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滤尘技术的发展及过滤材料的新要求
纺织行业纺织印染环保方案

纺织行业纺织印染环保方案第一章:纺织印染环保概述 (2)1.1 (2)1.1.1 行业规模与地位 (2)1.1.2 产业发展特点 (3)1.1.3 行业存在的问题 (3)1.1.4 国家政策 (3)1.1.5 环保法规 (3)1.1.6 地方政策与法规 (3)第二章: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 (4)1.1.7 概述 (4)1.1.8 清洁生产技术在纺织印染中的应用 (4)1.1.9 概述 (4)1.1.10 节能减排措施在纺织印染中的应用 (5)第三章:废水处理与回用 (5)1.1.11 预处理技术 (5)1.1.12 生物处理技术 (6)1.1.13 深度处理技术 (6)1.1.14 废水回用工艺选择 (6)1.1.15 废水回用设施设计 (6)1.1.16 废水回用管理 (7)第四章:废气处理与排放 (7)1.1.17 废气分类 (7)1.1.18 废气处理技术 (7)1.1.19 废气处理设备 (7)1.1.20 国内废气排放标准 (8)1.1.21 国际废气排放标准 (8)1.1.22 废气排放标准实施与监管 (8)第五章:固体废弃物处理 (8)1.1.23 纺织品废弃物:包括废纱、废布、不合格品、边角料等。
(8)1.1.24 染料及助剂废弃物:包括过期的染料、失效的助剂、废弃的染料包装物等。
. 81.1.25 设备废弃物:包括废旧设备、报废的仪器、废旧的零部件等。
(9)1.1.26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废弃物:如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
(9)1.1.27 危险废弃物:主要包括废矿物油、废活性炭、废酸碱等。
(9)1.1.28 纺织品废弃物的处理:对于废纱、废布等可回收的纺织品废弃物,可以进行再生利用,如制作再生纤维、再生纱等。
对于不合格品和边角料,可以进行拆解、剪切等处理,然后将其作为原材料回用。
(9)1.1.29 染料及助剂废弃物的处理:过期的染料和失效的助剂可以交由专业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
过滤用纺织品

2.2 湿式过滤
定义:液体中的浮游或悬浮固体颗粒被分离。
2.2.1过滤机
湿式过滤机是靠滤渣层形成滤饼的过滤机。按动力不同, 湿式过滤机可划分为重力过滤机、真空过滤机、加压过滤机、 压榨过滤机和离心过滤机。
①重力过滤机
有袋式及带式两类。带式过滤机中,吸气托板架支持着一 条回转的过滤布袋。整个过程是一个连续的吸气行程和返回 行程的循环,当处于吸气行程时,在和传送带同行的真空托 板上方实现过滤作用,然后真空消失,织物带继续向前,托 板架被拉回到原始位置完成循环。带式过滤机因磨损强度大, 要求配备径向伸长小的滤布。
13
2.1.2 清洁式过滤
应用于高密度的尘埃的分离,浓度数量级每立方米几百 克的场所。滤材一般为非织造布。材料的孔隙率在 70%~99%.过滤的初级阶段是在纤维层内部发生颗粒层分离, 很快转为在表面发生颗粒分离。由于它所形成的尘埃层本身 就起着高效的过滤作用,过滤效率可大99.9%。但尘埃层的 形成会引起阻力增高,因此对这种滤材进行周期性的清洁, 最短的必须每隔几分钟清洁一次。常用的清洁气流速度为 18~180m/h. 清洁滤材采用抖落的方式,具体有:振动抖落、逆流抖 落、脉冲喷射抖落和脉冲逆流抖落等。
35
非织造布过滤介质和织造布过滤介质相比,其优点有: 透气率大 过滤效率较高 不易堵塞 不会像织造布那样产生纱线滑移 良好的密封特性 清除滤渣容易
36
第五节 过滤用纺织品的现状及发展 趋势
5.1 现状
5.2 发展趋势
37
5.1 现状
目前,过滤用纺织品已经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工、冶 金等领域。可以说,涉及领域宽广。但是,我国目前在研发 设计和产业应用领域上依然落后于发达国家。
33
第四节 过滤纺织品的应用设计
纺织新材料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40纺织新材料的应用及发展趋势陈新凯(福建省金怡丰工贸有限公司,福建 龙岩 366300)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达,许多行业都运用到纺织新材料,所谓纺织新材料是指采用先进工艺和设备生产的高科技纤维,高科技面料和高科技工业用纺织品。
其中高科技纤维又可以分为很多类,本文就纺织新材料的应用和发展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纺织新材料;应用;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TS9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0968.2019.01.014纺织新材料产业在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西方发达国家一直都在加大对新材料的研发投入。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新月异、全球化趋势的加快,目前来看我国纺织新型纺织材料产业的发展将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和趋势。
1 纺织新材料的应用方面1.1 纺织新材料在建筑方面的应用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产业用纺织品新材料的拓展方向越来越广并涉及多个领域。
很多纺织材料由于其特殊的功能被建筑行业使用,比如碳纤维。
其实纺织与建筑的融合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
混凝土中参入纤维,能起到增加强度、抗老化的效果,在实际生产中已经得到应用,比如在奥运场馆的建设中,场馆的顶部大量应用了纤维材料,这样重量轻、强度高,非常适合做为建材用于建筑上。
但是,也有一些纺织新材料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并没有被广泛使用,特别能够防燃的纺织新材料。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火灾的发生是由于使用的建筑材料本身具有易燃性的特点,比如挤塑板就是其中一种,因此,大家都非常重视燃点较低甚至能够阻燃新材料在建筑的使用,一旦这样的材料能够在建筑上广泛的使用起来,必然能够很好的保护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2 纺织新材料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现在的人们与过去相比在对待自我健康问题上有了很大改变。
同时也越来注重自身的身体状况,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医疗器械的发展非常快速,变得越来越轻便,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但是价格却相对比较亲民,因此纺织新材料在医疗方面又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帮助需要的人去解除伤病的困扰,目前而言纺织材料在医学方面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医用真丝纺织缝合线。
纺织品的抗污整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纺织品的抗污整理技术研究与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纺织品的使用无处不在,从我们身着的衣物到家居装饰的布料,从汽车内饰到工业用布。
然而,这些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各种污渍的侵袭,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降低其使用寿命和性能。
因此,纺织品的抗污整理技术应运而生,成为了纺织行业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纺织品污渍的来源和种类要了解纺织品的抗污整理技术,首先需要清楚污渍的来源和种类。
纺织品上的污渍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如饮食、工作、运动等。
常见的污渍包括油污、水渍、汗渍、血渍、果汁渍、咖啡渍等。
油污通常来自烹饪、机械操作或与油性物质的接触,其特点是难以清洗,容易在纺织品表面形成顽固的污渍。
水渍则多因水的渗透和蒸发留下痕迹,尤其是含有杂质的水。
汗渍是由于人体出汗,其中的盐分和有机物会附着在纺织品上。
血渍一般来自受伤或生理原因,其成分复杂,清洗难度较大。
果汁渍和咖啡渍等则是常见的食品污渍,含有色素和糖分等成分。
二、传统的纺织品抗污方法及其局限性在抗污整理技术发展之前,人们采用了一些传统的方法来处理纺织品的污渍。
常见的方法包括及时清洗、使用洗涤剂和漂白剂等。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及时清洗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污渍的残留,但对于一些顽固污渍或无法及时处理的情况效果不佳。
洗涤剂和漂白剂在去除污渍的同时,可能会对纺织品的纤维结构造成损伤,导致其强度下降、颜色褪色等问题。
而且,频繁使用强力洗涤剂和漂白剂也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现代纺织品抗污整理技术的原理和分类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纺织品抗污整理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这些技术主要基于以下几种原理:1、表面改性技术通过改变纺织品的表面性能,如降低表面能、增加表面粗糙度或形成特殊的微观结构,使污渍难以附着在纺织品表面。
例如,利用等离子体处理或化学涂层,可以在纺织品表面形成一层低表面能的薄膜,从而达到抗污的效果。
2、纳米技术将纳米材料应用于纺织品抗污整理中。
纺织行业标准之除尘用针刺非织造过滤材料

FZ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FZ/T XXXXX-XXXX除尘用针刺非织造过滤材料(征求意见稿)XXXX-XX-X发布XXXX-XX-XX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XXX 发布FZ/T XXXXX-XXXX前言本标准格式按GB/T1.1-2000≤标准化公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便携规则≥的规定进行编写。
本标准的主要指标参考了HJ/T324-2006《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袋式除尘用滤料》。
本标准:——规范引用文件要求采用最新版本文件——依照相关行业标准部分技术指标以及对应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除尘用针刺非织造过滤材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除尘用针刺非织造过滤材料的分类与代号、要求、试验方法、检测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条款,其随后说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最新版本适用于部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随批次检验抽样计划GB/T 3923.1 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GB/T 4667 机织物幅宽的测定GB/T 4669 机织物幅单位长度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GB/T 4745 纺织织物表面抗湿性能测定沾水实验GB/T 7689.5 增强材料玻璃纤维机织物拉伸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GB/T 12703 纺织品静电测试方法GB/T 13767 纺织品内热性能测定方法GB/T 19977 纺织品拒油性抗碳氢化合物试验GB/T 5453 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GB/T 5455 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GB/T 7690.5 增强材料纱线实验方法第五部分:玻璃纤维直径的测定(idt ISO 1888:1996)GB/T 9914.2 增强制品试验方法第2部分:玻璃纤维可燃物含量的测定(idt ISO 1887:1995)GB/T 18374 增强材料术语及定义FT/Z 60003 非织造布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方法FT/Z 60004 非织造布厚度的测定方法FT/Z 60005 非织造布拉伸强力及伸长的测定方法JC/T 768 玻璃纤维过滤布3.术语和定义GB∕T18374 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静电纺纳米纤维的过滤机理及性能

静电纺纳米纤维的过滤机理及性能摘要:纳米纤维将来最广泛的用途之一是用于过滤材料。
利用静电纺丝方法能够得到直径为几十或几百纳米的纳米级纤维,形成的纤维毡重量轻,渗透性好,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内部孔隙的连通性好,很适合用作过滤材料。
在基布上铺上纳米纤维层复合后,基布的过滤效率可明显提高,纳米纤维层的孔径比基布约小两个数量级,并且纳米纤维层孔径分布均匀、离散度小。
关键词: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过滤性能近年来,通过静电纺丝制造纳米纤维较为流行。
静电纺丝提供了一种制造纳米纤维的便捷途径,生产纳米纤维所需聚合物的量可小至几百毫克。
静电纺纳米纤维在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不仅可以用作过滤材料,也可以用于组织工程、人造器官、药物传递和创伤修复等。
但是目前只有在过滤方面的应用稍微成熟,因纳米纤维网强力太低,一般需要熔喷、纺粘、针织布等基布支撑,这样形成的复合过滤材料既克服了纳米纤维强力小的缺点,又发挥了其优越的过滤性能。
DOSHI研究发现,夹入纳米纤维于熔喷与纺粘织物之间做成的过滤材料比传统的商业过滤器更能有效地排除超细微粒。
甚至以纳米纤维为夹层的过滤材料,因为高表面积和低重量,仅仅用重量是原来1/15的这种复合过滤材料就能达到很好的过滤性能[1]。
本文简要介绍了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发展、基本理论、纺丝工艺参数对静电纺丝的影响,以及非织造织物的过滤机理、结构和性能参数,对静电纺纳米纤维在过滤材料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
1.静电纺丝1.1静电纺丝的发展历程及国内外现状水平静电纺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期。
1917年,Zeleny J阐述了静电纺丝的原理[2]。
1934年,Formhals申请了制备聚合物超细纤维的静电纺丝装置专利[3];1966年,Simons申请了由静电纺丝法制备超薄、超细非织造膜的专利[4];1981年,Larrondo等对聚乙烯和聚丙烯进行了熔融静电纺丝的研究[5];1995年,Reneker研究组开始对静电纺丝进行研究,静电纺丝迅速发展[6];1999年,Fong等对静电纺丝纳米纤维串珠现象及微观结构作了研究[7-8];2000年,Spivak等首次采用流体动力学描述静电纺丝过程,并且提出了静电纺丝的工艺参数[9-10];2004年,捷克利贝雷茨技术大学与爱勒马可公司合作生产的纳米纤维静电纺丝机问世。
布袋除尘器技术及其应用分析

布袋除尘器技术及其应用分析摘要: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这个问题一直影响着冶金工业的正常开展,在冶金工业中的污染物成分复杂、污染量大、处理非常困难,这是因为在污染物中存在着有害粉尘、烟尘、硫化物等有害物质,这种有害物质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就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所以企业和相关部门应该做好冶金工业中的污染物排放工作,从节能减排的角度出发为保护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基于此,高效的除尘设备被广泛的应用于污染问题上,通过性能极好的除尘设备能够起到过滤的作用从而有效的降低污染物排放量。
本篇文章以布袋除尘器技术及其应用为框架,分别从布袋除尘器技术的发展概况、布袋除尘技术的原理、布袋除尘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够对当前优化除尘系统以满足环境保护的工作要求提出改善性措施。
关键词:布袋除尘器;应用;环境保护引言:我国经济建设的完善和推进有效的加速了国内冶金行业的发展状况,但是在冶金行业茁壮发展的过程中,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也随之接踵而来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笔者经过数据调查发现,对于冶金行业而言粉尘问题是保护环境中面临的最大问题,针对目前粉尘污染严重的现象各行各业均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目前我国的防尘控制最常用的手段是布袋除尘器,布袋除尘器之所以会被行业认可,这是因为其成本较低、结构简单、操作性强且除尘率高,可以用于生产中的各个工序。
从目前来看,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改变而被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为了能够更好地控制冶金工业中的粉尘、一氧化碳、硫化物等物质的污染范围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相关人员应该将工作重心放在布袋除尘器技术的应用研究和推广之上,以及做好与时代相对应的创新工作。
1.布袋除尘器技术的发展概况在我国,除尘器被分为机械式除尘、电除尘、过滤除尘、湿式洗涤除尘这四种类型。
在这四种类型中的过滤除尘器是指布袋式除尘器,布袋式除尘器一般都在98%之上工作效率非常高,这是因为除尘器出口可以将细小的粉尘吸收并且对亚微米粒径的细尘也有着较好的吸收率。
聚四氟乙烯滤膜的发展及应用

聚四氟乙烯滤膜的发展及应用郭玉海;朱海霖;王峰;唐红艳;张华鹏【摘要】为了进一步开发聚四氟乙烯(PTFE)材料,介绍了PTFE滤膜的应用、微孔特点、关键加工技术及最新发展,指出滤膜孔径的精准控制以及在新风系统和膜蒸馏等领域的应用是滤膜发展的趋势.认为采用调整制膜参数、双层共拉伸、后整理和包缠等技术在孔径控制上有优势,后整理含有羧基、羟基、磺酸基等基团的亲水材料是赋予亲水性能的主要方法.我国在服装膜、除尘膜上尚可满足国内要求,但泡点膜、亲水膜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期刊名称】《纺织学报》【年(卷),期】2015(036)009【总页数】5页(P149-153)【关键词】聚四氟乙烯;平板膜;中空纤维膜;拉伸【作者】郭玉海;朱海霖;王峰;唐红艳;张华鹏【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生态染整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18;浙江理工大学丝纤维材料和加工技术研究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8;浙江理工大学生态染整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18;浙江理工大学丝纤维材料和加工技术研究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8;浙江理工大学生态染整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18;浙江理工大学丝纤维材料和加工技术研究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8;浙江理工大学生态染整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18;浙江理工大学丝纤维材料和加工技术研究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8;浙江理工大学生态染整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18;浙江理工大学丝纤维材料和加工技术研究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028.8聚四氟乙烯(PTFE)膜材一般采用压延、车削和拉伸等方法加工,其中采用分散PTFE原料和拉伸法制备的膜材具备良好的微孔结构,才能用于过滤领域。
拉伸法加工的PTFE滤膜分为平板膜、中空纤维膜和管式膜,依据制品形状和微孔结构,PTFE滤膜可用于空气和水净化等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纺织滤尘技术的发展及过滤材料的新要求仲瑞龙摘要:本文回顾了纺织行业滤尘技术的发展,介绍了各类滤尘设备所采用过滤材料的应用实践,及随着滤尘技术的发展对过滤材料的新要求。
关键词:滤尘;滤尘技术;滤尘设备;过滤材料;滤料引言八十年代初期,随着国外新型滤尘设备及滤尘技术的发展,国内纺机行业积极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滤尘技术,从研制第一代外吸式转笼滤尘设备开始,先后又研发了第二代内吸式滤尘设备,第三代有平板槽式和蜂窝袋式滤尘设备,第四代有多鼔内吸式和复合圆笼内外吸式滤尘设备。
每一代滤尘设备各有其特点,都代表了当时国内及国际先进水平。
1 纺织行业滤尘技术的发展第一代外吸式转笼滤尘设备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过滤阻力小,处理风量大,运行可靠,故障率低,至今仍广泛应用于纺织空调回风过滤系统中。
但其占地面积较大,且需要专用尘室,含尘空气经过尘室,尘室内环境较差。
初期采用的过滤材料有泡沫海绵,锦纶绸,针织绒。
泡沫海绵,锦纶绸过滤效率较低,使用寿命短。
目前采用的过滤材料有针织绒,长毛绒,部分对过滤效率要求不高的场合也有采用不锈钢丝网的。
第二代内吸式滤尘设备改变了转笼式滤尘设备尘室内环境差的问题,含尘空气在滤尘设备内部。
滤料拉紧固定在轮圈上,中间无支承,结构简单。
为此,采用的过滤材料为高强度无纺布,其滤尘效率高,但透气性差,过滤阻力也高,使得滤尘设备占地面积仍然较大,处理风量低于转笼式滤尘设备,滤尘阻力高于其它滤尘设备,目前已很少应用。
第三代有平板槽式滤尘设备改变了滤料的布排形式,将滤料由转笼、内吸的单个圆筒改为纵深折叠分布,充分利用了有效空间。
外壳为密闭的金属箱体,无需专用尘室,占地面积小。
而由上海交通大学研制的高效低阻JM型长毛绒滤料的应用,使平板槽式滤尘设备处理风量大,滤尘阻力低。
但由于其结构及运动、控制方式复杂,对制造、安装的要求很高,常常由于制造、安装达不到要求,造成运行不可靠、故障率高,目前已很少应用。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纺织技术的飞速发展,清钢联技术的推广应用,滤尘设备在纺织行业的重要性已日渐体现,对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 运行可靠性要好,故障率要低。
滤尘设备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清钢联生产线能否正常运行。
(2) 滤尘效率要高,阻力要低,功耗要小。
这对过滤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处理风量要大,占地面积要小。
在设备结构上要充分利用有限空间,增加过滤面积,减少占地面积。
(4) 结构要简单,维护保养要方便快捷,运转率要高。
(5) 滤尘设备组合机组化,密封性要好,外形要求美观,以方便用户配置在车间等任何场所。
为此,同期在平板槽式滤尘设备之后,同属第三代的蜂窝袋式滤尘设备,在前面滤尘设备的基础上取长补短,革命性地将滤料由内吸式滤尘器的单个滤袋改为多个滤袋蜂窝状分布,充分利用了有效空间。
滤料袋类似内吸式滤尘器被拉紧固定在前后支承圈上,中间无支承,结构简单,更换滤料方便快捷,维护保养方便。
外壳采用密闭的金属箱体,密封性好,并将配套设备组装在一起形成机组,外形美观,占地面积更小,无需专用尘室,可方便用户配置在车间等任何场所。
滤料采用上海交通大学研制的高效低阻JM型长毛绒滤料,使蜂窝袋式滤尘设备处理风量大,滤尘阻力低,过滤效率高,能耗低,其综合技术性能明显优于前二代产品。
蜂窝袋式滤尘器结构及运动、控制方式也比较复杂,对制造、安装的要求也比较高,但由于制造检验控制严格、安装规范,通过精益求精、不断改进,其运行可靠、故障率低,深得用户信赖,目前蜂窝袋式滤尘器仍是纺织行业除尘设备的主力军。
到九十年代末,针对前几代滤尘设备存在的一些缺陷,又开发研制出第四代多鼔内吸式和复合圆笼内外吸式滤尘设备。
它们的共同特点:(1) 滤料呈大小圆筒形内外吸复合套装分布,充分利用了有效空间,占地面积更小。
(2) 滤料采用高效低阻长毛绒滤料,背面采用网板支承结构,滤料包覆在金属网板做成的骨架上,滤料不会在负压作用下而向外鼓起,吸嘴始终贴附于滤料,可有效吸除滤料上的粉尘,滤尘效率高,阻力低。
(3) 传动机构简单实用,多个吸臂只需做单一的旋转运动,而吸嘴吸尘所需的吸风量又很小,能耗低。
(4)全机机械结构简单,又免除了复杂的电气控制,制造成本较低。
(5) 传动机构结构简单,故障率很低,可靠性好,维护保养方便。
(6)清洁周期明显短于其它滤尘设备,因此,其清吸处理能力强。
(7)滤尘设备同样以组合机组形式提供给用户,占地面积更小,无需专用尘室。
整个机组密封性好,外形美观,用户可将其配置在车间、辅房等任何场所。
蜂窝袋式和多鼔内吸式、复合圆笼内外吸式滤尘设备的这些特点符合现代纺织厂对滤尘设备的期望和需求,从推向市场至今,经过大量用户多年的运行考验,受到国内外用户的广泛青睐。
目前仍是国际上最先进的滤尘设备。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厂的清梳和废棉处理滤尘系统,气流纺机的工艺排尘过滤系统,精梳落棉的收集系统,同时也应用于化纤、毛纺、麻纺等行业的空气过滤和纤维收集系统。
2 纺织空调除尘产业的发展壮大和遇到的问题我国纺织空调除尘产业随着纺织行业的迅猛发展而快速壮大,出现了江苏精亚、江阴纺机、常熟鼓风机厂等一大批滤尘设备商,很多产品一度畅销国内外,其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已从二十世纪80年代前基本由外国垄断发展到现在达90%以上的比例。
产品品种从外吸式转笼、内吸式、平板槽式、蜂窝袋式、圆笼(鼓)式等应有尽有。
不过,若我们冷静的从另一角度看,尽管我们的滤尘产品品种丰富、企业生产规模和效益都与过去不能同日而语,但我们发现由于缺乏不断更新的过滤材料的强有力支持,近十年来纺织滤尘技术的发展遇到了瓶颈,现在的滤尘技术仍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水平。
毕竟过滤材料是空调滤尘设备的心脏,是最核心的部件。
3 过滤材料的应用实践回顾我们的纺织滤尘,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纺织过滤材料从第一代滤尘设备采用的泡沫海绵,锦纶绸,针织绒,第二代滤尘设备采用的无纺布,到第三代滤尘设备后至目前采用的长毛绒、不锈钢丝网。
新一代滤尘设备都有新的过滤材料的支持,或者说新的过滤材料促进了滤尘技术的发展。
泡沫海绵,锦纶绸过滤效率较低,不阻燃,不耐磨、使用寿命短。
现在,泡沫海绵已淘汰;锦纶棕丝筛网在第二级过滤粉尘的集中收集器中仍有应用,但由于需要120目以上的筛网和采用机械性的刷除粉尘,对锦纶棕丝筛网的耐磨性、强度、表面光滑不弥粉尘等性能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针织绒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除尘效果,阻力适中,使用寿命约一年以上,现在仍然应用于回转式滤尘器上。
无纺布抗张强度高,滤尘效果好,过滤后排放空气的含尘浓度低,但不阻燃,透气性差,滤尘阻力大,使用寿命较短。
现在仅应用于内吸式滤尘器上。
不锈钢丝网由于具有强度高、耐磨、阻燃、使用寿命长、滤尘效率低等特性,目前被广泛用于第一级预过滤设备过滤纤维短绒类尘杂,也有部分对过滤要求不高的场合采用不锈钢丝网用于第二级滤尘设备过滤纤维短绒类尘杂的。
JM系列长毛绒滤料是在九十年代初由上海交大研制的一种节能型滤料,被广泛用于第二级过滤设备,现已派生出多个品种以应用于不同的工况。
其优点是毛茸长、捕尘能力强,滤尘效果较好,毛茸直立分布整齐,透气性能好,阻力损耗低,不助燃,使用寿命较长;缺点是滤料在处理湿度和含糖份、含油较高的粉尘时易板结。
近年来出现的如FM长毛绒滤料和驻极体空气滤料有抗板结、防水、防油、抗静电等特性的功能性滤料,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
目前,化纤、苎麻、亚麻、毛毯、烟草、卫生日用品行业的空调除尘大都做的不理想,有的能耗高,有的环境差不环保,尘体粒径过小,含水、含油、粘附性太强,静电负荷偏高等都是空调除尘系统应用不成功的因素。
改变滤料(包含第一级和第二级过滤材料)的适应性,在保持滤料基本性能的前提下,提高滤料抗板结和防水、防油、抗静电等性能是目前我们为提高纺织空调滤尘设备效能和适应性的关键。
过滤材料的适应性对除尘设备应用领域的扩大影响深远。
我们在这方面已做了大量的应用性研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与用户的期望和需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4 滤尘技术的发展对过滤材料的新要求随着现代纺织工业的迅猛发展,使纺织空气工程产业应用而生,且越来越红火。
而随着空气工程产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特别是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国家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要求,人们对自己所工作和生活的环境质量,尤其是空气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纺织行业对滤尘设备空气排放标准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因此对空气净化过滤的核心——空气过滤材料的要求,无论在品种数量上,还是在品质和性能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针对不同应用场所的工况条件,生产开发出高效低阻和具有不同功能特征的空气过滤材料,对提高滤尘技术水平、扩大纺织滤尘设备的应用领域显得尤为重要。
现代纺织过滤材料需要具有以下特点:(1) 透气性能要好,易清灰,滤尘阻力要低。
(2) 滤尘效率要高,过滤后排放的空气含尘浓度要符合国家环保和纺织行业对滤尘设备空气排放标准的更高要求。
(3) 阻燃和抗静电性能必须符合纺织行业滤尘设备阻燃防爆的要求。
(4)特殊工况条件下需要滤料具有防水、防油和抗黏结性能。
这些特性使得过滤材料抗板结,易清灰,使用寿命延长,和扩大了滤料及滤尘设备的应用领域,以适应纺织滤尘设备在棉纺织、化纤纺织、毛纺、麻纺、烟草及卫生日用品等其它不同行业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应用。
5 结束语综上所述,过滤材料是纺织空调除尘设备的最基本的核心部件,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纺织空调除尘设备的发展和滤尘技术的进步,滤尘技术的进步离不开滤料技术的进步。
因此结合高校、科研院所、滤料生产企业加大对滤料应用的研究,研发高效能滤料和各种功能性滤料,对滤尘技术的进步以及研发新型滤尘设备,节能降排、降低空调滤尘投资成本和使用成本,推进纺织空调除尘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 考 文 献[1]郜霁霞,江宜男.《国内空气过滤材料相关性能》[2]孙熙,王金波.《袋式除尘技术与应用》[3]黄翔.《纺织空调除尘技术手册》[4]黄翔.《功能性过滤材料及其应用》。