞阶段。整个“文革”十年以及受其影响的随后两年中,全国大约有3000 多万城镇青年学生、干部和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劳动和安家落户,而且以备战为目的的“三线”建设使得基建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与原有城镇脱节从而导致城镇建设大大滞后, 许多小城镇日益衰败。从1966年到1978年虽然城镇总人口从13313万增加到17245万,但由于全国总人口也基本保持了同样的增速(从74542到96259万),总体城镇化水平仅从17.86%缓慢提高到17.92%,整个13年间全国城市总数只增加了21个。 4.城镇化恢复发展阶段(1979~1992年) 随着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全国工作重点开始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

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 的意见 各市( 州) 、县( 市、区) 党委和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 当前,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重要时期。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促进互动发展,是科学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从我省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作出的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抉择。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重大意义 工业化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阶段。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一主、三化、三加强”基本思路,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开创了我省加快发展的新局面。但是,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总体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不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性不够。从发展阶段看,我省刚进入工业化中期,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时期。只有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 以下简称“两化”) ,促进互动发展,才能加快缩小我省与全国特别是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才能有效避免工业化城镇化不同步、不协调造成的经济和社会问题,顺利实现现代化目标。新型工业化

是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更加注重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和开放合作;新型城镇化是以新型工业化为内在动力,推动区域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城乡统筹、产业支撑、城镇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就是要做到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三产结合。 当前,我省正处于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攻坚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面临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扩大内需发展战略、启动建设成渝经济区和国内外产业向西部大规模转移等重大机遇。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是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遵循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规律、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现实选择, 是把握我省发展阶段性特征、重塑“四川经济版图”的战略举措。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加快推“两化”互动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抢抓机遇、顺势而为,统筹兼顾、大力推进,努力保持“两化”快速推进势头,不断提升我省在西部和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

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随着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类社会逐渐步入以城镇为核心发展的历史阶段,城镇化水平成为衡量国家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准。城镇化是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人类社会经济转型、文化重构和社会变迁的过程。不少发达国家已经完成城镇化进程,甚至出现逆城镇化现象,我国自近现代工业诞生后也开始了现代城镇的建设历程,改革开放以来更是我国城镇化提升最为迅速的时期。但是在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村、农民与土地之间的关系网被放大,三者之间的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具体包括:城镇化与失地农民就业、社会保障之间的问题;城镇化与土地使用之间的问题等;城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问题等。关键词:城镇化就业土地农业 城镇化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和衡量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尺度。城镇化是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进而使得生产关系产生变化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使得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等方面发生变化。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有利于引导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促进各区域的平衡、协调发展。但是,在社会发展速度激增的今天,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甚至在某些方面影响了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城镇化与土地使用之间的问题 由于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是集体所有制,农民对所使用的土地不具有资产性质。到目前为止,法律所赋予农民的土地产权虽是“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但事实上这一权利具有一系列非常严格的限定。一是农民手中的这块土地仅限于农业用地使用,这种硬性规定导致农民对土地的产权被限制在农产品种植权和从事农业耕作的收益权上;二是尽管允许农民对承包的土地进行“自愿、有偿、依法转让”,但转让范围也仅限于农业用途;三是农民对所承包的土地不拥有出让权和抵押权。以上种种限制使农民的土地权利只具有为他们提供生计的功能。城镇化过程中,农民无法从土地价值上受益;也无法出让或变现土地,导致农民进城务工时一无所有;土地不抵押权的缺失使农民丧失了利用土地作为抵押品获得金融资本。总之,农民尽管被赋予了对土地的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但是,这种有限的权利还是约束了土地对于农民的资产功能的实现,从而迫使农民在参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长期处于被动地位。可见,政策稳定性不足也成为农民利益受损、合法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几年城镇化速度加快,城镇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批新型城镇正在形成。但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建设缺乏规划。大部分乡镇没有编制乡镇总体规划,使各乡镇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使得小城镇与小城镇之间小城镇与周边乡村之间,难以形成分工明确,布局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和空间格局。部分乡镇有总体规划,也设有详细控规,不注重特色设计。 (二)对乡镇的城镇化建设重视不够。近来县城面貌日新月异。相比之下,大部分中心镇建制镇发育程度不高,镇区规模普遍不大,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配套功能还不完善,经济实力缺少第二、三产业的支撑,城镇吸纳积聚功能比较弱。重点中心镇难以发挥其规模效益和辐射服务等功能。 (三)制约城镇发展的因素难以突破。中心镇城镇建设融资能力较弱,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多渠道投资体制尚未建立。城镇建设与用地的矛盾较突出,土地利用规划没有很好地与城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相衔接,土地流转较为困难、用地不足,建设用地调剂受到制约。农村集体土地拆迁缺乏相关法律、法规依据和政策措施。 (四)社会保障及户籍制度不健全。失地农民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使得失地农民心理不踏实,由于户籍制度的制约,失地农民农转非较为困难,即使农转非,也没有享受城市低保,城市青年服兵役等城镇非农业人口的待遇。 (五)建设管理机制不健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城镇建设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由于前些年机构改革把乡镇的城建办取消,这就使各乡镇的建设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形成乱搭乱建乱占耕地现象严重。 二、对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城镇的形成,内容和观念是不断变化的。现在的城镇化建设不应当孤立的,整从城市扩展与农村城市化的互动过程来考虑,根据多方面的相关因素来统筹规划小城镇的发展,如房产业、文化、传统、城镇与城镇之间,小城镇与农村居民之间、小城镇与大城市之间、小城镇的现在与未来等多种关系,来把握和设计城镇,对此城镇的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从传统、现在和未来发展的角度高起点,高水平建设小城镇。城镇的建设要考虑到传统、现在和未来。特别要预测未来的发展,按照将来而不是现在的需要进行规划,这就是先进性。建设水平低的城镇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应当从

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中国工业化的提高与中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步伐日益加快,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与预防,就我的家乡“江苏省淮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徐杨乡”为对象,我利用寒假期间对我的家乡进行了实地考察与走访调查,希望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更好地为我们国家建设提供建议。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1993年10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为省级开发区。2010年11月1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淮安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长江三角洲边缘,面积13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0万人。管理东湖、广州路、新港、枚乘路、张码5个办事处以及钵池、徐杨、南马厂3个乡,由于淮安市经济开发区不断招商引资,徐杨乡辖内10个村委会有8个村已被规划,被规划的村委会:大砖桥、新强、徐杨、熊胡、砖井、高张、严赵,以上已拆迁完毕,市委将村上居民安排在新建的安置小区,具体有:南方花园,新强小区,黄元小区,徐杨小区(徐杨中心社区),城东花园(富士康社区)。

为了更好了解第一手资料,我利用寒假时间对各个小区,商业街,工厂等城镇化水平高的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在考察过程中对小区住民,商铺店主,工人进行了访问与交流,最后对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类与总结,得出了城镇化过程中的4大问题 1.城镇化过程中的污染问题 在开发区20多年的招商引资过程中,这里兴建了很多工厂,工厂排放的废气污染了空气,增大了pm2、5的浓度,造成了雾霾天气;工厂排放的废水被随意排放河中,这些工业废水含有大量有害物质,污染了水源,破坏了河流的生态系统,也危害住民的身体健康;也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地方人口开始增多,这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大量的生活垃圾;还有大量兴建建筑,产生很多噪音污染,建筑废渣污染,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土地拆迁破坏了很多绿化,热岛效应明显。 针对城镇化过程中的污染问题,政府应该加强对工厂废水废气排放的监管力度,加大绿化面积,加强保护环境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素质,垃圾回收利用,合理分类 2.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员就业问题 随着农田,房屋被征用,很多农民失去了土地,也失去了赖以为生的收入来源,这些农民虽然没有其她技术特长,但就是数量庞大,如果不为她们提供工作岗位不仅一种劳动力的浪

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教学设计

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教学设计(第1课时)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课程标准】 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进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城市化的概念。 2. 了解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进程。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分布等相关案例的剖析,提高学生从图文资料中提却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分析、讨论“工业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在案例的分析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2. 在分组辩论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 工业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1. 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方法】

1.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教师指导结合 2.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对比深圳改革开放三十年前后的图片,提请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是深圳发展如此之快深圳发展成功的经验给我们什么启示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一下今天的内容——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进入主题] 活动1:体会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 合作探究:对比P66图2-35和2-36,与1983年相比,到2002年珠江三角洲新增加的城市有哪些这种变化从哪些方面反映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自主学习: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较高的表现。 活动2: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原因 读下列资料,获取、提炼并归纳促进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条件。 归纳:珠江三角洲的优势背景条件 国际背景:发达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契机) 国内背景: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先机)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良好的区位: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地价低廉、等条件。 思考:在以上优势条件中20世纪80年代促进珠三角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条件是什么

新型城镇化应坚守规律规划规则

新型城镇化应坚守规律、规划、规则 主持人韩康:我补充讲一点,我也很注意这个角度的问题观察。中国城镇化过程成绩巨大,也存在很多问题,我们讲这些问题特别是社会政治冲突方面的问题,不是显示阴暗面,而是从防范风险和危机角度出发分析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国内城镇化过程中确实发生过一些比较激烈的现象,例如群众自发组织抗议活动,还有一些比较惨烈的现象,例如自焚、跳楼等,这些肯定不是主流,但也决不可低估其对政府信念和政权信念的损害,不能轻视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预判。我们这个体制的运行,有某种报喜不报忧的特点,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许多好的正面信息常常被人为放大,许多不好的反面信息常常被人为缩小和衰减,如果对后一种情况没有充分认识,就很可能在问题、矛盾聚集和激变后,我们毫无防范。下面请徐根兴同志发言。 [作者简介]徐根兴,上海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和转变发展方式处于胶着状态,各方都在寻找突破点或创新点。由此,城镇化引起了政府和学界的特别关注,对于什么是“新型城镇化”也有了不同的解读。我认为,假如前30年的城镇化处于自发阶段,规律在探索,规划缺经验,规则不完善,那么,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应该进入自觉阶段: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万变不离其宗的必须重视“三规”:就是规律、规划、规则。

第一,新型城镇化:规律决定成败。 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应该思考如下几方面:其一,城镇化率是客观结果指标,不应是主观设定指标。应认真研究西方城镇化200多年的演变过程,不要只看他们的静态数据。其二,城镇化率应该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整体性指标,而当前各地都在公布自己的城镇化率,甚至有的乡镇也在公布这个指标,每个省每个市每个县城镇化率都达到70%是不是合适?就像公有制为主体是以国家而言,有些省民营经济比重可以高于公有经济,有些县可以全部是民营经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社会、自然、历史环境条件差异很大,从国家战略来说,有些地区限制开发或禁止开发,所以,全国平均的城镇化率不应是每个地区的追求目标,也就是说,有些地区高于或低于平均率是必然的,符合规律的。其三,新型城镇化决不能变成新一轮逃离农业和农村的运动。当前似乎有些“城镇化率崇拜”,不少地方政府提出的目标都是“全域城市化”,甚至有官员提出“不干农业,消灭农村”的极端论调。农村与城市不仅仅是经济关系,还有生态关系、文化多样性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因此,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之际,我们需要从战略上思考,如何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农村让生活更自在,未来如何不再让更多的地区想退出农业,“干掉”农村。其四,快速城市化要防止带来社会冲突。大量人口进入城市,如果管理跟不上,有可能导致文化断裂、

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近几年城镇化速度加快,城镇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批新型城镇正在形成。但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建设缺乏规划。大部分乡镇没有编制乡镇总体规划,使各乡镇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使得小城镇与小城镇之间小城镇与周边乡村之间,难以形成分工明确,布局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和空间格局。部分乡镇有总体规划,也设有详细控规,不注重特色设计。 (二)对乡镇的城镇化建设重视不够。近来县城面貌日新月异。相比之下,大部分中心镇建制镇发育程度不高,镇区规模普遍不大,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配套功能还不完善,经济实力缺少第二、三产业的支撑,城镇吸纳积聚功能比较弱。重点中心镇难以发挥其规模效益和辐射服务等功能。 (三)制约城镇发展的因素难以突破。中心镇城镇建设融资能力较弱,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多渠道投资体制尚未建立。城镇建设与用地的矛盾较突出,土地利用规划没有很好地与城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相衔接,土地流转较为困难、用地不足,建设用地调剂受到制约。农村集体土地拆迁缺乏相关法律、法规依据和政策措施。 (四)社会保障及户籍制度不健全。失地农民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使得失地农民心理不踏实,由于户籍制度的制约,失地农民

农转非较为困难,即使农转非,也没有享受城市低保,城市青年服兵役等城镇非农业人口的待遇。 (五)建设管理机制不健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城镇建设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由于前些年机构改革把乡镇的城建办取消,这就使各乡镇的建设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形成乱搭乱建乱占耕地现象严重。 二、对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城镇的形成,内容和观念是不断变化的。现在的城镇化建设不应当孤立的,整从城市扩展与农村城市化的互动过程来考虑,根据多方面的相关因素来统筹规划小城镇的发展,如房产业、文化、传统、城镇与城镇之间,小城镇与农村居民之间、小城镇与大城市之间、小城镇的现在与未来等多种关系,来把握和设计城镇,对此城镇的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从传统、现在和未来发展的角度高起点,高水平建设小城镇。城镇的建设要考虑到传统、现在和未来。特别要预测未来的发展,按照将来而不是现在的需要进行规划,这就是先进性。建设水平低的城镇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应当从整体上高水平、高起点看待城镇建设,要超前规划,这样才能使城镇有广阔的发展的空间,不要到有能力来发展的时侯,而没有空间。 二、从资源、产业、城镇的基础设施、交通等综合因素来考虑城镇化的建设,城镇化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不能只是考虑单一的因素,根据这些综合因素来统筹设计城镇规模。特别是从以乡镇企业为

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公开课教案】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2.分析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因素,并通过比较,认识到对外开放政策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3.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归纳出不同时期的主要发展特点,并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 4.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并尝试评价目前的一些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 教学重点: 1.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因素 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即及主要发展特点 3.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 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即及主要发展特点 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城市化与工业化 1.城市化、工业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2.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之间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3.一般发展中国家如何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 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以带动相邻区域以至全国其他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 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得益于优惠政策而迅速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地区之一。 二、对外开放的前沿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仅次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密集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的原因: 1.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发达国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产业结构调整: 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⑵在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影响: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要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新的出路,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提供了契机。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3.良好的区位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影响:使本区得以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参与广泛的国际分工。 阅读 通过此阅读材料,使学生大致了解以下内容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各举办一届。 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北碚区城镇化发展状况分析

北碚区城镇化发展状况分析 (张琴) 引言: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集中以及由此引起的产业、就业结构非农化重组的一系列制度变迁的过程。城镇化水平通常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产物,是经济社会机构变化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社会形态向高层次发展的客观反映,更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集中表现。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2010年8月,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提出,重庆两年内增加300万城镇居民,10年内增加1000万城镇居民;主城面积将扩大1倍,人口将增加到1000万。此项改革更是为全区加快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和动力支撑,加之我区恰逢两江新区开发建设、二环时代加速拓展等利好因素,如何抓住机遇,及时解决城镇化进程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及挑战,对推动全区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城镇化相关知识 (一)城镇化的涵义 由于不同学科研究角度不同,对城镇化的关注点也就不同,但概括起来,对城镇化进程的理解主要分为四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从人口学角度看,城镇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即以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和聚集为特征的一种历史过程;第二、从地理学角度看,城镇化是农村地貌转变为城市景观的过程,即城镇化进程是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区域不断扩大的过程;第三、从社会学角度看,城镇化主要是城市文明覆盖农村,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第四、从经济学角度看,城镇化则是由农村传统的自然经济转化为城市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即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逐步向从事第二、三产业的转变过程。可见,城镇化一方面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聚集的过程,同时又表现为地域景观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是人口、地域、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落后的乡村型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化的多方 面内容综合统一的过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反映和重要标志。 (二)城镇化的界定 城市是一个主要由非农业活动人口构成的、占有一定空间的人们生产、生活的聚集区域。城市具有共同的特征:第一,城市具有相对庞大集中的人口规模和密度。根据2010年最新颁布的《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2010)》,市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为小城市,50万-100万的为中等城市,100万-300万的为大城市,300万-1000万的为特大城市,1000万以上的为巨大型城市。依据此标准,中小城市是指市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城市。第二,城市对国民经济二、三产业具有强大的聚集能力,从事非农

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而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推动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旗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吹响了新型城镇化的号角。充分利用县域地理区位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推动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值得认真研究和思考。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一要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的新格局。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对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二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城镇化,可以加强城乡联系,在广大范围内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最终达到城乡共同繁荣。 近几年城镇化速度加快,城镇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批新型城镇正在形成。但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建设缺乏规划。大部分乡镇没有编制乡镇总体规划,使各乡镇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使得小城镇与小城镇之间小城镇与周边乡村之间,难以形成分工明确,布局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和空间格局。部分乡镇有总体规划,也设有详细控规,不注重特色设计。 (二)对乡镇的城镇化建设重视不够。近来县城面貌日新月异。相比之下,大部分中心镇建制镇发育程度不高,镇区规模普遍不大,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配套功能还不完善,经济实力缺少第二、三产业的支撑,城镇吸纳积聚功能比较弱。重点中心镇难以发挥其规模效益和辐射服务等功能。 (三)制约城镇发展的因素难以突破。中心镇城镇建设融资能力较弱,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多渠道投资体制尚未建立。城镇建设与用地的矛盾较突出,土地利用规划没有很好地与城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相衔接,土地流转较为困难、用地不足,建设用地调剂受到制约。农村集体土地拆迁缺乏相关法律、法规依据和政策措施。 (四)社会保障及户籍制度不健全。失地农民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使得失地农民心理不踏实,由于户籍制度的制约,失地农民农转非较为困难,即使农转非,也没有享受城市低保,城市青年服兵役等城镇非农业人口的待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