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兰组织培养术
《蝴蝶兰组织培养》课件

引入基因工程技术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蝴蝶兰进行遗传 改良,提高其抗逆性和生长速度。
优化培养条件
通过控制培养温度、光照、湿度等环 境因素,促进蝴蝶兰组织培养的快速 生长。
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应用
引入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实现蝴蝶 兰组织培养过程的精准控制和高效管 理。
蝴蝶兰组织培养在花卉产业中的应用前景
快速繁殖优良品种
利用蝴蝶兰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 殖优良品种,满足市场需求。
培育新品种
利用蝴蝶兰组织培养技术进行新 品种的培育,提高花卉产业的竞 争力。
01 02 03 04
保护濒危品种
通过蝴蝶兰组织培养技术保存濒 危品种的遗传资源,防止其灭绝 。
延长花期
通过蝴蝶兰组织培养技术调控花 期,满足节日和庆典等特殊场合 的需求。
外植体选择
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蝴蝶兰植株作为 外植体来源,通常使用花梗、叶片等作 为外植体。
VS
外植体处理
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处理,去除表面微生物 ,保证无菌条件,为后续培养打下基础。
蝴蝶兰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培养
愈伤组织诱导
将经过处理的外植体接种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诱导出愈伤组织。
蝴蝶兰组织培养的应用前景
蝴蝶兰组织培养技术不仅可用于快速 繁殖和种质保存,还可应用于基因工 程和细胞工程等领域。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改良蝴蝶兰 的性状,提高其抗逆性和适应性。同 时,细胞培养可用于生产具有药用价 值的次生代谢产物。
02
蝴蝶兰组织培养技术流程
Chapter
蝴蝶兰外植体的选择与处理
实验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01
步骤二:外植体切割与接种
02
用无菌水冲洗消毒后的材料,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
蝴蝶兰组织培养技术

不同外植体对蝴蝶兰原球茎诱导率的影响
二、原球茎途径
培养基: 原球茎诱导培养基:包括MS、1 /2MS、VW、B5、KC、 花宝及其改良型等,由于蝴蝶兰品种差异及外植体来源
T
不同导致不同品种及外植体对最适培养基的选择有所不 同。 原球茎增殖培养基:改良KC和1/2MS的培养基最佳。
二、原球茎途径
激素:
编号
培养基
Code
Medium
1
MS+NAA0.50 mg/L+6-BA2.00 mg/L
2
MS+NAA1.00 mg/L+6-BA2.00 mg/L
3
MS+NAA2.00 mg/L+6-BA2.00 mg/L
4
MS+NAA0.50 mg/L+6-BA3.00 mg/L
5
MS+NAA1.00 mg/L+6-BA3.00 mg/L
蝴蝶兰组织培养技术
班级:13级园艺班 学生:杨惠、杨颖霖、柯壮
LOGO
蝴蝶兰
兰科蝴蝶兰属,原产亚热带 雨林地区。其气根露在叶片周 围,既有吸收空气中养分的作 用,还有生长光合作用。新春 时节,从叶腋中抽出长长的花 梗,并开出形如蝴蝶飞舞般的 花朵,深受人们青睐,有“洋 兰王后”之称。分布在马来西 亚、印度尼西亚,及中国台湾 等地。
6
MS+NAA2.00 mg/L+6-BA3.00 mg/L
7
MS+NAA0.50 mg/L+KT0.10 mg/L
8
MS+NAA1.00 mg/L+KT0.10 mg/L
9
MS+NAA2.00 mg/L+KT0.10 mg/L
蝴蝶兰的组织培养

蝴蝶兰的组织培养蝴蝶兰[phalaenopsis]为兰科蝴蝶兰属植物,它是一种热带气生兰,俗称“洋兰”。
蝴蝶兰花型似蝴蝶,形态美妙、色彩丰富、花期长,在热带兰中素有“兰花皇后”之美称,。
蝴蝶兰种类丰富,分布广,东起菲律宾、新几内亚,南达澳大利亚北部,西苏门答腊,北到我国台湾、云南、四川西部均有原种(野生的蝴蝶兰)存在,约有50多种,其中我国有7种,全部为附生兰。
蝴蝶兰商品化大规模栽培十分成功,是近年来在国际花卉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洋兰。
从离体器官诱导产生类原球茎,通过类原球茎的增殖培养,得到大量幼苗,为实现蝴蝶兰工厂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类原球茎是一类呈珠粒状的幼嫩器官(种子萌发时先是胚的膨大,种皮破裂,一定时间后发育成肉眼可见浅黄色的原胚呈球状,称为原球茎,由其它外植体诱导产生的称类原球茎),在兰科植物中多以这种器官发育、增殖和分化。
蝴蝶兰的组培快繁有胚培养、叶片培养和腋芽培养,腋芽培养形成试管苗,再以丛生芽的方式增殖快繁,可以有效地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变异率最低。
1材料与方法(1)材料取已过盛花期带休眠芽的花梗作为外植体材料。
(2)材料消毒与接种切下其带芽茎段,长约2-3cm,用自来水清洗干净,在饱和漂白粉上清液中浸泡15min,浸泡时不断搅动,浸泡后的茎段用流水冲洗干净,置于超净工作台上,先用75%的酒精消毒30s,无菌水清洗1次,再用0.1%的升汞浸泡10min,经无菌水冲洗数次,将带芽茎段接种到经设计的不同激素组合的诱导培养基上,重复3。
(3)培养基的配制花梗腋芽诱导培养基为1/2MS+BA2.5mg/L+NAA0.2 mg/L。
增殖培养基为1/2MS+BA3.5mg/L+KT1.0mg/L+ NAA0.5mg/L+椰乳10%。
生根培养基为1/2MS+BA1.5mg/L+NAA0.3mg/L+80 g/L香蕉泥以上培养基p H均为5.52结果在培养条件每天光照12h,光强1600Lx,温度25±2℃获得以下效果。
蝴蝶兰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

蝴蝶兰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蝴蝶兰属兰科蝶兰属, 蝴蝶兰以花姿似蝴蝶翩翩飞舞而得名, 属于单茎类的兰花, 但茎极短, 被大片的椭圆形叶所遮盖, 几乎无法明显的看出来。
花茎的长短因品种之不同而差异甚大, 可有10~100cm 不等, 而花朵的大小也因品种不同有所差异。
有花的直径大于15cm 的大花种, 也有小于2cm 的小花种。
而花色则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计有纯白、粉红、紫红、黄、绿、黄色带赤斑纹、白色红唇、白底红条纹等,不胜枚举。
常规繁殖较慢, 常通过组织培养加快繁殖, 现对其组织培养技术介绍如下。
1 原球茎的诱导培养1.1 茎尖的培养将除去叶的茎用流水冲洗干净, 再用10%的漂白粉溶液表面消毒15min, 除去叶原基后, 用5%的漂白粉溶液灭菌10min, 用无菌水冲洗干净。
在无菌条件下将茎尖及叶基部腋芽切成大小约2~3mm 的方块, 进行接种。
1.2 蝴蝶兰的诱导培养基为VW、KC、MS、BK 古川仁郎用培养基附加15%的椰乳进行液体和固体培养。
液体培养时, 至于以160 转/min 速度震荡培养, 10d 左右更换新的培养液。
培养温度为25 ℃, 光强2 000LX , 每天光照16~24h, 1 个月左右诱导出原球茎, 这时可转移到固体培养基上继续培养。
也可取试管苗植株的直径约为0.30mm 的茎尖, 不需消毒接种在MS+6- BA3mg/l 的培养基上, 培养温度为23~27 ℃, 光强1 500LX, 14d 后茎尖膨大, 颜色转绿, 3 个月后, 原球茎直径生长达6mm。
1.3 叶片培养取试管实生苗叶片为外殖体, 实生苗年龄以3~4 个月为最好, 其诱导率及每个外殖体上的原球茎增殖的个数最高。
田中道男1975 年报道, 对于120d 的小苗,可将整叶切下直接插入培养基中, 效果比将叶切断好。
并且取自第1 叶的外殖体, 原球茎形成率较老叶好; 将幼叶片切断进行培养时, 中间部分原球茎形成率比顶部和基部好; 成年植株用叶片基部好; 切断大小与诱导率直接相关, 切断太小成活率低, 以0.50cm左右为最好。
蝴蝶兰组织培养关键技术探讨

蝴蝶兰组织培养关键技术探讨首先是无菌培养技术。
无菌培养是蝴蝶兰组织培养的基础步骤,能够有效控制外界的微生物对植物的污染。
在无菌环境中进行组织培养必须具备一定的操作技巧和设备。
在培养基制备过程中,需要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消毒或滤过过滤,以确保培养基的无菌性。
在组织培养过程中还需采取一系列无菌操作,如组织的消毒处理、转移时避免接触空气等。
其次是组织愈伤与再生技术。
组织愈伤是指植物组织在应激或外界刺激作用下出现非正常的增殖现象。
对于蝴蝶兰来说,组织愈伤与再生是进行组织培养的关键步骤。
在组织愈伤培养中,可以通过调节培养基中的激素类型与浓度,促使愈伤组织的形成。
而后续的再生过程则需要恰当的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来促进愈伤组织进一步分化为叶片、茎或芽等。
激素配方也是蝴蝶兰组织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激素是促使组织发生增殖与分化的关键因子,合理配方的激素能够提高培养效果。
在蝴蝶兰组织培养中,通常会使用生长素(如NAA、IAA等)和细胞分裂素(如BA、KT等)来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
但需要注意的是,过量使用激素会导致愈伤组织过度生长、变异等问题,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激素配方,以达到最佳效果。
最后是质壁分离技术。
质壁分离技术是蝴蝶兰组织培养中分离不同种类细胞的重要手段。
通过质壁分离可以获得纯种植物的组织或细胞,进行遗传改良和基因工程研究。
在蝴蝶兰的质壁分离过程中,需要先进行组织消毒处理,然后通过特定的酶解剂或物理方法分离细胞的质壁。
质壁分离技术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培养后续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情况。
蝴蝶兰组织培养的关键技术包括无菌培养、组织愈伤与再生、激素配方以及质壁分离等。
这些关键技术的掌握对于蝴蝶兰的高效培养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和改进这些技术,以促进蝴蝶兰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简述蝴蝶兰的组织培养方法

简述蝴蝶兰的组织培养方法蝴蝶兰是一种极具有形象性和色彩鲜明的植物,其种类繁多,吸引着众多花友的青睐。
蝴蝶兰培植简单易行,其组织培养也十分容易,而且效果卓著。
本文就简述蝴蝶兰的组织培养方法,以期帮助花友们更好地养护蝴蝶兰。
一、选择合适的蝴蝶兰蝴蝶兰的种类及其色彩繁多,首先应根据自己的需求与喜好,在花店等地选择合适的蝴蝶兰。
蝴蝶兰应当处于正常生长状态,花朵特别是花瓣均匀、紧实,根系及叶片绿润有光泽,没有病虫害。
二、组织培养1.行插穗在蝴蝶兰培养开始前,需要将其插穗。
插穗使蝴蝶兰的根系较为疏松,利于植物的延伸生长。
将蝴蝶兰插入潮湿的细沙中,则可为植株提供良好的水分分布,促进蝴蝶兰的生长发育。
2.理肥料施用植物有两种基础营养元素,即氮元素和磷元素。
在蝴蝶兰培养过程中,需要为植株施加肥料,以满足其生长所需。
氮元素主要可利用于叶片的生长,而磷元素则可利用于花朵的发育。
3.湿管理蝴蝶兰生长所需的温湿数值较为丰富,其适宜的温湿应当保持在温度15度至25度,湿度为60%至70%之间。
其中,温度应当尽量高,以有利于蝴蝶兰的发育,而湿度则应当保持适中,以防止出现病害的发生。
3.照蝴蝶兰喜欢充足而柔和的光照环境,所以应尽可能地将蝴蝶兰移至开窗处,使其能够接受到丰富的太阳辐射,以帮助植物供能发育。
在白天,应保持植株所处的窗口敞开,以让花朵能够更好地吸收阳光。
4.分补充蝴蝶兰容易受到水分缺乏的影响,因此组织培养过程中,应定期给植株补充水分,最好是在上午和傍晚时段为植物浇水,以保证植株的温湿度,使植株继续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
五、结束语以上就是蝴蝶兰的组织培养方法,相信只要秉持着耐心及遵循以上方法,便可以让蝴蝶兰更好地长出更美丽的花朵,为室外环境带来绚丽多彩的视觉享受,让花友们体验独特的植物魅力。
蝴蝶兰培养技术

生根培养
将蝴蝶兰丛生芽接种到生根培养基 MS+6-BA(1mg/L)+ NAA(0.5mg/L) +15%的椰汁
生根条件: 温度25℃ 光强2000Lx 每天光照16 h
炼苗与移栽
待培养瓶内小苗根长至8-10 cm 左右,根数 3-5条,叶数3-5片,叶宽1.5-2.5cm,叶片生 长健壮,即可出瓶移栽。
蝴蝶兰 (Phalaenopsis amabilis)
蝴蝶兰商业价值
蝴蝶兰作为四大洋兰之一,在国际 花卉市场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作 为重要的盆栽植物,其切花也被广 泛应用。在国内蝴蝶兰经常被选购 作为礼品赠送亲朋好友 ,在年宵花 卉市场上也无比畅销。
蝴蝶兰的繁殖方式
种子繁殖:种子小,胚发育不完全,没有胚 乳及其他组织,自然条件下萌发率极低且产 生实生苗变异性大 分株繁殖:蝴蝶兰是单茎性气生兰,植株很 少发育侧枝,分株繁殖系数极低 组织培养:是目前蝴蝶兰大规模生产的唯一 途径。
植物脱毒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 植物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
胚胎培养的应用
细胞融合
单倍体育种
蝴蝶兰简介
兰科(Orchidaceae) 蝴蝶兰属(Phalaenopsis) 原产于中国台湾、菲律宾、 蝴蝶兰的组织培养技术 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等 地。其花型奇特似蝶,花 色鲜艳,花期持久, 被称 为“兰花皇后”。
CoCl2· 6H2O
0.25
0.025
盐酸硫铵等
0.4
外植体的消毒
外植体用自来 水下冲洗干净 无菌水清 洗2-3遍 花梗放在用75% 酒精消毒30s 10%的次氯酸 钠钠浸10min
无菌水冲洗 4-5遍后待用。
切成长约1 cm 带腋芽的切段。
蝴蝶兰的组织培养技术

外植体接种
将消毒好的外植体切取一定大小的部分,接种到准备好的培养基上,并注意避免 污染。
培养条件
温度控制
蝴蝶兰组织培养的温度应控制 在25℃左右,并保持恒温培 养。
光照条件
培养过程中需要提供适宜的光照 ,一般使用日光灯进行补光,并 控制光照时间和强度。
接种方式
接种方式包括斜面接种和平面接种等,不同的接种方式对蝴 蝶兰组织培养的效果也有所不同。接种时需要注意外植体的 位置、大小、深度等因素,以促进蝴蝶兰组织的生长发育。
04
蝴蝶兰组织培养的应用前景
快速繁殖蝴蝶兰
繁殖速度快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 繁殖大量的蝴蝶兰,并且可以 保证每一株蝴蝶兰的品质和性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大量繁殖蝴蝶兰苗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率, 同时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研究蝴蝶兰的组织培养技术,对于保护和开发利用蝴蝶兰资源,丰富我国花卉品 种,提高花卉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02
蝴蝶兰组织培养的基本流程
材料的选取和准备
适宜外植体选择
应选取健康无病害的蝴蝶兰植株作为外植体,并尽量选取其 中幼嫩的部位如茎尖、侧芽等。
细胞培养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建立蝴蝶兰的细胞培养体系,进而实现大规模的细 胞培养生产,为提取细胞产物提供充足的原材料。
05
结论
研究总结
成功建立了蝴蝶兰组织培养技术体系,确定了合 适的培养基配方、消毒处理和继代培养条件,实 现了植株快速繁殖和种质保存。
通过研究不同来源和不同成熟度种子的胚培养, 建立了高效胚培养体系,为蝴蝶兰种质创新和新 品种培育提供了新的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蝴蝶兰组织培养术————————————————————————————————作者:————————————————————————————————日期:毕业论文(设计)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专业名称:园林技术所在系部:园林系2010年 3 月 9 日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评审书论文摘要(由论文作者填写)摘要:被誉为“洋兰王后”的蝴蝶兰,几年来一直都处于花卉销售的首位,一直受到花迷们的青睐。
近年来除了盆花,还大量被用作切花材料,切花中除我们常见的插花用途之外,还是制作胸花的好材料,在开会庆典场合备受瞩目,至于用来制作新娘捧花,也是目前国内流行的新风潮,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好评,这就使得高品质的蝴蝶兰需求量逐年增加。
但目前由于专业性培育蝴蝶兰的整体水品不是很高,关键的生产环节技术薄弱,造成蝴蝶兰生产成本较高繁殖系数偏低,工业化生产效率不高,许多名贵品种短缺,品质较低,且市场售价较高。
因此建立和完善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环节.本文针对植物组织培养中常见的褐变现象,详细地分析了其产生的机理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科研和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指导教师评语(含观点、内容、文字表达方面的评价)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指导教师:年月日评审小组意见及成绩:评审小组组长签字:年月日答辩小组意见及成绩:答辩小组组长签字:年月日毕业论文成绩:备注:蝴蝶兰品种组织培养技术摘要:被誉为“洋兰王后”的蝴蝶兰,几年来一直都处于花卉销售的首位,一直受到花迷们的青睐。
近年来除了盆花,还大量被用作切花材料,切花中除我们常见的插花用途之外,还是制作胸花的好材料,在开会庆典场合备受瞩目,至于用来制作新娘捧花,也是目前国内流行的新风潮,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好评,这就使得高品质的蝴蝶兰需求量逐年增加。
但目前由于专业性培育蝴蝶兰的整体水品不是很高,关键的生产环节技术薄弱,造成蝴蝶兰生产成本较高繁殖系数偏低,工业化生产效率不高,许多名贵品种短缺,品质较低,且市场售价较高。
因此建立和完善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环节.本文针对植物组织培养中常见的褐变现象,详细地分析了其产生的机理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科研和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蝴蝶兰;快繁技术;养殖;褐变目录前言……………………………………………………………………………………………第一章蝴蝶兰的生态习性…………………………………………………第二章蝴蝶兰的快速繁殖技术…………………………………………………2.1茎尖培养…………………………………………………2.2蝴蝶蝶兰的诱导培养基为VW、KC、MS、BK……………………………2.3叶片培养…………………………………………………2.4花梗腋培养…………………………………………………2.5根尖培养…………………………………………………2.6 原球茎的继代培养与育苗…………………………………………………第三章蝴蝶兰的栽培管理…………………………………………………3.1栽培介质…………………………………………………3.2温度……………………………3.3浇水………………………………………………………………………3.4光照……………………………………………………………………3.5通风……………………………………………………………………3.6营养………………………………………………3.7花后管理………………………………………第四章蝴蝶兰褐变产生的影响因素…………………………………4.1植物种类及基因型不同的植物和不同的基因型……………………………………4.2外植体部位及生理状态外植体的部位及生理状态不同……………………………………4.3培养基成分…………………………………………………………………4.4培养条件…………………………………………………………………第五章防止外植体产生褐变的对策…………………………………5.1适当外植体的选择…………………………………………………………………5.2对外植体的处理………………………………………………………………5.3适宜的培养基………………………………………………………………5.3.1适当的无机盐浓度………………………………………………………5.3.2适当和适量的激素………………………………………………………5.3.3培养基的硬度………………………………………………………5.3.4培养基中水的硬度………………………………………………………5.3.5培养基的pH值………………………………………………………5.3.6培养条件………………………………………………………5.4添加褐变抑制剂和吸附剂………………………………………………5.5进行细胞筛选和多次转移………………………………………………总结………………………………………………………………………………………致谢………………………………………………………………………………………参考文献…………………………………………………………………………………1 蝴蝶兰的生态习性喜高温、高湿、半阴环境,越冬温度不低于18度。
由于蝴蝶兰出生于热带雨林地区,本性喜暖畏寒。
生长适温为15~20℃,冬季10C以下就会停止生长,低于5℃容易死亡。
蝴蝶兰的气根颇多,其根尖翠绿,相当敏感,要细心加以保护,切不可触动损伤,否则,就好像打坏了人的嘴巴,要正常进食就困难了。
蝴蝶兰喜欢潮湿和半阴的环境,要求空间经常保持湿度50%~70%,盆内不能淋水过多。
在夏秋季节不能让阳光直射。
但早上的朝阳对它生长最好,应充分加以利用。
如果春季阴雨天过多,晚上要用光管给它增加光照,以利日后开花。
蝴蝶兰对病虫害的抵抗力较弱,经常会发生叶斑病和根腐病,可采用农药百菌清或达仙冲1000倍溶液喷射,每隔七八天喷1次,连喷3次。
这些药液沾在叶上留有白色痕迹,可不必抹去,以利于继续发挥杀菌作用。
2蝴蝶兰的快速繁殖技术2.1茎尖培养将除去叶的茎用流水冲洗干净,再用10%的漂白粉表面消毒15min,除去叶原基后,用5%漂白粉用业灭菌10min,用无菌水冲洗干净。
在无菌条件下将茎尖及叶基部腋芽切成大小约2~3mm的方块,进行接种。
2.2蝴蝶蝶兰的诱导培养基为VW、KC、MS、BK用培养基附加15%的椰乳进行液体和固体培养。
液体培养时,至于以160转/min速度震荡培养,10d左右更新新的培养液。
培养温度为25℃,光强2000LX,每天光照16~24h,1个月左右诱导出原球茎,这时可转到固体培养基上继续培养。
也可取试管苗植株的直径约为0.30mm的茎尖,不需要消毒接种在MS+BA3mg/1的培养基上,培养温度为23-27℃,光强1500LX,14d后茎尖膨大,颜色转绿,三个月后,原球茎直径生长达6mm。
2.3叶片培养取试管实生苗片尾外植体,实生苗年龄以3~4个月为最好,其诱导率及每个外植体上的原球增殖的个数最高。
对于120d的小苗,可将整叶切下直接插入培养基中,效果比将叶切断好。
并且取自第1叶的外植体,原球茎形成率较老叶好;将幼叶骗切断进行培养时,中间部分原球茎形成率比顶部和基部好;成年植株用叶片基部好;切断大小与诱导率直接相关,切断太小成活率低,以0.50cm 左右为最好。
原球茎的诱导培养基选用。
2.4花梗腋培养增殖,最后分化成苗。
另一种培养方式是不切下腋芽,取带叶芽的花梗先进行消毒,想消毒后的芽接种到卡特兰属1号培养基上并在培养基中加入10%的香蕉匀浆。
也可用VW液体培养基震荡培养一段时间后,产生原球茎,进行切割转移、取带腋芽的花梗节。
消毒后直接插入培养基上,接种7天后,侧芽膨大并向外伸长。
2.5根尖培养将150天实生苗根尖培养在附加肌醇100mg/l、烟酸1mg/l、VB6 mg/l、VB110 mg/l、蔗糖30g/l,PH=5.5的B5培养基上,或以30转/min的转速液体震荡培养,培养温度5℃,光强2000lx每天光照12h,结果光培养与暗培养的诱导率差异不大,KT10mg/l和NAA5mg/Ld的激素配比诱导率最高达70%。
原球茎的增殖在同样的培养基上,6个月后可形成幼苗。
2.6 原球茎的继代培养与育苗继代培养基可选用诱导培养基,也可选用KC、KYOTO。
可适当加人某些附加物质及调整激素含量以促进原球茎的生长。
育苗时用培养基可选用继代培养基,加入一定量复合添加物质促进小植株的发育,如香蕉匀浆或椰乳,也可加人少量的维生素,促进根的生长。
进行球茎增殖时,将需要转移的球茎切成几小块,转人新培养基进行增殖培养,培养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切割转移,通过这种方式原球茎成倍增长。
不需继代的原球茎在继代培养基或育苗培养基上分化出芽,并逐渐发育成丛生小植株,切开丛生小植株,转人育苗培养基上,不久小植株生根,等长到一定大小时可移人温室。
切离丛生小植株时,基部未分化的原球茎及刚分化的小芽不要丢弃,收集起来植人另一育苗培养基中,作为种苗。
异端时间后将长大的种苗挑出,种植,小苗和原球茎可继续增殖分化。
这样既能得到大量的种苗,又能得到大量的不断分化的试管苗。
3蝴蝶兰的栽培管理3.1栽培介质蝴蝶兰常见的栽培介质主要以水草、苔藓为主。
3.2温度蝴蝶兰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生长时期最低温度应保持在15℃以上,蝴蝶兰适宜生长温度为16℃至30℃。
秋冬和冬春之交以及冬季气温低时应注意增温。
夏季温度偏高时需要降温,并注意通风,若温度高于32℃,蝴蝶兰通常会进入半休眠状态,要避免持续高温。
春节前后为盛花期,适当降温可延长观赏时间,开花时夜间温度最好控制在13℃至16℃之间,但不能低于13℃。
3.3浇水蝴蝶兰原产于原始森林中,雾气较多,温度较高。
zB Wlwm)9蝴蝶兰没有粗大的假球茎储存养分,如果空气中温度不足,则叶面发皱且软弱无力。
因此,蝴蝶兰宜在通风、湿度高的环境中栽培养护。
蝴蝶兰适宜生长空气湿度为50%至80%。
3.4光照尽管蝴蝶兰较喜阴,但仍需要使兰株能接受部分光照,尤其花期前后,适当的光可促使蝴蝶兰开花,使开出的花艳丽持久,一般应放在室内有散射光处,勿让阳光直射。
3.5通风蝴蝶兰的正常生长需要流动的新鲜空气,尤其是在夏季高湿期,一定要以良好的通风来防暑,同时也能避免病虫害的感染。
3.6营养蝴蝶兰要全年施肥,除非低温持续很久,否则不应停肥。
冬天为蝴蝶兰的花芽分化期,停肥很容易导致无花或花少。
春夏期间为生长期,可每隔7天至10天施用一次稀薄液肥,宜用有机肥,也可施用蝴蝶兰专用营养液,但有花蕾时勿施,否则容易提早落蕾。
夏天长叶(即花期过后),可以追施氮肥和钾肥。
秋冬花茎生长期则可用磷肥,但要稀薄,约每隔2周至3周施用一次。
施肥的时间在下午浇水以后,施肥数次后,要用大量水冲洗兰盆及兰株,以免残留的无机盐类危害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